第九课时 综合练习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华东师大版数的开方全章教案

八年级上华东师大版数的开方全章教案

八年级上华东师大版数的开方全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的开方概念,理解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的开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平方根的概念及求法。

2. 立方根的概念及求法。

3. 数的开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 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及求法。

2. 数的开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1. 平方根、立方根的求法。

2. 数的开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

2. 运用实例讲解,让学生直观理解数的开方概念。

3.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进行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第1课时:数的开方概念导入1. 导入新课:讲解数的开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数的开方的兴趣。

2. 讲解平方根的概念:介绍平方根的定义,举例说明平方根的求法。

3. 讲解立方根的概念:介绍立方根的定义,举例说明立方根的求法。

4.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平方根、立方根的求解练习。

第2课时:数的开方计算方法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对平方根、立方根的理解。

2. 讲解平方根、立方根的计算方法:介绍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求法。

3. 举例演示:利用计算器验证平方根、立方根的计算结果。

4.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平方根、立方根的计算练习。

第3课时:数的开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 讲解数的开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举例说明数的开方在几何、物理等方面的应用。

2. 让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数的开方进行解答。

3.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数的开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练习。

第4课时:数的开方与完全平方公式1. 讲解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利用数的开方推导完全平方公式。

2. 让学生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举例说明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

3.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练习。

人教版新目标九年级英语上册课时课堂作业复习题Unit9【课后测试部分】【解析版】

人教版新目标九年级英语上册课时课堂作业复习题Unit9【课后测试部分】【解析版】

Unit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人教版)(总分45分,测试时间45分钟)班级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How about magic show?-- I should say it was success.A. the, aB. the, theC. a, aD. a , the【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 句意:---那场魔术表演怎么样?---我应该说它是一个成功。

The特指,a泛指;故选A。

考点:考查冠词。

2. --Excuse me. I want to buy some stamps. Where can I find a post office?-- I know not far from here. You can easily find .A. that, itB. it, oneC. one, itD. it, that【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句意:---打扰一下,我想要买邮票。

我在哪能找到个邮局啊?---我知道一个离这不远的邮局。

你可以很容易找到它;one指代同类事物中的一个,it指代前面提到的事物;根据句意,故选C。

考点:考查代词。

3. HaiNan Island is the south of China.A. toB. onC. atD. in【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句意:海南岛在中国的南部。

To不属于这个范围内;on表示毗邻,接壤(是相邻关系);a通常所指范围不太明显,表示“在……附近,旁边”;in表示在范围内;根据句意,故选D。

考点:考查介词。

4. In our exam, the careful we are, the mistakes we’ll make.A. more, moreB. more, lessC. less, fewerD. more, fewer【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句意:在考试中你越仔细,犯的错误就越少。

第九课时 9的乘法口诀

第九课时   9的乘法口诀

第九课时9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课本P84及练习十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1、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能根据乘法的意义正确推导出9的乘法口诀。

2、能初步记住9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熟练的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9的乘法口诀的推导。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此行黑板、图片。

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1、引导学生背诵1~8的乘法口诀。

2、引导学生复习旧知。

1)、出示相应的题目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明确一句口诀可以写两个乘法算式。

2)、出示题目,引导学生完成。

将口诀补充完整:()六二十四二()十四七()五十六()八四十……1、谈话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8的乘法口诀,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

2、出示教材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合作提出问题:(1)、有几条船参加比赛?(2)、每条船上有几人?(3)、2条船上有几人?(4)、一共有多少人?……3、(1)选择问题让学生思考、同桌交流举手反馈。

(2)板书反馈结果观察用那种方法简便(1)用乘法简便。

(2)小组合作编乘法口诀。

(3)反馈交流、并展示。

4、小黑板出示袋鼠跳格图:指名学生填写并随时提问。

5、口诀记忆齐读口诀,师生对口令6、出示85页3题:独立圈出9的倍数,小组交流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9的倍数的积的特点,帮助学生进行简要的归纳。

三、巩固练习1、教师口述:五九()……指名填、抢答等。

2、练习十九2题: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订正。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的表现怎样?五、教学反思。

第十课时9的乘法口诀练习(一)教学内容:课本P86~87页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强化口诀的记忆,进一步巩固表内乘法口诀,达到比较熟练的掌握。

2、引导学生对数学信息的收集、分析,进一步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进一步巩固表内乘法口诀,达到比较熟练的掌握。

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时练习题

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时练习题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1.下列关于西欧城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许多城市取得了某种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B.部分城市取得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和设立城市法庭的权力,成为自治城市C.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D.取得自由、自治的城市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13世纪,西欧的许多城市取得了某种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

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西欧的部分城市取得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和设立城市法庭的权利。

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城市取得自治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国王给在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特许状,既消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了城市的拥护。

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取得自治的城市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城市贵族一般也是国王的支持者。

故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直领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这种现象发生在A.中世纪的西欧 B.古代埃及C.大化改新时期的日本 D.封建时代的阿拉伯【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以后,领主出租直领地达到一个高潮,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他们雇佣少地或者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领主是中世纪的西欧庄园的领主,故题干现象发生在中世纪的西欧,A符合题意;BCD与题干信息不符,故选A。

3.下列关于西欧城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许多城市取得了某种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B. 部分城市取得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和设立城市法庭的权力,成为自治城市C. 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D. 取得自由、自治的城市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13世纪,西欧的许多城市取得了某种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

九年级课时练听力材料

九年级课时练听力材料

Unit 1综合练习一、听短对话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每段对话读两遍。

1. W: Leo, you should buy an English dictionary for Peter.M: Good idea, Alice! It can help him with his English.2. W: Hi, Tony. Do you study for English tests by working with a group?M: No. I study by reading the textbook.3. W: I think watching English movies is exciting. What do you think of it, Jack?M: Err ... I think it’s really boring, because I can’t understand what the characters say.4. M: It is half past five in the afternoon. Have you finished doing your English homework, Betty? W: Of course I have. I finished it one and a half hours ago.5. W: I often read English newspapers or listen to English songs on Sunday afternoons. Whatabout you, Ted?M: Hmm ... I often watch English programs on TV.二、听长对话听下面2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课时作业9

课时作业9

课时作业(九)[第9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演练1.近些年来,我国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有所提高,水资源的稀缺程度有所体现,2012年9月,我国部分城市水价上调。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提高水价是国家采用行政手段的体现②价格涨落可以调节资源的配置③市场经济必然导致资源浪费④水价上调反映了市场供求状况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漫画《十面埋伏》启示我们,维护市场秩序必须()A.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B.加强市场规则建设,提高诚信意识C.加强立法,限制食品行业的发展D.保证政府直接参与食品生产3.2012年9月8日,光明乳业被曝出配送的鲜牛奶味道怪异,疑为变质。

随后,公司承认产品发生酸败,并指出产品变质原因在于配送车辆温度未达到标准。

问题牛奶表明市场调节具有()A.自发性B.盲目性C.滞后性D.开放性4.2012年上半年,我国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医药卫生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土地管理制度等领域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得以扭转。

这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A.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B.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C.经济秩序亟待规范D.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5.为控制物价上涨,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最高限价令”。

对“最高限价令”有人反对,有人赞成。

如果有人反对“最高限价令”,其合理的经济学理由应该是()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能够通过价格涨落实现资源配置②价格变动影响生产,价格高会吸引大量生产者投入生产,从而使价格下跌③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实行限价是宏观调控的体现④实行最高限价,会促使生产者改善经营,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②6.从2012年1月1日起,上海沪嘉高速公路停止收费。

全世界的收费公路中,70%在中国大陆,如果取消高速公路收费,将有利于()①降低商品流通成本,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②减少运输成本,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③杜绝垄断高价现象,实现社会公平④落实科学发展观,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能力提升7.“丰则贵取,饥则贱与”,在中国古代,丰年谷贱,政府出钱平价收购粮食并储存于官方粮库,等到灾年谷贵时,再平价卖给百姓,做到“物价常平,公私两利”。

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9 鱼我所欲也 课时练习(含答案 解析)

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9 鱼我所欲也 课时练习(含答案 解析)

鱼我所欲也课时作业一、单选题1.下列对《鱼我所欲也》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认为,在“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

B. 作者所倡导的重“义”之心,只有圣贤才具有,普通人是没有的。

C. 作者认为,乞人不屑“蹴尔而与之”的救命食物,是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D. 文中的排比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2.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一箪食(dān)苟得(gǒu)B. 一豆羹(gēng)不屑(xiè)C. 弗得(fú)蹴尔而与之(cù)D. 勿丧(wù)死亦我所恶(è)3.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蹴尔而与之(一起)B. 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性。

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C. 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D.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侍奉)4.下列句子中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 一箪食,一豆羹B.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C.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D.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 所欲有甚于/生者B.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C.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D. 是/亦不可以已乎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 故患有所不辟也C.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D.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阅读《鱼我所欲也》一文,回答下列各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部编版版(2023)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同步课时练习第09课 论教养(解析版)

部编版版(2023)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同步课时练习第09课 论教养(解析版)

第09课论教养一、夯实基础1.识音恪.守()自持.()汲.取()箴.言()彬.彬有礼()矫.揉造作()自吹自擂.()随机应.变()忸怩.作态()大发雷霆.()【答案】恪.守(kè)自持.(chí)汲.取(jí)箴.言(zhēn )彬.彬有礼(bīn)矫.揉造作(jiăo)自吹自擂.(léi )随机应.变(yìng)忸怩.作态(ní)大发雷霆.(tíng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生字读音的掌握。

2.辨形(1)持()侍()恃()(2)恪()硌()格()(3)彬()杉()郴()(4)渎()牍()犊()【答案】(1)持(主持)侍(侍卫)恃(有恃无恐)(2)恪(恪守)硌(硌牙)格(格外)(3)彬(彬彬有礼)杉(杉树)郴(郴州)(4)渎(渎职)牍(案牍)犊(牛犊)【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形近字的掌握。

3.释义(1)自持:(2)箴言:(3)随机应变:(4)忸怩作态:(5)附庸风雅:【答案】(1)自持: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等。

(2)箴言:劝诫的话。

(3)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4)忸怩作态:故意做出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5)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多含贬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意思的掌握。

二、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教.养(jiào)处.方(chù)涵.养(hán)愚蠢.(chǔn)B.贤.达(xián) 恪.守(kè) 难堪.(kān) 遗憾.(hàn)C.积淀.(dìng) 不懈.(xiè) 吧.嗒(bā) 碟.子(dié)D.箴.言(jiān) 喧哗.(huá) 汤匙.(chí) 共享.(xiǎng)【答案】B【解析】A.处chǔC.淀diànD.箴zhē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贸然自持随心所欲漠不关心B.汲取智慧自吹自雷忸怩作态C.慎重餐具一意狐行附庸风雅D.疲惫书籍矫揉造做随机应变【答案】A【解析】B.自吹自擂C一意孤行D.矫揉造作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的态度对待别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