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满分作文——《最后一课上的师生情》
《最后一课上的师生情》作文800字_初三优秀作文

《最后一课上的师生情》作文800字_初三优秀作文最后一课上的师生情我第一次参加新华学校的交流活动,平时就读于育才小学,正好是新华学校的附属母校。
按照老师的安排,我们这次来新华学校是为了亲身感受一下他们的优秀教育模式,以及开展一次对师生情的深入探讨。
今天是我们在新华学校的最后一天,我们班全体同学和班主任老师来到了教室里,等待着最后一课的开始。
老师率先走进教室,一脸的羞涩与紧张。
不过当他看到我们坐在教室里,不由地露出了笑容。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是我们最后一节课了。
”老师开口道,“作为你们的班主任,我想向你们道一声珍重。
”我们的班主任是一位很亲和的老师,他平时不善言辞,但是他离开我们之后,我们才发现他对我们的呵护和关爱。
他不仅对学习很关注,还经常组织各种活动带我们参观外面的世界,拓宽我们的视野。
“在这一年里,我把你们当做我的亲生子女一般来关爱。
”老师继续说道,“我不会去评判你们的优劣,也不会去强求你们的成绩,只希望你们在我面前能够做回你们真实的自己。
”他说完这句话之后,我们纷纷鼓掌。
我们虽然是初中生了,但是对于老师的真情表白,我们还是很感动的。
“今天,我想请你们说说你们对我的印象和想法。
”老师腼腆地说道。
同学们开始交流起来,有的说老师严格要求,但是他的讲课很有趣;有的说老师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他的担心真的让我感到温暖;还有的说老师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他一直在关注我们的学习进度。
每一个同学都对老师有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能够感受到老师对我们真挚的关爱。
班主任老师发表了一个小小的愿望:“同学们,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继续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希望你们能够记住我,记住我们在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这时候,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最后一课的教室里,充满了师生情。
我们用深情的目光和真挚的话语,回忆着我们在一起度过的时光,用心灵相互的感应,用深深的告别来表达我们对师长的感激之情。
我们明白,这一课的离别意味着新的开始,也是师生情的交接。
2019年高考全国3卷优秀作文毕业前最后一课范文8篇

2019年高考全国3卷优秀作文毕业前最后一课范文8篇第1篇:最后一课上的师生情毕业前最后一节课,老师跟同学们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简单的一句话,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已经跃然纸上。
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师生之情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这一师生情谊的深厚和情感,对我们人生的影响不可估量。
师者为何人?《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任务,还肩负着育人的使命,让祖国的花朵随着时代的发展,德智体美劳都有全面的进步,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而在这花朵的培育当中,是时间、是青春、是情感的投入,而最后一课上的“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便是一个侧影。
“你们再看看书”是一种寄予厚望的良苦用心。
在《老师?好》这部电影中,于谦所饰演的老师一心把学生的前途放在心上,可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看到班上有同学放弃学业,到处到街上去寻找他,用尽办法使他迷途知返;看到班上的学生安静同学利用自己的时间为其他同学进行高考复习,担心影响她的学习而强烈反对,与此同时,还免费给这些同学上课;看到高考临近,要求学生停止一切课外活动。
但是关婷婷同学不顾反对,坚持带领同学们参加比赛,为老师夺回第一名后,他邀请同学们到家里吃饭,讲述自己的北大故事??????所有的一切,都是这位老师,也是现实生活中千千万万个老师为了学生的成长用心奉献的真实写照。
“我再看看你们”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
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从中学校园走出,走进象牙塔,走进社会,而老师一直留在校园,送学生离开,也盼望着学生常回来看看。
如果说学生是箭,那么老师是弓,箭在磨炼中逐渐变得坚硬笔直,而弓也鼓足了劲,让自己充满力量,从而箭才能射得更准,抵达目的地。
让箭射中靶心,是弓的使命,也是弓的成就感所在,但是,与此同时,看着箭的远去,也难免有一丝失落与不舍。
“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更是一种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
高考满分作文:最后一课上的师生情

而我说:“历史是改换容颜,改革开放的幸福!”
改革开放40年前,中国如一幅尚未完成的拼图,零散而又默不作声地在一个角落,没有改变,也没有人提出改变。
他,邓小平。他改变了历史,改变了中国。是他,使中国变得璀璨耀眼!
中国在改变……
昔日步行路程的人们,不需再长途跋涉,大街上来来往往的汽车足以将你带到所需的去处。要去异乡?不用再带上一些干粮,用双足行走几十里的路程,一只可以在天上飞行的“大鸟”——飞机,就可以让你舒适省时地到达目的地。
“我再看看你们”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从中学校园走出,走进象牙塔,走进社会,而老师一直留在校园,送学生离开,也盼望着学生常回来看看。如果说学生是箭,那么老师是弓,箭在磨炼中逐渐变得坚硬笔直,而弓也鼓足了劲,让自己充满力量,从而箭才能射得更准,抵达目的地。让箭射中靶心,是弓的使命,也是弓的成就感所在,但是,与此同时,看着箭的远去,也难免有一丝失落与不舍。
“你们再看看书”是一种寄予厚望的良苦用心。在《老师·好》这部电影中,于谦所饰演的老师一心把学生的前途放在心上,可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看到班上有同学放弃学业,到处到街上去寻找他,用尽办法使他迷途知返;看到班上的学生安静同学利用自己的时间为其他同学进行高考复习,担心影响她的学习而强烈反对,与此同时,还免费给这些同学上课;看到高考临近,要求学生停止一切课外活动。但是关婷婷同学不顾反对,坚持带领同学们参加比赛,为老师夺回第一名后,他邀请同学们到家里吃饭,讲述自己的北大故事······所有的一切,都是这位老师,也是现实生活中千千万万个老师为了学生的成长用心奉献的真实写照。
2019年全国高考III卷满分作文3篇

2019年高考全国III卷满分作文3篇
2019年全国高考3卷满分作文:3
爱的目送
毕业前最后一节课,老师对学生说:“我再看看你们。
”
即将说再见,老师不舍,要“再看看"。
是啊,人生路那么漫长,可老师能陪伴学生走过的,终究只有一段路。
这段路是艰辛的,传道、授业、解惑,都是这条路上必经。
老师要对学生们倾囊相授,让学生从不知到知之;要对学生正确引导,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对学生倍加关怀,让学生感觉到他们不仅在获得知识,寻求真理,更在得到老师的爱。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陶行知先生如此,图中的老师如此,普天之下的老师也莫不如此。
也因着这一颗心,才有了“我再看看你们”的那份不舍。
当然,除了不舍,还有希冀。
正如图中老师对学生说的那句:“你们再看看书。
”。
《最后一课上的师生情》作文800字_初三优秀作文

《最后一课上的师生情》作文800字_初三优秀作文某天,上完中午的体育课,我怀着一颗愉快的心情走进了教室。
可是当我走进教室后,却发现教室里面早已人满为患,师生七嘴八舌地说着话,一片喧闹。
突然,教室门口响起了一声巨响,所有的学生都纷纷停下手中的活,抬头往门口望去。
只见走进来一个身穿灰色西服的男人,头发整齐,脸上带着一抹微笑。
他走到讲台前面,微笑着看着全班学生。
这时热闹的教室变得安静了下来。
这位男老师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刘敬老师,据说他是一位退休的教师,经过学校的同意才来我们学校教书。
虽然他是一位退休教师,可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并没有减少。
刘敬老师看着大家,笑着说:“同学们,今天是我来到这个班级的最后一课,请同学们尽量配合,认真听讲。
”话音未落,同学们立刻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抬起头,聚精会神地看着刘敬老师。
刘敬老师一直把教育当作自己的事业,对学生要求很高。
每次上课前,他都会精心准备,从翻书查资料到构思教案,从多角度解析知识点到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练习题。
他的课堂上总是气氛活跃,思维活络。
他善于启发学生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刘敬老师走到讲台前,掏出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你们对语文的感受”几个大字。
他拿起黑板笔,示意我们踊跃发言。
一个个手举起来,大家纷纷讲述他们对语文的感受。
有的同学说语文是一扇开启智慧的大门,有的同学说语文是一种艺术,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心境。
渐渐地,整个教室弥漫着一种兴奋和温馨的氛围。
我也举起了手,站了起来。
我把自己对语文的感受说了出来:“老师,我觉得语文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通过学习语文,我对世界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找到了一个发泄情感的方式。
”刘敬老师听完我的发言,微微点了点头,然后鼓励我继续努力。
刘敬老师接着说:“同学们,我相信每一位都有自己对语文的感受和理解。
语文是沟通的桥梁,是打开智慧的钥匙。
我们要用才华去改变世界,用智慧去照亮未来。
”最后一节课的铃声响起,全班同学都有些不舍地看着刘敬老师,仿佛还有许多问题没有问。
高考满分作文最后一课上的师生情作文评语

高考最后一课:师生情深,永铭于心In the final lesson before the cruci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he bond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 is often more profound than ever. It's not just about textbooks and exams, but a legacy of love, wisdom, and mutual growth. As students prepare to embark on their next academic journey, their teachers stand by them, ready to offer not just guidance, but emotional support.In this last lesson, the teacher's words are oftenfilled with encouragement and wisdom. They speak not just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exam, but of the importance oflife, of perseverance, of dreams, and of the value of hard work. They remind the students that the exam is not the end, but a new beginning, a step towards a brighter future.The students listen intently, taking in every word asif it were a precious gift. They know that this is not just a lesson, but a lesson that they will carry with them for the rest of their lives. They feel the weight of expectation, but also the warmth of encouragement and the love of their teacher.As the lesson comes to an end, the teacher's eyes are filled with pride and sadness. They know that they are sending their charges into the unknown, but they also know that they have prepared them well. They bid them farewell not with words, but with a heartfelt smile and a nod of approval.And so, the final bell rings, signaling the end of the lesson, but also the beginning of a new chapter. The students file out of the classroom, their minds filled with the teacher's words and their hearts filled with gratitude. They know that they will never forget this lesson, not just because it was the last, but because it was the most important.It is a lesson that teaches them the value of perseverance, the importance of dreams, and the power of love. It is a lesson that reminds them that life is notjust about exams and grades, but about growth, learning,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As they walk down the corridor towards their future, they hold onto the memory of that last lesson, using it as a beacon to guide them through the dark times and celebratethe successes. They know that their teacher is always with them, in their hearts and in their minds, ready to offer guidance and support whenever they need it.高考前的最后一课,师生之间的情感纽带常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深刻。
《满分作文》2019高考全国III卷作文题目及范文——最后一课上的师生情

2019高考全国III卷作文题目及范文最后一课上的师生情作文真题适用地区:四川、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题目要求: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小林漫画”作品改编)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最后一课上的师生情毕业前最后一节课,老师跟同学们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简单的一句话,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已经跃然纸上。
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师生之情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这一师生情谊的深厚和情感,对我们人生的影响不可估量。
师者为何人?《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任务,还肩负着育人的使命,让祖国的花朵随着时代的发展,德智体美劳都有全面的进步,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而在这花朵的培育当中,是时间、是青春、是情感的投入,而最后一课上的“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便是一个侧影。
“你们再看看书”是一种寄予厚望的良苦用心。
在《老师·好》这部电影中,于谦所饰演的老师一心把学生的前途放在心上,可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看到班上有同学放弃学业,到处到街上去寻找他,用尽办法使他迷途知返;看到班上的学生安静同学利用自己的时间为其他同学进行高考复习,担心影响她的学习而强烈反对,与此同时,还免费给这些同学上课;看到高考临近,要求学生停止一切课外活动。
但是关婷婷同学不顾反对,坚持带领同学们参加比赛,为老师夺回第一名后,他邀请同学们到家里吃饭,讲述自己的北大故事······所有的一切,都是这位老师,也是现实生活中千千万万个老师为了学生的成长用心奉献的真实写照。
“我再看看你们”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
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从中学校园走出,走进象牙塔,走进社会,而老师一直留在校园,送学生离开,也盼望着学生常回来看看。
难忘师生情1

“我再看看你们”体现的是一种难分难舍的离别情。对于老师而言,我们或许就像他们辛苦培育的一棵棵树苗,为了这些小树苗能够长成参天大树,他们每天要为这些小树松土、浇水、整理枝杈,有些小树长歪了,他们还要把这些小树扶正。经过细心的打理和照料,这些小树苗茁壮成长。如今这些小树苗要独自面对自然的风吹雨打,作为一位与它们朝夕相处的老园丁,又如何能够不感到伤感和不舍呢?
2019高考全国III卷满分高分作文:
难忘师生情
★一考生
高考如约而至,毕业近在眼前。高中毕业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拐点,这意味着我们的学习生涯取得了阶段式的成果。在最后一节课堂上,老师简短的一句“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饱含了老师对学生们的无限希望和寄托,同时,老师对于分离的恋恋不舍溢于言表。
古人是这样诠释老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职责早已经超越了狭隘的知识传播,更重要的是担负起育人的重任,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人的成长和进步是艰难的,这其中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心血,而教师就是从事这样一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业的默默奉献者和辛勤耕耘者。
“你们再看看书”,老师对学生们的无限期许和寄托跃然纸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就是对老师默默耕耘的最好注解。老师既是我们在学习上重要的指导者,同时又是我们无话不谈的诤友。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老师都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他们对我们的点点恩情,我们永远都要铭记在心。“你们再看看书”表现了老师对我们的无限期许,他们是那么渴望我们能够成功,这种感情甚至超过了我们对成功的渴望。这种爱是不图任何回报的,这种爱是无私的,这种爱是人间大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后一课上的师生情
毕业前最后一节课,老师跟同学们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简单的一句话,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已经跃然纸上。
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师生之情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这一师生情谊的深厚和情感,对我们人生的影响不可估量。
师者为何人?《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任务,还肩负着育人的使命,让祖国的花朵随着时代的发展,德智体美劳都有全面的进步,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而在这花朵的培育当中,是时间、是青春、是情感的投入,而最后一课上的“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便是一个侧影。
“你们再看看书”是一种寄予厚望的良苦用心。
在《老师?好》这部电影中,于谦所饰演的老师一心把学生的前途放在心上,可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看到班上有同学放弃学业,到处到街上去寻找他,用尽办法使他迷途知返;看到班上的学生安静同学利用自己的时间为其他同学进行高考复习,担心影响她的学习而强烈反对,与此同时,还免费给这些同学上课;看到高考临近,要求学生停止一切课外活动。
但是关婷婷同学不顾反对,坚持带领同学们参加比赛,为老师夺回第一名后,他邀请同学们到家里吃饭,讲述自己的
北大故事.所有的一切,都是这位老师,也是现实生活中千千万万个老师为了学生的成长用心奉献的真实写照。
“我再看看你们”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
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从中学校园走出,走进象牙塔,走进社会,而老师一直留在校园,送学生离开,也盼望着学生常回来看看。
如果说学生是箭,那么老师是弓,箭在磨炼中逐渐变得坚硬笔直,而弓也鼓足了劲,让自己充满力量,从而箭才能射得更准,抵达目的地。
让箭射中靶心,是弓的使命,也是弓的成就感所在,但是,与此同时,看着箭的远去,也难免有一丝失落与不舍。
“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更是一种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
”而能起到这种真正的撼动力量的,唯情感莫属了。
情感由人产生,并且在人与人之间流动,而这一流动会闪烁着夺目的光芒。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有的付出,都在春风化雨中成为另一种感动。
是春华秋实的回馈,带来的是满足;是把感动记在心间,跃然于纸上;是爱的传递,“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无论是哪一种,这种情感都是当今浮躁而又功利的社会中无比珍贵的东西。
或许,我们还会看到教育中的一些令人惋惜的现象;可能,我们也会见到社会中感恩之情的缺失。
但是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这些年来,
随着尊师重教的提倡,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多的优秀的高校毕业生愿意进入到这一领域来发光发热,为国家之根本——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尽管任重而道远,而我们一直走在路上。
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一句“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中所蕴含的情感打动了人心,又引发了许多感慨。
爱的目送
毕业前最后一节课,老师对学生说:“我再看看你们。
”
即将说再见,老师不舍,要“再看看”。
是啊,人生路那么漫长,可老师能陪伴学生走过的,终究只有一段路。
这段路是艰辛的,传道、授业、解惑,都是这条路上必经。
老师要对学生们倾囊相授,让学生从不知到知之;要对学生正确引导,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对学生倍加关怀,让学生感觉到他们不仅在获得知识,寻求真理,更在得到老师的爱。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陶行知先生如此,图中的老师如此,普天之下的老师也莫不如此。
也因着这一颗心,才有了“我再看看你们”的那份不舍。
当然,除了不舍,还有希冀。
正如图中老师对学生说的那句:“你们再看看书。
”
对于老师而言,即将挥手作别的是学生。
老师希望学生再看看书,字短情长:再看看书,学生们才能更熟练地掌握所学知识,更好地应对考试,更稳健地走好未来的路。
师生一回,学生们终究要远行,老师能给他们的,是不舍,是希冀,是一场充满爱的目送。
这样充满爱的目送,我一定是拥有过的,可惜的是,在我拥有的时候不曾有太强烈的感受,直到毕业多年,才在回忆中享用。
譬如我在大学毕业后回东北故乡探亲的时候,小学班主任远远看见我并喊我名字,说看背影也看得出是自己曾经教过的学生,说这些话的时候,班主任老师眼里满是真挚。
那之后我在反问自己,如果是我远远看到老师的背影,我认得出么?恐怕不能。
譬如我的初中语文老师在多年之后托人打听我的手机号码,同我联系,只是想知道我过得怎么样,她说她会为我骄傲,而我呢?接到语文老师电话那一刻,我除了感动,更多的是羞愧,我可
能对老师也有一样的牵挂?上述种种,应了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老师对我们那份爱,那份不舍与希冀,总是在分别之后,才被感知。
老师们知道的,是分别时,他们对学生们那一场爱的目送。
老师们不知道的,是分别后,他们也正在或终将成为学生们心中一道爱的风景,随着时光永恒。
今天,因着图中这一场爱的目送,也让我想对曾经教过我的老师说一句:“请让我再看看书,也请让我再看看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