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安装与验收规范.

合集下载

泵站设备安装及验收规范

泵站设备安装及验收规范

ICSP备案号S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T317-201×替代SL 317-2004泵站设备安装及验收规范Installation and 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for equipment of pumping station(征求意见稿)201×-××-××发布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前言根据水利部水利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02的要求,修订本标准。

《泵站安装及验收规范》SL 317-2004(以下简称“原规范”)颁布8年来,对我国泵站安装及验收工作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随着我国泵站建设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泵站更新改造工作对泵站设备安装提出的新要求,迫切需要对原标准进行修订,并扩充泵站电气设备安装及试验的相关内容。

本标准共10章37节8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基本规定,立式机组的安装及验收,卧式与斜式机组的安装及验收,贯流式机组的安装及验收,潜水泵的安装及验收,进出水管道的安装及验收,辅助设备的安装及验收,电气设备的安装及试验,泵站设备安装工程验收等。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对原规范的内容进行了修订,名称做了变更;——对原规范第二章名称做了变更,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安装施工组织内容,删除了水泵模型试验验收内容;——在原规范第四章基础上,增加了主机组传动装置安装及验收内容;——对原规范第六章内容进行了扩充;——对原规范第六章内容进行了调整归并,即:将各种阀门安装内容归并为一节;——在原规范第九章基础上,增加了泵站电气设备安装的相关规定,并将主电动机试验项目及要求以附录形式进行了规定;——对原规范第十章名称变更为泵站设备安装工程验收,增加了设备安装工程验收内容,将泵站试运行验收内容调整为泵站机组启动验收,将安装单位应提供的资料以附录形式进行了规定;——删除了原规范第十一章,泵站工程竣工验收按现行水利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 223的有关规定执行;——删除了工程验收相关的7个附录,增加了泵站设备安装及验收应移交资料目录、主电动机交接试验项目及要求、变压器安装及验收和交接试验项目及要求、计算机监控系统安装及验收和交接试验项目及要求等4个附录;——更正了原规范公式、图表和文字中的错误。

泵站安装及验收规范

泵站安装及验收规范

泵站安装及验收规范泵站安装及验收规范一、泵站安装规范:1. 泵房选址:(1)泵房应选在地势相对较高、易于排水的地方,且距离水源、用水点较近;(2)泵房周围应有足够的空间,便于维修和运输设备;(3)泵房距离耕地、饮用水源等重要区域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4)泵房应符合防火、防雷、防爆等要求,并建有必要的防洪设施。

2. 泵房建筑:(1)泵房建筑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排气、防潮和防尘等条件;(2)泵房外墙应具备保温、隔音、防腐等功能;(3)泵房内部应设置恒温、防冻设备,以确保泵站正常运行;(4)泵房内部的电气线路应安装于防护管内,以提高安全性。

3. 设备安装:(1)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水泵、泵管、阀门等设备,确保设备安装牢固、稳定;(2)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确保设备安装正确、合理;(3)设备安装后,应进行试运行,检测设备是否运行正常;(4)设备安装过程中,应进行相关记录,做好安装验收准备。

二、泵站验收规范:1. 文件准备:(1)泵房建设单位须提供正式的建设项目文件,包括项目设计、施工合同、工程变更等;(2)泵房设备供应商提供泵站设备完整的产品合格证明、检测报告、使用说明书等。

2. 施工验收:(1)泵房建设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合同进行施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2)验收过程中,泵房建设单位应提供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文件和资料,如施工记录、质检报告等。

3. 设备验收:(1)设备供应商应提供设备合格证明和产品质检报告等;(2)设备验收过程中,应进行设备试运行,检测设备运行情况;(3)设备验收前,设备供应商应提供设备使用说明书和维修保养手册等。

4. 外观检查:(1)泵房外观应整洁、美观,无明显的构造缺陷和破损;(2)泵房建筑物应符合国家建筑标准,无渗漏、漏雨等问题。

5. 功能检查:(1)检查泵站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各设备正常运行;(2)检查泵站管网系统的连接情况,确保系统畅通无阻;(3)检查泵站的自动控制系统,确保控制工艺正常运行。

泵站安装与验收规范汇总

泵站安装与验收规范汇总

1 总则1.0.1 为加强泵站安装及验收的管理,保证泵站建设质量,达到优质、安全、经济的目的,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符合下列条件的新建、扩建或改造的大、中型灌溉、排水及工业、城镇供、排水泵站机电设备的安装和验收:1装有水泵叶轮直径900mm及以上或单机功率300kW及以上的轴流泵和混流泵机组;2装有水泵进口直径在500mm及以上或单机功率在500kW及以上的离心泵机组;3 叶轮直径500mm及其以上的潜水泵。

其它泵站机组的安装和验收可参照执行。

1.0.3泵站主机组、辅助设备、电气设备以及管道的安装,应根据泵站设计和设备制造厂的有关技术文件,按本规范的要求执行。

1.0.4泵站安装应认真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安全、环境保护的标准和规定,并结合具体情况,制订有关安全和环境保护细则。

1.0.5安装单位在安装过程中应按本规范规定,作好各项安装技术记录,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安装质量,填报验收签证,作为工程验收依据。

1.0.6 泵站验收分为分部工程验收、阶段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和竣工验收。

泵站试运行验收可作为阶段验收。

泵站工程具备验收条件时应及时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不得进行后续工程施工。

1.0.7泵站机电设备安装完成后,应按本规范的要求进行试运行,检验机组质量并进行验收。

泵站试运行验收合格后,根据生产需要并经主管部门批准可临时投产运行,待工程竣工验收后方可办理交接手续。

1.0.8验收过程中若发生意见分歧,应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协商解决,验收委员会有裁决权。

如某些问题被认为不宜在现场裁决,则应报请主管部门决定。

对工程遗留问题,验收委员会应提出处理意见,责成有关单位落实处理、限期完成,并补行验收。

1.0.9泵站的安装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安装及验收的基本要求2.1 一般规定2.1.1安装单位在安装前应配齐技术力量,制定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网络计划,并报送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安装工作方能进行。

水利水电工程泵站施工及验收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泵站施工及验收规范

表4.2 基坑排水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表4.2 基坑排水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表4.3 基坑开挖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表4.4 地基处理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表4.5 特殊土地基处理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表4.6 地基加固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表5.2 钢筋混凝土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表5.2 钢筋混凝土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表5.2 钢筋混凝土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表5.3 泵房底板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表5.4 泵房楼层结构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表5.5 泵房建筑与装修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表5.6 泵房加固改造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表5.7 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施工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表5.8 移动式泵房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表6.2 引渠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表6.3 前池及进水池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表6.4 流道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表6.4 流道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表6.5 输水管道的管床及镇墩、支墩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表6.6 出水池及压力水箱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表6.6 出水池及压力水箱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表6.7 进出水建筑物加固改造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表7.1 观测设施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表7.2 施工期观测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泵站验收规范

泵站验收规范

泵站验收标准1总那么1.1为加强泵站安装及验收的管理,保证泵站建立质量,到达优质、平安、经济的目的,特制定本标准。

1.2本标准适用于符合以下条件的新建、扩建或改造的大型、中型灌溉、排水及工业、城镇供水、排水泵站机电设备的安装及验收,其他水泵机组的安装和验收可参照执行:1、装有水泵、叶轮直径900mm及以上或单机功率300kw 及以上的轴流泵和混流泵机组。

2、装有水泵、进口直径在500mm及以上或单机功率在500kW及以上的离心泵机组。

3、叶轮直径500mm及以上的潜水泵。

1.3泵站主机组、辅助设备、电气设备以及管道的安装,应根据泵站设计和设备制造厂的有关技术文件,按本标准的要求执行。

1.4泵站安装应认真执行国家公布的有关平安、环境保护的标准和规定,并结合详细情况,制定平安和环境保护细那么。

1.5安装单位在安装过程中应按本标准规定,作好各项技术记录,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安装质量,填报验收签证,作为工程验收根据。

1.6泵站验收分为分部工程验收、阶段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和开工验收。

泵站试运行验收可作为阶段验收。

泵站工程具备验收条件时应及时组织验收,未经历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不得进展后续工程施工。

1.7泵站机电设备安装完成后,应按本标准的要求试运行、检验机组质量并进展验收。

泵站试运行验收合格后,根据消费需要并经主管部门批准可临时投产运行,待工程开工验收前方可办理交接手续。

1.8验收过程中假设发生意见分歧,应通过深化调查研究,充分协商解决,验收委员会有裁决权。

如某些问题被认为不宜在现场裁决,那么应报请主管部门决定。

对工程遗留问题,验收委员会应提出处理意见,责成有关单位落实处理、限期完成,并补行验收。

1.9泵站的安装及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安装及验收的根本要求2.1根本规定2.1.1安装单位在安装前应配齐技术力量,制定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和网络方案,并报送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安装工作方能进展。

SL317-2004泵站安装及验收规范

SL317-2004泵站安装及验收规范

i总则i.i为加强泵站安装及验收的管理,保证泵站建设质量,达到优质、安全、经济的目的,特制定本标准。

1.2本标准适用于符合下列条件的新建、扩建或改造的大型、中型灌溉、排水及工业、城镇供水、排水泵站机电设备的安装及验收,其他水泵机组的安装和验收可参照执行:1、装有水泵、叶轮直径900mm及以上或单机功率300kw及以上的轴流泵和混流泵机组。

2、装有水泵、进口直径在500mm及以上或单机功率在500kW及以上的离心泵机组。

3、叶轮直径500mm及以上的潜水泵。

1.3泵站主机组、辅助设备、电气设备以及管道的安装,应根据泵站设计和设备制造厂的有关技术文件,按本标准的要求执行。

1.4泵站安装应认真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安全、环境保护的标准和规定,并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安全和环境保护细则。

1.5安装单位在安装过程中应按本标准规定,作好各项技术记录,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安装质量,填报验收签证,作为工程验收依据。

1.6泵站验收分为分部工程验收、阶段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和竣工验收。

泵站试运行验收可作为阶段验收。

泵站工程具备验收条件时应及时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不得进行后续工程施工。

1.7泵站机电设备安装完成后,应按本标准的要求试运行、检验机组质量并进行验收。

泵站试运行验收合格后,根据生产需要并经主管部门批准可临时投产运行,待工程竣工验收后方可办理交接手续。

1.8验收过程中若发生意见分歧,应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协商解决,验收委员会有裁决权。

如某些问题被认为不宜在现场裁决,则应报请主管部门决定。

对工程遗留问题,验收委员会应提出处理意见,责成有关单位落实处理、限期完成,并补行验收。

1.9泵站的安装及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安装及验收的基本要求2.1基本规定2.1.1安装单位在安装前应配齐技术力量,制定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和网络计划,并报送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安装工作方能进行。

泵站设备安装与验收规程

泵站设备安装与验收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泵站设备安装及验收规范Installation and 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forequipment of pumping station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 布SL 317-2014替代SL 317-2004 ICSP备案号 SL前言根据水利部水利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02的要求,修订本标准。

本标准共10章36节7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基本规定,立式机组的安装,卧式与斜式机组的安装,灯泡贯流式机组的安装,潜水泵的安装,进出水管道的安装,辅助设备的安装,电气设备的安装及试验,泵站设备安装工程验收等。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对原规范的名称做了变更,内容进行了修订;——对原规范第二章名称做了变更,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安装施工组织内容,删除了水泵模型试验验收内容;——删除原规范第三章~第八章章名中的“及验收”三个字,使章名与其内容更相符。

——在原规范第四章基础上,增加了主机组传动装置安装及验收内容;——对原规范第六章内容进行了扩充;——对原规范第七章内容进行了调整归并,即:将各种阀门安装内容归并为一节;——在原规范第九章基础上,增加了泵站电气设备安装及试验的相关规定,将该章名称变更为“电气设备安装及试验”,并将主电动机试验项目及要求以附录形式进行了规定;——将原规范第十章名称变更为“泵站设备安装工程验收”,增加了设备安装工程验收内容,将泵站试运行验收内容调整为泵站机组启动验收,将安装单位应提供的资料以附录形式进行了规定;——删除了原规范第十一章,泵站工程竣工验收按现行水利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 223的有关规定执行;——删除了工程验收相关的7个附录和原型泵与模型泵性能换算的1个附录,增加了泵站设备安装及验收应移交资料目录、主电动机交接试验项目及要求、变压器安装及验收和交接试验项目及要求、计算机监控系统安装及验收和交接试验项目及要求等4个附录;——更正了原规范公式、图表和文字中的错误。

泵站安装与验收标准规范

泵站安装与验收标准规范

1 总则1.0.1 为加强泵站安装及验收的管理,保证泵站建设质量,达到优质、安全、经济的目的,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符合下列条件的新建、扩建或改造的大、中型灌溉、排水及工业、城镇供、排水泵站机电设备的安装和验收:1装有水泵叶轮直径900mm及以上或单机功率300kW及以上的轴流泵和混流泵机组;2装有水泵进口直径在500mm及以上或单机功率在500kW及以上的离心泵机组;3 叶轮直径500mm及其以上的潜水泵。

其它泵站机组的安装和验收可参照执行。

1.0.3泵站主机组、辅助设备、电气设备以及管道的安装,应根据泵站设计和设备制造厂的有关技术文件,按本规范的要求执行。

1.0.4泵站安装应认真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安全、环境保护的标准和规定,并结合具体情况,制订有关安全和环境保护细则。

1.0.5安装单位在安装过程中应按本规范规定,作好各项安装技术记录,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安装质量,填报验收签证,作为工程验收依据。

1.0.6泵站验收分为分部工程验收、阶段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和竣工验收。

泵站试运行验收可作为阶段验收。

泵站工程具备验收条件时应及时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不得进行后续工程施工。

1.0.7泵站机电设备安装完成后,应按本规范的要求进行试运行,检验机组质量并进行验收。

泵站试运行验收合格后,根据生产需要并经主管部门批准可临时投产运行,待工程竣工验收后方可办理交接手续。

1.0.8验收过程中若发生意见分歧,应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协商解决,验收委员会有裁决权。

如某些问题被认为不宜在现场裁决,则应报请主管部门决定。

对工程遗留问题,验收委员会应提出处理意见,责成有关单位落实处理、限期完成,并补行验收。

1.0.9泵站的安装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安装及验收的基本要求2.1 一般规定2.1.1安装单位在安装前应配齐技术力量,制定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网络计划,并报送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安装工作方能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总则1.0.1 为加强泵站安装及验收的管理,保证泵站建设质量,达到优质、安全、经济的目的,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符合下列条件的新建、扩建或改造的大、中型灌溉、排水及工业、城镇供、排水泵站机电设备的安装和验收:1装有水泵叶轮直径900mm及以上或单机功率300kW及以上的轴流泵和混流泵机组;2装有水泵进口直径在500mm及以上或单机功率在500kW及以上的离心泵机组;3 叶轮直径500mm及其以上的潜水泵。

其它泵站机组的安装和验收可参照执行。

1.0.3泵站主机组、辅助设备、电气设备以及管道的安装,应根据泵站设计和设备制造厂的有关技术文件,按本规范的要求执行。

1.0.4泵站安装应认真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安全、环境保护的标准和规定,并结合具体情况,制订有关安全和环境保护细则。

1.0.5安装单位在安装过程中应按本规范规定,作好各项安装技术记录,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安装质量,填报验收签证,作为工程验收依据。

1.0.6泵站验收分为分部工程验收、阶段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和竣工验收。

泵站试运行验收可作为阶段验收。

泵站工程具备验收条件时应及时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不得进行后续工程施工。

1.0.7泵站机电设备安装完成后,应按本规范的要求进行试运行,检验机组质量并进行验收。

泵站试运行验收合格后,根据生产需要并经主管部门批准可临时投产运行,待工程竣工验收后方可办理交接手续。

1.0.8验收过程中若发生意见分歧,应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协商解决,验收委员会有裁决权。

如某些问题被认为不宜在现场裁决,则应报请主管部门决定。

对工程遗留问题,验收委员会应提出处理意见,责成有关单位落实处理、限期完成,并补行验收。

1.0.9泵站的安装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安装及验收的基本要求2.1 一般规定2.1.1安装单位在安装前应配齐技术力量,制定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网络计划,并报送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安装工作方能进行。

监理工程师应根据泵站具体情况组织设计、制造、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相互协调。

安装施工组织设计经审查批准后,由总监理工程师发布开工令,施工单位方可进场进行正式安装。

安装人员应熟悉与安装工作有关的图纸和资料。

2.1.2水泵及电动机安装前应进行全面清理和检查。

对与安装有关的尺寸及配合公差应进行校核,部件装配应注意配合标记。

多台机组同时安装时,每台机组应用标有同一序列标号部件进行装配。

安装时各金属滑动面应清除毛刺并涂油脂。

2.1.3水泵及电动机组合面的合缝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1 合缝间隙可用0.05mm塞尺检查,不得通过;2 当允许有局部间隙时,可用不大于0.10mm塞尺检查,深度不应超过组合面宽度的1/3,总长不应超过周长的20%;3 组合缝处的安装面高差不应超过0.10mm。

2.1.4机电设备安装所用的装置性材料和设备用油,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检验证或出厂合格证明书。

必要时应对油品进行抽样化验,化验结果应符合要求。

2.1.5承压设备及连接件的耐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强度耐压试验。

试验压力应为1.5倍额定工作压力,保持压力10min,无渗漏及裂纹等现象;2 严密性耐压试验。

试验压力应为1.25倍额定工作压力,保持压力30min,无渗漏现象;3 电动机冷却器应按设计要求的试验压力进行耐压试验。

如设计部门无明确要求,则试验压力宜为0.35MPa,保持压力60min,无渗漏现象;4 轮毂耐压试验应遵照本规范3.2.3规定执行。

2.1.6油槽等开敞式容器进行煤油渗漏试验时,应至少保持4h。

2.1.7 各连接部件的销钉、螺栓、螺帽,均应按设计要求锁定或点焊牢固。

有预应力要求的连接螺栓应测量紧度,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部件安装定位后,应按设计要求装好定位销。

2.1.8起重运输应遵守下列规定:1对大起重量的起重、运输项目必须专门制订详细的操作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2 对起重机械设备各项性能应预先检查、测试,做好记录,并逐一核实;3 严禁以管道、设备或脚手架、脚手平台等作为起吊重物的承力点,凡利用建筑结构起吊或运输重件者应进行验算。

2.1.9 设备部件表面应按设计要求涂漆防护,设备涂色的规定见本规范附录A。

2.2 设备验收与保管2.2.1设备到达安装工地后,应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根据设备到货清单进行验收,检查设备规格、数量和质量,检查各项技术文件和资料。

2.2.2设备验收后应由安装单位连同其技术资料、专用工具及配件等分类登记入库,妥善保管。

2.2.3设备保管仓库分露天存放场、敞棚、仓库、保温库4类。

泵站所需的各类器材、设备应根据用途、构造、重量、体积、包装、使用情况及当地气候条件,按本规范附录B的要求分别存放。

设备维护保管技术应按有关规程和规定执行。

2.3 模型试验验收2.3.1泵站所采用的水泵模型如已经过省部级及以上技术鉴定,可不再进行重复试验和验收。

如果有必要进行泵段的模型试验,其模型、原型数据转换均应按《水泵模型验收试验规程》(SL 140)规定执行。

2.3.2泵段模型试验验收时,应按图纸检查测量模型泵的主要尺寸,其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2.4.2和2.4.3要求,并应检查安放角的准确性。

2.3.3模型试验经初步检验合格后,由业主(或委托试验人)组织人员进行验收。

2.4 原型水泵制造验收2.4.1原型水泵加工完毕后,按本规范表2.4.2和表2.4.3要求检测合格,则原型泵水力性能可根据模型泵水力性能利用相似原理进行换算得到,而不必进行原型水力性能试验。

水力性能换算方法可参见附录C。

2.4.2原型离心泵与设计图主要尺寸偏差应符合表2.4.2条要求(表中测量项目见图2.4.2)。

表2.4.2 原型及模型离心泵与其设计图尺寸允许偏差测量项目原型泵与原型泵设计图允许偏差模型泵与模型泵设计图允许偏差测量要求说明叶轮进口直径D1D1≥1000mm ±0.1%D1<1000mm ±1mm±0.15%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截面上测量出口直径D2D2≥1000mm ±0.1%D2<1000mm ±1mm±0.15%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截面上测量出口宽度B2±1%±0.3% ±0.15mm(B2<50mm)测量相互垂直两个截面的4个部位前盖板轴向长度HH≥400mm ±1%H<400mm ±4mm±0.5%测量相互垂直两个截面的4个部位叶片截面形状D2≥1000mm 0.25%D2<1000mm 2.5mm±0.15%对所有叶片进行测量,每片叶片测量2-4个截面。

原型测量范围:进口侧10% D2,出口侧15% D2与D2之比叶片厚度T±10% ±3mm ±10%进口栅距P1±1.5% ±4mm ±2%对所有进口栅距进行测量与所有进口栅距平均值之比出口栅距P2±1.5% ±7mm ±2%对所有出口栅距进行测量与所有出口栅距平均值之比密封环间隙S±20% 0%~+40%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截面上测量与测量间隙值的平均值之比蜗壳水泵进口直径a1水泵出口直径a2a1≥2000mm ±0.4%a1<2000mm ±8mm±1%测量垂直和水平方向两个直径蜗壳室的内径a3~a6(a3~a6)≥2000mm±0.8%(a3~a6)<2000mm±16mm±2%测量垂直和水平截面从蜗壳中心至边壁的半径水泵出口中心线至蜗壳中心距离a7a7≥2000mm ±0.8%a7 <2000mm ±16mm±2%水泵出口法兰面至蜗壳中心距离a8a8≥2000mm ±0.8%a8 <2000mm ±16mm±2%导叶体内径d1d1≥1000mm ±1%d1 <1000mm ±10mm±0.5%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截面上测量进口宽度b3±2%且±8mm±1.0%±0.5mm(b3<50mm)在两个相互垂直截面上的4个部位测量叶片截面形状±3%且±3mm ±0.3%对所有叶片进行测量,每片叶片测量中心一个截面与内径d1之比进口栅距P d±2%且±4mm ±2%对所有叶片进行测量,每片叶片测量中心一个截面与所有进口栅距平均值之比a 7P 1P 2D 2D 1SB 2H c) 离心泵导叶b) 离心泵蜗壳a) 离心泵叶轮a 1a 2a 8P db 3d 1截面测量位置蜗壳a 3a 4a 6a 5T截面形状测量位置图2.4.2 原型与模型离心泵测量示意图2.4.3 原型混流泵、轴流泵的主要部件应相似,主要尺寸偏差应符合表2.4.3要求(表中测量项目见图2.4.3)。

导叶式混流泵和轴流泵叶轮过流表面(单向泵为叶片正面,如双向泵则为正反两面)粗糙度应在3.2μmRa之内,其它部位应在6.3μmRa之内。

表2.4.3 原型与模型混流泵和轴流泵与其设计图纸允许尺寸偏差测量项目原型泵允许偏差模型泵允许偏差测量要求说明蜗壳式混流泵叶轮进口直径D1D1≥1000mm ±0.1%D1<1000mm ±1mm±0.15% 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截面上测量出口直径D2、D3D1≥1000mm ±0.1%D1<1000mm ±1mm±0.15% 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截面上测量出口宽度B2±1%±0.3%±0.15 mm(B2<50mm)在两个相互垂直截面的4个部位测量叶片外侧轴向长度H±1% ±0.5%在两个相互垂直截面的4个部位测量叶片截面形状D2≥1000mm ±0.25%D2<1000mm ±2.5mm±0.15% 对所有叶片进行测量,每片叶片测量2-4个截面。

原型测量范围:进口侧10% D2,出口侧15% D2与叶轮出口直径D2之比叶片厚度T±10%且±3mm ±10%进口栅距P1±1.5%且±4mm ±2% 对所有进口栅距进行测量与所有进口栅距平均值之比出口栅距P2±1.5%且±7mm ±2% 对所有出口栅距进行测量与所有出口栅距平均值之比密封环间隙S1±20% 0%~+40%原型叶轮每近似转动90°,测量每片叶片进口、中部、出口三个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