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分类表
电气防火与防爆

第十一章电气防火与防爆第一节爆炸与火灾危险场所的分类特别危险场所除了有触电危险性外,由于电器上的发热、火花和事故,还是有产生爆炸和火灾危险的环境。
如乙快站、煤气站、电石库、浸染室、木工房、某些化工厂产生续粉、铝粉的生产车间等。
一、按GBJ58-83《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划分共三类八级。
第一类有气体或蒸气爆炸性混合物场所1.Q-1级场所: 在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2.Q-2级场所: 在正常情况下不能形成,而在不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3.Q-3级场所:在正常情况下不能形成,在不正常情况下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可能性较小的场所。
第二类有粉尘或纤维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1.G-1级场所:在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2.G-2级场所:在正常情况下不能形成,而在不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第三类有火灾危险场所1.H-1级场所:在生产过程中,生产、使用、加工、贮存或转运燃点高于场所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在其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
2.H-2级场所: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悬浮状、堆积状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虽不致形成爆炸混合物,但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
3.H-3级场所:有固体可燃物质存在,并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
二、根据88年八部委联合颁发《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中规定:爆炸危险场所按爆炸性物质状态,分为气体爆炸危险场'所和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两类五个区域等级。
1.气体爆炸危险场所区域(1) 0级区域: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短时、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2) 1级区域: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
(3) 2级区域: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然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2.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区域'(1):10级区域: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连续地、短时、频繁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分类表

汽车加油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加气机壳体内部空间;天然气压缩机、阀门、法兰或类似附件的房间的内部空间;存放压缩天然气储气瓶组的房间内部空间
自地面算起0.6m高的空间。液化石油气泵、压缩机、阀门和法兰等在有孔、洞或开式墙时,以孔、洞边缘为中心半径3m以内与房间等高的空间和以释放源为中心,半径为6m以内,自地面算起0.6m高的圆柱形空间。压缩天然气加气机以中心线为中心线,半径为逐。5m高度为地面向上至加气机顶部以上0.5m的圆柱形空间。室外或棚内压缩天然气储气瓶组(储气瓶)以放散管管口为中心,半径为3m的球形空间和距储气瓶组壳体(储气瓶江.5m以内并延至地面的空间。天然气压缩机、阀门,法兰等在有孔、洞或开式墙的房间内,以孔、洞边缘为中心半径为3m至7.5m以内至地面的空间。露天(棚)设置的天然气压缩机、阀门,法兰等壳体7.5m以内延至地面的空间。存放压缩天然气瓶组的房间有孔、洞或开式墙外,以孔、洞边缘为中心,半径R以内并延至地面的空间
烟花爆竹工厂的危险场所类别见表A
表A2工作间和仓库的危险场所类别
名称
危险等级
工作间和仓库名称
危险场所类别
防雷等级
黑火药
A3
三成分混合,造粒、干燥、凉药、筛选、包装
Ⅰ
一
C
硫碳二成分混合,硝酸钾干燥、粉碎和筛选,硫、碳粉碎和筛选
Ⅲ
三
烟火药
A2
含氯酸盐或高氯酸盐的烟火药、摩擦类药剂、爆炸音剂、笛音剂等的混合或配制、造粒、干燥、凉药
石油库:易燃油品油泵棚和露天油泵站;易燃油品桶装油品敞棚和场地
爆炸危险场所划分爆炸性物质分类爆炸性气体温度组别划分

爆炸危险场所划分\爆炸性物质分类\爆炸性气体温度组别划分 1.各国爆炸危险场所划分爆炸性气体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的通用要求的标准是: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60079-0/1998和欧洲电工标准化组EN50014-1992,我国相应的通用要求标准是GB 3836.1-83。
中国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4,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将爆炸性气体环境分为0区、1区和2区(与IEC60079-10/1998标准等效)NEC (美国电气规程NEC550-4)爆炸危险场所划分方法: 1级1区(Class 1, Division 1):相当于IEC 规范的0区和1区 1级2区(Class 1, Division 2)2级1区(Class Ⅱ, Division 1):存在可燃性粉尘的场合 2级2区(Class Ⅱ, Division 2)3级1区(Class Ⅲ, Division 1):存在可燃性纤维的场合 3级2区(Class Ⅲ, Division 2) 2.中国关于爆炸性物质分类根据可能引爆的最小火花能量,我国和欧洲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将爆炸性气体分为四个危险等级(Ⅰ、ⅡA 、ⅡB 、ⅡC), 爆炸性粉尘、纤维类分为两级(III A 、III B ),如下表:3.爆炸性气体温度组别划分(GB3836.1-83,IEC60079-8,NEC500-2)燃气种类点火温度(℃)甲烷乙烷丙烷丁烷乙烯氢一氧化碳7005505405305405505704.防爆方法对危险场所的适用性防爆型式代号国家标准防爆措施适用区域隔爆型 d GB3836.2 隔离存在的点火源Zone1,Zone2增安型 e GB3836.3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Zone1,Zone2本安型ia GB3836.4-2000 限制点火源的能量Zone0,Zone1,Zone2 ib GB3836.4-2000 限制点火源的能量Zone1,Zone2正压型p GB3836.5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Zone1,Zone2充油型o GB3836.6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Zone1,Zone2充砂型q GB3836.7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Zone1,Zone2无火花型n GB3836.8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Zone2浇封型m GB3836.9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Zone1,Zone2气密型h GB3836.10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Zone1,Zone2本安型防爆等级说明:ia等级:( ia 是唯一适用于Zone0区域的的防爆型式)在正常工作、一个故障和二个故障时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电气设备。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图表分类详解

防爆类型标志
d:隔爆型 e:增安型 ia,ib:本质安全型 p:正压型 o:充油型 q:充砂型 n:无火花型 s:特殊型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
Ⅲ类:爆炸性粉尘和纤维
引燃温度分组(℃)
电气设备最高允许表面温度(℃)
火灾危险区域划分
21区:具有闪点高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 22区:具有悬浮状、堆积状的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虽不可能形成爆炸混合物,但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 23区:具有固体状可燃物质,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
危险区域划分
1区 2区
分级
Ⅱ类:爆炸性气体和蒸气 Ⅰ类:矿井分组(℃)
危险区域划分
1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粉尘环境 11区:有时会将积留下的粉尘扬起而偶然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环境 T11:270<t T12:200<t≤270 T13:150<t≤200 T11:无过负荷的设备215℃,有过负荷的设备195℃ T12:无过负荷的设备160℃,有过负荷的设备145℃ T13:无过负荷的设备120℃,有过负荷的设备110℃
0区
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在正常运行时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按其重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或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可分为A、B和C三级 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为各种易燃物质按照它们最小点燃电流值与实验室的甲烷的最小电流之比。 ⅡA级 重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mm):≥0.9 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0.8 重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mm):0.5<MESG<0.9 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0.45<MICR≤0.8 重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mm):≤0.5 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0.45 T1:450<t T2:300<t≤450 T3:200<t≤300 T4:135<t≤200 T5:100<t≤135 T6: 85<t≤100
电气火灾爆炸及危险区域的划分(通用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电气火灾爆炸及危险区域的划分(通用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电气火灾爆炸及危险区域的划分(通用版)(一)电气火灾爆炸由于电气方面的原因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事故,称为电气火灾爆炸。
发生电气火灾和爆炸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易燃易爆物质和环境,二是要有引燃条件。
1.易燃易爆物质和环境在生产和生活场所,广泛存在着易燃易爆易挥发物质,其中煤炭、石油、化工和军工等生产部门尤为突出。
煤矿中产生的瓦斯气体,军工企业中的火药,石油企业中的石油、天然气,化工企业中的原料、产品,纺织、食品企业生产场所的可燃气体、粉尘或纤维等均为易燃易爆易挥发物质,并容易在生产、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在一些生活场所,乱堆乱放的杂物,木结构房屋明设的电气线路等,都形成了易燃易爆环境。
2.引燃条件生产场所的动力、照明、控制、保护、测量等系统和生活场所的各种气设备和线路,在正常工作事故中常常会产生电弧、火花和危险的高温,这就具备了引燃或引爆的条件。
(1)有些电气设备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就能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高温。
如电气开关的分合,运行中发电机和直流电机电刷和整流子间,交流绕线电机电刷与滑环间总有或大或小的火花、电弧产生,弧焊机就是靠电弧工作的;电灯和电炉直接利用电流发光划,工作温度相当高,1OOW白炽灯泡表面温度170~216℃,1OOW荧光灯管表面温度也在100~200℃,而碘钨灯管温度高达500~700℃。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分类表

燃气制气车间:水煤气车间室外设备
燃气制气车间:煤气净化车间初冷器;电捕焦油器;硫铵饱和器;卩比啶回收装置及贮槽;洗萘、终冷、洗氨、洗苯和脱硫等塔;蒸氨装置、粗苯蒸馏装置、粗苯油水分离器、粗苯贮槽、再生塔、煤气放散装置、干法脱硫箱、萃取脱酚萃取塔和氨水泵房
乙炔站:气瓶修理间;干渣堆物;露天设置的贮气罐
煤气净化车间:室外脱硫剂再生装置
11区
正常情况下不能形成,但在不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粉尘或纤维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危险场所
注:11区指有时会将积留下的粉尘物起而偶然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环境
煤气净化车间:硫磺仓库(室内)
21区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使用、加工贮存或转运闪点高于场所环境温度的燃液体,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
F1区
I
二硝基重氮酚的干燥、凉药、筛选,黑索金或太安的造粒、干燥、筛选
F1区
火雷管装药、压药、电雷管和导爆管雷管装配
F1区
I
雷管检验、包装、装箱
F1区
I
引火药剂制造(包括引火药头用的引火药剂和延期药用的引火药)
铸造车间:煤的球磨机间
木工车间:大锯间
线圈车间:侵胶车间
锅炉房:煤粉制备间、碎煤机室、运煤走廊、天然气调压间
发生炉煤气站:受煤斗室、输碳皮带走廊、破碎筛分间、运煤栈桥
燃气制气车间:制气车间室内的粉碎机、胶带走廊、转运站、配煤室、煤库和贮焦间
燃气制气车间:直立炉的室内煤仓、焦仓操作层
燃气制气车间:水煤气车间内煤斗室、破粹筛分间和运煤胶带通廊
Ⅱ
二
注:表A.2选自GB50161-1992《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安全规范》
A.3民用爆破器材工厂的危险区域和防雷类别见表A.3和A.4
危险源分类

1) 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这是事故发生的物质性前提,它影响事故发生的后果的严重程度,是事故发生的物质根源。
表1是事故发生的出发条件、必要条件。
① 物的不安全因素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习惯称其为隐患)和物的故障或失效,如设备(设施)缺陷或腐蚀、防护缺陷、作业场所无安全通道或间隔不足、警告标志不完善、工器具缺陷、防护用品缺陷、违反人机工程学的因素(如阀门安装位置不恰当导致强迫体位作业等)以及机械设备(及零部件)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功能等。
② 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照明、粉尘、通风换气、噪声和振动等。
③ 个体人的失误包括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等)、操作失误(误动作、违章作业等)、监护失误及其它;3) 第三类危险源是指不符合安全的组织因素,包括组织程序、组织文化、规则、制度等,例如安全安文化理念方面缺失、安全培训缺失、安全管理松懈以及人员挑选、考核、配备方面的问题(如未考虑人的职业适合性问题、健康状况异常、负荷超限、心理异常、生理异常、从事禁忌作业、辨识功能异常)等。
4) 三类危险源间的关系① 一起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三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发生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第三类危险源是人因事故的基本原因,第三类危险源的存在导致第一类危险源控制失效,出现物的不安全状态,诱发人的不安全行为。
所以没有第三类危险源,就没有人因事故的发生。
② 三类危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危险源辨识的首要任务是辨识第一类危险源,在此基础上辨识第二类危险源,进而辨识更深层次的因素—第三类危险源。
第二、三类危险源的控制应该在第一类危险源控制的基础上进行。
5) 危险源描述:① 可根据使用的危险物质或能量的量来描述危险源的危险性,当设施(单元)中的危险物质或能量的量达到(或超过)临界量时,构成重大危险源。
爆炸危险区域

DOCS
DOCS SMART CREATE
爆炸危险区域概述与安全措施
01
爆炸危险区域的定义与分类
爆炸危险区域的定义及成因
爆炸危险区域是指存在潜在爆炸危险的场所
• 爆炸物质的存在,如气体、粉尘、液体等 • 爆炸环境的形成,如高温、高压、静电等 • 爆炸能量的释放,如化学反应、物理过程等
爆炸危险区域的个人防护
• 佩戴防爆头盔,保护头部安全 • 穿戴防爆防护服,保护身体安全 • 使用防爆工具,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爆炸危险区域的个人防护培训
• 开展个人防护培训,提高员工的自救互救能力 • 制定个人防护规定,确保员工正确使用防护装备
爆炸危险区域的应急防护
爆炸危险区域的应急防护
•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程序和责任 •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应对爆炸事故的能力 • 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如救援车、救援器材等
爆炸危险区域的应急处置方案
• 制定应急处置程序,明确应急处置责任和措施 • 建立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应对爆炸事故的能力
爆炸危险区域的应急处置演练
• 开展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应对爆炸事故的能力 • 分析应急处置演练结果,不断完善应急处置方案
爆炸危险区域的人员疏散与救援
爆炸危险区域的人员疏散与救援
• 制定人员疏散计划,确保人员安全疏散 •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提高救援能力和效率
• 采用醒目的颜色和明确的图案 • 标识应易于识别和理解
爆炸危险区域的警示措施
爆炸危险区域的警示措施
• 设置警示标识,如警示带、警示牌等 • 采取隔离措施,如护栏、警戒线等 • 制定安全规定,如进入许可、操作要求等
爆炸危险区域的警示宣传教育
• 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爆炸事故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加油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加气机壳体部空间;天然气压缩机、阀门、法兰或类似附件的房间的部空间;存放压缩天然气储气瓶组的房间部空间
燃气制气车间:油制气车间室外设备
燃气制气车间:水煤气车间室外设备
燃气制气车间:煤气净化车间初冷器;电捕焦油器;硫铵饱和器;卩比啶回收装置及贮槽;洗萘、终冷、洗氨、洗苯和脱硫等塔;蒸氨装置、粗苯蒸馏装置、粗苯油水分离器、粗苯贮槽、再生塔、煤气放散装置、干法脱硫箱、萃取脱酚萃取塔和氨水泵房
乙炔站:气瓶修理间;干渣堆物;露天设置的贮气罐
燃气制气车间:焦炉地下室、煤气水封室、封闭煤气预热室;侧喷式焦炉分烟道走廊;焦炉煤塔下直接式计器室;直立炉顶部
燃气制气车间:油制气车间排送机室;油制气控制室
燃气制气车间:水煤气车间生产厂房、水煤气排送机间、水煤气管道排水器间;室外缓冲气罐、罐顶和罐壁外3m以;煤气计量器室
燃气制气车间:煤气净化车间、鼓风机;吡啶回收装置及贮罐,室外浓氨水槽;粗苯产品泵房、干法脱硫箱室、萃取脱酚泵房
自地面算起0.6m高的空间。液化石油气泵、压缩机、阀门和法兰等在有孔、洞或开式墙时,以孔、洞边缘为中心半径3m以与房间等高的空间和以释放源为中心,半径为6m以,自地面算起0.6m高的圆柱形空间。压缩天然气加气机以中心线为中心线,半径为逐。5m高度为地面向上至加气机顶部以上0.5m的圆柱形空间。室外或棚压缩天然气储气瓶组(储气瓶)以放散管管口为中心,半径为3m的球形空间和距储气瓶组壳体(储气瓶江.5m以并延至地面的空间。天然气压缩机、阀门,法兰等在有孔、洞或开式墙的房间,以孔、洞边缘为中心半径为3m至7.5m以至地面的空间。露天(棚)设置的天然气压缩机、阀门,法兰等壳体7.5m以延至地面的空间。存放压缩天然气瓶组的房间有孔、洞或开式墙外,以孔、洞边缘为中心,半径R以并延至地面的空间
表A.1(续)
2区
在不正常情况下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可能性较小的爆炸危险的场所
热处理车间:加热炉的地下部分
金加工、装配车间:装配线上的喷漆室及距烘室门柜6m以的,空间
油漆车间:涂漆室(日F连续式烘干室距门柜6m的空间)
发生炉煤气站:发生炉间;电气滤清器;洗涤塔;下喷式焦炉分烟道走廊;煤塔、炉间台和炉端台底层;集气管直接式计器室;直立炉一般操作层和空间;煤气排送机间、煤气管道排水器间、室外设备和煤气计量器室
汽车加油加气站:以加气机中心线为中心线,以半径为5m的地面区域为底面和以加气机顶部以上0.15m、半径为3m的平面为顶面的圆台形空间;埋地液化石油气储罐距人孔(阀)井边缘3m以,自地面算起2m高的圆柱形空间;以放散管管口为中心,半径为3m的球形并延至地面的空间、以卸车口为中心,半径为3m的球形并延至地面的空间。地上液化石油气储罐以放散管管口为中心,半径为3m的球形空间、距储罐外壁3m围并延至地面的空间、防火堤与防火堤等高的空间、以卸车口为中心,半径为3m的球形并延至地面的空间。露天或棚设置的液化石油气泵、压缩机、阀门和法兰等在距释放源壳体外缘半径为3m围的空间和距释放源壳体外缘6m围。
石油库:易燃油品油泵棚和露天油泵站;易燃油品桶装油品敞棚和场地
汽车加油加气站:以加油机中心线为中心线,以半径4.5m的地面区域为底面和以加油机顶部以上0.15m、半径为3m的平面为顶面的圆台形室间;埋地卧式汽油储罐距人孔(阀)井外边缘1.5m以,自地面算起1m高的圆柱形空间;以通气管管口为中心,半径为3m的球形空间;以密闭卸油口为中心,半径为1.5m的球形并延至地面的空间
液化石油气配气站
天然气配气站
电气室:固定式蓄电池
汽车库:携带式蓄电池
蓄电池车间:蓄电池充电间
石油库:易燃易爆的油泵房、阀室;易燃油品桶装库房;易燃油罐的3m围的空间;易燃油品人工洞库区的主巷道、支巷道、上引道、油泵房,油罐操作间,油罐室等
汽车加油加气站:加油机部空间;埋地卧式汽油储罐入孔(阀)井部空间;以通气管管口为中心,半径1.5m的球形空间及以密闭卸油口为中心,半径0.5m的球形空间;
可燃液体如:柴油、润滑油、变压器油等
石油库:油泵房和阀室有可燃油品;油泵棚或露天油泵站有可燃油品员可燃油品的灌油间;可燃油品桶装库房;可燃油品桶装棚或场地;可燃油品的油罐区;可燃油品的铁路装卸设施或码头;存放可燃油品的人工洞库中的主巷道、支巷道、上引道、油泵房、油罐操作间、油罐室等;石油库化验室、修洗桶间和润滑油再生间
10区
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粉尘或纤维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危险场所
注: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情况指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粉尘环境
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应按爆炸性粉尘的量、爆炸极限和通风条件来确定,引燃温度分为T1-3(150C≤t≤⒛0℃)、T1-2(200℃≤t≤270℃)和T1-1(t≥270·C)三组。为爆炸性粉尘环境服务的排风机室,应与被排风区域的爆炸危险区域等级相同
煤气净化车间:室外脱硫剂再生装置
11区
正常情况下不能形成,但在不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粉尘或纤维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危险场所
注:11区指有时会将积留下的粉尘物起而偶然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环境
煤气净化车间:硫磺仓库(室)
表A.1(续)
21区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使用、加工贮存或转运闪点高于场所环境温度的燃液体,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
附件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分类表
A.1爆炸火灾危险环境分区
表A.1列举了0区、1区、2区、10区、11区、21区、22区、23区共8种爆炸火灾危险环境分区的示例。
A.1爆炸火灾危险环境分区的示例
0区
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气体或蒸汽爆炸性)的爆炸危险场所
油漆车间:非桶装的地下贮漆间
石油库:易燃油品罐油和油罐呼吸阀、量油孔3m以空间
汽车加油加气站:埋地卧式汽油储罐部油表面以上空间
1区
在不正常情况下能爆炸性混合物(气体或蒸汽爆炸性)的爆炸危险场所
油漆车间:喷漆室(连续式烘干室,距门框6m以的空间);桶装贮漆间;油漆干燥间、漆泵间
线圈车间、侵漆车间
线缆车间、漆包线工部
发生炉煤气站:机器间、加压间、煤气分配间
乙炔站:发生器间、乙炔压缩机间、电石间、乙炔汇流排间、净化器间、罐瓶间、空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