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车窗研究
国外先进安全管理经验

国外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与一般的交通事故不同,长途客车造成的大规模伤亡更为严重。
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都有长途巴士运营,但并未频繁发生意外惨剧,其背后的关键是有一套行之有效、处罚严厉的管理制度,特别是对司机疲劳驾驶做出严格规定,强制性要求休息。
在德国,司机每行驶2小时,就要自觉停下来休息,喝喝咖啡;如果一天累计行驶达到8小时,即使是因为遇到恶劣天气,也必须停下来,若一定要赶路,就要换另一名司机。
有一些长途客运车用卡启动,如果司机驾驶超时,将会自动熄火。
这些强制性措施,从根本上保证了长途客运的安全性。
美国美国的公路运输无论是客运还是货运,都在运输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虽然美国家庭轿车普及率非常高,出门旅行时很多人喜欢自己开车,但自己开车旅行的距离相对较近,一般在150公里以内。
在150-500公里的距离内,近一半的人在旅行时喜欢坐长途汽车。
1993年美国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500公里距离以内,公路客运的成本最低,安全性最好。
接力法多车分段运输北美三国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城市间的汽车客运非常发达。
最典型的客运大巴企业是美国的灰狗,它是美国唯一一家垄断的长途公共汽车公司,在北美三国家喻户晓。
灰狗巴士以接力的形式将乘客一个接一个地运送到遥远的地方,也就是说,旅客从甲城到丙城可能有几百甚至上千公里的距离,但灰狗不是用一辆大巴车载着旅客从甲城直接到丙城,而是第一辆大巴车把旅客送到乙城,第二辆大巴车再把旅客送到丙城。
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驾驶人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生活有规律,有助于预防疲劳驾驶;短距离、长期重复行驶同一条路线,它可以加深驾驶员对路况和道路环境的熟悉程度,有助于行车安全;车辆可以得到及时保养,一些车辆安全隐患可以及时发现、排除;提高客运满载率,客源比较容易组织。
灰狗大巴公司从成立到现今,采取这种垄断式经营模式,有着很好的安全记录,很少发生恶性事故。
记录法每位乘客驾驶员一本书美国人认为长途驾驶最大的隐患是驾驶员疲劳。
国外机车前风挡玻璃抗冲击测试标准解析及应对策略

国外机车前风挡玻璃抗冲击测试标准解析及应对策略引言机车前风挡玻璃是保障骑手行车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抗冲击性能直接关系到骑手的安全。
为了保证机车前风挡玻璃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国外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测试标准和要求。
本文将重点分析国外机车前风挡玻璃抗冲击测试标准,解析其要求,以及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国外机车前风挡玻璃抗冲击测试标准解析1.1 ECE R43标准ECE R43标准是联合国经济委员会于1973年颁布的关于机动车车窗玻璃的技术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机动车车窗玻璃的物理性能、光学性能和安全性能指标,其中包括了对机车前风挡玻璃的抗冲击性能测试要求。
ECE R43标准对机车前风挡玻璃的抗冲击性能测试主要包括冲击试验和射击试验两项内容。
冲击试验要求在一定的条件下,用一定的冲击物撞击玻璃,并检测其表面和内部的裂纹、破碎情况。
射击试验要求用一定的枪支对玻璃进行射击,检测其抗弹性能。
1.2 DOT标准DOT(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标准是美国交通部针对交通工具安全性能所制定的法规标准。
DOT标准对机车前风挡玻璃的抗冲击性能测试同样作出了严格规定。
其测试方法和要求与ECE R43标准类似,同样包括了冲击试验和射击试验两项内容。
二、应对策略2.1 优化玻璃材质针对国外机车前风挡玻璃抗冲击测试标准的要求,制造商可以优化玻璃材质,采用更具抗冲击性能的玻璃材料,如钢化玻璃、夹层玻璃等,以提高玻璃的抗冲击性能,降低玻璃破碎的概率。
2.2 加强玻璃结构设计除了优化玻璃材质外,制造商还可以加强玻璃的结构设计,增加玻璃的厚度和坚固性,提高其整体抗冲击性能,从而降低在测试中出现破碎的可能性。
2.3 加强制造工艺制造商在生产机车前风挡玻璃时可以加强制造工艺,采用先进的玻璃加工技术和设备,确保玻璃的生产过程中不出现质量缺陷,提高玻璃的整体质量和抗冲击性能。
2.4 严格品质监控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制造商可以实施严格的品质监控,对生产出的机车前风挡玻璃进行全面的检测和测试,确保产品符合国外机车前风挡玻璃抗冲击测试标准的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南非铁路“蓝色列车”和重载技术考察研究综述

南非铁路“蓝色列车”和重载技术考察研究综述钱征宇1,吕忠扬2(1.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和信息化部,北京100844;2.浩吉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73)摘要:以高端豪华客车装备和宾馆化服务为标志的“蓝色列车”及高效的窄轨重载运输是南非铁路的2项创新,通过对南非铁路“蓝色列车”和重载技术现场考察与交流,为我国铁路旅游和重载技术发展提供借鉴。
介绍南非铁路网和运营管理的基本情况,重点阐述南非“蓝色列车”的发展历程、装备特点和旅客服务,以及南非矿石专线和煤炭专线重载铁路线路装备、运输组织和关键技术创新,为我国铁路旅游和重载技术发展创新提出建议。
关键词:南非;蓝色列车;重载铁路;宾馆化服务;电控制动中图分类号:U293.1;U2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83X(2024)02-0012-08 DOI:10.19549/j.issn.1001-683x.2023.10.10.0030 引言南非铁路网是非洲规模最大的铁路网,其客货运输具有两大特点:一是铁路旅游与宾馆服务相结合,在主要旅游线路开行豪华列车,“蓝色列车”是其著名品牌;二是窄轨重载运输发达,开行大编组、多机牵引的万吨重载列车,承担煤炭和铁矿石出口的绝大部分运量。
为了解南非铁路高端旅游列车与重载运输技术装备及运营管理情况,添乘体验了开普敦—比勒陀利亚间运行的“蓝色列车”,参观了铁矿运输专线萨尔达尼亚港装卸作业,与南非铁路公司及铁矿运输公司技术人员就“蓝色列车”经营服务和重载运输技术进行了深入交流。
南非同行对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给予高度评价,希望加强与中国铁路的合作交流,学习中国铁路先进技术和管理,为中国与南非深化铁路领域合作提供新的机遇。
1 南非铁路概况1.1 南非铁路网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矿产资源丰富,是非洲最早修建铁路的国家之一。
早在1860年,英国殖第一作者:钱征宇(1963—),男,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
基于STAR-CCM+的汽车挡风玻璃除霜性能提升的仿真分析与研究

第32卷 第1期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V ol .32,No .1 2021年3月 Journal of Suzhou V ocational University Mar . ,2021基于STAR -CCM+的汽车挡风玻璃除霜性能提升的仿真分析与研究胡忠文(苏州市职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Simulation Analysis and Study on the Improvement of Vehicle Windshield Defrost Performance Based on STAR-CCM+HU Zhongwen(School of Mechano-electrical Engineering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Suzhou 215104,China)Abstract :Using CFD method , numerical simulation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the defrosting performance of the windshield on a certain vehicle with the help of software STAR-CCM+. By adjusting and modifying theair outlet grille , the collision angle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collision point between the warm air flow and thewindshield are changed .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warm air flow on the windshield surface is optimized , and thedefrosting performance is improved ,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the automobile defrostingduc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vehicle defrosting performance .Keywords :windshield ;defrosting performanc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air outlet grille 车辆挡风玻璃的除霜性能是汽车强制性评价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状态下驾驶员和乘客的视野、安全性和舒适性。
列车撞击简介

撞击介绍1、国外列车耐碰撞性研究状况欧洲铁路近20年来一直在不断地研究列车被动安全防护技术,包括结构设计准则、能量吸收部件的开发、车辆结构碰撞结果的力学分析、能量吸收部件的材料试验、吸能结构的部件吸能试验以及整车碰撞试验等等。
欧洲铁路在耐碰撞列车的前端结构中,不仅将车钩缓冲器、防爬器和能量吸收管集成一体,还使列车前端底架参与吸收碰撞能量,并在侧墙和端墙中设臵铝制蜂窝板,使之也能吸收碰撞能量。
另外,通过在斜撑和下侧梁开切口来控制底架塑性变形的初始屈服应力和折曲方向。
英国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起步,对铁路列车碰撞进行了研究:1985年发表了第一篇论文,介绍了关于事故严重性的最初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减缓碰撞和能量吸收的概念;在后续的研究中提出了车体的耐碰撞性结构设计和以可控制的方式吸收碰撞能量,并进行了实物碰撞实验,其中包括在试验台上进行的对车体端部静态冲击试验和两辆全尺寸列车的正面碰撞试验。
20世界90年代,英国铁路管理委员会成立专门从事列车碰撞问题的研究机构。
对铁道车辆结构耐碰撞性和吸能元件进行较深入的理论分析、计算机仿真和试验研究。
1992年到1995年间采用LS-DYNA3D软件对各种钢质、铝制结构的大变形、非线性压溃形式进行了研究,其研究范围从简单圆管、各种组合结构到完整的车辆端部结构,同时英国还进行了列车碰撞时车辆爬车的试验研究。
法国铁路研究部门采用“Pam-crash”软件进行了列车碰撞模拟,按照车辆结构耐碰撞性要求,将拖车两端部设计为可变形的压溃吸能区,并在超级计算机上对TGV DuPlex车体结构进行了优化。
其中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在1993年把耐碰撞设计理念引入“欧洲夜间列车”项目以后,提供了比英国铁路组织标准要求更严的车辆。
法国在TGV 双层高速列车上为动车和尾部拖车设计了依次可承受8MJ和6MJ以上的碰撞能量的可碰撞结构,车辆之间设计安装了防爬装臵。
法国国营铁路(SNCF)对被动安全碰撞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阐明了被动安全碰撞的基本原理,详细阐述了碰撞的物理现象。
防弹玻璃

一.防弹玻璃的研究背景1998年2月9日夜,总统谢瓦尔德纳泽在乘一辆奔驰汽车回家途中,突然,从夜色笼罩下的密林里窜出20多个杀手,向总统座车疯狂扫射并投掷手榴弹,汽车伤痕累累,但幸运的是谢瓦尔德纳泽毫发无损!是什么保护总统躲过了这场灾难呢?这要归功于德国政府赠送给他的这辆价值50万美元的奔驰牌防弹汽车。
2004年9月10日上午,澳大利亚驻印尼使馆门前发生剧烈大爆炸,爆炸导致周围许多大楼窗户震碎,可是澳大利亚使馆的办公楼的玻璃却损害轻微。
馆内工作人员在防弹玻璃的保护下,只受到些轻微伤害。
澳驻印尼使馆是澳大利亚在全球最牢固的使馆之一,此次恐怖袭击并未给使馆造成大的伤害,这还得归功于防弹玻璃。
防弹玻璃的发明还得追朔到20世纪初的法国,当时法国的一座城市接连发生多起车祸,除了直接死伤外,有相当多的乘客是被飞溅的碎玻璃刺伤的。
一位叫贝奈狄特斯的法国科学家注意到乘客被玻璃刺伤的新闻,使他会想起做实验时碰到的一件事。
有一次,他在整理化学药品时,不小心把一只药瓶打翻在地。
奇怪的是,玻璃药瓶竟没有打碎,只是表面出现些裂纹。
他仔细研究了原因,原来这药瓶曾装过三硝酸纤维树脂的溶液,溶液已挥发,在药瓶内壁均匀地附着形成一层薄壁,正是这层薄膜使得瓶子没有摔得玻璃玻璃四溅。
这给了贝奈狄特斯一个重要启示:要是在车窗的玻璃里加上一层这样的薄膜,乘客不就能免遭玻璃碎屑飞溅之苦了吗?想到这里,他连夜试验,成功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块安全玻璃。
[1]随着武器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安全也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解决国家元首及国家重要人物的被武器袭击的问题迫在眉睫。
防弹玻璃也在军事上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随着防弹玻璃研究的不断深入,防弹玻璃在许多场合也有着很广泛的引用,例如防弹门窗等等。
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防弹玻璃最初应用在飞机的前风挡及尾舱观察窗,后来发展到军用设施和军用车辆上。
银行防弹玻璃的应用始于美国,后来欧洲国家也相继开始在银行的营业柜台应用。
汽车挡风玻璃贴膜紫外可见红外特性研究大学论文

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毕业论文汽车挡风玻璃贴膜紫外-可见-红外特性研究学院:理学院专业:物理学(师范类)学生姓名:xx学号:xxxxx指导教师:xx2015 年7 月摘要摘要平均每七个家庭中就有一个拥有汽车,如今汽车已经大众化了。
为了使汽车的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出现了一种名为汽车美容的行业、并在全国流行起来了。
汽车贴膜作为汽车美容的主要业务之一,业务员关于汽车贴膜介绍的天马行空,汽车贴膜也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汽车贴膜真的可以防辐射吗?真的和业务员说的一样能节能吗?真的不影响开车视线吗?目前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有限资料显示:被紫外线直接照射会对人体有一定的损害作用,汽车玻璃贴膜应该尽可能地将紫外线阻挡在车外;红外线的热效应比较强,进入车内的红外线越少,车体的恒温效果就越好、空调能耗就越低。
本课题旨在针对汽车玻璃贴膜的防紫外、隔红外功能,运用科学实验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仪)来分析汽车贴膜的紫外、可见和红外线透过率并分析光谱性能,做出质量分析。
关键词:汽车玻璃贴膜、红外线、紫外线ABSTRACTABSTRACTThere will be a car owned by each seven families on average.,The car has been very popular in today's worl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rvice, Car beauty industry was born, and spreading across the country. Auto foil, as one of the main business of automotive beauty, the salesman said about Auto foil, introduces a powerful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Auto foil also became the subject of much attention; car sticker can really radiation-proof? Really the same as the salesman said to energy saving? Really does not affect driving the line of sight? At present domestic to this aspect of the research is not much, Limited data show: Ultraviolet damage to human body have certain effect, Auto foil should as far as possible will be uv block outside the car; The heating effect of the infrared ray has a stronger, the less infrared into the car, car body heat preservation effect is better.This subject is to understanding of Auto foil in the tint of anti ultraviolet, infrared function. Using 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meter, Fourier transforms infrared spectrometer measuring car solar film of ultraviolet, visible and infrared transmittance, and analyzes the spectrum performance, make quality analysis.Keywords:Auto foil、infrared、ultraviolet.目录摘要 (I)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汽车玻璃贴膜行为的社会影响研究

汽车玻璃贴膜行为的社会影响研究*黄湛冰高展军[摘要]除自身安全外,私家车玻璃贴膜行为是否具有其它未知影响?依据社会困境理论和视觉沟通理论,从城市行人和机动车之间关系,对社会交互环境下的汽车贴膜效果进行分析,提出城市道路交互环境下的汽车贴膜行为具有社会困境的特点,贴膜削弱了城市道路使用者之间的视觉沟通,不仅影响驾驶人自身安全,还对其它道路使用者产生负面影响。
为检验该观点,设计并发放回收了224份图片测试问卷和212份行人调查问卷,数据结果支持汽车正面挡风和侧前挡风玻璃贴膜都会对道路安全产生影响的观点,同时表明贴膜会对城市行人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社会影响。
据此提出应对汽车玻璃贴膜行为进行限制的建议,该结果可为城市相关法规制定、执行以及促进我国汽车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汽车玻璃贴膜;社会影响;视觉沟通理论;社会困境;问卷调查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汽车社会,汽车大量进入城市居民家庭,许多私家车主购车后喜欢在车玻璃上进行贴膜,然而对贴膜行为人们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支持者认为贴膜具有营造私人空间、隔热、防碎、美观等好处;反对者则认为贴膜降低了驾驶员的视功能、减少了紧急情况下的反应时间,容易导致发生事故,发生事故后乘员不易从车中逃生等。
由于存在两种不同认识,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528-2012)对汽车玻璃最低透光率有明确的强制性限制规定,但国标并不是限制公众行为的法律,许多地方没有相应法规,交管部门对汽车玻璃贴膜行为并未进行严格的限制,贴膜行为在我国许多地区非常普遍。
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对汽车贴膜行为是否需要进行严格的限制,应基于对贴膜影响的全面认识,简单分析一下上述两种观点可发现,两者均是从驾驶人自身安全角度进行的考虑,如果扩大思考的角度,不是单独从驾驶人自身角度,而是从更广泛的其它道路使用者的角度考虑这一问题,特别是将这一问题的背景放在行人和车辆密度比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城市道路上,汽车贴膜是否还有没被认识到的影响?在我国城镇公共区域,车辆行人互动日益频繁,视觉沟通突显出重要性,汽车贴膜会减弱驾驶人之间、驾驶人与行人之间的视觉信息沟通,不仅会给驾驶人自身带来安全问题,而且会给其它道路使用者带来安全隐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车窗研究
汽车电动窗防夹技术自上个世纪90 年代福特汽车公司装配汽车以来,现已为众多知名的汽车厂商所应用!创新研发"车窗升降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环境!
机械等诸多因素的改变都会对自动车窗的运行产生影响"欧美日韩关于电动车窗的防夹产品的研究已有数十年,相关技术已较为成熟,而由于我国汽车电子技术起步较晚,汽车工业整体水平严重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故国内关于汽车电动车窗防夹技术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技术水平也不是很高,国产车辆更是鲜有此类装置"因此,要迅
速拉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在国外,特别是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对汽车电子技术的安全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严格的背景之下,许多知名的汽车生产商和研发机构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车窗防夹技术及系统进行研究,使得车窗防夹的相关技术获得发展,在中高档轿车中,车窗防夹技术被大量采用"这些技术主要包括:
(1) 车窗升降电机传动系统(主要包括直流电机!减速器!旋转))线运动变换装置!车窗滑道和相关橡胶构件))呢槽!橡胶条等材料和结构设计上的优化!改进);
(2) 控制器集成化!装置一体化和小型化以及与整车的网络通讯技术;
(3) 夹力测控的控制算法和安全可靠性的硬件和软件技术;
(4) 环境和汽车运行工况改变的误防夹的防止技术;
(5) 高档轿车防夹控制功能的人性化:车窗!遮阳天窗运行速度的调节,驾驶员和乘客对车窗控制的权限的优化,幼童误按键的防止等等;
(6) 整个装置成本的降低。
这些技术有的已经在某些车型中获得成功的应用,有的仍在发展过程之中"国外以德国大众!宝马!日本丰田!本田!尼桑!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为代表的汽车制造商,以及以德国博世(Bosch)!美国瓦莱奥等为代表汽车部件制造商掌握有关车窗防夹的关键技术,比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相关的几十人的团队在这方面已经倾注了一二十年的心血,其成果在福特汽车上得到成功的应用"再以美国的Atmel 公司为列,在它的研究报道中阐述了一种基于电机转速和电机电流算法的防夹力控制器和控制算法,在此简介如下:
在车窗的升降过程中,系统始终对电机的转速和电流进行采样,并且将采到的电流值保存在两个存储单元中,一个是Imot,即电机电流值,另一个是Iref,即电机电流参考值,
当电机的转速增大或者保持不变(电机转速的导数为正或者为0时),Imot和Iref均为即时的电机电流值,但当电机的转速降低(电机转速的导数为负时),即车窗遇到阻力时,Imot仍为即时的电机电流值,而Iref则被锁定,即为遇阻前的电机电流值,直到电机转速的导数为正或为0时才继续存储先前的电流值,也就是说在转速的导数为负的时间内,Iref在时间上较Imot有一定的滞后"在车窗遇到阻力时,如果Imot?Iref\IThreshold( 为预先设定的阈值),则视为车窗夹到障碍物,系统将采取防夹措施,即停止电机并反转,直到车窗释放障碍物或者下降到某一位置IThreshold[4]"
当汽车运行时,会遇到各种路面的情况,如道路颠簸会对车窗产生一个瞬时的加速度,而且该值可能大于防夹加速度,从而使系统产生误判"为了使系统更精确,加速度用8次平均值代替,将前8次采样值放置在8个连续存储单元中,求平均值并记录aa1 (该平均值是通过去掉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然后求平均得到的)"之后连续8个采样到的加速度的平均值记为a2,进行a2与a1的比较,若a2?a1\a0,( 为预先设定的阈值),这时认为满足防夹要求;否则用a0a2 覆盖a1,继续比较,待车窗超出防夹区后停止比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