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阅读心理的研究

合集下载

阅读心理学浅论

阅读心理学浅论

或者伤害 , 思索和探究 的过程 , 都是一种心理活动。例如 : 读者 阅读文 学作品时 , 自 而然地将 自己的感情 融汇到作 品之 中, 会 然 读者会随着 阅读心理学是 研究广大读者 阅读 过程 中的心理 现象及其规律 的 作品中人物的欢乐 而欢乐 , 痛苦而痛苦 , 因此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 , 是 科学 。阅读心理学 的研究 , 图书馆工作 , 对 对图书馆学研究 , 图书出 感受、 对 理解的过程 , 是再造想象与感情体验的过程。阅读心理 , 是在特 版发行事业 , 都有着重 大意义 。 定的历史 条件下 , 的心理在 阅读过程中的表现 , 人 它随着社会的政治 、 书的阅读问题 , 几百年前就 已引起人们的注意 , 欧洲一些 国家 , 比 经济的变化而变化 。历史 的发展对阅读心理产生着深刻 的影响 。 如芬兰 , 早在十六世纪就将书 的阅读列为教育学 、 心理学 、 历史学及社 会学 的研究对象 。十九世纪末 , 人们开始注意阅读心理 , 1 年 , 国 3 阅 读 心 理 学研 究 的基 本 原 则 1 6 俄 9 著名教育家、 图书馆学家鲁 巴金提 出了阅读心理学的理论 。 近年来 , 阅 研究读 者心理学应遵循如下原则 : 读心理开始引起我 国图书馆界 的注意。 一些图书馆理论 与实践工作者 31 真实性原则 。 . 阅读心理 学研究一定要反映阅读心理实际。 只有客 陆续发表 了一些研究读 者阅读倾 向及其心 理 、 研究 阅读 兴趣 、 需求 的 观、 真实 、 实事求是地揭示广大读者的阅读心理 , 既不粉饰 , 也不歪曲 , 论文 。 阅读心理学, 作为 图书馆学 的一个新的分支 , 已出现在人们 的面 才 能保证 阅读心理学研究 的科学性。 前。 32 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阅读心理学要运用心理学 的理 论方 . 阅读 , 的一种行为 , 是人 但它不仅仅是人的一种外在行为 。 就其实 法研 究图书馆错综复杂 的阅读 心理现象 , 在这 一研究过程 中 , 阅读心 质而言 , 它是一个心理过程 , 是一系列心理现象 的总和。 阅读 的过程 在 理学会逐渐形成 自己的理论体系。坚持理论 与实践相 结合的原则 , 既 中, 包容着人 的阅读需求 、 阅读 动机 、 阅读兴趣 、 阅读记忆 、 阅读 情感 、 要认真观察分析读者的阅读心态 , 又要深入探讨产 生这种心理的社会 阅读的心理效应 。阅读 的过程 , 是思维的过 程 , 记忆的过程 , 感情体验 历史条件 ; 既不能搞空头理论 , 又不能采取 简单 的对号入座方 法 , 这是 的过程 , 在头脑 中再造书刊文献中各种表象 的过程 。 搞好 阅读心理学研究的关键 。 研究 阅读心理学 , 了解 各种读者群 的阅读 心态及其规律 , 有助 将 33 读者 阅读 心理的群体性与个体差异性原则 。阅读心理是读者 在 . 于图书馆读者工作人员满足他们的正当阅读需求 , 激发他们求知兴趣 定 的历史 时期 , 一定 的社会 条件下的 阅读需求 , 阅读动机等心理 现 与学习探索精神 , 提高 图书文献的利用率 , 分发挥 图书馆传 递科学 充 象 的总和 , 它是社会思潮 、 社会心理、 ; 这 府需求在 阅读上的表现。 读者 情报、 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与思想教育的职能 。 的阅读心理 , 既表现出共 陛, 又表现出个性 。 同的社会群体在阅读上 不 研究 阅读心理学 , 将开 扩图书馆学 的研究 领域 , 丰富 图书馆 学的 往往表现 出不同的共性 , 别、 性 年龄 、 性格 、 智力等 的不 同, 又会使 同 研究内容 , 图书馆学研究突破图书馆工作 自 的局 限。 使 身 群体 中的人们在阅读需求、 动机、 情感等方面表现出差异。 心理学 的 研完 阅读心理学 , 将使我们对社会上 出现的各 种读书热得到深刻 所有分支都是研究个体的科学 , 而群体是个体 的集合 。群体性与个体 认识 , 清各种读书热 出现的社会、 认 历史条件及 心理原 因 , 而对图书 从 差异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群体性与个体性原则是阅读心理学研 流通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 , 繁荣我国的出版发行事业 。 究不可忽视 、 不可偏废的重要原则 。 1 研 究 阅读 心 理 学 的必 要性

阅读心理学视角下的“一目十行”现象

阅读心理学视角下的“一目十行”现象

心理研究心理研究Psychological Research 2023,16(3):216-223阅读心理学视角下的“一目十行”现象闫国利1,2宋子明1,2,3(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300387;2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天津300387;3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烟台264025)摘要“一目十行”指阅读速度极快,一眼能看十行文字。

人们阅读时真的能“一目十行”吗?科学地认识该问题,对于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阅读心理学视角来看,“一目十行”可以形容阅读速度快,但是描述人们阅读时能做到“一目十行”,是不科学的。

结合当代阅读心理学的最新研究发现,文章从阅读时的眼睛运动特点、一次注视获取的有效信息范围两个方面分析了“一目十行”不科学的内在原因。

在此基础上,从遗觉像、略读、快速阅读三个方面分析了阅读中所谓的“一目十行”现象,并就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一目十行;眼动;阅读知觉广度DOI 10.19988/ki.issn.2095-1159.2023.03.0031阅读中的“一目十行”现象“一目十行”指阅读时看书速度极快,一眼能看十行文字(现代汉语词典,2012)。

在史书典籍中有大量关于“一目十行”的记载,如南宋诗人刘克庄《杂记六言五首·二》中的诗句“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北齐书·河南康舒王孝瑜传》载:“兼爱文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

”《梁书·简文帝纪》载:“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

”古代文字的排版方式是从上到下,由左到右,为什么称为一目十行呢?因为古代的“列”,即为“行”。

《汉语大词典》(2001)中释“行,列也”。

在现代的新闻中也不乏有速读冠军的报道,如六次“世界速读”冠军Jones 能在47分钟内读完最新版的《哈利波特》(World Speed Reading Council,2008)。

“一目十行”真的是指一眼能看十行文字还是仅形容看书速度快呢?虽然“一目十行”早在南宋时期就有记载和描述,但直到现在,大部分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高校图书馆基于阅读心理的读者服务探析

高校图书馆基于阅读心理的读者服务探析
者 ” 到 实 处 。 研 究 读 者 的 阅 读 心 理 , 利 于 图 书 馆 工 作 落 有 人 员加 深 对 读 者 的 了解 和 理 解 , 除 读 者在 借 阅 过 程 中 的 消
境、 家庭 因素及 图书馆条件等 外在 因素 。在 阅读 活动 中我
们 要 努 力 用 外 因 去 影 响 内 因 , 读 者 形 成 强 烈 的 阅 读 动 机 让 和浓厚的阅读兴趣 , 自觉 地 走 进 图 书 馆 , 受 阅读 的快 乐 。 享
W e iZha ohui
L b a y o uin I si t o e h oo y F z o 5 1 8 ir r f j n t u e f c n lg , u h u 3 0 0 F a t T
Abs r t t ac :Th u h re p un st e i o n eo t yngr a i g me tlt e a t o x o d h mp  ̄a c fsud i e d n n ai y,a d a ay e h e di tv to n n lz st e r a ngmo iai n,r a i n ee t e dngi tr s , r a i g a iiya d l wso s c lgc la tvt e eo e d n blt n a fp y hoo ia ci i d v lpme ti ifr n tts I ss g e td t a e d r e di ntlt h ul y n n dfe e tsae . ti u g se h tr a e s r a ngme aiy s o d b o e n d whe nie st i r re o ie s r i e o e d r . e c nc r e n u v riy lb a ispr vd ev c sfrr a e s K e or yW ds: Un v riy Lir r i e st b ay;Re d n e tlt a i g M n aiy;Re d rS r ie a e e c v

高校图书馆学生读者阅读心理研究

高校图书馆学生读者阅读心理研究
表 2 常用 图书类别调查结 就是要应付 考试 , 凡是与考试有关 的书籍 , 如计算 机等级考试教程 、 英语四六级模拟试题详解等都是他们借 阅的重点。这些学生希望用好的成绩来证明 白
收 稿 日期 :0 6— 5—1 20 0 0
王 莉
(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 , 安徽 蚌埠 23 3 ) 30 0
摘 要 : 通过 对 高校 图 书馆 学 生读 者 阅读 情 况的调 查 分析 , 了解 了高校 学 生读 者 的 阅读 动 机 , 结 了高校 总 学生读 者 的 阅读 特 点 , 出了对 不 良阅读 心理 的 引导 策略 。 提 关键词: 高校 图 书馆 ; 学生 ; 大 阅读 心理 中 图分类 号 : 22 G 5 文献标 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62- 59 20 )4— 0 7— 2 17 38 (0 6 0 0 8 0
维普资讯
安徽科技学 院学报 ,0 6,0 4 :7—8 20 2 ( )8 8
Ju a fAn u ce c n e h oo yUnvri o r lo h iS in e a dT c n lg iesy n t
高校 图书 馆 学 生读 者 阅读 心 理研 究
() 3 兴趣型( 扩大视野型)这类学生主要是依照 自己的兴趣读书, 没有合理的、 系统的阅读计划 , 只要 是符合 自己兴趣 的, 能够扩大 自己视野的书都读 , 对图书的选择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他们通过阅读来满足 自己的兴趣、 扩大 自己的视野 。如崇拜名人者 , 往往对名人传记 , 名人辞典 , 名人轶事 。 以及各种名著等有 阅读兴趣 ; 有猎奇心理者, 往往对 内容为常人所生疏的书籍感兴趣 , 希望借助读 书来 了解那些 为常人所不 熟悉 的东西。表 l中, 选择阅读是为了扩大视野的学生 占被调查者总数 2 .% 。 46 即说 明了这个问题。

把握读者需求心理做好阅读辅导工作

把握读者需求心理做好阅读辅导工作

、心和 求知 欲加 强指 导 。可把 “ 怎样 利 用 务 。 职业 性需 求 :这部 分教师 主 要是 为 了更 好地 做好 本职 工作 , 图书 馆 ”作为入 学教 育 的重要 内容 ,帮助 他们 充分 认识 、了解 图 书馆 ,学会 利用 图书馆 ,既传授 “ 入库钥 匙 ”,又 传授 “ 宝 方 不 断提 高 自己的业 务水 平而产 生对 科 普和科 技及 文献 情报 资料 的 取 需求 。 因此这 些教 师所 需文献 情报 资料 和科 技著 述 的专业 范围一 法 ”。 二年 级学 生读 者对 所学课 程 兴趣渐 浓 ,加 深扩大 知识 面 的欲 般 比较 具体 、 明确 ,只是 具体 需求 的层次 不 一样 。阅读 辅导 工作 望渐 高 ,图书 馆工 作人 员就应 抓紧 时机 进行 “ 献检 索和 利用 ” 应 根据 每位 教师 现有 的专业 水 平和所 需文 献情 报 资料 及科 技水 平 文 的系统 知识教 育 ,帮助他 们 掌握 必要 的检索 工 具和检 测方 法 ,帮 层 次及 时提 出推 荐性 意见和 参考 书 目,并 主动 为他们 代 查、代检 助组 织成 立读 书小 组 ,开展书 评活 动 ,切实 做好 阅读 辅导 和咨 询 各类 文献情 报资 料 ,为他们 的工作 和业 务进 修创 造 良好 的条件 。 兴趣 型需 求 :读者从 自己的 爱好特 长和 开发 非智 力 因素兴趣 工作 。 三年级 学生 知识 需求 量大 ,最 关心 的是 毕业考 试和 升本 科 的 出 发而发 生对 文献 情况 的需 求 ,不 同的读者 对文 献需 示求 不 同, 考试 ,整天 在书 山题 海 中漫游 ,此 时如进 行 “ 习方法 、 阅读技 而且 千差万 别 。 学 修养 型需求 : 持这种 需求 的读 者 ,主要 是为 了不 断提 高政治 巧 ”及 请往届 毕业生 介绍成 功经验 ,定 能受到 学生 的欢迎 。 对 不 同年 级 ,阅读 能力 不 同层次 的学 生读 者 ,在 阅读指 导 时 思想 水平 ,加 强政 治修养 及适 应社 会生 活 的能力 ,增进 各方 面的 应 有所 区别 。学 习成绩 好 的优等 生或 阅读 能力 、阅读 层 次较 高的 知识 ,提 高 自身 的修 养 而产 生对 文献 的需求 。 学生接 受能力 强 ,有较 充沛 的精 力和 较充 裕的 时间 ,渴望 在 图书 根 据上 述分 析 ,我们应 把第 一 、二 种需 求类 型的读 者作 为主 馆 的知 识宝库 中涉 猎各 种书 刊文献 以拓 宽 、加深 自己的知 识 ,图 要 导读 对象 ,积 极为 他们 主动服 务 ,跟踪 服 务和定 题服 务 ,并努 书馆 工作 人员 应给 他们创 造 良好 的阅读 环境 和条 件 ,给予 较多 的 力 创造条 件 与省 市的 各大专 院校 图书 馆及 公共 图书 馆联 网合作 , 方 便和鼓励 ,推荐层 次较 高 的文献 读物 ,举 行读 者报 告会 ,学 习 实现资源 共 享 ,多元化 、 多层次 地为 教师 读者提 供 优质服 务 ,做 经验 交流会 ,开办专 栏 ,为他 们提 供发 表书 评文章 ,学 习心得 的 他们 的得 力助手 。 场所 。 阅读 辅 导 工 作 ,无 论 是 过 去 ,现 在 或 将 来 ,都 是 非 常 重要 阅读 能 力 一般 或 阅 读 情 趣不 高 的 同学 占大 多数 ,图 书馆 工 的 。在教 育教 学 改革不 断深 入发 展的今 天 ,图书 馆 阅读 辅 导工作 读 作人 员对他 们应倍 加关 心 ,加 强辅 导,必 要 时送书 上 门,选择 一 更为 重要 。每个 图书馆 工作人 员 ,更应 强化 职业道 德和 “ 者第 服 务至 上 ”的服 务宗 旨,加 强 业务 学习 ,提 高 自己的业 务水 些 同他 们学 习课程 联系 紧密 的参 考书 和介 绍学 习方 法经验 的书刊 文 章 ,配合辅 导 员指导 阅读 , 多做鼓 励工 作 ,提高 阅读水 平和 层 平 ,在 分析 读者 类型 及 需求心 理上 下功 夫 。充分发 挥 图书馆 的教 次 育 职 能和情 报职 能作 用 ,把 阅读 辅 导工作 做得 更好 ,为提 高教 育 教 学质 量,做 出更大 的贡献 。 二、研究、把握教师读者的需求心理 教师 读者 的思想 水准 、道 德修 养 、业务 素质 、工 作能 力和 社 会经验 都 日趋成 熟与 完善 。他 们在 教学和 科研 的第一 线 ,教书育 人 ,责任 大,任 务重 ,时 间紧 ,更 需要 图书馆 工作 人 员的 阅读辅 导和 周到 的服务 。教 师读 者对 文献 经典著 作情 报 资料 的需求 大致

青年读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以重庆图书馆为例

青年读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以重庆图书馆为例

男 性 14 士0 5 . 8 . 4 而躯体化 ( 性 1 6 士0 6 , 性 女 . 4 . 7男 1 5 士0 6 ) 强 追症 ( .8 .1、 女性 2 2 士0 6 , 性2 2 士 . 5 . 3男 .O 06 )抑郁 ( .9、 女性 2O 士0 7 , 性 18 士06 )焦 . 1 .6男 .3 .9 、
女 性 1 2名 。 8
( ) 查方 法与材 料 二 调
这次调查 , 采用 症状 自评量 表 ( C 一 0 , S L 9 ) 以不记
名答 题方式对选取 的青年读者进行测试 。该量表由 9 0 个问题组成 , 分为 1 0个分量表 , 分别测查 1 个 心理健 O
表对青 年人心理健康 问题进行 检测发现 , 心理 问题 的
人 际敏 感 、 对、 郁和 焦虑 ;2 重庆 图书馆 青年读 者 的心理 健康 水平低 于全 国青 年的 心理 敌 抑 () 健康 平 均水平 ;3 男女读 者 心理健 康状 况差异 不显 著 ;4 独 生子女 读 者与 非独 生子女读 者 () ()
的心理健 康状 况差异 不 明显 。
关键词: 图书馆 ; 重庆 图书馆 ; 年读者 ; 青 心理 健康 状 况 中图分 类号 : 5 G2 2 文献标 识码 : A 近年来 , 国社 会 成员 的个 体 心 理健 康 问题 日 我 益 突 出 , 起 了人们 的高度 重 视 。 研 究 表 明 , 引 有 1 . 9 的青年人存在不 同程度的心理 障碍 问题 , 随 67 且 着年龄 的增长 , 心理障碍 问题有较大 的上升趋势 ; 中国 科学 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采 用 自编 中国人 心理健康量
第 2 卷 第 5期 3 21 0 0年 9月
诃 如群技 苑

有哪些关于心理实验的书籍值得分享?

有哪些关于心理实验的书籍值得分享?

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学科,对于心理实验的研究和探索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实验是通过科学方法来验证和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一种手段。

在心理实验中,研究者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和变量来观察和测量被试的反应和行为,从而得出结论和推论。

下面就是有哪些关于心理实验的书籍值得分享的内容。

1.《追寻记忆的痕迹》这本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代表作之一。

书中介绍了许多有趣的心理实验,如著名的斯特鲁普效应、米勒-伊普斯效应、多智能理论等。

通过这些实验,卡尼曼向读者展示了人类思维和行为中的许多奇妙之处,同时也揭示了人类思维和行为中的许多盲点和误区。

这本书不仅适合心理学专业学生阅读,也适合普通读者阅读,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思维和行为。

2.《人类行为的基础》这本书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沃森的代表作之一。

书中介绍了许多经典的心理实验,如小阿尔伯特实验、皮格马利翁效应等。

通过这些实验,沃森向读者展示了人类行为中的许多基本原理,如条件反射、习得行为等。

这本书不仅适合心理学专业学生阅读,也适合普通读者阅读,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3.《心理学的实验方法》这本书是美国心理学家戴维·艾利斯的代表作之一。

书中介绍了心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和技巧,读者可以更好地设计和执行心理学实验,从而得出更准确和可靠的结论和推论。

这本书适合心理学专业学生和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人员阅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心理学实验研究。

心理实验是研究和探索人类思维和行为的重要手段,通过心理实验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本质和特点。

以上介绍的三本书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心理实验的相关内容,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阅读。

希望读者通过阅读这些书籍,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心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从而为心理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分析读者心理 做好图书馆服务

分析读者心理 做好图书馆服务
4 休 闲型读者 .
心理 学是研 究心理 现象 的科学 。读者心 理 学就 是读者 在 图书 馆这个 特殊 的环境 中 ,通过 借阅 活动表现 出来 的心理 现象及 心理 活动规 律的一 门学科 , 它是 图书馆 学与心 理学相 结合 的产物 。 图书 馆工作 是一项 服务 性的工作 , 服务 的主体 是 图书馆 员 , 服务 的对 象 是读者 。 因此 , 对各 类读者 进行心 理研 究 , 握读者 的心理 需 求, 掌 有
断心 理 、 觉与 无意心理 、 错 发泄 与报 复心 理 。这些都 是心理 过程 和
心理 活动 中表现 出来 的心 理特 点。 对读者 不 良心理行 为的处理应注意 方式 方法。 对读者不 良 理 心 行 为处理过 程主要是一 个教育过 程 。 应该 把提 高读者 的道德标 准和
趣 倾 向和心 理素 质特征 。 各种 类型 的阅读需 求中 , 闲型读者 需 在 休 求是最 为普遍 的一种读 者需 求 ,几乎所 有读 者都具 有这 方面 的需 求。 闲型读 者需 求不 同于 其他类 型的 阅读需 求。 阅读活动 中. 休 在
休 闲型 阅读需 求通常可 以反 映出读者 的是 非观和思 想 品质 。 因此 , 对于 休 闲型读者 的阅读 需求 ,图书馆 员要善于 发现 和 引导读者 健 康 的心理 需 求 , 养读 者对 科学 、 学艺 术 的浓厚 兴趣 , 读者 的 培 文 使 阅读时呈现 的不 同心理特 征 1 占有详尽 文献信 息的 心理 . 占有 详尽文献 信息 的心 理 。 这是科 研读者 常常具 有的心理 。 他 们与 一般读 者的最 大 区别 , 在于 对知识 强烈 的占有欲 望 , 为攻克 某

读者 类型分 析及其 服务
从心 理学 角度讲 , 由于不 同性格 、 同气质 的人有 不 同的阅读 不 心 理需 要 , 有做 到 区分和 把握不 同层次 、 同类型读 者 的心 理 需 只 不 求 。 能使 图书馆 的服 务 工作 更具 针对 性 、 才 主动 性 , 从而 提高 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乙.-q _l薜考 I 妻 韧谈 卿,漱 斫 母 帏建设2000(4)‘ }, 

读者阅读心理的研究 赵崇岩(齐齐哈尔大学图书馆161006) G计 

摘要]读者闺读. 理的斫完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的重要课题。读者闽读心理学是读者工作 学科与. 理学相蛄夸而形成的分支学科.它主要研宄读者的闽读动机 闽读行为与方击 阅读兴趣.以厦闽读能力的斫完等。本文阐述了读者阅读· 理中的一些基奉理论问题,重 点分析讨论了读者在阅读中表现出的种种心理 行为.从而为读者服务工作提供了克实的 理论依据 中图分类号1 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004--325X(2000)04--0092--03 

人们的任何心理活动都是有一定规律的.人们 的行为都是受心理支配的.由此产生了心理学与心 理学的研究。读者心理学正是研究人们在阅读过程 中 L-理反应到行为上的科学,是高校图书馆工作者 研究的课题 作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对读者的阅读 心理进行探讨,对我们更好地开展读者服务工作.无 疑帮助是根大的。 阅读是一种人类杜会生活中特有的精神活动. 人们通过阅读活动不断地获取知识,增长才干,提高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阅读活动作为社会生活 的普遍现象.具有持久的发展过程,同时,阅读活动 总是由读者个人进行的 阅读心理研究,即从读者一L- 理的角度.具体研究阅读活动行为是如何进行的.读 者为什么要阅读 阅读什么.如何阅读等等,即研究 阅读行为及阅读心理诸现象的一般特征 2.6提高服务手段,注重服务质量 先进的情报服 务手段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基础 我们充分利用 MedLine cMcC cBCdisc光盘数据库,及时向读者提 供定题和专题检索.查新服务.仅1999年我们就检 索,查新240余项课题 为解决读者检索后,全文和一次文献源提供能 力的馆藏局限与不足,我们与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咨 询部.中国医科院信息部建立了查询.邮寄和传真业 务:此举不仅为临床一线读者提供了急需资料,同时 也为实施局域文献资源共享及建立文献保障体系探 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读者阅读心理的内容范围包括四个方面第一, 研究读者阅读前基本条件.即读者的现有知识.经 验.阅历 智力和接受水平 第二,研究读者借阅过程 中的心理现象及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阅读动机.阅读 态度.阅读倾向等。第三,研究阅读修养,提高读者的 阅读能力,进行阅读方法与经验的学习教育。第四, 研究读者的阅读效果及图书馆的环境条件。 读者阅读心理的研究对象是有关读者在借阅活 动中的心理方面.它通过读者在图书馆借阅活动中 的种种表现,着重研究读者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特征, 揭示读者在图书馆这个特定环境中的各种心理活动 与行为。 本文着重从如下几方面对读者进行阅读心理研 究和探讨。 1阅读行为与方法 

【参考文献】 i马远趣图书馆面对新世纪挑战的对策图书馆杂志, 1999(7 2王宝霞图书馆信息服务面对知识经济冲击下问题与对 莆研究图书馆工怍与研究,1999(4) 3江乃武论期刊部大学图书馆学报.1999(4) 4辛希孟.丁丁加强新世纪文献信息服务.促进知识经 济发展.图书情报工作.1999(11) 5郭淋平咨询用户类型 心理厦需求特点研究中国图书 馆学撤,1999(5) 【技稿日期:2000—01—28责任璃辑 射继堆1 阅读行为是受特定环境制约的.所以阅读行为 只能在阅读图书时才能反映出心理活动。阅读行为 是读者在阅读中生理和心理过程的表现形式,它是 实现阅读活动的目的、内容.效果的手段。阅读行为 的实现过程.是人们利用各种感觉器官对文献载体 信息符号的感知过程、或者同时综合采用各种感觉 器官阅读文献,以强化阅读效果。根据读者的阅读行 为,为使读者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除了读者具备一 定的文化知识基础条件咀外 还应指导读者注意掌 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有关著述提出过许多种读书方 法,大体分为五种第一,循序渐进法;第二.学以致 用法:第三 温故知新法;第四.吟诵相问法:第五,交 叉阅读法。这样接着不同读者的心理.生理机构及思 维活动规律来指导读者善于合理安排个人的阅读时 间 善于调节不同的阅读内容.分段交叉阅读不同文 献,控制兴奋与抑制有效功能.使之获得最佳学习效 果.提高学习效率 2阅读动机 阅读动机一般指阅读的动力因素,或口q做阅读 动力。人们的一切行动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的.并 指向于一定的目的 大学生的阅读动机来源有两种: 外因和内因,大学生们都生活在学校的环境里.每天 都接受老师的教育.外因差不多.这表现在不同的大 学生可以有不同的阅读动机.而同一个大学生也可 以同时存在着几种动机。大学生的阅读动机可以从 两个角度去划分:(1)阅读动机有正确与错误 高与 低之分。正确的阅读动机主要来自正确的人生观,崇 高的生活和学习目的,只要自觉地把自己与伟大的 社会主义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一种时代的责 任感和迫切感 学好自己的专业,完成个人的志愿. 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等动机都是正确的 高尚的。而一 切仅仅从利己主义出发.追求个人名利 为个人狭隘 的利益而阅读的动机则是错误的,不高尚的。(2)阅 读动机有直接、间接之分。直接阅读动机与阅读活动 直接相联系.它是由对阅读的直接兴趣.对阅读活动 的直接结果的追求所引起的。这类动机比较具体具 有实际效能。间接阅读动机与社会意义相联系,是社 会要求在学生学习上的反映,大学生中多数是为了 学习而阅读,有一个远景规翅『.这一动机一旦形成. 就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能在较长的时间内 起作用。 莸们调动读者的积极性.提高阅读效果.就涉及 到一个阅读动机的培养问题.要引导他们在学习 研 究上的直接兴趣,逐步提高,还要创造阅读条件、增 强学习的需要.及时向读者推荐有价值的书籍.还应 降低图书流通中的拒借率。 3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受人们的心理支配而各有所异,是 人们力求知识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倾向, 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愿联系着的;兴趣是在需要 的基础上.在生活 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那么,阅读需不需要这种兴趣呢?下面莸们就针对 大学生的阅读活动来谈一谈,大学生的阅读是需要 兴趣的.否则将会成为一种精神负担 不会起到良好 效果。作为读者阅读重要因素的阅读兴趣有两个含 义(1)对阅读的喜爱程度.即直接阅读兴趣,它是产 生在学习过程中,受知识内容影响而直接引起的。 (2)对某种典型或某种内容文章的选择,即间接阅读 兴趣 它多数是为了取得良好成绩,而作为突击性阅 读的一种兴趣 (3)要使大学生们懂得培养阅读兴趣 除了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还要靠自己的努 力。 阅读的过程也就是获得兴趣的过程.而兴趣又 可以推动人们去自觉地接近图书.同阅读动机一样, 任何读者的阅读都要受到社会的政治 经济、文化等 的影响.不同时期他们的阅读兴趣是不一样的.费们 只有掌握了读者阅读兴趣的异同.才能加强对他们 阅读兴趣的培养,使直接阅读兴趣和间接阅读兴趣 有机地结台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4阅读目的 实现阅读愿望完成阅读行为.达到阅读效果的 要求.称为阅读目的 阅读目的可分为四类:(1)学习 型阅读目的,读者阅读文献是为了获得系统的知识: (2)研究型阅读目的.是为了探索未知.创造新的知 识:(3)应用型阅读目的 读者阅读文献是为了解决 工作中的具体疑难.有针对性地吸取知识:(4)享受 型阅读目的 读者浏览书报杂志.是为了获得美的享 受和艺术熏陶,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每个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都可能有多种阅读目 的.各种阅读目的交换、更替 或相互结合会导致良 好的阅读效果。比如,一位大学教师读者,他可能带 着多种阅读目的利用图书馆藏书 他可以为研究课 题而阅读本专业文献 为学习新知识需要而系统阅 读相关专业文献 有时也为应用需要而查找特定参 考资料 然而.读者在每次单项阅读阶段.总有一种 阅读目的属于主导地位 其他阅读目的属于次要的 辅助地位.如有位技术人员读者.为吸取某项先进工 艺而查阅有关科技资料,虽然也用资料中的新知识 

93· 来武装自己,但是他查阅文献的基本目的是应用,并 以此作为阅读成果的主要标志 而学习和享受效果, 只是查阅过程中的附带作用 5闻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指阅读活动中驾御文献的能力、包 括选择文献、掌握阅读文献的技能、理解文献的内 容 消化和运用知识 读者阅读能力和先天素质有一 定关系.但主要是后天逐渐形成的。学习 教育、阅读 实践对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起着决定作用、不同读 者在阅读能力上存在着强与弱、高与低之丹,对缺乏 阅读能力的读者.馆员要努力为其服务:(1)对缺乏 选择文献能力的读者.馆员要指导读者,首先要明确 解决什么主题.有那些文献适合自己的需要,如何查 找.如何鉴别和取舍等问题:(2)对缺乏掌握阅读方 法能力的读者.应使其具备这种能力.保证其顺利进 行阅读活动并取得成效;(3)对缺乏理解文献内容能 力的读者,应使其掌握阅读文献的基本要求,并能让 其完整准确地掌握文献的主要内容,深入具体地领 会文献的精神实质;(4)对于缺乏消化和运用知识能 力的读者.应使读者懂得阅读文献的目的是把文献 知识学到手 图书馆的读者阅读心理可以系统地概括为三 种:(1)求知心理,带有这种心理的读者,他们所感兴 趣的是那些时效性强,内容丰富的新资料。为这类读 者服务.图书馆员不但要有耐心的工作态度,还必须 懂得有关科学知识,懂得必要的外文与熟悉各种外 文资料的检索方法;(2)求学心理,这是一种较为普 通的读者心理、读者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图书资料所 包含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图书馆工作者一旦 判断出读者属于这种心理,就应该有相应的服务方 法,应该履行第二课堂教师的责任.适当地作一些指 导阅读工作.帮助他们从众多的复习资料中选择有 定价值的参考资料,力争充分地满足他们的求知 94· 欲望,【3)求实心理,这类读者的阅读行为.乃出自一 种求实的阅读心理.即有目的地为完成某一项工作 任务从图书资料中获取有用的成果而阅读.这类读 者有鲜明的目的.选用图书资料投进自己的创作要 求 他们获取图书资料心情迫切,总是不厌其烦地通 过各种方法找到所需图书,对待这样的读者,蠡们可 根据他们的职业,文化程度及所需图书内容 范围 想方设法地满足他们的要求 利用图书馆员熟悉馆 藏的有利条件,向读者推荐有关图书资料。 综上所述 本文就读者在阅读时可能具有的几 种阅读心理作了简要的概述,读者阅读心理远远不 止上面提到的这些 读者在借阅图书资料时可受几 种心理支配,许多读者可能借阅一本书.可能有不同 的阅读动机,比如在知识不断地老化 更新的情况 下.一个科技人员当他从事具体的创作设计时,他的 阅读一方面是怀着求知心理阅读有关知识.另一方 面叉出于新的动机,捕捉本时代、本专业的新科研成 果.继而叉将这些阅读收获运用于自己具体创作性 工作上,选到求实目的。因此.图书馆员在为读者服 务时要进行仔细分析.认真研究读者阅读心理.对不 同的阅读心理要有不同的服务方法,真正作到一切 为读者着想.急读者之所急.帮读者之所需 不断提 高服务质量。 [誊考文献1 l 酥果.姥高校图书馆环境对读者的心理影响湘潭大 学学报.1999(3)113~114 2来亚明高校资料室读者需求心理韧探,图书馆.1998 (1)48~50 3李惠珍试论图书馆读者工作学.图书情报工作,1998 (2)22~25 4艾常英高校学生读者心理与服务对策 C-理学探新 1991(2)61~62 [收稿EI期l999一l2—18责任璃辑/刘继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