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有效的评价应该做到

合集下载

教师写好学生评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教师写好学生评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教师写好学生评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客观性和准确性:评语应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进步。

避免主观臆断和过于
主观的评价。

2.具体性:评语要具体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给予具体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避免笼统的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

3.积极向上:评语要鼓励学生,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避免过于批评和消极的评价。

4.个性化:评语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进行调整,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

避免套
用模板化的评语。

5.条理清晰:评语要有条理,逻辑清晰,能够准确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避免评
语内容混乱或不连贯。

6.避免过度夸张:评语要实事求是,避免夸大学生的表现,以免给学生带来压力或虚
假的自信。

7.语言简明扼要:评语要简洁明了,能够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冗长和啰嗦的
描述。

8.注重正面反馈:评语需要注重正面反馈,增强学生的动力和积极性。

同时,也要指
出不足之处,并给予合理的改进建议。

教师怎样点评学生回答问题(新课程标准)

教师怎样点评学生回答问题(新课程标准)

教师怎样点评学生回答问题(新课程标准)学生回答问题是检验教育教学效果的手段之一。

科学、合理地对学生回答问题进行评价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直面的课题。

教师评价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有艺术性,在评价时应该注意评价的导向性、激励性、及时性和交流性。

这样才能使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评价学生回答问题的艺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有效地落实评价的作用。

评价学生的回答问题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评价的导向性在课堂评价中教师的评价往往引导班上的学生向同一个方向努力,教师评价的标准不同往往会得到不同的效果。

例如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

这时教师及时加以评价:“这个同学问题回答又正确,声音又洪亮”。

不经意的一句评价就使学生明白了教师对同学回答问题时声音的要求,于是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都争先效仿。

这时的评价就像一根“指挥棒”,起着导向作用。

同样是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并没有刻意评价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误区:只要问题回答正确声音大小无所谓。

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回答问题时一定要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有时不经意的一个评价远比教师一次郑重其事的表扬效果好得多。

二、评价的激励性《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由此可见激励性是评价学生回答问题的一个重要特点,要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往往是通过别人的评价而获得成功感的。

所以,对学生的回答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要讽刺挖苦,应以鼓励为主。

如果学生的回答不完全正确或者不对,这时教师千万不要粗暴的用手示意让他坐下,然后让别的孩子替他回答。

这样做的后果无疑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在今后回答问题时不是没有把握就是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不敢轻易发表自己的见解。

试想这样的评价下,我们又怎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完全可以说:“你的想法很有道理,但有些地方还需要补充,请坐,其他同学有没有要补充的?”如果学生的表述上有问题,教师可以说:“老师听明白你的意思了,但怎样说才能让大家理解你的意思呢?”如果学生回答有创新,教师可以说:“你真聪明,想到了老师也没有想到的地方。

评价老师给学生的评语

评价老师给学生的评语
四、评语要鼓励和激励。评价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论上的指导,更要通过激励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力。老师可以通过评语表达对学生的信任和期待,让他们感受到前进的动力,不断追求进步。
五、评语要关注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老师的评语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差异化的评价。了解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给予个性化的评价和指导,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发展空间。
六、评语要与家长和学生进行沟通。评价不应该只停留在课堂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老师应该与家长和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共同探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问题,形成良好的合力。只有充分沟通和合作,才能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评价和指导,实现共同成长。
综上所述,老师给学生的评语是促使学生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一位好的老师应该在评价中保持客观公正、具体详细,正面引导、鼓励激励,关注个体差异,与家长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评价的作用,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评价老师给学生的评语
生的成长道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的评语不仅是对学生学习和表现的总结,更是对学生个性和潜力的一种鼓励和指引。那么,一个好的老师如何给学生恰到好处的评价呢?
一、评语要客观公正。好的老师应该在评价学生时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受到个人情感的干扰。评语应该基于对学生全面的观察和了解,避免片面或主观的评价。这样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和表现水平,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不足并改进。
二、评语要具体详细。老师在给学生评价时,应该尽量提供具体的信息和细节,让学生清楚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只有详细具体的评价才能给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改进意识。
三、评语要正面引导。老师的评语既要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也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和努力。正面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中更加积极地面对挑战和困难,不断进步。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学生评价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学生评价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学生评价学生评价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然而,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学生评价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建立明确的评价目标在进行学生评价之前,教师首先需要明确评价的目标。

评价目标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和学科特点而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评价目标应当与课程目标相一致。

通过明确评价目标,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设计评价活动和评价标准,从而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学生评价并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笔试形式,教师可以借助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除了笔试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口头提问、小组讨论、项目制作、实验观察等形式来评价学生。

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搭配,以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准确。

三、关注评价结果的反馈和指导学生评价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评判,更应该是对学生的一种指导与帮助。

在进行评价的同时,教师应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并提供相应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从而激发学习动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改进。

综上所述,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学生评价,首先需要建立明确的评价目标,确保评价与课程目标一致;其次要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要关注评价结果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改进。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教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有效的评价应该做到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有效的评价应该做到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有效的评价应该做到:一、把握好激励与赏识的主导性古希蜡的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

”教师对学生的“激励与赏识”,对于点燃这个“火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在课堂评价中处在主导地位。

教师赏识性的激励评价不只体现在评价语言上,还体现在对不同思考方法的包容和接纳,对学生学习个性的尊重上。

“怎样更符合你的思考习惯,你就怎样写。

”当生说自己的方法有点笨时,老师也能以一颗智慧宽容的心,用机智巧妙的语言激励学生回答,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又促进了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二、把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课堂终归是学生的,课堂提问评价不是教师的“专利”,不应该都是教师一手包办。

“退一步海阔天空”,老师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释放了评价的空间,也开放了学生的思路,开发了学生的潜能。

由于教师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由、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在解读同学的意见过程中取长补短,在相互交流中,意见得到及时补充调整而趋于完善,从而有效地使教学在“倾听、解读、交流”这一动态中向更深层次推进。

在评价中教师适当地“让权”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中来,把师评、生评、自评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对学习情况包括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发展情况、学习态度和情绪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从而达到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目标。

三、把握评价的时机课堂提问评价的时机把握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该给予适时的评价,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都特别希望得到教师的反馈,尤其是对他答案的肯定。

如果答错了受到冷落,或者问题答对了教师不予及时肯定,都容易损害学生的自尊心,会直接影响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本课中,在当学生答对问题时,张教师及时发现并敏锐地捕捉到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都给予瞬时评价。

给了学生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展。

在评价过程中,可以采用瞬时评价和延时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课堂回答评价的有效策略

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课堂回答评价的有效策略

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课堂回答评价的有效策略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线的语文教学大环境背景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活跃了,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

一个个精彩的回答往往会赢得观摩教师的热烈掌声。

可我们渐渐发现,教师提问多了,学生回答多了,语文教师在学生回答后的评价却总是单调的“很好”“不错”“真棒”“给他点掌声”。

耐着性子听到下课,我们仍然没有发现有什么变化或是更具体明确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课堂回答评价语言上的“模糊艺术”,就这样一点点地消磨着学生的学习热情。

应该如何改善这一现象呢?下面就提高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的有效性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评价方式多元化(一)口头评价与体态评价相结合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语文课堂上大多数老师更习惯以口头表达的形式进行评价,往往忽视了自身体态语言的评价。

根据笔者的调查,82%的学生在回答完问题后会注视着老师希望得到老师评价,有85%的学生希望在课堂上能看到教师微笑的表情。

美国心理学家梅拉比也指出,交流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可见语文教师的体态语有多重要。

教师优雅自然的体态语不仅可以直观地表达教师的意图,帮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而且可以缩短师生距离,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期待的目光、鼓励的微笑、适时的点头、由衷地鼓掌、拍拍学生肩膀、竖起自己拇指……教师这些面部表情、手势动作,在传达自己对学生的关爱、尊重、信任的同时,润物细无声地消除了学生的紧张心理,激励他们勇于上进。

如果教师将自己的口头评价与体态评价灵活巧妙地结合起来,就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打动他们的心灵,使语文课堂更有活力。

(二)师生评价与生生评价相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尤其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自我反思。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价,评价对象从教师转到学生,评价标准从知识转向能力。

教师课堂评价应做到

教师课堂评价应做到

教师课堂评价应做到:简洁,准确,导向型。

富喻幽默感。

同时要具有批判性。

1.课堂评价语言应该简洁、准确,让学生听得明白。

课堂评价语言应该客观地指出学生回答问题的长处和存在的缺点,语言要简洁,不模糊,具有针对性,对于要特别强调的地方要讲得明白,让学生听得清楚.除了语言的简洁,准确性是评价语言的灵魂.没有灵魂”,教师的评价语言就没有了生命力,无论你说得如何生动,如何有吸引力,都是苍白无力的,所以教师评价语言的准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既不能一味地肯定评价,也不能一味地批评,要让学生知道好在何处.而传统的教师课堂评价语言懂得模糊性和浮夸性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欠缺准确.准确性的评价语言针对性强,能够提醒学生,及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思维与回答的质量.因此,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要自然而然地运用好针对性、客观性的原则,首先就要力求做到准确。

2.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应该生动、幽默,富有情感性幽默的语言是一种才华,更是一种力量。

他是现代课堂教学中难能可贵的品质。

他打破了课堂内死水般的枯燥局面,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和谐、充满情趣的美好境界。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在恰当的场合、恰当的时机,巧妙地运用风趣的语言评价学生。

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语言的品位,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要注意融注情感教育,做到心诚意切,对学生高度负责。

评价语言真诚,不但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支持,也可获得情感上的满足,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倾听学生,用实事求是的评价语言去肯定学生回答问题的惬意,才能唤起他们的学习激情,从而产生莫大兴趣和动力,教师决不能随意否定学生,因为气可鼓而不可泄。

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象温暖的阳光,和煦的春风,去催开学生的心灵之花,去抚平学生的心灵创伤。

并注意评价语言对学生的爱护和尊敬,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感情体验,让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焕发出生命的魅力。

教师问题如何进行有效的学生评价

教师问题如何进行有效的学生评价

教师问题如何进行有效的学生评价学生评价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知识掌握的程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也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然而,如何进行有效的学生评价一直是教师们头疼的问题。

以下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学生评价。

首先,多元化的评价手段非常重要。

传统的学生评价往往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特点。

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该采用多种手段,如平时表现、课堂讨论、小组合作、项目作业、口头报告等。

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

其次,评价应该是及时的。

及时的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益的,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帮助。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在课堂上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进行及时的评价,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在考试之后也要及时给学生反馈,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改进学习方法。

再次,评价应该是客观公正的。

教师在进行学生评价时,要避免主观臆断,要以客观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评价时不要受到学生的个人喜好或其他因素的干扰,要独立客观地进行评价,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最后,评价应该是个性化的。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兴趣,因此在进行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灵活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给予不同的学生个性化的评价。

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评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有效的学生评价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键的一环,通过多元化、及时的、客观公正的、个性化的评价,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指导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希望教师们在进行学生评价时能够深入思考,积极探索,不断提升自身的评价水平,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有效的评价应该做到:
一、把握好激励与赏识的主导性
古希蜡的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

”教师对学生的“激励与赏识”,对于点燃这个“火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在课堂评价中处在主导地位。

教师赏识性的激励评价不只体现在评价语言上,还体现在对不同思考方法的包容和接纳,对学生学习个性的尊重上。

“怎样更符合你的思考习惯,你就怎样写。

”当生说自己的方法有点笨时,老师也能以一颗智慧宽容的心,用机智巧妙的语言激励学生回答,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又促进了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二、把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课堂终归是学生的,课堂提问评价不是教师的“专利”,不应该都是教师一手包办。

“退一步海阔天空”,老师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释放了评价的空间,也开放了学生的思路,开发了学生的潜能。

由于教师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由、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在解读同学的意见过程中取长补短,在相互交流中,意见得到及时补充调整而趋于完善,从而有效地使教学在“倾听、解读、交流”这一动态中向更深层次推进。

在评价中教师适当地“让权”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中来,把师评、生评、自评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对学习情况包括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发展情况、学习态度和情绪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从而达到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目标。

三、把握评价的时机
课堂提问评价的时机把握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该给予适时的评价,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都特别希望得到教师的反馈,尤其是对他答案的肯定。

如果答错了受到冷落,或者问题答对了教师不予及时肯定,都容易损害学生的自尊心,会直接影响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本课中,在当学生答对问题时,张教师及时发现并敏锐地捕捉到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都给予瞬时评价。

给了学生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展。

在评价过程中,可以采用瞬时评价和延时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通过瞬时评价,使学生逐步养成了质疑、敢问的习惯,同时学生的创新意识的萌芽也得到保护。

通过延时评价,在纠正学生思维的偏差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次极好的思考、改正机会。

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使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把握评价的过程性。

以问题带动学生的思维,这是提问的目的。

对待学生回答的反应,不应停留在重复、更正层次,停留于学生的回答结果,而应及时引领,巧妙提升,使学生实现更大的发展。

本课教师以生为本,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把评价的导向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交流时,教师选择了一份并不完善的作业纸,恰恰因为学生这不完善的探索结果,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其次,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评价重点放在探索解决的过程和方法上,并及时组织学生对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拓展学生的思路,沟通联系,使其自主实现方法的优化;最后,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对方法进行提炼,使学生从零散感性的认识得到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

评价要顺学而导,以学生低级认识为起点,以高级认识为重点,这样就不会在低层次思维上机械重复,而是一环紧扣一环地引导学生向较高水平的思维层次递进,从而渗透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向“会学”迈进。

五、把握评价语言的艺术性
在课堂上,张老师对学生评价没有过多的夸奖,只是寥寥数语,但这些生动、新颖、亲切、富有感召力的词语,让学生感受到他语言魅力像诗一般的优美,引领了学生快乐学习。

因此,教师善于运用真诚亲切、幽默风趣的课堂评价语言,会使学生如沫春风,会使课堂显
得生机勃勃。

然而,对学生的评价不局限于言语,而是更多地通过无声的语言来传达教师的评价信息。

如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轻轻的抚摩都会使学生受到极大的激励。

语言评价和非语言评价相结合,能够帮助把话说得更明确、更有力,还能强化说话的感情色彩,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让学生感到更亲切。

实践证明,教师要有效构建课堂提问评价模式,必须站在尊重、宽容、真诚的心理平台上,以自己丰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石,从理解、沟通出发,和学生进行及时的交流,根据学生不同的回答,不同的个性分别作出不同的评价。

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激励学生,促使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

教师也只有有效把握好课堂教学评价,才能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自主的天空,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生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