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部编语文教材系列之:六(上)第十二课《古代诗歌三首》全解(含题目和答案)

上海市部编语文教材系列之:六(上)第十二课《古代诗歌三首》全解(含题目和答案)
上海市部编语文教材系列之:六(上)第十二课《古代诗歌三首》全解(含题目和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课文目录-非常好

2019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 (2019年5月版)

最低应该在500本之上,最好在1000本以上。其中包括100本以上各行各业的人物传记,来奠定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础。同时要注意不但要阅读,而且要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 2. 背诵经典。 背诵经典文章、名言佳句也是培养孩子语言素养基本功之一,中学毕业孩子如果能背诵150首古今诗词,25首白话诗歌,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每篇三五百字),10篇精美的现代白话文(每篇800到1000多字),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那么,他的语文功底应该是不错的。如果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间——16岁之前,让孩子记诵大量的语言精华,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就奠定了坚实的语文根底。 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向阅读的海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基础,将来孩子就很难成为高尚的、文明的,具有创造性的现代人。 3.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日记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别能力,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磨练孩子的意志力和积累作文素材。写日记的好处大大超过了教育者的想象。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要循序渐进,开始可以写短些,每天一、两句,到每天三、五行,慢慢提高增长。内容也不拘格,什么都可以写,想象的,现实的,国内的,国外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国家大事,小到鸡毛蒜皮等等,要做到有闻必记,有为必记,有见必记,有感必记。但一定不能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哪怕一两句也要写上,写得荒诞一点,不合常规也行,但必须要写下去,目的是为了习惯的养成,终止了,就前功尽弃了。 4.超越课堂,走进社会生活。 要孩子懂得: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课堂,语文学习还要在广阔的天地中,引导孩子睁开惊奇的眼睛面对世界,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去逛书店、旅游、看展览、做采访、搞调查、看焦点访谈;讨论下岗分流、西部开发、腐败现象、庸俗文化……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懂得我们生活在奇妙的大自然里,生活在多变的信息社会中,感受人世间的爱与恨,美与丑。 5. 写好作文。

2019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全册教材 公开课教案

全册教材教学设计 第一组教材教学设计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本单元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意蕴深厚,令人回味,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逐渐感受到自然景观的奇妙和美好。大草原的碧绿与辽阔、丁香结的幽怨、古诗词中描述出的自然画卷,花之歌的丰富内涵,都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都运用了想象,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想象的手法。 课时安排: 1、草原........................................................2课时 2、丁香结......................................................2课时 3、古诗词三首..................................................2课时 4、花之歌......................................................1课时 习作...........................................................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1草原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草原》是部编版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中的第一篇课文。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写下了《草原》这篇访问记。文章记叙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作者通过对草原风光美和人情美的不断认识这条明线,以及自己情感发展的暗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上海市语文各年级课本目录表

六年级(上) 第一单元有家真好 1 祖父和我(萧红) 2 金黄的大斗笠 3你一定会听见的 4 散步(莫怀戚) 综合学习 家庭欢乐大转盘 每周一诗 (1)望驿台(白居易)(2)秋思(张籍) 第二单元同龄人的故事5 从百草园到三位为书屋6花脸 7口哨 8 陈太丘与友期 9两小儿辩日 综合学习 我的一张照片 每周一诗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村晚(雷震) 第三单元寄情山水 10十六字令三首 11 古诗三首 观沧海 望岳 饮湖上初晴后雨12 词二首 菩萨蛮 卜算子 13 山川之美 综合学习 黄浦江—美丽的母亲河 每周一诗暮江吟(白居易) 夜泉(袁中道) 第四单元风俗世情 14 童话般的太空城 15 海底奇光 16 门外有敲门声 综合学习 当个小小未来学家 每周一诗 嫦娥(李商隐) 迢迢牵牛星(无名氏) 第五单元自然奥秘 17松鼠 18云雀 19藏羚羊跪拜 20森林中的绅士 综合学习 向你介绍我的动物朋友 每周一诗 蝉(虞世南) 画眉鸟(欧阳修) 第六单元童心的诗 21 天上的街市 22 星河 23我召唤青青的小树林24 留住童年 综合学习 朗诵诗歌 每周一诗 牧童词(李涉) 夜书所见(叶绍翁)

第七单元读书有味 25忆读书 26 美容新术 27窃读记 28为学 29 孙权劝学 综合学习 读书格言伴我成长 每周一诗 劝学(颜真卿) 赠外孙(王安石) 第八单元小故事大智慧30受宠的象 31 蚊子和狮子 32 一个采白芷华的城里人 33 白兔和月亮 34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 买椟还珠 郑人买履 滥竽充数 画蛇添足 综合学习 与寓言大师伊索对话 每周一诗 东栏梨花(苏轼) 水口行舟(朱熹) 附录—汉字 六年级(下) 第一单元春天来了 1 春朱自清 2 春风林斤澜 3花的话宗璞4 四春之古韵 春夜喜雨杜甫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江南春杜牧 综合学习 春天,春天,在哪里? 每周一诗 (1)绝句(志南) (2)雨情(王架) 第二单元少年心事 5 羚羊木雕张之路 6在那群星子下舒婷 7一千张糖纸铁凝 8 为少年清唱简平 综合学习 共享快乐,应对烦恼 每周一诗 题弟侄书堂(杜荀鹤) 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 第三单元人贵有精神 9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 10 诺曼底号遇险记雨果 11 清贫 12 百合花开 综合学习 唱一首生命的歌 每周一诗 对酒(秋瑾) 狱中题壁(谭嗣同) 第四单元唐诗精华(上) 13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14 黄鹤楼崔颢 15 山居秋暝王维 16 过故人庄孟浩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必背课文汇总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 1草原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3 古诗词三首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第二单元 5 七律·长征 作者: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语文园地二日积月累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宋]李纲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 第三单元 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完整word版)部编教材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练习

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练习(2019.9) 学号:班级:姓名: 一、拼拼写写。(8分) yōu yǎchóu yuàn bèn zhuōmǎtí ()()()() dān bózhào yào hún zhuóyīshang ()()()() 二、正确选择。(18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勾勒(lèi)鞭(biān)子B.婆娑(suō)参差(cī) C.蒙(méng)古摇曳(yè)D.烟渚(zhǔ)迂(xū)回 2.“路转溪桥忽见”中的“见”与下列哪句诗中“见”的读音和意思相同?() A.风吹草低见牛羊B.唯见长江天际流 C.但悲不见九州同D.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3.下列诗句中“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B.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 C.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冯延巳《醉花间》 D.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陆龟蒙《丁香》 4.下列句子中的分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 B.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 C.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D.你时而歌唱,欢笑;时而又悲叹,哭号。我们能听见你的声音,却见不着你的面貌;对于你,我们能觉察出,但却看不到。 5.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草原》一文中,作者老舍写景叙事的时候融入了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来表达情感。 B.《花之歌》是一篇充满哲理的散文诗。诗人以花为喻,抒发了其对人生态度的独特感悟:像花一样,无论处于哪种境地,总要积极地向往和追求光明。 C.“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告诉我们人生当中会遇到许多不如意,所以我们要学会多愁善感。 D.诗句“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描绘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6.下列地名、人名标注错误的是()

部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字词归纳

六年级语文上册字词归纳 第一单元: 渲(xuàn)染明朗低吟yín 迂yū回静寂拘束shù羞涩sè 摔跤jiāo 襟jīn飘带舞翠色欲流群马疾驰勾勒(lè):用线条画出 轮廓。 毫端háo 一簇cù妩媚wǔ mèi 浑浊zhuó笨拙zhuō窥kuī视幽 雅 花蕾lěi 点缀zhuì拾掇duō辍chuó学单薄bò喧嚣xuān xiāo 遮掩朦胧 méng lóng:不清楚,模糊。斗dǒu室:指极小的屋子。 参差cēn cī:长短、高低、大小等不一致。 苍穹qiòng:天空。心驰神往坠zhuì落堕duò落绿茵祭献 凝视顾影自怜孤芳自赏旸yáng谷徘徊pái huái 孕yùn育:怀胎生育,比喻已经存在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摇曳yè:摇荡。 冠冕guān miǎn: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这里指婚礼的礼帽。 旖旎yǐ nǐ:柔和美好。馥fù郁:形容香气浓厚。硕shuò大无朋:形容无比 巨大。琼浆qióng jiāng:指美酒。鸣啭zhuàn:鸟婉转地叫。婆娑su ō:盘旋舞动的样子。 烟渚zhǔ指笼罩在烟雾下的江中陆地。翻墨:比喻像打翻的墨水一样。 别枝:横斜突兀的树枝。茅店:用茅草盖的小客舍。社林:土地庙附近的 树林。 第二单元: 大庾yǔ岭逶迤wēiyí: 形容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绵不绝的样子. 磅礴〔páng bó〕:气势雄伟,山很险峻,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走泥丸:《汉书·蒯kuǎi通传》,“坂上走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 岷山mín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三军:指红一、二、四方面军,则整个 红军。 晋jìn察冀jì小心翼翼yì盘陀tuó抡lūn起砸zá日寇kóu 手榴弹全神贯注悬崖绝壁斩zhǎn钉截铁热血沸腾居高临下 粉身碎骨昂首挺胸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沉着zhuó:镇静,不慌乱。绷běng着:板着。崎岖qíqū:形容山路不平。 屹yì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形容坚定而不可动摇。 擎着qíng 聂荣臻zhēn 汇huì集爆发宣告肃sù静飘拂 检阅制服排山倒海诞dàn生:出生,产生。瞻zhān仰:恭敬地看。 豫皖wǎn苏围歼jiān: 包围起来消灭。郝hǎo 倚yǐ:靠。聚精 会神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目录word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目录_【精品】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课文目录 2019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2019 年5 月版)六上第一单元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唐)孟浩然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4※. 花之歌习作变形记(自述)语文园地一

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过故人庄/(唐)孟浩然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8※.灯光口语交际演讲习作多彩的活动语文园地竹节人10.宇宙生命之谜11※.故宫博物院1 习作让生活更美好语文园地三春日/(宋)朱熹1桥1穷人14※.在柏林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语文园地四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1夏天里的成长1盼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1古诗三首浪淘沙/(唐)刘禹锡江南春/(唐)杜牧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1只有一个地球19※.三黑和土地20※.青山不老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习作学写倡议书

第七单元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六2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2月光曲23※.京剧趣谈口语交际聊聊书法习作我的拿手好戏语文园地七2少年闰土2好的故事2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习作有你,真好语文园地八语文学习需要做的事情阅读、背诵、日记、生活、作文对于学好语文,提供以下几点建议除了字、词、句、章等基础的识记知识掌握之外,还要做好以下几点大量阅读。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孩子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是特别喜欢课外书。 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这样的孩子在写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构思、神奇的用词,在阅读理解方面有杰出的见地,在说话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见识等。总之,他们由于见多识广而语文根底厚实。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低年级,推荐给他们一些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来读;在中高年级,推荐一些儿童文学,杂文随笔,报刊杂志,科幻漫画,历史名着,文学名着,名人传记等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多种书籍来读,并且取消种种人为的限制,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书籍,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理解能力是一种语文素养,它不会像识记能力那样易于形成,需要耐心长期积累。坚持阅读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

上海市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精选及答案(1)

上海市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精选及答案(1) 一、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阅读的愉悦 李国文 古人说“开卷有益”,这是绝对的真理。古人还说“敬惜字纸”,在他们眼里,凡有文字的纸张,都应珍惜。据说仓颉造字时,天地鬼神都为之呼喊哭泣,说明文字所具有的强大震撼力量,这种神话当然未必可信,但反映了人们在印刷物不普及时代的文化崇拜和惜物心态。 应该看到这种书籍信仰,是中国知识分子薪火相传的宝贵精神,是中国文化数千年赖以不坠的物质基础,也是古往今来所有焚书者遭到全体中国人诅咒的根本原因。 但后来,尤其到了今天,中国有太多的书,而这些太多的书里,有着太多的糟粕,也是令想读书的人颇感挠头的烦恼。如果无所适从、茫然失措、因噎废食,糟粕固然没了,精华也随之而去。其实,不去其糟粕,何来精华?读书的全部愉悦,就在这种抉择之中。好和坏,自己判断,糟粕和精华,自己说了算,予取予弃的生杀大权,自己把握。这种不受别人干涉,不看别人脸色,不以别人的意志为意志,不以别人的标准为标准,在阅读中所得到的自由,便是无与伦比的快乐了。 我的阅读主张,说来简单,与胃口的好恶决定多吃、少吃,或者不吃,是差不多的。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那些没有什么学问也没有什么用处的书,也许在某些正经人和革命者看来,不属大雅的书,视若敝屣的书,我就用吃石榴的办法来阅读了。固然,石榴这东西,能食的部分极其少,不能食的部分尤其多,但此物之苦之涩之酸外的,偶然一得之甘旨,忽然意外的清香,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口味。 有时,阅读闲书的愉悦,所带来的身心充实,胜过很多灌输的学问。所以,碰上这类闲书,我总是要拿起来翻一翻的。不惮吹灰之力,也许获益其中,哪怕分文不值,弃之也不嫌迟。当然,阅读,有快乐,也有不快乐。有读得兴起,拍案叫绝的愉悦;也有读得没劲,大倒胃口的不愉悦。有广告做得极红火,评论捧得极热烈,拿在手中,看在眼里,不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不愉悦;也有不见报章介绍,也无名家推荐,随意买来,便中翻阅,倒能提高修养,裨益身心的愉悦。因此,阅读各式各样的书籍越多,识别好坏良莠的能力越高,从精神食粮中摄取的营养就更丰富,获得的愉悦也更广泛。 鲁迅说:“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情,其实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由此可见,求知求生,是同样的道理。春华秋实,你付出的多,你收获的也多,只要读书,就有收获。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多读一本书,便多一分智慧的光亮。 (1)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明了怎样的观点? (2)简要概括文章是从哪些方面阐述“阅读的愉悦”的? (3)在阅读中,我们如何获得自由,享受快乐? (4)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从这篇文章中,你获得了怎样的阅读启示?

上海市部编语文教材系列之:六年级语文(上)所有现代文重点词语默写课文版(含题目和答案)

词语默写题目部分 1 草原 老舍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míng l ǎng(),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mǎn xīn()的愉快。在天底下,yībìqi ān lǐ(),而并不máng máng()。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lǜtǎn()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róu měi(),就像只用绿色xuàn rǎn(),不用mò xiàn gōu lè()的中国画那样,到处cuì sè yù liú(),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dī yín()一首qí lì()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jun mǎ()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sǎtuō(),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bō lí()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biān z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yī shang(),qún mǎjíchí(),jīn piāo dài wǔ(),像一条cǎi hóng()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bōzhuǎn()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jìng jì()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pán tuǐzuò()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jū shù()。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lǎo wēng()向我们敬酒。我们huí jìng (),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èwēn kè()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xiū sè(),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shuāi jiāo(),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tiān yá()碧草话斜阳! 2 丁香结 宗璞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gé wài mào shèng .............(),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目录word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目录_2019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课文目录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目录部编版六年级次下册教材目录(送审版)第一单元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寒食/(唐)韩翃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十五夜望月/(唐)王建4※.藏戏习作家乡的风俗语文园地一游子吟/(唐)孟郊鲁滨孙漂流记(梗概+节选)6※.骑鹅旅行记(节选)7※.汤姆·索亚历险记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习作写作品梗概语文园地二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匆匆那个星期天习作例文别了,国语课小桥流水人家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语文园地三《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过零丁洋(宋)文天祥10.古诗三首马诗/(唐)李贺石灰吟/(明)于谦竹石/(清)郑燮1十六年前的回忆1为人民服务1金色的鱼钩口语交际即兴发言习作心愿语文园地四1文言文二则第二单元六下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

单元学弈两小儿辩日1表里的生物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1150 年后,我们这样上学口语交际辩论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语文园地五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回忆往事依依惜别古诗词诵读1 采薇(节选)/《诗经·小雅》2 春夜喜雨/(唐)杜甫3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4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5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6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7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8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9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苏轼10 清平乐·春归何处/ (宋)黄庭坚第六单元语文学习需要做的事情阅读、背诵、日记、生活、作文对于学好语文,提供以下几点建议除了字、词、句、章等基础的识记知识掌握之外,还要做好以下几点大量阅读。 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 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孩子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 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是特别喜欢课外书。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这样的孩子在写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构思、神奇的用词,在阅读理解方面有杰出的见地,在说话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见识等。总之,他们由于见多识广而语文根底厚实。

部编版语文教材特色和理念

部编版教材 ●总体特色:1、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2、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 让课改的经验以及以人为本,自主性学习等新的教学理念在语文教材中沉淀 语文课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 3、加强教材编写的科学性 学习和继承以往教材编写好的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实行“编研结合”,使教材编写有科学性,符合语文教育规律,也更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百年教科书编写的历史研究”,对民国国文教科书的编写认真的清理总结,吸收好的经验运用到教材编写中。 重视语文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加以选择,吸收,转化,用来指导编写。 4、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创新点 1、选文强调四个标准 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时代性 ?选文变化 恢复经典课文“时文”相对减少,传统文化篇目增加,革命传统教育篇目占较大比重 课文数量总体减少,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是几个教学板块内容的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更有效 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让拼音教学服务于识字教学,新教材先是识字教学 2、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 分单元组织教学,若干板块的内容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 小学低年级一是课文,二是识字写字三是汉语拼音,教学时可按顺序进行也可以灵活穿插教学,综合性学习次数减少,中心更加突出,口语教学表面上是减少了,实际上是分散了。 语文教材的板块设置比以前更加清晰,但彼此融合,综合性有所增强。汉语拼音教学可以相对集中完成,识字写字教学和课文教学可以有更多的融合 ?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一条线是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但是又不像以前那样给予明确的单元主题命名。 另一条线是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须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分成若干个“点”,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材分析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新统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于2020年春期正式试行。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六组,依次是:民风民俗、外国名篇名著、人 间真情、体会人物品质、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 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共有课文17篇,精读课文12篇,略读课文5篇。这六组教材,每组基本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五部分组成。课例包括有二至四篇课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不定,有的单元没有略读课文,有的单元有1——2篇略读课文。其中,第三单元安排了习作例文,所以没安排语文园地。 第六单元是综合性学习单元,也未安排语文园地。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 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阅读链接”。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六年级下册教材,既注意落实整体性目标,又注意落实阶段性目标。 为了落实整体性目标,对课文严格筛选,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 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本册教材保留了一些优秀篇目,如《匆匆》《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这些课文文质兼美、历久弥新,教师们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材还增选了新文章,如《北京的春节》《藏戏》《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中选编的阅读材料,有一些 是回忆小学生活的文章,还有儿童诗、书信、演讲稿、建议书等,在拓宽教材的 题材、体裁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第三学段的语文学习目标,则作为本册教材的学习重点,加以妥善安排。本册涉及到的读写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详 写和略写;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浏览。当然,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 六年级下册特别重视将小学阶段所积累和习得的各种学习方法融会贯通,综合运用。 (二)在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上,体现与初中教材的衔接 首先是在专题设置方面的继承与发展。如第一组“人生感悟”单元。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一、二两组,都是“感悟人生”的单元。主题 相近,但难易不同,衔接有些难度。为此,我们在六年级下册设置了“人生感悟”单元,希望能够通过本组的学习,加强学生对自身、对生活、对世界的观察力和 感受力,初步学会表达自己的一些感悟。学生通过学习这一单元,有了一定的基础,到初中再学习相关单元时,就不会感觉有太大的落差。 “阅读链接”的呈现方式和用途与以往相比,有所继承和发展。 “外国名篇名著”单元的设计,与以往所有单元都不同,不仅更加强化了“阅读整本书”的观念,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小学向初中教材的过渡。 本册安排了两篇文言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这样,学生在小学阶段

上海市部编语文教材系列之:六(上)所有课内文言文全解(含题目和答案)

题目部分 伯牙鼓琴 《吕氏春秋》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第一部分:文学常识 《伯牙鼓琴》选自《》,《》又称《》,代表著作。(朝代)秦相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第二部分:重点字词注释 伯牙鼓琴 《吕氏春秋》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而志.()在太山 ..()乎若.()太 ..()乎鼓琴,巍巍 ..(),锺子期曰.():“善哉 山!”少选 ..()..()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 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琴,以为 ..()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第三部分:翻译文章重点句子。 ①方鼓而志在太山 。 ②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 ③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 ④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 ⑤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 第四部分:内容要点梳理 1.故事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了。伯牙喜欢弹琴,锺子期则有。 2.伯牙将自己的融入琴声,用琴声表达心志,像的情感,而锺子期每次都能快速、准确地听出来。

3.“善哉乎鼓琴”表现了;“巍巍乎若太山”和“汤汤乎若流水”是锺子期对的描述,更表明他的情怀,可谓知其“音”,更知其“志”。 4.第二部分写了伯牙失去知音之悲。锺子期去世,伯牙“”,这一行为充分表现了。 5. “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这么做是因为他“”,也就是说,世上再没有一个人能像锺子期那样理解自己了,琴弹得再美妙,没有人懂,又有什么意义呢? 6.文章笔墨极简,但画面感很强,将无形的化作有形的“”,也给渎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答案部分 伯牙鼓琴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 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第一部分:文学常识 《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孝行览.本味》,《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第二部分:重点字词注释 伯牙鼓琴 《吕氏春秋》 伯牙鼓.(弹)琴,锺子期听之.(它,代伯牙弹奏的音乐)。方.(在......时候,正在)鼓.(弹)而志.(心志,情态)在太山 ..(好啊)乎鼓琴,巍巍 ..(高 ..(泛指大山),锺子期曰.(说):“善哉 大的样子)乎若.(像)太山!”少选 ..(一会儿,不久)之间,而志.(心志,情态)在流水, 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 ..(水流大而急的样子)乎若.(像)流水!”钟子期死,伯牙 破.(打破)琴绝.(扯断)弦.(琴弦),终身不复.(再)鼓琴,以为 ..(认为)世.(世上)无.(没有)足.(值得)复.(再)为.(替,给)鼓琴者.(的人)。 第三部分:全文翻译和重点句子圈画

上海市部编教材六年级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上海市部编教材六年级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28题。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 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28分) (一)默写(10分) 1.,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 2. 如今直上银河去,。《浪淘沙(其一)》 3.,何日是归年?《绝句(其二)》 4. 日暮苍山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云外一声鸡。《鲁山山行》(一)默写(5×2=10分,每句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 1. 千里莺啼绿映红 2.同到牵牛织女家 3.今春看又过 4.天寒白屋贫 5. 人家在何许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6—7题(4分)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6.“一水护田将绿绕”中的“将”的意思是(2分) 7.下面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2分) 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歌后两句用“护田”和“排闼”两词,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还体现了诗人在退居时期仍有对高洁清雅品格的喜爱和向往之心。 C.诗歌景物描写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D.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韵味深长。 6.带来(2分) 7.C(由远及近错误)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6分) 书戴嵩画牛 苏轼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唐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8.解释加点字的意思(2分) (1)好.书画()(2)处士笑而然.之()9..翻译句子(2分)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10.《伯牙鼓琴》这个故事赞扬了()。(2分) A.“所宝以百数”是说杜处士家里有上百件宝贝。 B. 作者用“锦囊玉轴”是从侧面表现杜处士对这幅画的珍爱。 C. 牧童的“拊掌大笑”是表示对杜处士绘画技艺的嘲讽。 D. 作者引用古语“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是想告诉大家平时多多向“奴”和“婢”请教。 8.(2分)(1)喜欢(2)认为……对,赞同 9.(2分)耕种的事应当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10.(2分)B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8分) 欧阳文忠公屡乞致仕①。门人因间言曰:“公德望为朝廷倚重,且未及引年,岂容遽去.?”公答曰:“修平生名节为后生描画尽,惟有早退,以全晚节,岂可更俟驱逐乎?” 初,公在亳②,已六请致仕,比.至蔡③逾年,复请。四年,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 【注】①致仕:退休。下文“引年”与此同意。②亳:亳州。③蔡:蔡州。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2分) (1)岂容遽去.___(2)比.至蔡逾年___ 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2分) A 我一生的名节声誉是后生们尽力描画的。 B 我用一生的名节声誉替后生们描画全了。 C 我一生的名节声誉被后生们描画全了。 D 我一生的名节声誉为了后生们能尽力描画。

上海市部编语文教材系列之:2019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含题目答案和答题纸)

上海市部编语文教材2019学年第一学期 八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2019.11 考生注意: 本卷共26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28分) (一)默写(10分) 1.柴门何萧条,。《梁甫行》 2《黄鹤楼》 3《钱塘湖春行》 4.烈士暮年,。《龟虽寿》 5.《答谢中书书》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6—7题(3分)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6.“征蓬”是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1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叙事,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时轻车简从、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 B.颔联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颈联写塞外奇观,其正确的朗读节奏应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尾联写了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遇到了侦察兵萧关, 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6分)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本文作者是北魏的地理学家(人名)。(1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写出了三峡峡长山高的雄伟气象,为下文具体景物的描绘提供了大背景。 B.第②-④段作者按照四季流转的顺序写出了三峡的不同气象,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C.高山猿猴长啸的哀音,突现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又衬托出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 D.本文通过对三峡形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深爱祖国河山之情。(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9分) 年羹尧用兵 年羹尧①征西藏时,一夜漏②三下,忽疾风西来,俄顷即寂。年急呼某参将,领飞将三百,向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飞鸟振羽声也。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来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 【注释】①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②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11.文中出现了两个“故”:(1)“人问其故”中的“故”解释为;(2)“故鸟群惊起也”中的“故”解释为。(2分) 12.文中的疾风实则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 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忽然听到强劲的西风刮来,片刻之后就没有了。 B.忽然听到强劲的西风刮来,很长时间后才没有了。 C.忽然听到强劲的风从西面刮来,片刻之后就静下来。 D.忽然听到强劲的风从西面刮来,很长时间后才静下来。 14.请概括年羹尧的用兵之道:(1)(2)。(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3分) 藤野先生(节选)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下册教材课文目录 (2)【最新版】

最的现象,哪怕一两句也要写上,写得荒诞一点,不合常规也行,但必须要写下去,目的是为了习惯的养成,终止了,就前功尽弃了。 4.超越课堂,走进社会生活。 要孩子懂得: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课堂,语文学习还要在广阔的天地中,引导孩子睁开惊奇的眼睛面对世界,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去逛书店、旅游、看展览、做采访、搞调查、看焦点访谈;讨论下岗分流、西部开发、腐败现象、庸俗文化……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懂得我们生活在奇妙的大自然里,生活在多变的信息社会中,感受人世间的爱与恨,美与丑。 5. 写好作文。 作文是需要灵性的,是需要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世界各国的学校都非常重视,例如美国从小学开始,写作就是孩子们的必修课,到博士毕业都是如此。 那么怎么样才能写好作文呢?我们提供建议如下: 一、能说出就能写出。 我口表我心,我手写我口,就能打消孩子对写作文的距离感和畏惧感。说的时候就是“话”,把它写在纸上就是“文”,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大人有大人的想法和说法,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和说法,不同的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和说法,所以每个人写出的文章都不一样,这就是写作的秘诀。 二、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写。 所谓作文就是让真挚的思想感情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要给与过多的约束和限制,不要给予太多的标准,不能把大人自以为是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强加在他们头上,最需要的是宽容。忠实自己的心灵和生活,是打开作文大门的第一把钥匙。要多用短句子,多用白话,多用具体事例,少用概括性句子,多采用描述性语言。做人要直,作文要曲。 三、模仿中创新。 人类能借助模仿而飞快地学习。特别是孩子,他们非常善于在模仿中学习,如果不许模仿,他们一定举步维艰。刚开始的所谓临摹,可以以记人家的结构为主,犹如偷学了几招花拳绣腿,当然,临摹“结构”学的是招式,偷的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于201 9年秋期正式试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轻叩小说的大门,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珍爱我们的家园,艺术的魅力,初识鲁迅。其中,第三单元“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 和“阅读材料” 两大部分。本册共有课文27篇,精读课文1 8篇,略读课文9篇。这八组教材,每组基本由“导语” “课例” “口语交际”“习作” “语文园地” 五部分组成。课例包括有二至四篇课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不定,有的单元没有略读课文,有的单元有1 ——2篇略读课文。其中,第五单元安排了习作例文,所以没安排语文园地。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 或“阅读链接” 。 全册安排“资料袋” 三次,安排“阅读链接” 四次。“口语交际和习作” 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整册共安排口语交际四次,分别安排在第二、第四、第六、第七单元。全册8个单元便安排了8次习作,每个单元一次习作,另外还安排了两次小练笔。一次是学习了《穷人》一课后,让学生揣摩桑娜的心理活动,对桑娜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第二次是在学习了《少年闰土》以后,让学生选择一张旧照片,然后仿照课文第一段的写法对旧照片进行描写。全册共安排“语文园地” 七次,“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是固定栏目,另有“书写提示” “快乐读书吧” 穿插安排,其中,“书写提示” 在第二和第八单元各一次,“快乐读书吧” 在第四单元安排了一次。宋体小四单倍行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