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鉴2016全国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情况
21-3 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学校校数、教职工、专任教师情况(仅全国指标,便于2010-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

(5) (5)
749 419 265 330 (15)
1 (784)
445161 318965 163928 126060
136
19657
3216 1084 1018 1114
834 113 1046
540671 188662
93746 258263
52282 7483
49306
专任教师情况
专任教师数(人)
(800)
20882
3002 2069 5277 5276
6107
160372 (21234)
481324 107616 492558 492553
277063
2764718 294684
(6) (5) (1) 741 424 266 317 (16)
1 (813)
431358 314745 164913 116274
5
256868 2167881 66217 58526 43138
31683 5654
32728
910
308046 89133
108503 47837 62569 4
383155 193138 145515
44502
68 1267
2016 学前教育
2016 另有:民办培训机构
(28) 5462 1279 4181
2
6179 6179
1181 550455 122317 428124
14
295385 295385
3 76 165779 (25064)
747
148 2157 3000568 298321
436819
816
380849 99577
《邯郸教育年鉴》(2016年度)

《邯郸教育年鉴》(2016年度)(邯郸学院)【学校概况】学校现有教职工940人,专任教师60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38.1%,博士硕士72.9%。
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3643人,成人学历教育在籍学生4280人。
建有14个二级学院,49个本科专业,27个在招专科专业,涉及9大学科门类。
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8亿元,纸质图书105万册,数据库32个,电子图书26万余种,建有9个实验中心,167个校内实验实习实训场所和18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目前校区占地699.56亩,建筑面积30.85万平方米,是河北省“十大设计创意建筑”之一,绿化率52%,绿地率45%,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省级文明单位。
校园内碧水盈盈鲜花常开果木葱茏,特别是春天牡丹吐艳,秋天红柿满枝,成为地方盛景。
经市政府批准校区南扩后,到2018年校区面积将达到1200亩,建筑面积将达到50万平方米,办学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创新创业】2016年是邯郸学院“创新创业、协同育人”主题建设年。
学校构建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并纳入培养方案,开展创新创业教师培训,建设专业队伍。
与丛台区创新创业“一街四园”签订合作协议,为创新创业搭建更大平台。
立项19个省级创新创业项目、38个校级项目。
学校在“状元汇”全国大学生网络创业营销大赛中再获冠军殊荣。
学生在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河北赛区)、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创意设计大赛等各级各类大赛中获奖215项。
此外还获批58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发明专利,2项发明专利获得2016年第九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铜奖。
【党建工作】省委第十六巡视组从4月上旬开始,对邯郸学院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全面巡视。
邯郸学院自觉接受监督,主动自查整改问题,确保了巡视工作的顺利进行。
学校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各级领导上党课,全体党员手抄党章、写学习心得,开展手抄党章书法展,举办书记论坛,表彰优秀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党的建设得到有效加强。
2016年重庆市大渡口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大渡口区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统筹打基础、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促改革等各项工作,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总体态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2016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6.7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亿元,下降3.4%;第二产业增加值67.6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107.5亿元,增长10.3%。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9%,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8.3%,下降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0.8%,上升1.3个百分点。
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2523元。
图12006-2016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二、农业2016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25621万元,比上年下降4.6%,其中:农业产值18781万元,下降5.9%;林业产值2330万元,增长3.6%;牧业产值2286万元,下降4.9%;渔业产值440万元,下降22.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784万元,增长5.6%。
2016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为2.5万亩,蔬菜总产量4.3万吨;生猪出栏7037头,猪肉产量519吨;山羊出栏660头;家禽出栏11.4万只,禽蛋产量155吨。
图22006-2016年全区农业总产值三、工业和建筑业2016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46.3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34.5%。
8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06.6亿元,增长13.1%;出口交货值13.5亿元,增长57.5%。
分行业看,非金属矿物业受供给侧改革影响,加大去产能去库存工作,全年实现产值33.4亿,比上年下降3.7%。
21-1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和专任教师情况(仅全国指标2005-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

2633 1066304
397538 51906
339456 266711
10693
况
专任教师(人)
1672753 1174334
123958 497682
2017 成人小学
(800) 77018 24618 13947 13555
5460 6780 1315
392 10671
3346 1218 3617 2490 (312) 52400 51894 35696 16183
15 506 176718 167009 167009
9709
20882 7827807 3747959 2668247 2665073 1056242 1331610
(815) (580) (235) 2663 1245
265 1418 (22)
277 (786) 76746 24320 14091 13737 5412 6898 1427
354 10229
3322 1097 3431 2379 (285)
2487544 1800964
163928 685266
21-1
(根据中国 统计年鉴 数据年度
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和专任教师情况
项目
学校数(所)
教职工数(人)
2018 2018 高等教育 2018 研究生培养机构 2018 普通高校 2018 科研机构 2018 普通高等学校 2018 本科院校 2018 #独立学院 2018 高职(专科)院校 2018 其他普通高教机构 2018 成人高等学校 2018 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 2018 中等教育 2018 高中阶段教育 2018 高中 2018 普通高中 2018 完全中学 2018 高级中学 2018 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2018 成人高中 2018 中等职业教育 2018 普通中专 2018 成人中专 2018 职业高中 2018 技工学校 2018 其他中职机构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各地区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第3题.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各地区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近年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但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加之高等院校原有布局使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起点不一致,因而各地区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特点。
对我国各地区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聚类分析,明确各类地区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差异与特点,有利于管理和决策部门从宏观上把握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现状,分类制定相关政策,更好的指导和规划我国高教事业的整体健康发展。
遵循可比性原则,从高等教育的五个方面选取十项评价指标,具体见下图图1. 高等教育的十项评价指标指标的原始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1995》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5》除以各地区相应的人口数得到十项指标值,具体数值见下表见表6,其中:1x 为每百万人口高等院校数;2x 为每十万人口高等院校毕业生数;3x 为每十万人口高等院校招生数;4x 为每十万人口高等院校在校生数;5x 为每十万人口高等院校教职工数;6x 为每十万人口高等院校专职教师数;7x 为高级职称占专职教师的比例;8x 为平均每所高等院校的在校生数;9x 为国家财政预算内普通高教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0x 为生均教育经费。
建模与求解:一构造原始数据矩阵X=⎥⎥⎥⎥⎦⎤⎢⎢⎢⎢⎣⎡1021x x x二使矩阵X标准化(程序见附录1)Z= 4.3685 3.9057 4.0909 4.1392 4.5401 4.5748 2.4120 0.39541.98622.6869 2.3854 2.4187 2.0965 1.9157 0.8299 1.13461.0221 1.4520 1.5048 1.3575 0.9509 1.0406 1.4024 1.09910.0952 0.2331 0.1895 0.2072 0.1326 0.1823 0.0558 0.53750.2342 0.3453 0.3790 0.3951 0.0988 0.1823 0.7080 0.72190.3918 0.3133 0.2898 0.2270 0.1495 0.1823 0.5775 -0.2813-0.0717 -0.0556 -0.0111 -0.0169 -0.0536 -0.0533 0.8638 0.2482 -0.1829 0.0086 -0.0223 -0.0136 -0.0649 -0.0701 0.4691 0.7675 -0.2756 -0.0396 0 -0.0466 -0.1383 -0.1374 0.2405 1.0602 -0.5166 -0.4405 -0.2564 -0.3168 -0.3696 -0.3899 0.7418 1.0264 -0.6371 -0.4245 -0.4124 -0.4091 -0.3696 -0.4067 0.4234 1.2987 -0.6279 -0.1358 -0.3344 -0.3959 -0.3922 -0.4235 0.4793 1.3884 -0.4981 -0.3924 -0.3567 -0.3663 -0.3414 -0.3562 -0.3371 0.4664 -0.4703 -0.3924 -0.3678 -0.3531 -0.3696 -0.3899 0.4979 0.4005 -0.3590 -0.3924 -0.2564 -0.3201 -0.3414 -0.3562 -0.0305 -0.03090.0396 -0.3122 -0.2341 -0.1191 -0.0705 -0.0196 -0.7098 -0.5435-0.1922 -0.2160 -0.2564 -0.2740 -0.3584 -0.3562 -0.1881 -0.4775 -0.3683 -0.2160 -0.3233 -0.2740 -0.2850 -0.2889 -0.7606 0.2939 -0.4054 -0.3764 -0.3121 -0.3729 -0.3696 -0.4067 -0.0509 -0.1155 -0.6093 -0.5047 -0.5239 -0.5113 -0.4543 -0.4572 0.4590 0.1806 -0.5444 -0.4886 -0.6019 -0.5640 -0.4656 -0.4740 -0.2660 -0.6889 -0.4425 -0.3764 -0.3455 -0.3531 -0.3358 -0.4067 -0.2220 0.2262 -0.5074 -0.5367 -0.4793 -0.4487 -0.4486 -0.4909 -0.4709 -0.0630 -0.3776 -0.3764 -0.5128 -0.4289 -0.3471 -0.3057 -0.4184 -0.59080.4103 -0.6490 -0.5462 -0.5410 -0.2906 -0.2384 -3.0524 -2.6580-0.6464 -0.5528 -0.5350 -0.5640 -0.4656 -0.5077 -0.2897 -0.0681 -0.6001 -0.6169 -0.5685 -0.5673 -0.4938 -0.5077 0.3065 -0.39800.1322 -0.2962 -0.3567 -0.3070 -0.2793 -0.2216 -1.2569 -1.4908-0.5630 -0.6971 -0.6911 -0.6860 -0.5051 -0.5245 -0.3388 -1.54320.2157 -0.4565 -0.5350 -0.4948 -0.3584 -0.2889 -2.0750 -2.2960三构造矩阵相关系数矩阵R(程序见附录2)R= 1.0000 0.9434 0.9528 0.9591 0.9746 0.9798 0.4065 0.06630.9434 1.0000 0.9946 0.9946 0.9743 0.9702 0.6136 0.35000.9528 0.9946 1.0000 0.9987 0.9831 0.9807 0.6261 0.34450.9591 0.9946 0.9987 1.0000 0.9878 0.9856 0.6096 0.32560.9746 0.9743 0.9831 0.9878 1.0000 0.9986 0.5599 0.24110.9798 0.9702 0.9807 0.9856 0.9986 1.0000 0.5500 0.22220.4065 0.6136 0.6261 0.6096 0.5599 0.5500 1.0000 0.77890.0663 0.3500 0.3445 0.3256 0.2411 0.2222 0.7789 1.00000.8680 0.8039 0.8231 0.8276 0.8590 0.8691 0.3655 0.11220.6609 0.5998 0.6171 0.6124 0.6174 0.6164 0.1510 0.0482四求出R的特征值和累积贡献率(程序见附录3)λ1= 7.5022贡献率τ1=λ1/10=75.0216%λ2= 1.577累积贡献率τ1+τ2=90.7915%λ3= 0.5362累积贡献率τ1+τ2+τ3=96.1536%λ4= 0.2064累积贡献率τ1+τ2+τ3+τ4=98.2174%可以看出,前两个特征根的累计贡献率就达到90%以上,主成分分析效果很好。
2016年教育事业统计指标解释

基础教育统计指标解释
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 区)评估指标的解释:经县级及以 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具有专业性 称号的优秀教师,如骨干教师、学 科带头人、教坛新秀、名师和名校 长、特级教师、人民教育家培养对 象、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等。
包括从事安全保卫工作 的校内职工、临时工、 外聘保安公司等人员。
• 部队(幼儿园):是指在各地举办幼儿园的军队系统。
• 集体(幼儿园):是指利用集体或公共资产、经费举办幼儿园 的街道、乡镇、居委会或村委会。 • 地方企业:是指利用企业拨款(企业对学校的拨款属于国家财 政性教育经费和国有资产举办学校(机构)的地方国有企业, 如钢铁、石油等企业。) • 民办:是指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学校(机构)的社会组 织或个人。
是指学校各项仪器设备是否达到各 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仪器配备标 准。包括体育器械配备、音乐器材配备、 美术器材配备、数学自然实验仪器、理 科实验仪器等是否达标。 我省目前执行的标准是《江苏省中小 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十二五”版)》 和《江苏省幼儿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试行)》,学校至少应达到Ⅲ类标准。 根据《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 准》规定,义务教育学校应该达到Ⅰ类 标准。
基础教育统计指标解释
政府购买学位是指在公办学校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 地方各级政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向民办学校购 买的用以安排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学位的数量。填报时,以财政实际支付的人数为准。 ★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政府购买学位必须与民办 学校签订委托培养协议,财政为此支付培养费,包括人 员工资、公用经费、固定资产折旧、民办学校合理利润 等,学生在民办学校享受在公办学校一样的待遇,不需 要交纳任何费用。
基础教育统计指标解释
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6目录【精选资料】

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6目录【精选资料】《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9》目录(中英文对照附电子版)是一部以全面反映我国人口和就业状况为主的资料性年刊,收集了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就业统计的主要数据,同时附录了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数据。
年鉴内容分为八部分:综合数据、2008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2008年劳动力抽样调查主要数据、2008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统计数据、2008年全国户籍统计人口数据、2008年全国计划生育统计人口数据、世界部分国家及地区人口和就业统计数据、2008年人口变动和劳动力调查制度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第一部分综合数据1-1 各地区人口数1-2 按性别分人口数1-3 按城乡分人口数1-4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1-5 各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1-6 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基本情况1-7 各地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1-8 全国历年人口密度1-9 全国劳动统计主要指标1-10 分城乡就业人员年末人数1-11 分产业就业人员年末人数1-12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及失业率(年末登记数)1-13 分地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年末登记数)1-14 分地区城镇登记失业率(年末登记数)1-15 分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末人数1-16 分登记注册类型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末人数 1-17 分行业城镇单位女性就业人员年末人数 1-18 分登记注册类型城镇单位女性就业人员年末人数 1-19 分地区城镇单位使用的农村劳动力年末人数 1-20 分地区城镇单位使用的农村劳动力年末人数(国有单位) 1-21 分地区城镇单位使用的农村劳动力年末人数(城镇集体单位)1-22 分地区城镇单位使用的农村劳动力年末人数(其他单位) 1-23 分行业城镇单位使用的农村劳动力年末人数 1-24 分登记注册类型职工平均工资及指数 1-25 分登记注册类型职工平均实际工资指数 1-26 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1-27 分地区职工平均工资1-28 国内生产总值及构成1-29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第二部分 2007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 2-1 各地区人口数及人口自然变动情况2-2 各地区人口的城乡构成2-3 全国分年龄、性别的人口数2-4 全国城市分年龄、性别的人口数2-5 全国镇分年龄、性别的人口数2-6 全国乡村分年龄、性别的人口数2-7 各地区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2-8 各地区城市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2-9 各地区镇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2-10 各地区乡村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2-11 各地区户数、人口数、性别比和平均家庭户规模 2-12 各地区城市户数、人口数、性别比和平均家庭户规模2-13 各地区镇的户数、人口数、性别比和平均家庭户规模 2-14 各地区乡村户数、人口数、性别比和平均家庭户规模 2-15 各地区按家庭户规模分的户数2-16 各地区城市按家庭户规模分的户数2-17 各地区镇按家庭户规模分的户数2-18 各地区乡村按家庭户规模分的户数2-19 各地区家庭户类别2-20 各地区城市家庭户类别2-21 各地区镇家庭户类别2-22 各地区乡村家庭户类别2-23 全国家庭户人数和户主的年龄、性别构成 2-24 各地区分性别、受教育程度的人口2-25 各地区城市分性别、受教育程度的人口 2-26 各地区镇分性别、受教育程度的人口2-27 各地区乡村分性别、受教育程度的人口 2-28 各地区分性别的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 2-29 各地区城市分性别的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 2-30 各地区镇分性别的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 2-31 各地区乡村分性别的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 2-32 全国15岁及以上人口分年龄、性别的婚姻状况 2-33 全国城市15岁及以上人口分年龄、性别的婚姻状况 2-34 全国镇15岁及以上人口分年龄、性别的婚姻状况 2-35 全国乡村15岁及以上人口分年龄、性别的婚姻状况 2-36 各地区分性别、婚姻状况的人口2-37 各地区城市分性别、婚姻状况的人口2-38 各地区镇分性别、婚姻状况的人口2-39 各地区乡村分性别、婚姻状况的人口2-40 全国育龄妇女分年龄、孩次的生育状况(2006年11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 2-41 全国城市育龄妇女分年龄、孩次的生育状况(2006年11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 2-42 全国镇育龄妇女分年龄、孩次的生育状况(2006年11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 2-43 全国乡村育龄妇女分年龄、孩次的生育状况(2006年11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 2-44 全国分年龄、性别的死亡人口状况(2006年11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 2-45 全国城市分年龄、性别的死亡人口状况(2006年11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 2-46 全国镇分年龄、性别的死亡人口状况(2006年11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 2-47 全国乡村分年龄、性别的死亡人口状况(2006年11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 2-48 各地区分性别的各种户口状况人口2-49 各地区城市分性别的各种户口状况人口2-50 各地区镇分性别的各种户口状况人口2-51 各地区乡村分性别的各种户口状况人口2-52 各地区60岁及以上分性别、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2-53 各地区城市60岁及以上分性别、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2-54 各地区镇60岁及以上分性别、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2-55 各地区乡村60岁及以上分性别、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2-56 全国60岁及以上分年龄、性别、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2-57 全国城市60岁及以上分年龄、性别、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2-58 全国镇60岁及以上分年龄性别、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2-59 全国乡村60岁及以上分年龄、性别、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第三部分 2007年劳动力抽样调查主要数据3-1 分地区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3-2 分地区全国男性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3-3 分地区全国女性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3-4 按年龄、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3-5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年龄构成3-6 按行业、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3-7 按职业、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3-8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职业构成 3-9 按年龄、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就业身份构成3-10 按就业身份、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年龄构成 3-11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就业身份构成 3-12 按就业身份、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3-13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就业身份构成 3-14 按就业身份、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年龄构成 3-15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就业身份构成 3-16 按就业身份、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3-17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行业构成 3-18 按行业、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年龄构成3-19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行业构成 3-20 按行业、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3-21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职业构成 3-22 按职业、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年龄构成 3-23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职业构成 3-24 按职业、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3-25 城镇就业人员调查周平均工作时间3-26 城镇男性就业人员调查周平均工作时间3-27 城镇女性就业人员调查周平均工作时间3-28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工作时间构成 3-29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工作时间构成 3-30 按户口性质、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工作时间构成 3-31 按就业身份、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工作时间构成 3-32 按行业、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工作时间构成 3-33 按职业、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工作时间构成3-34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失业原因构成 3-35 按失业原因、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年龄构成 3-36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失业原因构成 3-37 按失业原因、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3-38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3-39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年龄构成 3-40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寻找工作方式构成 3-41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寻找工作方式构成 3-42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失业前的行业构成 3-43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失业前的行业构成 3-44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失业前的职业构成 3-45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失业前的职业构成 3-46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未工作时间构成 3-47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未工作时间构成第四部分 2007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统计数据 4-1 各地区分行业国有单位就业人员数4-2 各地区分行业城镇集体单位就业人员数4-3 各地区分行业其他单位就业人员数第五部分 2007年全国户籍统计人口数据5-1 各地区总户数、总人口5-2 各地区市总户数、总人口5-3 各地区县总户数、总人口5-4 各地区镇总户数、总人口5-5 各地区非农业、农业人口5-6 各地区市非农业、农业人口5-7 各地区县非农业、农业人口5-8 各地区镇非农业、农业人口5-9 按总人口排序的市及人口数5-10 按非农业人口排序的市及人口数第六部分 2007年全国计划生育统计人口数据 6-1 各地区分孩次计划生育率与上年同期比较 6-2 各地区已婚育龄妇女领证情况及避孕率与上年同期比较 6-3 各地区采用各种节育措施人数6-4 各地区采用各种节育措施人数与上年同期比较 6-5 各地区采取各种避孕措施分布6-6 各地区采取各种避孕措施分布与上年同期对比 6-7 各地区实施各种节育手术的例数6-8 各地区实施各种节育手术例数与上年同期对比第七部分世界部分国家及地区人口和就业统计数据一、世界部分国家人口和就业统计数据7-1 年中人口数7-2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7-3 人口年龄构成7-4 人口、社会和经济指标7-5 全部就业人数7-6 全部女性就业人数7-7 第一产业就业人数7-8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7-9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7-10 失业人数7-11 制造业平均工资7-12 消费价格指数二、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和就业统计数据 7-13 人口主要指标7-14 分行业全部就业人数 7-15 分职业全部就业人数 7-16 按年龄分组的失业人数 7-17 按失业前行业分的失业人数 7-18 按失业前职业分的失业人数 7-19 非农行业工人日工资率 7-20 非农行业管理人员月工资率 7-21 非农行业周工作小时 7-22 分行业职业伤害情况 7-23 消费价格指数三、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和就业统计数据 7-24 人口主要指标?7-25 分行业全部就业人数 7-26 分职业全部就业人数 7-27 按年龄分组的失业人数 7-28 按失业前行业分的失业人数 7-29 按失业前职业分的失业人数 7-30 非农行业平均工资7-31 非农行业周工作小时 7-32 分行业职业伤害情况 7-33 消费价格指数四、台湾省人口和就业统计数据 7-34 台湾省面积及人口主要指标 7-35 分行业全部就业人数 7-36 失业人数和失业率7-37 非农行业工人月工资率 7-38 非农行业月工作小时7-39 分行业职业伤害情况7-40 消费价格指数第八部分 2007年人口变动和劳动力调查制度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以下是附加文档,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删除,谢谢高二班主任教学工作总结5篇高二班主任工作总结1本学期,我担任高二(14)班班主任。
2016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精选文档】

2016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精选文档】2003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目录一、卫生机构1-1 卫生机构数1-2 2002年各类卫生机构数1-3 2002年各地区卫生机构数1-4 2002年各地区医疗机构数(非营利性) 1-5 2002年各地区医疗机构数(营利性) 1-6 2002年医院、妇幼保健院等级情况 1-7 2002年各地区医院等级情况1-8 2002年按床位数分组的医院、妇幼保健院(所、站)和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数1-9 2002年各地区按床位数分组的医院数 1-10 2002年按床位数分组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院数1-11 2002年各地区按床位数分组的乡镇卫生院数 1-12 村卫生室数简要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二、卫生人员2-1 卫生人员数2-2 2002年卫生人员数(按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分) 2-3 2002年各类卫生机构人员数2-4-1 2002年各地区卫生人员数2-4-2 2002年各地区卫生人员数(市) 2-4-3 2002年各地区卫生人员数(县) 2-5-1 高、中级卫生技术人员数2-5-2 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2-10 2002年各地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 2-7-1 2002年执业(助理)医师数2-7-2 2002年各地区执业(助理)医师数 2-8-1 2002年分科执业(助理)医师数2-8-2 2002年各地区分科执业(助理)医师数 2-9 2002年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范围2-10 2002年医疗机构卫生人员数(非营利性、营利性)2-11 2002年医疗机构卫生人员数(政府办) 2-12-1 2002年医院卫生人员数2-12-2 2002年各地区医院人员数2-13-1 2002年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数 2-13-2 2002年各地区乡镇卫生院人员数 2-14-1 2002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人员数 2-14-2 2002年各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数2-15-1 2002年妇幼保健院(所、站)人员数2-15-2 2002年各地区妇幼保健院(所、站)人员数 2-16-1 2002年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卫生人员数 2-16-2 2002年各地区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人员数2-17-2 2002年各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人员数 2-18 2002年分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技术人员数 2-19 2002年卫生监督机构人员数2-17-1 2002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人员数 2-20 2002年卫生监督员数2-21 乡村医生、卫生员与农村接生员数2-22 2002年各地区村卫生室人员数简要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三、卫生设施3-1 卫生机构床位数3-2 2002年各地区卫生机构床位数3-4 2002年各地区医疗机构床位数(非营利性) 3-5 2002年各地区医疗机构床位数(营利性)-6 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 33-7 各地区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分科床位数3-8 2002年卫生机构万元以上设备台数3-9 2002年医院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使用情况3-10 2002年各地区医院大型医用设备台数3-11 2002年妇幼保健院大型医用配置使用情况 3-12 2002年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大型医用设备台数 3-13 2002年各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大型医用设备台数 3-14 2002年卫生机构房屋建筑面积(平方米) 3-15 2002年卫生机构业务用房面积(平方米)3-16 2002年医疗机构房屋建筑面积(平方米)简要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四、卫生经费4-1 卫生总费用4-2 卫生事业费4-3 卫生基本建设投资4-4 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支出4-5 2002年卫生机构资产与负债(不含诊所.医务室.村卫生室) 4-6 2002年卫生机构资产与负债(按经济类型/主办单位/地区分) 4-7 2002年各类卫生机构收入与支出(不含诊所.医务室.村卫生室) 4-8 2002年卫生机构收入与支出(按经济类型/主办单位/地区分) 4-9 2002年医疗机构资产与负债4-10 2002年医疗机构收入与支出(不含村卫生室)4-11 2002年政府办医院、妇幼保健院收入与支出 4-12 卫生部门综合医院收入与支出4-13 2002年卫生部门五级综合医院收入与支出 4-14 卫生部门综合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 4-15 2002年各地区卫生部门综合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4-16 2002年30种疾病平均住院医疗费用 4-17 2002年五级医院30种疾病平均住院医疗费用 4-18 2002年诊所、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收入与支出 4-19 2002年村卫生室收入与支出简要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五、医疗卫生5-1 医院诊疗人次数5-2 2002年医疗机构门诊服务情况5-3 2002年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门诊服务情况 5-4 2002年营利性医疗机构门诊服务情况 5-5 2002年政府办医疗机构门诊服务情况 5-6 2002年各地区医院门诊服务情况-7 2002年各地区非营利性医院门诊服务情况 55-8 2002年各地区营利性医院门诊服务情况 5-9 2002年各地区政府办医院门诊服务情况 5-10 综合医院分科门诊人次及构成5-11 2002年各地区综合医院分科门诊人次数 5-12 医院入院人数5-13 2002年医疗机构住院服务情况5-14 2002年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住院服务情况 5-15 2002年营利性医疗机构住院服务情况 5-16 2002年政府办医疗机构住院服务情况 5-17 2002年各地区医院住院服务情况5-18 2002年各地区非营利性医院住院服务情况 5-19 2002年各地区营利性医院住院服务情况 5-20 2002年各地区政府办医院住院服务情况 5-21 医院病床使用情况5-22 2002年医疗机构床位利用情况5-23 2002年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床位利用情况 5-24 2002年营利性医疗机构床位利用情况 5-25 2002年政府办医疗机构床位利用情况 5-26 2002年各地区医院床位利用情况5-27 卫生部门综合医院工作效率5-28 2002年各地区卫生部门医院医生人均担负工作量 5-29 2002年卫生部门城市医院出院病人疾病转归情况 5-30 2002年卫生部门县医院出院病人疾病转归情况 5-31 2002年卫生部门医院出院病人疾病别年龄别情况(合计) 5-32 2002年卫生部门医院出院病人疾病别年龄别情况(男)5-33 2002年卫生部门医院出院病人疾病别年龄别情况(女)5-34 1993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就诊率(‰) 5-35 1998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就诊率(‰) 5-36 1998年调查地区居民疾病别两周就诊率(‰) 5-38 1993年调查地区居民住院率(‰) 5-39 1998年调查地区居民住院率(‰) 5-40 1998年调查地区居民疾病别住院率(‰) 5-41 1998年调查地区居民经常就诊单位及原因构成(%) 简要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六、农村与社区卫生6-1 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及病床使用情况 6-2 2002年各地区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数 6-3 2002年各地区乡镇卫生院入院与出院人数 6-4 2002年各地区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与平均 6-5 2002年各地区村卫生室主要工作情况 6-6 2002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方式 -7 2002年各地区家庭卫生服务人次数 6 6-8 2002年各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工作情况简要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七、妇幼保健7-1 孕产妇保健情况7-2 2002年各地区孕产妇保健情况7-3 儿童保健情况7-4 2002年各地区儿童保健情况7-5 妇女病查治情况7-6 婚前检查保健情况(合计)7-7 婚前检查保健情况(男性)7-8 婚前检查保健情况(女性)7-9 计划生育手术情况7-10 2002年各地区计划生育手术情况简要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八、人民健康水平8-1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8-2 2002年各地区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8-3 婴儿死亡率、期望寿命8-4 年龄别男女期望寿命8-5 各地区婴儿死亡率与期望寿命8-6 1993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病率(‰)8-7 1998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病率(‰) 8-8 1998年调查地区居民疾病别两周患病率(‰) 8-9 1998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疾病严重程度 8-10 1993年调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 8-11 1998年调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 8-12 1998年调查地区居民长期失能率及其平均持续时间 8-13 1998年调查地区居民残障流行率及其严重程度 8-14 城市七岁以下儿童身体发育情况8-15 城市青少年、儿童身体发育情况8-16 农村青少年、儿童身体发育情况8-17 城乡居民平均每人每日营养素摄入量 8-18 城乡居民每人每日营养素摄入量占供给量百分比 8-19 城乡居民热量、蛋白质、脂肪摄入量来源构成(%) 8-20 城乡居民平均每人每日食物进食量(克)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资料简要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九、疾病控制与公共卫生-1 2002年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及病死率排序 99-2 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及病死率 9-3 2002年各地区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及病死率9-4 一岁儿童免疫接种率(%)9-5 2002年学生常见病预防控制情况9-6 2002年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情况9-7 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率(‰)9-8 2002年血吸虫病防治情况9-9 2002年血吸虫病查灭螺情况9-10 2002年克山病防治情况9-11 2002年大骨节病防治情况9-12 2002年地方性氟中毒(水型)防治情况 9-13 2002年地方性氟中毒(燃煤污染型)防治情况 9-14 2002年地方性砷中毒(水型)防治情况 9-15 2002年地方性砷中毒(燃煤污染型)防治情况 9-16 2002年碘缺乏病防治情况9-17 农村改水情况9-18 各地区农村改水情况9-19 农村改厕情况9-20 1996年不同人群吸烟情况9-21 1996年居民吸烟种类及公共场所吸烟情况 9-22 1996年居民被动吸烟及戒烟情况简要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十、居民病伤死亡原因10-1 1990年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10-2 1995年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10-3 2000年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10-4 2002年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10-5 2002年大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 10-6 2002年中小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 10-7 2002年城市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合计) 10-8 2002年城市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男) 10-9 2002年城市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女) 10-10 2002年大城市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合计) 10-11 2002年大城市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男) 10-12 2002年大城市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女) 10-13 2002年中小城市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合计) 10-14 2002年中小城市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男) 10-15 2002年中小城市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女) 10-16 1990年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10-17 1995年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10-18 2000年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10-19 2002年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10-20 2002年农村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合计) 10-21 2002年农村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男) 10-22 2002年农村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女)简要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十一、卫生监督(缺)11-1 各地区公共卫生预防性监督情况11-2 食品卫生监督情况11-3 各地区食品卫生监督情况11-4 各地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及从业人员数11-5 各地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从业人员培训体检情况 11-6 食品卫生抽样监测情况11-7 各地区食品卫生抽样监测情况11-8 食品卫生监督行政处罚情况11-9 发生食物中毒致病因素情况11-10 各地区发生食物中毒情况11-11 有害作业工人职业性健康检查11-12 各地区有害作业工人职业性健康检查11-13 生产环境职业危害情况11-14 各地区生产环境职业危害情况11-15 各地区急性农药中毒发病及死亡情况11-16 不同种类急性农药中毒情况11-17 各地区重大职业性中毒情况 11-18 分部门各类职业病新病例及死亡病例 11-19 各地区各类职业病新病例及死亡病例 11-20 事故性环境污染情况11-21 公共场所及从业人员卫生监督情况 11-22 公共场所卫生经常性监督、监测情况 11-23 化妆品产品卫生监督情况11-24 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及从业人员卫生经常性监督情况11-25 化妆品企业及从业人员卫生监督情况 11-26 生活饮用水供水卫生监督情况 11-27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情况11-28 放射卫生预防性监督情况11-29 放射卫生经常性监督情况11-30 实施放射卫生监督单位情况 11-31 放射性卫生检测情况11-32 放射照射事件11-33 各地区放射卫生监督基本情况 11-34 学校卫生经常性监督情况11-35 学生体检(经常性)情况十二、医学教育与科研12-1 普通高中等学校医学专业招生及在校学生数 12-2 普通高中等学校医学专业毕业人数 12-3 医学专业研究生及出国留学人数 12-4 卫生人员出国留学情况(截止2002年底) 12-5 2002年卫生人员培训情况12-6 2002年医疗机构人员培训情况 12-7 2002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人员培训情况12-8 2002年卫生监督检验(监测)机构人员培训情况12-9 医学科技成果获奖情况12-10 2002年医学科技成果情况12-11 2002年医学科技活动经费简要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十三、人口13-1 人口数及构成13-2 2002年各地区总人口13-3 五次人口普查数13-4 人口年龄结构13-5 各地区总人口及人口增长情况 13-6 各地区人口年龄结构13-7 各地区性比例、人口密度与负担系数 13-8 各地区每十万人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13-9 各地区文盲人口和文盲率简要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十四、社会、经济主要指标14-1 全国行政区划(2002年底) 14-2 农村基层组织情况14-3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 14-4 2001年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财政收支 14-5 价格指数(当年=100) 14-6 2002年各地区价格指数14-7 就业情况14-8 享受补助、救济人员情况14-9 城乡居民家庭收支情况14-10 2002年各地区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支情况 14-11 城市设施水平14-12 入学率、升学率、每万人口学生数简要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十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主要卫生指标附录一:台湾主要卫生指标附录二:我国卫生指标与世界主要国家比较以下是附加文档,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删除,谢谢高二班主任教学工作总结5篇高二班主任工作总结1本学期,我担任高二(14)班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