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琵琶行1

琵琶行导学案及答案

《琵琶行》 学习目标 1.理解本诗描绘音乐的语言技巧,学习通感、衬托等表现手法。 2.体会由琵琶女的遭遇引出的诗人对身世的感慨。 3.理清全文脉络,分析本诗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品味诗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丰富内涵。 2.赏析作者描写音乐的高超技术。 相关链接 1.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疮。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青年时因战乱曾四处漂泊,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有“兼济天下”、“为民请命”的理想和信念,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长篇叙事诗有《琵琶行》、《长恨歌》。 2.简介写作背景 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3.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

琵琶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琵琶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诗人情怀,领会白居易诗歌的深远影响与意义。 2、学习诗歌中各自不同的表现手法,从而领会诗歌的美质。 教学重点: 1、提示诗歌形象和语言的内含,体会作品情意和艺术特点,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2、通过朗读体会诗歌。 3、理解《琵琶行》,理解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艺术方法;领会天涯沦落的感伤和内含。 教学过程: 一、作品提示。 1、白居易是唐代继杜甫以后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琵琶行》上一篇七言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曲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白居易在《策林》六十九中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先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由于叙事与感情的结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又一新的高峰,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

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歌唱《琵琶行》”。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2、琵琶:弹拨乐器。相传在秦代,百姓因“苦长城之役”,“弦鼗(tao)而鼓之”。“鼗”,小鼓,如同今天的拨浪鼓。弦,名词做动词用,意即配上三条弦,便成了秦琵琶。到隋唐时,琵琶种类繁多,成为弹拨乐器的总称。本篇中琵琶女所弹奏的,是从“丝绸之路”传达室进的“曲项琵琶”,梨形、曲项、四弦,下腹共鸣性强。 3、行:一种体裁,因与“歌”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明朝胡震亨《唐音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性质的歌辞。 二、预习思考。 1、小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学生: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2、小序已经较清楚地讲述了琵琶女和故事和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还要写成一首诗呢? 学生:写诗合可以更好地抒情达意,给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鸣,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 3、概括各段的大意。 学生:第一段——浔阳江边闻琵琶; 第二段——江心聆听琵琶曲; 第三段——江中各诉身世苦;

高二语文琵琶行检测试题

第16课琵琶行(并序) 【学业达标评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两句诗交代了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夜晚)、地点(浔阳江头)、人物(主人和客人)、事件(主人送客人)和环境(枫叶荻花秋瑟瑟),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2.“无管弦”三字在情节的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试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反映出诗人在政治上遭受打击,被贬谪九江后的苦闷与凄凉的心境。 4.“今夜闻君琵琶语”中“语”如果换成“曲”,表达效果有何不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语”既指曲声,也含有琵琶女通过音乐所表露出的心曲,比“曲”的含义更深广。

5.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音乐声中塑造了怎样的琵琶女和诗人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全篇写音乐三个回合:一闻乐,闻声不见人,情相触;再闻乐,见人再闻声,情相通;三闻乐,知人重闻声,情相融。琵琶声中塑造出诗人自身横遭贬谪、抑郁寡欢的形象,琵琶女漂泊沦落、凄苦哀怨的形象;青衫泪中表现出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平等心情。 6.结尾一段,诗人三闻琵琶,为何“凄凄不似向前声”,诗人“泪湿青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琵琶女听到诗人倾诉后,既悲自己的漂泊沦落,又悲诗人的被贬遭际,所以乐声更凄悲;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悲自己的谪居荒僻之地,所以泪湿青衫。两人感情更加相通,达到了相融。 二、 7.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①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 ②它在艺术上的成功还在于运用了优美鲜明的、有音乐感的语言 ③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所得来的感受 ④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 ⑤《琵琶行》一诗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

《琵琶行》导学案及训练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训学斋规》编号:gswhywbx3—006 文华高中高一语文必修3 《琵琶行并序》导学案(教师版) 编制人:王安章审核人:编制时间:2014年3月16日 学习目标 1、能说出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2、能说出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 3、能认识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重点难点 1、能说出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2、能说出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 学习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知识 1、认识作者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现实主义伟大诗人。读书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疮,16岁时以《赋得古原草送别》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青年时因战乱曾四处漂泊,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有“兼济天下”、“为民请命”的理想和信念,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罪恶。长篇叙事诗有《琵琶行》《长恨歌》。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了解背景 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贬为江州刺史,又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诗人借琵琶女的遭遇表现自己天涯沦落的不幸。 3、熟悉乐府 本诗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有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这首诗属于后者。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第一单元 qìn(沁)园春分mì(泌) màn(漫)江màn(谩)骂百gě(舸) 寥ku?(廓) xi?(携 )来zhēng(峥)嵘挥斥方qiú(遒) 万户h?u( 侯 ) 浪a(遏)飞舟páng(彷)徨寂liáo(寥) 彳chù(亍) 惆chàng(怅) 凄wǎn(婉) 颓pǐ(圮) 青xìng(荇) 浮zǎo(藻) 漫sù(溯 ) 长gāo(篙) hāo草 (蒿 ) 枯gǎo(槁 ) 斑lán(斓) shēng(笙)箫 青tāi(苔 ) 荆jí(棘) 火bō(钵) niǔ(忸)怩麦zāo(糟) 发jiào(酵 ) dùn (炖)肉团jī(箕) 凌wǔ(侮) chì(叱)骂踟chú(蹰 ) 第三单元 liáo(寥)落长歌dàng(当)哭fěi (菲)薄桀ào (骜) di?(喋)血 立Pū(仆) 风尘púpú(仆仆) lìn(赁)屋àn(黯)然a(噩)耗 尸hái(骸) chuāng(创)伤浸zì(渍) gàn(干)练zhǎn(辗)转 yǔn (殒)身不xù(恤) 作yī (揖) tǎng(倘)使解pōu (剖) 步lǚ(履)

谦xùn (逊) jiǒng(迥)乎不同bǐng(屏)息叱zhà(咤)风云chà(诧)异lì(莅)临 第四单元 紫jīng (荆) 花易zhì (帜) 停b? (泊) 超zài (载) 登zǎi (载) mēng骗(蒙) měng古 (蒙) 婆suō (娑) a梦(噩) xī(嬉)笑 zhuàn写(撰) chú菊(雏) zhì息(窒) 绿树成yīn(阴) bō夺(剥) bāo(剥)果皮夏yǎn (衍) l?ng堂(弄) 游shuì (说) qì据(契) ǎo断(拗) ào口(拗) 执niù (拗) dìng(锭)壳hǒng骗(哄) 起h?ng (哄) 气hōnghōng (哄洪) ru?(偌)大污mia(蔑) chuǎi测(揣) chuāi(揣)着挣chuài (揣)yì年(翌) h?ng(横)亘hang(横)财 酝niàng (酿) zuō(作)坊一鼓zu?气(作) 二、辨析下列汉字的字形 第一单元 沁香分泌谩骂漫江惆怅为虎作伥苍茫沧桑阻遏碣石 彷徨惶然惋惜哀婉颓圮杞人忧天祭祀沉淀纸锭绽放 彷徨牌坊惆怅稠密丝绸无耻谰言斑斓波澜朔风追溯

《〈琵琶行〉并序》导学案(2)及答案

《〈琵琶行〉并序》导学案(二) 【学习目标】 1、了解琵琶女的的凉身世和诗人贬职失意的苦闷心情,琵琶女的飘零身世和诗人宦途潦倒,沟通了彼此的感情渠道,控诉了封建社会摧残人才的黑暗现实。 2、赏析这首诗的音乐美、意境美。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绘音乐形象,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写作特点。 3、进一步提高欣赏能力和朗读背诵能力。 【重点难点】 1、第二段,以体会琵琶的音乐美为主。 2、创设联想和想象,探究诗歌意境。 3、学习描摹音乐意境。 【学法指导】 诵读入境,感知诗意;潜心涵泳,体味情感。 【学习过程】 1.诗人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来表现琵琶女出场时迟疑不决的心情,意在强调的是( ) A.拘于礼法,男女有别,不能见男人。 B.技艺高超,弹奏能手,不屑见官人。 C.深怀怨恨,内心痛苦,无心见生人。 D.世态炎凉,人心叵测,不可见路人。 2.下列对白居易《琵琶行》描绘的形象的分析中,不当的一项是() A.琵琶女是演奏技艺精湛卓绝,悲凉身世令人心酸的被污辱和被损害者的形象。 B.作者写自己的遭遇,是为了衬托琵琶女形象。 C.诗中琵琶女和作者这两个形象感情上的共鸣之处是“同是天涯沦落人”。 D.诗中对琵琶女身世的描述,主要是通过琵琶女的倾诉表现的。 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3—5题。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 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 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 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4.对以上部分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 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给听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大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D.“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到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琵琶行一等奖教案

琵琶行一等奖教案 琵琶行一等奖教案 《琵琶行》一等奖教案 【课例实录】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师:请同学们先欣赏一段视频。(播放经过编辑的《江南烟雨琵琶行》视频及解说词) 师:视频中提到的诗人是谁? 生:白居易。 师:白居易是怎样一位诗人? 生: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 师:不仅如此,白居易还是一位富有同情心、悲悯心的诗人。他在《长恨歌》一诗中既讽刺了唐玄宗重色误国,又表达了对玄宗思念杨玉环的同情,他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他在《卖炭翁》一诗中讲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又表达了对下层劳动者的同情与悲悯。那么,白居易由长安被贬到江西九江的浔阳江头,又对什么人发出了怎样的慨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板书课题) 师:琵琶行的“行”是什么? 生:诗歌的一种体裁。

师: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它是一种以铺叙记事为主的歌词。 二、诵读小序,概括情节 师:下面请同学们读一下诗前的小序。 (生读小序) 师(纠正个别读音):诗前小序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谁能用简单的话概括一下 生:它主要写了琵琶女的身世。 师:写身世,也就是介绍了写《琵琶行》的原因。 三、初读文本,抓关键句 师: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国文本是读的学科”。我们首先走进文本,放声地、自由地来读一下这首诗,好不好?下面我们自由地放声来读。(播放《琵琶行》琵琶曲音乐,学生放声自由读。5分钟左右) 师:好,刚才大家已经读过了这首诗,我们都沉浸在诗的境界里。那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这首诗最能体现诗人情感和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师:对,同学们,“沦落”是什么意思呀? 生:落魄失意。 师:对,落魄失意,遭遇坎坷。那么,“沦落人”又是谁呀? 生:指的就是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四、再读文本,学生质疑

高一语文早读材料二

高一语文早读材料二 主备人:时间:2018-12-19 7:10—7:20背诵《鱼我所欲也》 7:20—7:35必修课文和《晨读晚练》积累部分 7:35—7:45名作荐读 7:45—7:50背诵检测 一、背诵《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亦:也。欲:想要。兼:同时具有。舍:舍弃。取:选取。甚:超过。于:比。故:所以,因此。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恶:厌恶。患: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如使:假如,假使。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不译。莫:没有。则:那么。凡:凡是,一切。得生:保全生命。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用,采用。为:做。而:但是。是故:这是因为。非独:不只,不仅非:不独:仅。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是:此,这样。勿丧:不丧失。丧:丧失。 一箪(dān)食,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箪:古代盛食物的圆竹器。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则:就。弗:不。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呼尔:呼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呼尔而与之:呼喝着给他(吃喝)。尔,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施粥,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走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正因为不吃被轻蔑所给予得来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行道之人:(饥饿的)过路的行人。蹴:用脚踢。而:表修饰。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琵琶行达标测试题.docx

.精品文档 . 琵琶行达标测试题 琵琶行(并序) 基础巩固 • 站起,拿得到!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 倡女(chānɡ)憔悴(jiāo)六幺(yāo) B. 铮铮(zhēnɡ)贾人(jiǎ)荻花(dí) . 嘈杂(cáo)虾蟆(há)钿头(diàn) D. 浸水( qìn)呕哑(yā)嘲哳(zhā)答案: 解析: A 项“憔”应读“qiáo” ;B 项“贾”应读“ɡǔ”; D 项“浸”应读“jìn”。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贬谪针砭曲终人散钿头银篦 B. 迁徙徒步忧愁暗恨扣人心弦 .天崖山涯幽咽泉流轻拢慢捻 D. 画舫作坊色调黯淡切切私语 答案:A 解析: B 项忧愁—幽愁;项天崖—天涯,山涯—山崖;D 项色调黯淡—色调暗淡。 3.选出与“添酒回灯重开宴”的“重”字意义相同的一 项()

A. 又闻此语重唧唧 B. 满座重闻皆掩泣. 商人重利轻别 离 D. 又重之以修能 答案: B 解析: B 项与例句中“重”的意思均为“重新”。A 项,“重”与“轻”相对。项,看重。 D 项,数词,层。 4.选出下列句子中“为”字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 例句:初为《霓裳》后《六幺》 A. 委身为贾人妇 B. 因为长句 . 为君翻作《琵琶行》 D. 霓为衣兮风为马 答案: 解析:项“为”是介词,读“wèi”;其余是动词,读“wéi”。 5.以下各句加点的词语,其意义与现代汉语一致的一项 是() A. 铁骑突出刀枪鸣 B. 凄凄不似向前声 .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D. 似诉平生不得志 答案: D 解析:A 项“突出”:突然,今义是:“①鼓出;②超过一般地显露出;③使超过一般” ;B 项“向前”:先前的,原先的,今义是“朝着前方(行动)”;项“明年” :第二年,今义是“今年的下一年” 。 6. 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琵琶行答案

琵琶行 命题人张春萍审核人王永霞 【学习目标】 一、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并背诵全诗。 二、欣赏诗歌中描写音乐的语言。 三、品味诗歌意境,分析琵琶女形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导学案 一、文苑寻宝 1、关于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为官曾于晚年担任太子少傅,去世后,赐谥号为“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以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的一生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 白居易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盏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问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 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疏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并且借机大肆攻击、中伤白居易,白居易终因此事被贬为江州司马。实际上他获罪的根本原因还是那些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贬官江州给白居易以沉重打击,也就是在这一年,白居易写下了千古名篇《琵琶行》。元和十五年,唐宪宗暴死在长安,唐穆宗继位,穆宗爱他的才华,把他召回了长安。但当朝大臣间争权夺利,穆宗不听劝谏,于是极力请求外放,穆宗长庆二年出任杭州刺史,杭州任满后任苏州刺史。晚年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他勤于政事,作了不少好事。他在西湖上筑了一道长堤,蓄水灌田,并写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钱塘湖石记》,刻在石上,告诉人们如何蓄水泄水。这就是有名的“白堤”。 白居易逝世时,时年75岁。葬于龙门山。他去世后,唐宣宗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2、诗歌主张。 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雪,弄花草”、别无寄托、无病呻吟的作品,认为诗歌应该反映人民疾苦,倡导“新乐府运动”,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白居易诗作通俗易懂,明丽流畅。文学史流传“老妪解诗”的佳话。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著有《白氏长庆集》。 二、文学常识 “歌”“行”“吟”是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梦游天姥吟留别》等。《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明朝胡震亨《唐吉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三、字音 嘈杂(cáo)嘲哳(zhā)贾人(gǔ)憔悴(qiáo)江渚(zhǔ) 湓浦口(pén)六玄(yāo)铮铮然(zhēng)虾蟆陵(há)呕哑(yā)

《琵琶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琵琶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琵琶行》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笔落惊风雨”版块的“诗从肺腑出”模块。除了与其他诗歌教学一样,能引导学生体会中国传统诗歌的独特美学风范之外,这首最能代表白居易诗歌成就的长篇歌行体诗歌,还要求学生能从中体会现实主义诗歌的独特风格及高超形象的音乐描写。 学情分析 白居易的这首叙事诗语言平朴,前后情节完整连贯,因此学生接受起来并不困难。但对于其中的音乐描写,因涉及化抽象为形象的相关艺术手法,学生想象和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加以正确引导。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歌行体相关文学常识。 2、鉴赏《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体会比喻等艺术手法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 3、对比李贺与白居易音乐诗,体会白居易的现实主义诗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鉴赏《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 难点:对比李贺与白居易音乐描写特点,体会白居易的现实主义诗风。 三、教学方法与用具 讨论探究、提问点拨。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文学常识 歌行体 歌、行都称歌行体,属于古体诗。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句法长短不一,富于变化。唐以后,歌行一般用五、七言古诗体裁。可叙事,可抒情、议论。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都是歌行体。

(2)如果让我用两句话概括《琵琶行》成就的原因,那就是“一段千载依然共鸣的绝响,一次同是天涯沦落的际遇。”我们今天这堂课的主题就是“一段千载依然共鸣的绝响”,即《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 (二)整体感知 【思考1】:诗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听到的琵琶声,听到琵琶声后的反应是怎样的?(找原文) 原文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分析:枫叶荻花,秋风萧瑟,茫茫江水,月色惨淡,以凄凉之景渲染凄凉之别。 原文2: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分析: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以听众的反应侧面烘托出琵琶女高妙的琴艺。 【思考2】:全诗的哪些段落或句子是直接描写音乐的? 明确: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绿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三)文本探究 【思考3】:分析原文对音乐的描写,列表,找出具体诗句,分析对应音乐特点。 诗句音乐特点 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深沉 小弦切切如私语细腻柔美 大珠小珠落玉盘圆润清脆错落有致 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流利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抑郁 银瓶乍破水浆迸激越高亢 铁骑突出刀枪鸣气势雄壮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最佳答案 高中语文第一册知识梳理 一、常见常用字的分辨 1. 多音字的分辨 攒攒射(cuán)沓拖沓(tà) 积攒(zǎn)一沓(dá) 难以数计(shǔ)便便宜(pián) 数数见不鲜(shu?)方便(biàn) 数量(shù)芳菲薄(fěi) 弄弄堂(l?ng)芳菲(fēi) 弄潮(n?ng)给给予(jǐ) 脉脉搏(mài)给以(gěi) 脉脉含情(m?)孱孱头(càn) 豁豁然开朗(hu?)孱弱(chán) 豁出去(huō)颤颤抖(chàn) 参加(cān)颤栗(zhàn) 参人参(shēn)参差(cēn)抹杀(mǒ)抹抹布(mā)倔倔强(ju?)拐弯抹角(m ?)倔头倔脑(jua)擂大吹大擂(l?i)栅栅极(shān)擂台(lai)栅栏(zhà)俩俩人(liǎ)期不期而遇(qī)伎俩(liǎng)期年期月(jī)没没齿难忘(m?)塞款塞入朝(sài)没有(m?i)塞住(sāi)不塞不流(sa)屏屏风(píng)屏息(bǐng)单单于(chán)姓单(shàn)处处罚(chǔ)骑胡服骑射(qí)怔怔住(zhang)处所(chù)铁骑( jì)怔忡(zhēng) 2形近字的分辨荫庇(bì)惴惴(zhuì)瑕疵(cī)揣摩(chuǎi)端详(duān)刚愎自用(bì)相悖(baì) 心腹(fù)脖颈(b?) 崎岖(qí)众口铄金,矍铄(shu?) 倚马可待(yǐ)闪烁(shu?) 骑兵(qí)瓦砾(lì) 绮丽(qǐ)一诺千金(nu?)淆乱乾坤(xiáo)偌大(ru?)肴馔(yáo)喏喏连声(nu?)半晌(shǎng)不容置喙(huì)响遏行云(xiǎng)如椽大笔(chuán)军饷(xiǎng )缘木求鱼(yuán)掾吏(yuàn)绵亘(gan)城垣(yuán)气馁(něi)永恒(h?ng)绥靖(suí)齐桓公(huán)肆无忌惮(dàn)耸峙(zhì)殚精竭虑(dān)持久(chí)邯郸(dān)侍奉(shì)弹药(dàn)恃才傲物(shì)箪食壶浆(dān)长篙(gāo)汩汩

2019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检测:第四单元第16课琵琶行(并序)含答案

第16课琵琶行(并序) 这是一个落寞的世界,这里有两位心境相似的才子佳人:一个是谪迁失意、辗转难眠的诗人;一个是黯然神伤、红颜不复的歌女。他们的相识、相知被诗与琵琶说尽。寒夜秋月,千古心情,在玉指和轻弦上泛漫,才子不为朝廷重用,病卧浔阳城,对月独倾,终日与黄芦苦竹为伴;佳人已再无亲人相依,今年欢笑复明年,那么今夕何夕?……她弹着琵琶,他细细地听,泪湿青衫…… 其实,心境怎样人生就怎样。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自信的心境,让他活得超然;苏东坡“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乐观进取的心境,让他活得永远年轻;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甘于奉献的心境,让他写就了自己精彩的人生!漫漫人生路,尽管有着无数的荆棘和风浪,有着太多的彷徨和无奈,有着不尽的挫折和苦难,但决定我们幸福与不幸福、快乐与不快乐的,不在于我们面临的生活是什么,而在于自己的心境。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杆独自愁。你的离开,她的思念,从此两个相爱的人夜夜无眠。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哪一个不是你漫漫长夜中对湘灵的思念?哪一种愁没倾诉出你对她浓浓的爱?你们十七年的相处,八年的相恋。乐天,你本以为此次的分别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重逢。然而,当你功成名就之时,你带着你的一腔美好归来,你以为有情人可以 “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只是你的一个梦。如今,梦醒了,心,

【课内挖掘】 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墨客,一个天涯歌女,是音乐,让他们演绎了一曲传唱千古而不衰的知音绝唱。在那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头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那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诗人白居易也在那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着,一路洒下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无法抹去。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又抒发了自己谪居江州后的郁闷心情,隐含当时社会动乱、政治衰败给人民造成的极大痛苦,意义深刻。“天涯沦落”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抒写出人们对苦难生活的共同的情感体验,引发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共鸣。 [写作运用]适用于“沟通”“理解”“知音”“同情”等话题。 【课外运用】 示例一: 我眼中的白居易,是一朵同情百姓疾苦、忧国忧民的伤感之花。他可怜琵琶女的悲惨身世,同情琵琶女的凄婉人生。于是,用那“枫叶荻花秋瑟瑟”的笔触写出了“别时茫茫江浸月”的伤感之情,情感的芦花在秋夜的凉风中瑟瑟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啊,此时的白居易也是身处被遗忘的角落里的人,处境悲哀,所以“江州司马青衫湿”,在官场的伸张正义抵不住小人的谗言献媚,数年的心血免不了被贬斥的厄运。读了白居易的诗,我多了一份对世事的哀叹,多了一份同情心。 (《我眼中的白居易》) 示例二: 任何生命体克服困难的努力总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在看到每一个生命体摆脱了困境,迎来自己的春天的时候,许多人的敬佩和欣慰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

琵琶行并序教案

《琵琶行》并序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基本内容,了解白居易和琵琶女两人身世的相似性; 2、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 3、欣赏诗中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4、背诵全文。 5、教学重点: 1、理解全诗大意,掌握重点字词; 2、把握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表达技巧; 3、掌握诗人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教学难点: 1、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2、2、了解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音乐的高超技法。 3、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讲授法 3、研讨法 教学时数: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作者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

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他的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和“”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传世,代表诗作有《》、《》、《》等。 新乐府运动,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以此命名。所谓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乐府本是汉武帝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这首诗属于后者。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二、写作背景

高一语文早读材料

2013年高一语文早读材料(第13周四用) 选文1 故乡永在 凸凹 故乡的村口有一盘石碾,碾花已经斑驳了,却依旧完整地立在那里。因为与石碾有关的人,许多都还健在,包括我,也包括那个当着村长的人。至今村里还未曾完全开化,还敬畏着两种东西:一官,二书。所以,有写书的我和当村长的他在,短期内,石碾是不会被“请”走的。 现在,人们都吃着面粉和从东北流入的精米,石碾的功能早已废掉了,我们之所以还固执地保留着它,是因为它承载着生命的记忆。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故乡的吃食几乎只有玉米。玉米被我们种下,被我们收获,然后拿到石碾上去加工,最后被我们吃到肚里。整个过程都是我们亲自参与的动作,没有多余的指望,也没有坐享其成的不安,日子虽然清寡,却也饱满着。 在故乡,还有一个不能被拆卸的“部件”,便是村口大柳树上,那挂用废铁制成的钟。之所以用“挂”而不是用“口”,是因为它虽然叫钟,却没有钟的模样,只是一块完整的铸铁,悬挂着,一有硬物敲击,便传出钟的声响。 但它规范了农人的生活。 生活,进入了人民公社的程序,劳动就变成了集体或团队的方式,那挂钟就有了发号施令的作用。钟声一响,人们出工;从那一刻起,家居下的私人生活就结束了,而变成了必须服从统一意志的“社会主义”劳动。 那个时节,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个贫瘠的山地,其实也简化为一个解决吃饭的问题。如果不服从钟的指令,土地就会荒芜,玉米就会歉收,就会挨饿。况且,敲钟的人和被钟声汇集的人,都要毫不例外地下到地里去,都要“躬耕田亩”。所以,钟所敲击而出的,不是“官本位”的权

威,而是“民本位”的和声,或者说,它是“日出而作”,结伴而行,共同创造生活的“安魂曲”。人们因此而敬重它,信任它。 所以,这挂钟是个温馨的历史记忆,告诉人们:昨天的日子,还有一段值得回味的时光——物质虽然短缺,但却有一种难得的公平与公正,人们一起卑微,一起忍耐,即便是含辛茹苦,血汗交迸,也是心甘情愿的。 钟是特定历史的见证。从山地走到平原,已20余年了,故乡的人事已更迭得无法辨认,甚至有“家园”不在之感。但是,只要一见到那石碾、那钟,心头就温厚起来——因为他们还能指出我的来路,还能唤起我昨天的生命情感,便松了一口气——故乡还是在的。 父亲去世之后,母亲被我接了出来,回到故乡的机会就少了。这反而加深了我对故乡的思念。因为母亲就像一把离乡之土,即便是离开了母体,也带着故乡的腥味——她虽然身在平原、逡巡在楼宇之间,但她乡音不改,所思所叙,都是故乡的旧事,好像眼下的生活与她毫无关系。 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一旦合上了眼睛,你一定把我弄回老家去,跟你父亲葬在一起。” 你若跟她叨念眼前的事体,她的眼神是淡漠的,跟你的感情好像也有些隔膜;只有说到家乡的一枝一叶,她才明亮了眼睛,话语绵密得像仲夏的雨脚,一团亲情也盈盈溢溢。于是,母子的语境便总是过去的时态,好像我还未曾长大,依然依偎在她的双膝之上。 母亲真是一把故乡的土,即便是洒落在异乡,也固执地培植着属于故乡的情感。故乡的村长是我的同龄人,有一些文化,有一些主见,所以他专程来找我,对我说:你也算是个名人了,我想给你在家乡修一座故居。 我说:你千万别做煞风景的事,咱家乡最让人动心的是村头的石碾、大柳树上的挂钟,还有南方人稀罕的大土炕和石板瓦顶的传统民居,而不是一个无名作家的所谓故居。所以,你要真的

《琵琶行》检测试题及答案

《琵琶行》检测试题及答案 《琵琶行》检测试题及答案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试题了,借助试题可以检测考试者对某方面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好试题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琵琶行》检测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阅读《琵琶行》,回答问题。(10分)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举酒欲饮无管弦”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2)任选角度赏析“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3分) (3)“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3分) (4)从描写的角度分析,“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属于什么描写?这种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参考答案: (1)为下文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埋下伏笔。 (2)言之成理即可。

(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大弦的声音比喻作急雨;将小弦的声音比喻作私语;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琵琶声的高低缓急。 (4)属于环境描写。以景色的寂静寥廓,侧面烘托出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的状态,从侧面表现了琵琶女弹奏的动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并序》优秀导学案(1)及答案

《〈琵琶行〉并序》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白居易及其诗歌创作主张。 2、整体把握文章,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初步疏通文意。 3、进一步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提高朗读背诵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2 难点:目标3 【学法指导】 自学法:强化预习,正音顺句,对照注释,初解文本。 【知识链接】 1、品思题目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行,又叫“歌行”,源于汉魏乐府,是其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歌、行、引(还有曲.吟.谣等)本来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之一,后来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等古体。 2、作者介绍 唐?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自号“酔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其祖父时迁居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 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小时候聪颖过人,5/6岁即学作诗,9岁便懂音韵。由于“家贫多故”,11/12岁便颠沛流离,接触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后到长安应试,以《赋得古原草送别》得顾况赏识。落第后回家伏案苦读,竟至口舌生疮,手肘结茧。27岁中进士,因取中“拔萃”,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东宫属官,掌讽谏太子过失)。元和十年贬江州司马,后移忠州刺史。唐穆宗时,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晚年以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出任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以44岁为界,之前抱定“兼济天下”之思,之后则“独善其身”。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人称“诗魔”,和好友元稹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反对六朝以来的“嘲风雪,弄花草”的作品,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即所谓“讽喻诗”(《新乐府》50首《秦中吟》10首),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当时对外国也有一定影响。其艺术成就最高的是长篇叙事抒情诗。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 3、写作背景 《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谕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疏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加之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 【学习过程】 1.填空

高中语文早读素材集锦

第一周阅读材料 周二阅读时光 17岁的梦想榜单 高二那年,被理科摧残得斗志全无后,我落拓地来到了这个文科班。在大家眼中,文科虚而无用,只有理科毫无长进的差生才会委身。即使各科老师穷尽了热情与办法,也没能改变每一届文科班只有寥寥几人考上本科的惨状。 最先,初生牛犊的我们也在嘲笑历届学长学姐,并发誓要打破恶性循环,但一次次考试铩羽而归后,我们才明白自己也不过如此。班上的学生,要么是基础不牢固,要么是偏科严重,各有各的缺陷。渐渐的,我们都觉得难逃命运之手的捉弄,拼命挣扎也不过是赴死亡盛宴一场,只是死状不同而已。随着高三来临,教室里的氛围陡然怪异了许多。成绩稍差的同学几近放弃,用逃课、睡觉等方式进行着末日狂欢,而稍好的同学则是愁眉苦脸,一派萧瑟的情状。 初秋的一天,班主任李老师找到了身为班干部的我,让我制作梦想榜单。 梦想榜单?这是什么?我怀揣疑惑,但还是按照李老师的要求买来纸张。片刻,她所谓的梦想榜单就诞生了。 课间十分钟,李老师拿着梦想榜单走进教室,神秘地示意大家安静下来。她要求每个人把梦想写在榜单上,可以是某所大学,可以是一个分数,但是,必须实名。这句话像一束火苗,瞬间在教室里引起热议。我们很不理解,梦想是滋润心田的泉水,一旦宣之于外,便显得矫情做作。况且,制定目标的做法很多班级都沿用过,也没见有谁在高考中成了黑马,何必多此一举呢? 见自己的提议无人响应,李老师皱了眉头,“原以为长江后浪推前浪,哪晓得你们这群90后还没我这个60后胆子大。这样吧,我带头,但我不需要参加高考,就写其他的梦想吧。”说罢,她唰唰写上了“减肥二十斤”五个字,落款了自己的名字,还自嘲式地拍了拍自己的肚腩。 我们瞠目结舌,但更多的是感动唏嘘。该是对学生有着怎样的关爱,才能让她这样自黑啊! 几乎再无犹豫,有胆大的同学率先提笔写上了本省一所挺不错的大学,谁知惹得李老师“扑哧”笑了。“今天我要你们尽情做梦大胆写,管它现不现实!大学有什么难考的?”在李老师的鼓动下,带头的同学划掉了刚刚写的大学,填上了复旦大学。 受这份自信的感染,我第二个上前写下了“南京大学”这四个我从前想都不敢想的字。随后,又有几位同学凑上前羞涩地写下了几所名校,渐渐的,全班同学彻底放开,纷纷抢着笑着在榜单上快意书写着。压抑许久的教室,荡漾成一汪欢乐的海洋。完整的榜单新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