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律法规}法律硕士考研历年试题分类解释法理学.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4. 分析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下列法学流派中,主要强调对法进行规范分析的是( )(2013年法学综合课单选第1题)A.自然法学派B.分析法学派C.历史法学派D.社会法学派正确答案:B解析:分析法学派认为法与道德没有实质联系,强调对法进行规范性的分析。
本题选B。
知识模块:法理学2.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基本特征的是( )(2013年非法学综合课单选第1题)A.社会公益性B.技术规范性C.国家强制性D.国家引导性正确答案:C解析:法的基本特征包括规范性、国家意志性、普遍性、权利义务一致性、国家强制性和程序性。
C项正确。
知识模块:法理学3.首次将“法”界定为高度专门化的社会控制工具的学者是( )(2013年非法学综合课单选第2题)A.亨利.梅因B.马克斯.韦伯C.卡尔.马克思D.罗斯科.庞德正确答案:D解析:社会控制论的代表人物是罗斯科·庞德,他首次将“法”界定为“高度专门化的社会控制工具”,D项正确。
知识模块:法理学4.下列关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2011年法学综合课单选第2题)A.两者法律渊源相同B.两者法律本质相同C.两者诉讼程序相同D.两者法律结构相同正确答案:B解析:两大法系在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阶级本质、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等方面都是一致的。
两大法系都是资本主义法,法律本质相同,B项正确。
两者法律渊源、诉讼程序不同、法律结构不同。
知识模块:法理学5.下列关于法律继承的理解,正确的是( )(2017年非法学综合课单选第3题)A.法律继承与法系的形成之间没有关系B.法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决定了法律继承的必要性C.法律继承是指不同国家法律之间相互继受和影响D.法律继承仅体现本国法律传统和法律文化的延续正确答案:B解析:法系是具有共性或共同历史传统的法律的总称,法律继承是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延续和继受,法律继承是法系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A项错误。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1.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1.doc](https://img.taocdn.com/s3/m/914e1957fc4ffe473368ab6b.png)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1一、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 (2016年真题)下列关于法律部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法律部门划定后应保持相对稳定(B)法律部门是构成法系的基本单位(C)法律部门的划分与人的主观意志无关(D)法律部门划分的首要标准是法律调整的方法2 (2017年真题)我国《刑法》第21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关于该法条中包含的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假定条件和法律后果(B)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C)法律后果和行为模式(D)假定条件和行为模式3 (2012年真题)下列关于我国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立法在内涵上不包括法律的废止(B)立法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最重要的权力(C)我国的立法体制是中央和地方的二元立法体制(D)立法是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的活动4 (2013年真题)在我国,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活动中,不具有立法性质的是( )。
(A)法律编纂(B)法律清理(C)法律汇编(D)法典编纂5 (2013年真题)马克思指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自然科学家。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立法者都应当从自然科学家中产生(B)立法者应该在制定法律时多听听自然科学家的意见(C)立法者在立法时应当像自然科学家那样尊重科学性和规律性(D)立法者不必从社会科学的角度而应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考虑立法问题6 (2015年真题)下列关于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立法包括法律的创制、认可、修改和解释,不包括法律的废止(B)邓析制“竹刑”,说明立法主体不仅限于特定的国家机关(C)现代国家权力体系中,立法权是最重要、最核心的权力(D)国家结构形式对一国立法体制形成的影响不大7 (2012年真题)法官唐某向检察院举报了人事局局长邹某收受钱物的行为。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09年单选10)下列关于法律的强制性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
A.公法具有强制性,而私法不具有强制性B.人们遵守法律主要是基于对法律强制性的恐惧C.法律对于统治阶级的内部成员没有强制性D.法律的强制性是法律发挥作用的最后保障√法的强制作用是指法可以用来制裁、强制、约束违法犯罪行为的作用。
法的强制作用是任何法都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作用,是法的其他作用的保证。
如果没有强制作用,法的指引作用就会降低,评价作用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意义,预测作用就会产生疑问,教育作用的实效就会受到影响。
强制作用的目的在于实现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确保法的应有权威和尊严,维护正义,建立、维护和发展良性的社会秩序。
法的强制性是法发挥作用的最后屏障。
可见,D项表述能够成立。
不仅公法具有强制性,私法也具有强制性。
可见,A项表述不能成立。
人们遵守法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出于习惯、合法性的认识、畏惧心理、社会的压力、对个人利益的考虑,甚至是出于道德的要求,而不仅仅是对法律强制性的恐惧。
可见,B项表述不能成立。
法律不仅仅对被统治阶级具有强制性,对统治阶级内部成员也具有强制性。
可见,C项表述不成立。
3.(2011年单选2)下列选项中,体现出法的评价作用的是( )。
A.金某说:“我的邻居张法官是个大孝子。
”B.魏某说:“我国法制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陶某说:“贪官田某枉法获刑,罪有应得。
”√D.姜某说:“侵权责任法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法理学考研题目及答案解析

法理学考研题目及答案解析一、名词解释1. 法的规范性:法的规范性是指法律具有指导人们行为的功能,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2. 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逻辑和结构组织起来的整体。
3. 法律效力:法律效力是指法律规范在一定范围内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二、简答题1. 简述法律关系的特征。
法律关系具有以下特征:(1) 法律关系是基于法律规范而建立的;(2) 法律关系具有规范性,即其内容和形式受法律规范的约束;(3) 法律关系具有强制性,即其实施受到国家强制力的保障。
2. 阐述法律解释的方法。
法律解释的方法主要包括:(1) 文义解释,即根据法律条文的字面意思进行解释;(2) 系统解释,即考虑法律条文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解释;(3) 目的解释,即根据法律条文的目的和宗旨进行解释。
三、论述题1. 论述法治与法制的区别和联系。
法治与法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法治强调的是法律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全面指导和约束,是一种治理方式;而法制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者的联系在于,法制是实现法治的基础,法治是法制的目标和价值追求。
2. 论述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法律与道德是社会规范的两种形式。
法律是强制性的规范,由国家制定并强制实施;道德则是非强制性的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个人自律来实现。
二者的区别在于实施方式和强制性程度不同,但它们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互补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某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司机甲因超速驾驶导致行人乙受伤。
事后,甲主动承担了乙的医疗费用,并额外支付了一定的赔偿金。
请分析甲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并说明理由。
分析:甲的行为构成违法。
根据交通法规,超速驾驶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即使甲事后承担了医疗费用并支付了赔偿金,也不能改变其违法性质。
但甲的主动赔偿行为可以作为量刑时的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了法律规范的强制性和违法性,以及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1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1](https://img.taocdn.com/s3/m/f3485e52b9f3f90f76c61bca.png)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1.doc一、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2016年真题)下列关于法律部门的表述,正确的是()。
(A)法律部门划定后应保持相对稳定(B)法律部门是构成法系的基本单位(C)法律部门的划分与人的主观意志无关(D)法律部门划分的首要标准是法律调整的方法2(2017年真题)我国《刑法》第21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关于该法条中包含的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假定条件和法律后果(B)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C)法律后果和行为模式(D)假定条件和行为模式3(2012年真题)下列关于我国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立法在内涵上不包括法律的废止(B)立法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最重要的权力(C)我国的立法体制是中央和地方的二元立法体制(D)立法是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的活动4(2013年真题)在我国,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活动中,不具有立法性质的是()。
(A)法律编纂(B)法律清理(C)法律汇编(D)法典编纂5(2013年真题)马克思指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自然科学家。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立法者都应当从自然科学家中产生(B)立法者应该在制定法律时多听听自然科学家的意见(C)立法者在立法时应当像自然科学家那样尊重科学性和规律性(D)立法者不必从社会科学的角度而应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考虑立法问题6(2015年真题)下列关于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立法包括法律的创制、认可、修改和解释,不包括法律的废止(B)邓析制“竹刑”,说明立法主体不仅限于特定的国家机关(C)现代国家权力体系中,立法权是最重要、最核心的权力(D)国家结构形式对一国立法体制形成的影响不大7(2012年真题)法官唐某向检察院举报了人事局局长邹某收受钱物的行为。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一)及答案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大陆法系别称的是( )(2013年一综一第3题)(A)民法法系(B)日耳曼法系(C)罗马法系(D)盎格鲁法系2.下列法的分类中,专属于英美法系的是( )(2013年一法综一第2题)(A)公法和私法(B)普通法和衡平法(C)联邦法和联邦成员法(D)成文法和不成文法3.从法系角度看,近代以来我国香港地区的法律属于( )(2013年一法综一第6题) (A)普通法法系(B)大陆法系(C)中华法系(D)社会主义法系4.下列关于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区别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2年一综一第6题) (A)大陆法系主要运用归纳型思维,英美法系主要运用演绎型思维(B)大陆法系的诉讼程序采用当事人主义,英美法系采用职权主义(C)大陆法系以普通法与衡平法为基本分类,英美法系则分为公法与私法(D)大陆法系的正式法源主要是制定法,英美法系的正式法源是制定法和判例法5.不同国家或地区具有共同历史传统和相似表现形式的法律制度的总称,称为( )(2012年一法综一第1题)(A)法的历史类型(B)法制系统(C)法律体系(D)法系6.以法律的地位、效力、内容和制定主体为标准,法律可以分为( )(2012年一综一第11题)(A)一般法与特别法(B)实体法与程序法(C)根本法与普通法(D)成文法与不成文法7.以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为标准,法可以划分为( )(2011年一综一第3题)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B)根本法和普通法(C)一般法和特别法(D)实体法和程序法8.根据法的适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法划分为( )(2011年一法综一第3题) (A)根本法与普通法(B)国内法与国际法(C)一般法与特别法(D)实体法与程序法9.以法的创制主体和适用范围为标准,可以将法划分为( )(2010年一法综一第1题)(A)国内法和国际法(B)根本法和普通法(C)一般法和特别法(D)实体法和程序法10.下列关于法治思维的理解,正确的是( )(2017年一综一第11题,2017一法综一第5题)(A)法治思维是实体思维而不是程序思维(B)法治思维需以合法性判断作为其核心内容(C)法治思维主要是立法机关采用的思维方式(D)法治思维是一种认识思维而不是实践思维11.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2012年一综一第8题) (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身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的制度体系(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为基础(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价值指引(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间不存在继承关系1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是( )(2011年一综一第4题)(A)执政为民(B)公平正义(C)服务大局(D)依法治国13.尽管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但它们的法律形式却差别很大。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06年真题)下列措施中,属于法律制裁的是A.国家公务员甲因违法失职受到降级处分√B.驾驶员乙开车时不小心将一行人撞成轻微伤,乙主动赔偿了该行人300元钱C.公民丙犯盗窃罪,但因有立功表现,法院判决免除其法律责任D.党员丁因违反党纪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二章第二节中的法律制裁概念和种类。
法律制裁是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违法者(或违约者)依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由此,B选项错误,因为驾驶员乙是主动赔偿而非特定国家机关实施的强制行为;C选项中公民丙因为立功免责,是法律责任的免除,即不再实施法律制裁的情形,故不属于法律制裁;党员丁违反党纪所受的党内处分,并不是特定国家机关的实施的,D选项不是法律制裁;公务员甲因违法失职受降级处分属于法律制裁中的行政制裁,具体而言是行政处分,即国家机关对隶属于其的内部人员实施的处分,A选项正确——与行政处分较容易混淆的概念是行政处罚,即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规的非隶属的公民或社会组织的惩罚措施。
3.(2007年真题)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A.刑事责任是犯罪人向被害人所负的一种法律责任B.民事责任的功能是救济当事人的权利,不具有惩罚的功能C.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机关违反行政法规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D.在我国,承担违宪责任的主体主要是国家机关√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二章第一节中的四种法律责任概念。
刑事责任是责任人所损害的不仅仅是受害人本人的利益,而且更大意义上是损害了社会和国家作为整体的利益,即违反刑法所应承担的一种公法意义上的责任,其承担责任的对象也不是个人而是国家,A选项错误;民事责任的功能如果仅仅是救济当事人权利而不具有惩罚功能和效果的话,就会使得违反民事法律成为一种没有损失的行为,进而违反也就可能成为常态,民事法律可能因此而失去被普遍遵守的实际效力,故民事责任也必须带有惩罚功能,B选项错误;行政责任的违反者可能是行政机关违法行政,也可能是行政相对人不遵守行政法规行事而导致,C 选项错误;在我国,违宪责任主要是指由于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与宪法相抵触而产生的责任,也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从事了违反宪法的活动而产生的责任,由于立法行为只能是国家立法机关的活动,且宪法主要是基本的制度性规定,能与宪法相抵触的其他行为往往也是国家机关才能作出的,故而D 选项正确。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分析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下列关于法学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2010年法学综合课单选第2题)A.法学在我国先秦时期被称为“律学”B.所有法律现象都在法学研究范围之内C.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后,法学才成为一门独立学科D.法学随着法的出现而出现,因此有了法就有了法学正确答案:B解析:我国先秦时代没有“律学”,A项错误。
法学研究对象是所有的法律现象,B项正确。
法学在古罗马共和国时期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比马克思主义产生得早,C项错误。
法学是法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才出现的,不是有了法就有了法学,D项错误。
因此本题选B。
知识模块:法理学2.下列关于法学与法理学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6年非法学综合课单选第1题,2016年法学综合课单选第1题)A.凡有法律的地方,就一定会有法学B.法理学对法律创制和法律适用没有直接价值C.法理学的研究应当为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与指导D.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有效的法律规范与现行的法律制度正确答案:C解析:法学的产生至少需要具备两方面的条件:有关于法律现象材料的一定积累;有专门从事研究法律现象的学者阶层出现。
法学的产生晚于法律,有法律不一定有法学,A项错误。
法学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不只研究现行有效的法律规范与法律制度,也研究古代的、已经废止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研究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D项错误。
法理学从总体上研究法和法律现象的一般规律,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般法,是法和全部法律现象及其规律性。
法理学为部门法学提供指南,为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服务,C项正确。
研究法理学,有助于提高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法律文化水平,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对于法律的创制和法律适用具有重要价值,B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同法律法规}法律硕士考研历年试题分类解释法理学64、为什么说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2004简答]2、法的要素历年试题:6.法律规则可以分为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这一分类所依据的标准是()。
[2005]A.法律规则规定的内容B.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C.法律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D.法律规则所包含的社会关系10.关于法律权利的表述,正确的是()。
[2005]A.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一词最早来源于教会法B.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与非法律意义上的权利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代表着某种利益C.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与义务相互关联,权利的实现离不开义务的履行D.法律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但是必须超越社会的文化发展6、只有法才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2000判断]3.权利和义务的根本区别在于()。
[2002]A.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B.权利是与生俱来的,义务则是由法律规定的C.权利对于一切人都是平等的,义务则因人而异D.权利应当享有,义务可以放弃6、法律的两大基本的、主要的构成要素是法律概念和法律规范。
[2002判断] 43.简述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及其要素。
[2002简答]29、在构成法律规范的条件、模式、后果等三种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模式。
[2003判断]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规则构成要素的是()[2004]A、假定B、行为模式C、法律后果D、概念3、法的渊源与分类历年试题:8.关于当代中国法律渊源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2005]A.就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陆地区的法律渊源而言,可以概括为以宪法为核心、以行政法规为主的法律渊源B.在我国,作为法律渊源之—的“法律”一词是在广义上使用的,除了指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外,还包括其他有立法权的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C.民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必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后才能生效D.国际法不构成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的法律部门,但是我国签订或加入的国际条约是我国的法律渊源之一14.关于法的分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2005]A.解决一般法与特别法冲突的原则是一般法优于特别法B.实体法与程序法是按照法律适用范围的不同对法律所作的划分C.英美法系法律的基本分类是公法和私法D.从一定意义上讲,法的历史类型、法的渊源和法系等都可以看作是对法的分类13、法律渊源就是法律的来源、源流。
[2000判断]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代中国法律渊源的是()[2004]A、判决书B、地方性法规C、规章D、国际惯例53、关于普通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2004]A、普通法是英国在11世纪后逐渐形成的一种判例法B、普通法是指针对一般人、一般事在全国普通话适用的法律C、普通法是指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D、普通法是调整某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4、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历年试题:13.在我国,依据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和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属于()。
[2005]A.行政法B.宪法C.社会保障法D.民法11、法律的调整对象是我国法律部门划分的主要标准。
[2000判断]2、一个国家全部法律部门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是()[2004]A、立法体系B、法律体系C、法学体系D、法系5、法的效力历年试题:4.关于法律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2005]A.狭义的法律效力是指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广义的法律效力还包括共产党的政策的效力B.我国法律的空间效力遵循以属地主义为主、以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为补充的原则C.在我国的法律中,有些法律不仅在国内生效,而且根据国家主权原则还适用于国外发生的特定事件和行为D.法律的时间效力就是指法律何时生效、何时终止效力的问题2、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也具有法律效力。
[2000判断]3、法律效力的一般原则是不溯及既往。
[2000判断]18、法律的溯及力又称法律的溯及既往的效力。
[2001判断]五、分析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每题10分,共30分)[2003]52、某法学教师在课堂讲授中提出:“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法律有广狭两层含义。
广义的法律与狭义的法律仅有范围大小之别,无内容和效力之异。
”运用所学的法学理论知识,对该讲授内容进行分析。
6、法律关系历年试题:48.某甲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了一套价值34万元人民币的商品房,银行每月从某甲的工资存折上扣划1300元,用于偿还银行的贷款,某甲和银行之间的这种法律关系属于()。
[2005]A.基本法律关系B.隶属型法律关系C.相对法律关系D.普通法律关系17、法律关系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2000判断] 15、法律事件是指与当事人意志无关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事实。
[2001判断]2、有被称为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2003]A.物B.原告C.被告D.未成年人7、法律责任历年试题:50.因果联系原则是法律责任归责的一个重要原则,它的含义是()。
[2005] A.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确认主体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B.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确认行为主体的意志、思想等主观方面因素与外部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C.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确认行为人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与行为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D.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区分这种因果联系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15、行政处分包括行政制裁、行政处罚和劳动教养。
[2000判断]7、法律后果就是法律制裁。
[2001判断]12、行政处分与行政处罚一样,都是法律制裁的方式。
[2001判断]14、法律责任是由特定国家机关对违法者依据其违法行为而采取的惩罚措施。
[2001判断]五、分析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每题10分,共30分)[2002] 44.一男子驾车闯红灯被警察拦住,警察查明驾车人因要将其突发急病的邻居送往医院抢救而闯红灯。
对此行为之性质与法律责任,两警察持不同意见,警察甲认为任何情况下违反交通规则均应受到法律的制裁,而警察乙则认为驾车人为抢救病人,违反规则实出于不得已,因而不应受处罚。
请对两警察在法律推理方式上的区别作出分析。
4、法定免责条件是指()。
[2003]A.权利主张超过时效B.有效补偿C.自愿协议D.不可抗力30、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具有逻辑上的联系,追究法律责任都要通过法律制裁。
[2003判断]50、简述法律责任的分类。
[2003简答]7、王某打架斗殴,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对其罚款50元,这种处罚属于()[2004]A、刑事制裁B、行政制裁C、违宪制裁D、民事制裁二、法的运行1、立法历年试题3.甲、乙、丙、丁四人在一起讨论法律制定问题,他们各自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2005]A.甲说:“法律的制定又称法的创立或立法,从根本上讲,就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活动”B.乙说:“甲的观点是错误的,我国法律的制定是指中共中央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C.丙说:“我基本上同意甲的观点,法律制定的目标主要在于将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但是在现代社会,某些不产生国家意志的活动也属于法律制定活动”D.丁说:“我认为你们三人的观点都不正确,从本质上讲,法律制定实际上就是特定国家机关运用专门技术的活动,立法技术运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立法效果的好坏”7.法律草案表决通过后,该法律()。
[2005]A.自通过之日就具有了法律效力B.在公布之前不产生法律效力C.必须自公布之日起产生法律效力D.只对赞成其通过的人具有法律效力11.马克思指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做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
他把精神关系内在规律表现在有意识的现行法律之中。
”这段话表明()。
[2005]A.立法者要像自然科学家一样思维和行动B.法律是客观的,立法者在立法时不应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C.立法要尊重和反映客观规律D.立法者应该把现行法律看作是绝对精神的体现12.关于技术法规的表述,正确的是()。
[2005]A.技术规范上升为法律后,称为技术法规B.并不是所有的技术法规都是社会规范C.有些技术法规不具有国家意志性D.技术法规调整的对象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涉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12、在我国,广义的立法主体包括最高权力机关。
[2000判断]5、法律制定程序不同于立法程序。
[2001判断]19、立法体制就是有关立法权限的制度结构。
[2001判断]3、不属于法律制定程序的是()。
[2003]A.审议法律议案B.表决法律议案C.公布法律D.起草法律议案5、立法体制主要是指()[2004]A、依法划分立法权限的体制B、依法划分法律部门的体制C、依法划分司法权限的体制D、国家权力分立与制衡体制2、执法与司法历年试题:52.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实施的是()。
[2005]A.交通警察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机动车驾驶员给予罚款处罚B.公民依法纳税C.男女双方依法进行结婚登记D.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审理中依法进行调解5、司法人员首要的伦理规范是忠诚于法律,只服从法律。
[2000判断] 14、司法权是执行立法机关法律的一种权力,主要指审判权。
[2000判断]9、司法机关应当积极主动地为市场经济主体服务。
[2001判断]四、论述题(本题9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001]试论司法权的性质及其保障四、简答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每题5分,共15分)[2002] 42.简述法律制定的特征。
六、论述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5分)[2003]55、试论司法的中立性。
51、执法的主要原则包括()。
[2004]A、依法行政原则B、平衡原则C、讲求效能原则D、发展原则3、守法与违法历年试题:15.关于守法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2005]A.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也是守法的主体,但是依法享有外交豁免权的人除外B.在我国,守法的范围是指依法制定并生效的所有规范性法律文件,而不包括非规范性法律文件C.在我国,守法专指依法履行法律义务D.为了不受法律制裁而不违法的状态是守法的最低状态10、违法行为也是违反道德的行为。
[2000判断]54、下列选项可以成立的有()。
[2004]A、张某参加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的行为属于守法行为B、李某阅报时针对某影星的偷税行为,对领居张大爷说该影星将被判5年有期徒刑,这体现了法律的评价作用C、人民检察院根据群众检举对王局长的受贿行为进行侦查的行为属于国家法律监督D、方律师在为一件产品致人伤害案代理时指出,一年前该法院在审理一起类似案件时没有判予精神损害赔偿,所以本案也不应该给予精神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