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感恩快乐人生德育

合集下载

快乐感恩 养德正行——“感恩,以孝亲为乐”德育专题案例(14年陈)

快乐感恩 养德正行——“感恩,以孝亲为乐”德育专题案例(14年陈)

一、活动背景
背景一:
结合教育局本年度德育工作重点“三有三讲”,以及我校“养正教育”特色,选取其中的“培育感恩心”作为我校的德育专题案例的主题。

背景二: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接受了太多的爱,他们习惯了索取,不会奉献,缺乏自理能力,没有责任感。

本案例根据学校德育案例总方案以“感恩”为主题的要求,我们确定“以孝亲为第一主题”展开活动。

二、活动目的:
通过组织开展“感恩,以孝亲为乐”的系列活动,初步了解中国的传统孝文化,弘扬孝敬父母、珍视亲情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从理解、关心父母开始,培养孝心;接着提高到让学生学会感恩他人,尊敬师长,与他人和谐共处的能力。

通过一系列体验活动,培养学生对家庭、对父母、对亲人有热爱、有责任、愿奉献的良好情感,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乐当孝顺的孩子。

三、活动口号:感恩从孝开始,让爱充满人间。

四、活动步骤:
1、追寻感恩的足迹——知孝
2、呼唤感恩的心灵——学孝
3、践行感恩的诺言——行孝
4、谱写感恩的篇章——弘孝
五、具体实施:
分年级段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易到难地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下发感恩卡,集卡积分,每完成一项积相应分数,最后根据积分排行评出“养正孝心少年”,在感恩节那天举行颁奖仪式。

感恩教育德育主题活动方案

感恩教育德育主题活动方案

感恩教育德育主题活动方案感恩教育德育主题活动方案一、前言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感恩教育是一种德育活动,旨在培养孩子们的感恩之心,懂得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亲友、感恩社会,注重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感恩情感和感恩行动。

通过开展感恩教育德育主题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懂得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亲友、感恩社会;2. 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学会用心感受他人的恩情和付出;3. 培养学生的感恩行动,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回报社会;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担当意识。

三、活动内容1. 感恩主题讲座开展感恩主题讲座,邀请相关专家或学者为学生授课,讲解感恩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受到的恩惠和帮助。

通过讲座,让学生深刻理解感恩的内涵,激发他们的感恩意识。

2. 感恩人物分享组织学生进行感恩人物分享活动。

鼓励学生选择一个他们感恩的人,可以是父母、老师、亲友、社会工作者等,然后编写一篇感恩信或演讲稿,表达对这个人的感激之情。

通过分享,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增强感恩情感。

3. 感恩实践活动开展感恩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社区义工、慰问留守儿童、关爱孤寡老人等公益活动。

通过实践,让学生在行动中感受到回报社会的快乐和成就感,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感恩行动能力,并提醒学生真正感受到别人的恩情和付出。

4. 感恩故事分享组织学生进行感恩故事分享活动。

鼓励学生阅读感恩故事,或自己创作感恩故事,并与同学和老师分享。

通过分享,学生能够通过故事感受到他人的恩情和付出,进一步培养感恩情感。

5. 感恩仪式举办感恩仪式,邀请学生家长、老师、校友等共同参与。

在感恩仪式上,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向那些对自己有恩的人表示感谢。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向他人表达感恩之心,让感恩成为一种传统和习惯。

心怀感恩,快乐成长道德讲堂

心怀感恩,快乐成长道德讲堂

心怀感恩,快乐成长道德讲堂感恩是一种美德,它是我们对生活中的一切恩情表达出来的一种情感。

在快乐成长的道德讲堂里,心怀感恩的态度被强调和倡导,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并能从感恩中寻找到快乐。

感恩是一种内心的力量,它能够带给我们快乐和满足感。

当我们学会感恩时,就能够真正体验到生活的美好。

感恩能够让我们看到身边的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它提醒我们要珍惜拥有的一切,不论是我们的家庭、朋友、老师还是其他人的帮助和付出,都是值得感恩的。

在快乐成长的道德讲堂中,老师会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案例来让学生理解感恩的含义,并引发他们对感恩的思考。

他们会讲述一个关于感恩的故事,例如一个贫穷的孩子因为一个陌生人的帮助而改变了命运,或者一个成功人士因为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帮助而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这样的故事会让学生深深感受到感恩的力量,并激发起他们对感恩的渴望和追求。

除了故事,快乐成长的道德讲堂还会通过一些互动和实践活动来让学生实际参与到感恩中。

比如,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份感恩卡片送给自己的父母、老师或朋友,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又或者组织一次志愿者活动,学生们可以去给流浪动物洗澡、帮助清理公园,体验到付出的快乐,并感受到别人对他们的感恩和赞赏。

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感恩所带来的喜悦,深刻明白感恩的重要性。

在快乐成长的道德讲堂中,老师也会教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表达感恩。

他们会告诉学生要学会说“谢谢”,不论是对家人的关心、朋友的帮助还是老师的教导,都应该表达真诚的感激之情。

此外,老师还会教导学生要关心和帮助他人,就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一样。

只有当我们真正懂得给予和付出时,才能深刻体验到被感恩的快乐。

最后,在快乐成长的道德讲堂里,还会通过鼓励和奖励的方式激励学生将感恩的态度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每个月的感恩榜单会有学生的名字,他们会因为表现出色而获得一份小礼物,这样的激励机制能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感恩的价值,并积极向上地发展自己的品德。

德育课《心存感激,学会感恩》

德育课《心存感激,学会感恩》

德育课《心存感激,学会感恩》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珍惜别人的关爱和帮助,树立回报意识和奉献意识。

2、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

3、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的发展,激发学生的自我要求。

4、发表见解时内容要准确、有针对性,中心要明确、观点要鲜明、语言要通俗易懂,语气要充满激情。

活动过程:一、激情讲述,引出主题有一种行为叫做感恩,拥有感恩之心的人是美丽的,做着感恩之事的人是高尚的。

在母亲节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心存感激,学会感恩。

二、汇报表演,感悟亲情(女)羔羊跪乳、乌鸦反哺,中华儿女孝父母。

今天,我们以一颗感恩的心走进成长岁月中,走进父母为我们撑起的那片天空,听到、读到父母为我们付出的点点滴滴。

下面请听配乐朗诵《母亲的赞歌》(男)醇醇父母爱(女)悠悠儿女情(男)母爱无价,父爱无言(女)如果说母爱是水,温柔而又恬静,那么父爱就是海洋,博大而又深沉。

(男)如果说母爱是三月的阳光,给儿女带来缕缕春风,那么父爱就是巍峨的高山,为儿女撑起一片晴空。

(齐)让我们怀着深深的谢意,衷心地说一声:父母老师们,祝福你们,谢谢你们!请欣赏歌舞《感恩的心》(男)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们却给了我整个春天(女)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们却给了我整个海洋(男)我们成长的过程凝聚了父母多少的心血(女)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时刻铭记在心头。

(男)父母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是他们为我们缔造美好的家园,编织幸福的花环,直到永远,永远……(女)是呀,生活上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着我们,学习上他们耐心的督促辅导我们,在做人上他们一丝不苟地教育指导我们,这种爱是永恒不变的。

(师):我们的爸爸妈妈把所有的希望都投注在我们的身上,希望我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谁有信心来展示一下我们的本领?我来我来(抢)(师):你们真行啊!好,就请我班的小能手上台,为我们展示他们的绝活。

1、我们是小小书法家,我们要通过书法来表达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政教处范文常怀感恩心.拥抱生命阳光专题德育活动总结

政教处范文常怀感恩心.拥抱生命阳光专题德育活动总结

政教处范文之“常怀感恩之心.拥抱生命阳光”专题德育活动总结初级中学“常怀感恩之心.拥抱生命阳光”专题德育活动总结为着力培养青青年学生立志报国的情怀,进一步启迪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来面对学习与生活,理解生命的内涵与意义,更加珍惜青春年华,勤奋学习,掌握本领,学会做人做事,努力使本人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立者和优秀接班人。

为此,依照市教育局精神,本学期,我校开展“常怀感恩之心•拥抱生命阳光”专题德育活动。

本次教育活动,一直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注重,得到了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收到了良好效果,主要表如今以下几个方面:一、宣传到位成气氛。

活动开展以来,我们注重营建良好的教育气氛,学校组织召开了“常怀感恩之心.拥抱生命阳光”德育活动启动仪式,向本校学生发出“知恩、报恩、施恩、珍爱生命”的建议,并致家长公开信,号召家长参与和支持活动。

全校师生明确了开展“常怀感恩之心.拥抱生命阳光”德育活动重要意义,并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班级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加大宣传力度,营建良好的言论气氛。

二、活动开展有实效。

本学期,我们积极组织教育活动,正面引领,正面教育。

1.各年级分别对照“走好路、做好操、扫好地、上好课、读好书、写好字、唱好歌、行好礼”等八种良好行为适应的详细要求,加强学习,牢记“八好”,积极践行,并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写好字”、唱好歌“等竞赛。

2. 各班召开了一次以“弘扬雷锋精神,我为社会献份爱”的主题班会。

3.各年级以“学会感恩”为主题,召开了主题班会并通过校园广播播放教学视频及一系列以“感恩”和“生命”为主题的校园广播节目。

.4.利用每周一国旗下讲话进展以““感恩”和“生命”为主题讲话内容。

5.感恩生活,缅怀先烈。

组织学生观看教育影片,到烈士墓前参加扫墓活动,对先烈的缅怀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心灵的洗礼。

6.开展孝敬父母的社会实践活动,建议学生给父母写一封感恩的信,表达对父母的感谢之情。

7.各班组织学生调查周围发生的有关“感恩”和“生命教育”的故事,倾听学校统一组织的讲座;8.带着全体团员到敬老院慰咨询并协助老人清扫卫生,培养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尊敬老人。

幼儿园品格教育教案《感恩的心》 德育教育

幼儿园品格教育教案《感恩的心》 德育教育

一、引言幼儿园是儿童接受教育的起步阶段,品格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在品格教育中,感恩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感恩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更能促进他们的人际关系和生活品质。

开展感恩教育是幼儿园品格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感恩意义1. 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感恩意味着懂得和珍惜他人给予的一切,包括父母的关爱、老师的教导等。

感恩教育可以让幼儿懂得感恩,懂得对他人的付出心存感激,培养出一颗感恩的心。

2. 促进人际关系感恩不仅可以促使幼儿懂得感恩他人,更能促进幼儿之间的友好关系。

感恩教育可以使幼儿懂得尊重他人、包容他人,从而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

3. 提高生活品质懂得感恩的幼儿会对生活充满希望和感激,在困难面前更能坚强乐观。

感恩教育可以提高幼儿的幸福感和生活品质。

三、感恩教育的目标1. 培养感恩之心2. 促进友好关系3. 提高生活品质四、感恩教育的实施1. 课程设计感恩教育的课程设计要贴近幼儿的认知水平,课程内容要生动有趣,引导幼儿正确理解感恩的含义。

可以通过游戏、手工、故事等形式来设计课程,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感恩教育。

2. 活动开展幼儿园可以针对感恩教育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比如感恩礼物交换、感恩故事分享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幼儿深刻感受到感恩的重要性,进而树立感恩之心。

3. 角色塑造幼儿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表演等形式,让幼儿亲身参与,感受他人的付出和自己的感恩之心,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感恩的品格。

五、感恩教育的评估1. 观察评估老师要通过日常观察,了解幼儿在感恩教育中的表现,包括对他人的感恩态度、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评估。

2. 反馈评价对幼儿进行及时的反馈评价,让他们知道自己在感恩教育中的不足和进步,鼓励他们树立感恩之心。

六、感恩教育的实施策略1. 家校合作幼儿园要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参与感恩教育,共同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

2. 榜样示范幼儿园要树立优秀的榜样,教师要充分展示感恩的行为,激励幼儿向优秀的榜样学习。

“常怀感恩之心 拥抱生命阳光”德育活动方案

“常怀感恩之心 拥抱生命阳光”德育活动方案

“常怀感恩之心•拥抱生命阳光”德育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通过开展感恩和生命教育活动,使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学会“知恩”、“报恩”和“施恩”,启迪学生要常怀感恩之心,帮助学生懂得感激、尊重、友善、回报和付出,增强学生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感,引导学生珍惜现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品质。

二、活动主题常怀感恩之心•拥抱生命阳光三、目标要求通过开展“感恩教育”对学生实施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加强校园文明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通过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感激生命,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理念,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高生活和生命的质量。

具体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在家里,孝敬父母,孝敬前辈,孝敬老人,知恩报恩;2、在学校,尊敬老师,友爱同学,文明礼貌;3、在社会,遵守公德,尊老敬贤,关爱他人。

四、活动安排(一)宣传发动阶段1、宣读《感恩教育倡议书》,全员发动。

2、以“感恩”为主题布置宣传橱窗,悬挂感恩主题条幅,张贴《感恩教育活动倡议书》,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

3、各班出一期以“常怀感恩之心•拥抱生命阳光”为主题的黑板报。

4、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在校园广播中播放感恩主题歌曲。

(二)全面实施阶段1、学说感恩话:各班学生利用主题班会课,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对父母说感恩的话,如:当父母下班回家或干完家务要说“您辛苦了”,当父母为自己辅导功课,做饭或做其他的事要说“谢谢”,平时做到不与父母顶嘴等等。

2、学做感恩卡:科任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父母每日工作和生活;或者回想父母曾经为自己做过的最感动的一件事;或者想一想自己与父母间发生的矛盾或最不愉快的一件事情,自制一张感恩卡,写上自己最想对父母说的话,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美好祝愿,在母亲节、父亲节时自己送给父母。

感恩教育德育活动方案

感恩教育德育活动方案

感恩教育德育活动方案引言感恩教育是一种培养孩子感激之情和培养良好品德的教育方法。

通过开展感恩教育德育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认识到生活中的珍贵、尊重他人的付出,并培养他们对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感恩之心。

本文将介绍一种可行的感恩教育德育活动方案,帮助学校和教师提供一个系统的指导,以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

1.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感恩之心,培养孩子们珍惜生活的态度;•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感激他人的付出;•培养学生尊重和关心他人的品德;•培养学生乐于分享和回报社会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交往能力。

2. 活动内容2.1 主题演讲比赛组织学生参加感恩教育主题演讲比赛,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父母、老师、同学和社会的感恩之情,分享他们的感激和体会。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他们思考和思索感恩的意义。

2.2 感恩日记每个学生都将被要求每天写一篇关于自己为什么感恩的日记,记录下自己所体验到的感激之情和他们所感激的人和事。

在每周的班会上,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日记,让全班同学听到并了解彼此的感激之情。

教师通过点评学生的日记,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感恩的意义。

2.3 慈善义卖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慈善义卖活动,通过自发筹集物品并将所筹集的物品出售,所得款项将用于帮助贫困地区的学生和老人。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力量可以帮助他人,还能培养他们关心社会和乐于助人的品德。

2.4 亲情活动组织学生和家人一起参与感恩教育活动,比如举办亲子运动会、亲子手工制作活动等。

通过亲情活动,让学生意识到家人对他们的关爱和付出,培养孩子们对家庭的感恩之心。

3. 活动计划3.1 活动时间安排•主题演讲比赛:每年一次,在学期中段举行;•感恩日记:每天写一篇,持续至少一个学期;•慈善义卖活动:每学期一次,具体时间根据学校的情况安排;•亲情活动:每学期一次,安排在周末或节假日。

3.2 活动流程安排•主题演讲比赛:–报名阶段:学生报名参加比赛,并提交主题演讲稿;–初赛:由班级或年级组织初赛,选出代表参加决赛;–决赛:在全校范围内举行,由评委评选获胜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级X班“心怀感恩,快乐人生”
德育活动课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XXX实施意见》,以及贯彻落实我院德育活动课的通知要求,力争使学院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根据学院的要求,现就2013级X班德育活动课做如下计划:
一、总体思路
严格按照学院德育活动教育安排,遵循“实践中育人、在体验中成长”的教学理念,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为中心,将日常教育课程化、课程教育专题化、专题教育生活化,使学生在参与和探究中感悟做人的道理与做事的准则。

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可曾几何时,人们这种感恩之心正在令人心惊地缺失。

当今社会,很多学生的感恩意识越来越淡薄,感激别人的情感越来越麻木,只知索取,不愿回报。

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的自私和贪婪。

因此,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刻不容缓。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从生活德育理论出发,在德育课中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通过理念构建、目标确立、活动模式和评价机制的构建,形成重情感、重情境、重实践、重体验的具有
鲜明现代生活教育特征的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德育实效,促进了学生心灵的和谐发展,促成了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

二、活动的意义:
(一)帮助全班学生提高品行修养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努力塑造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
(四)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目标
明确感恩的含义;阐明心怀感恩的主要表现;列举心怀感恩的事例,鼓励学生心怀感恩,把感恩作为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心怀感恩,快乐人生”的含义和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学习“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方式,养成善解人意的良好品德和习惯。

同时,培养学生理解和体会“心怀感恩,快乐人生”的含义。

学会换位思考,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友善相处。

同学间相处,要努力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心怀感恩,快乐人生”。

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帮助、关心,在具体行动中奉献自己的爱心,实现人生的意义。

四、活动方案
(一)主题班会
1、实施时间:201X年X月XX日(星期一晚自习时间)
2、实施地点:X班教室
3、活动要求:全班同学必须参加,由班级团委书记做好活动记录。

4、活动形式:按照事先布置的作业,围绕以下几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1)谈谈你对“心怀感恩,快乐人生”的理解。

(2)什么是换位思考?为什么要在生活中进行换位思考?怎样才能学会换位思考?
(3)怎样才能做到感恩?
(4)为什么要相互理解?
(5)怎样才能做到相互支持?
(6)生活中我们是否需要帮助?怎样帮助别人和感恩别人的帮助?
5、讨论交流:一是讨论为什么要“心怀感恩,快乐人生”;二是检讨自己在做事或者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三是讨论以后该如何做。

要求:黑板书写“心怀感恩,快乐人生”主题班会(由XXX 负责书写,XXX负责美化)。

(二)事例分析
事例一:透过现象看本质——被遗忘和忽略的“感恩”
2007年8月,湖北襄樊5名受助大学生,因为从未对资助者表
示过感谢,而被取消了再次受助的资格。

另一个例子是:武汉一名初中生给父亲发短信要钱时,内容只有三个字:“爸爸,钱,儿。

”令人辛酸……如果我们再往上追溯,更可以感受“徐力弑母”的心悸和歌手丛飞资助贫困学生的悲哀……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感恩正在缺失!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是众所周知的古训。

感恩,其实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是一个人自觉的行为。

感恩是不是仅靠“自学”就行的?我们认为,情感教育的失落与苍白以及感恩教育的滞后与断层,主要是因为传统教育“重灌输轻践行、重设计轻人格、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模式导致的后果。

事例二:山雨欲来风满楼——呼唤“生活德育”。

半个世纪以前,陶行知先生提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连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学生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学生的现实生活。

这对我们很有启发。

由此可见,作为引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为他们今后人格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的德育课程,更是应该在学生生活的基础上建构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爱生活、会生活的情感和能力,感受生活的快乐。

利用德育课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坚持以活动为载体,在生活中体验,实践于生活,并最后回报于现实生活,让学生在
点点滴滴中,感动心灵,实现道德品质的自我完善,是开展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了“学会感恩,快乐生活——德育课中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实践研究”,创造性地运用并形成重情感、重情境、重实践、重体验的具有鲜明现代生活教育特征的德育教学生活化模式,切实提高德育课堂实效,实现德育课向生活世界回归,促进学生心灵的和谐发展,促使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

(三)我们的认识
1、生活德育:课程与教材要转化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坚持以学生的生活作为素材,立足于生活,从学生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体悟,在体悟中生活。

它包含两层意思:(1)道德寓于生活之中,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缩短教学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距离。

(2)课程、教材、教学要以生活世界为其归宿,使学生所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和价值观。

2、德育课中的感恩教育:“感恩”即对别人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

努力发挥德育课在学生的道德引领方面的独特作用,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让学生从感恩父母开始,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关心周遭的世界,进而关心整个人类,从而激发学生内
省的自我发展要求。

(四)黑板报
完成以“心怀感恩,快乐人生”为主题的黑板报。

责任人:学习委员XXX
(五)书画展
组织一次以“心怀感恩,快乐人生”为核心题材的书画展览,以书面题材引导大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光,积极引导大家做“心怀感恩,快乐人生”的好学生。

责任人:XXX
(六)教室卫生大扫除、校园公益劳动
1、活动时间:X月XX日午饭后
2、活动内容:彻底清扫教室卫生和校园卫生区。

责任人:体育委员XXX
五、总结讲评
心怀感恩,快乐人生。

在进行日常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每个人都秉持这种思想,相处的才能和谐愉快。

如果我们能时刻注意并努力做到“心怀感恩,快乐人生”,人世间的纠纷就会大大减少,人与人的关系就会多一份和谐与温馨。

关键在于我们在对待他人时能否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在生活中,谁都不愿意干自己不爱干的事情,更不喜欢让他人来强迫自己做不爱做的事情。

自己是这样,别人也是这样。

所以在日常生活
中,我们有没有让他人干他不喜欢的事情呢?别人有没有强求我们干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呢?你不想被人欺骗,就不要欺骗别人。

你不想受人冷落,就不要冷落别人。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提高个人的素养,学会同情人,让自己能够具有宽容心,能够容纳他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另外,学会换位思维,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要能够能够宽容他人,谅解他人,感恩他人。

二〇一X年X月XXX日
2013级X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