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疾病治疗、用药的几点建议
鸡病用药原则和给药注意事项

鸡病用药原则和给药注意事项1. 四原则1.1 安全性原则应选用毒副作用小的药物,同时还应注意配伍禁忌。
药品务必从正规渠道购进,选用正规药厂生产的文字标记(批号、有效成分、含量、生产日期、有效期、适应症、用法、用量、副作用及处理办法、生产厂家、商标等)齐全并与所购药品相符的产品。
这是防控用药应先考虑和遵循的原则。
1.2 广谱高效性原则用药时,应选择药效高、作用好、抗茵范围广的药物。
应选用一种药物或两种药物就可预防或治疗两种或两种以上鸡病,而且很少产生抗药性或抗药性小的。
1.3 简便快捷性原则用药方法应简单、易行,能保证药物有效而快速地进入鸡体或所需要的部位。
凡是能口服的药物,不宜肌肉注射,凡是能肌肉注射的药物,不宜静脉注射,口服用药尽可能选择水溶性药物。
一般说来,鸡群发病以后饮水量增加采食量减少,若用水溶性药物洽疗,其药量有保证,且易被吸收,而混料喂饲,因目前喂鸡多用颗l粒饲料,药物难以混匀,同时病鸡又常厌食,故难以保证足够药量进入鸡体。
1.4 经济实惠性原则防治鸡病要在保证高效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价格低的药物,忌以价格高低衡量药物的优劣。
只要能治好病鸡,能控制疫情进一步发展且毒副作用小,甚至无毒性作用,就可认为是好药。
2. 给药方法用药是防治鸡病的有效措施。
为保证防治效果,用药时要根据用药目的、疾病性质及药物本身性质来确定给药方法,以使药物发挥良好的疗效。
给药途径包括饮水、拌料、口服、肌肉注射、外用等。
预防用I药一般采用饮水或拌料,这样省工省时;治疗用药一般采用口服、注射,这样给量准确,效果确实。
饮水给药时应将药物充分溶解,并在一定时间内饮完,最好的方法是鸡群用药前停水2~3h;拌料给药则须充分混匀,应先把药物混入少量饲料,然后再加入其他饲料拌开,直至全部混合;口服给药多经口投入食道上端,对不溶于水的粉剂,可加在少许饲料中拌湿后再经喂,但应避免将药物投入气管;对难经肠道吸收的药物一般采用肌肉注射,注射部位一般在胸部,注射时针头由前向后呈45。
肉鸡养殖各阶段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控措施

肉鸡养殖各阶段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控措施
肉鸡养殖是现代养殖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肉类产品。
在肉鸡的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疾病,影响肉鸡的健康生长和生产效益。
了解肉鸡养殖各阶段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控措施对于肉鸡养殖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雏鸡期
1. 疾病名称:新生雏鸡传染性鼻炎
新生雏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哈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鼻腔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和食欲减退等症状。
防控措施:
(1)定期清洁饮水器和饲料盆,保持饮水卫生;
(2)加强对饲养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保持鸡舍空气流通;
(3)提高饲料和水的卫生质量,加强对雏鸡的营养和抵抗力的管理。
二、生长期
2. 疾病名称:肉鸡脂肪肝病
肉鸡脂肪肝病是由于饲料过多和运动不足导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脂肪肝和肝脏病变。
防控措施:
(1)合理控制饲料摄入量,避免过度肥胖和脂肪沉积;
(2)加强运动管理,增加肉鸡的运动量;
(3)饲料添加辅酶Q10、赖氨酸等营养成分,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三、成熟期
1. 疾病名称:肉鸡大肠杆菌病
肉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感染病,主要表现为腹泻、厌食和死亡等症状。
肉鸡养殖各阶段的疾病防控工作非常重要,只有加强对肉鸡饲养环境的管理、提高肉鸡的抗病能力和定期清洁消毒等措施,才能有效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肉鸡的健康
生长和生产效益。
希望广大肉鸡养殖户能够重视疾病防控工作,做好肉鸡的健康养殖工作。
鸡病防治的用药原则

鸡病防治的用药原则鸡病防治的用药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合理选药、正确用药、科学用药和安全用药。
一、合理选药:1.根据病原学与病理学知识,明确致病菌的类型和特征,选择对该菌有特异性杀菌或杀虫作用的药物;2.根据疫苗、抗生素及其他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选择有效、经济、无副作用的药物;3.根据鸡群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适用的药物;4.避免滥用抗生素和其他药物,防止病原菌的耐药性和交叉耐药性增强;5.定期调查病原菌的感受性和抗药性,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二、正确用药:1.正确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遵循使用说明,按病情合理选用给药途径:如口服、喷雾、注射等;2.不可随意更改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避免给药不足或过量;3.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使用频率和疗程,需严格按要求给药,不可随意增减治疗期限;4.对一定剂量的药物不能重复应用,避免药物过量累积;5.对于复方制剂,应明确各成分的药物作用,合理选择使用;6.遇到抗生素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用药问题,应先咨询专业人士;7.对于疫苗和生物制品,应严格按照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进行使用。
三、科学用药:1.了解药物的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知识,对于给药的药物,应确保给药时间与鸡群的生理状态相适应,以提高药物的疗效;2.在用药前,要先评估治疗风险和预期疗效,确保药物治疗是经济有效的;3.常见鸡病的治疗方案是根据临床疗效的探索和积累,要充分总结实践经验,结合科学研究成果,制定治疗方案。
四、安全用药:1.合理选用无毒性和副作用小的药物;2.药物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和通风良好的地方,防止曝光、潮湿和变质;3.药物的使用前应检查其包装是否完好,过期的药品不能使用;4.遵守药物的临床使用原则,切勿滥用或重复使用药物;5.已用过的药瓶和注射器等,应立即清洗干净,避免交叉感染;6.要做好药物的管理登记,在使用药物时记录用药情况,以便追溯。
鸡病防治中的药物使用技巧

鸡病防治中的药物使用技巧在鸡的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疾病,这些疾病如果不及时控制,会严重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效益。
药物防治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鸡病防治方式之一,如何正确使用药物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介绍一些鸡病防治中药物使用的技巧。
一、选择高效、低毒的抗菌药物在使用抗菌药物时,要选择高效、低毒的成熟品牌。
不同的抗菌药物在疗效、安全性、稳定性和价格上都有区别,选择适当的药物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治疗成本,并减少对鸡的副作用。
同时,要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类别的抗菌药物,以充分发挥其特定的治疗效果。
对于不同种类的病原体,需要采用不同的药物和剂量,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二、了解药物的作用机理在使用药物之前,必须了解药物的作用机理、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只有在全面掌握药物信息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使用药物。
同时,了解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变化规律,有助于合理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和方案,以避免浪费和药物滥用。
三、药物的种类和剂型的选择对于不同类型的鸡病,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药物。
如病毒性感冒,选择抗病毒药物;如细菌性感冒,选择抗生素药物;如真菌感染,选择抗真菌药物。
在选择药物剂型时,应根据治疗需要、适应症和禁忌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制剂,根据不同的年龄、体重和病情,选择不同的给药方法。
四、按药品说明书用药使用药物时,必须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遵守给药剂量、次数、用药时间、服药方法和药物剂型等规定。
不应将不同的药物混合使用,以避免药物相互抵消,引起药效减弱。
五、药物的有效期和保存方法鸡病防治中的药物使用技巧中,正确存放和使用药物也非常重要。
药物的有效期限和存放条件要求非常严格。
不能运输或储存在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避免接触阳光、空气和化学药品。
使用时,必须检查药物包装上的有效日期,确保药物在有效期内。
六、戒除药物滥用药物滥用会导致药物耐药性的增加,疾病反复发作。
要坚决戒除药物滥用,避免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肉鸡养殖各阶段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控措施

肉鸡养殖各阶段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控措施肉鸡是我国畜牧业中极为重要的家禽养殖项目之一,其肉质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
但是,在肉鸡的养殖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环境恶劣等原因,常会出现各种疾病,严重影响肉鸡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因此,肉鸡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控是非常必要的。
在此,我们将介绍肉鸡养殖各阶段的常见疾病及防控措施。
一、育雏期1.新生鸡腹泻病症状:新生鸡主要表现为食欲不良、精神不振、腹部发红、肛门周围羽毛沾粪,严重的可有腹泻和死亡。
防治措施:保持圆灯温度注意通风换气。
饮水中可加入甜菜碱、糖、氧化锌等预防性药物。
2. 炎症性腹泻症状:鸡群腹泻、死亡率较高,腹部明显肿胀坚硬,肛门明显增大(水泡状)或黄白色液体排出,严重的可有瘫痪症状。
防治措施:科学饲养、保持圆灯温度,白天18-20℃,晚上16℃左右。
饮水中可加入止泻产品。
集中养殖场因易感加强,可加强生物安全措施,注重环境卫生、隔离、无菌作业等。
3. 小鸡链球菌病症状:小鸡出现全身慢性感染症状,成活鸡可成为持菌者和转归。
出现荧光反应,可与肠炎病毒、支原体混合感染。
防治措施:定时疫苗接种,饮用高温消毒或白醋清洗消毒后的饮水,及时清理干净饲料和垫料。
二、生长期1. 禽流感症状:鸡群发病率高,死亡率较高,严重的可有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
防治措施:定时接种疫苗。
如发现疑似禽流感症状,立即对鸡群进行隔离,采取防范措施。
2. 大肠杆菌病症状:鸡群腹泻、死亡率较高,黄色粪便,翻身群死。
防治措施:科学饲养,保持清洁卫生。
饮水中可加入甜菜碱、肠道保护剂等预防性药物。
在潜在感染群中,加强环境监测,及时发现疑似病例,进行隔离和治疗。
3. 传染性法氏囊炎症状:年龄在2-10周的鸡成群发病,死亡率较高。
肠道内含有红色膏状物,肝脏贡献较重,病情严重的可有目瞪口呆、弯脖子等症状。
防治措施:加强疫苗接种,科学饲养和管理。
定期进行卫生清洁,避免传染源的接触和感染。
三、屠宰期1. 鸡痘症状:鸟群颈部、眼周、脚掌、尾巴等处出现斑丘疹和水疱,严重时可有牛乳状分泌物,呼吸道有受感染鸣声,紧接着就会出现死亡。
肉鸡养殖各阶段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控措施

肉鸡养殖各阶段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控措施肉鸡养殖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到许多疾病的防控工作。
针对肉鸡养殖各阶段的常见疾病,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本文将分别介绍肉鸡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以及相应的防控措施。
一、肉鸡孵化阶段1.1 新生脐炎新生脐炎是肉鸡孵化期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卵壳坏死菌感染引起的。
出现新生脐炎的肉鸡在体型和生长速度上都会受到影响。
防控措施:① 消毒蛋壳:在孵化前,进行蛋壳的消毒处理,以杀灭卵壳表面的细菌;② 孵化环境的卫生:保持孵化场所的卫生,避免细菌感染;③ 用药预防:可以通过给予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提高幼鸡的免疫力。
1.2 鸡胚发育不良在孵化期间,经常会遇到鸡胚发育不良的情况,包括早期死、跛脚、形态不良等症状。
防控措施:① 优质的孵化蛋:提高孵化蛋的质量,降低发育不良的概率;② 控制环境温度:保持孵化环境的适宜温度,提高孵化率和幼鸡的生存力;③ 检查孵化设备:定期检查孵化设备,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
二、肉鸡育雏阶段2.1 鸡冠水肿在育雏期间,常常会出现鸡冠水肿的情况,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
鸡冠水肿会导致鸡群生长缓慢,影响养殖效益。
防控措施:① 清洁饮水器具:保持饮水器具的清洁,避免细菌感染;② 饮水消毒:定期对饮水进行消毒处理,杀灭细菌;③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育雏舍的卫生,避免细菌滋生。
2.2 感冒在育雏期间,肉鸡常常会出现感冒的情况,引起咳嗽、打喷嚏等症状,严重影响了育雏期的健康状况。
防控措施:① 保持适宜温度:育雏舍的温度应该保持在适宜范围内,避免感冒的发生;② 加强通风换气:保持育雏舍的空气流通,降低细菌滋生;③ 给予抗生素治疗:一旦发生感冒,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提高肉鸡的免疫力。
三、肉鸡生长期3.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在生长期间,肉鸡常常会出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情况,引起呼吸系统感染,严重影响肉鸡的生长发育。
3.2 传染性贫血症传染性贫血症是肉鸡生长期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症状是腹部肿胀、贫血等。
肉鸡养殖各阶段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控措施

肉鸡养殖各阶段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控措施肉鸡养殖是一项实践经验丰富和科学指导的工作,其中对于疾病的防控尤为重要。
下面将列举肉鸡养殖各阶段常见的疾病及其防控措施。
1. 一日龄到7日龄:此阶段的肉鸡幼雏较为脆弱,容易出现以下疾病:- 新生鸡浆膜炎: 产蛋母鸡感染沙门氏菌,通过卵传染给后代,出现腹泻、休克等症状。
防控措施是消毒鸡舍、早期症状隔离治疗等。
- 新生鸡产前后粘连性关节炎: 母鸡感染大肠杆菌,从而感染幼雏关节,导致发育不良和死亡。
防控措施是保持鸡舍卫生、及时投喂抗生素等。
- 新城疫(指数病):由于母鸡感染新城疫病毒,导致幼雏出现呼吸困难、呛哽、呈现短暂湿毛等症状。
防控措施是进行疫苗预防和及时治疗。
2. 7日龄到30日龄:这一阶段的肉鸡生长迅速,疾病防控更加重要。
- 大肠杆菌性腹泻: 鸡群发生腹泻、不良发育、死亡等症状,可以通过加入抗生素、调整饲料配方来进行防治。
- 土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群出现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等症状,防控措施是进行合理的免疫和隔离治疗。
- 鸡蛋死胚: 母鸡或公鸡出现生殖系统疾病,导致蛋内胚胎过早死亡或发育不良。
防控措施是加强饮水消毒、合理饲养管理等。
3. 30日龄到出栏:这一阶段的肉鸡生长最为关键,需要防止常见疾病的发生。
- 传染性鼻炎: 鸡群出现鼻流涕、打喷嚏等症状,主要通过改善饲养条件、消毒鸡舍来进行防治。
- 传染性法氏囊炎: 鸡群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主要通过注射疫苗、加强饲养管理来进行防治。
- 禽弓形体病: 鸡群出现抖动、肢体无力等症状,主要通过合理消毒、去弓形虫感染源和改善环境卫生来进行防控。
除了以上列举的疾病,肉鸡养殖过程中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疾病,如鸡传感器官病、鸡传染性贫血等,针对这些疾病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合理饲养管理、加强环境卫生、合理使用疫苗和药物等。
肉鸡养殖各阶段的疾病防控需要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饲养管理、定期疫苗接种、加强环境卫生等措施,以保障肉鸡的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鸡病防治的用药原则

鸡病防治的用药原则鸡病是饲养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问题,对鸡病的防治往往需要使用药物来进行治疗。
以下是鸡病防治中的用药原则:1. 确诊病因:在开始用药前,必须要明确鸡病的病因,即病原微生物种类及其特性。
只有明确了病因,才能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浪费。
2. 选择适当的药物:根据不同病因,选择对该病因具有特异性杀菌作用的药物。
在选择药物时,需要注意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副作用。
3. 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鸡病防治中常用的药物,但过度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出现,使得治疗效果下降。
在使用抗生素时应遵循合理使用原则,避免滥用。
4. 标准使用药物:严格按照药品使用说明进行药物的使用,遵循剂量和使用方法。
在用药过程中,特别是使用注射剂时,要严格掌握给药的方法和技巧,避免给鸡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5. 药物完全使用:使用药物时,要确保药物完全使用完才能停药。
鸡病的治疗过程可能需要持续一段时间,因此在使用药物时要有耐心,严格按照医嘱治疗,避免中途停药使得疾病复发。
6. 预防为主:在鸡的饲养过程中,注重疫苗的接种和常规的疫病预防措施。
通过预防措施降低鸡的感染机会,减少疾病的发生。
7. 定期检测和监测:定期进行养殖场的环境检测和鸡只的健康状况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可有效控制鸡病的发生和传播。
在鸡病的防治过程中,除了使用药物进行治疗,还需要注意合理饲养管理,提高鸡的免疫力。
对于饲养环境要进行消毒、清洁,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只有综合运用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鸡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鸡疾病治疗、用药的几点建议
肉鸡疾病治疗、用药的几点建议:
一、分析现在肉鸡病越来越多、越来越难治是大家的共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1、菌毒株的变异;
2、抗药菌株的增加;
3、用药不合理;不顾配伍禁忌乱搭乱配,达不到疗程;
4、原料药的过渡滥用;
5、养殖户管理及环境因素等;二、雏鸡阶段1、雏鸡开口建议用5%葡萄糖或补液盐(把盐取出以防盐中毒)+电解质多种维生素,连续用24小时;接雏24小时后用氟喹诺酮类(以左旋氧氟沙星为佳)及其复合制剂按说明拌料或饮水,一日一次,连用3天;后至一周左右疫苗期间无须用药,疫苗期间饮水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及免疫增效剂或黄芪多糖+左旋咪唑以激活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加快产生免疫力、提高抗体滴度整齐度(期间个别病雏、弱雏单独管理)。
2、一周内常见问题:a 母源性大肠杆菌病多为散发可单独有针对性治疗,不要大群狠药猛治;b 感冒多为鸡苗运输或雏舍管理及天气因素造成,症状为咳嗽、甩鼻、发热、怕冷,用支原体药物无效,应用柴胡汤或双黄连+安乃近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无效治疗易引发溶血性大肠杆菌病,引起较高死亡率,症状:初发雏鸡多见个体肥健、呼吸困难、伸脖张口但没有声音,多为呼吸不畅窒息死亡,多是仰面同猝死状,解剖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呈现大肠杆菌病典型症状,原来用氯霉素拌料对此病有特效,氯霉素禁用后用头孢类注射有一定效果;发病期间请切记禁止应用法氏囊疫苗,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
三、疾病及治疗1、呼吸系统疾病呼吸道疾病为百病之源;能引起呼吸道疾病因素有传染病、环境、应激等,但多是疾病因素,如支原体、传支、传喉、新城疫、流感、大肠杆菌等;a.法氏囊疫苗及其他应激引起咳嗽、甩鼻,多为支原体感染;可用泰乐菌素/氢硫酸红霉素+强力霉素+克咳敏+地塞米松;泰乐菌素+呋喃它酮+替米考星。
b.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多见于20日龄以后,可见呼吸困难、呼噜,气管、喉头充血,内脏并伴有相应症状;治疗可用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氨茶碱/氯化铵+金刚乙胺/金刚烷胺+地塞米松;pha+左旋氧氟沙星+替米考星+氨茶碱。
C.气囊炎首先应正确判断是由支原体还是大肠杆菌造成的;外观呆立、拉稀,解剖见气囊浑浊或有干络样渗出物、肠粘连,此可断为大肠杆菌病引起(不一定见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等);如甩鼻、呼噜,气囊浑浊或有渗出物、腹腔有气泡,是支原体造成的;无论是
那种病原体造成的,病初阶段可用相应药物治疗均有一定效果,但病情严重时效果不理想或没有效果,这是因为气囊没有血管、神经、淋巴,没有药物所能通过的途径,添加渗透剂也无能为力,但可以通过喷雾疗法达到治疗目的;大肠杆菌病引发的可用庆大霉素/新霉素+渗透剂喷雾;支原体体引起的可用泰乐菌素/新霉素/罗红霉素+渗透剂治疗,喷雾时酌量配合地塞米松,效果显着而且药物用量小、价格低廉。
2、原虫病a.球虫病建议针对本病尽量不做预防用药,因为球虫体及其孢子对药物产生耐药性极快,按治疗量投药,停药12小时后可对该药及该大类药物产生耐药,个别品种耐药时间可长达3周以上甚至更长,预防建议用纯中药;球虫病伴有肠炎时无须添加针对肠炎药物,球虫病治愈后肠炎自然痊愈,而且治疗球虫病均为复合制剂多数都有治疗肠炎药物;治疗球虫病时杀虫是根本,止血是辅助,防止个别不良药厂为降低成本,本末倒置,添加高剂量止血剂,而杀虫效果不良,容易复发,给以后治疗增加难度。
b.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白冠病)本病近年来呈高发状态,但本病不具备爆发条件,容易治疗,无需预防。
3、肾脏疾病由疾病原因如:肾型传支、法氏囊炎等;药物原因;代谢病如:饲料中高钙、高蛋白等。
治疗肾病的原则肾脏病变不严重、且死亡原因不是肾脏造成的尽量不用西药防治,这类药物基本是由大剂量碳酸氢钠、氯化钾等价格低廉的原料制成,高剂量会造成严重腹泻,对肾脏造成不可逆性伤害;治疗肾病首选中药制剂或中药提取物组方产品,因为这类产品毒副作用小且对肾、肝、脾全面兼顾,中药提取物组方优于中药散剂及煎剂;病情严重时可降低饲料中蛋白含量,饲料中掺入50%玉米面,直至病情基本痊愈;在传染性法氏囊炎发病时用通肾药,可降低死亡率;用药密集时用通肾药防止肾脏因药物所致发生痛风症。
三、附治疗用药物组方1.大肠杆菌病a.头孢曲松钠/头孢噻呋钠+磷霉素钙+环丙沙星+丙磺舒+安乃近+地塞米松。
b.合成杨树花素V6+左旋氧氟沙星
c.氟苯尼考+硫酸粘杆菌素+强力霉素
d.黄连、黄柏、大黄(三黄汤)2.肠炎a.硫酸新霉素+痢菌净+地芬诺酯+ 山莨菪碱+地克珠利b.地美硝唑+痢菌净c.磺胺氯吡嗪钠+痢菌净+阿托品+病毒灵3.支原体泰乐菌素/阿奇霉素+强力霉素+磺胺异恶唑+氨茶碱+地塞米松4.通肾药(五苓散)茯苓、泽泻、猪苓、肉桂、白术(炒)5.球虫病(预防用)常山、青蒿、柴胡、地榆、木香、大黄小结:无论何种情况,我们必须倡
导“理性诊断、理性治疗”;树立思路全面、理顺依据、更为合理的观念,做到不盲目、无目的、混乱的思维观,这无论是对兽药经销商、养殖户、病鸡本身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