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1.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滨中学高中政治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案新
人教版必修4
知识目标:解释哲学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什么是哲难点: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所做的不同回答
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注意配合运用课件帮助学。

高中政治 1.2.1哲学的基本问题精品教案 新人教必修4

高中政治 1.2.1哲学的基本问题精品教案 新人教必修4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哲学的基本问题(2)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3)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理解:(1)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2)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3)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分析:(1)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2)从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的著作、论断来分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3)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判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能力目标:(1)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2)比较、分析的能力(3)抽象思维能力3、态度、价值观目标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二、【重点、难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三、【整体感知】:同学们学习本课,将通过认识哲学的基本问题来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一直贯穿着哲学发展的历史。

通过对古今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言论中,感受哲学思辨的独特魅力,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

四、【方法点津】:(1)列举古代思想家的著名言论,进行分析、判断。

(2)从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具体做法来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结合事例说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性。

(4)结合当地政府的政策、举措分析是否坚持了唯物主义。

(5)分析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言行并结合本课知识进行归类、总结。

五、【课文导语】: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

它们在相互辩难中发展,在湍急的思想河流中曲折前行。

我们怎样才能认识各种哲学派别的本质?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掌握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吸收前人的智慧,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

第一框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第六课时)◇课堂探究: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我们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的问题?◇探究提示:哲学研究的问题有很多,如宇宙、人生、思维等,但是贯穿于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学高二政治教学设计:1.2.1《哲学的基本问题》(新人教版必修4)

学高二政治教学设计:1.2.1《哲学的基本问题》(新人教版必修4)
(2)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理论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课标要求】
内容目标
提示与建议
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汇集资料: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A.存在决定着思维
B.思维影响着存在
C.思维与存在不能分离
D.思维与存在同为本原
2.(2011·银川高三第一次模拟)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提出了各种不同的问题,但是从本质上看,他们的回答都是围绕__________问题展开。()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偶然和必然的关系
C.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教学的基本问题
教学难点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块学习了哲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知道了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那么哲学研究什么问题呢?我们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
体验高考答案解析:
1.A【解析】注意“上帝”与“核聚变”“向性运动”,体现①③;②④与题意不符。
2.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理解。属于基础知识考查,能力要求低,考查考生对主体知识的把握。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之分,A项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项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项是不可知论。
D.肉体和灵魂的关系
3.(2011·广东佛山高三第一次模拟)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后,人们对此众说纷纭。新浪网友发表言论说:“地壳运动常常是变化莫测的,想预测地震的发生,那是徒劳的。”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活动探究型教案3_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活动探究型教案3_

《哲学的基本问题》活动探究型教案3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忆目标(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两方面内容?(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含义以及二者的根本分歧不可知论的基本内涵2.理解目标(1)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如何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3.运用目标(1)学会判断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什么样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2)如何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3)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二、能力目标1.使学生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2.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三、德育目标1.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不同的哲学,各种不同的哲学总是在相互辩难中发展,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

2.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教学重点难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重点、难点)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难点)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重点)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难点)教学课时安排:3课时【导入新课】有这样一个传说:一天晚上,一群游牧部落的牧民正准备安营扎寨休息的时候,然被一束耀眼的光芒所笼罩。

他们知道神就要出现了。

因此,他们满怀殷切地期盼,恭候着来自上苍的重要旨意。

最后,神终于说话了:“你们要沿路多捡拾一些鹅卵石,把它们放在你们的马鞑子里。

明天晚上,你们会非常快乐,但也会非常懊悔。

”说完,神就消失了。

牧民们感到非常失望,因为他们原本期盼神能够给他们带来无尽的财富和健康长寿,但没想到神却吩咐他们去做这件毫无意义的事。

但是不管怎样,那毕竟是神的旨意,他们虽然有些不满,但是仍旧各自捡拾了一些鹅卵石,放在他们的马鞑子里。

就这样,他们又走了一天,当夜幕降临,他们开始安营扎寨时,忽然发现昨天放进马鞑子里的每一颗鹅卵石竟然都变成了钻石。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哲学的基本问题”是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的第二章节,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涵。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存在与本质、现象与本质、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等方面;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
1.哲学基本问题的定义和内涵;
2.哲学基本问题在哲学史上的发展脉络;
3.哲学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学生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感悟。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本章节“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3.组织课堂辩论、哲学沙龙等活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哲学经典著作、撰写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5.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勇气和信心;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设计以下讨论主题:
1.存在与本质的关系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2.现象与本质的区别与联系;
3.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4.感性与理性在人类认知中的地位与作用。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取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在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和分析。讨论结束后,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观点和成果。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选取一个生活中的现象,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方法,分析其背后的本质,并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高二政治(人教必修4)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高二政治(人教必修4)
2.设计一道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题,要求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学生需提交思考题及其解答,字数不限。
3.请学生阅读一篇哲学相关文章或观看一部哲学题材的电影,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出发,谈谈自己的感悟和认识。要求字数在800字左右,观点清晰,论述合理。
4.教师提供几个与社会热点相关的议题,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议题,运用哲学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述。字数在1000字左右,要求论述有深度,观点有创意。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高二政治(人教必修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能够概括哲学的基本问题在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问题、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等,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3.学会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分析社会现象,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5.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份哲学基本问题研究性学习报告。报告内容包括: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等。字数在1500字左右,要求报告结构清晰,内容充实。
2.能力层面:学生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方面有待提高。在分析哲学基本问题时,可能难以把握问题的核心,论证过程不够严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哲学学习存在一定程度的兴趣,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哲学的实际意义和价值产生疑问,需要引导他们认识到哲学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针对以上学情,本章节教学设计将注重以下几点: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运用哲学基本问题进行思考和写作,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政治必修四人教新课标版1.2.1哲学的基本问题精品教案

政治必修四人教新课标版1.2.1哲学的基本问题精品教案
答案:A
解析:凡承认存在决定思维的,属于唯物主义;凡承认思维决定存在的,属于唯心主义,故选A。B、C、D三项都从属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选。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对以上问题可以采用图示法理解:
◇课堂练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 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D.唯物与唯心的关系问题
答案:C
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故选C。其余选项错误。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堂探究:(1)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的哲学问题是什么?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多方面的。
传统的观点认为有两个方面。其中,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因此,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课堂练习: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
A、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B、是否承认思维反映存在
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 D、是否承认人能不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2)你认为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重要吗?为什么?
◇探究提示:(1)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哲学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学习计划、教学计划、收获计划、做工方法、企业经营策略这些属于思维的问题,而学习实际、教学实际、收获实际、做工实际和企业面对的实际则属于存在的问题。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

必修4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理解: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分析: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2、能力目标:(1)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2)比较、分析的能力;(3)抽象思维能力。

3、态度、价值观目标: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二、重点、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三、整体感知同学们学习本课,将通过认识哲学的基本问题来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一直贯穿着哲学发展的历史。

通过对古今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言论中,感受哲学思辨的独特魅力,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

四、方法点津(1)列举古代思想家的著名言论,进行分析、判断。

(2)结合当地政府的政策、举措分析是否坚持了唯物主义。

(3)分析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言行并结合本课知识进行归类、总结。

五、知识点整合第一框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多方面的。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这已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

马克思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不可知论者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

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案(专业)
知识与能力:解释哲学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理论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问题探究、体验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体验正确处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等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哲学基本问题与生活的关系
课前预习
一完成填空: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_________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二者_________的问题;其二是二者_____________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的依据是__________ 。

认为 _____ 决定 ____ 的,属于唯物主义;认为_______ 决定 _____ 的,属于唯心主义。

4认为思维 ________ 存在,就是认为二者有同一性,这种观点被称为 ______ 论;如认为思维 ________ 存在,就是否认二者的______性,这种观点被称为 _______论。

5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时人们在生活与实践中___________的基本问题。

6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__________ 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7人类从事的活动主要归结为两类:一是______;二是_______。

二者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是 ________ 。

8哲学从总体上探讨______的关系。

9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_________,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和_______,决定着它们________的回答。

二尝试构建本框题的知识结构图
课堂测试
一、单选:
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 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D.唯物与唯心的关系问题
2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
A、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B、是否承认思维反映存在
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
D、是否承认人能不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
4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划与工作实际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
B.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C.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6下列说法中体现物质决定意识的是()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存在即被感知
7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A.思维决定存在的问题
B.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
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8.“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
识的事物。

”这种观点属于()
A.怀疑论B.可知论
C.不可知论D.唯心主义
9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10.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②思维能否产生理论
③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④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多选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物质与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
B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
C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D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3下列观点属于唯心主义的是()
A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B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C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
D物是观念的集合
三、判断: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课后作业:
1你认为处理好学习计划和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重要吗?为什么?
2材料:哲学家名言集锦
1)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事(王充)
2)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
3)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4)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子夏)
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
思考:上述观点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什么?哪些属于唯物主义?哪些属于唯心主义?它们共同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