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集体备课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教案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辉煌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激发学生对科技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辉煌成果,培养学生对科技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认识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图片、资料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分组,准备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展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这些图片有什么认识?1.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引出本课主题《古代科技耀我中华》。

2. 自主学习2.1 教师发放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辉煌成果。

2.2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3. 案例分析3.1 教师展示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科技的影响。

3.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4. 小组合作4.1 教师布置小组合作任务,要求学生围绕古代科技的发展,展开调查和研究。

4.2 学生分组合作,进行调查和研究。

5. 成果展示5.1 各小组展示调查和研究成果,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和建议。

5.2 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6. 课堂小结6.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古代科技发展的辉煌成果。

6.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7. 课后作业7.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探究古代科技的发展,思考科技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7.2 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反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4.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4.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4.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古代科技耀我中华》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以及其中的重要成就。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中国古代科技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古代科技的具体内容,以及科技成就背后的故事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有趣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程,知道一些重要的科技成就。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3.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程,知道一些重要的科技成就。

2.难点:让学生理解科技成就背后的故事,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有趣的事例,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3.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程,搜集相关的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本,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中国古代科技的一些图片,如四大发明、天文历法等,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古代科技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有趣的事例,呈现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程,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案

《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案
-指南针的科学原理:解释地球磁场对指南针指针的影响,以及指南针在航海中的实际应用技巧。
-火药的发明与创新:探讨火药的化学成分,以及火器在设计和使用上的技术进步。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代科技耀我中华》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接触过四大发明的现代版本?”(如:打印文件、使用指南针定位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代四大发明的奥秘。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四大发明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四大发明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古代科技耀我中华》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四大发明的了解普遍较为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案例来激发他们的兴趣。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学生们对四大发明的理解和认识有了明显提高,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此外,我也注意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非常高,他们对实验操作和分组讨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说明通过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在活动设计方面,我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收获。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运用更多贴近生活的案例和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四大发明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印刷术:讲解活字印刷的发明过程,以及它如何极大地提高书籍的生产效率,促进知识的传播。
-指南针:阐述指南针在航海中的应用,如何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推动世界的探索与交流。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4.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材通过介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以及其他重要的科技成果,使学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通过图片、文字等多媒体材料进行探究,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共同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以及其他重要的科技成果,理解这些发明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以及其他重要的科技成果,理解这些发明对后世的影响。

难点:深刻体会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充分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搜集相关的多媒体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展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以及其他重要的科技成果,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些发明对后世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等方式,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以及这些科技发明对后世的影响。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国古代能够产生这么多重要的科技成果?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深入思考。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自信的情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以及古代其他领域的科技成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古代科技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古代科技的认识较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全面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此外,学生对本土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但对其他国家科技发展的了解不足,需要通过本课拓宽视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了解古代其他领域的科技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自信的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古代其他领域的科技成就。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谈话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4.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搜集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制作PPT。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有关中国古代科技的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以及其他领域的科技成就。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讨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的影响,以及如何传承和发扬古代科技。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古代科技耀我中华》优秀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古代科技耀我中华》优秀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古代科技耀我中华》优秀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古代科技耀我中华》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一些重要科技发明,如四大发明,以及其他的科学技术成就。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古代科技对于中华文明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于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来理解和记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以及其他重要的科技发明,理解科技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以及其他重要的科技发明。

2.难点:理解科技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3.讨论法:学生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搜集相关的科技发明资料,用于教学。

3.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如四大发明,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介绍四大发明以及其他重要的科技发明,如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让学生了解科技对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搜集相关的科技发明资料,进行分享。

4.巩固(5分钟)通过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科技发明的影响的认识,巩固所学知识。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教案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教案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认识到古代科技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感,激发学生探索科技创新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概述2. 古代科技对中华文明的影响3. 当代科技发展及我国在科技领域的成就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感的教育5. 激发学生探索科技创新的兴趣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认识到古代科技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2.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索科技创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和道德素养。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古代科技的魅力。

2. 案例教学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古代科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4. 启发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道德观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学展开:(1)讲述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古代科技的魅力。

(2)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古代科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思考古代科技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激发学生探索科技创新的兴趣。

4.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古代科技的了解。

5.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古代科技知识。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评价学生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历史的了解程度。

2. 情感态度:评价学生对祖国科技的自豪感,以及对科技创新的兴趣。

3. 能力发展: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图片。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教案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教案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认识到古代科技对我国文明进步的重要意义。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智慧,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体会古代科技对我国文明进步的重要意义。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古代科技资料、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中国古代科技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1.2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主要成就。

2.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古代科技知识,互相交流学习。

3. 课堂讲解3.1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详细讲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历程。

3.2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古代科技对我国文明进步的重要意义。

4. 案例分析4.1 教师出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古代科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4.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 总结提升5.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重点知识。

5.2 教师强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五、课后作业1. 学生绘制一幅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画卷,展示自己对古代科技的了解和感悟。

六、教学环节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代科技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重点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西汉素纱蝉衣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也是最早生产丝绸的国家。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素纱禅衣,柔软透明,薄如蝉翼,重40多克,距今已有2000多年。它充分表明,我国丝织技术在很早便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3)东汉青瓷四系罐
我国素有“瓷国”之称。河南洛阳出土的东汉青瓷四系罐表明,早在近2000年前,我国的能工巧匠已发明比较成熟的制瓷技术。而欧洲人直到18世纪初才仿制成功。到了宋代,我国的瓷器制作技术更加成熟。这一时期的瓷器,品种繁多,器型丰富,烧制精美。当时的瓷器还远销海外,名扬世界。
(2)世界影响
古代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了磁石具有指示方向的性质。北宋时,指南针开始运用于航海。随着海外贸易的往来,指南针经阿拉伯商人传到欧洲。
火药:介绍: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偶然发现的。宋元时期,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13至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地区和欧洲。
学术界对四大发明的看法:
介绍雕版印刷:
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人们先把写好的文字反贴在平整的木板上,用刀刻出阳文反字,然后在板上涂墨,将纸平铺
板上均匀刷印,最后将纸揭下,装订成书。
指南针:
(1)出示指南针图片
介绍:大约2000年前,中国人就利用天然磁铁制成了指南工具一一司南;它的形状像一把汤匙放在铜制的方形地盘中。司南在盘中转动,当它停下来时,匙柄就指向南方。
1、看图识创造
1.老师今天带来一组图片,说说你对哪个图片最感兴趣。
分别出示:司母戊鼎、西汉素纱蝉衣、东汉青瓷四系罐、都江堰、赵州桥图片。
生选择最感兴趣的图片。
采访学生,说说自己感兴趣的原因,或是谈谈自己对它的了解。
2.出示相关链接:
(1)司母戊鼎
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商朝的司母戊鼎(有学者认为应称之为“后母戊鼎”)重800多千克,工艺十分复杂。
2.过程与方法:在活动中了解古代的科技成就及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光辉业绩。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科学家对世界科技的伟大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修改意见
教学重点:了解古代的科技成就及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光辉业绩,领略古代科学家对世界科技的伟大贡献。
教学难点:感受中国古代科学家对世界科技的伟大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1)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英】培根
6.谈启示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它们的广泛应用和对外传播,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4)出示都江堰和赵州桥链接
感受赵州桥的制造工艺,理解为什么说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3.同学们,除了上面介绍的这些,你还知道哪些中国古代的技术创造?
(1)分组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探究。
(2)记录资料。
你能从我国古代辉煌的科技成就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师总结:我国古代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不仅是科学家和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也是他们创新精神的体现。
(3)世界影响
纸作为书写材料有它的独特优势,所以在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不久,朝鲜和越南从中国学到了造纸的技术。中国造纸术也传播到了中亚的一些国家,之后传到印度和阿拉伯。阿拉伯最早的造纸工厂是由中国人帮助建立的。通过阿拉伯人,造纸术又传入欧洲、非洲和美洲。
补充:探讨造纸术的发明及传播,对人类有哪些影响?
活动三:我的分享,科学家的小故事
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以树皮、麻头、旧渔网为原料,造出了成本低廉便于书写的纸。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2)作比较
造纸术发明前,我国古人通常用什么作为书写材料吗?
出示居延汉简和马王堆汉墓帛书图片。
我国古人通常用竹木简或丝帛作为书写材料。
那同纸相比,这些材料有哪些缺点和不足?
纸有哪些优点?
课题
《古代科技耀我中华》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
参与人
道德与法治教师
教法
启发法、体验法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分析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中国古代科学巨人取得的科技成就。了解我国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科学—中医药学的取得的成果。了解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与勤劳智慧。能说出四大发明,了解其对世界的影响。
作业布置
1.选择四大发明之一写自我介绍。
2.搜集古代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学习他们的科学精神。




古代科技耀我中华
古代技术创造
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多媒体图片、资料,为学生展示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巨大成就,学生通过探讨、交流,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整节课学生积极参与,热情高涨。
活动二:
小小阅读角
一、“四大发明”——我们的骄傲
1.同学们说得真棒,刚刚介绍的古代创造独领风骚。而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更是影响着世界的发展。
我们都知道四大发明分别是?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2.你对四大发明中的哪项发明最感兴趣呀!
3.根据学生兴趣,介绍四大发明:
造纸术:
(1)出示甘肃天水放马滩纸图片
学情
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能够借助课本以及课外资源对张衡、祖冲之、李时珍等中国古代的科学家有所了解。大部分同学都知道屠呦呦,知道屠呦呦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能说出中国的四大发明。但大部分学生对于古代医学并不是特别了解,对四大发明的作用及其科技成就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并不清楚。




活动一:看图识创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