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秦岭造山带钠长岩的特征_成因及时代

合集下载

钠长岩矿床

钠长岩矿床

钠长岩型矿床1钠长岩/钠长岩型矿床(albitite / albitite deposit )—通过岩浆期后热液交代花岗岩类岩石形成的,主要由钠长石(>50%)和少量微斜长石、即成为钠长岩型矿床。

2钠长岩型矿床的特点:原岩的含矿性和钠长石化的强度及其蚀变范围。

线,呈逐渐过渡关系。

WSnBe 石英脉带④典型的围岩蚀变有钾长石化、钠长石化和锂云母化,不同矿化与不同的蚀变类型相对应 ⑤等粒结构、斑状变晶结构、交代溶蚀结构和残余结构等。

⑥矿石物质成分相对简单,主要是亲花岗岩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除造岩矿物外,主要有钽铁矿、铌钽铁矿、细晶石、烧绿石、褐钇铌矿、褐钇钽矿、磷钇石、独居石、锆石等,有少量的黑钨矿、锡石等。

3钠长岩型矿床的形成条件: 大地构造条件—与成矿有关的钠长石化花岗岩或钠长岩,主要产于褶皱造山带和地台活动区,受构造控制明显,成矿岩体常沿构造断裂带和不同方向断裂交汇处分布。

岩浆岩条件—矿化主要发生在富碱(K2O+Na2O > 7.5%)、富氟的花岗岩体的顶部,成矿岩体多为多期W-Sn-B e 石英脉带石英壳似伟晶岩带云英岩化带钠长石化带钾长石化带多阶段演化的复式花岗岩体,矿化多富集在晚期花岗岩中。

—由不同原岩交代形成的钠长岩,其富含的矿种也不同:围岩条件—含矿岩体的上覆围岩通常是渗透型较差、化学性质不活泼的硅泥质沉积岩和变质岩(起屏蔽作用,防止挥发分的向上向外逸散)。

物理化学条件—成矿温度一般为250600℃,压力约为1560 MPa4主要的钠长岩型矿床钠长岩型铌、钽(钨、锡)矿床、钠长岩型金、钠长岩型铀矿床矿床云英岩型矿床1—系指在成因上和空间上与云英岩化蚀变花岗岩类有关的一类高温热液矿床。

—云英岩:一种主要由中粗粒的石英和白云母组成的蚀变岩石。

可分为:正长云英岩(石英6075%,云母2540%)、富石英云英岩(石英>75%)、富云母云英岩(云母>70%)、黄玉云英岩(黄玉1050%)、电气石云英岩(电气石>5%)、萤石云英岩(萤石>10%)。

陕西省丹凤竹林关——商南豆腐尖地区钠长(角砾)岩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陕西省丹凤竹林关——商南豆腐尖地区钠长(角砾)岩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陕西省丹凤竹林关—商南豆腐尖地区钠长(角砾)岩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谷玉明,汪 超,李 超,杨海涛,王瑜亮,牛 亮, 胡西顺(西安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54)摘 要:丹凤竹林关—商南豆腐尖地区处于秦岭造山带南秦岭构造带北部逆冲推覆构造带内,钠长(角砾)岩广泛发育,已发现了多处与钠长岩有关金矿点的信息,区域上钠长(角砾)岩型金矿以双王金矿和二台子铜金矿的典型代表。

通过与典型矿床在次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控矿因素、矿体特征和矿石特征等方面的对比研究,明确了高强度大规模化探次生晕Au-As或Au-Hg异常叠加在钠长角砾岩筒上部近水平塌陷虚脱部位或钠长角砾岩与钠化围岩接触带部位上是寻找该类型矿床的主要方向,研究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关键词:金矿;钠长(角砾)岩型;找矿前景;丹凤竹林关;商南豆腐尖中国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14-0105-6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lbilite (Breccia) Type Gold Deposit and the Prospecting Direction in Zhulinguan Area of Danfeng–Doufujian Area of Shangnan,ShaanxiGU Yu-ming,WANG Chao,LI Chao,YANG Hai-tao,WANG Yu-liang,NIU Liang,HU Xi-shun (Xi'an Nor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Nonferrous Metals Co. Ltd. Xi'an 710054, Xi'an, China)Abstract: Zhulinguan Area of Danfeng-Doufujian Area of Shangnan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block of Southern Qinglin,in the thrust-nappe tectonic belt. In this area,the albitite (breccia) are widely developed. Information on a number of gold deposits associated with albilite has been discovered.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albitite (breccia) type gold deposit in the region is the Shuangwang gold deposit and the Ertaizi copper-gold deposit.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econdary halos,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 halo, ore-controlling factors, ore body characteristics and ore characteristics by using typical deposits. The study clarified that the high-intensity and large-scale exploration of secondary halo Au-As or Au-Hg anomaly is superimposed on the near-horizontal collapse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long breccia tube or the contact zone of the albitite breccia and the surrounding rock. Find the main direction of this type of deposit. The study area has good prospecting prospects.Keywords: gold deposit; albitite breccia; Prospecting direction; Zhulinguan Area of Danfeng-Doufujian Area of Shangnan随着上世纪70年代陕西双王大型钠长角砾岩型金矿床[1]的发现以来,作为一种新出现的金矿类型,其矿床成因类型长期在广大学者之间存在分歧,但是自从提出钠长角砾岩为岩浆气液隐爆角砾岩、钠长岩为钠质交代围岩形成的热液交代岩、石英钠长岩是结晶岩浆岩,它们均是印支期岩浆活动的伴生产物的观点[2]后,对于陕西双王金矿床的成因类型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观点。

秦岭造山带的认识

秦岭造山带的认识

秦岭造山带的认识杨德飞(资工072班 200707333)摘要秦岭造山带由三大套构造岩石地层单位所构成,即1、二类不同的前寒武纪基底岩系;2、晚元古代一中三叠世主造山时期受板块构造和垂向增生构造控制的相关构造岩石地层单元;3、中新生代后造山期的陆内断陷与前陆和后陆盆地沉积及广泛的花岗岩浆活动。

它们反映着秦岭带三个主要演化时期,在不同构造体制下的三种不同的基本地壳物质组成与结构。

它们记录着秦岭造山带长期发展历史中的不同演化阶段的多种造山作用及其不同动力学机制的丰富信息。

主题词秦岭造山带构造地层单元板块构造演化秦岭是一条具有复杂的地壳组成和结构,经历长期不同构造体制演化的复合型大陆造山带。

它现今的基本构造岩石地层单元虽因经历多次构造变动、消减作用、逆掩推覆和剥蚀,致使有很多残缺,但仍是秦岭造山带形成和演化的最真实纪录,故研究其构造岩石地层单元的特点及其构造性质,对探索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成因和动力学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迄今对秦岭造山带的研究证明,其形成和演化可概括为三个主要演化时期:1.晚太古代一早中元古代古老结晶基底和过渡性浅变质基底的形成阶段;2.晚元古代一中三叠世板块构造和板内垂向增生构造复合的主造山作用时期;3.中新生代后造山陆内构造演化时期。

现今秦岭造山带的组成和结构是长期构造发展的产物,现今秦岭的基本构造格架是由主造山作用奠定的,其中包容先期残存构造和后期陆内造山的强烈迭加改造。

秦岭造山带的南北边界在不同演化阶段有不同的变化,现今的边界如图1的F,和Fl。

按此边界,秦岭造山带主要构造单元依据商南一丹凤(下简称商丹)(SF,)和勉县一略阳(下简称勉略)(SFZ)二个断裂构造带(原秦岭的两个板块主缝合带),可划分为三块(图1):华北地块南缘(I,即原华北板块南缘),扬子地块北缘(l,原扬子板块北缘)和其间的秦岭地块(l,即原秦岭微板块),进而可细分出八个构造带(图l)(张国伟1993)。

秦岭复合造山带地表出露三大套构造岩石地层单位,即 1.二类不同的前寒武纪基底岩系(Ar一Pt1一2);2.主造山作用(R3一TZ)期间受板块构造和垂向增生构造控制的相关构造岩石地层单元;3.中新生代后造山期在陆内断陷、前陆和后陆盆地沉积及广泛的花岗岩浆活动形成的构造岩石地层单元。

对秦岭造山带区域构造成矿作用过程的认识

对秦岭造山带区域构造成矿作用过程的认识

对秦岭造山带区域构造——成矿作用过程的认识斯尚华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一、陆块或板块的开裂过程该过程是地幔物质向地壳中转移的作用过程。

与之相对应的成矿作用主要与海相火山活动有关,其次为受深断裂控制的基性、超基性及碱性岩浆岩侵入活动。

海相火山活动时期是秦岭地区最主要的成矿作用类型之一。

秦岭造山带中从老至新的火山—沉积建造基本上都是重要的含矿层位。

秦岭造山带曾经发生多次开裂事件,并对应着一定的构造—成矿旋回,形成具有不同规模和强度的成矿作用。

例如,中、新元古代时期,与张裂过程之海相火山活动有关的成矿作用在华北地块南缘区(宽坪小洋盆)与扬子地块北缘区(武当—碧口裂陷海槽)就有很大差异,后者在规模、强度、范围及矿种方面均明显大于(多于)前者。

二者虽同处开裂过程,且开裂程度及岩石类型也很相近,但成矿特征却如此不同,其原因可能与地幔物质的分布和运动状态有关。

但同样是在华北地块南缘,早古生代时期二郎坪小洋盆张裂过程中海相火山活动有关的成矿作用与中、新元古代宽坪小洋盆的开裂时期迥然不同,前者成矿作用与武当—碧口裂陷海槽开裂时期有一定相似性。

晚古生代,张裂过程中的成矿作用发生在扬子地块北缘的玛沁—略阳—北巴一线。

秦岭地区五个大的开裂—成矿时期中,由成矿元素地球化学性质所反映的成矿物质来源并无明显变化,均以幔源为重要特征,这种间隔交替式的成矿演化仅仅反映深部物质运动的某种规律,因此实质上是构造活动强度交替发展在成矿方面的一种具体表现。

二、陆块或板块的拼合碰撞过程秦岭地区经历的大规模的碰撞拼合过程主要有三次,分别为晋宁期,晚加里东其—早华力西期和印支期。

拼合碰撞过程是壳—幔物质强烈相互作用的过程,但成矿物质和成矿作用反映地壳物质运动信息较多。

成矿地质作用主要有花岗质岩浆活动、区域变质作用和陆源碎屑—碳酸盐岩沉积成矿作用。

前两种作用在一定时期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和空间上的一致性。

由它们共同作用可造就一个矿床成矿系列,最典型的就是晚加里东期—早华力西期秦岭造山带北部地区与区域变质岩及混合(伟晶)岩化作用有关的稀有金属、蓝晶石、红柱石、白云母、石墨、玉石及金红石矿床成矿系列。

秦岭造山带松树沟元古宙蛇绿岩及其大地构造背景

秦岭造山带松树沟元古宙蛇绿岩及其大地构造背景

呈 不 同形 态 和 规 模的压 扁 透镜
体产于 变质橄榄岩中 , 一般分布
在 主 岩体接 触带 以下 约

范围内
呈 不 同规模的板状体或脉状体 产于变 质橄榄岩 中
岩石 结构 和构造
糜棱 结构 、 残 碎斑状 结构 、 粒状 变晶结构 局 部超 糜棱结构 , 叠 加脆性变形结构 。 透 入 性 面理 、 橄榄石和辉石 的拉伸线理 , 变质 矿 物生 长线理
地慢部分熔融残余成 因 的岩石 。 根据纯橄榄岩在数量上的绝对 优势 。 含 工业铬铁矿 以及 普遍
缺 失单斜辉 石 的基本事实 , 结 合有 关 实验 资 料 , 推 断本 区变质橄榄 岩 的部分 熔融 程 度高 达
左右 , 比绝大 多数方辉橄榄岩型
和二辉橄榄岩型
蛇绿岩
,
」的部分 熔 融 程度 更 高 。 实 验 表 明 , 当部 分 熔 融 程 度 达
镁 橄 榄 石 、 顽 火辉 石 、 铬 尖 晶石 橄榄石 。一 写一 环 铬 尖 晶石

橄 榄 石 、 铬 尖 晶 石 顽 、 火辉 石
橄榄石 。

铬尖晶石
,一
橄榄石 、透辉石 、铭尖 晶石
橄榄 石 。一
一写
透辉石

地球 化 学

一 一
写 洲

一 一。

写 一 。, 一 一
一 一

,
成矿性
— 冶 金 级
或脉状岩体被夹裹在地慢残余纯橄榄岩 中 图 , 多数位于 岩石学莫霍 面 以 下约 米 范 围
内 , 接触 界线截然 。 由于地慢塑性变形 和 重结 晶作 用 , 两 类堆 晶岩均 发育变晶结构和 残余斑

秦岭造山带东段的构造发展演化及金、银、铜的成矿关系

秦岭造山带东段的构造发展演化及金、银、铜的成矿关系
北带:位 于 小 秦 岭—确 山 一 带,并 伸 入 华 北 地 块。早元古代初期是一条狭长的拉张环பைடு நூலகம்下形成的 具双模式特征的镁铁质—长英质喷发的变质火山沉 积岩系的绛县群和安沟群为代表的线性裂谷型火山 槽地;中晚元古宙时再次扩张,又发育边缘裂陷槽构 造环境的具双模式特征的熊耳群、西洋河群火山沉 积岩系和汝阳群、洛峪群、陆源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夹 少量火山岩的华北地块盖层沉积。
图 1 秦岭造山带构造单元及金、银、铜矿床(点)分布
岩相。分布于扬子地块中部的川中基底的磁场特征 与其周边磁场特征明显不同,且具有华北基底太古
收稿日期:2017-11-04 基金项目:河南省卢氏县羊角山钼矿预查(豫财[2011]36) 作者简介:戴帅军(1984-),男,河 南 永 城 人,工 程 师,研 究 方 向:地 质 找 矿,手 机:13838392567,E-mail:22866638@ qq. com.
!!!&&
!!"&&
!!$&&
!!#&&
$%
&&

-.
!"# $%
&'
(' &+
$# &&
EF $" #" !$
/0 12
;#
$$
<2
&&
AB #$
,'
!
34
9: !" 67
9'
='
$% && )*
$# && 5' $$ 84 &&

秦岭造山带及共邻区岩石的放射性与岩石圈的现代热结构和热状态

秦岭造山带及共邻区岩石的放射性与岩石圈的现代热结构和热状态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众 所 周 知 ,大 陆 地 表 热 流 与 地 壳 岩 石 的 放 射性 热产 生率 之 间 存 在 着 线 性关 系 ,该 关 系 已成 为现 代 深 部 温 度 计 算 的 基 础 (Chapman,1986;Decker“ a1.。1988;Morgan l984)。
本 文根 据 我 们 近 年 来 在秦 巴地 区 进 行 大 规 模 区 域 岩 石 地 球化 学研 究 中 获得 的 大 量 样 品 Th、K 分 析 结 果 ,从 地 球 化学 角 度研 究 了区 域 岩石 圈 的现 代 热 结 构 与 热 状 态 ,并 力 图 为 了 解 区 域 岩 石 圈 内部 现 今 发 生 的 过 程 和 深部 地 球 物 理 性 质 的 解 释 提 供 依据 。
一 、 样品来源与分析测试方法
根 据 普 遍 接 受 的 观点 ,研 究 区被 洛 南 一 栾 』1【断 裂 、商 县 一 丹 凤 断 裂 和 大 巴山弧 形 断 裂 自北 向 南 依 次 划 分 为 华 北 地 台 南 缘 、北 秦岭 造 山 带 、南 秦 岭 造 山带 和 扬 子 地 台 北 缴 (以下 分别 简 称 为 华 北 地 台 、北 秦 岭 、南秦 岭和 扬 子地 台 )。 进 一 步 根 据 基 底 和盖 层 岩 系 的 异 同 , 可将 除北 秦 岭 以 外 的 上 述 3个 一 级 构造 单 元 划 分 为若 干 个 二 级 构造 一地 层 小 区 ,分 区 情 况 详 见 图 10 全 区 面 积 共 153200km。,涉及 陕 西 、河南 、湖 北 和 四 川 四 省 。
维普资讯
图 1 东 秦岭 及其 部 区 构造一地 屡分 区

东秦岭造山带钠长岩的特征、成因及时代

东秦岭造山带钠长岩的特征、成因及时代

东秦岭造山带钠长岩的特征、成因及时代李勇;苏春乾;刘继庆【期刊名称】《岩石矿物学杂志》【年(卷),期】1999(18)2【摘要】经1/5万区调填图,作者在东秦岭造山带夹持于竹林关-青山断裂带和山阳-豆腐尖断裂带之间的原划"九里坪组"地层中解体出了一系列规模不大的钠长岩体.通过野外宏观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对这些钠长岩的产状、地质背景、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提出了这些钠长岩是由深部钠质熔浆沿断裂带上侵到地壳浅部发生侵入-交代作用而形成的观点.其成因模式为:侵入-隐爆-充填交代.这与前人在研究西秦岭造山带钠长岩时所提出的热水沉积成因模式明显不同.另外,还从这些钠长岩体中首次获得全岩铷-锶等时线年龄为364.9±10.9Ma的资料.对研究整个秦岭造山带钠质流体热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页数】7页(P121-127)【作者】李勇;苏春乾;刘继庆【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安,710069;西安工程学院区调所,西安,710054;西安工程学院区调所,西安,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7【相关文献】1.内蒙古东乌旗晚古生代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年代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J], 李敏;李敏;程银行;任邦方;李艳锋;张天福2.秦岭造山带宽坪群中的变铁镁质岩的成因、时代及其构造意义 [J], 闫全人;王宗起;闫臻;王涛;陈隽璐;向忠金;张宗清;姜春发3.内蒙古东七一山碱长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 [J], 吕博;杨岳清;孟贵祥;严加永;赵金花;王守光;贾玲珑;彭润民4.秦岭造山带西段三叠纪透辉石岩-二长岩杂岩体的成因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J], 卢飞;任龙;梁华英;包志伟5.青海查查香卡铀多金属矿床钠长岩脉地质特征及其对矿床成因的约束 [J], 陈擎;赵如意;康利刚;叶雷刚;刘林;王继斌;鲁宝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秦岭造山带钠长岩的特征、成因及时代李 勇(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安 710069)苏春乾 刘继庆(西安工程学院区调所,西安 710054)主题词 东秦岭造山带 钠长岩 成因提 要 经1/5万区调填图,作者在东秦岭造山带夹持于竹林关-青山断裂带和山阳-豆腐尖断裂带之间的原划/九里坪组0地层中解体出了一系列规模不大的钠长岩体。

通过野外宏观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对这些钠长岩的产状、地质背景、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

提出了这些钠长岩是由深部钠质熔浆沿断裂带上侵到地壳浅部发生侵入-交代作用而形成的观点。

其成因模式为:侵入-隐爆-充填交代。

这与前人在研究西秦岭造山带钠长岩时所提出的热水沉积成因模式明显不同。

另外,还从这些钠长岩体中首次获得全岩铷-锶等时线年龄为36419?1019M a 的资料。

对研究整个秦岭造山带钠质流体热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笔者在东秦岭进行徐家店幅和梁家湾幅1/5万区调填图的过程中,从夹持于竹林关-青山断裂带和山阳-豆腐尖断裂带之间的原九里坪组地层中新识别和解体出大量与钠质流体活动有关的钠长岩体。

由于这些岩体彼此具有成生联系,基本属于同源同时的产物,又主要分布在丹江沿岸,故将其总称为/丹江钠长岩0¹。

这些岩体多呈规模不大的透镜状、穹隆状和脉状近东西向断续分布于竹林关-青山一带,形成一狭长的钠长岩分布带(图1)。

丹江钠长岩的岩石类型可按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特点分为:块状细晶钠长岩、角砾状钠长岩和钠长角砾岩三类。

野外可作为填图单元填绘。

丹江钠长岩的围岩主要是一套绿片岩相区域变质沉积地层。

前人最初将其称为芦院沟组和太吉河组,时代归早元古代(秦岭区测队,1961);后来,陕西区调队(1988)将其划归晚泥盆世,改称九里坪组;陕西省区域地质志(1990)将这套地层归为刘岭群牛耳川组,置于中泥盆统。

这些划分归属均无任何古生物和年龄依据。

经1/5万区调填图,笔者从该套地层中分析处理出大量震旦纪的微古植物化石,计有:A sp eratopsop hosphaera umishanensis , A.bavlensis ,T rachysp haer idium planum ,T.r u -gosum,T.incrassatum ,T .simp lex ,T.rude,T.minor ,T.cultum ,L op hosp aeri -dium ,Pseudozonosp haera longp licata ,P.sinica ,P.ver ruacsa,Protoleisp haer idium sp.,Micr hy stridium sp.,N ucellosp haer icidium sp.,T rematosphaerdium holedahlih,Zonosp haeridium sp.,L ignum p unctrlosum ,Paleomorp he p untulata ,P.f igurata 等20多种。

因此,我们将这套地层笼统地确定为震旦系º。

第一作者简介 李勇,男,1959年出生,副教授,现为西北大学地质系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地层古生物学和区域地质调查方向的研究。

收稿日期 1998)05)18,改回日期 1998)09)04¹1/5万徐家店幅地质图及说明º1/5万梁家湾幅地质图及说明书第18卷 第2期 岩 石 矿 物 学 杂 志 Vol.18,No.21999年6月 ACTA PETROLOGICA ET M INERALOGICA June,1999图1 丹江钠长岩分布地质略图Fig.1 Geo logical sketch map sho wing the distributio n of Danjiang albitite bodies1)竹林关-青山断裂带;2)山阳-豆腐尖断裂带;3)九里坪组底界的顺层断裂;4)晚期剪切断层;5)钠长岩;6)九里坪组底砾岩;7)灯影组;8)豆腐尖花岗闪长岩;9)耀岭河岩组;10)刘岭岩群;11)水碓沟石英片岩;12)大南沟黑云母微晶片岩;13)小河口千枚岩;14)太子坪大理岩;15)青山大理岩;16)九里坪组丹江钠长岩的分布与产出,不仅与造山带钠质流体的活动密切相关,而且严格受到区域性边界深大断裂的控制。

所以,东秦岭造山带的丹江钠长岩不是孤立、偶然的,它是整个秦岭造山带钠质流体热事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丹江钠长岩特征、成因和时代的研究资料对全面系统地认识和研究整个秦岭造山带钠质流体热事件的活动特点、演化规律、成矿作用,以及与造山带的构造演化等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地质概况及岩石学特征丹江钠长岩主要分布在陕西商南的竹林关至青山一带,由一系列规模不大、形态各异的小岩体呈断续的带状或串珠状近东西向分布,构成一宽约2~10km 、长约50km 的长透镜状钠长岩分布带(图1),岩体的长轴走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

岩体与围岩呈突变的侵入接触关系或呈渐变的交代接触关系,表现出明显的侵入-交代成因特点。

现分为侵入型和交代型两大类描述其特征如下:111 侵入钠长岩主要呈规模不大的透镜体或小穹隆状分布在断裂或断裂带中,岩体的长轴平行断裂走向,与围岩呈明显的侵入接触关系。

在连续完整的露头上可见钠长岩体与围岩之间有明显的分带现象(图2)。

岩体中部为灰白色块状细晶钠长岩,边部为灰黄-褐黄色角砾状钠长岩。

其外为钠化围岩。

侵入钠长岩多具细晶结构和均粒等粒结构,块状构造。

矿物成分以钠长石为主(70%~90%),次为石英和铁白云石,少量黑云母和黄铁矿。

部分岩体中含较多浸染状黄铁矿。

副矿物为金红石、电气石和磷灰石,其粒度细小,一般为0103m m 左右。

岩石为浅灰~灰白色,风化后呈褐黄色。

主要分布在交代钠长岩的中部,两者分界明显。

112 交代钠长岩交代钠长岩是钠质熔浆沿深断裂上侵到地壳浅部后,在先已冷凝结晶的侵入钠长岩与122 岩 石 矿 物 学 杂 志 第18卷图2 陕西商南司法沟口钠长岩体与围岩接触关系剖面图Fig.2 Geological sect ion show ing the con -ta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fagoukou a-l bitite body and the wall rock in ShangnanCounty,Shaanxi Province1)钠化围岩;2)角砾状钠长岩;3)块状细晶钠长岩围岩接触带或是直接对围岩发生隐爆,然后对隐爆破碎的岩石进行充填交代而成。

其规模一般较侵入钠长岩体大,产出形态不规则,主要分布在断裂带或侵入钠长岩体的周围。

岩石呈灰黄色~褐黄色,具中~粗晶结构,角砾状构造,部分角砾中有残留纹层构造,交代特征十分明显。

岩石可明显分为角砾和基质两部分。

基质主要由中~粗晶钠长石组成,含少量铁白云石和石英,并有少量细小的黑云母和黄铁矿。

若受后期碳酸盐化蚀变可有方解石产出。

角砾包括钠长岩角砾、钠长岩化角砾和残留围岩角砾三类。

钠长岩角砾是先冷凝结晶而成的侵入钠长岩被隐爆震碎而成,多呈灰白或浅灰黄色,成分、结构和构造与块状细晶钠长岩一致;钠长岩化角砾是指围岩角砾被彻底或近于彻底地钠化交代而成,呈浅灰~灰黄色,成分以钠长石为主,钠长石呈显微晶质,矿物颗粒边界不清,交代特征明显,多具交代残留纹层构造,部分钠长岩化角砾的中心可有少许围岩残留;围岩角砾是由围岩被隐爆震碎而卷入,虽遭受钠长岩化,但程度不高,围岩成分清晰可辩。

所有的角砾多为棱角状,大小悬殊,排列杂乱;角砾大者20~30cm ,一般为3~10cm,小者013~1cm;角砾的含量变化在10%~40%,分布极不均匀。

据交代钠长岩体中角砾的组成和残留围岩角砾的多少,可进一步分为角砾状钠长岩和钠长角砾岩两类:(1)角砾状钠长岩:岩石具明显的角砾状构造,钠长石总含量(包括基质与角砾)大于70%。

一般基质或是角砾之间的充填胶结物全为钠长岩,矿物成分以钠长石为主(70%~90%),含少量铁白云石和石英,并有少量细小的黑云母和黄铁矿,受后期碳酸盐化作用可有方解石产出,中~粗晶结构;角砾由钠长岩角砾和钠长岩化角砾组成,很少见到围岩角砾。

在钠长岩化角砾中可见到残留纹层构造。

(2)钠长角砾岩:岩石具明显的角砾状构造,由基质和角砾两部分组成。

钠长石总含量为60%~70%(包括基质和角砾)。

基质特征与角砾状钠长岩的基质相同,角砾则以钠长岩角砾和钠长岩化角砾为主,并有少量围岩角砾。

围岩角砾含量不超过角砾总量的20%。

当围岩遭受钠质流体的钠化交代后,岩石中钠长石含量不足60%,原岩角砾残留较多,而据这些角砾尚可判别其围岩特征时,不将其归入钠长岩,而称为钠化围岩。

野外观察发现,交代钠长岩既可与侵入钠长岩相伴产出,形成块状细晶钠长岩y 角砾状钠长岩y 钠长角砾岩y 钠化围岩的完整分带,也可单独产出,形成角砾状钠长岩y 钠长角砾岩y 钠化围岩,或是角砾状钠长岩y 钠化围岩的分带组合。

角砾状钠长岩与块状细晶钠长岩和钠化围岩之间的接触分界一般较清楚。

而角砾状钠长岩与钠长角砾岩之间,或钠长角砾岩与钠化围岩之间则为渐变过渡接触。

在所有的钠长岩体中可见大量后期方解石英细脉、钠长石细脉和镜铁矿细脉的交切穿插,表明这些钠长岩形成后还受过碳酸盐化、钠化和镜铁矿化等多期蚀变交代作用。

123第2期李 勇等:东秦岭造山带钠长岩的特征、成因及时代124岩石矿物学杂志第18卷2岩石化学特征与世界沉积岩平均化学成分相比较,这些钠长岩的化学成分明显不同于沉积岩(表1)。

主要表现在Na2O含量特别高,Al2O3、MgO、CaO、P2O5也较高,SiO2含量较低,Fe2O3、FeO 和K2O明显低。

其中侵入型块状细晶钠长岩表现出富含Na2O、Al2O3、MgO、CO2和P2O5,贫SiO2、Fe2O3和K2O的特点;交代型钠长岩因受围岩成分的影响,表现出SiO2含量增高, Al2O3降低的特点;当受碳酸盐化,则表现出SiO2明显降低,Fe2O3、CaO和CO2含量明显升高。

钠长岩的岩石化学特征表明,形成这些钠长岩的钠质熔浆具有富含Na2O、CO2、Al2O3、M gO、P2O5,贫SiO2、Fe2O3、K2O的特性,很可能是来自下地壳或上地幔的碱性流体[1]。

表1丹江钠长岩岩石化学成分表Table1Chemical compostion of Danjiang abititeT iO2Al2O3Fe2O3FeO M nO M gO CaO Na2O K2O P2O5H2O+H2O-CO2S2样品号S iO24720/1QY*54.480.5810.340.24 1.830.009 4.549.08 6.440.160.14 1.120.1011.88-100.94 1453/QY*54.380.1313.170.82 2.330.03 3.94 6.84 4.88 1.410.220.820.1910.280.2999.73 14153/QY v45.640.0710.15 2.15 1.690.03 3.4613.89 5.220.250.140.680.0915.370.0698.89 L2/2QY v42.510.089.70 3.03 1.590.05 4.4114.92 5.140.140.160.790.1316.371.62100.64 4728/1QY o63.800.399.240.02 1.360.034 2.28 6.60 6.000.100.14 1.710.058.00-99.73 4720/QY o64.620.549.320.08 1.280.003 2.20 6.65 5.630.130.190.670.078.05-99.43 14513/3QY n55.580.1014.320.15 1.620.02 3.46 6.197.920.140.180.330.039.240.1099.38 L2/10-1QY n54.050.2615.380.72 2.280.03 3.85 5.20 6.97 1.220.200.420.097.690.2498.60测试单位:地矿部西安综合测试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