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排名
江苏居民十大死因,恶性肿瘤排名第一

江苏居民十大死因,恶性肿瘤排名第一引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然而,疾病依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统计数据显示,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中国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
本文将介绍江苏居民的十大死因,其中恶性肿瘤位列第一。
江苏居民的十大死因1.恶性肿瘤2.心血管疾病3.呼吸系统疾病4.消化系统疾病5.外伤6.神经系统疾病7.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8.泌尿生殖系统疾病9.感染性疾病10.血液疾病以上是江苏居民的十大死因排名,在这些死因中,恶性肿瘤是最主要的死因。
恶性肿瘤什么是恶性肿瘤?恶性肿瘤,也称癌症,是细胞因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发生恶变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恶性肿瘤具有高度浸润性、远端转移性和易复发性等特点,而且发展往往是隐蔽的,早期症状不明显。
恶性肿瘤的病因恶性肿瘤的病因十分复杂,包括环境、遗传、致癌物等各种因素的作用。
如今,随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生存环境的变化,导致恶性肿瘤发生的因素也在不断变化。
恶性肿瘤的预防虽然恶性肿瘤很难预防,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做一些能降低发生率的措施:•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放松心情:压力大是恶性肿瘤的一个因素,所以要学会放松自己的心情;•戒烟限酒:现代医学证实,吸烟和酗酒也是促使恶性肿瘤发生的因素之一;•健康生活: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足够的睡眠等,也是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生率的一种方法。
结语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中国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而在江苏居民的十大死因中,恶性肿瘤更是位列第一。
我们仍需加强对该病的防范意识,让健康成为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
什么病排在死因第一位?最新十大死因排名

什么病排在死因第一位?最新十大死因排名导语:人的死因有很多种,但是死亡并不会告知你,在很多情况下,死亡可能是疾病或者意外等导致的,那么你们知道什么病排在死因第一位?之前小编为大家讲解过世界十五大致死因素,今天呢就为大家揭秘最新十大死因排名,感兴趣的不妨一起往下看!最新十大死因排名1、缺血性心脏病:每年有876万人死亡当动脉因内壁脂肪堆积而变窄,从而减少流向心脏的血液,使其缺氧时,就会发生缺血。
轻度缺血包括心绞痛或胸部疼痛,最严重的表现是心脏病发作。
2、中风:每年624万人死亡中风是当血液供应被血凝块切断时发生的,在处理中风患者时,时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脑细胞在几分钟内就会死亡。
3、下呼吸道感染:每年319万人死亡下呼吸道感染包括一系列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和水肿。
症状包括发烧、呼吸困难和疲劳。
这些感染对老年人或免疫系统虚弱的人构成很大的威胁。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每年317万人死亡吸烟会导致或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种疾病的两种主要形式是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使人难以深呼吸,并可能导致肺功能减弱和最终死亡。
5、肺癌:每年169万人死亡吸烟带来几种健康风险,其中一些最严重的是气管、支气管和肺癌,这是全球第五大死因。
不吸烟的人也可能患肺癌,但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要高得多。
6、糖尿病:每年有159万人死亡糖尿病会导致血糖水平的波动,使那些患有糖尿病的人面临高血糖的风险,以及更严重的问题,如中风和心力衰竭。
7、阿尔茨海默病:每年有154万人死亡虽然许多人不认为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但这种疾病可能引发血液凝块和感染等并发症,阿尔茨海默氏症会带来很大的危险。
阿尔茨海默氏症是一种进行性脑疾病,它会导致大脑中异常的蛋白质沉积,从而导致严重的问题。
8、腹泻病:每年139万人死亡腹泻会导致身体迅速而频繁地排出废物,这会导致严重脱水,而在贫穷国家,往往会死亡。
估计每天有2195名儿童死于腹泻,超过死于艾滋病、疟疾和麻疹的人数总和。
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取决于患者的年龄、性别、遗传背景、生活方式和存在的任何已知健康问题。
以下是一些最常见的死亡原因:1. 心脏病:心脏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心衰等疾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它们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等因素引起。
2. 癌症:癌症是导致死亡的另一大原因。
各种类型的癌症,如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及胃癌等,都可能致命。
3.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炎和肺栓塞等,是患者的常见死因。
吸烟、空气污染和工作环境暴露都可能导致这些疾病。
4. 中风:中风是由脑血管破裂或阻塞而引起的,它可能导致脑部组织缺氧和损伤。
中风被认为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5. 肾脏疾病:慢性肾脏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它可以导致肾衰竭,从而需要透析治疗或肾移植。
6. 高血压:高血压是患者患心脏病、中风和肾脏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若不及时控制,高血压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
7.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通常会在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下经历许多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和神经病变,这些并发症可能导致死亡。
8. 慢性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个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由吸烟、空气污染和职业暴露引起。
COPD可能逐渐恶化,并最终导致呼吸衰竭和死亡。
9. 肝脏病变:肝脏疾病,如肝硬化和肝癌,经常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感染相关,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和死亡。
10. 意外伤害:意外伤害是导致死亡的另一个常见原因。
这包括车祸、坠落、溺水以及其他各种事故。
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些常见的死亡原因,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和疾病可能导致死亡。
此外,人口统计学特征(如年龄、性别和地理位置)也可能对死亡原因产生影响。
为了减少死亡风险,我们需要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缺乏锻炼、不健康的饮食、吸烟、酗酒、不正确的药物使用和艾滋病等因素的控制。
此外,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接种疫苗、遵循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积极的生活方式也是保持身体健康和减少死亡风险的重要措施。
十大明星死因

• 陈逸飞:导演,画 家,享年59岁 • 死因:劳累导致 胃出血 确切死因: 在医学判断上,陈 逸飞的明确死因是 肝硬化 • 著名导演、画 家陈逸飞,2005 年04月11日8时40 分,因胃出血刚刚 在上海
• 牛振华:相声演员,享年 48岁 • 死因:酒后驾车 • 2004年5月11日晚23 时20分,著名演员牛振 华驾驶“奔驰”牌小客 车,在北京市海淀区西 外大街主路白石桥下由 西向东行驶时,小客车 前部撞 • 在前方同方向行驶的一 河北籍的大货车尾部。 牛振华当场死于车内, 小客车严重损坏。
• 死因:自杀 • 2003年的4月1 日18时41分,绝 望的张国荣从香 港中环文华东方 酒店16楼的窗口 纵身一跃,结束 了自己46岁的生 命。
• 柯受良:车手 艺人 享年50岁 • 死因:饮酒过量导致哮喘病 发作,未能及时就医 • 2003年12月9日柯受良(香 港艺人) 柯受良身亡消息从 上海传出,车祸说、酒后驾 车说、死于某五星级酒店。 • 说众说纷纭。傍晚,上海 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助理房 定桦警官告诉记者:“从8日下 午6时到9日凌晨,柯受良参 加了三场酒席。9日上午, 他的尸体被别人发现。因他 患有哮喘病,其死亡原因可 ,演员 享年40岁 死因:子宫颈癌 2003年12月30日,凌晨2时50分,距2004年 仅有不到48小时了,香港艺坛一代天后梅艳芳, 在她众多好友的陪伴下,
• 高枫:内地歌手 享年38岁 • 死因:PCP肺炎 • 2002年9月19日晚10时 28分,以演唱《大中国》 走红流行乐坛的著名歌手 高枫因病抢救无效,在北 京协和医院去世。医生说: 如果早一周送来,什么事 都没有。然而,一周,7 天,168小时,10080分钟, 他都错过了。也或者,他 根本就没有想留给自己时 间。 • 于是,这一夜,他再没 有醒来,再没有留言。
中国目前导致人体死亡的十大原因

中国目前导致人体死亡的十大原因:一、恶性肿瘤(癌症)肺、肝病(100%)胃、肠。
二、脑血管疾病三、意外事故四、心脏病五、糖尿病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七、肾病及肾病候群八、肺炎九、高血压十、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据卫生部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超1亿人口,并且每年以300万的速度递增。
我国肝炎患者超亿国民每天约15000多人死于慢性病,占全国总死亡率70%以上,个人、家庭社会,每年医疗开支超3000-6000亿美金。
/p-6587220.html城乡居民主要死亡原因。
据36个城市和78个农村县死因统计,2008年城市居民前十位死因顺位: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病、损伤及中毒、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消化系病、泌尿生殖系病、神经系病、精神障碍(见表12),前十位死因合计占死亡总数的92.4%。
农村居民前十位死因顺位: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病、心脏病、损伤及中毒、消化系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泌尿生殖系病、神经系病、精神障碍,前十位死因合计占死亡总数的93.5%。
表12 2008年城乡居民前十位疾病死亡专率及死亡原因构成2 心脏病121.00 19.65 脑血管病134.16 21.733 脑血管病120.79 19.62 呼吸系病104.20 16.884 呼吸系病73.02 11.86 心脏病87.10 14.115 损伤及中毒31.26 5.08 损伤及中毒53.02 8.596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21.09 3.43 消化系病16.33 2.657 消化系病17.60 2.86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11.05 1.798 泌尿生殖系病 6.97 1.13 泌尿生殖系病 5.70 0.929 神经系病 6.34 1.03 神经系病 4.35 0.7010 精神障碍 3.69 0.60 精神障碍 4.27 0.69十种死因合计92.36 十种死因合计93.46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wsbwstjxxzx/s8208/200904/40250.htm广东10月启动第三次慢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监测,广东居民总死亡原因中,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糖尿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造成的死亡已占85.6%。
常见七大死因有哪些原因

常见七大死因有哪些原因常见的七大死因是指导致人类死亡的七种主要原因。
这些原因可以分为自然死亡和非自然死亡两类。
自然死亡是指因为老化、疾病或器官衰竭等内在因素导致的死亡,而非自然死亡则是指因外部因素导致的意外或暴力性死亡。
1.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包括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心脏、血管或者大脑功能受损,最终导致死亡。
2. 癌症:癌症是许多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它可以发生在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包括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等。
癌症的发展会导致细胞异常增长和扩散,最终导致器官功能衰竭。
3. 呼吸系统疾病:这包括肺炎、气管炎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呼吸道和肺部功能受损,最终导致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4.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血糖水平升高。
如果不加以有效的控制,糖尿病可能导致心脏疾病、肾脏疾病、视力问题等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5. 神经系统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神经细胞受损,影响人体的运动、思维和记忆功能,最终导致生命活动受限甚至死亡。
6. 意外伤害:意外伤害是导致非自然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车祸、跌倒、溺水等各种意外事件都可能导致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7. 自杀:自杀是导致非自然死亡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心理问题、抑郁症、绝望等因素可能导致个体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需要说明的是,七大死因并不是绝对的,因为人类的死亡原因受到环境、个体的差异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此外,各国和地区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异。
但总体上,这七大死因可以被视为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并且可以为人们提供一定的参考和预防措施。
十大死亡原因

大陆地区十大死亡原因 一、恶性肿瘤(癌症)肺、肝、胃、肠 二、脑血管疾病 三、意外事故 四、心脏病 五、糖尿病 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七、肾病及肾病候群 八、肺炎 九、高血压 十、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据卫生部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超1亿人 口,并且每年以300万的速度递增。 我国肝炎患者超亿,国民每天约15000多 人死于慢性病,占全国总死亡率70%以上, 个人、家庭社会,每年医疗开脑血管疾病 三、心脏疾病 四、糖尿病 五、事故伤害 六、肺炎 七、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八、肾炎 九、自杀 十、高血压性疾病
平均余命,男性为74.57岁,女性更高达80.81 岁,平均寿命持续增加,显示台湾人口结构已 经迈向老化。一、恶性肿瘤依然高居首位,占 去年所有死亡人数的28.1%,平均每13分50秒就 有1人死于癌症,次死因排名依续是,二、脑血 管疾病,三、心脏疾病,四、糖尿病,五、事 故伤害,六、肺炎,七、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八、肾炎,九、自杀,十、高血压性疾病。 另外,在癌症死亡排名方面,肺癌死亡仍是排 行第一,依续分别为肝癌、结肠直肠癌、女性 乳癌、胃癌、口腔癌、摄护腺癌、子宫颈癌、 食道癌与胰脏癌。
中国人死因排名出来了!癌症只排第四,头号杀手竟是它……

中国人死因排名出来了!癌症只排第四,头号杀手竟是它……
1、中国人的前 5 大死因主要是中风、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痴呆症。
传染性疾病和母婴疾病的影响在不断下降,目前最影响国人健康的疾病基本都是非传染性的慢性病。
2、缺血性心脏病从 1990 年的第3位爬到了第2位,死亡率增加了 20.6%,而且仍在继续攀升。
这和老龄化有关,也和国人生活越来越富足、吃得多动得少,导致三高和肥胖增多有关。
3、肺癌正在成为新的健康杀手。
与1990 年相比,肺癌导致的死亡率上升了28.2%,它的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可以通俗理解为因疾病早死和残疾损失的健康生命年)排名从当年不起眼的第14 位骤然上升到了第4 位。
这和空气污染、老龄化不无关系。
此外,肝癌也从第 11 位升至第 7 位。
4、高血压的威胁不可小觑。
光是 2017 年,高血压导致的死亡人数就有 254 万人,其中 96.7% 是死于心血管疾病。
除了台湾,高血压在全国各省的高危因素中均排在前2位。
5、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症的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主要死因的第5 名。
这也和老龄化、三高有密切关联,比如中风的一大后遗症就是血管性痴呆。
6、北京、澳门最健康,其次是香港和上海。
从年龄标准化寿命损失年数(YLL)排名来看(可以理解为“因某病死亡的人总共折寿了多少年”),前 20 位的死因中,北京、澳门的疾病折寿总年数均低于全国。
香港除了结直肠癌带来的寿命损失高于均值、自杀等于均值外,其他均低于全国。
上海除了结直肠癌和先天性缺陷外,其他疾病带来的寿命损失均低于全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架的疯狂首先跟心血管病的爆发有关。
《中国心血管病2009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人至少有2.3亿,高血压患者两亿,脑卒中患者700万,心肌梗死患者200万,心力衰竭患者420万,先心病患者200万,平均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两个人患心血管病。
同时,该报告还预估我国每年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大约在300万人,平均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
“路在脚下、走向健康、从心做起。
我想能走的走起来,能动的动起来,显然会对高血压、肥胖这些慢性病起到最大的效果。
我相信,如果我们走起来,就找到了撬动健康中国的支点。
这点力量可以获得综合的防治效果,对糖尿病、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实现一石多鸟的效果。
”胡大一说。
------------------------------------------------------------------------------------脑血管疾病可谓“杀人”迅速,谓之“杀手”中的“刺客”。
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结果表明,脑血管病占死亡总数的22.45%,成我国致死率最高的疾病。
此前,天津一项对3500名住院病人的调查表明,该病患者明显“年轻”了,且多为男性患者。
脑血管病是典型的生活方式病,高血脂、高尿酸、高血黏度、肥胖是最大的诱因。
而常见的“将军肚”是脑血管病的危险信号。
数据:每12秒便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病发病年轻化探因:美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下降25.8% 原因何在?治疗:有关专家称九成脑血管病人康复治疗不及时死因之中国城乡比较城市死因排名农村死因排名恶性肿瘤脑血管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损伤和中毒死因之国际化比较死因比较脑血管病为欧美发达国家的4-5倍日本的3.5倍恶性肿瘤与美国、英国、法国接近高于亚洲国家(如日本、印度和泰国)心脏病接近美国、英国明显高于法国、澳大利亚、日本和泰国慢性病成我国居民首要死亡原因 80%心脏病可防近日,从中国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控媒体交流论坛上获悉,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是迄今世界上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近年来,我国居民慢性病患病、死亡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
慢性病造成的死亡构成已从20世纪70年代的53%上升至85%;我国现有超过2亿高血压患者、9700万糖尿病患者、1.2亿肥胖患者,其中的65-87%的患者为劳动力人口;慢性病经济负担占我国疾病总经济负担的比例由1993年的54%上升至2009年的69%。
慢性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然而,慢性病是可以预防的。
引起慢性病的四大危险包括膳食结构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烟草的长期使用以及有害使用酒精。
如能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可以预防80%的心脏病、脑卒中、2型糖尿病和40%的癌症发生。
针对日益严峻的慢性病威胁,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5个部委联合印发了《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
目前,中国疾控中心已经成立了包括慢病中心、控烟办公室、营养食品所、妇幼中心、慢病社区处在内的国家慢性病防控单元,全面负责全国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与营养工作任务的下达、技术指导、督导和评估工作。
另外,从2007年起,卫生部疾控局、全国爱卫办、中国疾控中心联合启动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该行动主要是针对慢性病共同的危险因素开展全人群健康促进活动。
目前,行动已经覆盖了全国55%的县(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示范创建活动,如示范餐厅、示范食堂、示范单位、示范学校、示范家庭等,共计6400余个。
在各地建立了支持性环境,如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健康自测小屋等。
行动开展5年来,已经成为我国慢性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重要平台。
从北到南,我国人民平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都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量。
为了探索减少食盐摄入防治高血压的可行经验,2011年,卫生部与山东省人民ZF签署卫生合作协议,以减盐控制高血压行动作为切入点,开展省部共建行动。
目前已完成了基线调查的所有工作。
下一步将根据调查的结果,有针对性的开展人群ganyu工作。
-----------------------------------------------------------------------------------脑卒中成我国国民第一死亡原因卒中,民间俗称中风。
每年的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是“one in six ”,意思是全球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一生中会患卒中。
而据最新统计报告,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居全世界之首,一年死亡约165万人,现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有200万例,且还在以每年8.7%的速率迅速增长。
对此,专家介绍,脑卒中临床致死率和致残率都极高,因此很多老年人都谈之色变,活在恐惧之中。
“其实,目前我国脑卒中累计存活者已经达到700万人,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它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关键还在于日常控制住血压,做好一二级预防。
”陈伯74岁,身体一直很硬朗。
这天他外出旅游回来突然感到右侧手脚乏力,活动不太灵便,他以为是疲劳引起,就早早上床休息。
次日一早,陈伯像往常一样准备起床晨运,可是异样感越发重了:他下床后拖曳着右腿勉强走路,拿起一张报纸,报纸竟然从手中滑落,说话时舌头也不听指挥。
家人赶紧把他送到医院,经医生检查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
小张是一个28岁的小伙子,从小就爱吃大鱼大肉,养得一身好膘。
这天晚上,小张和朋友欢聚,在路边餐饮店多喝了几瓶啤酒,醉醺醺地回家倒头便睡。
次日早晨,小张醒来发现左侧身体完全不能活动,而且感到强烈的麻痹不适。
被家人送往医院后,医生诊断他为缺血性脑卒中,与此同时,小张还检查出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和高脂血症。
“无论是陈伯还是小张,发病在临床都不算稀奇。
脑卒中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新生儿都会发病。
但一般来说,青年人患中风还是比较少见的,40岁以下发病者大约只占全部患者的‘零头’。
这是因为脑卒中不论是脑梗死还是脑出血,大多与高血压或动脉硬化有关系,因此中老年人更易患病。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内科闫振文博士介绍,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脂血症所引起的动脉硬化在青年人脑梗死发生中的作用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张就是被此所害。
脑卒中三大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对于脑卒中,闫振文博士强调,一、二级预防最重要。
“所谓一级预防是指针对致病因素的预防措施。
在这一阶段脑卒中并未发生,但是存在引起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如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
一级预防就是通过积极控制这些危险因素,使得脑卒中不发生或推迟发生。
”他介绍,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是目前导致脑卒中的最危险的三大因素。
“我国目前有1.6亿高血压患者,加上每年的新增病人550万例,这些都是庞大的脑卒中后备军,而良好的降压治疗能减少脑卒中事件35%~45%的发生量,但遗憾的是,我国的高血压控制率比较低,血压达标控制率只有6.1%。
”他说。
此外,糖尿病不仅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还可以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
“糖尿病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也很高,患有卒中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者的两倍以上;高血脂,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也同样是脑卒中的致病性危险因素,在亚太地区的一项研究中发现,高血脂症每增加1mmol/L,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增加25%。
”他介绍。
六步骤减低卒中发生率而所谓二级预防就是指患者已经发生了脑卒中,这时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改善症状、降低病死、病残率,同时防止脑卒中复发。
“一般来说,首次脑卒中发生后两年内,25%的患者会再发脑卒中或其他血管性事件,脑卒中发生后5年内,42%的男性患者及24%的女性患者会再发脑卒中。
”他表示,脑卒中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有两个:一个是寻找和控制危险因素;另一个是长期药物治疗预防复发,如服用抗血小板,降压和降脂的药物等,这些药物是长期服用,甚至是终身服用,而不是吃吃停停,自行间断。
为此,“世界卒中协会”对于降低卒中的发生提出了六项步骤:1.了解自己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2.进行有规律的活动和锻炼;3.保持健康饮食,避免肥胖;4.限制酒精摄入;5.避免吸烟,如果吸烟应该寻求帮助戒烟;6.认识卒中的预警信号。
闫振文博士提醒说,对于有卒中的危险因素的人群,能够及时发现预警信号也非常重要,如果突然出现下列情况,就要特别小心:突然肢体麻木或者乏力,特别是出现在身体的一侧;突然言语不清或者言语理解困难;突然单眼或者双眼视物困难,或者视物重影;突然行走困难或者平衡失调;突然眩晕;突然没有原因的剧烈头痛。
“以上症状只要发生一种都应该立即就诊,即使这些症状在几分钟内消失,也不能排除脑卒中的可能性。
”他说。
--------------------------------------------------------------------------------记者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获悉,该院对2006年脑血管病3500名住院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本市脑血管病的男性患者约为女性患者的两倍,并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脑血管病领域著名的中医针灸专家韩景献教授呼吁,脑血管病是典型的生活方式病,高血脂、高尿酸、高血黏度、肥胖是最大的诱因。
中医一附院针灸科住院人数占全国针灸住院人数的40%,其中绝大多数为脑血管病人,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
调查发现,该院3500多例脑血管病人中,脑梗塞占全部病例的92%,脑出血患者仅占8%(主要是脑血管突然变窄扭曲或先天畸形所致)。
10年前,该院没有40岁以下的脑血管病患者,50岁以下的患者极少,患者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目前60岁以下的中年人占全部脑血管病人的1/3,50岁以下的患者占全部脑血管病人的11%,不足40岁的患者占总患病人数的2%。
尽管脑力劳动者一直被认为是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但统计显示,本市脑血管病患者仍以体力劳动者居多,知识分子相对较少。
该院院长、著名脑血管病中医针灸专家韩景献教授指出,受教育程度较高使脑力劳动者懂得主动预防。
韩景献提醒男性,“将军肚”(啤酒肚)是脑血管病的一个危险信号。
“将军肚”是典型的腹型肥胖,其脂肪主要堆积在腹部,一旦“挺”出来就很难“缩”回去。
“将军肚”使胰腺负担加重,形成代谢紊乱,因此应从30岁起就注意节制饮食。
淀粉、脂肪、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素的均衡摄入最为关键,饮食中淀粉摄入过多容易引起糖代谢紊乱;脂肪过多容易引起动脉硬化;蛋白质摄入过多容易使血尿酸增高。
根据中国人的身体条件,三者最为合理的配比应该是3∶1∶1。
多变的死亡疾病谱1957年中国部分地区前十位死亡原因: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肺结核;消化系统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外伤及中毒;其他结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