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传感器应用技术论文
传感器技术的论文资料

浅析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摘要:文章概述传感器研究现状与发展,探讨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并分析我国传感器技术发展的若干问题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传感器技术;机电一体化;应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处系统之首,其作用相当于系统感受器官,能快速、精确地获取信息并能经受严酷环境考验,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达到高水平的保证。
如缺少这些传感器对系统状态和对信息精确而可靠的自动检测,系统的信息处理、控制决策等功能就无法谈及和实现。
一、传感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主要用于检测机电一体化系统自身与操作对象、作业环境状态,为有效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运作提供必须的相关信息。
随着人类探知领域和空间的拓展,电子信息种类日益繁多,信息传递速度日益加快,信息处理能力日益增强,相应的信息采集——传感技术也将日益发展,传感器也将无所不在。
从20世纪80年代起,逐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传感器热”,各先进工业国都极为重视传感技术和传感器研究、开发和生产。
传感技术已成为重要的现代科技领域,传感器及其系统生产已成为重要的新兴行业。
二、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传感器是左右机电一体化系统(或产品)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产品之中:1.机器人用传感器。
工业机器人之所以能够准确操作,是因为它能够通过各种传感器来准确感知自身、操作对象及作业环境的状态,包括:其自身状态信息的获取通过内部传感器(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来完成,操作对象与外部环境的感知通过外部传感器来实现,这个过程非常重要,足以为机器人控制提供反馈信息。
2.机械加工过程的传感检测技术。
(1)切削过程和机床运行过程的传感技术。
切削过程传感检测的目的在于优化切削过程的生产率、制造成本或(金属)材料的切除率等。
切削过程传感检测的目标有切削过程的切削力及其变化、切削过程颤震、刀具与工件的接触和切削时切屑的状态及切削过程辨识等,而最重要的传感参数有切削力、切削过程振动、切削过程声发射、切削过程电机的功率等。
环境监测及传感器应用论文

环境监测及传感器应用论文环境监测及传感器应用是一个广泛的研究领域,涵盖了从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到噪音、光照等多个方面的监测和传感器应用。
本文将重点讨论环境监测及传感器应用的重要性、现有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环境监测及传感器应用在许多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对城市空气质量、噪音水平和交通拥堵等进行监测可以帮助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在农业领域,通过监测土壤质量、水质和气象因素,可以优化农作物的生长条件,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环境监测及传感器应用还在天气预报、应急响应和自然资源保护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现有的环境监测及传感器应用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传统传感器和新兴传感器技术。
传统传感器主要包括气象站、水质分析仪器和土壤检测设备等。
这些传感器通常基于物理原理,通过测量特定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化学浓度来监测环境质量。
新兴传感器技术则更加创新和多样化。
例如,基于光纤传感器的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和水质变化,而无线传感网络则可以构建大规模的环境监测系统,实现分布式数据采集和处理。
未来,环境监测及传感器应用将面临多个发展趋势。
首先,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传感器将逐渐与互联网和云计算相结合,实现环境数据的远程传输、存储和分析。
这将使得环境监测的范围更广泛,并帮助制定更为精准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其次,新材料的应用将推动环境传感器的发展。
例如,纳米技术的应用可以制备更小、更敏感的传感器,实现对微观环境的监测。
此外,智能传感器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结合,将使得环境监测系统更加智能化和自适应性,提高数据质量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最后,传感器的成本和能耗也将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下降,从而推动大规模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和应用。
总之,环境监测及传感器应用在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通过传统传感器和新兴传感器技术的结合,利用物联网、智能传感器和机器学习等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构建更为精准、可靠的环境监测系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传感器解决方案范文

传感器解决方案范文传感器解决方案是一种将传感器技术应用于现实世界问题的方法。
传感器是一种可以检测和响应环境变化的设备,它们可以收集各种类型的数据,并将其传输到其他设备或系统中进行处理和分析。
传感器解决方案可以应用于许多不同的领域,例如工业生产、物联网、智能家居、医疗保健等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传感器解决方案的应用案例和优势。
一、工业生产传感器在工业生产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使用传感器,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以确保生产线的运行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在汽车制造过程中,传感器可以用来追踪和监测生产线上每辆车的位置和状态,以及监测关键零部件的质量和性能。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生产商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物联网物联网是一个由无数连接的设备组成的网络,这些设备可以通过传感器收集和传输数据。
传感器解决方案在物联网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建筑等领域。
例如,在智能家居中,可以使用传感器来监测温度、湿度、光线等环境参数,并自动调整室内温度和湿度。
这样不仅提高了舒适度,还可以节约能源。
三、智能城市传感器解决方案在智能城市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安装传感器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和收集数据,例如空气质量、交通流量、垃圾桶的填充程度等等。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城市管理部门更好地规划交通、垃圾处理和城市规划,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医疗保健传感器解决方案在医疗保健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使用传感器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体温、血压等,可以实时监控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这对于老年人或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尤为重要。
同时,传感器还可以用于远程医疗,患者可以通过传感器设备将数据传输到医生的系统,医生可以远程诊断和治疗。
这不仅提高了医疗效果,也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五、优势传感器解决方案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传感器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和反馈,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
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论文

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论文摘要本论文主要介绍了压力传感器的原理、种类和主要应用。
首先,我们将介绍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压力对传感器的影响以及常见的压力传感器技术。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压力传感器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汽车工业和航空航天等。
最后,我们将总结压力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引言压力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和监测压力变化的装置。
它们在现代工业和科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汽车工业到航空航天,从医疗设备到环境监测等。
本论文旨在介绍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以便读者对该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
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压力传感器是利用一系列物理或机械效应来测量压力的设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压力传感器原理:1.电阻式压力传感器:电阻式压力传感器利用压力对电阻值的影响来测量压力。
当压力施加在敏感元件上时,电阻值会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可以确定压力的大小。
2.压力传感器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的原理:这种压力传感器使用微小的机械结构和敏感元件来测量压力变化。
当压力施加在微机械结构上时,结构的变形将导致电信号的变化,通过测量电信号的变化,可以确定压力的大小。
3.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利用压电效应来测量压力变化。
当压力施加在压电元件上时,它们会产生电荷积累,通过测量电荷的变化,可以确定压力的大小。
压力传感器的种类根据测量范围和应用需求的不同,压力传感器可以分为多个种类。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压力传感器类型:1.绝对压力传感器:绝对压力传感器可以测量相对于真空的绝对压力。
它们通常用于气象监测和高空应用等。
2.相对压力传感器:相对压力传感器可以测量相对于环境压力的相对压力。
它们通常用于工业自动化、流体控制和汽车工业等。
3.差动压力传感器:差动压力传感器可以测量两个压力之间的差异。
它们通常用于流体流量测量和液位测量等。
4.密封式压力传感器:密封式压力传感器具有高防尘和防水性能,适用于恶劣环境下的应用。
毕业论文《光电传感器技术的新发展及应用》

摘要摘要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类已经入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过程中,主要依靠检测技术对信息经获取、筛选和传输,来实现制动控制,自动调节,目前我国已将检测技术列入优先发展的科学技术之一。
由于微电子技术,光电半导体技术,光导纤维技术以及光栅技术的发展,使得光电传感器的应用与日俱增。
这种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非接触、高可靠性、高精度、可测参数多、反应快以及结构简单,形式灵活多样等优点,在自动检测技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一种是以光电效应为理论基础,由光电材料构成的器件。
它可用于检测直接引起光量变化的非电量,如光强、光照度、辐射测温、气体成分分析等;也可用来检测能转换成光量变化的其他非电量,如零件直径、表面粗糙度、应变、位移、振动、速度、加速度,以及物体的形状、工作状态的识别等。
光电式传感器具有非接触、响应快、性能可靠等特点,因此在工业自动化装置和机器人中获得广泛应用。
关键字:光电元件传感器分类传感器应用摘要ABSTRACTThe photoelectric transducer adopts the photoelectric component as the transducer measuring the component. It changes the change measured into a change of the optical signal at first, then further change the optical signal into an electric signal through the photoelectric component. The photoelectric transducer is generally made up of light source, optical thorough fare and photoelectric component three parts. The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method has precision high, reacts fast, advantage of exposed to ing etc.s, and can examine the parameter more,the transducer is of simple structure, the form is flexible, so, it is very extensive that the photoelectricity type transducer is employed in measuring and controlling. The photoelectric transducer realizes the key component that the photoelectricity changes in various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systems, it change into electric device of signal optical signal (infrared can seeing and purple other ray radiation). The photoelectricity type transducer is regarded photoelectric device as and changed the transducer of the component. It was not electric consumption that it caused the light quantity to change directly that it can be used for measuring, only strong, illuminance, radiation examine warmly, the gas composition is analyzed etc.; Other ones that can also be used and measured and can change into a light quantity and change are not the electric consumption such as part diameter, surface roughness, meets an emergency, the displacement, vibration, pace, acceleration, and the form of object, discernment of working state,etc.. The photoelectricity type transducer is not exposed to, respond the fast, reliable characteristic of performance, so won extensive application in the industrial automation device and machine philtrum. In recent years, new Devices photoelectric constantly emerge, especially CCD picture the births of transducer, transducers photoelectric the further to last chapter innovated to turn on.Keywords:Photoelectric component Transducer classification Application of transducer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传感器发展史 (1)1.2光电传感概述 (2)第二章光电传感器基本原理 (3)2.1 光电效应 (3)2.2 光电元件及特性 (3)2.3 光电传感器 (6)第三章 CCD传感器 (11)3.1 光固态图象传感器 (11)3.1.1 CCD的结构和基本原理 (11)3.1.2 线型CCD图像传感器 (12)3.1.3 面型CCD图像传感器 (13)3.2 C CD图像传感器应用 (15)3.2.1 工件尺寸检测 (15)3.2.2 CCD传感器在公共交通上的应用 (16) 第四章光纤传感器 (17)4.1 光纤传感器的原理和组成 (17)4.2 光纤传感器的类型及特点 (17)4.3 光纤传感器的应用领域 (18)4.4 光纤传感器(FOS)应用原理 (20) 4.5 光纤传感器的实际应用 (21) 4.5.1 光纤液位传感器 (22)4.5.2 电力工业中的应用 (22)第五章其它光电传感器 (25)5.1 高速光电二极管 (25)5.1.1 PIN结光电二极管 (25)5.1.2 雪崩光电二极管(APD) (26) 5.2 色敏光电传感器 (26)5.3 光位置传感器 (27)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29)6.1 总结 (29)6.2 展望 (30)致谢 (31)参考文献 (33)第一章绪论 1第一章绪论1.1 传感器发展史传感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结构型传感器、物性型传感器和智能型传感器,其测量技术、方法和特点的发展历程见表1。
传感器技术论文范文

传感器技术论文范文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ducer/sensor)是直接作用于被测量、并能按一定规律将其转化为同种或别种量值输出的器件。
这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传感器技术论文范文,仅供参考!传感器技术论文范文篇一传感器及其概述摘要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ducer/sensor)是直接作用于被测量、并能按一定规律将其转化为同种或别种量值输出的器件。
目前,传感器转换后的信号大多是电信号,因而从狭义上讲,传感器是把外界输入的非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
【关键词】传感器种类新型1 前言传感器是测试系统的一部分,其作用类似于人类的感觉器官,也可以认为是人类感官的延伸。
人们借助传感器可以去探测那些人们无法用或不便用感官直接感知的事物,如用热电偶可以测量炽热物体的温度;用超声波换能器可以测海水深度;用红外遥感器可从高空探测地面形貌、河流状态及植被的分布等。
因此,可以说传感器是人们认识自然界事物的有力工具,是测量仪器与被测量物体之间的接口。
通常情况下,传感器处于测试装置的输入端,是测试系统的第一个环节,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测试系统,对测试精度有很大影响。
2 传感器的分类按被测物理量的不同,可以分为位移、力、温度、流量传感器等;按工作的基础不同,可以分为机械式传感器、电气式传感器、光学式传感器、流体式传感器等;按信号变换特征可以分为物性型传感器和结构型传感器;根据敏感元件与被测对象直接的能量关系,可以分为能量转换型传感器与能量控制型传感器。
3 常见传感器介绍3.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又叫电阻应变计,其敏感元件是电阻应变。
应变片是在用苯酚,环氧树脂等绝缘材料浸泡过的玻璃基板上,粘贴直径为0.025mm左右的金属丝或金属箔制成。
敏感元件也叫敏感栅。
其具有体积小、动态响应快、测量精度高、使用简单等优点。
在航空、机械、建筑等各行业获得了广泛应用。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金属的应变效应,即金属导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机械形变,其电阻值随机械变形的变化而变化。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毕业论文

北京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特殊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日期:2011年6月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机电系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机电082班毕业课题:特殊类型传感器的应用教学时间:2011年2月28日至2011年6月10日毕业课题内容及要求:课题内容:1、完成特殊类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分析。
2、完成特殊类型传感器应用的工艺过程、特点及控制过程分析。
3、掌握岗位操作要点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课题要求:1、根据所学知识及岗位培训、调研,确定总体方案并撰写总论部分,文字约2000~3000字。
2、根据相关设备的特点,完成特殊类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分析、其应用的工艺流程及控制过程等特点分析。
3、根据岗位操作要点及常见故障,阐述常规处理方法要点。
4、根据相关分析,完成教师指定的工程图或工艺流程图。
5、撰写毕业设计论文,约1万字左右。
进度安排:1、2011-02-28至2011-03-25(第1周~第4周):毕业设计调研,确定毕业设计课题。
2、2011-03-28至2011-05-27(第5周~第13周):撰写毕业设计课题总论部分,文字约2000~3000字。
确定毕业设计课题方案,进行相关的理论分析、结构分析、工艺分析及加工过程分析。
完成相应的控制原理图、设备结构工程图、工艺流程图、控制方案图及相关的控制程序等。
撰写毕业设计课题部分论文,文字约8000字左右。
论文初稿应在5月中旬完成并送交指导教师审阅修改。
经指导教师审阅合格后,方可按学校规定的论文格式编辑、打印、装订成册,上交指导教师存档。
编辑制作答辩演讲用幻灯片,约20张,上交指导教师。
3、2011-05-30至2011-06-10(第14~第15周):毕业设计答辩准备及答辩。
参考资料:1、《机电一体化设计手册》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2011 年4 月 13 日目录目录第 1 章传感器的基本知识 (4)第1.1节传感器的意义及类型 (4)第1.2节传感器的分类 (4)第1.3节传感器的特性 (4)第 2 章霍尔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7)第2.1节霍尔传感器的简介 (7)第2.2节霍尔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与使用 (7)第 3 章压阻效应的厚膜力敏材料及传感器 (10)第3.1节厚膜压阻效应简介 (10)第3.2节厚膜电阻的压阻效应 (10)第3.3节钌基厚膜力敏材料及特性 (11)第3.4节厚膜力敏传感器现状 (12)第 4 章湿度传感器 (14)第4.1节性能及设备选择 (14)第4.2节考虑时漂和温漂 (15)第4.3节与传统测湿方法的关系及其他注意事项 (16)第4.4节湿度传感器的发展 (16)第 5 章转速传感器 (21)第5.1节转速传感器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21)第5.2节 S12、S14、S16、S18、S20、S22齿轮转速传感器 (22)第5.3节 T20专用齿轮转速传感器 (24)第5.4节 T23汽车发动机转速传感器 (26)致谢 (29)参考文献 (30)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第一章传感器的基本知识一、传感器的意义及类型什么叫传感器?从广义上讲,传感器就是能感知外界信息并能按一定规律将这些信息转换成可用信号的装置;简单说传感器是将外界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
传感器综述类论文范文

传感器论文1 微型化(Micro)为了能够与信息时代信息量激增、要求捕获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日益增强的技术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对于传感器性能指标(包括精确性、可靠性、灵敏性等)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与此同时,传感器系统的操作友好性亦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因此还要求传感器必须配有标准的输出模式;而传统的大体积弱功能传感器往往很难满足上述要求,所以它们已逐步被各种不同类型的高性能微型传感器所取代;后者主要由硅材料构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反应快、灵敏度高以及成本低等优点。
1.1 由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和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引发的传感器微型化目前,几乎所有的传感器都在由传统的结构化生产设计向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模拟式工程化设计转变,从而使设计者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设计出低成本、高性能的新型系统,这种设计手段的巨大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传感器系统以更快的速度向着能够满足科技发展需求的微型化的方向发展。
对于微机电系统(MEMS)的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研究范畴涉及材料科学、机械控制、加工与封装工艺、电子技术以及传感器和执行器等多种学科,是一个极具前景的新兴研究领域。
MEMS的核心技术是研究微电子与微机械加工与封装技术的巧妙结合,期望能够由此而制造出体积小巧但功能强大的新型系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最近十多年的研究与发展,MEMS技术已经显示出了巨大的生命力,此项技术的有效采用将信息系统的微型化、智能化、多功能化和可靠性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当前技术水平下,微切削加工技术已经可以生产出来具有不同层次的3D微型结构,从而可以生产出体积非常微小的微型传感器敏感元件,象毒气传感器、离子传感器、光电探测器这样的以硅为主要构成材料的传感/探测器都装有极好的敏感元件[1],[2]。
目前,这一类元器件已作为微型传感器的主要敏感元件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中。
1.2 微型传感器应用现状就当前技术发展现状来看,微型传感器已经对大量不同应用领域,如航空、远距离探测、医疗及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信号探测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开发并进入实用阶段的微型传感器已可以用来测量各种物理量、化学量和生物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压力、应力、应变、声、光、电、磁、热、PH值、离子浓度及生物分子浓度等 2 智能化(Smart)智能化传感器(Smart Sensor)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另外一种涉及多种学科的新型传感器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与转换技术》结课论文班级:电力系统8班学号:********姓名:***现代传感器应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现代科技的前沿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之一,其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传感器产业也是国内外公认的具有发展前途的高技术产业,它以其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渗透能力强、市场前景广等特点为世人瞩目。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传感器技术及其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表现在:一是建立了“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米/纳米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传感技术工程中心”等研究开发基地;二是MEMS、MOEMS等研究项目列入了国家高新技术发展重点;三是在“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传感器技术研究取得了51个品种86个规格的新产品;四是初步建立了敏感元件与传感器产业,2000年总产量超过13亿只,品种规格已有近6000种,并已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建设中得到一定应用。
因为传感器所涉及的内容很多,而我所学的知识有有限,所以本文仅就电感式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电感式传感器(inductance type transducer)是利用电磁感应把被测的物理量如位移,压力,流量,振动等转换成线圈的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的变化,再由电路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量输出,实现非电量到电量的转换。
电感式传感器具有以下优缺点:(1)结构简单,传感器无活动电触点,因此工作可靠寿命长。
(2)灵敏度和分辨力高,能测出0.01微米的位移变化。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强,电压灵敏度一般每毫米的位移可达数百毫伏的输出。
(3)线性度和重复性都比较好,在一定位移范围(几十微米至数毫米)内,传感器非线性误差可达0.05%~0.1%。
同时,这种传感器能实现信息的远距离传输、记录、显示和控制,它在工业自动控制系统中广泛被采用。
但不足的是,它有频率响应较低,不宜快速动态测控等缺点。
电感式传感器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自感式,互感式和涡流式三种。
因为知识水平有限,本文主要对自感式和电感式传感器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1.1自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自感式电感传感器属于电感式传感器的一种。
它是利用线圈自感量的变化来实现测量的,它由线圈、铁芯和衔铁三部分组成。
铁芯和衔铁都导磁材料如硅钢片或坡莫合金制成,在铁芯和衔铁之间有气隙,传感器的运动部分与衔铁相连。
当被测量变化时,使衔铁产生位移,引起磁路中磁阻变化,从而导致电感线圈的电感量变化,因此只要能测出这种电感量的变化,就能确定衔铁位移量的大小和方向。
这种传感器又称为变磁阻式传感器。
2.1自感式传感器的特点:①无活动触点、可靠度高、寿命长;②分辨率高;③灵敏度高;④线性度高、重复性好;⑤测量范围宽(测量范围大时分辨率低);⑥无输入时有零位输出电压,引起测量误差;⑦对激励电源的频率和幅值稳定性要求较高;⑧不适用于高频动态测量。
电感式传感器主要用于位移测量和可以转换成位移变化的机械量(如力、张力、压力、压差、加速度、振动、应变、流量、厚度、液位、比重、转矩等)的测量。
常用自感式传感器有变间隙型、有变面积型和螺旋管插铁型。
3.1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电涡流式传感器是利用电涡流效应进行工作的。
由于结构简单、灵敏度高、频响范围宽、不受油污等介质的影响,并能进行非接触测量,适用范围广。
目前,这种传感器已广泛用来测量位移、振动、厚度、转速、温度、硬度等参数,以及用于无损探伤领域。
如图所示,有一通以交变电流•1I的传感器线圈。
由于电流•1I的存在,线圈周围就产生一个交变磁场H1。
若被测导体置于该磁场范围内,导体内便产生电涡流•2I,•2I也将产生一个新磁场H2,H2与H1方向相反,力图削弱原磁场H1,从而导致线圈的电感、阻抗和品质因数发生变化。
这些参数变化与导体的几何形状、电导率、磁导率、线圈的几何参数、电流的频率以及线圈到被测导体间的距离有关。
如果控制上述参数中一个参数改变,其余皆不变,就能构成测量该参数的传感器。
3.2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分类电涡流式传感器按用途可分为测量位移、接近度和厚度的传感器;按结构可分为变间隙型、可变面积型、螺管型和低频透射型4类。
变间隙型这种传感器结构很简单,主要元件是一个固定于传感器端部的线圈。
当被测导体与线圈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化时,就引起线圈电感、阻抗和品质因数变化,从而能在接到线圈上的测量电路内得到正比于间隙变化的电流或电压变化。
为改善性能可在线圈内加入磁芯。
可变面积型这种传感器由绕在矩形框架上的线圈构成,它利用被测导体和传感器线圈之间相对覆盖面积的变化所引起的电涡流效应强弱的变化来测量位移。
为补偿间隙变化引起的误差常使用两个串接的线圈,置于被测物体的两边。
它的线性测量范围比变间隙型的大,而且线性度较高。
螺旋管型这种传感器由螺管和插入螺管的短路套筒组成,套筒与被测物体相连。
套筒沿轴向移动时,电涡流效应引起螺管阻抗变化。
这种传感器有较好的线性度,但是灵敏度较低,具有与螺管型电感式传感器相似的特性,但没有铁损。
低频透射型它由分别位于被测金属板材两面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组成,适于测量金属板材的厚度。
发射线圈L1接到振荡器上后所产生的磁力线穿过金属板M,于是在接收线圈 L2两端产生感应电压u2。
由于金属板内产生电涡流使到达L2的磁力线减小。
金属板的厚度δ越大,透射的磁力线越少,因而u2也就越小。
u2与δ之间呈指数变化关系:u2∝e-δ/h,式中h为磁力线的贯穿深度。
贯穿深度取决于激励频率,为使贯穿深度大于板材厚度,要将频率选得低些。
频率低还可改善线性度。
激励频率一般选在500赫左右。
3.3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应用及优点电涡流式传感器能实现非接触式测量,而且是根据与被测导体的耦合程度来测量,因此可以通过灵活设计传感器的构形和巧妙安排它与被测导体的布局来达到各种应用的目的。
在测量位移方面,除可直接测量金属零件的动态位移、汽轮机主轴的轴向窜动等位移量外,它还可测量如金属材料的热膨胀系数、钢水液位、纱线张力、流体压力、加速度等可变换成位移量的参量。
在测量振动方面,它是测量汽轮机、空气压缩机转轴的径向振动和汽轮机叶片振幅的理想器件。
还可以用多个传感器并排安置在轴侧,并通过多通道指示仪表输出至记录仪,以测量轴的振动形状并绘出振型图。
在测量转速方面,只要在旋转体上加工或加装一个有缺口的圆盘状或齿轮状的金属体,并配以电涡流传感器,就能准确地测出转速。
此外,利用导体的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保持线圈与被测导体之间的距离及其他参量不变,就可以测量金属材料的表面温度,还能通过接触气体或液体的金属导体来测量气体或液体的温度。
电涡流测温是非接触式测量,适用于测低温到常温的范围,且有不受金属表面污物影响和测量快速等优点。
3.4与光电传感器的对比光敏电阻可用于进行光的测量和光的控制,测量方面主要是用于测量光强,控制方面最常见的就是路灯控制和楼道感应灯的控制,在电路接通的状态下,路灯会随着周围光强的变化而变化,楼道中的灯白天不亮晚上亮也利用了光敏电阻的对光的感应特点。
光敏电阻还被应用于海上导航,通常海上的浮标用的就是光敏电阻作为航道灯的开关,到晚上光敏电阻阻值变小,接通控制电路,将灯打开;白天光敏电阻增大将控制电路断开,关掉电灯。
光敏管大体有开关作用,环境光检测作用,各种光线接收作用。
在太阳能自动跟踪控制中,做光电检测用,接受太阳光,校正方位。
光敏二级管被应用于收音机、电视、电脑等设备中,比如用LED发光二极光替代液晶显示器背后的光源,能达到节能且稳定的作用。
光敏三极管可用来控制开关的状态,其主要原因是三极管对光照强度十分敏感,可以根据光照强弱来控制电流大小,从而在继电器的配合下控制开关的通断状态,实现自动化控制。
由于光敏管对光的敏感性很高,还可用于测量温度,因为不同温度的物体辐射的光不同,以此可以间接测量温度。
此外,光敏三极管还可用于传输信号,如藕合器,光耦合器亦称光电隔离器,简称光,光耦合器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它对输入、输出电信号有良好的隔离作用,所以,它在各种电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另外,红光光敏管可用于测量红外线,这一点可用来做夜视仪硅光电池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十分常见的,因为它能将光能转变为电能,像一些太阳能发电板和太阳能电池中就有硅光电池,被广泛用于卫星、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热水器以及手机等。
光电传感器的用途很多很广,还有一些等待我们去发现。
比如我们经常抱怨阳光下看不清手机和电脑,我们可以利用光敏器件来改变手机和电脑的屏幕亮度,从而更能看清楚,。
还有我们的空调,可以通过检测红外线自动调至人的舒适温度,当温度过低或过高就开启调节装置,若在人体舒适范围左右则可关闭调节装置,从而节省能源。
我们还可以穿一件有硅光电池板的衣服,衣服内有温度调节装置,由硅光电池提供能源,调节温度。
小节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们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以及生产活动中,必须从外界获取信息,这些信息必须及时准确,也就一定要用到合理的传感器和各种检测设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我深刻体会到自动检测系统的重要性及方便性,合理的利用这些设备,更加的有利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这必将是我们重要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