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产业集群概况
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实施方案

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实施方案一、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引导各地发挥区域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重点发展粮食、岭南水果、蔬菜、畜禽、水产、南药、饲料、特色食品及饮料、花卉、茶叶、现代种业、调味品等产业。
二、战略性产业集群(一)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重点打造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带,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主动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
重点发展新一代通信设备、新型网络、手机与新型智能终端、高端半导体元器件、物联网传感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等产业。
(二)绿色石化产业集群立足沿海石化产业带,逐步形成东西两翼地区产业链上游原材料向珠三角地区产业链下游精深加工供给,珠三角地区精细化工产品和化工新材料向东西两翼地区供给的循环体系。
提升有机原料、电子化学品等高端精细化工产品和高性能合成材料、功能性材料、可降解材料等化工新材料占比。
形成以珠三角地区为核心的创新网络和制造网络,巩固扩大空调、冰箱、电假锅、微波炉等家电产品世界领先地位,做优做强电视机、照明灯饰等优势产业。
推动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四)汽车产业集群立足现有珠三角地区汽车制造业基础,发挥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产业配套和推广应用后发优势,坚持传统与新能源汽车共同发展,推广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扩大高端车型比例,提升新能源汽车比重。
建立安全可控的关键零部件配套体系,显著提高自主品牌影响力。
(五)先进材料产业集群引导各地发挥区域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推动现代建筑材料、金属材料、化工材料、稀土材料等向规模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发展,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稳步提升关键技术水平和高端产品占比。
(六)现代轻工纺织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创新创意中心,以沿海经济带、各特色产业集群为重点的制造基地网络。
推动纺织服装、塑料、皮革、日化、五金、家具、造纸、工艺美术等行业创新发展模式,加快与新技术、新材料、文化、创意、时尚等融合,发展智能、健康、绿色、个性化等中高端产品,培育全国乃至国际知名品牌。
食品产业集群发展趋势

食品产业集群发展趋势食品产业集群发展趋势一、引言食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人民生活必需品供应的关键领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改变,食品产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为了提高食品产业的竞争力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发展食品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选项。
本文将从食品产业集群的概念、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食品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食品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特点食品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地理区域内,以食品加工和相关产业为核心,形成的产业链条完整、产业集聚效应显著的集群。
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资源的集约利用、规模经济的实现、技术创新的加速和市场的拓展,从而提高整体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食品产业集群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产业链条完整,形成了龙头企业和下游供应链的协同合作关系。
2. 产业集聚效应显著,不同的企业在同一地区聚集,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
3. 协同创新能力强,企业之间通过合作、交流和竞争,促进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满足。
4. 人才集聚,集群区域形成了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的氛围,吸引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5. 政府支持力度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发展。
三、食品产业集群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的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产业链条不完善,高附加值环节缺失。
目前我国食品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初加工和加工环节,缺乏食品研发、品牌建设和销售等环节。
2. 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有限。
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3. 企业间的合作和协同不够。
企业之间知识共享和资源整合的意识不强,形成了内部封闭和相互独立的局面。
4.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一些食品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给当地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
四、食品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为了解决现有问题和实现食品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预见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产业链条延伸和升级。
山东省食品产业现状

一、产业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2016年全省食品产业拥有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5456家,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4031.2亿元,同比增长18.85%,约占全国食品产业的17.37%,实现利税1310.51亿元,同比增长16.3%,利润832.05亿元,同比增长16.05%,约占全国食品产业的15.04%,各项经济指标均居全国第一位。
其中主要产品产量如原盐、精制食用植物油、饮料酒(包括啤酒、葡萄酒)、淀粉、功能糖类、禽肉加工产品、果蔬加工产品、水产加工产品等继续保持全国第一位。
小麦粉、乳制品(液体乳)和白酒等产品居全国第二位,从业人员116.76万人。
2016年食品产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229.6亿元,同比增长3.66%。
其中水产品出口交货值453.83亿元,同比增长7.1%;禽类产品出口交货值44.78亿元,同比下降6.73%;蔬菜出口交货值251.18亿元,同比下降5.77%。
出口形式则以来料加工和一般贸易为主,其比重分别为42.2%和53.4%,其他贸易为4.4%。
出口市场仍以日、韩和东盟、印度等亚洲国家和港、台地区市场为主,占47.72%,欧洲和北美市场分别占19.35%和17.39%。
山东省食品产业通过实施产业集群带动战略,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五大集群:荣成市成为以好当家、泰祥为龙头的全国最大的海洋食品产业集群,烟台市成为以张裕、烟台中粮为龙头的全国最大的葡萄酒产业集群,邹平县、禹城市成为以西王集团、福田药业、保龄宝、龙力为龙头的全国最大的淀粉糖、功能糖产业集群,沂水县成为以青援、家乐氏、鼎福为龙头的全国最大饼干产业集群,莱阳成为以鲁花、龙大为龙头的全国最大食用花生油产业集群。
重点龙头食品企业和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山东食品在省外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二)重点子行业情况1、农副产品加工业我省拥有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3856家,实现销售收入10144.9亿元,利税623.76亿元,利润537.42亿元。
中国食品行业的产业集群研究

中国食品行业的产业集群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行业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食品制造业变成了一个成熟的、庞大的、充满活力的产业。
在这个行业中,以整个食品生产链为核心的食品产业集群越来越成为中国食品业的一个重要特点。
什么是食品产业集群?食品产业集群是由相关企业在同一地区或相近地区,以食品生产为核心的高度组织化的地方性产业群体。
其中,相互依存、互相协作、共享共赢等因素将它们有机地联结在一起。
这种产业集群有着高度的组织化效率、专业化分工效率、资本配置效率和管理效率等特征。
食品产业集群的优势1. 专业化分工效率高一个地区形成的食品产业集群,不同的企业会在某一个环节上形成专业化的分工。
如江苏南通食品产业,就有以豆腐为主的制作企业、以生产调味品为主的企业、以果蔬为原料的水产加工企业等等。
这种分工让各企业可以更加专注并精益求精地做好自己的领域,并且可以产生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2. 成本控制优势食品产业集群的形成,往往意味着生产厂家与零售商、经销商、销售商等相互依存的产业关系。
这种依存意味着他们在产业链上的关系更加密切,可以进一步优化各自的生产流程,降低成本。
例如,在台州市朱家尖,有专门的荔枝种植和开发的企业,同时有专门用于针对荔枝茶的制作的茶叶链接企业,他们之间形成一种紧密合作的姿态,产生了协作效应,大大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质量。
3. 管理效率高由于企业在地理上靠的比较近,对于一些非核心的管理部门,如行政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等,可以通过协同作用实现集中管理。
这种集中管理可以大大的节省运营成本,同时提高运营效率。
食品产业集群的难点1. 资金问题集群中的各企业需要相互依存、分享,资金在产品流通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资金链断裂就难以维持。
资金不足的企业,可能导致全部经营业务的停顿,影响整个食品产业集群的运行。
2. 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各个产业企业之间的性质不同、经营模式不同,所以在协同运营的途中,会面临着很大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由此带来的问题就在于,一个企业的落后,会影响整个集群的运营。
河南省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科技 圈向导
21 年第 2 期 01 3
河南省食品产业集群ຫໍສະໝຸດ 展现状 ( 郑州金融学校【 摘
张 雷 河南 郑州
400 ) 5 0 7
要】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 , 发展 农业生产的 同时形成 了具有竞争优势的食品产业集群。并具有在结构上趋向完善 、 在 品牌整合加 快、 发
展速度 加快等特点。
“ 五” 间 . 省明确 提出了“ 八 期 河南 围绕农字 上工业 . 了工业促农 上 业” 的发展 思路 . 出了“ 做 大力发展食 品工业 . 河南经济” 振兴 等一 系列 重大部署 .并连续 在 3 个五年计划 中把食 品产 业作为支柱 产业来培 育 “ 十五” 以来 . 河南 省食品工业增加值 由 2 0 年 的 l 8 1 01 8 . 亿元增 0 加到 20 年 的 10. 亿元 . 07 201 4 占全省工业增加值 的比重 由 8 5 . %上升 3 到 了 1.8 59 %。 2 0 年河南 省规模以上食 品产业单 位数为 2 3 个 07 2 8 占到全省规 模 以上 工业企业数 的 1 . 工业增加 值为 7 7 3 6 %. 6 4 . 亿元 , 别 占河南 9 分 六大优势产业单位数 和工业增加值 的 2 . 8 %和 2 . 见表 1 )食 品 7 6 %( 1 . 。 1 产业 的快速发展 . 带动 了工业 的发展 和农 民的增 收 . 带动 了粮食增产 和就业水平 提高 . 促进 了河南省经济 的快速发展 : 食品产业 已经成为 河南工业 的第一支柱产业 。
表 11河 南 六 大 优 势 产 业 单 位 数 及 增 加 值 .
产业
食 品产业 有色金融 化工产业 汽车及零部件
3河南省食 品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 .
东莞的五大产业集群分布

东莞的五大产业集群分布(转载)上周,东莞市政府集中印发促进五大产业转型升级的方案,涉及服装鞋帽、食品饮料、造纸、家具和玩具文体产业五块,为具体产业如此密集制定产业升级方案还是首次。
除了提出如“打造成2家产值超过50亿元服企”、“3家主营收入达到百亿元的食品工业龙头”等等的具体目标外,文件中引人注意的还有各镇街的产业分工和各镇街“集团军作战”的抱团定位。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镇街自发形成了具有各自特点的产业,比如说起虎门大家就想到虎门的服装,说起厚街就想到了家具和鞋业,说起道滘大家想到食品,都打上了各自的产业烙印。
在本次chutai的方案中,镇街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被作为5个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而提及。
比如造纸行业,“是以中堂镇为中心,以麻涌、洪梅、万江、道滘、望牛墩等镇街所在的水乡片造纸核心集聚带为重点”,从而形成中堂造纸产业市场群。
食品方面,则是“以茶山、道滘等食品产业集群以及南城、麻涌、石龙、厚街、洪梅、东城等食品制造、粮油副食品生产加工重要基地为依托”,打造绿色食品和广式食品产业带。
家具方面,重点打造大岭山家具产业集群以及大岭山镇“家具出口内销促进中心”,厚街家具创意产业集群以及厚街镇“广东家具国际采购中心”,打造一个东莞家具区域品牌。
服装方面,则是“打造厚街―虎门―长安―松山湖―大朗―常平时尚产业带,建设综合性东莞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国际采购中心和大型纺织服装鞋帽仓储配送区,实现时尚产业产品一站式采购”。
玩具文体方面则是加快产业聚集,实现以石排、常平、清溪、虎门、塘厦为中心的五大产业集群。
目前东莞各镇街的产业虽各有特征,但基本还是单打独斗,分散缺乏合力。
新chutai的方案则非常明确了各镇街的协同合作、“集团军作战”的思路,提出要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以产业为纽带来带动各镇街、各产业集群的合作。
甚至不局限在同一个产业的合作,强调各产业集群间的合作。
在《东莞市促进玩具及文体用品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中就提出:“玩具及文体用品产业链条较长,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较高。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问题

宁等东北 地 区 , 山东 、 苏 、 江 等 沿海 地 区 和 湖 江 浙
色茶叶产 销额 占全 国 的 5 .0 ; 2 2 % 山东 、 建 、 北 、 福 河
北京 的绿色 蔬菜 的产销 额 占全 国 的 3.O , 龙 06% 黑
区位 商 ( oai utn, 称 L , LctnQ oi t简 o e Q) 又称 生 产 的地 区 集 中 度 指 标 , 者 称 地 区 专 业 化 B指 或 数, 是衡量 地 区产 业 结 构 专 业化 和集 中程度 的指 标 。 区位 商分 析方 法是建 立在 区域 比较 优势 理论 基础 上 的 , 区域 比较优 势是 同 区际贸 易 、 而 区域分 工 密切相关 的概 念 , 具 代 表性 的 比较 优势 理 论 最
[ 色食 品发 展论 坛 ] 绿
黑龙 江省 绿 色食 品产 业 集群 发 展 现 状 与 问题
李 龙 , 宝 君 伍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黑龙江 哈尔滨 102 ) 5 0 8
[ 摘
要 ]绿 色食 品产业是黑龙江省 的优 势产 业 , 通过 定量 分析得 出黑龙 江省 绿 色食 品产 业集群 已经形
是李 嘉 图的 比较优 势理论 及赫 克歇 尔 一俄林 的要
江、 江苏、 山东等 7 ( 的绿色食品数 占全国的 省 区)
5 8 。 5. %
绿 色食 品企 业 和 产 品 主要 集 中在 黑 龙 江 、 山 东 、 宁、 北、 苏 、 江 、 辽 湖 江 浙 四川 几个 省 , 总 和超 其
i c a om l se .An h n t e i d sr l se e e o e q i k y s me r sr i t ̄c o e itt a k ti i c l o u g a e T e ̄co n e h s fr cu t r d w e h n u t c u tr d v lp u c l o e tan y tm x s h tma e i s d f u tt p r d . h i f t m s o a o k—i tt n l d r d ci n f co s,p o u t n sr c u e a d l w —r a o aa ie a v n a e l c h w s lc n sae i c u e p o u t a t r o r d ci tu t r n o o o d e mp t t d a t g o k—i . v n
湖南省食品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

、
湖南省食品工业产 业发展的特点
我省食 品工业呈 现持续 、 快捷增 长 的强劲 势头 , 中 其 乳 制品制造业 、 罐头食 品制造业 、 植物油加 工业 、 粮食 及饲料加工业 、 制茶业 等一批 我省传统优势 行业和新 兴行业 出现 了高速增长 的势头 。20 0 8年食 品工业生 产 总值保持 了两位数 的增幅 ,0 8年食品加工业总产 20
2 5% …
。
便 主食 8 7 . 2万 吨 , 占全 国的 2 0 % ; . 9 罐头 6 .7万 44
吨 , 全 国 的 1 . 5 ; 饮 料 7 . 5 万 吨 , 盐 占 2 5% 软 24 原
究其 因 , 主要是湖南食 品产业集群发 展相对
14 4 万吨 , 3 .9 占全 国的 2 3 % ; 6 0 .7 糖 . 1万吨 , 占全 国
亿元 , 占全省的 2 .% ; 固定资产 净值平 均余额 已 56 其 增加到 18 4亿 元。20 1. 0 8年 , 全省 大 米产 量 2 5 1 0 .5 万吨, 占全 国的 8 5 % ; 用植物油 8 .7 吨 , .l 食 26 万 占全
国的 3 5 % ; .4 乳制品 1 .4万 吨, 68 占全国的 1 1% ; ,7 方
发展期 , 但湖南食品工业 的发展 与其农业资源大省的现状 很不相称。 究其因, 要是 湖 南食 品产 业集群发展 相对滞后。为 主
此 , 章 专 门 分析 了湖 南食 品产 业 集 群 发展 的 现状 及 其 存 在 的 问题 。 文 关 键 词 : 品工 业 ; 业 集群 ; 状 ; 食 产 现 问题 中图 分 类 号 :0 2 9 F 6 .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2—1 1 (0 0 0 0 5 0 17 0 2 2 1 ) 3— 0 0—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产业集群概况县经济和信息化局2010年7月23日食品加工产业是关联农业、工业、流通等领域的大产业,也是我县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近年来,我县食品工业产值以年均递增30%以上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县重要的支柱产业,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省内有较高的知名度。
一、发展现状近年来,通过开展全民招商引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充分发挥我县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食品工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
(转载请注明来自:麦档网http:///)截止2009年底,全县共有食品工业企业110家,其中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达36家。
2009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0.54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9.67%;实现销售收入58.77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的19.48%;实现利税6.99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利税的20.16%。
目前,逐步形成了行业门类齐全、产品质量较高和经济效益较好的食品工业体系。
(一)行业体系较完整目前我县食品工业涵盖了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食品包装业等行业,形成了门类齐全的食品产业体系,其中,以**旺旺集团和**达利食品为代表的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我县食品加工产业主导产品为休闲食品、乳饮料、饼干、咖啡、糕点、方便食品(饮品)、植物油、畜产品加工、面粉、大米、炒货等。
生产加工企业除主要分布在开发区和乡镇以外,在商业、粮食、农业等系统中也有一些食品加工企业。
从规模以上食品工业结构看,主要有饮料制造、休闲食品、肉禽加工等12个小类,其中休闲食品和饮料行业已成为我县食品工业的支柱产业,以达利和旺旺两家企业为主,2009年,两家企业实现产值30.7亿元,占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产值的51.2%。
(二)名优产品较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实施名牌战略,食品工业创出了一大批深受消费者欢迎、享誉全国的产品,成为全县食品工业开拓市场、快速发展的动力。
如饮料行业的达利园优先乳、和其正凉茶、邦德咖啡、旺仔牛奶等;休闲食品行业的旺旺雪饼、旺旺仙贝、旺旺鲜虾酥,可比克薯片,旺旺果冻系列等;饼干行业的好吃点饼干、旺仔小馒头等;日常食用食品行业的嘉元食用菌、黄河大米、刘营清真牛羊肉、炒货等;保健食品行业的天地健、三株等;调味品行业的哈亚脱水蔬菜和已经签约即将开工建设的巧媳妇调味品、上好佳食品、德馨斋调味品等。
除外资品牌外,本土知名品牌也不少,截止2009年获**市名牌产品3个;**省著名商标1 个,**市著名商标1个。
(三)销售市场广我县食品行业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部分出口国外。
我县达利集团主要生产休闲食品、饮料类等,都销往全国各地,甚至有的还进入国际市场,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也得到了不同消费者的好评;旺旺食品有限公司现有八个分厂,其产品种类繁多,产品质量好,知名度高,主要销往全国各地;哈亚**食品的脱水蔬菜主要有脱水胡萝卜、大蒜等,产品全部出口,主要销往欧洲地区;嘉元食用菌公司的菌类产品主要销往内地各大商场,而且还远销俄罗斯、日本、韩国等。
(四)储备项目多依靠招商引资牵动,食品工业在大项目引进和建设上实现了新突破。
在调味品行业,德馨斋和巧媳妇相继签约落户,其中巧媳妇酱油项目占地200亩,总投资3.2亿元人民币,注册资金2000万元,建设规模8万平方米。
设计年生产高档酱油10万吨、发酵食醋2万吨、复合调味料1万吨,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创税5000万元。
在休闲食品行业,上好佳食品正在办理立项、工商注册等各类手续。
康喜佳食品、金家园食品、豆制品生产基地等项目正在洽谈之中。
随着这些项目的引进和逐步开工建设,蕴藏着我县食品工业后续发展的巨大潜力。
(五)龙头企业情况①**达利食品有限公司。
2001年**达利公司入驻孙耿工业园后,先后进行了五次扩建,目前厂区占地面积达到500多亩,建筑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现已发展成为国内规模领先的食品、饮料大型企业,先后形成了派类糕点食品、薯片、饼干、饮料等四大产品系列共500多个品种。
公司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利税1.7亿元,成为全县的食品加工龙头企业之一。
②旺旺集团**总厂。
旺旺集团**总厂**旺旺集团在**投资建设的台商独资企业,也是落户**时间较早、投资规模最大的台资企业。
集团自2002年投资建设**旺旺食品有限公司以来,已连续10次追加投资建设新厂,投资总额超过1亿美元。
今年上半年新增6条A3高速利乐包牛奶生产线,预计8月底投产。
旺旺集团**总厂引进德国、美国、瑞典等外国先进生产设备,利用我县丰富的农副产品,主要生产旺仔牛奶,邦德咖啡,老翁凉草茶,豆类、花生类、碎碎冰、煎卷、航空食品等多种休闲食品。
2009年企业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 1.2亿元。
③**锦翔食品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2009年11月,占地184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900平方米,主要生产项目为肉鸡宰杀,生产能力可达到月加工肉鸡90万只,公司现有职工26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2人,总资产1600余万元,预计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600万元,利税700余万元。
④**润达清真食品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生产回族传统穆斯林清真食品的专业公司,公司总资产2000万元,总占地300亩,现有员工180人,是集饲料加工、畜牧养殖、屠宰加工、蔬菜水果于一体的现代民营企业。
2009年公司收入达7500万元,实现利税950万元,是**县最大的回族传统食品生产企业。
公司自成立以来,凭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模式,不断发展扩大,现拥有润达清真食品、润达养殖合作社等多家子公司,成为饲料加工、畜牧养殖、屠宰加工、蔬菜水果、包装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民营企业。
⑤**哈亚**食品有限公司。
公司总投资500万欧元,其中注册资金350万欧元,占地50亩。
建筑面积8000m2。
主要生产胡萝卜、大蒜、元葱、香菜籽、辣椒、生姜等脱水及速冻蔬菜,产品全部销往欧盟地区。
全部达产后,年可加工各类蔬菜10万吨,产成品1万吨。
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1.58亿元,利税2000万元人民币。
二、发展优势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分析,我县食品加工产业目前和将来的发展具备以下优势:(一)地理位置优势。
我县位于黄河下游,**北**的**,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交通条件便利,县域内有国道220线、104线,省道248线、249线纵横交错,近靠**至**、**至**的高速公路,距**市区仅三十公里,距**国际机场仅8公里。
乡村公路密布成网。
特别是**黄河公路大桥、国道220线拓宽改造、**北绕城高速、**黄河三桥的建设等交通条件的改善,**与省会**、**国际机场、济青高速、京福高速等现代化的连接,将进一步全面改善**的投资环境,增强和提升承接辐射的功能。
(二)工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优势。
在**各个区县中我县工业经济近几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等指标增长速度较快。
2005年——2009年,我县工业增加值平均增幅24.85%,销售收入平均增幅29.70%,利税平均增幅22.07%,均高于**市的平均增幅。
整个工业的迅速发展有效的带动了食品加工产业的迅速发展。
(三)园区的集聚优势。
2003年济北经济开发区被定为省级开发区以来,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承载能力迅速增强,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供排水、道路、电、热、天然气等的“九通一平”,绿化、美化、亮化、净化达到了较高标准,增强了开发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在全省145家省级经济开发区中,综合排名第18位,荣获“全省科学发展示范园区”、“全省对外开放先进园区”、“全市发展园区经济标兵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济北开发区迅速发展,对外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基础上,先后规划建立了**省(济北)**工业园,**韩国工业园,**华侨工业园和**电子信息产业园,这四个园区先后被省台办、省外经贸厅、省侨办和省信息产业厅命名为省级工业园区。
其中,济北**工业园是省台办命名的全省第一家省级**工业园,已成为全市台资企业**集区。
结合区域发展特色,又规划建设了孙耿、崔寨、回河三大片区,并为入驻企业提供政策优势,有力的促进了招商引资和食品加工产业好项目、大项目的入驻。
(四)政治经济环境稳定。
中国政治环境的稳定使得经济可以保持健康高速的发展态势,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全世界的地位日益提高,保障了中国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良好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成为吸引国外投资者的重要条件,随着与外部联系的越来越广泛,经济进一步融入全球化进程,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网络经济化迅速发展,这都是与良好的政治环境分不开的。
(五)环渤海经济圈强大的拉动力。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中国最大的三大经济圈之一,经济腹地广阔、基地产业坚实、人文资源丰厚,是下一个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拉动点。
**作为环渤海经济圈内即将崛起的最大经济体,**经济发展遇到一个有利的机会。
(六)**省和**市经济实力雄厚。
**省实力雄厚,发展速度加快、**市发展势头强劲,这都为**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2003年济北经济开发区成为省级开发区,依托济北开发区的政策优势、资金优势和地缘优势,**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
(七)**市北跨战略机遇。
**市委、市政府从加快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角度,进一步加**乡统筹力度,实行**和省城“北跨”,加快实施“一跨两接三转移”的战略步伐。
**县作为“北跨”的目标地区之一,依托济北开发区,对经济发展和食品工业发展是一次巨大的机遇。
三、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力争到2015年,食品加工产业年销售收入220亿元,年均增长26%以上,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6%以上,奶制品、膨化食品、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饮料和肉食品等大类食品在全省乃至全国市场中占有重要份额。
一是以**达利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旺旺集团**公司、两大龙头企业为骨干,联合上好佳食品,不断做大做强达利园优先乳、旺仔牛奶、旺旺雪饼等饮料、糖果和休闲食品行业。
二是以嘉元食用菌、盛元食用油、德馨斋调味品、巧媳妇酱油等企业为依托,围绕菌类食品、农畜牧产品精深加工和调味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是做好大米深加工文章,重点发展专用米、营养强化米、方便米制品等。
四是加强与食品工业相配套的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把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的建设当作现代食品产业发展的“第一车间”来经营,通过建立紧密型利益连接机制,走“企业+基地+农户”的路子。
食品制造强有力的发展需要很多原材料的保证,食品需要大量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供应,可以拉动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随着**达利集团和**旺旺集团成为我县食品制造行业的龙头,每年农副产品的消耗是巨大,大量的面粉、牛奶,鸡蛋,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有实力的龙头食品加工企业也要积极建设自己的原料基地,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方式与农业结合,改变“农业生产什么,食品工业就加工什么,市场销售什么”的旧观念,要由过去单纯资源性开发转向商品化经营开发,通过基地化、集约化生产,为食品工业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紧密联合的产业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