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栽培学5

合集下载

园林树木栽培学5

园林树木栽培学5
优良的伤口愈合保护剂应具有: 不透水,不腐蚀树体组织,利于愈合生长;能防止
木质爆裂和病菌感染.
常用的保护剂有:桐油,接蜡,沥青,聚氨酯,虫胶清 漆,树脂乳剂等.
接蜡的配置方法:松香,酒精,油脂和松节油比例为
8:3:1:0.5; 配置时将松香和油脂一起文火加热融 化,稍冷后,慢慢加入松节油和酒精的混合物,充分
第五部分 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
一、养分水分管理 二、树体保护 三、灾害防除 四、树木安全性管理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点 四十分。
一、养分水分管理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点 四十分。
1、土壤管理
土壤是树木生长的基础,不仅要不断满足树木生长 所需的养分和水分,还要为根系扩大吸收面积和提 高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创造良好环境条件。
施用深度应根据树木根系分布深度及施肥量大小来 决定,要求施与根系的主要分布层,以利吸收;
施用方式:通常有环沟施、放射状沟施、弧形沟施、 穴施等;液态肥料可使用施肥锥打孔注入肥料;
具体施肥部位应在树冠投影面积内。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点 四十分。
土壤管理
施肥范围
环状沟施
弧形沟施
放射状沟施
散点穴施
搅拌冷却后即可使用.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点 四十分。
树木创伤的处理与保护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点 四十分。
树木创伤的处理与保护
• 刮树皮 • 涂白 • 人工植皮 • 树干伤口的桥接修补 • 树洞的修补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点 四十分。
园林树木的桥接修补法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点 四十分。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点 四十分。
施肥原则
• 树木的需肥特性及生长习性 • 树木的生长发育阶段 • 土壤条件 • 天气条件 • 肥料性质

园林树木栽培学第5-6章

园林树木栽培学第5-6章

第五章 园林树木的栽植
教学内容:第一节 栽植原理及植前准备 *#第二节 栽植技术 第三节 成活期养护管理
• 第六章 大树移植 • 教学时数:(4学时) • 教学内容:第一节 大树移植的概 念及原则 • *#第二节 大树移植技术
第六章 大树移植
大树移植: 第一节 大树移植的概念及原则 (一)概念 是指处于生长旺盛的乔木,带土球移植的操作。 大树的界定: (二)目的和意义
• (三)栽植 • 随挖、随包、随运、随栽 • 坑穴:比土球大40-50cm,比方箱大 50-60cm,深20-30cm。 • 种植下去后去包装,夯实,筑围堰,浇 水。 • (四)假植
• (五)栽后养护 • 1、支撑:以树体高度的2/3处为好,撑 入土50cm。 • 2、裹干:全裹或者部分裹干。 • 作用:避免强光直射、干风吹;保持湿 润;调节温度。 • 3、水肥:第一次浇透水,第二次2-3 天后浇,第三次1周后浇。 • 结合浇水,每20-30天施用肥料1次。 • 4、搭棚遮阳: • 5、树盘处理:第三次水后,即可撤除 浇水围堰。松土。 • 6、树体保护:防冻保温、施用肥料。
• 四、定植: • 1、冠根修剪:对树木树冠进行修剪, 以减少树体水分蒸发,维持树势平衡, 提高成活率。 • 各类型树木修剪:P98-99 • 2、树木定植:树穴深浅的标准,以 定植后树体根颈部略高于地表面为宜。 • 草绳可以去除部分,也可不去除。
• 注意:①土壤要夯实,层层下土,切 记不用脚踩踏,以免断根。 • ②树冠要好看的面向观赏方向,前低 后高,先矮后高, • ③浇定根水,筑10-15cm高的围堰, 浇水后扶正、培土。
大 树
(二)目的和意义
• 1、调整绿地树木的种植密度: • 2、对建设工地原有树木的保护: • 3、城市景观建设需要:

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

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

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是研究园林树木的栽培、培育、管理、保护和调控的学科。

园林树木是园林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美观、生态、功能等方面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化效果和生态环境。

因此,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的研究对于城市绿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园林树木的栽培与培育园林树木的栽培与培育是指对园林树木的种子、苗木、移植树和成树进行种植、培养和管理的过程。

园林树木的栽培与培育包括选树、设计、施肥、浇水、修枝、灌溉、防旱、防寒、防虫、防病等方面。

1.选树选树是指根据园林树木种类的特点、绿化要求和景观设计要求,选用适宜的树种和品种。

首先要考虑树种的适应性,树种的适应性主要包括适宜的生长环境、适宜的气候条件和适宜的土壤类型。

其次要考虑树种的美观性,如树种的造型、叶形、花色、果实等。

最后要考虑树种的经济性,如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可以选用成熟树和性状优良的品种。

2.设计设计是指为了达到园林绿化效果和美化环境的要求,为选用的树种和品种进行合理的布局、组合、调配和安装。

设计要考虑城市发展规划和园林规划的要求,确定树木的品种、数量、位置和形态。

3.施肥施肥是指为园林树木提供营养元素,促进园林树木生长和发育的过程。

施肥要考虑到树木的生长周期和季节性,确定肥料的种类、用量和施肥的时间。

4.浇水浇水是指为园林树木补充水分,满足它们的生长发育需要,保持土壤湿度的过程。

浇水要根据树木生长的期间和不同生长阶段的水分需求量,确定浇水的量和时间。

5.修枝修枝是指为了使园林树木保持良好的形态、促进生长和培育树姿的过程。

修枝应当遵循不改变示意图设计、确保树木生命安全和促进分枝生长的原则。

6.灌溉灌溉是指为了补给园林树木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通过灌溉系统将水分输送到树木的根部。

灌溉系统包括地下灌溉、喷淋灌溉和滴灌等。

7.防旱防旱是指在干旱情况下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树木的生长发育受到水分不足的影响,保持树木的生长平衡。

主要方法包括加强灌溉、培育根系、覆盖保水材料和调控土壤水分等。

园林树木栽培学

园林树木栽培学

名词解释:萌芽力::树木母枝上叶芽的萌发能力,称为萌芽力,常用萌芽数占该枝芽总数的百分率(萌芽率)来表示。

成枝力:枝条上的叶芽萌发后能够抽成长枝的能力称为“成枝力”。

早熟性芽:当年形成、当年萌发成枝的芽,称为“早熟性芽”。

如月季、米兰、茉莉等。

晚熟性芽:当年形成的芽,需经一定的低温时期来解除休眠,到第二年才能萌发成枝的芽称为“晚熟性芽”。

如银杏、广玉兰、毛白杨。

芽的异质性:同一枝条上不同部位的芽存在着大小、饱满程度等的差异现象,称为“芽的异质性”。

芽的潜伏力:当枝条受到某种刺激或树冠外围枝处于衰弱状态时,能由潜伏芽萌发抽生新梢的能力,称为“芽的潜伏力”。

顶端优势:树木顶端的芽或枝条比其它部位的生长占有优势的地位称为“顶端优势”。

(或顶部分生组织或茎尖对其下芽萌发力的抑制作用,叫“顶端优势”)叶幕:指叶在树冠内的集中分布的总体,它是树冠叶面积总量的反映。

干性:树木中心干的强弱和维持时间的长短,称为“树木的干性”,简称“干性”。

层性:主枝在中心干上的分布或二级枝在主枝上的分布,形成明显的层次,这种现象称为“树木的层性”,简称“层性”。

花芽分化:植物的生长点由叶芽状态开始向花芽状态转变的过程,称为“花芽分化”。

花芽形成:植物的生长点既可以分化为叶芽,也可以分化为花芽。

当这种生长点顶端变得平坦,四周下陷开始起,逐渐分化形成萼片、花瓣、、雄蕊、雌蕊以及整个花蕾或花序原始体的全过程。

座果:经授粉受精后,子房膨大发育成果实,称为“座果”。

根颈:根与茎的交接处; 实生树的根颈由下胚轴发育而成,称真根颈,而茎源根系和根蘖根系没有真根颈,其相应的部位称假根颈。

成枝力:枝条上的叶芽萌发后能够抽生成长枝的能力,单性结实:未经过受精形成果实的现象叫“单性结实”无融合生殖:指不经过精卵细胞结合而在胚珠中直接发育成胚的现象。

环境生态因子:在环境因子中对园林树木起作用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包括:气候因子,土壤因子,生物因子,地形因子。

河南城建学院园林树木栽培学

河南城建学院园林树木栽培学

1.行道树选择原则(1)适地适树、因地适宜选择行道树(2)乡土树种、外来树种相结合(3)兼顾近期、远期树种规划(4)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相结合2.假植时注意什么?1、假植沟的位置:应选在背风处以防抽条;背阴处防止春季栽植前发芽,影响成活;选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方以防冬季降水时沟内积水。

2、根系的覆土厚度:一般覆土厚度在20厘米左右,太厚费工且容易受热,使根发霉腐烂;太薄则起不到保水、保温的作用。

3、沟内的土壤湿度:以其最大持水量的60%为宜,即手握成团,松开即散。

4、覆土中不能有夹杂物:覆盖根系的土壤中不能夹杂草、落叶等易发热的物质,以免根系受热发霉,影响苗木的生活力。

5、边起苗边假植,减少根系在空气中的裸露时间: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根系中的水分,提高苗木栽植的成活率。

3.苗木移植注意什么?【1】假植苗木要尽早出土栽植。

在价值中埋土防寒过冬的苗木,春天等气温回升后,应及早的进行,拔出浮土将苗木智力再假植沟中,以免扒土过程,使苗木再假植沟内发芽,从而降低移栽的成活率。

【2】运送苗木时要精心。

在运送苗木时,应严格区分苗木树种和等级,不可混放,装运苗木时要做好对树冠的保护,不能损伤右眼擦伤树头或者折断树根。

【3】注意保护苗木的根系。

对于裸根苗木移栽的成活,关键就是要保护和更新,无论是厂里的小树苗,或者是各种的落叶树,从挖苗到栽植都必须要保持根部的湿润和尽量做到完整性防止树木根系干燥失水。

在移栽的过程中,应尽量缩短苗木的运输时间和在外面的暴露时间,最好要做到随栽随玩。

不能立刻在,知道苗苗最好要进行价值将根部用土覆盖,或者是说用一些覆盖的草毡将树体覆盖,盖好。

【4】放线定点要按设计来做。

根据绿化工程的设计和地形要求对树木栽植的点要进行放线定点,然后挖穴。

移植树木时应先用一二级苗木做外在的苗木,三级苗木应作继续培养和栽植在一些比较隐蔽的位置,以提高绿化的整体观赏效果。

【5】挖树穴要做到规范。

对树木的树穴的挖掘,应略大于苗木的根系或者是土球,使苗木的根系在树穴内得到舒展,这样成活率更高。

【课程大纲】《园林树木栽培学》

【课程大纲】《园林树木栽培学》

《园林树木栽培学》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中文):园林树木栽培学(英文):Aboriculture课程编号:14351067课程学分:5 学分课程总学时:50学时课程性质:专业课二、课程内容简介园林树木栽培学是论述园林树木栽培、养护与管理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课程内容系统,含盖面大,实践性强,是园林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主要内容包括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苗木培育、观赏树种引种驯化、树木栽植及移植技术、园林树木养护管理、树木整形修剪、园林垂直绿化的理论及技术、古树名木养护与保护、园林树木调查与功能效益评价。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园林树木栽培的生理生态学原理、栽培与养护的技术体系,结合实践教学能够灵活应用理论教学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教学要求: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实践教学并重,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开展合肥地区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的调查分析,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熟练掌握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根据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目标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具体如下。

绪论(2学时)一、教学目的与内容:了解园林树木栽培学的概念、发展简史、主要研究内容以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园林树木栽培的发展展望。

重点掌握园林树木栽培学概念及学科主要研究内容。

二、具体课时安排:第一节:园林树木栽培学的概念、发展简史及其研究内容(0.5学时)第二节:园林树木栽培的发展展望(0.5学时)第三节:园林树木栽培学的理论基础及其栽培技术体系(1学时)第一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调控(4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树木生长发育周期的概念、生长发育的年周期与生命周期的特点与培育措施;树木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与调节;生长的物质基础及其影响与调控。

2、教学重点与难点:树木不同发育阶段培育目标与技术措施,生长调控理论与技术。

第一节:树木生长环境特点及其影响分析(1学时)第二节: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规律(1学时)第三节:园林树木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调节(1学时)第四节:园林树木物质生产和分配及其对生长的调控(1学时)第二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环境(5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园林立地特点及其对树种选择的要求;园林绿地分析与评价方法、途径;园林绿地土壤改良技术。

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学习资料

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学习资料

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学习资料(中远公司李亮)第一部分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第一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概述生长发育是生物体共有的现象,园林树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生长发育规律。

了解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可以克服盲目性,从而科学地指导生产与实践,对于实际的园林栽培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正确选择树种,制定合理栽培技术,有预见性地调节和控制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使之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例如:可以在植物不同的年龄时期、不同的物候期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使之提早或延迟开花防止早衰;通过合理修剪达到最佳观赏效果并且不影响植株正常生长;保证移植的成活等等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相关概念1、生长植物在同化外界物质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与扩大,导致体积和重量不可逆的增加,称为“生长”。

树木的生长通常是指树体质量和体积的增加,是一个量变过程,它是通过细胞的分生(分裂和伸长)和能量积累的量变体现出来的。

树木生长(其他植物也一样)具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原有个体体积的扩大和质量的增加是不可逆的;二是旧有个体的储藏物质(或从外界取得的物质)必须经过同化作用,才能组成新个体的物质成分。

树木生长可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部分,体现在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2、发育在植物生活史中,建筑在细胞组织、器官分化基础上的结构与功能质的变化称为“发育”。

树木发育是树体生活史中结构和功能从简单到复杂的质变过程,是树体性机能的成熟过程,它是通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导致树木根、茎、叶的形成,由生殖器官(花器、果器等)形成的质变体现出来的。

3、生命周期植物从播种开始,经幼年、性成熟开花、衰老直至死亡的全部生活史称为生命周期。

4、年周期植物在一年中经历的生活周期称为年周期。

年周期又可以分为生长期与休眠期,也有一些植物没有休眠期。

二、生长与发育的关系生长与发育关系密切。

生长是发育的基础,发育是生长的必然。

植物一定要达到一定的生长积累才能进行花芽分化继而开花。

园林树木栽培学-讲义

园林树木栽培学-讲义

园林树木栽培学-讲义园林树木栽培学讲义(2011年下期,2009级园林)园艺林学学院舒常庆第一章树木生长发育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又叫大周期、大发育周期或世代周期,是从种子萌发开始(严格来说是从合子开始),经过多年的生长、开花结果,直到树体衰老更新死亡的整个时期。

第一节树木的个体发育一、树木个体发育的概念1.个体:独立生长的单株树木。

有性个体:时间年龄=生物学年龄。

无性个体:时间年龄<生物年龄(母体年龄+时间年龄)2.个体发育:单株树木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所进行的发育史。

3.树木个体发育与1、2年生植物的差别:多个年发育周期后才开始结实;多次结实(例外: 大部分竹子一次开花);阶段发育周期长(寿命长)。

4.研究树木个体发育的意义:在不同阶段不同年龄时期采取不同的栽培措施。

二、树木生命周期中的个体发育阶段(一)有性繁殖树的个体发育阶段1.有性繁殖树发育阶段的划分⑴胚胎阶段(种子阶段):合子→种子萌发前(胚的成熟→种子成熟→种子休眠)。

⑵幼年阶段: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营养形态构造建成,并具有开花潜能时为止。

果树上称为―童期‖。

⑶成熟阶段:具有开花潜能→生长明显减少、开花结果明显下降。

⑷衰老阶段:生长明显减少,开花结果明显下降→衰老死亡。

衰老过程也可称老化过程。

在成熟时后,衰老就贯穿始终。

2.树木发育阶段(空间)分区贾思勰(544):用梨树不同部位的枝条嫁接繁殖的植株,开始结果的年限不同。

Knight(1795):成年实生树顶部成年区的枝条繁殖后,无刺,次年即开花;基部幼年区的枝条繁殖后,刺多,次年不开花,开花结果年龄较晚。

(1)阶段发育的特点。

局限性: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树木的细胞要发生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只限于生长点,且只能通过细胞分裂传递。

顺序性:只有通过了前一个发育阶段,才能进入下一个发育阶段。

不可逆性:一旦进入了更高级的阶段,就不能回到原来的阶段。

“干龄老,阶段幼;枝龄小,阶段老”(2)分区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性树木
根颈部腐坏
树干开裂
修枝伤口处理不当
树干腐朽并有开口,开口处 宽度不超过树干围度的30%
时,健康木质部分厚度小于
干直径的1/3;树干中空,
健康木质部分厚度小于干直
存在不安 径的1/6
全性隐患
一侧根系损伤
危及的目标
危及的目标:指树木周边的建筑,各种设施,车辆,各 种通讯电力等线路,人群等;因此,要求对人行道, 公园,广场,街头绿地,以及重要建筑物附近的树 木进行监管,以免造成损失.
水分对树木生长也有最高,最适和最低的三基点; 树木生长的最适土壤水分>蒸腾的最适土壤水分>同化
的最适土壤水分;
灌水时期与方法
树种不同需水性不同,同一树种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 水分的需求不同,因此在灌水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 因素, 做到灌水合理,适量,适时. 树木灌水时期可 分为两类:
干旱性灌溉 管理性灌溉
腐朽中期:腐朽表象十分明显,木材的宏观构造虽然保持完 整,组织松软,伤失了机械强度;
腐朽后期:木材组织构造受到破坏,呈粉末状或纤维状.
树木腐朽类型
由于树木腐朽主要是真菌感染所致,不同 菌种形成的腐朽方式不同.
褐腐 白腐 心腐 边腐
树木腐朽的诊断方法
• 表观诊断法 • 直接诊断法 • 敲击听声法 • 生长锥法 • 电钻法 • 仪器探测法
• 具开张孔隙的合成泡沫:是一种由尿素和甲醛 制成的合成泡沫树脂,其孔隙率为70%,含氮30%, 持水率50-70%;施用这种物质能改善土壤通透 性,提高保水性能,还能补充土壤氮素.
2 水分管理(灌排水)
• 树木的需水性
树木的需水量相当大,所吸收的水分约99 %用于蒸腾,因 此必须有足够的水分供应, 才能保证树木的正常生长 和体内水分平衡.
树木腐朽的过程
有许多因素与树木腐朽有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树木 创伤感染,特别是真菌;受到感染的部位因昆虫,鸟及动 物的活动,水分的渗入等而加剧腐朽.
腐朽初期:木材组织略有变色,腐朽表象不明显,但机械强 度所有下降;
腐朽早期:外观是能看出腐朽表象,木材组织明显变色,质 地变得粗糙,机械强度明显下降;
灌水时期与灌溉量
灌水量:是指一次灌水的水层深度或一次灌水单位 面积的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M = Bd * h * (W1 – W2) / a
其中:M-设计灌水量; Bd-土壤容重; h-湿润深度; P1-灌后土壤含水量,可设计为田间持水率; P2-灌 前土壤含水量; a-灌溉水的利用率,一般为0.70.9;
4、树木腐朽的诊断
树木腐朽: 是指活立木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导
致木质部的组织分解转化的现象.木质腐朽直接 降低树干和主枝的的机械强度,构成树木安全问 题;但是,并非所有的腐朽树木都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在园林树木安全性管理中,需要正确诊断树 木腐朽的状况及其安全性等级,以便采取有效措 施,消除隐患.
具体施肥部位应在树冠投影面积内。
土壤管理
施肥范围
环状沟施
弧形沟施
放射状沟施
散点穴施
追肥的施用
追肥是在基肥的基础上,对不同物候期中树木所需养分
的补充,应根据树木的长势、树体强弱、物候期等具体情
况来决定追肥的种类、数量和时期。
• 土壤追肥:其方式与基肥施用大致相同,深度可浅些, 所用肥料多为速效性;为提高肥效可结合浇水,尤其是 干旱季节。 注意:合理确定施肥量,以防烧死树木;元素比例合适, 幼龄树木N占优势,成熟树木增大P、K比例;注意卫生
• 根外追肥:即叶面追肥,把速效肥料配制成稀溶液,喷 洒到树木枝叶上或注射于树干内的施肥方法。用肥量小, 肥效高,见效快,但不能代替土壤追肥。
土壤改良
园林绿地因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及人为干扰等,通常 土壤性质逆向演变,主要表现是:板结、通透性 差、肥力低下。中耕是改善土壤物理性的重要措 施之一,但必要时需要采取其它措施。
• 雪害: • 病虫害:
四、园林树木的安全性管理
园林树木特别是一些大树, 古老树木,及 不健康的树木,常常会因外力诸如风雨雪等 作用,造成折断,倒伏,落枝等现象,危及周 围的建筑或其它设施,甚至构成对人群安全 的威胁. 因此, 园林树木经营管理中的一 个重要内容,就是确保树木不会构成对设施 和财产的损失.
树木的生物力学
树干中空的树木承受风力的计算
对于树干中空的树木应根据其安全性等级,确定是 否保留;如保留必须预测该树木将来可以保留多 久,所能承受多大外界应力.其实要较准确地回答 上述这些问题并非简单.
如果能较准确地测量到中空树木的树干残留的健康 木质部厚度,则可以建立数学模型;
树木的生物力学
当树干残留的健康木质部厚度t与树干直径R之比不 变时,即t/R恒定,
树木创伤的处理与保护
树木创伤的处理与保护
• 刮树皮 • 涂白 • 人工植皮 • 树干伤口的桥接修补 • 树洞的修补
园林树木的桥接修补法
树洞修补
三、灾害防除
• 霜冻害:低温造成的危害;防除方法 加强肥水管理,保证前期生长旺盛,
后期适时停止生长,枝条充实,有利于安 全越冬;
入冬前灌足底水,以利减轻冻害; 设立防风障,包扎树干;
B 伤口消毒,可用5度的石硫合剂,或20%的硫酸 铜溶液消毒
C 涂抹保护剂,以防伤口病菌感染
伤口保护与治疗
优良的伤口愈合保护剂应具有: 不透水,不腐蚀树体组织,利于愈合生长;能防 止木质爆裂和病菌感染.
常用的保护剂有:桐油,接蜡,沥青,聚氨酯,虫胶 清漆,树脂乳剂等.
接蜡的配置方法:松香,酒精,油脂和松节油比例 为8:3:1:0.5; 配置时将松香和油脂一起文火加 热融化,稍冷后,慢慢加入松节油和酒精的混 合物,充分搅拌冷却后即可使用.
2、树木危险性的测评
具潜在危险性树木的测评:主要通过观测或测量 树木的各种表现,并与正常树木进行比较来诊断其 潜在危险性的大小;观测内容有:树木生长表现,树 体平衡性能,机械结构合理性等;测评时应注意如 下方面的问题
树木结构与主干、主枝的机械强度:树体骨架结 构合理,生长均衡时,正常情况下能承受树冠质量 造成的应力及外界风雪等压力; 树木的边材(而非整个树干)起着主要的支撑作用
土壤管理
2)施肥: 施肥方法:园林树木多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基肥多以迟效的有机肥为主,适当配合P、N肥; 基肥的施用量依树体大小而定,约50 ~ 100 kg;
施用深度应根据树木根系分布深度及施肥量大小来 决定,要求施与根系的主要分布层,以利吸收;
施用方式:通常有环沟施、放射状沟施、弧形沟 施、穴施等;液态肥料可使用施肥锥打孔注入肥 料;
2)施肥:施肥的重要性 自然条件下,树木所吸收的养分通常又以有机物 的形式归还土壤,再经矿化作用转化为植物能利 用的无机养分,即生物循环;
园林绿地中,通常为保持卫生和美观,清扫树木 凋落物,பைடு நூலகம்断了养分的生物循环途径;因此绿地 土壤养分只有消耗无补充来源;
树木无法移动位置来获取养分;
施肥原则
• 树木的需肥特性及生长习性 • 树木的生长发育阶段 • 土壤条件 • 天气条件 • 肥料性质
树木的生物力学
正常树木能承受外界应力的大小:
Mattheck的数学模型 MF =σF * πR3/4
其中, MF:树干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σF:树木新 鲜木材的抗压或抗弯强度; R:树干的半径.
树木在强度为σF时,可承受的最大风力: FW = σF *πR2/4h
h:承受风力的树冠到地面的高度;
第五部分 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
一、养分水分管理 二、树体保护 三、灾害防除 四、树木安全性管理
一、养分水分管理
1、土壤管理
土壤是树木生长的基础,不仅要不断满足树木生长 所需的养分和水分,还要为根系扩大吸收面积和 提高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创造良好环境条件。
1)中耕除草:杂草不仅与树木争夺水肥,影响树 木生长,还影响树木的观赏效果,需清除;目前 多采用种草灭草的方法。
• 泥炭:是种天然土壤改良剂,适宜于各种土壤类型, 改土效果好,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
• 多糖类:目前国外市场上有销售的藻粉,就是利用 富含褐藻酸和糖醛酸的藻类制成的颗粒物,这种 物质施与土壤后可改善其保水性和透气性,有利 于土壤形成团粒结构,促进树木生长.
土壤改良剂
• 碱性硅酸盐:是一种含氟硅酸钠盐或钾盐的分 散无定形胶体,施与土壤后能增加土壤胶质,调 节土壤孔隙状况;使用方法:树木定植时与土壤 混合后填埋栽植穴或定植后撒在地表或溶于水 在绿地中耕后喷施于土壤.
中耕就是对园地土壤进行适当翻耕,改善土壤物理 性能;
次数:一般地,大乔木可2~3年中耕松土1次,同 时施肥;小乔木及灌木等宜1年1次;
时期:中耕最好在树木休眠期(秋末冬初或早春) 进行,要求伤根少、恢复快、不良影响小。
土壤管理
中耕
深度:一般地要求20~30 cm,结合施肥效果更好; 方式:有扩穴中耕、林植时可隔行中耕或全面中 耕。
灌水时期
轮灌期:也称作灌水周期,可按下式来计算 : T=M*a/R
T:轮灌期; M:灌水量; a:灌溉水的利用率; R:土壤 水分消耗速率; 灌溉方法: 正确的灌溉方法应有利于充分发挥水效,节约用水,降 低灌溉成本,不破坏土壤结构.常用的方法有: 地上灌水:包括机械喷灌和人工喷灌;
灌水方法
地上灌水:包括机械喷灌和人工喷灌; A、机械喷灌 B、人工喷灌
树木危险性的测评
树木内部构造,如木质部纤维素的长度,排列, 纤丝角等与树木的机械强度直接相关,这是 种间差异的重要原因;
外力的作用如大风,冰雪等可能使树木的某个 部位负荷加重,致使原有平衡受到破坏,形 成应力脆弱点.
影响树木安全性的因素
树种 树体大小和年龄 树木培育与养护过程中的不当处理 立地环境
超声波腐朽探测仪
5、树木安全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