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速度刘翔》教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三篇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三篇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三篇导读:本文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的: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方法:谈话法;情境教学法。

一、谈话导入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主题图)二、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1.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要比较什么?你有什么办法?2.小组交流,明确: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

这个同一时间在这里就是1小时,那么拖拉机1小时跑了120÷2=60(千米)而面包车1小时跑了210÷3=70(千米)60<70,因此,面包车跑得快。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单位时间即为:1时、1分、1秒。

在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

本题中,拖拉机的速度是60千米/时,而面包车的速度为70千米/时。

因此,面包车的速度快。

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要想知道谁跑得快,不是看谁行驶的路程多,而是要看统一时间内谁跑得远,建立单位时间的表象。

4.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得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速度=路程÷时间5.看一看。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认识,也可以把学生课前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交流。

——通过实例,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真正明确了路程、时间、速度这三者的关系。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1.完成“试一试”第一题。

让学生看图,根据情境解答。

进一步巩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2.完成“试一试”第2题。

《跨越新纪录》说课稿

《跨越新纪录》说课稿

《跨越新纪录》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是新教材第十册中第40篇课文,文章取材于新华社在雅典奥运会期间采写的新闻特写,经过略微改动后,收录到教材之中。

一稿被收入教科书,实现了两大跨越:一是多年来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恪守的“活人不进教材”的规矩从此被打破;二是将新闻作品改编入教材,在小学教材编写史上属首创。

属于新闻特写题材,在900字的篇幅里,特写讲述了刘翔创造世界纪录的故事,并且还附上了刘翔“精彩一跨”的大幅照片。

课文记叙了20XX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力挫群雄,获得男子110米栏比赛金牌那激动人心的一刻,表达了对刘翔跨越新纪录,为中华民族、亚洲、黄种人争光的欣喜、自豪之情。

作为新闻特写稿该文写作特点鲜明。

文章结构清晰,条例分明,采用先概括,再具体,后总结的方法叙述。

第1节概括地写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场合以及事情的结果和意义。

第2-9节具体展现了刘翔夺冠的经过。

第10节再次强调了事情的意义。

作者语言极富感染力,描写生动,立体,尤其抓住了热身、起跑和飞奔、冲刺这两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将作者观战时紧张、获胜后欣喜,自豪之情淋漓尽致地寄予描写之中。

二、学情分析本文是篇励志型文章,刘翔又是代表着上海速度的优秀运动员,他不仅以平世界纪录的优异成绩创造了黄种人在奥运田径短跑项目上冠军“零的突破”,也“破纪录”地以“活人英雄”形象“跨”入了小学语文教科书。

但是由于伤病原因在北京奥运会上他退赛,至今仍然在美国治病疗伤,对于刘翔的近况可能学生有所闻,但并不知详情。

五年级学生基本具备信息搜索能力,为了获得最新的刘翔近况,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课前搜索刘翔信息,并对信息做适度筛选,制作信息卡片为本文学习做好铺垫。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识字能力,教师只需对极少数易错字稍作强调即可;在词语的理解上,学生已学习了不少方法,可在课前通过相关的预习自学自主识字,在课堂中可分别就字词的音形的难点和部分词义可通过预习反馈加以检测,当然一些重点词语还需结合课文加以理解,比如文中多次出现的体育专业词汇就需要查字典理解,以免发生歧义。

人教四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速度、时间、路程》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四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速度、时间、路程》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四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速度、时间、路程》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和学情分析:《路程、时间和速度》安排在人教版四上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中,编排采用的是乘法模型,即“速度× 时间=路程”,教材以解决问题为主题揭示三量关系。

本单元的例1已经接触了速度×时间=路程的解题思路,但是并没有揭示三量关系,只是作为三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的引子。

前一课例4学习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三量关系,所以学生对于乘法的三量关系结构是有一定认知的。

学生对于相等时间比路程和相等路程比时间的方法已经有了较高水平的认识。

但在描述速度和描述比速度的方法时候,层次差异较大。

大部分学生对于隔级的单位换算(如时速转换到秒速)的能力水平较低,后续教学可以多加强。

较多的学生对于归总和归一的数学模型有一定的能力水平。

学生对正向的相遇问题前水平还是比较高的,如果稍微引导应该难度不大,教学这块内容时,可以增加适当的变式。

教学目标:1.在思辨中深入理解速度概念的含义,掌握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的方法,建立“路程、时间和速度”模型,并用模型解决问题。

2.初步了解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能结合生活实际比出速度的差距,建立一定的量感。

3.通过情境,深入感知速度快和慢对生活的影响,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速度概念的含义,掌握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的方法,建立一定的量感。

教学难点: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模型,形成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建立速度在生活中的意义。

在人类出行工具的发展史中,感受速度由慢到快的过程。

师:看完这个视频,你有什么感受?生:觉得人们出行的速度越来越快了。

师:你说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词语——速度,我们之前学过度量物体的长短用长度,度量面的大小用面积.....而度量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

(板书:速度)三位同学相互比赛,但是为成绩争论不休,你们来当裁判,看看他们谁跑得最快。

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体育《跨栏跑的关键技术环节》试讲导入

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体育《跨栏跑的关键技术环节》试讲导入

《跨栏跑的关键技术环节》(一)开始部分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然后我会进行明星导入: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国著名跨栏运动员刘翔。

刘翔在跨栏比赛中多次取得良好的成绩,为我们国家拿到过很多荣誉。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技能就是跨栏跑的关键技术环节,希望大家认真练习。

以后也能像刘翔一样称为国人骄傲的运动员。

2.队列队形练习:进行行进间转法练习【教学意图】调整学生的状态,迅速融入到课堂的气氛当中,并明确本节的学习目标。

队列练习进一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身心都做好上课准备。

(二)准备部分1.50米脚内侧运球折返跑方法:以脚内侧踢球的方式运球50米,到达终点运球返回。

要求:踢球力量要小不能击球超过5米。

2.徒手操:头部运动、扩胸运动、腰部运动、膝关节运动、弓步压腿、踝腕关节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动作标准,到位,充分活动各关节。

【教学意图】课前充分活动关节能达到热身的效果,降低肌肉粘滞性,加大关节灵活性,避免运动损伤。

也为新授技术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基本部分1.示范提问:注意观察老师跨栏时哪个腿先过栏和栏间的步幅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左腿先过栏。

栏间用了三步。

教师加以表扬,帮助同学建立初步的动作表象。

2.讲解动作要点:摆动腿是大小腿折叠后前摆过栏准备着地的腿。

起跨腿指支撑蹬地起跨的腿。

跨栏步技术包括起跨攻栏和腾空过栏两个过程。

起跨攻栏技术:起跨是指从起跨脚踏上起跨点到后蹬结束离地时止的整个支撑过程。

起跨前应该保持较高的身体重心位置,起跨腿后蹬要迅速有力,蹬地结束瞬间起跨腿髋、膝、踝关节充分伸展,上体前倾,摆腿异侧臂也前伸。

3.练习(1)左腿在前呈“跨栏坐”姿势练习。

教师巡视,个别纠错。

(2)栏侧练习(3)栏上练习(4)栏间步练习,4.检验—跨栏跑接力方法:将学生分为四组,每组派出一名队员参加跨栏比赛。

当第一组同学抵达终点的瞬间,组内第二名同学出发。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三篇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三篇

【导语】《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是四年级“数与代数”的部分内容。

本课的学习,⽬的是要让学⽣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路程、速度与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 ——教学⽬的: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活中简单的问题。

3.树⽴⽣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法:谈话法;情境教学法。

⼀、谈话导⼊ 师:在⽣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和我们的⽇常⽣活息息相关,我们⼀起来看看吧。

(出⽰主题图) ⼆、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1.学⽣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要⽐较什么?你有什么办法? 2.⼩组交流,明确: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看看同⼀时间⾥谁跑得远,谁就快。

这个同⼀时间在这⾥就是1⼩时,那么拖拉机1⼩时跑了120÷2=60(千⽶)⽽⾯包车1⼩时跑了210÷3=70(千⽶)60<70,因此,⾯包车跑得快。

3.教师引导学⽣了解单位时间即为:1时、1分、1秒。

在单位时间内所⾏驶的路程叫做速度。

本题中,拖拉机的速度是60千⽶/时,⽽⾯包车的速度为70千⽶/时。

因此,⾯包车的速度快。

联系⽣活实际,使学⽣明⽩要想知道谁跑得快,不是看谁⾏驶的路程多,⽽是要看统⼀时间内谁跑得远,建⽴单位时间的表象。

4.让学⽣根据这⼀情境得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速度=路程÷时间 5.看⼀看。

出⽰⽣活中常见的数据,拓展学⽣对⽇常⽣活中速度的认识,也可以把学⽣课前收集到的数据进⾏交流。

——通过实例,给予学⽣充分的⾃主探索的空间,真正明确了路程、时间、速度这三者的关系。

培养学⽣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和获取知识的能⼒。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试”第⼀题。

我是小刘翔大班体育活动教案

我是小刘翔大班体育活动教案

我是小刘翔大班体育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刘翔的事迹,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持的品质。

3. 引导学生体验跨越障碍的乐趣,发展学生的弹跳、灵敏、协调能力。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二、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了解刘翔的事迹,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持的品质。

2. 活动难点:跨越障碍,发展学生的弹跳、灵敏、协调能力。

三、活动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障碍物(如椅子、轮胎等)。

3. 计时器。

4. 奖励用品。

四、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1.1 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绳、捉迷藏等。

1.2 学生自由活动,充分活动身体。

2. 主题活动(10分钟)2.1 教师介绍刘翔的事迹,引导学生学习刘翔勇敢、自信、坚持的品质。

2.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障碍物进行跨越练习。

2.3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跨越方法,如跳过去、绕过去等。

2.4 学生进行跨越障碍的练习,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 实践比赛(10分钟)3.1 教师设置一个简单的跨越障碍赛道,设置障碍物。

3.2 学生分组进行比赛,看哪一组先完成赛道。

3.3 教师记录比赛成绩,给予奖励。

4. 放松活动(5分钟)4.1 教师带领学生做放松运动,如深呼吸、肌肉拉伸等。

4.2 学生分享活动心得,教师给予总结和鼓励。

五、活动反思1. 教师总结活动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反馈活动感受,提出建议和意见。

3. 针对活动中的问题,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六、活动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校观看学生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家长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2. 组织校际比赛:与其他学校联合举办跨越障碍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锻炼自己,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3. 开展体育节:定期举办体育节,设置不同项目的比赛,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运动的快乐,培养运动的兴趣。

2024年《刘翔》大班教案

2024年《刘翔》大班教案

2024年《刘翔》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了解刘翔的事迹,知道他是中国著名的田径运动员,擅长110米栏比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刘翔的比赛视频,让幼儿感受他在比赛中的拼搏精神和优秀品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热爱,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学习刘翔勇敢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刘翔的事迹,感受他在比赛中的拼搏精神。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刘翔在挫折面前勇敢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刘翔的比赛视频、图片、相关资料。

2. 环境:宽敞的教室,便于幼儿观看视频和进行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出示刘翔的图片,让幼儿猜一猜他是谁,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教师讲解:介绍刘翔的事迹,让幼儿了解他是中国著名的田径运动员,擅长110米栏比赛。

3. 观看视频:播放刘翔的比赛视频,让幼儿感受他在比赛中的拼搏精神和优秀品质。

4. 讨论:让幼儿谈谈观看视频后的感受,引导他们学习刘翔勇敢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

5. 总结:教师总结刘翔的事迹,强调他在挫折面前勇敢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鼓励幼儿学习这种精神。

五、作业设计1. 课后让幼儿回家和父母分享刘翔的事迹,让家人也了解这位伟大的运动员。

2. 鼓励幼儿参加体育锻炼,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培养他们勇敢拼搏的精神。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名称:刘翔事迹分享会2. 活动目标:让幼儿能够简单叙述刘翔的事迹,表达出对他的敬佩之情。

3. 活动过程:a.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刘翔的事迹。

b. 幼儿分组讨论,选择自己最敬佩的刘翔的一点,准备分享。

c. 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幼儿倾听。

d. 教师总结幼儿的分享,强调刘翔的优秀品质。

七、游戏设计1. 游戏名称:跨越障碍赛2. 游戏目标:让幼儿体验跨越障碍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勇敢拼搏精神。

3. 游戏准备:障碍物、接力棒等。

4. 游戏过程:a. 幼儿分成两队,进行接力比赛。

沪教版第十册《跨越新记录》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十册《跨越新记录》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十册《跨越新记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刘翔是第一个获得奥运田径短跑项目世界冠军的黄种人,打破奥会记录,并平了世界记录的事情,激发学生为祖国,为黄种人而自豪的情感。

2.摘录描写“速度快”的词三个,再积累两个。

3.加强默读训练,把阅读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

4.展开合理的想想象,把阅读与想想象结合起来,感受刘翔跨越新记录的激动人心的场面。

教学重点:感受刘翔跨越新记录的激动人心的场面。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为祖国,为黄种人而自豪的情感。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凸现“跨越新记录”1.读题释义:预习了课文,知道吗,“跨越”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新记录”在文中指什么?“跨越新记录”呢?2.文中哪句话生动描写出了刘翔跨越新记录时那惊心动魄的瞬间?(1)出示句子:红色的刘翔,黄色的面孔,高喊着撞向胜利之线!(句中的两种颜色让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披情人文,激发他们为祖国,为黄种人而自豪的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2)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新记录进一步还指什么?师小结,刚才大家说到的内容大部分在第一节。

引导到学习第一节。

二、学习第一节读了这节,大家还获得了什么信息?出示句子:他创造了中国乃至亚洲的历史,成为第一个获得奥运田径短跑项目世界冠军的黄种人。

1.自读句子交流2.引读这句话师小结、过渡,随课文—走进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走近刘翔撞向红色之线的刹那。

三、认真默读课文,抓住重点句子理解、体会1.认真默读课文,思考:文中印象最深的内容。

2.交流,出示重点句子理解、体会。

(1)出示句子:刘翔同样按照自己的习惯预热着,先是缓缓地走向第一个栏架,转身返回起跑点,轻轻跳跃两下;当再次走向栏架的时候,刘翔的脸上放松许多,轻轻拂了拂额前的头发。

顺势而出的刘翔稳稳地走回,脸上不起一丝波澜。

(2)出示句子:所有人都在期待着刘翔的速度—风卷残云的速度—去为中国赢得一场痛快淋漓的胜利。

联系上下文理解“痛快淋漓”的意思和具体内容,引导学习第7,8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秒钟,一分钟,一小时,一天一年过去了,在分分秒秒组成的时间长河里,有的时刻啊,是那样的平淡,平淡的都让我们想不出他是怎样过去的,而有的时刻啊,却是那样的绚烂,使得我们今天想起来还能用心跳应和着那秒针的跳动,2004年就有这样的时刻,这就是8月28日刘翔的12 ‘91 ’’。

这个21岁的年轻人在希腊缔造了一个奥运田径场上的中国神话。

请同学们把语文读本翻到81页,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新闻特写,下面给大家一些时间读一读,读完之后老师找大家说一说你看完这篇文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紧张、激动、骄傲等等)
同学们说的很好,其实也是很激动很自豪的,好,那么我们来具体看一看这篇新闻特写是怎么引发我们的激动自豪的。

首先,大家看一下题目,哎,这个题目确实很精彩,主语是谁呢,中国的速度,但其实我们都知道作为黄种人的中国人在世界男子短跑项目上从来没有过什么来令人震惊的速度,而我们来看一看这篇文章的震惊是哪里呢,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那么中国的速度居然能震惊奥运会的舞台上,我们来看这篇文章在题目上就十分吸引我们。

下面我们来具体的分析一下这篇文章。

来看第一段,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好这位同学。

在读之前请大家想一想这一段哪些词语更吸引你。

【1段】雅典当地时间21时30分,雅典奥林匹克主体育场,六万五千名观众的目光齐聚跑道的一端,在那里,经过3天拼杀突围而出的8位世界顶尖高手沐风而立。

在他们的前方,10座高栏闪着白色的寒光,这就是男子110米栏决赛。

谁来说一说哪些词语更吸引你,(“沐风而立”“寒光”),他怎么吸引你的,怎么好的,有什么特点?(学生答。

),是没错,写的不像运动员,更像是武侠小说,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高手过招,招招致命。

这么写有什么作用啊,营造赛前大战在即的紧张气氛。

我们来看作者的导语写的不仅阐述事件还渲染了气氛,阐述了什么事件,男子110米栏决赛,渲染了什么气氛,大战在即的紧张气氛。

好,我们来看第二段。

哪位同学为大家读一读。

在读的时候大家想一想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呢。

【2段】刘翔习惯性地搓了搓手、捂捂头,身上包着一条白毛巾,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他转动一下身体,目光并没有落到对手的身上。

他知道,只要自己能够延续状态,发挥正常
水平就有戏。

他活动一下双腿,双手高举,嘴无意识地张开,不知在喃喃什么。

他眼睛注视着前方,在他前面是第四道———一条被称作“冠军道”的黄金跑道。

这段文字主要写了谁?(刘翔)怎么写的,谁来说一下。

(动作描写,哪处是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哪处是神态描写)没错,说的很好,动作神态描写的非常细致,也叫什么啊?
(细节描写)
对,说的非常好,也叫细节描写,那么这也恰恰是新闻特写最大的一个特点细节,抓住细节,突出主体。

此处此节描写体现刘翔赛前什么心态呢。

(淡定从容)
没错,淡定,从容,那么刘翔所展现的淡定展现的从容展现的高手风范也为后文夺冠做了一个简单的铺垫
继续向下看,“他活动一下双腿,双手高举,嘴无意识地张开,不知在喃喃什么。

”大家猜一猜,他在喃喃什么?
都有可能,他甚至还有可能彩排赛后如何答记者问呢,对不对。

这是第二段,我们接着看第三段。

【3段】在刘翔的左边是法国人杜库雷。

他的表情有些紧张,目光有点游离———从赛前的默默无闻,到如今的炙手可热,他开始感觉压力的沉重。

在他的左边,是以前对刘翔胜多负少的拉脱维亚名将奥利亚斯。

去年底他伤愈复出后,奥利亚斯成绩就一步步爬升。

第六道是美国人特拉梅尔,他看起来很放松,双眼却显示一丝杀气———经过无数大赛的他,显然最懂得如何调整心态,经过前三跑,他的状态已经调整到最佳,只等登场那一刻了。

第二段啊作者的视角中心是刘翔,作者在这一段的写作视角转向了哪里?谁来说一说()
正确,其他队员对于刘翔来说是什么,(竞争对手),对,说的好。

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一下在赛前刘翔的竞争对手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杜库雷:紧张)
奥利亚斯,这里没提他的具体状态,但是呢,这个人是个很大的威胁,那块能体现它的威胁的,四个字,相对于刘翔来说的(负多胜少)
(特拉梅尔,轻松)
选手的状态各有不同,有的选手可能有点紧张,有的对刘翔是胜多负少的,也有的是心态非常轻松自如的,这一段对他们的描写实际上和第二段对刘翔的描写形成了什么关系?(对比衬托),非常好,对比,再次衬托出了夺冠之路的艰辛。

到底鹿死谁手呢?我们无法判断,也为几分钟后谁能赢,设置了悬念。

【4】这时现场刮起了风,连旗子飘扬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发令枪举了起来,第五道的牙买加选手威格纳尔突然挥手,示意他没有准备好。

刘翔起来跳了跳,没有表情。

发令枪再次举起,深知刘翔起跑出色的特拉梅尔又抢跑!刘翔再次起身,他踢了踢腿,面上依旧看不出什么表情。

倒是旁边的杜库雷晃了晃头,眼光更加游离了。

首先有个景物描写,“这时现场刮起了风,连旗子飘扬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说明了什么(静),没错,静。

这种静更加营造出了赛前的紧张气氛。

在第四段中比赛是否已经开始了呢,是否顺利进行了呢?比赛开始了么?(没有),被什么打段了,(有人抢跑了)
在一些大的比赛中总有一些意外发生,优秀的选手你得有抗击意外的能力,成功哪有那么容易啊,面对意外,刘翔的反应如何?(没有表情)但是呢为了保持身体不是很僵硬,刘翔起来热了热身,踢了踢腿。

好,前4段万众瞩目的比赛依然没有开始。

有准备阶段还有一些波折,但最后的决赛总是要来的。

第5段同学们自己读,放声的读吧!
【5段】“砰”!枪终于响了,表面看8位高手同时弹出,实际上最先冲出的就是刘翔,他仅用了0.139秒的时间。

预赛第二轮后,刘翔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杜库雷能够跑进13秒我就佩服他!”显然,这位日渐成熟的21岁小伙子在预赛做了最大限度的保留。

如今,他不需要再藏着什么,既然剑已经先出手,那就尽情地挥动它!三步,跨、压栏,再三步,跨、再压栏……刘翔的技术动作无懈可击,只需3个栏,红色的旋风已经突到最尖端。

再往后是途中跑,那可是身高1.89米的刘翔的“强项”。

刘翔有些得势不饶人了,他加速再加速,画出一道道起起落落的美丽弧线,所有中国人的脉搏随着刘翔的每步飞跃而跳动。

起跑
时与他并排冲出的奥利亚斯开始后劲不足;赛前不可一世的杜库雷紧张得过栏都显得有点踉跄,只有特拉梅尔紧紧跟随。

在第五段,比赛终于开始了,刘翔的表现如何,是否出色?哪处体现出来的?()
第九个栏红色旋风一闪而过。

在全场巨大的赞叹声中,刘翔发现前面已经是一片开阔地。

他感觉了一下左右:左边的杜库雷越跑越差,脚还碰到栏杆正在踉跄;右边的威格纳尔离得很远;再往右,特拉梅尔虽近,但已经没有威胁。

第十栏,刘翔像飞一样轻松迈过,他张着嘴大叫着什么,前面空无一人。

红色旋风卷过终点,那位英姿勃发的少年挥手指向巨大的屏幕,那里写着:12秒91!而此刻所有人都指向刘翔,看,他来自中国!
我们来看这几个形容词红色旋风,一闪而过,巨大的赞叹声,像飞一样,轻松迈过卷过终点,有点战神的架势
“指”用看行不行,所有人都看向刘翔好不好
剑指总冠军
夸张气势更强,恩??什么情况杜库雷呢?奥利亚斯呢?老将特拉梅尔呢?
1291’’中国人?平了名将克林杰克逊在1993年创造的世界纪录,打破了阿兰维翰迅1996年创造的12’95的奥运会纪录记录?尘封了12年的纪录被亚洲小子破了?
这也正紧扣了标题,中国速度震惊雅典。

消息,指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文字简要,下面插播一条本台最新消息及时快新语言鲜明
通讯报到详细深入,更具体更系统,详尽具体形象,这是区别消息的一个显著特点,突出评论性通讯的时效性不如消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