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实词整理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 (完整版)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1爱:①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触龙说赵太后》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
②喜欢,爱好。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③舍不得,吝惜,爱惜。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齐桓晋文之事》译文: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六国论》译文: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④爱慕,欣赏。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爱莲说》译文:我却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⑤恩惠。
古之遗爱也(恩惠)《左传》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⑥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诗经静女》译文:却隐藏起来找不到,急得我搔头又徘徊。
⑦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怜惜,同情)《左传》★2安:①安全,安稳,安定。
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
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失街亭》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谢庄遂安(安全、安定、安稳)《冯婉贞》译文:谢庄于是安全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六国论》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②安抚,抚慰。
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③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失街亭》译文:距离山十里地有王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寨。
④使---安。
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⑤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高中语文文言文高频实词

高中语文文言文高频实词高中语文文言文中的高频实词有很多,以下是其中20个较为常见的实词及其解释:1.引:拉,伸。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引赵使者蔺相如。
”2.操:持,拿。
如《鸿门宴》:“大王来何操?”3.振:通“震”,震动。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列观上,乃得以璧归赵,于是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4.举:发动。
如《阿房宫赋》:“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
”5.屈:使屈服。
如《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6.走:逃跑。
如《鸿门宴》:“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7.顾:回头看。
如《鸿门宴》:“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8.止:使停止。
如《六国论》:“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9.归:返回。
如《鸿门宴》:“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旦暮且来而而攻之,函谷关以为固,无诸侯之患矣。
’”10.亡:失去。
如《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11.作:起身,起来,如“虽少,必作”;创作,制作,如“仲尼戹而作《春秋》”。
12.字:女子许嫁。
少年求学工擅文。
13.师:老师;以------为师;效法,学习。
长;著,撰写,如修书;整治,治理;修建,如乃重修岳阳楼。
14.习:反复练习;学习;通晓,熟悉。
15.务:致力,从事,如“务农”“君子务本”;事务,事情,如“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16.攻:深入钻研,如术业有专攻。
17.游:出外求学或求官:交际,交往;纵,放纵,如游目骋怀;游玩,游览;旅行。
18.售:考试得中,如“操童子业,久不售”;实现,如“挟邪作蛊,于是不售”;施展(奸计),如“以售其奸”;卖出去;买。
19.笃:忠厚,“太祖闻其笃行”;坚定,如“笃志而体(意志坚定,并且努力去实践)”;深,甚,如“笃好文章”;(病)重,如“孙权病笃”。
高考常考的文言40个实词虚词

高考常考的文言40个实词虚词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常考的40个实词和虚词是考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这些实词和虚词在文言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掌握它们有助于考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结构。
以下是高考常考的40个实词和虚词的总结:
实词:
安:安定、安宁;
奉:侍奉、供奉;
间:间隔、缝隙;
就:完成、实现;
视:看、注视;
出:出现、露出;
生:生命、生存;
坐:坐着、受罚;
鄙:轻视、鄙视;
操:节操、操守;
信:诚信、信任;
之:的、助词;
以:用、因为;
薄:轻视、不厚道;
恶:厌恶、不好;
病:疾病、痛苦;
顾:顾虑、考虑;
策:计策、策略;
独:独自、特立独行;
伐:进攻、讨伐;
盖:遮盖、覆盖;
故:所以、因此;
好:喜好、喜欢;
劳:劳力、勤劳;
就:完成、实现。
虚词:
以、于、则、而、若、所、之、焉、也、乃。
这些实词和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可能会有所不同,考生需要在具体语境中加以理解和记忆。
同时,考生还需要注意一些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的情况,这些都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和理解。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重点实词】1、贰①从属二主。
(本文: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②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
《左传》)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
《荀子•解蔽》)④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雍也》)2、鄙(边境界封疆藩篱)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本文:“越国以鄙远”)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②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许君焦、暇……”)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许,左右)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何许人,何处人)4、阙①què皇宫,引申为朝廷宫阙。
①què城楼,城阙。
①quē侵损,削减。
(本文:阙秦)①quē通“缺”5、微①没有。
(如果没有)(“微斯人,吾谁与归?”)(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②细小,轻微。
(同现义)③衰败国势衰微。
④精微微言大义。
(成语)⑤微服暗访:乔装。
⑥卑贱,人微言轻。
(低微)《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⑦隐蔽,不显露,悄悄。
见微知著(成语)微访(暗中查访)6、敝①坏,破旧。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敝帚自珍②谦词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使……疲敝。
【重点虚词】1、以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以乱易整——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目的,来,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结果,用来,连词。
⑤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把,介词。
高考文言文实词整理及记忆指南

高考文言文实词整理及记忆指南1、爱ài(1)动词。
①热爱。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②喜爱。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宫赋》)③宠爱。
老臣贱息舒祺,最少,而臣衰,窃爱怜之。
(《触龙说赵太后》)④爱护。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种树郭橐驼传》)⑤爱惜。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
(《六国论》)⑥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⑦通“(ài)”,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静女》)(2)形容词。
①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②亲爱的,心爱的。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
(《柳毅传》)推导提示 “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
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成语助记 爱莫能助 爱屋及乌 节用爱民 爱不释手 爱毛反裘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
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
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
译文:有个楚人宠爱自己的儿子,即使他吝惜钱财,对于自己儿子的要求也没有不答应的。
他的儿子长大成人,有陶渊明的风范,只喜爱菊花,大家都爱慕他的高洁,称赞他。
和他相约在茶亭见面,他隐藏着没有出现。
2、安ān(1)动词。
①抚慰,安抚。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孔雀东南飞》)②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失街亭》)③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④安适,安身。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来兮辞》)(2)形容词。
①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②安定。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3)副词。
表反问,哪里,怎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4)代词。
表疑问,哪里,哪儿。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推导提示 “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高中语文288个高考文言文超重点实词

3.素:⼀向,平素。
“吴⼴素爱⼈”4.既:已经。
“既克,公问其故”5.秋:时候。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6.岁:年。
《捕蛇者说》:“盖⼀岁之犯死者⼆焉。
”7.期年:满⼀年。
《邹忌讽⻬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可进者。
”8.积年:好⼏年。
《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9.曩:从前。
《捕蛇者说》:“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焉。
”10.向:先前。
《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11.久之:很久。
《狼》:“久之,⽬似瞑,意暇甚。
”12.良久:很久。
《琵琶⾏》:“感我此⾔良久⽴。
”13.异⽇:将来。
《⻩⽣借书说》:“⽇姑俟异⽇观云尔。
”14.旦旦:天天。
《捕蛇者说》:“岂若吾乡邻旦旦有是哉?”15.旦⽇:第⼆天。
《陈涉世家》:“旦⽇,卒中往往语,皆指⽬陈胜。
”16.⽇:⼀天天。
《捕蛇者说》:“⽽乡邻之⽣⽇蹙。
”17.翼⽈:明天。
《促织》:“翼⽇进宰.宰⻅其⼩,怒呵成。
”18.翌⽇:次⽇。
《(指南录)后序》:“翌⽇,以资政殿学⼠⾏。
”19.旦:早晨。
《术兰诗》:“旦辞爷娘去,暮⾄⻩河边。
”20.质明:天刚亮。
《(指南录)后序》:“质明避哨⽵林中。
”21.亭午:正午。
《古⻛》:“⼤⻋扬⻜尘,亭午暗阡陌。
”22.宵:晚上。
《⾬霖铃》:“今宵酒醒何处?”23.暝:天⿊了。
《梦游天姥吟留别》:“迷花倚⽯忽已暝。
”24.即⽇:当天。
《鸿⻔宴》:“即⽇因留沛公与饮。
”25.中夜:半夜。
《祖逖传》:“中夜闻鸡鸣。
”26.失时:过时。
《论积贮疏》:“失时不⾬,⺠且狼藉。
”27.⽆何:没有多久。
《促织》:“⽆何,宰以卓异闻。
” ’28.尔来:从那时以来。
《蜀道难》:“尔来四万⼋⼲岁。
”29.尝:曾经’。
《劝学》:“吾尝终⽇⽽思矣。
”30.素:⼀向,平素。
《陈涉世家》:“吴⼴素爱⼈。
“31.既:已经。
《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
”32.既望:阴历⼗六。
《观潮》:“⾃既望以⾄⼗⼋⽇为最盛。
”33.适:刚才。
《孔雀东南⻜》:“适得府君书。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精编汇总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精编汇总1、爱:宠爱;吝惜;喜爱;爱慕;隐藏。
2、安:安全;安逸;安抚;安稳;养;安置;哪里。
3、被:表被动;披散;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覆盖;遭受。
4、倍:背离;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更加。
5、本:本来;草木的根;根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版本;推究。
6、鄙:边疆;轻视;浅陋无知。
7、兵:兵法;兵器;军队;伤害。
8、病:担心;疾病;缺点;责备。
9、察:观察;明察;洁净的样子;推举;明智。
10、朝:早晨;朝廷;朝见;朝代。
11、曾:指自己相隔现代的亲属;曾经;通“层”;竟。
12、乘:登;乘坐;凭借;冒着;顺应。
13、诚:诚意;确实;果真。
14、除:除掉;台阶;授予官职;除非。
15、辞:古代的一种文体;文辞;借口;推辞;辞别。
16、从:参加;跟随;听从;由,自;挨着。
17、殆:危险;接近;大概。
18、当:掌握;在;把守;判决;相抵;将;任;恰当。
19、道:取道;道路;主张;策略;谈论;道理。
20、得:获得;应该;心得;得当。
21、度:越过;尺码;次;考虑;估计;限度;衡量;创作;法度。
22、非:没;反对;错误。
23、复:重叠,繁复;恢复;答复;再。
24、负:倚仗;使承担;背着;辜负;背弃;失败。
25、盖:遮盖;伞;超过;大概。
26、故:交情;所以;原因;仍旧。
27、顾:拜访;回头看;还;关心;不过。
28、固:坚固;坚决;固执;坚守;本来。
29、归:女子出嫁;回来;归附。
30、国:国都;地方;国家;国事。
31、过:经过;拜访;责备;过分;超过;过错。
32、何:怎么;什么;为什么;多么。
33、恨:愤恨;遗憾。
34、胡:泛指北方边地与西域的民族;为什么;什么。
35、患:担心;毛病;灾难。
36、或:迷惑;有时;倘若;有的;有人;或者。
37、疾:疾病;快;痛苦;嫉妒;痛恨。
38、及:比得上;赶上;等到;牵连到;到;趁;与。
39、即:登上;就;就是。
40、既:不久;既然;已经。
41、假:临时充任;借助;假的;假期。
30个常考文言实词

30个常考文言实词120个必会文言实词&30个常考实词,期末考前一定要背一遍文言文最基础的学习在于常见实词虚词的记忆和掌握,下面是高中阶段的120个实词(部分),希望大家能耐得住煎熬与痛苦,把这些背一遍。
▼一、120个文言实词例释1.爱ài“爱”繁体字写作“愛”,形声字,据《说文解字》和小篆字形,从攵部,(ài)声。
本来是行走的意思,后来假借来表示仁爱、给人以恩惠的意思。
①喜爱。
晋陶渊明独爱菊。
(《爱莲说》)热爱。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②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③爱惜。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
(《六国论》)吝惜,舍不得。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过秦论》)④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梁惠王上》)2.安ān“安”是会意字,小篆上边是“宀”字,表示屋子,下边是“女”字。
合起来指女子在家安心生活,不必外出担风险。
表示安定。
①抚慰,安抚。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②安置,安放。
安营扎寨(成语)③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④安适,安身。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来兮辞》)⑤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定。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⑥哪里,怎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⑦哪里,哪儿。
沛公安在?(《鸿门宴》)3.被“被”是形声字,小篆从衣部,皮声。
表示被子。
bèi①被子。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
(《杨修之死》)覆盖。
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②受。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荆轲刺秦王》)③表被动。
妆成每被秋娘妒。
(《琵琶行》)pī①通“披”,穿。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陈涉世家》)②披散,散开。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4.倍bèi“倍”是形声字,小篆从人部(即亻),咅声(古音相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实词整理
1.《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
2.置杯焉则胶胶:粘,着地
3.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决:快速的样子;枪:碰、撞
4.而后乃今将图南图:图谋
5.而控于地控:投,落下
6.小知不及大知及:赶得上。
7.穷发之北穷:荒远的、偏僻
发:毛,指草木
8.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待:凭借
9.下迨蔀屋迨:至
蔀:遮蔽光明之物
10.置酒交衢间衢:大路
11.栉比如鳞栉:木梳;比:并、排列
12.妍媸自别妍媸:美丑
13.恐进之亦兴阑矣阑:衰落、消失
14.迟月生公石上迟:等候
15.不知尚识余言否耶识:记着
16.居为奇货居:积,储存
17.操童子业,久不售操……业:从事……行业;售:考取
18.宰严限追比比:追征
19.成妻具资诣问诣:到……去
20.唇吻翕辟翕:合;辟:开
21.有古陵蔚起蔚:草木茂盛的样子,引申为高大
22.如被冰雪被:遭受
23.气息然然:气息微弱的样子
24.审谛之审谛:仔细
25.径造庐访成造:到
26.则虫集冠集:止,落在
27.俾人邑庠邑:县;庠:学校
28.抚军亦厚赉成赉:赏赐
29.独是成氏子以蠧贫蠧:蛀虫
30.民日贴妇卖儿贴:抵押
31.疾逸道左逸:奔跑
32.舅姑爱其子,不能御舅姑:公婆;御:管束,控制
33.唯恐道途显晦显:指看得见的“尘.间”;晦:指看不见的水府
34.吾君方幸玄珠阁幸:驾临
35.坐贻聋瞽瞽:瞎子
36.远罹构害罹:遭受
37.项掣金锁掣:拴
38.不遑辞候遑:闲暇
39.帝知其冤而宥其失宥:宽恕
40.君怃然曰怃然:失望的样子
(一)介宾结构后置
1.岁征民间。
2.焚拜如前人。
3.掭以草尖。
4.既而得其尸于井。
5.覆之以掌。
6.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精。
(二)省略句
1.令以责之里正。
2.折藏之,归以示成。
3.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4.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三)被动句
为婢仆所惑。
(四)宾语前置句
1.而莫之夭阏者。
2.之二虫又何知!
3.彼且奚适也?
4.其自视也。
5.彼且恶乎待哉?
6.子何苦而自辱如是?
7.是何可否之谓乎?
8.洞庭君安在哉?
(五)主谓倒置
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1.最可觞客觞,名词作动词,劝人饮酒
2.吏吴两载吏,名词作动词,任县令
3.岁征民间岁:名词作状语,每年
4.笼归笼:名词作动词,用笼装
5.取儿稿葬稿:名词作状语,用草席裹着
6.民日贴妇卖儿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7.成然之/劣之/益奇之然、劣、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8.高其直高:形容词作动词,抬高
9.细疏其能疏:名作动,陈述
10.有客于径阳者客:名作动,作客,客居看了<高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实词整理>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