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生命的伙伴情——读梁晓声《年轮》有感_读后感
年轮小说读后感

年轮小说读后感《年轮》是一部由郭敬明所著的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的成长故事,描绘了一个家庭、友情、爱情和梦想的成长历程。
这部小说以其清新的文笔、真实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深受读者喜爱。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少年,他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家庭的变故、友情的考验、爱情的迷茫和梦想的追逐。
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学会坚强,学会承担,学会珍惜。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让人们感同身受,仿佛自己也经历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禁感叹作者的文字功力和情感表达能力,让人不禁为主人公的遭遇而心痛,为他的成长而欣慰。
在故事中,主人公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从未放弃对梦想的追求。
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一步步走向成功,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勇气。
除了主人公的成长故事,小说中还描写了他与家人、朋友和爱人之间的关系。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友情的珍贵和爱情的美好。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禁思考起了自己与家人、朋友和爱人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总的来说,读完《年轮》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感悟。
在这个物欲横流、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往往容易迷失自己,迷失方向。
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同时,我们也要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活出精彩的人生。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也更加坚定了我对生活的态度。
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能够像主人公一样,坚持不懈,追求梦想,珍惜眼前的一切,活出精彩的人生。
初中读后感800字:《年轮》

初中读后感800字:《年轮》【篇一】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年轮》,读完之后,它让我明白了世界上友情的可贵。
虽然,我未曾参透《年轮》更深一层的文学意味和生活真谛,但我却真切地领略了小说中热血沸腾的友情,一种年轮也改变不了的东西——友情的真、善、美。
《年轮》中的主人公经历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自然灾害,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神奇的北大荒,而感人肺腑的是剧烈的社会变动所带来的人性表现,曲折与回归。
而我们现在年轻的一代,没有了那种慌乱的经历,有的是安定,或者说是安逸的生活,很难从心坎上想象在那种动荡的日子里,王小嵩他们是怎样熬过来的。
但我至少在读完《年轮》后,深刻理解到:生活无论是贫穷或者富裕,友情总是缺少不了的。
友情的真、善、美,让处于困境中的人,能够克服重重困难,走出窘迫,走向希望。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人是不可能孤立地存有社会上的。
所以,朋友很重要,友情很可贵。
友情就如同黑暗中的一盏灯,温暖着你心;友情就如同一双温暖的手,如果你在命运中摔倒,它会把你扶起来;友情就如同一块木板,当你被汹涌的浪击翻了船,它会漂过来把你救起。
真正的朋友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协助。
如春秋时期的管仲,正因为有朋友鲍叔牙的无私协助,才使他最后当上了宰相,成为我国历的一代明相。
三国时期刘备正是因为有朋友关羽、张飞和他一起出生入死,历经百战而不图回报,才打下半边天下,成为一方霸主。
再如胶膝之交的陈重与雷义,刎颈之交的蔺相如与廉颇。
这些活生生的例子,无不在诠释着朋友对我们的巨大协助。
就如同一句话所说:生命中如果缺少了友情,就如同大地缺少了鲜花一般,变得枯燥无味。
所以,我们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友情。
当今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利益化,金钱化了,在某些人的眼里,友情这笔无法估量的财富反而被没有温度的金钱所取代,真让人寒心。
其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友情,才是人际关系的纽带,过度地追求物质化只会让我们人与人之间更加的冷漠和丧失本性。
年轮读后感

《年轮》读后感《年轮》是一部电视剧《花千骨》中的插曲,由汪苏泷作词作曲并演唱。
这首歌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
这首歌的旋律悠扬,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故事。
歌词中的“一圈圈年轮,我认真,将心事都封存,密密麻麻是我的自尊”更是道出了人生经历的沧桑与沉浮。
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其中,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些经历过的岁月和沉淀下来的情感。
而其中所表达的“年轮”,不仅仅是指时间的流逝,更是指人生的经历和成长。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年轮,每一个年轮都记录着一段不同的经历和故事。
正如歌词中所说,“一寸光阴一寸心,一朵昙花一朵云”。
每一个瞬间都值得我们去珍惜和回味,因为它们都是构成我们人生年轮的一部分。
在听这首歌的过程中,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自己的经历。
那些曾经的欢笑和泪水,那些曾经的挫折和成功,都成为了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一个经历都让我更加成熟和坚强,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时光。
《年轮》作为电视剧《花千骨》中的插曲,其歌词中的“一圈圈年轮,我认真,将心事都封存,密密麻麻是我的自尊”被广大观众所喜爱。
下面是对这句话的解读:“一圈圈年轮”:这里的“年轮”代表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经历。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年轮,每一年的经历都会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痕迹。
“我认真”:表达了一种对待人生的认真态度。
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要以认真的态度去面对,去克服。
“将心事都封存”:意味着将那些不愉快、痛苦的心事封存在心底,不轻易向外界展示。
这既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也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
“密密麻麻是我的自尊”: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强烈的自尊心。
即使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尊严和原则。
这句歌词表达了一种对待人生的认真态度,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尊严。
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每一个瞬间,让生命中的每一圈年轮都充满意义。
《年轮》这首歌以其深情的旋律和富有哲理的歌词,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读《年轮》有感

读《年轮》有感
最近在看梁晓声的长篇小说《年轮》。
虽然还未看完,但就已经有很多话想说了。
作为一个80后,接近90 了,对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知青下乡的了解仅仅来于历史教科书,而这部作品重现了60年代,那个昏天暗地年代上山下乡的知青成长轨迹,小说中缩写了王小嵩、吴振庆、韩德宝、徐克这四个平民身份的好兄弟和郝梅、张萌这两个有点身份背景,但却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更让她们倍受伤害。
《年轮》并非梁晓声才华横溢的冲动之作,也不是功成名就之后“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吟唱,而是他对那一代知青生活历程恰如其分的重视和再塑,是面对现实社会中人情的冷漠,世态的炎凉而写的一部充满温暖与温情的感悟之作。
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禁感受到梁老先生对于那个时代若隐若现的惦念。
小说一开始,闹饥荒的生活场景,让读者印象特别深刻。
随之而来的知青下乡,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在当时代的人身心留下的烙印,实在太大了。
但是,《年轮》里感人肺腑的是剧烈的社会变动所带来的人性展现、扭曲与舒展,当无情的岁月年轮从他们身上碾过
时,不但碾碎了他们的青春,也碾碎了他们很多梦想,但是最为可贵的是:年轮压榨出了那个年代特有的亲情和友情,这是那个时代贻赠给他们的唯一遗产。
《年轮》还未看完,生活依然细水长流……。
《年轮》读后感

《年轮》读后感-读后感大全最近几天被《年轮》这本书深深吸引,感觉自己拿到手里就不想放下,该书结尾说到“也许在那个年代留给我们最珍贵的只有友情”,读到这里我体会到人性的可贵,友谊的伟大以及情感的复杂。
为了他们的感情,为了他们的责任,我感到无比震撼。
不光是因为这本书真实的反映了生活上琐碎的事,也反映出书中人物对命运的无奈和抗争。
这是写一群人的故事,写出了他们那一代人对生活的理解,对生命的诠释。
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人是种奇怪的动物。
他好像有三种成分构成。
我们把其中的三分之一留在了过去,好让我们对过去有所留恋。
我们又把三分之一交给了未来,为的是让我们对明天有着美好期待。
但是假如我们能全心全意的过好今天,人就应该不会那么累了吧。
也许在那个年代留给我们最珍贵的只有友情《年轮》谱写了动乱年代的青春之歌,小说的主人公除了王小嵩、吴振庆、韩德宝、徐克这四个平民身份的好兄弟外,还有两个因为自己特殊身份而倍受伤害的女主角郝梅和张萌,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吴振兴。
当年他们去北大荒,就因为吴大叔说过让吴振庆照顾好他们几个,他就一直扮演父母的角色,其实他只比其他人大几个月,却承担了那么多的责任。
吴振庆更多的是让我看到一种品质,在别人面前他永远是个强者,不想伤害别人就只能委屈自己,脸上灿烂的笑容却隐藏自己内心的伤感。
但他也是一个痴情的人,他天真的爱着张萌,而张萌对他只有好感和感激,这让我相信了,两个人虽然走得近,但是没有共进退,始终会有一步之遥。
王小嵩是少年时聪明,长大后含蓄内敛的人,尤其是他和郝梅,刚开始看书的时候,觉得他们俩虽然嘴上不说,还是能感受到他们对彼此的那份喜欢,没想到最后造化弄人,王小嵩还是把对郝梅的情深深藏在了心里。
他的命运很坎坷,错过了郝梅,老婆带着孩子跟了别人,他最后与日本的女婿也失之交臂,唯一让他平静下来的,是他们四个的友情,那一段青春岁月留下的精神财富。
凡留下开拓者足迹的地方,便必定有卓越的精神之闪光。
年轮的读后感

年轮的读后感在阅读了《年轮》这本书之后,我深受启发。
这本书讲述了一位孤独的老人回首自己一生的故事,通过描绘年轮的生长和脉络,让我思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意义。
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读后感。
在《年轮》中,作者通过老人的回忆和思考,揭示了生命的起伏和变迁。
故事中的主人公,一位已经年过花甲的木匠,通过他手工雕刻的木质作品,透露出了他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每一块木头都拥有自己的纹路和年轮,这就像是人们一生中所经历的各种经历和记忆在我们的灵魂中留下的痕迹。
这让我思考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意义。
生命就像是一棵树,每一年的年轮都代表着我们经历过的岁月。
在树木的年轮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经受的风霜雨雪,也可以看到它们经历的荣光和挣扎。
同样,在我们的生命中,每一个经历和回忆都是我们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我们可以从每一段经历中获取智慧和力量,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
通过书中描述的老人的心路历程,我意识到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年华的匆匆流逝,而在于我们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出自己真正的样子。
老人从小拥有艺术天赋,但他不是为了成名赚钱而创作,而是出于对木工艺术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索。
他的作品虽然不能带来物质上的富有,却能满足他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追逐名利和物质,却忽略了内心的渴望和追求。
通过阅读《年轮》,我明白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对生命的理解。
我们应该像老人一样,努力发掘自己的激情和天赋,用心灵的艺术滋养自己的生活。
此外,书中所描述的自然界也给了我很多启示。
年轮是树木生命的标记,也是大自然对我们的赐予。
在大自然中,我们可以找到平静和力量。
通过观察树木的年轮,我更加感悟到大自然的伟大和无限。
我们应该像大自然一样,学会接受生命中的变化和挑战,从而获得心灵的安宁和坚定。
总结而言,《年轮》这本书给了我很多思考和启迪。
通过描述一个孤独的木匠的一生,作者揭示了生命的起伏和变迁。
我们的岁月就像是树木的年轮,通过回首和思考,我们可以发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读书笔记

年轮梁晓声文汇出版社寒假里天气很冷,人也变的懒散了,不像以前没有事的时候还出去转转,而正是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下,让我慢慢地离不开小说,它将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最近我所读的小说是《年轮》,这是我一个很好的同学介绍给我读的,我觉得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很合适读,写的还很不错。
书中是以曾在北大荒上山下乡的六位男女知青的人生道路为主线,展示了中国社会近几十年所经历的坎坷和风风雨雨,勾画出新中国的年轮。
文中开头就讲,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都不同程度的埃饿,而正是出生在这个年代的六位知青,使他们过早的饱受饥饿,而随后在饥饿的年月刚刚过去,大跃进陆续传遍祖国大地,而正是在这个年代的六位知青,使他们过早的饱经饥饿和时代的冷漠,让他们尝试了生活的艰辛。
文中前半部分,主人公们的童年与少年时代,走过与拮据的生活。
上课偷吃豆饼,给老师带鸡蛋北狗吃了,为了谋生在火车站被警察收了。
看到这些我笑了。
也许生活就需要像这样有所坎坷和起伏,这样将来就会有许多故事讲给我们下一代人听。
看到文中后半部分,主人公们不同程度的发达了,有当老板的,当作家的,当警察的,出国的,当息爷的,他们再也不用为了温饱问题而犯愁,可是生活的压力与责任,却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读到这让我了解到生活的无奈,不是世事都是可以无怨无悔,但我们还是要勇敢坚强的活着,这既是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
喜欢吴振庆,一个从始至终充满责任感与和使命感的爽直男人,喜欢赦梅一个怡静素美而又坚韧顽强的面对生活不公的女人。
喜欢作者把友情与亲情爱情加在一起,叫做“不动产”,就是任什么时间,也不能用去投资赚钱的财富。
让我觉的友情就像是亲情和爱情的,不管彼此有多远,都会默默牵挂对方,而且当对方有困难的时候,就会义不容辞的伸出援助之手。
所以以后朋友之间不管有多么忙,都要保持联系,有事没事打个电话发个短信问候一下,其实仔细想想,人生如果没有几个知心朋友,那真是一大遗憾小说中有一节是王小嵩陪母亲到医院看眼病,偶然碰到了郝梅背着她的女儿。
读书笔记之读梁晓声

读书笔记之读梁晓声《年轮》有感《年轮》这本书,原本是一个同名电视剧的剧本。
据作者自己说:“当年以这些文字拍摄的电视剧播出以后,曾受到许多观众的喜欢,创下很高的收视率。
据电视台方面收到的信息反映,连有些监狱里也破例组织犯人集体观看。
而且,我也确收到过犯人从监狱里写给我的几封信,想我诉说他们的感动心情。
”我想,这本书的电视剧是值得这样的受欢迎的,毕竟,我自己读过之后,也觉得百感交集。
《年轮》一书洋洋洒洒六十万字,以共和国同龄人主角(王小嵩、吴振庆、徐克、韩德宝、郝梅、张萌)与祖国共同走过的历程为背景,以曾在北大荒上山下乡的六位男女知青的人生道路为主线,展示了中国社会近几十年所经历的坎坷和风风雨雨,勾划出共和国的年轮。
书中的主人公经历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自然灾害,过早地尝到了生活的艰辛;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使他们激扬过也失落过;神奇的北大荒曾使他们热血沸腾,也令他们迷茫无奈。
他们有中国传统的家庭亲情,又有比亲情更高、为朋友义不容辞的友情,还有阴差阳错、充满了悲剧色彩的爱情。
当改革大潮席卷大地的时候,他们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已经逝去。
但是,他们凭着坚忍不拔的意志,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用自己的智慧、自己的鲜血谱写着一代人壮美的人生,刻画出共和国同龄人的年轮。
书中主角之一的郝梅,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成了一位女作家,她在自己的一本书里写下这样一段话:“时代的烙印像种在我们身上的牛痘,我们像时代种在它自己身上的牛痘。
时代剜不掉我们,我们甩不开时代。
”我想,这段话恰恰也是《年轮》这本书本身所要表达的思想主旨之一。
书中主角的人生起伏,完全是跟随着时代的步伐在进行的,他们无论怎么挣扎,都逃不出时代的漩涡。
全书最让我动容的情感,就是几位主角那高于亲情的,为朋友义不容辞的友情。
在三个男主人翁和郝梅一起出发去北大荒的时候,吴振庆的父亲对吴振庆说:“你给我听着,你最大,你他妈的最有主意,你就是他们的大哥。
他们哪一个出了差错,或者学不好,你别打算再回来见我!”因为这一次嘱咐,吴振庆为了几个兄弟义无反顾,他们中任何一个人出了事,他都想尽办法去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融入生命的伙伴情——读梁晓声《年轮》有感
融入生命的伙伴情——读梁晓声《年轮》有感
沈丽华
《年轮》已经看完,可是在心头泛起的涟漪却一直没有平静下来。
这本书从吴江图书馆借出,还了又续借,续借了再续借,连女儿也顺带着看完了。
看着女儿的读后感,那是她一个90后的看法,与我60后经历了大半辈子的人生看法是完全不同的。
但,这就是一本好书的魅力!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读者总能从中获取有用的启发。
看着作家对这本书的自我评价:“当年的我,也真的理想主义得可以!”“当年的读者和观众,竟也都那么容易又那么真诚地愿意被好人形象所感动!”原来他有一个患了四十余年精神病的哥哥,“四十余年不变,哥哥的理想主义,可谓持久!”“但我在心里说——别了,理想主义写作!”最后他写着:“我挥一挥衣袖,作别昨天的年轮……”
看完整本书,这理想主义的写作是理想的,其实生活总是不理想的。
六个小伙伴,吴振庆、王小嵩、徐克、韩德宝、郝梅、张萌的生活中充满了种种不幸和苦难!首先是共同的命运:去了北大荒。
什么叫北大荒?字面的意思就是北面大片大片的看不到边的荒凉!事实也是这样,没有住的,没有吃的,然后各自经历了面对死神、自杀、回城、独身、找不到工作、离婚、中年丧夫、失女、病痛、漂洋过海的离别讨生活……总之,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种种不完美,
这个故事里都有了!
但是,那种一起成长一起经历的伙伴情也融入了各自的生命,不离不弃,互帮互助,这也许就是理想主义中仅仅理想的一个亮点了!那种纯情的友谊就是年轮孕育的一个果实!这,就是作家把伙伴情贯穿于生命全过程的一个理想主义的安排吧!他以理想主义的热忱、真诚与品格塑造人物,反映的依然是平民百姓的生活状态。
看完这本书,我首先用几个晚上把记忆里的小伙伴也回想了一遍。
我的小伙伴都在哪里?模模糊糊中还记得一起读书、一起割草、一起爬牛棚、一起钻菜沟、一起游戏……可是,我们早已失去了联系!就像女儿的读后感中有一句:一代人就是一个年轮。
是的,年轮滚过的痕迹有深有浅,年轮经历的时代各不相同,年轮中的主人翁也各有各的故事,感谢作家为我们呈现了那一代人的一种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