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砼的初灌量计算
钻孔灌注桩批混凝土数量计算方法

钻孔灌注桩批混凝土数量计算方法根据《公路桥梁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11)及施工设计图纸, 钻孔灌注桩首批混凝土量计算如下: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1.0m)和填充导管底部间隙的需要, 钻孔桩所需首批混凝土数量可进行计算。
cHDhdV44212ππ+≥式中V──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井孔混凝土面高度达到Hc时, 导管内混凝土柱需要的高度(m), h1≥γwHw/γc──灌注首批混凝土时所需井孔内混凝土面至孔底的高度(m), Hc=h2+h3, =(1+0.3=1.3m);wH──井孔内混凝土面以上水或泥浆深度D──井孔直径(m)──导管内径(m), 0.30mγc──混凝土拌合场的容重(kN/m3), 取24kN/m3γw──井孔内水或泥浆的容重(kN/m3), 取10.5kN/m3──导管初次埋置深度, h2≥1.0m;──导管底端至钻孔底间隙, 约为0.3m。
桩径为1.5m时, HW=28.0-1-0.1=26.7mV≥3.14×0.3×0.3×11.0/4+3.14×1.5×1.5×1.3/4=3.07m3由于孔径的不均匀, 该式计算出首批混凝土后, 需根据现场情况适当增大混凝土数量。
为防止钢筋骨架因混凝土压力而上浮, 当混凝土顶面接近钢筋笼底部时, 适当降低混凝土灌注速度, 至钢筋笼埋深4m以上时, 可恢复正常灌注。
随着混凝土的继续灌注, 导管也相应上拔, 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 逐步提升(如导管法兰盘卡住钢筋管架, 可转动导管, 使其脱开钢筋骨架后, 移到钻孔中心)。
当导管提升到法兰接头露出孔口以上一定高度, 可拆除1节或2节导管(视每节导管长度和工作平台距孔口高度而定)。
拆除导管动作要快, 中途停滞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 拆除的导管及时清洗干净。
导管提升过程中, 下管口在混凝土内的埋深控制在2~6m。
灌注桩砼的初灌量计算

此处导管内砼压强等于导管外泥浆压强,
2.2.6.1-3
即r2×g×h1= r1×g×[H-(H1+H2)]
则 h1=[H-(H1+H2)] ×r1/r2
水下砼灌注前,应对不同孔径、有效桩长分别计算出砼的初灌量,计算公式如下: V=D²π/4(H1+H2)K+d²π/4h1= D²π/4(H1+H2)K+d²π/4 [H-(H1+H2)]r1/r2
V-初灌量(m³) D -钻孔直径(m) d -导管内径(m)
H1-导管底端距孔底距离,取0.5m H2-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取1.0m H-钻孔深度(m)
K-充盈系数,取1.10 r1-泥浆比重,取1200kg/m³ r2-混凝土比重,取2400kg/m3
注:1.待初灌量足够后,才可剪断隔塞铁丝,初灌量要求满足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1m以上;
2.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导管埋入混凝土面的深度宜为2-6m,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导管应勤提勤折,一次提管折管长度不得超过4m;
3.钻孔桩混凝土灌注充盈系数为不小于1.10;
4.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经常测定和控制混凝土面上升情况,当混凝土灌注高度达到设计要求标高时,应经测定确认才可停止灌注;
5.工程桩顶混凝土超灌高度为1.0m;(Ⅰ标为1.5m)
6.混凝土灌注结束后,应将桩顶以上至地面空孔部份用废渣或矿渣进行回填,并重新用混凝土将孔口封住,以保证车辆运行安全、畅通。
混凝土初灌量计算

① 砼初灌是水下桩砼灌注的关键环节,初灌后导管埋深≥0.8m ,初灌量根据导管底部距孔底0.5m ,不同桩径按公式分别计算,采用不同的初灌斗进行灌注。
初灌砼量计算按下式计算:D V 4π≥2h 2k+4πd 2h 1初灌量计算示意图(图6-9)式中: V -混凝土初灌量(m 3);D -桩孔直径(m );h 2-导管埋管深度,一般不小于0.80(m );d -导管内径,取0.25m 或0.30m ;k -混凝土充盈系数,岩溶区取1.3;h 1-孔内砼达到埋管高度时,导管内砼柱与导管外水柱压力平衡所需的高度(m ),即:h 1 = (h-h 2)cw γγ 式中: h -桩孔内液面至孔底深度(m );γw -泥浆比重(KN/m 3);γc -砼比重(KN/m 3)。
②本项目暂按桩长6-30m估算,计算出桩径φ1000、1200、1400、1600、1800、2000mm的初灌注量分别为1.00 m3、1.50 m3、1.90 m3、2.50 m3、3.20 m3、3.60m3。
因此,现场准备数个1.0m3、1.5 m3、2.5 m3初灌斗,根据桩孔初灌量大小选择使用;同时,采用砼泵连续向初灌斗内输入砼。
③混凝土灌注斗用4-6mm钢板制作,有足够的刚度,不漏浆、不挂浆,灌注时泄流顺畅;灌注斗下部锥体夹角不大于800,与导管的连结可靠。
(4)隔水塞和砼初灌①本项目采用球胆作为隔水塞。
初灌前,将隔水塞放入导管内,压上灌注斗底部导管口盖板,然后倒入砼;待砼量灌注斗内砼满足初灌量时,提升导管口盖板,此时砼即压住球胆冲入孔底。
初灌砼灌注球胆见图6-10示。
初灌砼灌注球胆示意图(图6-10)②灌注球胆随砼灌入孔后,其可能浮出孔口,可重复利用,破损漏气的球胆不再使用。
钻孔灌注桩初灌量计算书

钻孔灌注桩初灌量计算书砼开浇时采用隔水栓分隔泥浆与砼,孔口料斗内将装满砼并在孔口平台上储备好足够的砼保证初灌量再开浇,以满足开浇后使导管底端埋入砼中0.8m以上,初灌量计算公式:V ≥ 0.25πd²h1+ 0.25kπD²h2〖附注:砼初灌量计算依据:参照上海市标准《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DBJ08-202-92)第7.3.7条。
〗式中:V---砼初灌量(m³)h1---导管内砼柱与管外泥浆柱压力平衡所需高度h1=(h- h2)γw/γc(m)h---桩孔深度(m)h2---初灌砼下灌后,导管外砼面高度,取1.3~1.8(m)γw---泥浆密度,取1.05~1.15*10³kg/m³γc---砼密度,取2.3*10³kg/m³d---导管内径(m)k---砼充盈系数,取1.2D---桩孔直径(m)例子1以钻孔灌注桩φ800,h=30m为例,h2=1.3m,γw=1.15*10³kg/m³,γc=2.30 *10³kg/m³,k=1.2,d=0.23m,D=0.8m,代入公式计算,则可得V不小于1.38 m³,因此,只要满足初灌量大于或等于1.38 m³即可。
例子2以钻孔灌注桩φ800,h=40m为例,h2=1.3m,γw=1.15*10³kg/m³,γc=2.30 *10³kg/m³,k=1.2,d=0.23m,D=0.8m,代入公式计算,则可得V不小于1.59 m³,因此,只要满足初灌量大于或等于1.59 m³即可。
例子3以钻孔灌注桩φ800,h=50m为例,h2=1.3m,γw=1.15*10³kg/m³,γc=2.30 *10³kg/m³,k=1.2,d=0.23m,D=0.8m,代入公式计算,则可得V不小于1.79 m³,因此,只要满足初灌量大于或等于1.79 m³即可。
灌注桩首灌计算原则

导管底口距孔底应保留 0.4m 使砼能从间隙中流出 则计算公式为 V >n d2h1/4+ n D2hc/4 砼的初灌量。
导管的直径。
孔的直径。
导管内砼柱的高度计算原则 1.0mV d D h1 h1=rw(h-1.4)/rc 。
hc 取1.4米 rw 取 11kn/m3 rc 取 24kn/m3。
灌注水下混凝土是混凝土桩施工的重要工序。
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导管底口埋入砼深度取 ,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要特别注意吊 ,位置居中,严禁碰撞孔壁,以免产生 (1) 钢筋笼和钻孔的中心要对应 ,定位要准确。
如果是不放到孔底的钢筋笼 环、吊钩的强度及牢固性。
钢筋笼吊放时要保持轴线顺直 坍孔。
钢筋笼安放到位后应立即安设导管。
(2) 在灌首批混凝土之前最好先配制 0. 1〜0. 3m3水泥砂浆放入滑阀以上的导管和漏斗中 然后再放入混凝土 ,确认初灌量备足后,即可剪断铁丝,借助混凝土重量排除导管内的水,使滑 阀留在孔底,灌入首批混凝土。
(3) 注意首批混凝土量必须满足导管埋深不能小于1. 5m ,所以漏斗和储料斗及漏斗和输 ,导管内混 Vd = n d2 • Hd / 4 ,会导致泥水从导 送泵的混凝土储存数量要充足。
根据导管内混凝土压力与管外水压力平衡的原则 凝土必须保持的最小高度为:Hd = Rw Hw / Rc 。
而管中混凝土的体积就应为 (d 为导管直径)。
首批混凝土若埋深不足,混凝土下灌后不能埋没导管底口 管底口进入。
如果出现这种导管入水现象应立即将导管提出 用空气吸泥机或抓斗机清出,然后重新下导管灌注。
(4) 首批混凝土灌注正常后,必须连续进行,不得中断。
否则先灌入的混凝土达到初凝 ,将阻 止后灌入的混凝土从导管中流出,造成断桩。
同时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用测锤探测混凝土面 的上升高度,并适时提升、逐级拆卸导管,保持导管的合理埋深。
此时要注意 ,混凝土灌到孔口 不再返出泥浆时可以微向上提动导管 ,而如果要提升导管 0. 5〜1m 以上才能灌入混凝土就 应该拆除部分导管。
1.5米桩首灌砼量计算书

孔内水或泥浆的重度根据清孔后的要求暂定为1.05
V c混凝土拌合物的重度(一般取24KN/m3)
二、计算书
V≥(3.14×1.52÷4)×(0.4+1)+(3.14×0.252÷4)×1.75
V≥3.3m3
三、料斗制作
统一按1.5m桩考虑进行料斗制作,1.2m、1.5m桩错开浇筑,使用统一的料斗。
0m孔内水或泥浆的重度根据清孔后的要求暂定为1
1.5米桩首灌砼量计算书
首Hale Waihona Puke 砼量计算书一、计算书V≥3.14×D2÷4×(H1+H2)+3.14×d2÷4×h1
V(灌注桩首批砼方量)
D(灌注桩直径)
H1(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设定为0.4m)
H2(导管埋深,设定为≥1.0m)
d(导管直径取25cm)
h1(桩径内砼达到埋深H2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压力所需的高度)
初灌量计算

钻孔灌注桩初灌量计算
钻孔灌注桩2010-05-19 10:00:17 阅读64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砼开浇时采用隔水栓分隔泥浆与砼,孔口料斗内将装满砼并在孔口平台上储备好足够的砼保证初灌量再开浇,以满足开浇后使导管底端埋入砼中0.8m以上.
初灌量计算公式:
V ≥ 0.25πh1d2+ 0.25πkD2h2
〖附注:砼初灌量计算依据:参照上海市标准《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
(DBJ08-202-92)第7.3.7条。
〗
式中:V---砼初灌量(m3)
h1---导管内砼柱与管外泥浆柱压力平衡所需高度
h1=(h- h2)γw/γ c (m)
h---桩孔深度(m)
h2---初灌砼下灌后,导管外砼面高度(m)
γw---泥浆密度
γc---砼密度
d---导管内径(m)
k---砼充盈系数
D---桩孔直径(m)
以A标段钻孔嵌岩灌注桩φ1000嵌岩2D为例, h2=1.3m,γw=1.20t/m3,γc=2.40 t/m3,k=1.2,d=0.23m,h=42.5m,D=1.0m,代入公式计算,则可得V不小于2.08m3,因此,只要满足初灌量大于2.08m3即可。
其他桩型参照计算。
钻孔灌注桩初灌量计算书

钻孔灌注桩初灌量计算书砼开浇时采用隔水栓分隔泥浆与砼,孔口料斗内将装满砼并在孔口平台上储备好足够的砼保证初灌量再开浇,以满足开浇后使导管底端埋入砼中0.8m以上,初灌量计算公式:V ≥ 0.25πd²h1+ 0.25kπD²h2〖附注:砼初灌量计算依据:参照上海市标准《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DBJ08-202-92)第7.3.7条。
〗式中:V---砼初灌量(m³)h1---导管内砼柱与管外泥浆柱压力平衡所需高度h1=(h- h2)γw/γc(m)h---桩孔深度(m)h2---初灌砼下灌后,导管外砼面高度,取1.3~1.8(m)γw---泥浆密度,取1.05~1.15*10³kg/m³γc---砼密度,取2.3*10³kg/m³d---导管内径(m)k---砼充盈系数,取1.2D---桩孔直径(m)例子1以钻孔灌注桩φ800,h=30m为例,h2=1.3m,γw=1.15*10³kg/m³,γc=2.30 *10³kg/m³,k=1.2,d=0.23m,D=0.8m,代入公式计算,则可得V不小于1.38 m³,因此,只要满足初灌量大于或等于1.38 m³即可。
例子2以钻孔灌注桩φ800,h=40m为例,h2=1.3m,γw=1.15*10³kg/m³,γc=2.30 *10³kg/m³,k=1.2,d=0.23m,D=0.8m,代入公式计算,则可得V不小于1.59 m³,因此,只要满足初灌量大于或等于1.59 m³即可。
例子3以钻孔灌注桩φ800,h=50m为例,h2=1.3m,γw=1.15*10³kg/m³,γc=2.30 *10³kg/m³,k=1.2,d=0.23m,D=0.8m,代入公式计算,则可得V不小于1.79 m³,因此,只要满足初灌量大于或等于1.79 m³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处导管内砼压强等于导管外泥浆压强,
即r2×g×h1= r1×g×[H-(H1+H2)]
则 h1=[H-(H1+H2)] ×r1/r2
2.2.6.1-3
水下砼灌注前,应对不同孔径、有效桩长分别计算出砼的初灌量,计算公式如下:
V=D²π/4(H1+H2)K+d²π/4h1= D²π/4(H1+H2)K+d²π/4 [H-(H1+H2)]r1/r2
V-初灌量(m³) D -钻孔直径(m) d -导管内径(m)
H1-导管底端距孔底距离,取0.5m H2-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取1.0m H-钻孔深度(m)K-充盈系数,取1.10 r1-泥浆比重,取1200kg/m³ r2-混凝土比重,取2400kg/m3 注:1.待初灌量足够后,才可剪断隔塞铁丝,初灌量要求满足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1m以上;
2.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导管埋入混凝土面的深度宜为2-6m,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导管应勤提勤折,一次提管折管长度不得超过4m;
3.钻孔桩混凝土灌注充盈系数为不小于1.10;
4.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经常测定和控制混凝土面上升情况,当混凝土灌注高度达到设计要求标高时,应经测定确认才可停止灌注;
5.工程桩顶混凝土超灌高度为1.0m;(Ⅰ标为1.5m)
6.混凝土灌注结束后,应将桩顶以上至地面空孔部份用废渣或矿渣进行回填,并重新用混凝土将孔口封住,以保证车辆运行安全、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