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计算方式

合集下载

冲孔灌注桩计算方式

冲孔灌注桩计算方式

冲孔灌注桩计算首灌量= 桩的截面积×H+V,H = 导管离孔底的高度(一般为30~35㎝)+80㎝,V是导管中高出H部分的混凝土量,它是用来抵消泥浆反压力的算砼理论方量=桩截面积×(有效桩长+超灌高度H)理论方量:终孔深度×3.14×半径×半径充盈系数K:1.25~1.5充盈系数K=实际方量÷理论方量实际方量:(终孔深度+超灌量1~1.5m)×3.14×半径×半径×充盈系数K孔深=主钻杆长度+副钻杆长度+钻头长度-机高-余尺桩底标高=地面标高-孔深有效桩长=设计桩顶标高-桩底标高钢筋笼顶标高=设计桩顶标高+锚固长度(承压桩35D,抗拔桩40D)吊筋长度=机台面标高-钢筋笼顶标高机台面标高=地面标高+机台高钢筋笼长度=钢筋笼顶标高-钢筋笼底标高(放到底的钢筋笼:钢筋笼底标高=桩底标高)桩笼长=孔深+锚固长度+加上焊接总长度+接头错开的长度钢筋笼总长度=有效桩长+钢筋搭接长度+锚固长度桩笼长=设计桩顶标高+钢筋笼锚固长度(35D) -(地面标高-孔深)砼浇注面标高=体积(方量)=桩孔的截面积x(导管到孔底的距离(0.2~0.4m)+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1m))+导管内混凝土的高度(孔深/2.4)初灌方量T(m3)=初灌后孔内砼体积T1(m3)+初灌后导管内砼体积T2(m3) 充盈系数k=1.4、泥浆比重按1.15、混凝土比重按2.45、导管每米混凝土方量按0.049m3T1=k×孔内每米砼方量(m3/m)×1.5mT2=[(孔深m×泥浆比重)/砼比重]×导管内每米砼方量(m3/m)Φ800初灌方量T(m³)=T1+T2=1.4×0.70336×1.5+[(40×1.15)/2.45]×0.049= m3φ1000初灌方量T (m³)=T1+ T2 =1.4×1.099×1.5+[(40×1.15)/2.45]×0.049= m3φ1200初灌方量T (m³)=T1+ T2 =1.4×1.583×1.5+[(40×1.15)/2.45]×0.049= m3。

机械冲孔灌注桩土方计算规则

机械冲孔灌注桩土方计算规则

机械冲孔灌注桩是一种常用于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冲击或振动的方式将钢管嵌入土壤中,然后用水泥浆灌注管内,形成一个强固的基础支撑体系。

在进行机械冲孔灌注桩施工时,土方计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下面将介绍机械冲孔灌注桩土方计算的相关参考内容。

1.土方量的计算方法:•直径法:根据机械冲孔灌注桩的直径和孔距,计算每个桩孔的土方体积,然后乘以总的桩孔数。

•面积法:根据机械冲孔灌注桩的孔距和间距,计算每个桩孔的土方面积,然后乘以总的桩孔数。

•等效直径法:将机械冲孔灌注桩组合为圆形或矩形等几何形状,然后计算整个组合区域的土方体积或面积。

2.土方计算中的参数:在进行土方计算时,需要考虑以下参数:•桩身长度:机械冲孔灌注桩的桩身长度是影响土方量的重要因素,需要准确测量每个桩孔的深度。

•桩孔直径:机械冲孔灌注桩的直径决定了每个桩孔的土方体积。

•孔距和孔间距:机械冲孔灌注桩的孔距和孔间距也会直接影响土方量的计算结果。

3.土方计算的步骤:进行机械冲孔灌注桩土方计算时,一般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放线:根据设计要求和设计图纸,在施工现场进行放线,确定每个桩孔的位置。

•桩孔开挖:使用机械设备或人工开始进行桩孔的开挖,按照设计要求准确控制桩孔的直径和深度。

•土方计算:根据桩孔直径、孔距和孔间距等参数,计算每个桩孔的土方量,并累加得出总的土方量。

•后续处理:在桩孔开挖完毕后,需要进行后续的灌注和固结处理,以保证机械冲孔灌注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土方计算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机械冲孔灌注桩土方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对桩孔的深度、直径等参数进行准确测量,以确保土方计算的准确性。

•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土方损失,应适当增加土方量的计算值。

•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类型的土壤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和修正系数,以提高土方计算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机械冲孔灌注桩的土方计算是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步。

通过准确测量桩孔的尺寸和深度,并根据相应的计算方法进行土方量的计算,可以有效地指导施工过程,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灌注桩如何计算工程量

灌注桩如何计算工程量

灌注桩如何计算工程量
沉管夯扩灌注桩
沉管夯扩灌注桩,简称夯扩桩。

它是利用打桩锤将内外桩管同步沉入土层中,通过锤击内桩管夯扩端部混凝土,使桩端形成扩大头,再灌注桩身混凝土,拔外桩管时,用内桩管和桩锤压顶在管内混凝土面上,使桩身密实成行。

夯扩桩桩身直径一般为400~600mm,扩大头直径在500~900mm,桩长不宜超过20M。

适用于中低压缩性粘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强风化岩等。

桩的设计长度18m,预制混凝土桩尖,室外地坪-0.6m,桩顶-2.4。

单打工程量:(18+2.4-0.6)×标准管外径截面面积
复打工程量:(18+0.25)×标准管外径截面面积
空沉管工程量:(2.4-0.6-0.25)×标准管外径截面面积
问题:单打工程量为什么不是18+2.4-0.6+0.25;空沉管工程量为什么不是2.4-0.6;空沉管套定额是不是应该扣除活瓣桩间的摊销?
答:单打工程量:(18+2.4-0.6+0.25)×标准管外径截面面积
复打工程量:(18+0.25)×标准管外径截面面积
空沉管工程量:(2.4-0.6)×标准管外径截面面积
定额内的所有摊销的工程量含量无论实际是否发生都不能扣除的,那是综合取定的值,这里用不了,那就有别的地方不够用,要按定额执行的。

钻孔灌注桩工程量计算

钻孔灌注桩工程量计算

钻孔灌注桩工程量计算钻孔灌注桩工程量计算1. 引言钻孔灌注桩工程量计算是对工程中所涉及的钻孔灌注桩进行数量和尺寸的计算,以便正确预估工程的材料和人力需求,并制定合理的工程进度计划。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钻孔灌注桩工程量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2. 工程量计算方法2.1 钻孔灌注桩的数量计算2.1.1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钻孔灌注桩的种类和数量。

2.1.2 根据土层和承载力要求确定每一个钻孔灌注桩的直径和深度。

2.1.3 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计算每一个钻孔灌注桩的数量。

2.2 钻孔灌注桩的尺寸计算2.2.1 根据设计要求和荷载要求计算每一个钻孔灌注桩的直径和深度。

2.2.2 根据土层的稳定性和荷载要求确定每一个钻孔灌注桩的长度。

2.2.3 根据设计参数计算每一个钻孔灌注桩的截面尺寸和体积。

3. 工程量计算步骤3.1 确定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3.1.1 分析工程设计文件中关于钻孔灌注桩的要求和说明。

3.1.2 考虑现场施工条件和土层状况,确定是否需要对设计参数进行调整。

3.2 计算钻孔灌注桩的数量3.2.1 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确定钻孔灌注桩的种类和数量。

3.2.2 根据设计参数和实际情况,计算每一个钻孔灌注桩的数量。

3.3 计算钻孔灌注桩的尺寸3.3.1 根据设计要求和荷载要求,计算每一个钻孔灌注桩的直径和深度。

3.3.2 根据土层的稳定性和荷载要求,确定每一个钻孔灌注桩的长度。

3.3.3 根据设计参数,计算每一个钻孔灌注桩的截面尺寸和体积。

4. 附件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 钻孔灌注桩设计文件附件2: 钻孔灌注桩参数表格附件3: 钻孔灌注桩数量计算表格附件4: 钻孔灌注桩尺寸计算表格5.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无。

钻孔灌注桩计算公式

钻孔灌注桩计算公式

钻孔灌注桩计算公式1.净竖向承载力计算公式:
Qult = Ap * fp
其中
Qult为每桩的净竖向承载力(单位:kN)
Ap为桩的截面面积(单位:m²)
fp为每平方米桩截面的承载力(单位:kN/m²)2.桩身的抗弯强度计算公式:
Mmax = Qult * L
其中
Mmax为桩身上的最大弯矩(单位:kN·m)Qult为每桩的净竖向承载力(单位:kN)
L为桩长(单位:m)
3.桩身的抗剪强度计算公式:
Vmax = Qvult * L
其中
Vmax为桩身上的最大剪力(单位:kN)
Qvult为每桩的净竖向承载力(单位:kN)
除了以上几个基本的计算公式之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桩身的几何形状、土层的性质、桩端部分的承载力和桩体的侧阻力等。

总的来说,钻孔灌注桩的计算公式主要涉及净竖向承载力、抗弯强度和抗剪强度这三个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设计参数进行合理的取值和调整,以确保钻孔灌注桩能够满足项目需求。

钻孔灌注桩工程量计算

钻孔灌注桩工程量计算

引言概述: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中。

在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前,需要进行工程量计算,以确定施工所需的材料和工时,从而合理安排工期和预算。

本文将详细阐述钻孔灌注桩工程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其中涉及的关键要素。

正文内容:1.孔径计算1.1基本要素土层特性:根据土壤类型和力学参数,确定合适的孔径范围。

设计承载力:根据工程要求和土层承载力,确定孔径。

1.2计算方法基于土层特性的经验公式:根据土壤类型,使用经验公式计算孔径。

基于桩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根据设计要求和孔隙比、摩擦角等参数,计算孔径。

2.桩长计算2.1基本要素土层特性:根据土壤类型和力学参数,确定合适的桩长范围。

设计承载力:根据工程要求和土层承载力,确定桩长。

2.2计算方法基于土层特性的经验公式:根据土壤类型,使用经验公式计算桩长。

基于桩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根据设计要求和土层承载力,计算桩长。

3.灌注混凝土计算3.1基本要素混凝土强度:根据工程要求和土层特性,确定适当的混凝土强度。

灌注体积:根据孔径和桩长,计算灌注混凝土的总体积。

3.2计算方法基于体积的计算方法:根据灌注混凝土的总体积和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量,计算所需混凝土的总量。

4.钢筋计算4.1基本要素设计要求:根据工程要求和土层特性,确定钢筋的截面积和布置方式。

桩身长度:根据桩长和设计要求,计算钢筋的总长度。

4.2计算方法基于截面积的计算方法:根据钢筋的截面积和桩身长度,计算所需钢筋的总量。

5.工时计算5.1基本要素施工方式:根据工程要求和施工现场条件,确定合适的施工方式。

熟练程度:根据工人的熟练程度和施工环境,确定施工所需的工时。

5.2计算方法基于经验的计算方法: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和工人的熟练程度,估算所需的工时。

总结:本文详细阐述了钻孔灌注桩工程量计算的方法和关键要素,包括孔径计算、桩长计算、灌注混凝土计算、钢筋计算和工时计算。

通过合理计算工程量,可以准确安排工期和预算,保证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各种桩的计算公式

各种桩的计算公式

七、灌注桩(1)打孔沉管灌注桩单打、复打:计量单位:m3V=管外径截面积×(设计桩长+加灌长度)设计桩长——根据设计图纸长度如使用活瓣桩尖包括预制桩尖,使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尖则不包括加灌长度——用来满足砼灌注充盈量,按设计规定;无规定时,按0.25m计取。

(2)、夯扩桩:计量单位:m3V1(一、二次夯扩)=标准管内径截面积×设计夯扩投料长度(不包括预制桩尖)V2(最后管内灌注砼)=标准管外径截面积×(设计桩长+0.25)设计夯扩投料长度——按设计规定计算。

(3)钻孔混凝土灌注桩成孔工程量,计量单位:m3钻土孔V=桩径截面积×自然地面至岩石表面的深度;钻岩孔V=桩径截面积×入岩深度度混凝土灌入工程量,计量单位:m3V=桩径截面积×有效桩长,有效桩长设计有规定按规定,无规定按下列公式:有效桩长=设计桩长(含桩尖长)+桩直径设计桩长——桩顶标高至桩底标高基础超灌长度——按设计要求另行计算。

泥浆运输工程量:计量单位:m3,工程量按成孔工程量计取。

八、人工挖孔桩(1)、人工挖孔工程量:计量单位:m3V(人工挖土)=护壁外围截面积×成孔长度成孔长度——自然地坪至设计桩底标高V(淤泥、流砂、岩石)=实际开挖(凿)量(2)砖、混凝土护壁及灌注桩芯混凝土工程量:计量单位:m3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的实体积九、水泥搅拌桩、粉喷桩,以立方米计算V=(设计桩长+500MM)×设计桩截面面积(长度如有设计要求则按设计长度)。

双轴的工程量不得重复计算,群桩间的搭接不扣除。

十、长螺旋或旋挖法钻孔灌注桩,以立方米计算V=(设计桩长+500MM)×设计桩截面面积或螺旋外径面积(长度如有设计要求则按设计长度)。

十一、基坑锚喷护壁成孔及孔内注浆。

按设计图纸以延长米计算十二、护壁喷射混凝土按设计图纸以平方米计算。

十三、砖基础计算规则1、基础与墙身(柱身)的划分:(1)基础与墙(柱)身使用同一种材料时,以设计室内地面为界(有地下室者,以地下室室内设计地面为界),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柱)身。

灌注桩封底混凝土方量计算

灌注桩封底混凝土方量计算

灌注桩封底混凝土方量计算
灌注桩封底混凝土方量计算涉及多个因素,包括灌注桩的直径、深度、封底高度、混凝土强度等。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 计算灌注桩的体积:灌注桩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长度。

底面积计算方法为圆面积,公式为π×(灌注桩直径÷2)^2,长度为灌注桩的深度。

2. 计算封底混凝土的体积:封底混凝土的体积等于封底面积乘以高度。

封底面积为灌注桩底面积的1.2倍,高度一般为灌注桩直径的1/3到1/2,具体根据设计要求而定。

3. 计算总混凝土用量:总混凝土用量等于灌注桩体积加上封底混凝土体积。

4.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混凝土强度等级,并按照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所需水泥、砂、石料等材料的用量。

5. 根据所需材料用量计算混凝土总重量,并根据混凝土密度计算总体积。

6. 最后根据总混凝土用量和混凝土总体积计算出所需混凝土的方量。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施工时可能存在浪费和损耗等因素,因此在计算方量时应考虑适当的浪费率。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量m³=(成孔深度-(地面标高-设计桩顶标高))*3.14*桩径*桩径/4
设计桩顶标高m=承台面绝对标高-承台厚度+0.05(0.05根据设计图纸)
钢筋笼长m=成孔深度-(地面标高–设计桩顶标高)+35*纵筋直径/1000
纵筋重量KG=(钢筋笼长+10*纵筋直径/1000)*14*纵筋直径*纵筋直径*0.0067
桩长=钻孔深度-(地面标高-桩顶标高)
顶纵筋标高=设计桩顶标高+(35*桩径)/10000
混凝土理论用量=桩径/2*桩径/2*3.14*桩长+0.9
桩底设计标高=钻孔深度-护筒标高
清孔后孔底标高=桩底设计标高-成渣厚度/1000
浇注混凝土桩顶标高=设计桩顶标高+0.56
导管长度=钻孔深度-0.5
孔内混凝土面高度m=钢筋笼长度-0.5
开管时孔底标高=清孔后孔底标高+沉渣厚度/1000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可编辑word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