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山西省中考专题复习课件:辽宋夏金元时期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复习课件(共94张PPT)

第九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特点:经济重心南移
)
(一)农业的发展
农业表现:
粮食作物: (1)由越南引入的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 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2)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从而 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3) “苏湖熟,天下足”:宋朝时,水稻 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当时,长江流域和 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意义:
结束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 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 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课堂训练
“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 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 ”这里讲述的是( )
A.元朝的历史
B.宋朝的历史
C.唐朝的历史
D.明朝的历史
课堂训练 下列关于成吉思汗历史贡献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结束了春秋战国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
(1)辽(契丹):民族:契丹族 首领:耶律阿保机
(2)西夏:
民族:党项族 首领:元昊
(二)民族关系
(1)北宋与辽: 澶渊之盟 内容: 宋称臣,给辽岁币
(人物:宋真宗、寇准) (2)北宋与西夏: 宋夏和议
内容:西夏称臣、宋给西夏岁
课堂训练
1.为了写论文,刘刚搜集了《契丹的兴 起》《西夏王李元昊》《辽、宋、夏的 和战》等书籍,据此推测他论文的题目 应是
(二)手工业的发展
陶瓷业: (1)宋朝是瓷器史的辉煌时期。 (2)江西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 造船业: (1)广州、泉州、明州,世界领先。 (2)规模宏大,设计科学,配备指南针。
(三)商业 商业表现: (1)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 (2)最大的商业城市:开封和杭州,出现 早市和夜市,还有草市。
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
人教版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复习课件

洲
四大发明是中 华民族对世界 文明发展的重 大贡献,对欧 洲资产阶级战 胜封建主起了
较大作用
四大发明 火药
发明及应用 (唐的((战等(传1朝记2争;入34))))中载,阿火唐宋1期;主拉3朝药元 、的 要 伯末是时1书 有 和4年我 世期籍 突 欧,,国 纪里 火 洲火古 ,火, 枪代药火药已 、武炼 药开有 火器丹 和始火 箭广家 火用药 、泛发药于配火用明武军方炮于的器事,;改战帮资摧堡速的程变方助产毁垒了历了式欧阶封,欧史作,洲级建加洲进
(1)吴(三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始得到开发;
(2)魏晋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东南渐重,则西北
过 程
渐轻”) (3)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4)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5)两宋:南方生产水平超过北方;至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国
国
忽
(1)重视发展农业,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
必
牧场;
烈
农 (2)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
建
业 (3)令人开凿两段新运河(通惠河、会通河),与原有运
立统
河连通,便利了南粮北运;
元 治 经 (4)开辟规模空前的海运(起止点:刘家港、直沽),粮
朝 措 济 食运输逐步以海运为主
并施
统 一 全
商 业
忽必烈建 立元朝并 统一全国
建立 元朝
统一 全国
忽必烈(元世祖),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 都大都(今北京)
(1)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 (2)1279年,元军统一全国,实现了中国南北大统 一(南宋文天祥曾组织军队抗元,“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他宁死不屈的决心,弘 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四大发明是中 华民族对世界 文明发展的重 大贡献,对欧 洲资产阶级战 胜封建主起了
较大作用
四大发明 火药
发明及应用 (唐的((战等(传1朝记2争;入34))))中载,阿火唐宋1期;主拉3朝药元 、的 要 伯末是时1书 有 和4年我 世期籍 突 欧,,国 纪里 火 洲火古 ,火, 枪代药火药已 、武炼 药开有 火器丹 和始火 箭广家 火用药 、泛发药于配火用明武军方炮于的器事,;改战帮资摧堡速的程变方助产毁垒了历了式欧阶封,欧史作,洲级建加洲进
(1)吴(三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始得到开发;
(2)魏晋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东南渐重,则西北
过 程
渐轻”) (3)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4)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5)两宋:南方生产水平超过北方;至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国
国
忽
(1)重视发展农业,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
必
牧场;
烈
农 (2)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
建
业 (3)令人开凿两段新运河(通惠河、会通河),与原有运
立统
河连通,便利了南粮北运;
元 治 经 (4)开辟规模空前的海运(起止点:刘家港、直沽),粮
朝 措 济 食运输逐步以海运为主
并施
统 一 全
商 业
忽必烈建 立元朝并 统一全国
建立 元朝
统一 全国
忽必烈(元世祖),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 都大都(今北京)
(1)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 (2)1279年,元军统一全国,实现了中国南北大统 一(南宋文天祥曾组织军队抗元,“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他宁死不屈的决心,弘 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复习课件(下) (共72张ppt)

制 宜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
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考试热点六:宋元都市及文化
包括:宋元都市生活;宋词代表人 物;元曲代表人物及作品。
繁华的都市生活
宋元时期城市发展繁荣,社会生活呈现出 丰富多彩的景象。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 安,元朝的大都都是闻名世界的大都市
开封大相国寺
台湾:设澎湖巡检司
台湾、西西藏域:等北自庭都古元帅以府来就是 中国的领西土藏:,宣任政院何分裂祖国 的行为都是不能得逞的!!!
作用: 巩固了对全国的统治,加强了对边疆地区
(尤其是西藏和台湾)的管辖,促进了多民族 统一国家的发展。
中大地派西澎都藏央方出湖及成机—巡中行周为构检书中围元—司省书管地朝管省辖—区的辖全(1正澎1国行个式湖最省行行和高或省政琉行省区球政)机—构中—书管省辖的
这种局面是怎样改变的?
“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铁铁木木真真在在这混这乱混的年乱代的
出经蒙推吉国期年 了 过 一 1为 成2生 过 古 举 混。思代 一 多 了 大0吉,多草为战6从出支年蒙汗年汗组年原大局思此织征。汗面生军征古,,,结汗1了战,。建束2,队战草尊被一 , 尊0,立了6组,,原称推支统称年蒙草建军一为,织 经 统 。 为举原立古队了成被长, 蒙古国。从此结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 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元史·地理志》
材料说明了什么现象?
在中国历史上,元朝的疆域最为辽阔
各民族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 3.元朝的民族融合 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波斯人
阿拉伯人 回
汉人
蒙古人
畏兀儿
考试热点五:元朝的制度
包括:行省制度;澎湖巡检司的设 置;宣政院的设立等对边疆地区的 管辖
专题四 辽宋夏金元时期(课件)-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统编版)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
乾德元年(963年),春正月,初以文臣知州
事。……夏四月,诏设通判于诸州,凡军民之政,皆统
治之,事得专达,与长史均礼,大州或置二员。又令节
镇所领支郡,皆直隶京师,得自奏事,不属诸藩,于是
节度使之权始轻。
——《宋史纪事本末》
重点探究三 北宋文官政治的形成
1279年灭南宋
1368年亡于明
必备知识
政治制度
民族关系
辽 南北面官、四时奈钵
宋辽澶州之战与澶渊之盟
宋 崇文抑武方针,二府三司,州县二级制到 路州县三级制、保甲制,主户与客户,两 税、募役法,科举制进一步完善,磨勘, 中央台谏合一、地方设四监司和通判, 沿用唐朝法律体系、理学渗入族规家训
夏 仿宋制,蕃汉官制
历史风俗的佳作——读<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
辽宋夏金元的 经济、社会和文化
农业
1、土地制度: 宋代不抑兼并
, 不立田制,
租佃关系渐居 于主导地位
。 2、耕种制度:
一年两熟的 稻麦复种制 3、经济结构: 一些地区出现 了固定种植某 种经济作物的 农户 4、种植结构: 棉花、占城稻 5、边疆开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大都,集镇 6、政策:
重农抑商有所松动, 行会、商税
7、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对外交往
1、宋朝: 北方陆路交 通阻隔,海 路渐趋发达 (广州、明 州、泉州) 2、元朝: 通往欧洲的 海陆通道都 很通畅, 马可·波罗
思想文化
1、思想: 儒学的复兴 (程朱理学
、 陆九渊心学
) 2、文学:
宋词、话本, 元曲 3、艺术: 书法、绘画 4、科技: 活字印刷术、 火药、指南针 、沈括、郭守 敬、王祯、医 学 5文字: 辽,西夏,元 6、中外交流: 三大发明
五代辽宋夏金元复习课PPT课件1 人教版

统一能成为历史发展主流的原因
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及时调整,是封建国家统一的根 本原因 ②秦汉以来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③儒家的”大一统”思想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文化传统)
④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 心力
⑤一批杰出人物为国家的统一、巩固和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科举制的发展
(1)隋朝兴起科举制: 隋文帝始用分科考试方式选官—→隋炀帝设进士科,科 举制正式形成 北宋初期改革科举,①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科 (2)唐朝完善科举制: 举考试的客观性与公平竞争。②为各阶层读书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增加取士的人数,创武 人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使北宋政权基础进 举和殿试—→唐玄宗高官主考,提高科举地位 一步扩大,也加强了中央集权。③出现官员冗 (3)北宋发展科举制 滥局面。 ①对科举制本身进行调整和变革:严格考试程序、严密 王安石改革科举,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 考试方法、减少考试科目 ②扩大录取名额 (4)王安石改革科举制: 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废除考诗赋旧制,专考经义和时 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和断案
五代、辽、宋、夏、金、元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 封建经济 的继续发展
政治
阶 经济 段 特 民族 征
外交
文化
从分裂走向统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封建政治制度向边疆地区扩展 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 各少数民族完成封建化过程 对外交流进一步发展 封建文化高度繁荣,有突出成就, 继续处于领先地位
北宋中期政治经济改革
名称 青苗法 募役法 理 财 措 施 农田水 利法 方田均 税法 市易法 内容
表1:
作用
人教统编版《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件PPT3

北宋·苏东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樽前月 下
广阔人 生
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 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关汉卿,号已 斋,生活在金末元 初。他多才多艺, 了解民间疾苦,熟 悉民间语言,使得 他的杂剧内容具有 强烈的现实性和昂 扬的斗争精神。
4.沈括(北宋)
沈 括
代表作是《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
科技成果。
5.郭守敬(元朝) 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
的历法《授时历》,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简仪
6.王祯(元朝) 编撰《农书》,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
从这四个历史人物的诗句中,可以看出理学还有哪些积极影响?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 青
——宋·文天祥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 间
——明·于谦
苟利国家生死
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粉身碎骨寻常事
但愿牺牲报国家
——清·秋瑾
能提高人的
和社会责任;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 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关汉卿用浪漫的艺术手法, 愤怒鞭挞黑暗的恶势力
(2)马致远、郑光祖、 白朴、王实甫是 与关汉卿齐名的 杂剧家
(3)关汉卿、马致远、 郑光祖、白朴在 明代以后被誉为
“元曲四大家”
宋元城市中,说书 演出非常盛行。说书底 本称为话本,实际上就 是早期的白话小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樽前月 下
广阔人 生
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 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关汉卿,号已 斋,生活在金末元 初。他多才多艺, 了解民间疾苦,熟 悉民间语言,使得 他的杂剧内容具有 强烈的现实性和昂 扬的斗争精神。
4.沈括(北宋)
沈 括
代表作是《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
科技成果。
5.郭守敬(元朝) 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
的历法《授时历》,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简仪
6.王祯(元朝) 编撰《农书》,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
从这四个历史人物的诗句中,可以看出理学还有哪些积极影响?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 青
——宋·文天祥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 间
——明·于谦
苟利国家生死
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粉身碎骨寻常事
但愿牺牲报国家
——清·秋瑾
能提高人的
和社会责任;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 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关汉卿用浪漫的艺术手法, 愤怒鞭挞黑暗的恶势力
(2)马致远、郑光祖、 白朴、王实甫是 与关汉卿齐名的 杂剧家
(3)关汉卿、马致远、 郑光祖、白朴在 明代以后被誉为
“元曲四大家”
宋元城市中,说书 演出非常盛行。说书底 本称为话本,实际上就 是早期的白话小说。
历史课件辽宋夏金元时期PPT

综合提升
10.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 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二:辽统治者迁移大批汉族人口北上,促进了经济 交流和民族融合,长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在当地安 居乐业,而“忘南顾之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朝廷”指什么政权?“蕃”在这里 主要是指哪一少数民族?
后来乔峰、段誉、虚竹兄弟 三人是到了哪里去娶公主?
答:西夏 小说是基于历史而写:
由汉人建的北宋、由契 丹人建立的辽、由党项 人建立的西夏,构成了 一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特 别历史时期。
1.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温故知新
(1)北宋的建立:960年,后周大将 在陈桥驿发
动兵变兵变,建立宋朝,以 为都城,史称北宋。
辽、西夏和北宋
三个并立政权的基本情况表
民族 契丹族
党项族
汉族
政权
辽
西夏
北宋
时间 916年
1038年
960年
建立者 耶律阿保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元昊
赵匡胤
都城
上京
兴庆
东京
重要 举措
订制官制、军
发展生产, 制和法律,发展农
创制文字。 牧经济,还创制了
西夏文字。
强化中央 集权,收兵权 、相权、财权
青牛白马的传说—契丹先祖起源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
还得到了“岁币”。
对于北宋来讲: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
“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
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来看——主流
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 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
初三九年级 历史 复习课 《辽宋夏金元单元复习》课件

册封“达赖 喇嘛”
册封“班禅 额尔德尼”
驻藏 大臣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金瓶掣签制度
西藏自
噶厦政府
治区
元朝
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1965年
考点5.: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生活、文化)
都 都市
北宋 开封、南宋 临安(杭州)、元朝 大都(北京)
市
大相国寺是北宋开封最繁荣的场所
生 市民生活 活
( 瓦子 “瓦肆”)——
A.派文臣担任地方知州
B.在边境重地设立藩镇节度使
C.分化相权,强化君权
D.将地方精锐选入禁军,以强干弱枝
2.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
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 )
A.秦王嬴政
B.汉高祖刘邦
C.唐太宗李世民
地方其他地区
行中书省(行省或省),在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
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今天我国省 级行政区划的基础
边 疆
台湾
澎湖巡检司 (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地 西域 区
西藏
北庭都元帅府
中央:宣政院 地方: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p28-31
消极: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政治机构重叠,官吏冗余,办事效率低;财政支出加重
政权
辽
北宋
西夏 金
南宋 元
民族
契丹 汉
党项 女真 汉 蒙古
知识点2.:辽宋夏金元—政权更替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亡国
10世纪初 阿保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主题
一、民族认同 多元一体 二、政治认同 传承创新 三、经济发展 多彩生活 四、科技文化 高度繁荣
1 民族认同·多元一体
民族认同 多元一体
匈奴
鲜卑 突厥、吐蕃等 契丹、党项、女真、蒙古 蒙古
秦汉
魏晋
隋唐
宋元
帮备考: 1.写出与北宋同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的名称。 2.绘制示意图呈现南宋时期的政治格局。 3.列表归纳宋元时期少数政权的基本状况。
耶律 北 阿保 宋 机契 建 丹国 立 建立
完颜
金
金灭
成吉 忽必 元
阿骨
灭
北宋,
思汗 烈定 灭
打建
辽
南宋
建立 国号 南
立金
建立
蒙古 为元 宋
朝
政权
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元朝 灭亡 明朝 建立
等代表最先进水平的发明的
出现,影响着世界文明进程。
日本依然处在 封建社会末期
1.中国封建经济文化高度发达领先世 界。 2.西方出现了一些列新的社会因素。
下列古诗词中的“胡”所指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B
A.匈奴、契丹
B.匈奴、女真
C.吐蕃、女真
D.吐蕃、契丹
解题方法: 1.阅读诗词判断准确的朝代(判断依据:作者、诗词内容、出处等。) 2.回忆所学知识准确对应民族(注意区分政权和民族)
民族认同 多元一体
多元发展
民族认同 多元一体
十七年,开科举取 士。
——《宋史·夏国传》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南宋·辛弃疾《破阵子》
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金朝·完颜亮《题画》
明朝
游牧文明
碰 撞 交 融
农耕文明
民族认同 多元一体
【试题精讲】
*(教学活动建议)举办故事会,讲述 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等历史故事。
(2019·山西)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 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多元一体
*(教学活动建议)阅读元朝疆域图,观察西藏在该图中的位置。
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
*(教学活动建议)欣赏《清明上河图》,说一说宋代城市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 社会生活
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教学活动建议)分小组搜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资析
考查以阶段特征为核心,内部社会的发展与中外交流均有涉及。
时空观念——横向归纳阶段特征 民族政权的并立是这一时期突出的特征
五代
西夏 辽
西夏 金
西汉形势图
元朝疆域图
B.友好交往成为民族关系的主流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清朝疆域图
时空观念——纵向比对世界潮流
西欧 城市 的兴 起
欧洲 农村 变化
欧洲 大学 建立
日本 进入 幕府 统治
英国 议会 产生
文艺 复兴 开始
北
宋
10C初 960 11C 1115 1125
1127
南
宋
元
12C 12C末 1206 1271 1276 13C末 1368
人物:
“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便 可太平。”
事迹:
精神: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杭 州 岳 王 庙 大 殿
袖刘
服元
的振
岳
“墓
母
骑出
刺
马土
字
俑穿
窄
民族认同 多元一体
【试题精讲】
(2019·省适应性)2.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的基础,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 主流之一。以下史实符合这一主流的有 A ①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 ②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 ③签订澶渊之盟④ 设立宣政院 ⑤郑和下西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大哉乾元, 万物资始”
——《易经》
多元 一体
共同 发展
“敢为契丹服若毡笠......以违 御笔论。”
——《宋史》卷153宋徽宗诏书
阿保机率汉人耕种,为治城郭 邑屋廛市,如幽州制度。
——《新五代史·四夷附录》
融合 发展 创新
民族认同 多元一体
【试题精讲】
(2018·太原三模)4.图史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分析下面的元朝疆域图,从
解析方法:提取关键词 判断正误 帮备考:注意区分民族关系是国家内部关系。民族融合的主要形式:民族迁徙、 友好交往、联合斗争、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和亲、册封等。 对外关系是国与国的关系。国与国的关系有侵略与反侵略、友好交往。
2 政治认同·传承创新
制度创新 重文轻武
课标要求: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中考历史
复习
碰撞中交融 发展中创新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课标解读
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发展创新
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教学活动建议)举办故事会,讲述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等历史故事。
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新制度
重文轻武
唐朝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 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政治
军事
北宋文官出行图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民族认同 多元一体
帮备考:1.从秦朝、汉朝、元朝中国的疆域版图有何拓展? 2.写出元朝的疆域四至。 3.元朝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有何贡献?
认识:统一多民国家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恰当的政策和有 效的管理措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民族认同 多元一体
帮备考:1.阅读名人名言,体会民族精神。 2.简述文物、遗迹承载的历史价 值3.讲述历史故事了解历史背景。
西夏 金
元
十国
北宋
北宋
南宋
分立中孕育着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在碰撞交融中不断形成的
【试题精讲】
课标:知道元朝的统一。
(2018·山西)我国的疆城版图是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形成的。观察下面四幅疆城 图,为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概括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D
秦朝形势图
A.集权统治面临危机 C.中外交往不断扩大
图中可以提取到的信息是 B
①元朝是统一的王朝 ②元朝的都城在大
都 ③元朝在辽阔的疆域内实行了行省制
度 ④元朝设宣政院管辖新疆地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课标: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
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教学活动建议)阅读元朝疆域图,观察西藏
在该图中的位置。
江东漠北相思久, 海内从此共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