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课件.ppt

合集下载

张居正改革PPT课件

张居正改革PPT课件
第8课 张居正改革
一、时代的呼唤(背景) 阅读教材,从客观、政权因素、 个人因素等方面分析其背景
1.内外交困 -----客观原因
2.明神宗的支持----政权因素
3.张居正的才识与决心----个人因素
归纳内外交困表现在哪些方面? (思路:从政治、经济、阶级关系、
对盾激化
(二)实施边防新政
清人魏源说过:“ 张居正等张驰驾驭,因 势推移,不独明塞息五十年之烽燧,且为本朝 开二百年之太平。”阅读课本解决以下问题 1、这段材料反映了张居正的哪一项重大改革 措施?
2、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课本知识说出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 了怎样的影响?
1、实施边防新政
2、成因
土地兼并 官府搜刮
D边防松弛
北方蒙古贵族南下劫掠 东南倭寇猖獗葡占澳门
“孤数年以来, 所结怨于天下者不 少矣!险夫恶党显 排阴嗾,何尝一日 忘于孤哉! 念已忘 家殉国遑恤其他! 虽机阱满前,众镞 攒体,孤不畏也!
最能体现其改革决 心的信息是什么?
二、改革内容
(一)整顿吏治(首先)
整顿吏治 既是改革本身的一个重要内容, 又是关系到整个变法能否启动并取得成功的 前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课本,完成以下问题
“万里之外,朝下而夕奉行,如疾雷迅风,
无所不披靡”。
----傅维麟《明书》
思考:
1、该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
张居正改革使吏治得到整顿。
2、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①尊主权伸张法纪,依法理政
②颁行考成法
3、这一现象的出现对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高了办事效率
为全面推行改革铺平道路
明神宗朱翊钧, 明朝第十三代皇帝, 年号万历。神宗即位 时,年仅10岁,由张 居正辅政。张居正推 行“一条鞭法”,使 明王朝有所振兴。 1582年朱翊钧亲政 , 废止张居正的改革措 施。

张居正改革PPT课件

张居正改革PPT课件

短命的少年皇帝——明武宗朱厚照
他似乎不适合当皇帝,其他方面样样拿手: 他适合做经纪人。他在后宫弄了店铺,自己穿上 平民的服装在里头跟人讨价还价,讨得乐此不彼。 他适合做酒店老板,他率先在自己的酒店里弄了 吹拉弹唱的三陪小姐,弄得那个热火啊。他适合 做杂技团团长,他让各种人在自己面前表演绝活。 他还举办世界小姐选美大赛,最后发现西域小姐 比大明小姐俏多了。 他不喜欢当皇帝,喜欢当将军,1517年,正直蒙古人在关外骚 扰,厚照自封“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身先士卒,与 蒙古人激战,战争结果:厚照差点被俘,蒙古方面死16人,我军伤 亡600余人。1518年,他命令“威武大将军”再次到北方巡视,在 路上,还不忘记封自己为镇国公,后来有封为太师,位居大学生之 上。1519,厚照想南巡了,全体大臣都跪在午门前集体哭丧。最终 他还在南巡了,他的南巡,是在南方打虾来着,撒网的时候,他把 自己撒河里去了。此后,身体一日不如一日,1521年,一命归西, 终年31岁。
大明的缔造者——朱元璋
在所有的开国皇帝中,朱元璋是最穷的一个,他家的祖孙三代 穷得没有一个像样的名字:他的祖父叫朱初一,伯父叫朱五一,父 亲叫朱五四,等他生下来,前面已有七个堂兄与亲兄,一直从重一 排到重七,所以他只好叫朱重八了。直到结婚时,他才有了个像样 的名字:元璋! 据《明史》记载:朱元璋“母陈氏,方娠,梦神授药一丸,置 掌中有光,吞之寤,口有余香。及产,红光满室。自是,夜数有光 起。邻里望见,惊以为火, 辄奔救,至则无有”。不但生之奇异, 长相更奇异,在常人看来也许并不敢恭维, 在《明史》 却是这样 说的:朱元璋“比长,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 人莫能 测”。所谓“姿貌雄杰”是乃躯干魁伟,方面黑黑,下巴比上颚长 出一寸多,高颧骨,大鼻子,大耳朵;所谓“奇骨贯顶”是指脑盖 上高高隆起一块怪骨,宛如一座小山丘,加上粗黑的眉毛,大而发 亮的眼睛,倒着实透着几分威严与沉着。赶上朱元璋生年属龙,故 民间总有“真龙天子”之说。

【高中历史】张居正改革PPT课件

【高中历史】张居正改革PPT课件

三、张居正改革的结果与败因
1、结果(注意两方面) A一度使明王朝恢复了生机,
B最终失败,改革成果毁于一旦。
2、败因 阅读教材提炼改革失败的原因 A张居正改革,“务在强公室,杜私门”, 触动了 豪强权贵 腐败官吏的权益,招致 他们强烈反抗。 B对权相劝教约束早怀不满的明神宗下诏废弃 新法
明神宗 (1563-1620)
(二)实施边防新政
清人魏源说过 :“ 张居正等张驰驾驭 ,因 势推移 , 不独明塞息五十年之烽燧 , 且为本朝 开二百年之太平。”阅读课本解决以下问题 1、这段材料反映了张居正的哪一项重大改革 措施? 2、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课本知识说出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 了怎样的影响?
1、实施边防新政 2、成因
(1)实施一条鞭法的客观形势是什么? A土地兼并严重 B清丈田地卓有成效; 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2)张居正发挥了什么作用?
先试行,再向全国推广。既策略,又坚 决,审慎、灵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主观因素)
2、归纳一条鞭法内容及影响
A按田亩多少征收,使政府从掌握大量田亩 的地主手中增加税收,又使无地、少地贫 民减轻负担。 B简化手续由宫府直接征办 , 限制豪强地 主 盘剥,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C计亩征银交钱代役 , 利于稳定农业生产, 大量农产品纳入市场,刺激了商品生产和 货币流通, 促进了城镇手工业雇佣劳动和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
第8课 张居正改革
一、时代的呼唤(背景) 阅读教材,从客观、政权因素、 个人因素等方面分析其背景
1.内外交困 -----客观原因 2.明神宗的支持----政权因素
3.张居正的才识与决心----个人因素
归纳内外交困表现在哪些方面? (思路:从政治、经济、阶级关系、 对外等方面思考)

历史选修一第8课《张居正改革》课件

历史选修一第8课《张居正改革》课件
“归化城”——美岱召
明朝还采取和平 政策,与鞑靼俺达汗 之间进行茶马市贸 易,使 “ 九边生齿日 繁,守备日固,田野 日辟,商贾日通,边 民始知有生之乐 ” ,
三、改革失败的原因
1、触动了豪强权贵以及腐败官吏的权益,招致强烈 反对,浮言私议、怨谤攻讦四起,这是改革失败的重 要原因。
2、明神宗的昏庸腐化和蜕变,则是改革失败的主要原 因。
(二)、但是,他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体制的弊 端,因为土地兼并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所有制,吏治 的腐败又与封建君主专制密切相关,所以张居正改革 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
身后毁誉
万历十年(1582年),张 居正病逝。
原因:触动了豪强权贵和腐 败官吏的权益。
张居正墓
感悟:改革家张居正有哪些闪光点值得 今天我们去学习?
F .唐朝前朝:实行租庸调制——沿用隋朝的租庸调 制,但唐朝的庸不再有年龄限制。 G .唐朝中后期:实行两税法——每户按田亩与资产 的多少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取消租庸调和 一切杂税杂役。 H .北宋中期:实行方田均税法——按照每户占有土 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 I .明朝中后期:实行一条鞭法——将原来的田赋、 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 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 少来分担。
第三,各朝实行的赋税制度的具体内容: A .春秋的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按照土地 的好坏和产量征收实物税。 B .春秋的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 ,都按田亩实数收税。 C .西汉:实行编户制度——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 的赋税和徭役、兵役。 D .北魏:实行租调制——受田的农民,每年必须缴 纳一定数量的租粟、调帛或麻,还必须服徭役和兵 役。 E .隋朝:实行租庸调制——沿用北魏以来的租调制, 租调数量比北周轻,农民服役时间也短,后部分推 行以庸代役制度,但有年龄限制(年满50岁以上)。

张居正改革PPT课件 岳麓版.ppt

张居正改革PPT课件 岳麓版.ppt

(二)实施边防新政
清人魏源说过:“ 张居正等张驰驾驭,因 势推移,不独明塞息五十年之烽燧,且为本朝 开二百年之太平。”阅读课本解决以下问题 1、这段材料反映了张居正的哪一项重大改革 措施?
2、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课本知识说出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 了怎样的影响?
1、实施边防新政
2、成因
阅读下列材料,结课本,完成以下问题
“万里之外,朝下而夕奉行,如疾雷迅风,
无所不披靡”。
----傅维麟《明书》
思考:
1、该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
张居正改革使吏治得到整顿。
2、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①尊主权伸张法纪,依法理政
②颁行考成法
3、这一现象的出现对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高了办事效率
为全面推行改革铺平道路
3、经常听一支支寂寥的曲子,让我那孤 单的灵 魂与影 子和你 一起舞 蹈,精 疲力竭 ,不知 所措, 却又心 甘情愿 。
4、爱上你,缘于那一滴泪。晶莹剔透中 饱含着 凄美, 轻轻滑 落的瞬 间,为 我种下 了今生 刻骨的 相思。
5、将爱深深地埋在心底,曾经认为真正 的爱不 用说出 来,但 是我错 了,其 实爱要 说出来 ,让她 明白让 她知道 你的爱 ,但我 却错过 了。
10、不曾等待,不知等待的滋味,不曾 迷恋, 不知说 不出的 爱的痛 苦,你 是否还 记得, 曾经还 有一个 人是那 样深深 的爱你 ?
11、多美的幻想,多美的你,多美的过 去,多 美的回 忆。梦 想与现 实交错 ,颓废 与纯真 相依。
12、深沉的孤独中,无法控制的一次次 回想你 的微笑 ,你的 温度, 你的纤 手,你 的话语 !一种 渴望一 种期待 一种失 落,一 种真情 ,让我 此刻如 此的难 过。

历史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张居正改革课件ppt

历史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张居正改革课件ppt
应历史潮流
1
张居正改革符合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 要,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
改革把握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脉 搏,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到了积极作用。
3
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容易获得成功,反之则易 遭失败。
改革者需要具备智慧和勇气
张居正改革在面对诸多困难和 阻力时,展现出高超的智慧和
税制改革
张居正推行了一条鞭法,将各项税收合而为一, 使税制更加简洁、透明,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增加财政收入
一条鞭法的实施也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为国 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促进经济发展
一条鞭法还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减轻了商人 的负担,使商业更加繁荣。
军事改革
加强边防
张居正加强了边防建设,修筑城墙、增加兵力,提高了国防能力 。
历史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张居正改 革课件ppt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张居正改革背景 • 张居正改革内容 • 张居正改革影响 • 张居正改革的评价 • 张居正改革的启示
01
张居正改革背景
明朝中期政治经济背景
政治背景
明朝中期,政治腐败、官场黑暗,导致社会矛盾尖锐,农民 起义频繁。
经济背景
土地兼并严重,出现财政危机,民生凋敝,社会经济发展停 滞。
张居正改革顺应了当时明朝社会的发展趋势,因此得到了广泛的支持。这也启示我们在当 今社会,要顺应时代潮流,推动改革发展。
改革要注重平衡
张居正改革的不足之处之一就是未能全面推行,这也启示我们在推动改革时,要注重平衡 各方利益,避免过于偏激。
改革需要持续推进
张居正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也随之终止。这也启示我 们在推动改革时,需要持续不断地推进,不断改进和完善。

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二单元第8课张居正改革 课件(共54张PPT)

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二单元第8课张居正改革 课件(共54张PPT)

三娘子像
三娘子庙
三娘子为明朝时蒙古右翼土默特万户首领俺答汗的妻子。俺答汗死后,主持政 务三十年,加强了与中原的政治经济联系。万历十五年(1587年)被明廷封为“忠顺 夫人”。为纪念她的功绩,遂建“三娘子庙”于美岱召内。
美岱召大殿
美岱召
汉蒙通商古道上的土井
清丈田地,推行一条鞭法
流民图
明朝中期,土地兼并剧烈,加上多年的饥荒及苛重的赋役, 流民渐多。
通过推行考成法,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 构都由内阁控制,“事权归一,法令易行”, 使张居正控制的内阁成为推行变法的中枢。
实施边防新政
居正喜建竖,能以智数驭下,人多乐为之 尽。俺答款塞,久不为害。独小王子部众十 余万,东北直辽左,以不获通互市,数入寇。 居正用李成梁镇辽,戚继光镇蓟门。成梁力 战却敌,功多至封伯,而继光守备甚设。居 正皆右之,边境晏然。两广督抚殷正茂、凌 云翼等亦数破贼有功。浙江兵民再作乱,用 张佳胤往抚即定,故世称居正知人。
张居正故居
张居正为皇帝编写的《帝鉴图说》
明张居正四书直解
整顿吏治
张居正像
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 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 朝下而夕奉行。黔国公沐朝弼数犯 法,当逮,朝议难之。居正擢用其 子,驰使缚之,不敢动。既至,请 贷其死,锢之南京。
——《明史·张居正》
考成法
考成法就是由各部衙制 定一式三份收发文簿,分别 留部衙作底本、送六科备注, 并交内阁查考。有关部门根 据道途远近、事情缓急限定 时间,月底注销,年终考查, 据此以决定赏罚升降。
——《明史·张居正》
隆庆二年至五年间,张居正与戚继光、高拱、王崇古、谭纶、 等一起整顿北边武备,并在此基础上同以俺答为首汗的蒙古右翼 诸部建立封贡互市关系,使北方边塞数十年得无事。

历史《张居正改革》课件

历史《张居正改革》课件

在他担任内阁首辅期间,他推 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
被誉为“张居正改革”。
05
张居正改革的局限与不足
改革的局限
未能全面推行
张居正的改革在某些地区未能得到全面推行,仅在部分地区得 到实施,这限制了改革的影响范围。
依赖权力的强制
张居正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权力的强制,可能引发了部分 官员和地主的反对。
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统一赋 役制度,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促进商贸
张居正放松海禁,鼓励商贸, 促进经济发展。
减轻农民负担
张居正减轻农民负担,取消部 分杂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03
张居正改革影响
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强化了明朝的统治
张居正改革通过整顿财政、加强税收、精简机构等措施,使得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得到显 著改善,统治基础得到巩固。
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
促进了思想解放
改革期间,张居正提倡思想解放,鼓励学者研究时务,推动了思想文
化的繁荣和发展。
03
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张居正的改革措施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遗产,如著名的“一
条鞭法”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世界的影响
展示了改革力量
张居正的改革展示了改革的力量,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改革可以解决国 家的根本问题,这对当时的世界各国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矛盾加剧。
财政困难
02
国家财政收入不足,支出庞大,财政赤字严重,国家经济陷入
困境。
商业发展
03
商品经济逐渐繁荣,商业资本开始兴起,但受到重农抑商政策
限制,商业发展受到压制。
02
张居正改革内容
整顿吏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是计划要干什么事,要达到什么目标,等等都要登 记清楚,并且备案;然后就是考核与核查,内阁是半 年一小考,一年一大考;最后,严格根据考核情况, 决定官员的升迁、降职,以及去留。
施行一条鞭法
一条变法的本质就是把名目繁多的赋税、徭役合编成一个, 因为是合编起来,所以原来叫“条编法”,后来讹误成了鞭子 的鞭。施行一条鞭法的最大好处主要在三个方面:
张居正正是引用孔子的这句话,是说他不会在乎那些生 前身后之名,他看重的是他的理想,是他的改革大业, 哪怕为此担上千古的骂名,他也会昂首前行。
谢谢
• 第三,万历新政之前,国防上大明王朝更是千疮百孔、疲于奔命。南有倭寇横 行,西南有少数民族暴动,西北、东北两线面临蒙古的铁蹄践踏,局势最为吃 紧。张居正主政之后,在强大的经济改革的后பைடு நூலகம்下,狠抓国防,先用俞大猷、 戚继光彻底平定了东南沿海的倭寇,又用殷正茂平息了少数民族暴动,再施反 间计瓦解了一直威胁北方的俺答。后来再派王崇古、谭纶守宣大一线,戚继光、 李成梁镇守蓟辽于辽东,从而彻底解除了北部边患。
第一,因为一条鞭法是与清丈田亩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 以自然使得大地主阶级侵吞的大量土地公之于众,这部分土地 从偷税田亩变成纳税田亩,尤其是重点的纳税田亩,这就有效 地扼制了土地兼并的情况。
第二,一条鞭法不仅把各种赋税合编成一个,也把徭役合 编了进来,也就是可以以赋税来代替徭役。你不愿出徭役,可 以出钱赎你该出的徭役。这下,农民的负担一下就合成了一个。
万历首辅 张居正
成绩
• 第一,万历新政之前,国家财政从每年巨亏300万两白银,财政赤字逐年累积。 到万历新政之后,国库每年财政盈余就能达到300万两,直到张居正去世的时 候(1582年),光中央库存白银就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1250万两,仓库储存的 粮食足够支撑10年,当时明王朝的GDP总量全世界第一。
• 除了以上这些转变,张居正还利用“考成法”整顿了官僚队伍,又治理了黄河 水患,在湖北开展填湖造田运动,以至于两湖地区成了重要的农业基地。
站队的艺术
• 严嵩与徐阶的斗争 • 徐阶和高拱的斗争
在这里体现了张居正是个实干家,也是个 理想主义者。为了实现人生的抱负与理想, 他并不会把世俗的行为标准当成他成就事业 的行动标准。
评价
“留此一段精诚在天壤间,古人所谓知我罪我,先公意 在是乎。”《张太岳集》
这个“知我罪我”的典故出自孔子。孔子编写完《春秋》 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 秋》乎!”
那意思是说我做的这些事,写的这本书,后人一定会毁 誉不一、褒贬不一的,但我只要认为这是对的,是有 价值的,不论别人如何评价说,我都会坚定地做下去。
天才
自大明王朝1471年以后,曾经产生过三位文明天下的天才 儿童。
一个是唐寅唐伯虎,一个是徐渭徐文长,这两位小时候就 是天才。然而还有一位,后人往往都不知道他曾经是个天才儿 童。他是谁?同为天才儿童的他们,后来的际遇和仕途又是如 何呢?
这些人少年时是天才,长大后却未必是治国之才! 很多天才儿童的人生轨迹都像王安石在《伤仲永》里描述 的一样“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按其原话就是“泯然众人 矣”。所以像徐文长与唐伯虎,一生狷狂愤世,郁郁而终,那 是因为他们都没能施展人生的抱负,不能算标准的栋梁之才。 他却能挑出这个怪圈,开启一段中兴的万历王朝。他是谁呢?
• 一条万里长城是实的。
• 另一条“长城”,可比那条实得还要管用, 还要实在。这条万里长城才是真正保障国富 兵强的关键,这就是他“东制西怀”的国防 战略,以及实施这一战略,培养出的像戚继 光、李成梁这样杰出的军事将领。
将理想紧紧握在手中
• 学生告老师事件 • 夺情伦理风暴 • 郦波老师的四做:
做!快做!专心做!边想边做! 有了这“四做”,人生无难事矣。
• 第二,万历新政之前,土地兼并严重,大地主阶级的土地垄断已经到了危及国 家经济命脉的地步。张居正断然推行了著名的“一条鞭法”,改革税制,清丈 田亩。到万历八年(1580年),重新核查到全国耕田数为7013976顷,比弘治 十五年(1502)增加纳税田亩近300万顷。这300万顷相当于半个荷兰,而它 出产的粮食可以养活整个欧洲。国家税收陡增将近1.5倍。
理想
• 他的幼名叫张白圭,这与他的曾祖父的一个 梦有关,然而这个梦的来源也是他的家族的 梦想,他就是这个梦想的实现者。
• 虽为天才,但实现理想的路上依然充满着坎 坷,然而他能克服这些重重地阻碍,而最终 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是常人所不能够的,常 人幼时的梦想,往往在现实的残酷之下夭折, 他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最终成为古代五大 政治家之一,大明王朝的中兴之臣张居正的 呢?
治国用人之道
• 第一,用新人,也用旧人。 • 第二,用干事的人,不用说话的人。 • 第三,用稳重的人,不用极端的人。
神奇的“考成法”
张居正要推行万历新政所面临的两大难题: 第一个问题:官僚主义。 第二个问题:变法观念。
那么,解决这两个问题得利用“考成法”。 “考成法”就是六部所有工作都必须以实事登记,
第三,所有的赋税和徭役都合成了一项,那么这时再交税 就不适合用实物交税了,变成了用银两交。白银的货币功能一 下得到彻底的释放,一个所谓的资本主义的经济萌芽,在这一 契机下,得到了一个意外的良好生长环境。
大明的万里长城
• 万历新政使国家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从这 个良性循环开始,得益于张居正修建了两条 大明王朝的“万里长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