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鼠虫害防治药物使用管理

合集下载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草原是中国的宝贵资源,不仅是我们的绿色屏障,也是草原动物和草原牧民的家园。

然而,草原上还存在着一些鼠虫害问题,这些害虫会吞噬草原上的植被,影响草原的生态平衡和牧民的生产生活。

为了保护草原资源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实施方案,对草原鼠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

一、鼠虫害防治的必要性鼠虫害对草原生态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损害植被鼠虫害会导致草原上的植被受损甚至死亡,从而影响草原的生态平衡。

比如草地贪夜蛾、蝗虫等害虫大量繁殖会导致草原上的植物数量大减,为其它害虫提供了更多的食物和栖息条件,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对草原的生态平衡造成极大的破坏。

2. 损害畜牧业草原是我国的重要畜牧业生产基地,草地鼠和其他害虫会啃食牧草,导致草原草量减少,牧草品质下降,给畜牧业带来不良影响。

鼠类繁殖能力特别强、危害毁灭性巨大,它们破坏了草原的生态平衡和生产秩序,影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草原的可持续利用。

3. 损害人类健康一些草原害虫还会传播疾病,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

比如啮齿类动物会传播鼠疫,草地蚂蚁会造成皮肤和呼吸道疾病等,这些害虫的存在不仅对草原生态造成威胁,同时也对人民健康构成危害。

因此,为了保护草原资源和生态环境,防治草原鼠虫害显得十分必要。

二、防治草原鼠虫害的措施鼠虫害防治可以采用综合治理和综合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下面列出了几个防治草原鼠虫害的措施:1. 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有利于提高土壤质量,增加植物的养分和水分吸收能力,从而增强草原的恢复和再生能力。

同时,科学施用有机物质和农药等,也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害虫的繁殖。

2. 生物控制生物控制是指利用天敌、病原体等自然生物制约和控制害虫的发生和危害的行为。

通过增加天敌种群和释放一些天敌如瓢虫、蜻蜓,就可以有效地压制草地贪夜蛾、蝗虫等害虫的繁殖。

3.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指利用某些物理手段对害虫的生理和行为发生影响,达到防治和消灭害虫的目的。

草原治虫灭鼠实施规定(最终定稿)

草原治虫灭鼠实施规定(最终定稿)

草原治虫灭鼠实施规定(最终定稿)第一篇:草原治虫灭鼠实施规定草原治虫灭鼠实施规定草原治虫灭鼠是控制草原沙化、追化、保护草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发展畜牧业的一项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治虫灭鼠工作,实现治虫灭鼠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不断提高灭治效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一、凡开展草原治虫灭鼠工作的单位,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同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切实抓好治虫灭鼠防治计划、防治措施、承包合同、人员培训和器械、药品的购置、设备维修等项工作。

二、草原虫、鼠害发生严重的地(州、盟)、县(旗),应建立健全虫、鼠害预测预报站,受畜牧主管部门领导,业务上受上一级草原业务部门的指导。

预测预报站要做好虫、鼠害调查工作,掌握虫、鼠害发生发展动态,及时向各级政府和受害区农牧民发出虫、鼠害预报,指导群众进行防治。

三、对虫鼠害发生发展动态,要及时进行研究分析,查清虫、鼠的种类、密度、危害程度和波及范围,在达到规定防治标准(见附表)时,方可进行防治。

并根据害虫害鼠时种类及其生活习性,选择适宜的灭治时间和方法,认真组织实施,确保防治效果。

四、开展治虫、灭鼠工作的地区,须经县(旗)草原业务部门根据预测预报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具体防治方案,报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组织实施。

10万亩以上的大面积飞机治虫、灭鼠要经省、自治区主管部门批准,并报农业部畜牧局备案。

五、治虫、灭鼠方法(一)化学灭治法要困地制宜地积极研究推广新药剂、新技术、先进的施药器械和简便易行的方法,来用高效、低毒,经济、安全的各种杀虫、杀鼠剂,严禁使用二次中毒和严重污染环境的药剂。

(二)生物灭治法要来取有效的措施,保护虫鼠天敌,加强生物防治科研工作,积极开展生物防治。

(三)综合防治法发动群众,采用弓箭、鼠夹等器械灭鼠。

虫、鼠害严重的草场,经防治后,应进行围栏封育,种草改良,尽快恢复植被,提高草场生产力。

六、灭治效果的检查(一)灭鼠效果检查在开展灭鼠的草原,应设置有代表性的样地,面积为防治面积的0.1%。

山西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山西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山西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规程一、引言山西草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但鼠虫害给草原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有效防治草原鼠虫害,保障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了山西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二、鼠虫害的危害1. 鼠害:鼠害主要指啮齿动物对草原植被的破坏。

啮齿动物会啃食草原植物的嫩芽、茎叶和根系,导致草原植被的减少和质量下降,严重影响畜牧业生产。

2. 虫害:虫害主要指昆虫对草原植物的破坏。

昆虫会以草原植物为食物或寄主,大量繁殖并摧毁植物的组织,导致草原植被的死亡和退化,造成草原畜牧业的损失。

三、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规程的制定原则1. 综合防治:采取多种措施综合防治鼠虫害,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2. 有针对性:根据不同的鼠虫害种类和草原地区特点,制定具体的防治方案。

3. 生态友好:选择对环境友好、不会对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的防治方法。

4. 安全可靠:选择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确保畜牧业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四、物理防治技术1. 修筑围栏:在草原周边修筑围栏,阻止鼠害和昆虫的进入。

2. 挖掘壕沟:挖掘壕沟可以阻止鼠害和昆虫的侵入,同时也可以改善草原排水状况。

3. 建设防风林带:建设防风林带可以有效减少草原鼠虫害的发生,同时也可以减轻草原的风蚀。

五、生物防治技术1. 引进天敌:通过引进天敌来控制鼠害和昆虫的繁殖。

例如,引进天敌鸟类捕食鼠害,引进蜂类寄生昆虫控制草原蝗虫的繁殖。

2. 使用生物杀虫剂:利用天然的生物杀虫剂,如杀虫菌、寄生性线虫等,来防治草原虫害。

六、化学防治技术1. 农药喷洒: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控制草原鼠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但要注意农药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以免对生态环境和人畜产生危害。

2. 草原药包投放:将草原药包投放到草原区域,通过药包中的药物释放来控制鼠害和昆虫的繁殖。

七、技术规程的实施与管理1. 制定防治计划:根据草原鼠虫害的发生情况,制定年度的防治计划,明确防治措施和时间节点。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鼠虫害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草畜平衡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鼠虫害,制定一套科学的防治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预防、监测、防治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一、预防草原鼠虫害的预防是防治工作的基础,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鼠虫害的发生,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1. 加强饲养管理通过改进草场管理,提高牲畜的饲养水平,可以减少牲畜对草原的破坏,从而降低鼠虫害发生的机率。

饲养管理应包括定期清理灌木、杂草,控制牲畜饲养密度,合理安排放牧区域和时间。

2. 维护草原生态平衡加强对天敌的保护,增加猛禽、狼、狐等捕食鼠虫动物的数量,维护草原生态平衡。

同时,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避免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3. 推动综合防控利用多种防控措施综合防治鼠虫害。

例如,采用美洲草蛉、洋蜂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使用无毒鼠药进行化学防治,以及采用机械灭鼠等措施进行物理防治。

二、监测草原鼠虫害的监测是及时了解鼠虫害发生和演变趋势的重要手段,通过监测数据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建立监测网络在草原重点地区建立鼠虫害监测网络,配备专业的监测人员,定期采集和记录鼠虫害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

2. 实施多种监测方法结合人工观察、陷阱捕捉、诱虫灯、遥感技术等多种方法进行鼠虫害的监测,提高监测效果和准确率。

3.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建立鼠虫害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监测数据的即时传递和共享,提高防治工作的协调性和效率。

三、防治针对草原鼠虫害的不同类型和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及时控制鼠虫害的扩散,减少损失。

1. 机械灭鼠对草原鼠虫害的严重地区,可采用机械捕杀鼠类的方式进行防治。

例如,利用鼠夹、鼠笼等工具进行捕杀,减少鼠害的数量。

2.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生物(如美洲草蛉、洋蜂)作为防治剂,对鼠虫害进行生物防治。

通过提高天敌数量,降低鼠虫害的繁殖率和发生程度。

3. 化学防治在鼠虫害发生高峰期,可采用无毒鼠药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草原鼠害主要防治方法

草原鼠害主要防治方法

食 作 物 和 萝 卜、 胡萝 卜 等蔬菜 ( 需 Βιβλιοθήκη 饵 料 切成 大 约 0 . 5
c n l ×l c m×5 c m大 小 , 风 干至 含 水最 5 0 %以下 备用 ) 。 称 取 原药 重 为 饵 料 重 的 0 . 0 3 % ~0 . 0 4 %( 另 有 配 制 要 求 的药 品请 按 说 明 书配 制 ) 。将 原 药 加 入温 水 中 , 加水重 为风干饵料重 的 2 0 %, 药液拌 匀后 , 将 饵 料 装 入拌药槽 , 将 药 液 淋 在 饵 料 上拌 匀 后再 风 干 至 含 水量
夹密 度 , 置 夹 时应 在 洞 口 3 0 C I T I 以外 , 将 夹 置 于主 鼠道
= = = 苎 ,
1 . 2 . 2 地上 弓形 箭
找 出老巢 所在 位置 ,距 老巢 1 ~2 m
处开 1 个洞 口, 洞 口上 架设 弓形 箭 , 弓形 箭 的 高低 可通
探 针尖部有 四处碰壁感 觉时 , 找 洞失败 , 需 用 钢 制 探 针 重新 探 洞 ; 当 向 某 一 方 向晃 动 时 木 制 探 针 尖 部 有 碰 壁 感觉 , 而 向另一方 向晃动 时无碰壁感 觉 , 此 时 无 碰
壁 感 觉 方 向 即为 洞 道 方 向 , 探 找洞道成 功 , 提 出 木 制
2 . 1 . 1捕 鼠 夹
利用 捕 鼠夹捕 鼠 主要 应选 好 诱 饵 , 一 般
鼢 鼠 洞 道 箭 的 埋设 方 法
常用 诱 饵 有 花 生 米 、 玉米 粒 、 大 豆 粒 等 。捕 鼠前 , 应 根 据 捕 杀对 象 选择 适 宜 的 鼠夹 型号 ,如 捕 杀 布 氏 田 鼠 、 长爪 沙 鼠 、 达 乌 尔 鼠兔 等 鼠 类 选 用 中 型 夹 , 如 捕 杀 大 沙鼠 、 高原 鼠兔 、 黄 鼠类 鼠 应选 用 大 型夹 , 如捕 杀 普 通 田鼠 、 黑线仓鼠 、 小 毛 足 鼠时 应 选 用 小 型 鼠夹 。 利用 捕 鼠夹 捕 鼠时 ,应 根据 实 地 鼠类 密 度选 择 置

山西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山西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山西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摘要:一、引言二、草原鼠虫害的危害三、山西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规程1.鼠害防治技术2.虫害防治技术四、防治措施的实施与监管五、结论正文:一、引言草原鼠虫害防治是草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和确保我国草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我国草原鼠虫害发生程度逐年加重,对草原土地质量、水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此,研究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技术规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山西为例,探讨了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二、草原鼠虫害的危害草原鼠虫害是指草原生态系统中鼠类和昆虫对草原植物的过度啃食、挖掘等活动,导致草原生态失衡、草原生产力下降的现象。

鼠虫害对草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破坏草原植被:鼠虫害导致草原植物被大量啃食,使草原植被覆盖度降低,土壤水分蒸发加快,加剧了沙漠化进程。

2.影响草原生态系统平衡:鼠虫害导致草原食物链的破坏,影响了鸟类等天敌的生存,进一步加剧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失衡。

3.降低草原生产力:鼠虫害使草原植物生长受阻,导致草原生产力降低,影响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山西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规程(一)鼠害防治技术1.物理防治:采用鼠夹、鼠笼等工具进行捕捉,结合挖洞、灌水等方法降低鼠类繁殖能力。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如蛇、猫等捕鼠动物进行生物防治。

同时,推广疫苗防治技术,通过接种疫病疫苗降低鼠类种群密度。

3.化学防治:在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规定的前提下,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

(二)虫害防治技术1.生物防治:利用昆虫的天敌如鸟类、昆虫病原菌、昆虫生态调控剂等进行生物防治。

2.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注意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3.植物防治:选用抗虫草种进行混播,提高草原抗虫能力。

四、防治措施的实施与监管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确保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一、背景草原鼠虫害是当前农业生产中严重威胁农民收入和粮食安全的问题之一。

为了有效防治草原鼠虫害,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综合治理措施1.生态调控通过加强对草原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减少鼠虫滋生的环境。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是有效防治鼠虫害的基础。

2.生物防治引进天敌、益鸟等生物控制剂,实施生物防治,降低农草害虫发生率。

同时,加强对天敌和益鸟的保护,促进其种群的增长,增加生物防治的效果。

3.化学防治在必要的情况下,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但是,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进行施药,以确保对环境和人体的安全没有负面影响。

4.物理防治采取物理手段,例如设置防护网、搭建隔离网等,有效阻止鼠虫的侵入和繁殖。

此外,经济林带的建设也可加强阻止鼠虫进入农田的效果。

三、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对草原鼠虫害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为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提供依据。

2.制定草原鼠虫害防治计划根据调查结果和农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防治计划。

包括实施不同领域的综合防治措施,如农业、生态、农药、物理防治等。

3.宣传教育采取多种途径,向农民普及草原鼠虫害防治的知识和方法。

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和能力。

4.组织实施建立专门的防治组织,负责协调各项工作的实施。

加强与农民的沟通,协助他们掌握防治技术,落实防治措施。

5.监测评估建立草原鼠虫害的监测体系,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防治措施,保证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经费保障草原鼠虫害防治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政府应提供必要的经费,同时可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农业保险机制,为农民提供防治风险的保障。

五、效益评估定期对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进行效益评估,统计防治效果和实施成本,进一步改进防治措施,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总结草原鼠虫害防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才能有效地保护农业生产和草原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草原鼠虫害的几种防治方法

草原鼠虫害的几种防治方法

草原鼠虫害的几种防治方法草原鼠虫害是指在草原地区,由于鼠类和虫类的大量繁殖和侵害,导致草原植被损失严重,给草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现象。

为了有效防治草原鼠虫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防治方法。

一、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生物来控制鼠类和虫类的繁殖和侵害。

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引入天敌动物、放养天敌昆虫和微生物制剂等。

比如,可以引入猫头鹰、狐狸等天敌动物,它们是鼠类的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鼠类的繁殖。

同时,还可以放养寄生虫或捕食性昆虫,如蚂蚁、蜻蜓等,它们能够控制一些害虫的数量。

二、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药剂来控制鼠类和虫类的繁殖和侵害。

常见的化学防治方法包括喷洒杀虫剂、毒饵等。

在选择化学药剂时,需要注意药剂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选择对目标害虫有高效杀伤力的药剂,并按照正确的剂量和方法使用。

三、机械防治机械防治是指利用机械设备来控制鼠类和虫类的繁殖和侵害。

常见的机械防治方法包括用捕鼠器捕捉鼠类、用粘虫板和灯光陷阱捕捉害虫等。

这些方法主要适用于小面积和密度较低的鼠虫害区域,可以有效地减少害虫数量。

四、药物防治药物防治是指利用药物来控制鼠类和虫类的繁殖和侵害。

常见的药物防治方法包括喂食草原鼠类毒饵、喷洒杀虫剂等。

在使用药物防治时,需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方法,避免对非目标生物造成伤害,并遵循相关的安全规定。

五、生态防治生态防治是指通过调整生态环境,改善草原生态系统,从而减少鼠类和虫类的繁殖和侵害。

常见的生态防治方法包括合理的放牧管理、植被恢复和生态补偿等。

通过科学的放牧方式,可以降低鼠类和虫类的食物供应和生存空间,从而减少害虫数量。

同时,通过恢复草原植被,增加植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抗力,减少害虫的侵害。

草原鼠虫害的防治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机械防治、药物防治和生态防治等。

在实际防治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或综合应用多种方法,以达到有效控制害虫数量,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原鼠虫害防治药物使用管理
草原鼠虫害防治药物使用管理
前言
农药鼠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业有害生物的应急防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但由于缺少科学常识,不注意日常的使用管理,将农药、鼠药随意存放,被当作饮料、调料、食品被误喝误吃,在使用过程中未按照药物使用管理规定引起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

根据调查资料的表明,导致我国农村人口中毒的毒物类中-农药和鼠药列为前两位。

农药占29.22%,鼠药占28.6%。

为确保我们在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中的用药安全,避免发生人畜中毒事件,现就草原鼠虫害防治药物的使用管理注意事项归纳如下
一、科学用药的原则
使用农药防治草原有害生物的原则是:“安全、有效、经济”,对人类的安全应放在第一位。

安全使用农药应遵循以下原则:严格按照说明规范使用。

使用前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农药安全使用规定》,明确使用方法和使用范围。

施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草、鼠害,是夺取农业丰收的重要措施。

如果使用不当,亦会污染环境和农畜产品,造成人、畜中毒或死亡。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特作如下规定:
一、农药分类
药物的储存和保管
(一)人员要求:库房保管人员必须具有初中以上文化、身体健康、有经验、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掌握农药基本知识和和安全知识的成年人担任。

(二)库房要求:鼠虫害防止药物存放应设专用库房,与居民区、水源分开,四周封闭并留有消防通道。

库房地面平滑、不渗漏、结构完整、干燥、通风良好,地面、天花板采用耐化学腐蚀材料,易清洗。

库房内设置隔离工作间,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灭火器、水桶、铁锹等)和急救药箱(解毒药物等)。

(三)存放要求:有完整无损的包装和标识,包装破损或无标识的立即处理;不同种类药物应分开存放,避免阳光直射,保持通风,采取防潮防渗措施;库房中避免存放对农药品质有影响的其他药物;严禁与食品、粮食、饲料、种子等一起存放。

(四)库房管理要求:
1、严格执行药品入库、出库登记制度,入库时要检查包装
和标志,记录品种、数量;出库的药品质量要可靠,包装标志完整,有使用说明书。

2、定期检查存放的药物是否符合存放要求的规定,定期维护
库房内通风、照明、消防设施,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3、定期清扫库房,保持干净整洁。

4、进入高毒药物存放库房的人员,必须佩带防护面具,穿
用防护服装。

三、药物的安全使用
(一)在开启药物包装、称量配置和使用中,操作人员应戴用必要的防护器具,要小心谨慎,防止污染。

(二)使用人员要求:
1、使用药物人员必须选派身体健康的成年人担任,必
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必要技术和熟悉所使用药物的性能。

2、严禁孕妇、哺乳期妇女参与药物配制和施药作业。

(三)药物配置要求:
1、配药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书开启包装、选用配置方法
和器具;按照规定或推荐的药量和稀释倍数定量配制;不得直接用手接触,应用工具搅拌。

2、药物称量、配制应根据药品性质和用量进行,防止
溅洒和散落。

3、配置药物应远离住宅区、畜舍和水源,药物随配随
用,开装后余下的药物应封闭在原包装内,不得随意转移(比如换瓶),要妥善放置,一定要存放到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4、配药器械要专用,每次用后要清洗干净。

但不要在
河流、小溪、井边等地清洗,防止污染水源。

(四)施药的一般规定
1、施药前的要求:选用合适的药物,在保证防治效果
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毒性最低、残留低的药物品种(如推广使用生物微生物制剂印楝素、苦参碱等);根据药物剂型和防治对象确定安全有效的施用方法;配备合适的防护用具;
确保施药器械完好,备足水、清洗剂、急救药品和必要的修理工具;在施药前应向拟施药地区及周边群众发放明白纸,告知施药区域、注意事项等。

2、施药时的要求:施药人员必须佩带相应的防护装备;施药作
业中,施药人员不准喝酒、吸烟、饮水、进食,不得直接接触皮肤;施药作业中,作业人员要始终处于上风向位置,不许进入已喷洒药物的的区域,雨天、大风和高温天气中午不得进行作业;连续工作不超过5天;
*非施药人员严禁在施药区停留;凡已经施过高毒药物的
区域,应设立醒目标志;放置在野外的药物及施药器械,
必须有专人看管;施药过程中,施药人员如出现中毒症
状,要立即离开现场,送医院救治。

*农药的空容器和包装需妥善处理(砸碎、掩埋、焚烧等),
不得随意丢弃,以免污染环境,甚至危害人畜安全。

3、施药后的要求:施过药的地方要竖立明显标志,在一定时间内禁止放牧、割草、挖野菜,以防人畜中毒。

剩余或不用的药物应完整进行包装后送回库房;施药器械应清除残药,洗净后存放;应做好施药记录,内容包括:药物名称、防治对象、用量、范围、时间;施药人员的防护器具及时进行清洗,消除污染。

四、注意个人防护施药人员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防护用
品,严格按使用说明使用;防护用品用毕,应及时清洗,维护,存放于清洁、干燥的室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