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鼠害的防治

合集下载

草原鼠害防治工作方案(全文)

草原鼠害防治工作方案(全文)

草原鼠害防治工作方案(全文)根据省林业和草原局下发的《省2021年草原鼠害防治实施方案》要求,为有效预防控制鼠害蔓延,维持生态安全,结合县草原鼠害发生情况,特制定县2021年草原鼠害防治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实行预测预报和防治相结合,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严格控制害鼠种群数量,防止草原鼠害暴发,提高草地综合生产能力,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地牧业可持续发展。

二、防治原则为了做好我县草原鼠害防治工作,我们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二是突出重点,强化监测,综合治理,保证防效;三是集中力量,连片防治,统防统治,灭效与环保并重;四是统一管理,分级负责。

统一确定建设内容,统一采购药品和设备,统一进行督促检查,从而使草原鼠害防治工作更加规范,更具示范作用。

三、实施步骤与方法防治区域。

防治重点区域为大沙河林场施业区110公顷,东清林场施业区170.83公顷,,明月林场施业区200.64公顷,福兴林场施业区111.61,,石门林场施业区76.32公顷,五个林场共计669.4公顷。

防治措施。

采用以大面积统一投放不育灭鼠剂为主,我县使用莪术醇不育灭鼠剂,进行一次性饱和投饵,药剂投放量为每公顷1.5公斤,通过控制鼠群繁殖,从而实现鼠害的有效控制。

实施办法。

鼠害统一防治工作由县林业局生态修复科组织实施,负责制定全县草原鼠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建立灭鼠示范区,并负责当地草原鼠害统一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保证计划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组织实施各防治区域在推进草原鼠害防治工作中,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按照操作程序认真组织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要抓住关键时期和重点环节,细化防治目标和任务,强化督导和指导,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把落实工作抓紧抓好。

四、管理与督导成立县林业局草原鼠害防治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由生态修复科科长担任,成员有生态修复科、国有林总场、计划项目科、财务科、林政科及各国有林场。

草原生态建设中鼠害防治措施

草原生态建设中鼠害防治措施

草原生态建设中鼠害防治措施摘要:鼠害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害鼠,对草原生态建设产生了极大的威胁,严重影响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鼠害防治是草原生态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充分运用先进技术与管理措施,科学有效地开展鼠害防治工作。

故此,文章对草原鼠害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鼠害特点,提出了加强鼠害治理建议,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参考,并助力我国草原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草原生态建设;鼠害防治;措施引言:目前,我国草原鼠害防治主要采取物理和化学方法,即采用“毒饵”、“毒针”、“毒圈”等方式,结合使用专业灭鼠工具进行灭鼠。

但目前草原鼠害防治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即化学方法严重影响草原生态体系,物理方法在充分控制鼠害方面尚有欠缺,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不断改进治理技术与方法,从而确保治理效果。

一、草原鼠害的影响近年来,鼠患对草原生态建造产生了一定影响,鼠在其成长期间,必须通过掘洞才能存活,而掘土会对草地植被的正常发育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而导致草地的退化。

大部分草原地区的植物都受到了老鼠的摧残,一些区域更是光秃秃一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另外,通常来说,鼠患所携带的病菌数量很多,这种病菌不但传染性很高,而且能够经由多种方式向人与动物进行传染,对人和动物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1]。

有资料显示,在世界范围内,由鼠类所引起的各种传染病已经达百余种之多,而在这些传染病之中,又以鼠疫病最为严重。

二、加强鼠害治理建议(一)加大资金投入在草原鼠害防治工作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只有建立健全资金保障机制,才能为草原鼠害防治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在资金投入方面,需要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投入,确保草原鼠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此基础上,可以采取政府引导、企业投资、社会参与的方式筹集资金,确保草原鼠害防治工作顺利开展[2]。

同时,各级政府还应在草原鼠害防治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鼠害防治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甘南草原鼢鼠的防治措施分析

甘南草原鼢鼠的防治措施分析

甘南草原鼢鼠的防治措施分析甘南草原鼢鼠(Microtus fuscus)是我国分布最广泛的鼠类之一,其数量庞大且繁殖能力强,常常对农田、林业和牧业等经济活动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有效控制甘南草原鼢鼠的数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1.生态调控措施:甘南草原鼢鼠是一个典型的农田害鼠,其数量的多寡和分布范围与农田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可以通过合理调整农田生态环境,降低其生存和繁殖条件,从而达到控制数量的目的。

加强农田整理和管理工作,保持土地平整,并减少杂草和野生植物的生长,以减少甘南草原鼢鼠的食物来源和栖息环境。

2.化学防治措施:对于密度较高的甘南草原鼢鼠群体,可以采用化学药剂来进行防治。

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毒饵和熏蒸剂。

毒饵是将草饲料或谷物等作为载体,加入毒杀鼠类的药物,如氟鼠灵等,放置于鼠穴周围或运动路线上,以诱饵甘南草原鼢鼠食用。

熏蒸剂主要通过向鼠穴内喷洒或散布杀鼠气剂,以达到熏杀甘南草原鼢鼠的目的。

3.生物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病原体和竞争种等生物因素来防治甘南草原鼢鼠的方法。

甘南草原鼢鼠的天敌包括猛禽类、猫科动物和犬科动物等。

可以通过增加天敌的数量和种类,如设置人工巢穴、安装禽、兽类捕食者保护措施等,来减少甘南草原鼢鼠的数量。

还可以利用病原体和竞争种来降低甘南草原鼢鼠的繁殖和生存能力。

通过引入对甘南草原鼢鼠有专一性寄生作用的病原体,如鼠疫硫化菌等,来控制其数量。

4.物理防治措施:物理防治主要是指利用物理手段来阻止甘南草原鼢鼠的活动和繁殖。

常用的物理手段包括设置障碍、建立隔离带、挖掘护树沟等。

在农田周围设置宽度一定的隔离带,通过挖掘护树沟和栽植某些植物,来隔断甘南草原鼢鼠的活动通道,减少其入侵农田的可能。

甘南草原鼢鼠的防治措施需要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包括生态调控、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

只有在全面了解甘南草原鼢鼠的生态习性和危害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实际条件和防治需求,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草原鼠害主要防治方法

草原鼠害主要防治方法

食 作 物 和 萝 卜、 胡萝 卜 等蔬菜 ( 需 Βιβλιοθήκη 饵 料 切成 大 约 0 . 5
c n l ×l c m×5 c m大 小 , 风 干至 含 水最 5 0 %以下 备用 ) 。 称 取 原药 重 为 饵 料 重 的 0 . 0 3 % ~0 . 0 4 %( 另 有 配 制 要 求 的药 品请 按 说 明 书配 制 ) 。将 原 药 加 入温 水 中 , 加水重 为风干饵料重 的 2 0 %, 药液拌 匀后 , 将 饵 料 装 入拌药槽 , 将 药 液 淋 在 饵 料 上拌 匀 后再 风 干 至 含 水量
夹密 度 , 置 夹 时应 在 洞 口 3 0 C I T I 以外 , 将 夹 置 于主 鼠道
= = = 苎 ,
1 . 2 . 2 地上 弓形 箭
找 出老巢 所在 位置 ,距 老巢 1 ~2 m
处开 1 个洞 口, 洞 口上 架设 弓形 箭 , 弓形 箭 的 高低 可通
探 针尖部有 四处碰壁感 觉时 , 找 洞失败 , 需 用 钢 制 探 针 重新 探 洞 ; 当 向 某 一 方 向晃 动 时 木 制 探 针 尖 部 有 碰 壁 感觉 , 而 向另一方 向晃动 时无碰壁感 觉 , 此 时 无 碰
壁 感 觉 方 向 即为 洞 道 方 向 , 探 找洞道成 功 , 提 出 木 制
2 . 1 . 1捕 鼠 夹
利用 捕 鼠夹捕 鼠 主要 应选 好 诱 饵 , 一 般
鼢 鼠 洞 道 箭 的 埋设 方 法
常用 诱 饵 有 花 生 米 、 玉米 粒 、 大 豆 粒 等 。捕 鼠前 , 应 根 据 捕 杀对 象 选择 适 宜 的 鼠夹 型号 ,如 捕 杀 布 氏 田 鼠 、 长爪 沙 鼠 、 达 乌 尔 鼠兔 等 鼠 类 选 用 中 型 夹 , 如 捕 杀 大 沙鼠 、 高原 鼠兔 、 黄 鼠类 鼠 应选 用 大 型夹 , 如捕 杀 普 通 田鼠 、 黑线仓鼠 、 小 毛 足 鼠时 应 选 用 小 型 鼠夹 。 利用 捕 鼠夹 捕 鼠时 ,应 根据 实 地 鼠类 密 度选 择 置

甘南草原鼢鼠的防治措施分析

甘南草原鼢鼠的防治措施分析

甘南草原鼢鼠的防治措施分析甘南草原鼢鼠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会对农田、林地和牧场等地造成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来控制甘南草原鼢鼠的数量和扩散。

一、生物防治措施1.引入捕食者:可以引入天敌如猫科动物、犬科动物、猛禽等捕食鼢鼠,有效降低鼢鼠的数量。

但引入天敌需要注意生态平衡,避免引入的天敌也成为其他生物的威胁。

2.鼢鼠草药:有些植物具有驱赶和杀死鼢鼠的作用,可以将这些植物种植在农田和牧场周围,形成一道草药防线,阻止鼢鼠进入。

如红丝线、百里香等。

二、物理防治措施1.打捕鼠夹:在田地里设置捕鼠夹,利用食物、嗅味等吸引鼠类,然后让鼠类进入陷阱被捕杀。

这种方式适用于小规模农田和果园。

2.电子震动器:在农田和牧场周围安装电子震动器,通过辐射声波和振动来驱赶鼢鼠。

这种方法无需人力参与,对环境影响较小。

3.围栏与挖沟:设置合适的围栏和挖沟,防止鼢鼠进入农田和牧场,以减少损失。

围栏应埋入地下一定深度,以防止鼢鼠挖洞进入。

三、化学防治措施1.毒饵:可以利用特制的毒饵来灭杀鼢鼠。

毒饵应放置在鼢鼠常出没的地方,并注意放置数量和浓度,避免其他动物误食。

2.熏蒸剂:可以利用熏蒸剂对鼢鼠的巢穴、通道和栖息地进行熏蒸,达到杀死鼢鼠的目的。

但使用熏蒸剂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时机,避免对土壤和环境造成污染。

四、综合防治措施在实际防治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措施的综合应用,如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的结合、化学防治与物理防治的结合等,以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同时还应加强草地和农作物的管理,保持田间卫生,并加强监测和预警,提前制定防治方案。

甘南草原鼢鼠的防治措施需要综合考虑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并且需要在实施过程中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实现有效的防治效果。

刍议草原鼠害防治原因目标与措施

刍议草原鼠害防治原因目标与措施

刍议草原鼠害防治原因目标与措施
草原鼠害是指入侵草原地区的各种啮齿类动物对草原资源造成的破坏。

破坏草原植被,损害草原生态系统平衡,严重危害草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安全。

草原鼠害的主要原因:
1.生态环境变化带来的草原退化和生态不平衡,使草原鼠害数量增加,成为威胁草原
生态平衡的主要因素。

2.气候变化也是导致草原鼠害的重要原因。

气候干燥、降水少,加之气温高,给草原
鼠类繁殖创造了条件。

3.人类活动影响也是草原鼠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过放牧、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草原资
源等行为导致草原生态的破坏和恶化,从而影响了草原鼠类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条件。

针对草原鼠害威胁草原生态和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恢复草原植被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从根本上解决草原
鼠害问题。

2.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控制草原鼠害。

如采取生物灭鼠:利用天敌控制鼠害,如鸢、鹰、狐、猫等;化学灭鼠:利用毒饵或毒杀鼠害;物理灭鼠:利用围栏、灭鼠器、烟幕等
控制鼠害。

3.加强草原管理和资源利用。

开展草原土地整治和草场生态畜牧业,促进牧民和畜牧
业发展,防止草原过度开发,实现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安全。

4.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撑。

加强草原鼠害监测和防控技术研究,开展技术培训和推广,提高草原鼠害防治水平和效果。

综上所述,加强草原鼠害防治工作,需要综合考虑草原生态破坏和人为因素,从生态、管理和技术等多层面入手,切实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推动草原可持续利用和生
态安全建设。

甘南草原鼢鼠的防治措施分析

甘南草原鼢鼠的防治措施分析

甘南草原鼢鼠的防治措施分析甘南草原是一个草原资源丰富的地区,但是鼢鼠的滋生和繁殖却让当地的农民和环境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甘南草原的发展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会介绍甘南草原鼢鼠的防治措施并进行分析。

首先,物理防治措施是目前甘南草原防治鼢鼠主要的方式之一。

在农业生产方面,农民可以利用围栏、障碍、沟渠等措施防范鼢鼠的入侵。

在甘南草原,农民们会在田地的四周挖掘深度达到一米的沟渠,并且将一个个的沟渠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防鼠护坎。

这些沟渠可以起到一定的屏障作用,防止鼢鼠穿越进入农田,从而减少农田损失的发生。

此外,农民还会在田间搭建一些鼠害专用的滚轮、倒鼠夹、捕鼠笼等工具来捕杀鼢鼠。

这种方式虽然比较原始,但是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

其次,化学防治措施同样也是防治鼢鼠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化学防治方面,农民会利用灭鼠剂等化学物质对鼢鼠进行灭杀。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式不仅污染环境,对人身健康也会造成威胁,因此应该谨慎使用,并且要严格按照标准使用灭鼠剂。

同时,应该在使用灭鼠剂的同时注重环保,及时处理药物残留和废弃物,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最后,人工防治措施也是甘南草原防治鼢鼠的一种有效方式。

人工防治即以人工管理和干预为手段,通过调节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来达到防止鼢鼠滋生和繁殖的目的。

在人工防治措施中,农民可以通过选址选择生态适宜区域进行农业生产,减少不利于鼢鼠滋生的条件。

此外,还可以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推广耕地轮作制度,适时更换作物种类等方式保持农业生态平衡,达到防止鼢鼠发生的效果。

综上所述,甘南草原鼢鼠的防治措施有很多,但是不同防治措施有其优劣之处。

物理防治虽然安全可靠,但是构造成本比较高;化学防治效果明显,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忽视;人工防治成本相对较低,且防治效果显著,推广的范围也比较广。

因此,在进行防治措施的选择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配套措施和成本效益,采取最合适的措施才能取得最好的防治效果。

草原环保灭鼠措施方案

草原环保灭鼠措施方案

草原环保灭鼠措施方案一、背景介绍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之一,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草原资源,还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和旅游业产业区。

然而,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草原生态环境破坏情况日益严重,其中,草原鼠害是非常突出的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了草原的生态稳定和经济发展。

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对鼠害进行有效控制和治理。

二、鼠害的危害草原鼠害主要指鼠类在草原上的密度增加和对草原植被的大量食害和可能引发的草原野火等环境问题。

具体表现为:1.草原植被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草原生态系统逐渐失去平衡;2.鼠害对草原畜牧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导致畜禽粮草资源的减少;3.鼠害严重的影响草原的旅游业和开发利用等经济产业。

三、草原环保灭鼠措施方案1. 机械灭鼠机械灭鼠是指通过人工加工的设备和器械对草原鼠害进行灭鼠的控制方法。

机械灭鼠的方法主要有:1.泵式捕捉器:该捕捉器由一个弹簧压板、一个桶和一个泵组成,使用时将捕捉器置于鼠洞上面,将泵活塞压下,将气体压入鼠洞,当鼠从洞里经过时,被压簧板压住,落入桶中。

2.超链接捕鼠器:该方法是在草地上手动埋设一定数量的深穴,然后在深穴四周放置油盘,并在油盘上加入恶臭的液体和草饲料,引诱鼠进入。

当鼠跳到油盘上后,由于地势低洼和液体的恶臭,鼠无法逃脱,最终死亡在深穴里。

3.喷雾或冻结灭鼠:草原鼠害常常在荒野地区,常常只能使用喷雾进行灭鼠。

在雾化物中加入草饲料,可以有效地吸引鼠进入雾气区域,达到灭鼠的效果。

此外,也可以使用液氮等冻结鼠害物资来冻死鼠害。

2. 天敌灭鼠天敌灭鼠是指通过天敌对鼠进行控制或者预防。

常用的天敌有猫、鹰、鹞、犬和猫鼬等。

但是在草原上,由于野生天敌数量较少,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野生天敌的数量,如增殖、引种等。

3. 化学灭鼠草原环保管理中使用化学灭鼠主要包括毒饵灭鼠和药物灭鼠。

毒饵灭鼠是指通过药饵杀死鼠害,该方法具有快速有效、使用方便等优点。

但是毒饵灭鼠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小心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原鼠害的防治
摘要:吉林省是中国八大牧区之一,草原总面积584.22万hm2,可利用面
积达437.9万hm2。近年来鼠害发生严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生态环
境和水土保持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加剧了草原退化和沙化。所以对草原鼠害
加以防治,逐步恢复草原,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草原鼠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
0099-1
草原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是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保障畜牧业发展,
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由于老鼠入侵草地,大量繁
殖,把草地挖掘了很多洞,造成洞上面的土壤和牧草失去地下水资源的补充;
同时,打洞切断了植物根系,导致牧草干枯,成片死亡。防治鼠害是当务之
急。
1 分布在东三省的常见鼠种
1.1 地下鼠
1.1.1 草原鼢鼠 别名:瞎老鼠,体长145-230mm,其洞穴复杂,距地表一
般在1-2m处,最深可达2.5m。
1.1.2 东北鼢鼠 体长158-232mm,巢穴距地面1.5-2.5m,最深达3m以
上。
1.2 地上鼠
1.2.1 长爪沙鼠 别名:黄耗子,体长100-130mm,窝巢距地面50-150cm。
1.2.2 达乌尔黄鼠 别名:大眼贼,体长180-210mm。
2 鼠害的防治方法
2.1 地下鼠害的防治
2.1.1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常用药剂为“抗凝血剂”类,如:氯敌鼠钠盐、
溴敌隆等。用萝卜、马铃薯等做饵料,把饵料切成大约0.5×1×5cm大小,风
干到含水量50%以下备用。秤取原药重为饵料重的0.03-0.04%(有特殊配置要
求的药品除外),将原药加入温水中,加水量为风干饵料重的20%,药液和饵
料充分拌匀后,风干,即可使用。
(1)插洞投饵方法:用钢制探针探找鼠洞道,探针直径约1cm,长60-
80cm。感觉找到洞道时慢慢提出探针,之后,再用木制探针从针口处再次插入
洞道中,木制探针的直径约1.5cm,长30-40cm,用木制探针在洞道中旋转晃
动,当探针尖部有四处碰壁的感觉时,说明不是洞,需用钢探针重新探洞,当
向某一方向晃动时木探针尖部有碰壁的感觉,而向另一方向晃动无碰壁感觉,
则无碰壁感觉的方向即为洞道方向,洞就找到了,提出木探针,用镊子或毒饵
勺取5-6粒毒饵投入洞内,然后用湿土捏成团状把针孔封严即可。
(2)开洞投饵方法:在洞道上,挖一个上粗下细的洞,把洞内的宣土掏
净,用长柄勺把毒饵投放到洞道的深处,然后用草皮将洞口封严。
2.1.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指利用捕鼠器械消灭鼠害的方法。常见的捕鼠
器械有弓形夹、箭类、吊钩类。
利用地下鼢鼠怕风畏光的习性,开洞捕鼠。先寻找老巢,据老巢1-2m处开
洞,洞口内30cm处先放一湿软土球,土球直径应小于洞道直径1-2cm,在地下
洞口设置地箭,挂箭后,洞道箭前端放入洞口内,使挡土板刚好与土球接触,
箭后端用草皮土块挡住即可。然后,每隔2h检查一次,清理掉死鼠。
2.2 地面鼠害的防治
2.2.1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鼠害的优点是防治速度快,杀灭效果好,治理成
本低。使用的饵料有大麦、稻谷、玉米等。
在毒饵大量配置之前,用少量配好的毒饵进行室内喂毒和野外投饵实验,
以此检验毒饵的杀灭效果。当新毒饵符合标准后,再大量生产毒饵。
(1)人工投饵灭鼠:多人排成“一”字型同时向前推进,平均每人控制投
饵宽度10m,每个洞口前10cm以外的鼠道两侧散投毒饵10-15粒,不得将毒饵
堆放洞口中,避免造成家畜中毒或害鼠拒食,对于洞口密度较高且集中连片的
地块,可采取空中抛撒毒饵方法,平均每平方米落粒数6-7粒,最多不得超过
10粒。
(2)机械投饵灭鼠:机械投饵宽度在20m左右,行驶速度10km/h。每天
核对作业范围,避免重复和漏放,饵料投放量参照人工投放量。
2.2.2 物理防治 在农村,捕鼠器械的使用有效地控制了鼠害,捕鼠器制作
方法简单,效果好。常见的有捕鼠夹、粘鼠板和吊弓等捕鼠器械。
(1)捕鼠夹:一般选用玉米粒、大豆粒等为诱饵,根据实地鼠类密度选择
置夹密度,置夹时应在洞口30cm以外,将夹置于主鼠道两侧10-20cm处,鼠夹
开口方向朝向跑道,同一位置只能摆放一只鼠夹。每隔2-3h检查一次,及时将
捕到的鼠移除掩埋。
(2)吊弓:吊弓是捕鼠器械之一,它捕获率高,使用方便。架设方法:钓
竿削尖处与地面成60度角插入土中,插后下压杆稍在洞口上方,吊绳钩插在距
洞前20cm处,钩尖指向洞口,将钓竿略向下压的同时,将吊钩节挂于吊钩尖
上,调整吊绳上端距离使它张紧,末端环形套置于洞口上,即可。
2.2.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鼠类天敌对害鼠进行防治和控制。
(1)招鹰灭鼠:草原上鼠类天敌资源很丰富,以鹰类为例,一只猫头鹰每
年可吃掉1000多只老鼠。人工建造鹰巢,给鹰提供栖息和觅食环境,使更多的
鹰类参与捕鼠。
(2)养狐灭鼠:银黑狐野化训练放归草原控制鼠害,应用生态学原理对草
原生态系统自然食物链中鼠类天敌数量减少进行修复,达到控制草原鼠害的目
的。人工饲养的银黑狐经过野化训练放归自然后,若无人为侵害,存活率可达
100%,活动半径可达8-10km,每只狐狸可有效控制草原鼠害面积1000-
1200hm2,并具备在自然环境下较强生存和繁衍后代的能力。是生物防治很有效
的途径之一。
消灭鼠害,保护草原资源,造福人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