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管理机使用手册
通信管理机使用说明书

UC-7410-LX通信管理机使用说明书1.telnet登录1) 在命令行下,键入“telnet 168.168.168.127”。
(实际CMU的IP可能不同)。
2) 出现下图所示界面后,输入用户名字和密码。
3) 输入正确的用户名称和密码后,出现下图,登录CMU成功。
2.查看CMU的IP设置查看IP,键入“ifconfig”,如上图。
图中ixp0代表LAN1,IP是192.168.3.127,ixp1代表LAN2,IP是168.168.168.127。
3.修改IP1) 用CuteFTP下载文件/etc/network/interface2) 编辑文件interface,如下部分,写入要设置的IP。
3) 用CuteFTP上传文件interface到/etc/network/interface,并覆盖原文件。
4) 在telnet中键入命令“reboot”,系统重新启动后,IP设置生效。
注意:最好一个端口一个端口改,如果IP找不到,可以从另一个口telnet登录。
4.复制应用程序1) 应用程序说明2) 在telnet中输入命令“cd /root”,“mkdir cmu”,“cd cmu”,“mkdir sample”。
3) 上传文件1)中的应用程序及配置文件到/root/cmu目录中。
4) 在telnet中输入命令“chmod +x iec103c iec104s”,改写文件属性为“可执行”5) 启动应用程序, 输入命令“./ iec103c & ./ iec104s &”。
5.自动运行应用程序1) 下载文件/etc/rc.d/rc.local2) 编辑文件rc.local, 加入以下内容rm -f /tmp/*cd /root/cmu./ iec104s &3) 上传文件rc.local 到/etc/rc.d/rc.local,并覆盖原文件,系统启动后,自动运行4个应用程序。
DMP3301通信管理机使用说明书

DMP3301通讯管理机使用说明书南京磐能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系统工程部2009.7目录前言 ........................................................................................................................... - 2 -一、系统介绍与安装 ................................................................................................................. - 3 -1 系统硬件配置 ..................................................... - 3 -2 系统运行环境 ..................................................... -3 -3 系统安装方法 ..................................................... - 3 -4 系统路径分类 ..................................................... - 4 -5 系统首次启动 ..................................................... - 4 -二、系统使用说明 ..................................................................................................................... - 5 -1 文件............................................................. - 5 -1.1 规约配置............................................................................................................. - 5 -1.2 系统配置........................................................................................................... - 11 -1.3 启动连接........................................................................................................... - 12 -1.4 停止连接........................................................................................................... - 13 -1.5 重启管理机....................................................................................................... - 13 -1.6 密码管理........................................................................................................... - 13 -1.7 退出................................................................................................................... - 13 -2 FTP工具........................................................ - 13 -2.1 上传文件........................................................................................................... - 13 -2.2 下载文件........................................................................................................... - 13 -2.3 FTP工具........................................................................................................... - 13 -3 数据检索....................................................... - 13 -3.1 遥测数据........................................................................................................... - 13 -3.2 遥信数据........................................................................................................... - 13 -3.3 遥脉数据........................................................................................................... - 13 -3.4 遥信变位........................................................................................................... - 13 -3.5 事件顺序........................................................................................................... - 14 -3.6 系统事件........................................................................................................... - 14 -4 通讯监视....................................................... - 14 -4.1 报文显示........................................................................................................... - 14 -4.2 原码显示.......................................................................................................... - 14 -4.3 装置状态.......................................................................................................... - 14 -5 其它工具....................................................... - 15 -5.1 装置类型表....................................................................................................... - 15 -5.2 规约类型........................................................................................................... - 16 -5.3 定值管理........................................................................................................... - 17 -5.4 文件属性修改................................................................................................... - 17 -6 窗口............................................................ - 17 -三、DMP3301通信管理机接线说明...................................................................................... - 18 -1 DMP3301A接线说明................................................ - 18 -2 DMP3301B接线说明................................................ - 21 -前言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出于复杂性和重要性的考虑,保护单元节点不会设置太多的通信端口和通信功能。
PMC-1302 通信管理机用户说明书_V1.0_20120605

PMC-1302通信管理机使用说明书(V1.0)危险和警告本设备只能由专业人士进行安装,对于因不遵守本手册的说明所引起的故障,厂家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触电、燃烧或爆炸的危险设备只能由取得资格的工作人员才能进行安装和维护。
设备在使用中应提供正确的额定电压。
不注意这些预防措施可能会引起严重伤害。
本说明书版权属深圳市中电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传播或使用本文件及其内容,违犯者将要对行为后果负责。
深圳市中电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保留所有版权。
我们已经检查了本手册关于描述硬件和软件保持一致的内容。
由于不可能完全消除差错,所以我们不能保证完全的一致。
本手册中的数据将定期审核,并在新一版的文件中做必要的修改,欢迎提出修改建议。
以后版本中的变动不再另行通知。
目录1、前言 (1)2、系统简介 (2)2.2硬件介绍 (2)2.3技术参数 (2)2.3.1工作电源 (2)2.3.2网络通信 (2)2.3.3串口通信 (2)2.3.4工作环境 (3)2.3.5电气绝缘性能 (3)2.3.6机械性能 (3)2.3.7电磁兼容性能 (3)2.4典型系统结构及应用 (3)3、安装与设置 (5)3.1外观与尺寸 (5)3.1.1外观 (5)3.1.2指示灯说明 (5)3.1.3外观尺寸及机械安装尺寸 (5)3.1.4三维安装图 (6)3.2 安装与设置 (6)3.2.1以太网设置 (6)3.2.2串口设置 (7)3.2.3默认参数 (7)4、Web管理界面操作说明 (9)4.1配置准备 (9)4.1.1用户计算机要求 (9)4.1.2建立正确的网络设置 (9)4.2登录WebServer (9)4.3配置页面介绍 (9)4.3.1参数操作 (10)4.3.2系统配置 (11)4.3.3更改密码 (12)4.3.4重启装置 (12)5、系统工具 (13)5.1在线识别装置 (13)5.2在线升级固件 (13)5.3恢复默认设置 (13)6、常见问题解答 (14)(1)为什么通过Web浏览参数时显示页面不正常? (14)(2)忘记登录密码怎么办? (14)(3)恢复出厂设置主要恢复哪些设置? (14)(4)忘记装置的IP地址,怎么样才能通过网线连上装置? (14)(5)装置出现端口不通的问题该如何处理? (14)7、质量保证 (15)7.1新装置质量保证 (15)7.2装置质保限制 (15)8、手册变更信息 (16)1、前言目前,随着计算机及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发电、配电及用电用户希望能提高自动化水平,使用高度自动化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系统。
通信管理机用户手册

目录1.概述PowerSA-C104t通信管理机是为满足工业自动化需求所设计,具有体积小、低耗电、无风扇、宽温运行、高抗干扰性等特性,是一款真正的工业级产品。
该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石油、化工、水处理、工厂自动化、交通等工业控制领域。
PowerSA-C104t通信管理机应用于采集智能设备分散、监视采集数据量少的小型规模的监控系统中,可实现实时数据的综合处理功能、通信管理、数据网关、数据转发、规约转换、前置处理等各种角色等功能,可以作为功能子站、间隔层,通过层层级联实现数据的分类别、分方向传送。
主要特点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Linux为平台;采用高性能高可靠性嵌入式低功耗硬件平台,使产品的稳定性和宽温运行得到可靠保证;高品质的工业级元件,高水准的电气设计,高密度集成的电路结构,使装置拥有优异的电气隔离和电磁屏蔽表现,极大提高了装置的抗干扰性能与可靠性保障;与智能采集装置、继电保护具有相同等级的EMC;内置丰富规约库IEC 870-5-101、102、103、104, CDT、MODBUS SPABUS SC1801 COURIER DL645 及国内外各主要电力厂家各设备通讯规约,根据现场需求进行特殊规约的开发;单个串口通过RS485总线方式连接多台IED设备;装置的工作电源输入电压为交直流85~264V,可广泛适用于各种供电环境;宽温运行:运行温度-25℃~70℃导轨安装方式,造型美观,组屏方便;主要功能1)PowerSA-C104t通信处理机的可满足不同的应用功能;可以为不同的后台SCADA系统、电力保护装置、各种智能设备、不同的管理系统等提供包含以太网、标准RS232、标准RS485等不同通信接口的综合数据通信处理功能,2)具有USB接口,可直接连接打印机,实时打印相关报警信息等,可作为实时报警打印服务处理中心,弥补了国外保护不具备打印的功能。
(该功能仅PowerSA-C104tp具有)3)实现通信管理、数据网关、数据转发、规约转换、前置处理等各种角色;可以按需组合成分布网络、分层级联灵活通信处理方案。
PMC-1380-Z智能通信管理机说明书_V1.1_20100928

PMC-1380-Z82X/92X系列智能通信管理机使用说明书( V1.1 版)目录1. 前言 (1)2. 简介 (1)2.1. 硬件介绍 (1)2.1.1. PMC-1380-Z82X系列装置的规格型号及主要选型如下: (1)2.1.2. PMC-1380-Z92X系列装置的基本规格 (2)2.2. 技术参数 (2)3. 安装与设置 (4)3.1. PMC-1380-Z821外观与尺寸 (4)3.1.1. 前面板 (4)3.1.2. 背板端子 (4)3.2. PMC-1380-Z823外观与尺寸 (4)3.2.1. 前面板 (4)3.2.2. 背板端子 (5)3.3. PMC-1380-Z825外观与尺寸 (5)3.3.1. 前面板 (5)3.3.2. 背板端子 (5)3.4. PMC-1380-Z82X系列外形尺寸图 (6)3.5. 硬件安装及设计 (6)3.5.1. 串口接口 (6)3.5.2. DI/DO (7)3.5.3. 电源板接口 (8)3.5.4. VGA接口 (8)3.5.5. 以太网口 (9)3.5.6. 键盘、鼠标接口 (9)3.5.7. PC/104接口 (9)3.5.8. USB接口 (10)3.5.9. 并口 (11)4. 寄存器配置信息 (12)4.1 串口 (12)4.2 数字量输入、输出 (12)4.3 功能指示灯 (12)5. 软件平台 (13)附录1:手册变更信息 (13)1. 前言随着计算机及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发电、配电及用电用户希望能提高自动化水平,使用高度自动化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系统。
而通信控制单元是所有系统和现场的智能设备相互连接的枢纽,在自动化系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PMC-1380-Z82X/92X系列通信管理机广泛应用于电力、楼宇、化工等各个行业,被大多数系统集成商和自动化公司、研究所采用,是一款具有极高性价比,且运行稳定可靠的装置。
BR Link 通讯管理机 技术手册(修改版2)20160408

BR LINK系列通讯管理机技术手册2016-04-13河北博锐科技有限公司索 引1.概述 ....................................................................................................................... 41.1 简介 ................................................................................................................................ 41.3 使用环境 ........................................................................................................................ 41.4 技术特点 ........................................................................................................................ 41.5 安全标准 ........................................................................................................................ 52.技术数据 ............................................................................................................... 62.1 电气参数 ........................................................................................................................ 62.2 通信端口 ........................................................................................................................ 62.2.1 以太网接口......................................................................................................... 62.2.2 串口通信接口..................................................................................................... 62.3 绝缘性能 ........................................................................................................................ 72.3.1绝缘电阻.............................................................................................................. 72.3.2介质强度.............................................................................................................. 72.4 冲击电压 ........................................................................................................................ 72.5 耐湿热性能..................................................................................................................... 82.6 抗电磁干扰性能............................................................................................................. 82.6.1 高频干扰............................................................................................................. 82.6.2 静电放电干扰..................................................................................................... 82.6.3 快速瞬变干扰..................................................................................................... 82.7 机械性能 ........................................................................................................................ 82.7.1振动...................................................................................................................... 82.7.2冲击...................................................................................................................... 92.7.3碰撞...................................................................................................................... 92.8 环境条件 ........................................................................................................................ 92.9 重量 ................................................................................................................................ 93.结构和安装 ........................................................................................................... 93.1面板 ................................................................................................................................. 93.1.1 前面板................................................................................................................. 93.1.2 背面板............................................................................................................. 103.2通讯口接线定义.......................................................................................................... 103.2.1 RS232接线方式.............................................................................................. 103.2.2 RS485接线方式.............................................................................................. 113.2.3以太网口管脚定义.......................................................................................... 113.2.4调试口管脚定义.............................................................................................. 113.3电源接口 ..................................................................................................................... 123.4安装尺寸 ..................................................................................................................... 124. 工作原理 ........................................................................................................... 125. 用户安装调试 ................................................................................................... 135.1 通电前检查................................................................................................................. 135.2 装置通电检查............................................................................................................. 136. 运行维护 ........................................................................................................... 146.1 装置的投运................................................................................................................. 147.2 故障处理 .................................................................................................................... 148. 订货须知 ........................................................................................................... 141.概述1.1 简介BR LINK 通信管理机是高度集成的新一代32位嵌入式智能通信装置,用于实现对整个变配电自动化系统现场的信息收集,并集中送往当地后台或远方调度主站,同时将后台或主站命令传递给各测控装置,实现当地或远程控制。
通讯管理机使用手册

文档编号:P S-T X-001-V6. 6PowerSys1600系列通信管理机《用户手册》上海华立软件系统有限公司2011年7月关于本手册●内容简介PowerSys1600系列通信管理机专门针对电力系统、电气化铁路、城市地铁等高可靠性应用场合设计的新一代网络通信平台式产品。
采用工业控制领域广泛应用的Linux系统平台和PowerSys核心模块。
此系列是嵌入式、低功耗、无硬盘的通信管理机。
各章节的内容如下:第1章PS1600系列通信管理机介绍第2章通信管理机维护第3章平台系统介绍第4章功能配置说明第5章特殊功能●声明本手册由上海华立软件系统有限公司负责编写,解释权归上海华立软件系统有限公司所有,任何个人和单位不得擅自复制、抄袭或修改。
PowerSys是上海华立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在中国已经登记注册的产品系列号标志,任何个人和单位不得擅自使用。
目录第1章PS1600系列通信管理机介绍本章简介:对PS1600通信管理机的介绍。
1.1通讯管理机型号说明声明:由于产品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以上技术参数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在订货前请核对产品规格,此选型指南仅供参考。
详细信息请致电1.2外观介绍插口描述:注:调试口连接速率:115200bps。
第2章通信管理机维护2.1维护口的连接通过设备清单内提供的串口连接线将通信控制器的串口与维护笔记本的串口连接起来,在笔记本上打开超级终端,串口设置如下:波特率:115200数据位:8停止位:1校验位:无流控制:无2.2根文件系统上传在笔记本上通过超级终端操作如下:在提示符下输入reboot命令或重启通信管理机;执行完第1步操作后,不断点击空格键,直到出现 vivi> 提示符在vivi>提示符下输入命令:vivi>load flash root x在vivi 出现提示信息$$$$...之后,在超级终端的菜单栏里选择“传送->发送文件”,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xmodem 协议,并选择烧写文件路径(文件名一般为root.cramfs)。
F-DPU100 通信管理机 使用说明书

F-DPU100通信管理机使用说明书文档版本密级V1.0.0产品名称:F-DPU100共84页F-DPU100通信管理机使用说明书此说明书适用于下列型号产品:型号产品类别厦门四信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地址:厦门市集美区软件园三期诚毅大街370号A06栋11层客户热线:400-8838-199电话:+86-592-6300320传真:+86-592-5912735网址:文档修订记录日期版本说明作者2017.12.06V1.0.0初始版本ZC/ZZFPage2of84著作权声明本文档所载的所有材料或内容受版权法的保护,所有版权由厦门四信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拥有,但注明引用其他方的内容除外。
未经四信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本文档上的任何内容以任何方式进行复制、经销、翻印、连接、传送等任何商业目的的使用,但对于非商业目的的、个人使用的下载或打印(条件是不得修改,且须保留该材料中的版权说明或其他所有权的说明)除外。
商标声明Four-Faith 、四信、、、均系厦门四信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商标,未经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四信名称及四信的商标、标记。
Page3of84注:不同型号配件和接口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实物为准。
Page4of84目录第一章产品简介 (7)1.1产品概述 (7)1.2产品特点 (8)1.3工作原理框图 (9)1.4产品规格 (9)第二章安装 (12)2.1概述 (12)2.2装箱清单 (12)2.3安装与电缆连接 (12)2.4电源说明 (16)2.5指示灯说明 (17)2.6复位按钮说明 (17)第三章参数配置 (18)3.1配置连接图 (18)3.2登录到配置页面 (18)3.2.1PC机IP地址设置(两种方式) (18)3.2.2登入到配置页面 (19)3.3管理和配置 (21)3.3.1设置 (21)3.3.1.1基本设置 (21)3.3.1.2动态DNS(DDNS) (26)3.3.1.3MAC地址克隆 (27)3.3.1.4高级路由 (27)3.3.1.5VLANs (29)3.3.1.6网络 (29)3.3.2无线 (32)3.3.2.1基本配置 (32)3.3.2.2无线安全 (35)3.3.3服务 (37)3.3.3.1服务 (37)3.3.4VPN (40)3.3.4.1PPTP (40)3.3.4.2L2TP (41)3.3.4.3OPENVPN (42)3.3.4.4IPSEC (47)3.3.4.5GRE (49)3.3.5安全 (50)3.3.5.1防火墙 (50)3.3.6访问限制 (53)3.3.6.1WAN访问 (53)3.3.6.2URL过滤 (55)3.3.6.3数据流过滤 (56)Page5of843.3.7NAT (57)3.3.7.1端口转发 (57)3.3.7.2端口范围转发 (57)3.3.7.3DMZ (58)3.3.8QoS设置 (58)3.3.8.1基本 (58)3.3.8.2分类 (59)3.3.9应用 (59)3.3.9.1串口应用 (59)3.3.9.2通信网关应用 (61)3.3.10管理 (66)3.3.10.1管理 (66)3.3.10.2保持活动 (68)3.3.10.3命令 (69)3.3.10.4出厂默认 (69)3.3.10.5固件升级 (69)3.3.10.6备份 (70)3.3.11状态 (70)3.3.11.1通信管理机 (70)3.3.11.2WAN (72)3.3.11.3LAN (74)3.3.11.4无线 (77)3.3.11.5宽带 (79)3.3.11.6系统信息 (80)附录 (83)Page6of84Page 7of 84第一章产品简介1.1产品概述F-DPU100是一种物联网无线通信管理机,利用公用无线网络为用户提供协议集成和无线长距离数据传输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概述 (3)1.1应用领域 (3)1.2功能特点 (3)2 硬件原理及参数 (4)2.1 系统及通用接口 (4)2.1.1 产品概述 (4)2.1.2 前面板 (5)2.1.3 后面板 (6)2.1.4 主板定义 (6)2.1.5 机箱尺寸 (6)2.1.6 安装尺寸 (6)2.1.7 基本规格 (7)2.2 产品可靠性 (8)2.2.1 电气绝缘性能 (8)2.2.2 安全性能 (8)2.2.3 功率消耗 (8)2.2.4 工作环境 (8)2.3 数据接口定义 (8)2.3.1 电源接口 (9)2.3.2 以太网口 (9)2.3.3 调试串口接口定义 (9)2.3.4 DI DO接口定义(机箱后侧接线端子从左数第一个) (10)2.3.5串口接线端子信号定义 (11)2.3.6 CAN口接线端子信号定义 (12)2.3.7 网口IP出厂定义 (12)3装置软件平台 (13)3.1软件部署图 (13)3.2服务器端软件REMComUnitSrv (14)3.3软件客户端系统REMComUnitCli (14)3.3.1系统组成 (14)3.3.2计算机硬件配置要求 (15)3.3.3操作系统要求 (15)3.3.4安装步骤 (15)4 工程配置 (16)4.1新建厂站和变量 (16)4.2新建系统网络 (18)4.3 添加规约 (19)4.4新建采集和转发通道 (21)4.5配置I/O (22)4.6编译并试运行工程 (23)5与远程管理单元通信 (24)5.1配置网络信息 (24)5.2上传配置文件 (24)5.3下载配置文件 (25)5.4其它辅助功能 (26)5.4.1检测工程运行状态 (26)5.4.2更新服务器端软件 (26)5.4.3扫描IP (27)5.4.4修改IP (27)6 启动工程 (29)1 概述在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项目中,需要解决各种不同设备、系统之间的互联与集成。
通讯方式和通讯协议的多样化问题一直存在,且越来越突出,工程技术人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解决异构系统之间的互联通信。
本公司最新推出的TL-X0408/0416两款名为“远程数据通信管理单元”的类似于工业通信管理机的硬件产品。
此款产品具有传统的工业通信管理机的功能,同时,又兼具了数据存储、数据中心、数据交互平台等功能,特别是与本公司电力组态软件无缝接合,形成了一套涉及电力高、中、低压的监控、工业自动控制与数据采集的完整解决方案。
此款远程数据管理单元专用于解决电力自动化系统、工控自动化系统中各种不同通信标准、不同通信协议的异构系统之间的通信互联操作,通过简化实施过程,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增强系统的稳定性,缩短项目工期,节约实施成本。
在本手册的其它部分,将“远程数据通信管理单元”简称为“远程管理单元”。
1.1应用领域为电力行业,包括:发电厂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用电自动化系统水电自动化系统各种自动化监视控制系统中的仪表设备、装置、软件提供关键的通信解决方案;实现通信管理、数据网关、数据转发、规约转换、前置处理等各种功能;可以按需配置成分布网络、分层级联、双以太网、双机冗余的灵活通信处理方案。
另外,还可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轨道交通、智能楼宇、水处理等工业控制领域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1.2功能特点此远程管理单元采用高性能的嵌入式计算平台,拥有高性能的实时数据库系统、采集规约库和转发规约库。
可以实现采集多个不同子系统的数据,进行数据集中汇总、分类和预处理,并对多个上级监控、调度等平台系统进行数据转发。
可作为分布式数据采集装置、工业协议转换网关、电力通讯服务器或通信前置机等使用,同时实现了多个互联子系统之间的物理级安全隔离,广泛适用于SCADA、工业自动化、电力自动化和智能交通等行业。
此远程管理单元集成了8/16个RS485/232可配置端口,4个百兆以太网口,全部采用隔离设计。
带有上千种采集和转发规约,实时数据库最大容量达到10万点,同时可提供对本公司组态软件EPSynall的无缝接合,并支持国内国际主流平台软件系统如kingview/forcecontrol/intouch/iFix/PI/PHD等的底层通讯接口,是大规模分布式数据集成项目的理想选择。
对比国内其它的通信管理机设备,本装置具有如下的优点:优点一:内置丰富的通信规约库。
包括IEC60870-101/102/103/104、DNP3.0、CDT、MODBUS、SPABUS、SC1801、DLT645等国际、国内主流标准,也可根据现场需求提供快速的规约定制服务。
优点二:易接入当前各大主流组态软件。
尤其与本公司的组态软件EPSynall配合更好,可实现一次建点,多次使用,极大缩短工程开必周期,大大缩减了工程任务量。
优点三:提供上千种设备的接入模板。
尤其对各大保护厂家设备的SOE和定值有特殊处理。
除了传统通信管理机具有的数据采集功能和转发功能外,本装置另提供了四项强大的功能,使得此款装置成为您布置大规模分布式自动化系统的不二之选。
功能一:可保存系统接线图。
以图形的方式保存监控系统的架构与系统运行情况,也可进行各种远动操作,相当于维护工作站;功能二:实时数据ODBC接口。
传统的通信管理机主要功能是协议转换和数据转发的功能,而此款装置内置入了实时数据库软件,其可以向任何自动化监控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分析与决策系统通过此ODBC实时数据接口,快速、高效地提供最原始的、高精度的一次数据。
此开放的实时数据库的ODBC接口,使得各类上位机系统可直接通过访问数据库的方式进行数据的读取、更新、删除及数据库的创建、删除等操作,使数据的二次分析与处理更加灵活、方便,为信息管理系统、分析与决策系统与监控系统的分工合作,进一步挖掘数据潜在信息,提供了另一种可探索的分级处理方式。
功能三:远程维护与系统更新。
通常电力监控现场如变电站、监控室,或工控行业的各监控室位于偏远地区,或即使位于城市,也是遍布各个省市。
这样就为监控系统的后期维护带来了很大困难,为了赶到监控现场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还将延迟很长的时间,对于紧急问题的响应时间也加长了。
此款设备内置了远程维护功能,可支持局域网内,甚至Internet有线网络配置允许,或者使用无线GPRS 等远程无线通讯设备允许进行网络操作的情况下,都可实现在家办公。
使得维护工程师可坐在家中,通过远程维护操作,即可对现场的工程情况进行监督,并对现场工程问题进行诊断和修复。
同时,此功能还可能进行文件的双向传输,对当前工程进行备份与更新,使得对部署在现场的远程管理单元进行有效的后期维护和运营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和技术手段。
2 硬件原理及参数2.1 系统及通用接口2.1.1 产品概述TL-X0408/TL-X0416专用无风扇嵌入式装置是一种新型通讯管理设备。
其将多达4个LAN端口和8个/16个串口集中到一个坚固、紧凑的金属机箱中,整机无风扇的设计为系统整体的可靠性、稳定免维护的特点提供了保障。
1U高度19英寸的结构和后出现端子的方式更适合机柜上架安装的要求。
2.1.2 前面板指示灯集中于前面板,分别对应电源、以太网、串口指示灯,其中,以太网指示灯分别对应连接指示、数据收发指示;串口指示灯分别对应串口的数据接收指示和数据发送指示。
2.1.3 后面板后面板包含电源输入接口、接地柱、4个RJ45接口的10/100M 以太网、8/16个凤凰端子接口形式的串口(均支持RS232/RS485两种模式,模式的选择可以通过内部跳线实现)。
2.1.4 主板定义TL-X0408/TL-X0416主板集成了网口、串口、等丰富的扩展单元。
底板上通信口的对外接口布置在装置的后背板上,其中串口采用凤凰端子,以太网采用标准RJ45接头。
TL-X0408/TL-X0416是远程通讯管理无风扇嵌入式设备,其无风扇的设计成功解决了噪音与散热问题;其低功耗工作、运行可靠、强大运算能力。
在恶劣环境下,提供客户在嵌入式应用上完美的解决方案。
2.1.5 机箱尺寸1U 高度,19寸标准机架或桌面放置 W ×D ×H :425mm ×346.4mm ×44.5mm2.1.6 安装尺寸安装尺寸:(单位:毫米)对机柜的安装要求 支持标准19英寸机架式安装,在上架安装之前,请确认以下事项:1.机柜内有1U高度空余安装位置2.机柜内电源可以提供设备所需要的额定工作电压及功率3.电源插座保护地接地良好,满足本技术文件对接地的技术要求4.机柜接地良好,满足本技术文件对接地的技术要求5.机柜固定必须牢固,防止机柜水平滑动或者位移6.机柜安装必须水平7.为了接线和维护方便,机柜后应该保留不少于800mm的空间8.如果有条件,应该为将来的第二套冗余设备留出足够的空间9.不要堵塞TL-X04nn产品左右的散热孔10.如有可能,应该尽量保持在机柜上下各1U的高度不安装设备,这样有利于设备的通风散热11.一般情况下,用户无须采用托盘或者导轨进行设备TL-X04nn的安装固定。
但是支持托盘方式的承重。
安装步骤:1.准备4套19英寸机械安装用的专用螺丝及螺母2.确定机柜内的安装位置3.固定安装螺母4.检查TL-X04nn两侧的上架耳片固定螺丝是否拧紧。
用户需要检查设备两侧,共4颗固定螺丝。
5.首先拧上2个安装螺丝,并拧紧6.检查两侧通风孔,不要使异物、线束堵塞两侧的通风孔7.检查后部,准备电源和通讯电缆的连接8.以上机柜安装就完成了,接下来用户需要连接电源线。
注:电源线等动力电缆不能与信号线或者通讯电缆并行走线。
2.1.7 基本规格●CPU:TI公司CortexA8 AM3352,主频800MHZ●内存:板载512M DDR3 1066MHZ内存●存储:512MB Nandflash电子盘支持1块,支持SIM固态硬盘●网口:RJ45接口,4个10/100M自适应抗浪涌保护网口●串口:8/16个带光耦隔离的串口,采用凤凰端子接口形式,RS232/RS485可选模式,通过内部跳线设置,RS232是3线制模式;●2个光隔输入●2个继电器输出(DC30V/1A)●大气压力:80kPa~110kPa●使用场所不得有火灾、爆炸、腐蚀等危及装置安全的危险和超出本说明书规定的振动、冲击和碰撞。
2.2 产品可靠性2.2.1 电气绝缘性能注:实验过程中要确保机箱后面板接地柱良好接地。
2.2.2 安全性能GB16836规定的外壳防护等级不低于IP40、安全类别为I类。
2.2.3 功率消耗电源输入:交/直流输入220V功耗:5W2.2.4 工作环境工作温度:-20°C~70°C工作湿度:5~95%RH2.3 数据接口定义TL-X0408/TL-X0416专用无风扇嵌入式装置提供丰富的网络串口,1U机箱配置装置采用功能模块化设计思想,固定的核心模块和可定制的功能底板模块进行组合配置,实现了功能模块的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