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管理机使用手册

合集下载

通信管理机使用说明书

通信管理机使用说明书

UC-7410-LX通信管理机使用说明书1.telnet登录1) 在命令行下,键入“telnet 168.168.168.127”。

(实际CMU的IP可能不同)。

2) 出现下图所示界面后,输入用户名字和密码。

3) 输入正确的用户名称和密码后,出现下图,登录CMU成功。

2.查看CMU的IP设置查看IP,键入“ifconfig”,如上图。

图中ixp0代表LAN1,IP是192.168.3.127,ixp1代表LAN2,IP是168.168.168.127。

3.修改IP1) 用CuteFTP下载文件/etc/network/interface2) 编辑文件interface,如下部分,写入要设置的IP。

3) 用CuteFTP上传文件interface到/etc/network/interface,并覆盖原文件。

4) 在telnet中键入命令“reboot”,系统重新启动后,IP设置生效。

注意:最好一个端口一个端口改,如果IP找不到,可以从另一个口telnet登录。

4.复制应用程序1) 应用程序说明2) 在telnet中输入命令“cd /root”,“mkdir cmu”,“cd cmu”,“mkdir sample”。

3) 上传文件1)中的应用程序及配置文件到/root/cmu目录中。

4) 在telnet中输入命令“chmod +x iec103c iec104s”,改写文件属性为“可执行”5) 启动应用程序, 输入命令“./ iec103c & ./ iec104s &”。

5.自动运行应用程序1) 下载文件/etc/rc.d/rc.local2) 编辑文件rc.local, 加入以下内容rm -f /tmp/*cd /root/cmu./ iec104s &3) 上传文件rc.local 到/etc/rc.d/rc.local,并覆盖原文件,系统启动后,自动运行4个应用程序。

DMP3301通信管理机使用说明书

DMP3301通信管理机使用说明书

DMP3301通讯管理机使用说明书南京磐能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系统工程部2009.7目录前言 ........................................................................................................................... - 2 -一、系统介绍与安装 ................................................................................................................. - 3 -1 系统硬件配置 ..................................................... - 3 -2 系统运行环境 ..................................................... -3 -3 系统安装方法 ..................................................... - 3 -4 系统路径分类 ..................................................... - 4 -5 系统首次启动 ..................................................... - 4 -二、系统使用说明 ..................................................................................................................... - 5 -1 文件............................................................. - 5 -1.1 规约配置............................................................................................................. - 5 -1.2 系统配置........................................................................................................... - 11 -1.3 启动连接........................................................................................................... - 12 -1.4 停止连接........................................................................................................... - 13 -1.5 重启管理机....................................................................................................... - 13 -1.6 密码管理........................................................................................................... - 13 -1.7 退出................................................................................................................... - 13 -2 FTP工具........................................................ - 13 -2.1 上传文件........................................................................................................... - 13 -2.2 下载文件........................................................................................................... - 13 -2.3 FTP工具........................................................................................................... - 13 -3 数据检索....................................................... - 13 -3.1 遥测数据........................................................................................................... - 13 -3.2 遥信数据........................................................................................................... - 13 -3.3 遥脉数据........................................................................................................... - 13 -3.4 遥信变位........................................................................................................... - 13 -3.5 事件顺序........................................................................................................... - 14 -3.6 系统事件........................................................................................................... - 14 -4 通讯监视....................................................... - 14 -4.1 报文显示........................................................................................................... - 14 -4.2 原码显示.......................................................................................................... - 14 -4.3 装置状态.......................................................................................................... - 14 -5 其它工具....................................................... - 15 -5.1 装置类型表....................................................................................................... - 15 -5.2 规约类型........................................................................................................... - 16 -5.3 定值管理........................................................................................................... - 17 -5.4 文件属性修改................................................................................................... - 17 -6 窗口............................................................ - 17 -三、DMP3301通信管理机接线说明...................................................................................... - 18 -1 DMP3301A接线说明................................................ - 18 -2 DMP3301B接线说明................................................ - 21 -前言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出于复杂性和重要性的考虑,保护单元节点不会设置太多的通信端口和通信功能。

PMC-1302 通信管理机用户说明书_V1.0_20120605

PMC-1302 通信管理机用户说明书_V1.0_20120605

PMC-1302通信管理机使用说明书(V1.0)危险和警告本设备只能由专业人士进行安装,对于因不遵守本手册的说明所引起的故障,厂家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触电、燃烧或爆炸的危险设备只能由取得资格的工作人员才能进行安装和维护。

设备在使用中应提供正确的额定电压。

不注意这些预防措施可能会引起严重伤害。

本说明书版权属深圳市中电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传播或使用本文件及其内容,违犯者将要对行为后果负责。

深圳市中电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保留所有版权。

我们已经检查了本手册关于描述硬件和软件保持一致的内容。

由于不可能完全消除差错,所以我们不能保证完全的一致。

本手册中的数据将定期审核,并在新一版的文件中做必要的修改,欢迎提出修改建议。

以后版本中的变动不再另行通知。

目录1、前言 (1)2、系统简介 (2)2.2硬件介绍 (2)2.3技术参数 (2)2.3.1工作电源 (2)2.3.2网络通信 (2)2.3.3串口通信 (2)2.3.4工作环境 (3)2.3.5电气绝缘性能 (3)2.3.6机械性能 (3)2.3.7电磁兼容性能 (3)2.4典型系统结构及应用 (3)3、安装与设置 (5)3.1外观与尺寸 (5)3.1.1外观 (5)3.1.2指示灯说明 (5)3.1.3外观尺寸及机械安装尺寸 (5)3.1.4三维安装图 (6)3.2 安装与设置 (6)3.2.1以太网设置 (6)3.2.2串口设置 (7)3.2.3默认参数 (7)4、Web管理界面操作说明 (9)4.1配置准备 (9)4.1.1用户计算机要求 (9)4.1.2建立正确的网络设置 (9)4.2登录WebServer (9)4.3配置页面介绍 (9)4.3.1参数操作 (10)4.3.2系统配置 (11)4.3.3更改密码 (12)4.3.4重启装置 (12)5、系统工具 (13)5.1在线识别装置 (13)5.2在线升级固件 (13)5.3恢复默认设置 (13)6、常见问题解答 (14)(1)为什么通过Web浏览参数时显示页面不正常? (14)(2)忘记登录密码怎么办? (14)(3)恢复出厂设置主要恢复哪些设置? (14)(4)忘记装置的IP地址,怎么样才能通过网线连上装置? (14)(5)装置出现端口不通的问题该如何处理? (14)7、质量保证 (15)7.1新装置质量保证 (15)7.2装置质保限制 (15)8、手册变更信息 (16)1、前言目前,随着计算机及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发电、配电及用电用户希望能提高自动化水平,使用高度自动化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系统。

通信管理机用户手册

通信管理机用户手册

目录1.概述PowerSA-C104t通信管理机是为满足工业自动化需求所设计,具有体积小、低耗电、无风扇、宽温运行、高抗干扰性等特性,是一款真正的工业级产品。

该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石油、化工、水处理、工厂自动化、交通等工业控制领域。

PowerSA-C104t通信管理机应用于采集智能设备分散、监视采集数据量少的小型规模的监控系统中,可实现实时数据的综合处理功能、通信管理、数据网关、数据转发、规约转换、前置处理等各种角色等功能,可以作为功能子站、间隔层,通过层层级联实现数据的分类别、分方向传送。

主要特点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Linux为平台;采用高性能高可靠性嵌入式低功耗硬件平台,使产品的稳定性和宽温运行得到可靠保证;高品质的工业级元件,高水准的电气设计,高密度集成的电路结构,使装置拥有优异的电气隔离和电磁屏蔽表现,极大提高了装置的抗干扰性能与可靠性保障;与智能采集装置、继电保护具有相同等级的EMC;内置丰富规约库IEC 870-5-101、102、103、104, CDT、MODBUS SPABUS SC1801 COURIER DL645 及国内外各主要电力厂家各设备通讯规约,根据现场需求进行特殊规约的开发;单个串口通过RS485总线方式连接多台IED设备;装置的工作电源输入电压为交直流85~264V,可广泛适用于各种供电环境;宽温运行:运行温度-25℃~70℃导轨安装方式,造型美观,组屏方便;主要功能1)PowerSA-C104t通信处理机的可满足不同的应用功能;可以为不同的后台SCADA系统、电力保护装置、各种智能设备、不同的管理系统等提供包含以太网、标准RS232、标准RS485等不同通信接口的综合数据通信处理功能,2)具有USB接口,可直接连接打印机,实时打印相关报警信息等,可作为实时报警打印服务处理中心,弥补了国外保护不具备打印的功能。

(该功能仅PowerSA-C104tp具有)3)实现通信管理、数据网关、数据转发、规约转换、前置处理等各种角色;可以按需组合成分布网络、分层级联灵活通信处理方案。

PMC-1380-Z智能通信管理机说明书_V1.1_20100928

PMC-1380-Z智能通信管理机说明书_V1.1_20100928

PMC-1380-Z82X/92X系列智能通信管理机使用说明书( V1.1 版)目录1. 前言 (1)2. 简介 (1)2.1. 硬件介绍 (1)2.1.1. PMC-1380-Z82X系列装置的规格型号及主要选型如下: (1)2.1.2. PMC-1380-Z92X系列装置的基本规格 (2)2.2. 技术参数 (2)3. 安装与设置 (4)3.1. PMC-1380-Z821外观与尺寸 (4)3.1.1. 前面板 (4)3.1.2. 背板端子 (4)3.2. PMC-1380-Z823外观与尺寸 (4)3.2.1. 前面板 (4)3.2.2. 背板端子 (5)3.3. PMC-1380-Z825外观与尺寸 (5)3.3.1. 前面板 (5)3.3.2. 背板端子 (5)3.4. PMC-1380-Z82X系列外形尺寸图 (6)3.5. 硬件安装及设计 (6)3.5.1. 串口接口 (6)3.5.2. DI/DO (7)3.5.3. 电源板接口 (8)3.5.4. VGA接口 (8)3.5.5. 以太网口 (9)3.5.6. 键盘、鼠标接口 (9)3.5.7. PC/104接口 (9)3.5.8. USB接口 (10)3.5.9. 并口 (11)4. 寄存器配置信息 (12)4.1 串口 (12)4.2 数字量输入、输出 (12)4.3 功能指示灯 (12)5. 软件平台 (13)附录1:手册变更信息 (13)1. 前言随着计算机及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发电、配电及用电用户希望能提高自动化水平,使用高度自动化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系统。

而通信控制单元是所有系统和现场的智能设备相互连接的枢纽,在自动化系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PMC-1380-Z82X/92X系列通信管理机广泛应用于电力、楼宇、化工等各个行业,被大多数系统集成商和自动化公司、研究所采用,是一款具有极高性价比,且运行稳定可靠的装置。

BR Link 通讯管理机 技术手册(修改版2)20160408

BR Link 通讯管理机 技术手册(修改版2)20160408

BR LINK系列通讯管理机技术手册2016-04-13河北博锐科技有限公司索 引1.概述 ....................................................................................................................... 41.1 简介 ................................................................................................................................ 41.3 使用环境 ........................................................................................................................ 41.4 技术特点 ........................................................................................................................ 41.5 安全标准 ........................................................................................................................ 52.技术数据 ............................................................................................................... 62.1 电气参数 ........................................................................................................................ 62.2 通信端口 ........................................................................................................................ 62.2.1 以太网接口......................................................................................................... 62.2.2 串口通信接口..................................................................................................... 62.3 绝缘性能 ........................................................................................................................ 72.3.1绝缘电阻.............................................................................................................. 72.3.2介质强度.............................................................................................................. 72.4 冲击电压 ........................................................................................................................ 72.5 耐湿热性能..................................................................................................................... 82.6 抗电磁干扰性能............................................................................................................. 82.6.1 高频干扰............................................................................................................. 82.6.2 静电放电干扰..................................................................................................... 82.6.3 快速瞬变干扰..................................................................................................... 82.7 机械性能 ........................................................................................................................ 82.7.1振动...................................................................................................................... 82.7.2冲击...................................................................................................................... 92.7.3碰撞...................................................................................................................... 92.8 环境条件 ........................................................................................................................ 92.9 重量 ................................................................................................................................ 93.结构和安装 ........................................................................................................... 93.1面板 ................................................................................................................................. 93.1.1 前面板................................................................................................................. 93.1.2 背面板............................................................................................................. 103.2通讯口接线定义.......................................................................................................... 103.2.1 RS232接线方式.............................................................................................. 103.2.2 RS485接线方式.............................................................................................. 113.2.3以太网口管脚定义.......................................................................................... 113.2.4调试口管脚定义.............................................................................................. 113.3电源接口 ..................................................................................................................... 123.4安装尺寸 ..................................................................................................................... 124. 工作原理 ........................................................................................................... 125. 用户安装调试 ................................................................................................... 135.1 通电前检查................................................................................................................. 135.2 装置通电检查............................................................................................................. 136. 运行维护 ........................................................................................................... 146.1 装置的投运................................................................................................................. 147.2 故障处理 .................................................................................................................... 148. 订货须知 ........................................................................................................... 141.概述1.1 简介BR LINK 通信管理机是高度集成的新一代32位嵌入式智能通信装置,用于实现对整个变配电自动化系统现场的信息收集,并集中送往当地后台或远方调度主站,同时将后台或主站命令传递给各测控装置,实现当地或远程控制。

通讯管理机使用手册

通讯管理机使用手册

文档编号:P S-T X-001-V6. 6PowerSys1600系列通信管理机《用户手册》上海华立软件系统有限公司2011年7月关于本手册●内容简介PowerSys1600系列通信管理机专门针对电力系统、电气化铁路、城市地铁等高可靠性应用场合设计的新一代网络通信平台式产品。

采用工业控制领域广泛应用的Linux系统平台和PowerSys核心模块。

此系列是嵌入式、低功耗、无硬盘的通信管理机。

各章节的内容如下:第1章PS1600系列通信管理机介绍第2章通信管理机维护第3章平台系统介绍第4章功能配置说明第5章特殊功能●声明本手册由上海华立软件系统有限公司负责编写,解释权归上海华立软件系统有限公司所有,任何个人和单位不得擅自复制、抄袭或修改。

PowerSys是上海华立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在中国已经登记注册的产品系列号标志,任何个人和单位不得擅自使用。

目录第1章PS1600系列通信管理机介绍本章简介:对PS1600通信管理机的介绍。

1.1通讯管理机型号说明声明:由于产品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以上技术参数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在订货前请核对产品规格,此选型指南仅供参考。

详细信息请致电1.2外观介绍插口描述:注:调试口连接速率:115200bps。

第2章通信管理机维护2.1维护口的连接通过设备清单内提供的串口连接线将通信控制器的串口与维护笔记本的串口连接起来,在笔记本上打开超级终端,串口设置如下:波特率:115200数据位:8停止位:1校验位:无流控制:无2.2根文件系统上传在笔记本上通过超级终端操作如下:在提示符下输入reboot命令或重启通信管理机;执行完第1步操作后,不断点击空格键,直到出现 vivi> 提示符在vivi>提示符下输入命令:vivi>load flash root x在vivi 出现提示信息$$$$...之后,在超级终端的菜单栏里选择“传送->发送文件”,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xmodem 协议,并选择烧写文件路径(文件名一般为root.cramfs)。

四信F-DPU100通信管理机使用说明书

四信F-DPU100通信管理机使用说明书

F-DPU100通信管理机使用说明书产品版本密级V1.0.0产品名称:F-DPU100共78页F-DPU100通信管理机使用说明书此说明书适用于下列型号产品:型号产品类别厦门四信通信科技有限公司Add:厦门集美区软件园三期诚毅大街370号A06栋11层客户热线:400-8838-199电话:+86-592-6300320传真:+86-592-591273网址:文档修订记录日期版本说明作者2015-5-21V1.00初始版本ZBQ/WT 2016-1-20V1.01修改参数与安装图片Harven 2017-9-12V1.2.0修改参数与更新地址Harven著作权声明本文档所载的所有材料或内容受版权法的保护,所有版权由厦门四信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拥有,但注明引用其他方的内容除外。

未经四信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本文档上的任何内容以任何方式进行复制、经销、翻印、连接、传送等任何商业目的的使用,但对于非商业目的的、个人使用的下载或打印(条件是不得修改,且须保留该材料中的版权说明或其他所有权的说明)除外。

商标声明Four-Faith 、四信、、、均系厦门四信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商标,未经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四信名称及四信的商标、标记。

目录第一章产品简介 (7)1.1产品概述 (7)1.2产品特点 (8)1.3工作原理框图 (9)1.4产品规格 (9)第二章安装 (12)2.1概述 (12)2.2装箱清单 (12)2.3安装与电缆连接 (12)2.4电源说明 (16)2.5指示灯说明 (16)2.6复位按钮说明 (17)第三章参数配置 (17)3.1配置连接图 (17)3.2登录到配置页面 (18)3.2.1PC机IP地址设置(两种方式) (18)3.2.2登入到配置页面 (19)3.3管理和配置 (21)3.3.1设置 (21)3.3.1.1基本设置 (21)3.3.1.2动态DNS(DDNS) (26)3.3.1.3MAC地址克隆 (27)3.3.1.4高级路由 (27)3.3.1.5VLANs (29)3.3.1.6网络 (29)3.3.2无线 (32)3.3.2.1基本配置 (32)3.3.2.2无线安全 (34)3.3.3服务 (36)3.3.3.1服务 (36)3.3.4VPN (39)3.3.4.1PPTP (39)3.3.4.2L2TP (40)3.3.4.3OPENVPN (41)3.3.4.4IPSEC (45)3.3.4.5GRE (48)3.3.5安全 (49)3.3.5.1防火墙 (49)3.3.6访问限制 (51)3.3.6.1WAN访问 (51)3.3.6.2URL过滤 (54)3.3.6.3数据流过滤 (54)3.3.7NAT (55)3.3.7.1端口转发 (55)3.3.7.2端口范围转发 (56)3.3.7.3DMZ (57)3.3.8QoS设置 (57)3.3.8.1基本 (57)3.3.8.2分类 (57)3.3.9应用 (58)3.3.9.1串口应用 (58)3.3.9.2通信网关应用 (60)3.3.10管理 (65)3.3.10.1管理 (65)3.3.10.2保持活动 (67)3.3.10.3命令 (68)3.3.10.4出厂默认 (69)3.3.10.5固件升级 (69)3.3.10.6备份 (69)3.3.11状态 (70)3.3.11.1通信管理机 (70)3.3.11.2WAN (72)3.3.11.3LAN (74)3.3.11.4无线 (77)3.3.11.5宽带 (79)3.3.11.6系统信息 (80)附录 (83)第一章产品简介1.1产品概述F-DPU100是一种物联网无线通信管理机,利用公用无线网络为用户提供协议集成和无线长距离数据传输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编号:PS-TX-001-V6.6PowerSys1600系列通信管理机《用户手册》上海华立软件系统有限公司2011年7月关于本手册●内容简介PowerSys1600系列通信管理机专门针对电力系统、电气化铁路、城市地铁等高可靠性应用场合设计的新一代网络通信平台式产品。

采用工业控制领域广泛应用的Linux系统平台和PowerSys核心模块。

此系列是嵌入式、低功耗、无硬盘的通信管理机。

各章节的内容如下:第1章PS1600系列通信管理机介绍第2章通信管理机维护第3章平台系统介绍第4章功能配置说明第5章特殊功能●声明本手册由上海华立软件系统有限公司负责编写,解释权归上海华立软件系统有限公司所有,任何个人和单位不得擅自复制、抄袭或修改。

PowerSys是上海华立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在中国已经登记注册的产品系列号标志,任何个人和单位不得擅自使用。

目录第1章PS1600系列通信管理机介绍本章简介:对PS1600通信管理机的介绍。

1.1通讯管理机型号说明型号自适应RJ45网口串口配置电气隔离安装方式描述数量PS16242 RS232/422/485软件可选 4机架式PS1624 RS232/422/485软件可选 4 是PS1628 RS232/422/485软件可选8PS1628 RS232/422/485软件可选8 是PS162F RS232/422/485软件可选16PS162F RS232/422/485软件可选16 是PS16444 RS232/422/485软件可选 4机架式PS1644 RS232/422/485软件可选 4 是PS1648 RS232/422/485软件可选8PS1648 RS232/422/485软件可选8 是PS164F RS232/422/485软件可选16PS164F RS232/422/485软件可选16 是PS1680 8 无无 -- 机架式声明:由于产品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以上技术参数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在订货前请核对产品规格,此选型指南仅供参考。

详细信息请致电 86-021-********。

1.2外观介绍插口描述:注:调试口连接速率:115200bps。

LED 指示灯信息描述:显示描述Power ON / OFF 通电/断电Run Blinking(rate:0.5 Sec) 固件平台运行正常Run OFF 固件平台运行故障,或电源故障10M ON / OFF / Blinking 对应网口连接/中断/通讯速度10M100M ON / OFF / Blinking 对应网口连接/中断/通讯速度100M第2章通信管理机维护2.1维护口的连接通过设备清单内提供的串口连接线将通信控制器的串口与维护笔记本的串口连接起来,在笔记本上打开超级终端,串口设置如下:波特率:115200数据位:8停止位:1校验位:无流控制:无2.2根文件系统上传在笔记本上通过超级终端操作如下:在提示符下输入reboot命令或重启通信管理机;执行完第1步操作后,不断点击空格键,直到出现 vivi> 提示符在vivi>提示符下输入命令:vivi>load flash root x在vivi 出现提示信息$$$$...之后,在超级终端的菜单栏里选择“传送->发送文件”,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xmodem 协议,并选择烧写文件路径(文件名一般为root.cramfs)。

按“发送”,进入自动上载和烧写。

2.3应用系统设置2.3.1IP地址设置:通过维护串口与通信管理机相连,修改文件/prog/startup.sh将 ifconfig eth0 192.168.110.97 行中的IP地址修改成需要设置的IP地址,修改后执行 reboot 命令重新重新启动2.3.2FTP设置telnet 到通信管理机,修改文件/prog/powersys/bat/startftp.sh将命令行中的/prog/powersys/bin/ftpd -S 192.168.110.97,21 &的IP地址修改成/prog/startup.sh文件中eth0的IP地址。

注意:命令行中的“,21 &”不能去掉。

2.4对时设置通信管理机配置了一个具有日历功能的RTC 和具有PLL(MPLL 和UPLL)的芯片时钟发生器。

并提供了一个命令hwclock用于操作RTC时钟:hwclock :显示RTC时钟hwclock –s :将当前时钟同步到linux操作系统hwclock –w:将当前linux操作系统的时间写入RTC时钟第3章应用系统介绍本章简介:介绍系统平台下的目录和文件,以及对外提供的功能。

3.1应用程序各级子目录文件简表系统根目录下的文件分为系统平台文件和应用程序文件。

这里主要介绍应用系统文件的目录结构。

3.1.1/prog 目录下的文件3.1.2/prog/powersys目录下的文件3.1.3/prog/powersys/bin3.1.4/prog/powersys/config3.1.5/prog/powersys/bat3.1.6/prog /powersys/config/sys3.2环境变量文件/prog/powersys/bat/user.sh中存储的内容为启动后系统所加载的环境变量。

3.3应用程序自启动远动终端在断电恢复或者人工重启后会自动运行应用程序,其中包括对外提供的服务和通信管理机应用程序。

配置应用程序自启动涉及到/prog/start.sh文件。

start.sh脚本启动了系统对时、FTP服务(/prog/powersys/bat/start_ftp.sh)和通信管理机应用程序emdresrvd(/prog/powersys/bat/start_ftp.sh)。

3.4应用系统配置文件嵌入式应用系统embdresrvd的运行配置文件存放在/program/powersys/config/sys目录下。

通常需要配置的文件有node.ini、rdbcfg.xml和server.ini。

下面将分别介绍三个文件的配置过程。

3.4.1node.ini此文件用来配置系统的节点信息。

将node.ini打开后,需修改node name、desc name、ip0、ip1对应的信息。

3.4.2rdbcfg.xml此文件用来配置系统与数据库的连接。

将rdbcfg.xml打开后,需修改以下内容:<!-- Oracle数据库的Schema名(为建表的用户名)--><RdbSchema>dbuser</RdbSchema><RdbFile>/program/ftuarm.db</RdbFile>//此处填写数据库文件的路径3.4.3server.ini此文件用来配置采集、转发等服务器信息。

注意:一个485口上的通讯组只能用一个comproc来启动。

第4章数据库配置(dbui)4.1dbui简介要使系统能够正确接收、处理、转发数据,必须正确的配置系统参数库。

本章将详细介绍系统参数库中的信息以及参数库的配置方法。

4.1.1启动方法在windows下打开“开始—>运行”,输入“dbui”后回车,弹出数据库操作界面。

如下图:此处不需要登录,可直接点击“new menu”,然后在下拉框中选择“SetAgent Address”,弹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远动终端的IP地址,即可连接上数据库。

4.1.2 表关系示意图通讯组表逻辑RTU 表通道参数表RTU 转发对象地址映射表RTU 对象地址分组表RTU 功能配置表RTU 对象地址映射表提供通道参数提供通讯组信息提供逻辑RTU 信息提供数据对象地址提供数据存储内存区域提供RTU 对象提供RTU 对象4.2RTU通道配置4.2.1通讯组1)打开dbui,选择COM参数下的通讯组表。

2)配置如下(所列出字段为必须填写的字段。

下同):4.2.2逻辑RTU参数1)选择COM参数下的逻辑RTU参数表。

2)配置如下:(注:系统RTU的RTU序号必须为0。

)4.2.3通道参数1)选择COM参数下的通道参数表。

2)配置如下:4.2.4通讯组功能配置1)选择COM参数下的通讯组功能配置表。

2)配置如下:4.2.5 RTU 对象地址映射1) 选择COM 参数下的RTU 对象地址映射表。

2) 配置如下:4.2.6 RTU 转发地址映射1) 选择COM 参数下的RTU 转发地址映射表 2) 配置如下:4.3应用功能配置4.3.1遥控功能配置遥控功能在“遥控参数表”中配置,主要用于配置遥控转发功能,接收主站下发的控制命令、并将控制命令转发给相应的保护测控装置。

4.3.2逻辑运算配置逻辑运算功能用于将多个遥信值通过逻辑(与、或、非、异或等)运算生成一个值,存入某个遥信。

配置如下:➢在server.ini中,将进程logiccalc设置成守护进程。

➢在dbui中配置“逻辑运算表”:4.3.3逻辑输出配置(该功能仅用于MODBUS规约)逻辑输出功能配置用于根据逻辑运算生成的结果,按照预先设定的输出条件进行逻辑输出,主要用于MODBUS规约配置如下:➢在“RTU功能配置表”中增加一条记录➢在“YX输出表中”配置如下:4.3.4根据遥信变位生成SOE若保护装置不能生成SOE,可以在通信控制器中根据遥信变位来生成SOE,并将生成的SOE上传到主站。

配置如下:在“RTU功能配置表”中增加一条记录4.3.5根据SOE设置遥信值若保护装置只能上传SOE,不能传送变化遥信,可以在通信控制器中根据SOE设置YX 值。

配置如下:在“RTU功能配置表”中增加一条记录4.3.6对时设置系统对时在dbui中设置,COM参数—>逻辑RTU参数—>对时间隔,在此填写需要多久对时一次,以分钟为单位。

填写255代表“不对时”。

4.4特殊规约的配置:4.4.1Modbus 规约配置4.4.1.1遥信配置➢RTU对象地址映射表若功能码为1或2,则遥信个数即为命令需要读取的个数;应答时,8个遥信在一个字节内传送。

物理地址:从起始地址开始逐个加1;偏移位置:0;数据类型选 :1bits。

若功能码为3或4,则读取个数为寄存器个数,每个寄存器占两个字节。

物理地址:寄存器地址;偏移位置:0~15,共16位,代表16个遥信点;数据类型:1bits。

➢RTU对象地址分组表若功能码为1或2,起始地址:遥信的首地址;终止地址:遥信的首地址+遥信个数。

若功能码为3或4起始地址:寄存器首地址;终止地址:寄存器首地址+寄存器个数。

4.4.1.2遥测配置➢RTU对象地址分组表功能码为3或4起始地址:遥测的首地址终止地址:遥测的首地址+需要读取的寄存器个数➢RTU对象地址映射表物理地址类型:3或4,与对象地址分组表中保持一致物理地址:对应遥测的寄存器地址位偏移:0数据类型:根据该遥测的值编码来决定,主要有如下几种数据类型:Int16、UInt16、Int32、UInt32、Int64:低位在前、高位在后Int16H、UInt16H、Int32H、UInt32H、UInt64:高位在前、低位在后IEEE754:按照IEEE-754标准编码的4字节浮点数4.4.1.3遥控配置遥控参数表各字段意义如下:➢描述:对遥控记录的描述➢转发RTU号:对应主站的数据RTU号➢转发YK号:对应主站的YK号,必须与主站保持一致➢分合标志:控分和控合为同一点,该标志不起作用;当遥控点控分、控合为两个寄存器时,控合选中分合标志,控分不选分标志➢遥控类型:无条件检查/带条件检查,对于带条件检查的遥控,通信控制器会检查远方/就地状态,源遥信状态,若不满足条件,则返回遥控返校失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