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知识点复习
(完整word版)现代汉语复习重点

现代汉语复习重点绪论:1。
现代汉语:汉语方言与汉民族共同语.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共同语: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4。
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湘方言、吴方言、赣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5.十大方言区:晋语、徽语、平话6.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汉民族共同语。
在春秋时代,这种共同语被称为”雅言”.从汉代起称"通语”,明代改称”官话”。
到了现代,即辛亥革命后,称为”国语”.新中国成立后,改称普通话。
语音:7.音素: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语音片段.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8。
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9.元音:气流颤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10。
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语音单位。
11。
韵母:位于音节的后端,主要由元音加辅音构成.12。
汉语中元音音位、辅音音位的数量:10、22。
13.四呼(p51):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口形分的类,把韵母开头的发音按唇形和舌位的不同分为开、齐、合、撮四个呼。
开口呼:韵母不是i、u、ü起头的韵母属于开口呼。
齐齿呼:i或以i起头的韵母属于齐齿呼。
合口呼:u或以u起头的韵母属于合口呼。
撮口呼:ü或以ü起头的韵母属于撮口呼。
文字:14。
汉字历史上的五种正式字体: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还有草书、行书等辅助字体)15。
四种造字法(p150):1)象形: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
例:月、口、牛。
2)指事: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
例:上、下、三。
3)会意: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
例:武、取、森。
4)形声: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这种造字法叫形声。
16.汉字的整理(p156):1)简化笔画:A)类推简化:a)简化形声字声旁的,如:优(優)、苹(蘋)、灯(燈).b)简化形声字形旁的,如:贝(貝)、贷(貸)、钱(錢)。
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考点

1.现代汉语:(一)定义: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共同语(普通话)和不同的方言,是现代汉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性质——体系性、全民性、社会性什么是共同语?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在基础方言上形成,其形成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分不开的。
2.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完整定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 十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晋语徽语平话方言(1)北方方言代表:北京话分布:长江以北地区,长江南岸的镇江到九江以东的沿江地带,湖北(东南除外)、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和湖南省的西北部,以及广西北部一带。
次类:北方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等使用范围:67%以上(2)吴方言代表:以苏州话为代表。
(上海话) 分布:江苏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镇江不在内)地区和浙江的大部分。
使用人口:7.2%左右。
3)湘方言代表:长沙话分布:湖南大部分地区(西北角除外) 使用人口:3.2% 左右(4)赣方言代表:南昌话分布:在江西(东北沿江地带和南部除外)、湖北东南一带。
使用人口:3.2%左右。
(5)客家方言代表:广东梅县话分布:广东东部和北部,广西东南部,福建西部,湖南、四川也有一些客家方言点使用人口:3.6%左右(6)闽方言分布:福建省,广东的东部潮州、汕头一带,海南省和台湾省的大部分地区。
使用人数:5.7%。
(7)粤方言代表:广州话分布:广东中部、西南部和广西的东、南部使用人口:4.2%左右(8)晋语方言代表:太原话分布:山西省的大部分地区及河南、河北、陕西、内蒙古四省区毗邻山西省的地区。
使用人口:4.7%(9)徽语方言代表:安徽话分布:安徽大部分地区10)平话方言分布:广西中部地区,西部的百色、田林等县和北部的融水、临桂等县。
次类:桂南平话桂北平话使用人口:0.21%。
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语音方面1、音节整齐,界限分明,没有复辅音2、韵多声少,响亮悦耳,元音占优势3、声调抑扬,优美动听,每个音节都有声调(二)词汇方面1、语素单音节化2、词的结构双音节化3、构词手段多样,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4、词义精细形象5、熟语丰富多彩(三)语法方面1、汉语的形态变化很少,语序和虚词是两个重要的语法手段。
现代汉语复习重点

现代汉语复习重点一、绪论〔一〕现代汉语概述1、什么是现代汉语2、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区及其代表方言3、现代汉语的特点〔简答或论述〕①语音方面:三点②词汇方面:三点③语法方面:六点4、汉语的地位〔二〕汉语标准与推官普通话1、50年代语言文字工作三大任务2、80年代推广普通话的方针二、语音〔一〕语音概说1、语音的三大属性;语音四要素;发音器官2、语音单位①音素〔定义〕——元音〔定义〕辅音〔定义〕;二者区别〔四点〕②音节〔定义〕③声母、韵母、声调〔三者定义;声母与辅音的区别;韵母与元音的区别〕④音位〔定义〕3、记音符号①汉语拼音方案②国际音标〔二〕声母:普通话声母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全面描写〔21个〕〔三〕韵母〔39〕1、元音的发音①元音发音不同的原因〔三点〕②十个单元音发音描写〔八个根本元音〕③复元音的发音〔前4、后5、中4〕2、韵母的发音〔普通话韵母总表教材上51页〕①韵母分类a:按构造分:单元音韵母〔10〕、复元音韵母〔13〕、鼻音尾韵母〔16〕b:按发音口型分:四呼〔定义〕②韵母构造:韵头、韵腹、韵尾〔四〕声调〔定义〕不是音节的组成局部1、调值与调类〔调值、调类、相对音高的定义〕2、普通话的四声与调值3、古今调类的比拟〔教材上66页那一大段话〕〔五〕音节〔定义〕1、普通话音节构造的特点〔四点〕2、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①从声母角度:四点②从韵母角度:四点〔六〕音变1、变调〔名词解释〕①变调定义②分类a:上声的变调〔简答定义;四种情况;例子〕b:“一、不〞的变调〔简答定义;五种情况;例子〕c:“七、八〞的变调2、轻声〔名词解释〕①轻声的定义②轻声及语音四中物理属性的关系〔四点简答〕③轻声的作用〔简答两点;举例子〕3、儿化①儿化的定义②儿化音变规律简表〔教材88页、用自己的话把表的内容说出来〕③儿化的作用〔三点〕4、语气词“啊〞的音变〔教材89页简表用自己的话把内容说出来〕〔七〕音位1、音位的定义2、音位变体定义3、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三个〕〔八〕朗读与语调〔不重要简单看看〕三、文字〔一〕汉字概说1、文字定义2、汉字定义3、汉字特点:一个主要特点加三个次要特点〔二〕汉字的形体1、五种正式字体2、两种辅助字体〔三〕汉字的构造1、构造单位①笔画定义②部件定义③部首定义:采用部首给汉字归类始于?说文?,各个字书的部首数量2、笔顺〔定义〕3、造字法①四种造字法的定义与例字②形旁作用的局限性③声旁作用的局限性〔四〕汉字的整理与标准化1、50年代中期文字改革三项任务2、汉字的标准化:四定3、汉字编码的定义〔五〕使用标准汉字〔不重要简单看看〕四、词汇〔一〕词汇与词的构造1、几种词汇单位①语素〔定义〕: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②词〔定义〕③固定短语〔定义〕:专名、熟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④自由短语〔定义〕⑤略语〔定义〕:简称〔定义〕、数词略语〔定义〕2、词的构造〔给一个词写出这个词的类型〕①构词语素:词根、词缀的定义②单纯词〔定义〕:连绵词、叠音词、音译的外来词③合成词〔定义〕a:复合式:五种b:重叠式:注意与单纯词中的叠音词加以区别c:附加式:两种〔二〕词义的性质与构成1、词的内容:词义的定义2、词义的性质:三点,语概比现汉多两点3、词义的分类:理性意义〔定义〕、色彩意义〔种类5〕4、词的理解及词的运用〔不重要简单看看〕〔三〕义项与义素1、义项的定义2、义项的分类:根本义、转义<产生方法:引申〔引申义〕、比喻〔比喻义〕>3、单义词与多义词4、同音词:区别多义词与同音词〔从三个方面来讲〕5、义素的定义6:义素分析法:公式〔每年必考〕〔四〕语义场1、语义场的定义2、语义场的分析〔填空、名解〕:三种义场的名称以及例子说明3、同义义场与同义词①同义义场与同义词的定义②同义词的差异〔举例说明〕a:理性意义方面的差异:四方面b:色彩方面的差异:两方面c:词性方面的差异4、反义场与反义词①反义场的定义、类型〔两种〕②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论述〕:教材上252一大段话〔五〕词义的语境的关系1、语境的定义与分类〔两种〕2、语境对词义的影响〔小简答〕:四点加自己扩大〔六〕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1、根本词汇与一般词汇〔定义、特点〕2、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都属一般词汇〕①古语词〔定义〕:文言词、历史词〔定义〕②方言词〔定义〕③外来词/借词:定义〔教材上262一段话〕、外来词四大类型〔举例说明〕〔七〕熟语1、成语:定义、成语的特征2、惯用语〔定义〕3、歇后语〔定义〕〔八〕词汇的开展变化与词汇的标准化1、词汇的开展变化:①新词的产生②旧词的逐渐消失与变化③词义的演变〔三种途径〕2、词汇的标准化〔不重要简单看看〕五、语法〔一〕语法概说1、语法与语法体系〔简单看看〕2、语法的性质〔三点〕3、语法单位与句法成分①语法单位:分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四个定义②句法成分:主语、谓语;动语、宾语;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中心语、补语各成分的代表符号〔二〕词类1、词类的划分〔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①划分依据:词的语法功能〔主要〕、词的形态、词的意义②词的语法功能是指:三点③词的形态:构型形态、构词形态④词的意义:专指语法意义〔定义〕语法研究应遵循语法形式〔定义〕与语法意义相结合的原那么2、实词①名词:意义与种类〔4〕;名词的语法特征〔5条〕语法特征包括词的功能、形态与意义②动词:意义与种类〔7〕;动词的语法特征〔4条〕③形容词:意义与种类〔4〕;形容词的语法特征〔7条〕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比拟:教材下17—18页两个表④区别词⑤数词:种类⑥量词⑦副词:近义副词的辨析,主要看例子:“都、只〞“不、没有、别〞“就〞“很、极〞;“白、怪、净、老〞同音词;修饰名词性成分的副词;修饰数量短语的副词⑧代词⑨拟声词⑩叹词3、实词的误用〔简单看看〕4、虚词①介词:熟悉一下种类〔5种〕②连词:熟悉一下介词“与〞及连词“与〞的区别:教材下30页〔三点〕③助词:熟悉一下种类〔4种〕a:构造助词“的〞组成的名词性短语〔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教材下31页b:动态助词“着、了、过〞的用法;“着〞与“了〞的差异c:与时间有关的动态助词“的、来着〞〔教材下32页〕④语气词:熟悉一下语气词“的、了〞与助词“的、了〞的区别:教材下35页5、虚词的运用①介词的运用:a:对于、对b:关于c:在d:给e:于②连词的运用:a:与b:或〔或者〕c:及其d:还是③助词的运用:大概看看〔三〕短语1、短语的构造类①五种根本类型:主谓、动宾、偏正〔定中、状中〕、中补、联合②其他短语:连谓、兼语、同位、方位、量词、介词、助词〔“的〞字短语、比况短语、“所〞字短语〕2、短语的功能类:教材下51页表了解3、多义短语〔举例说明〕:教材下51-52页一段话;三种多义短语4、短语分析小结〔简单看看〕〔四〕句法成分1、主语、谓语①主语的构成材料②谓语的构成材料〔简单看看〕③主语与谓语的意义类型〔重点〕:施事、受事、当事〔与宾语比拟〕2、动语、宾语①动语构成的材料:简单看看②宾语构成的材料:名宾动词、谓宾动词、名谓宾动词③宾语的意义类型:受事、施事、当事3、定语4、状语〔简单看看〕5、补语①补语的构成与意义类别〔重要,简答:举例说明补语有哪些类型〕:七种②多层补语③补语与宾语的区分④补语与宾语的顺序〔简单看看〕6、中心语7、独立语〔简单看看〕8、句法成分小结及例解〔简单看看〕〔五〕单句1、句型〔构造类〕①主谓句:四种类型〔名词、动词、形容词、主谓〕举例说明②非主谓句:四种类型〔动词性、形容词性、名词性、叹词句〕举例说明2、几种动词谓语句:①“把〞字句:举例说明;特点〔四点〕②“被〞字句:举例说明;特点〔三点〕③连谓句:定义;举例说明④兼语句:定义;举例说明类型⑤双宾句:定义;举例说明⑥存现句:定义;举例说明⑦比拟句3、句类〔语气类〕①陈述②疑问〔四种〕③祈使〔两类〕④感慨〔每个类型举一个例子〕4、单句分类小节:教材下102页:单句句型、句类表5、变式句6、句子的变换〔简单看看〕7、语法分析①句法分析、语义分析、语用分析〔三者名词解释〕②用上述三种分析方法分析句子〔六〕复句1、复句概说〔简单看看〕2、复句的意义类型:联合复句〔5种关系〕、偏正复句〔5种关系〕3、复句的构造类型:①多重复句〔重点〕:多层复句划分方法②紧缩句〔简单看看〕4、复句运用中常见的错误〔简单看看〕。
现代汉语重点复习知识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①从结构上,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形成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②从功能上看,语言是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3.语言具有社会性(本质)和全民性、约定性4.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5.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6.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7.七大方言区:①北方方言——北京话②吴方言——苏州话③赣方言——南昌话④湘方言——长沙话⑤客家方言——梅州话⑥粤方言——广州话⑦闽方言:闽东方言——福州话闽南方言——厦门话8.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9.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本质)10.语音的物理属性:①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震动的快慢②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大小有关③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④音色:指声音的特色,又叫“音质”:Ⅰ·发音体不同Ⅱ·发音方法不同Ⅲ·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11.音素: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12.辅音: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13.原因:气流振动声带发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14.辅音和原因的主要区别:①从受阻与否:发辅音时,气流同过口腔咽头时受某种阻碍,元音则不受阻碍②从紧张度: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元音时则各部位保持均衡紧张③从气流强弱:发辅音时,气流较强,元音气流较弱④从响亮度:发辅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元音时声带振动,声音比辅音响亮15.音节: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16.汉语一个音节用一个汉字来表示,例外是儿化音节(2个汉字)17.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辅音声母有21个18.Y和w是隔音字母,“头母”,不是声母和零声母19.韵母:位于音节的后端,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有39个20.声调: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型式21.音位: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22.《汉拼方案》在1958年推行23.汉拼方案的用途:汉字的注音工具和普通话的拼写工具等24.国际音标在1888年订制26.27. ng:舌面后浊,鼻音28.调值指依附在音节里高低升降的音高变化的固定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29.调类是声调的种类30.阴平 55阳平35上声 214去声 5131.轻声:四声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比原调又轻又短的声调变体32.轻声的作用:轻声具有区别词义和区分词性的作用33.“儿化”:指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34.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35.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36.汉字的主要特点是它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37.第一次汉字规范化的文字是小篆38.秦隶时隶变39.汉字的结构单位:1 笔画 2 部件40.笔画: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41.笔画的具体形状称笔形42.部件: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43.部首:字书中各部领头的部件或笔画,具有字形归类作用44.部首都是偏旁,偏旁≠部首45.造字法:1.象形 2.指事 3.会意 4 形声46.形声:①左形右声②右形左声③上形下声④下形上声⑤外形内声⑥内形外声47.词汇:一种语言里所有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是语言中最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48.语素: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49.词: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50.成词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51.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52.词根:表示词的基本意义的语素53.词缀:表示词的附加意义和起语法作用的语素54.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55.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56.单纯词:Ⅰ联绵词:①双声词②叠韵词③其他Ⅱ叠音词Ⅲ音译词57.合成词:Ⅰ复合式:①联合型②偏正型③中补型④动宾型⑤主谓型Ⅱ重叠式Ⅲ附加式:①前加式②后加式。
《现代汉语》知识要点

《现代汉语》知识要点1.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普通话”一词最早见于1906年朱文熊的《江苏新字母》一书,旧称“官话”、“国语”。
3. 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俗称“地方话”。
4.我国民族语言的数目达80种以上。
民族文字目前正在使用的有40种,历史上曾经使用的有近20种,加起来共有近60种。
5.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6.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汉语支7. 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能够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
8.音高是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音高在语音中主要体现在声调上。
9. 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音强在语音中主要体现在重音上。
10. 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长短。
语音中的语调、轻声都与音长密切相关。
11. 音色(音质) :声音的特色,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音色在语音中表现为区分元辅音。
12.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也是语流里最自然的语音单位,它是人们听觉上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断。
13.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的出来。
14.音素是构成音节的单位,有的音节由一个音素构成,有的音节由两个或三个音素构成,普通话中一个音节包含最多的有四个音素。
15.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不受显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气流在口腔中受到明显阻碍而形成的音是辅音。
普通话中共有10个元音音位、22个辅音音位和4个调位。
16.《汉语拼音方案》是1958年2月11日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国务院发布推行的,是国家制定的拼写汉语、汉字的法定标准。
17.声母是一个音节开头的辅音。
18. 单韵母发音的特点是:发音时舌位和口形始终保持不变。
19.韵腹是韵母的主干,是开口度最大、声音最清晰响亮的元音20. 声调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现代汉语复习要点梳理

现代汉语复习要点梳理一、绪论1、现代汉语的定义:①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
②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③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④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志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三项标准)★2、普通话的作用。
3、语言的定义:①从结构上看②从功能上看(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人与文化的关系。
)4、现代汉语的两种形式:①口语(含义、特征)②书面语(含义、特征)5、文学语言(定义、形式)。
6、民族共同语的定义。
7、汉族历史上的民族共同语:春秋一一雅言汉代一一通语明代--- 官话辛亥革命后---- 国语新中国成立后一一普通话8、关于文言和白话。
9、关于北京话。
10、1955年在北京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会上确定把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主张向全国大力推广。
11、方言的定义。
12、我国七大方言区:★①北方方言(另有四个次方言)②吴方言(苏州话为代表)③湘方言(长沙话为代表)④赣方言(南昌话为代表)⑤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为代表)⑥闽方言(另有五个次方言)⑦粤方言(广州话为代表,当地人叫“白话”)13、现代汉语的特点:①语音方面:(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音节整齐简洁;有声调。
)②词汇方面:(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同音语素多。
)③语法方面:(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大用形态,主要用语序和虚词;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规则基本一致;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14、汉语的地位(4个)。
15、关于孔子学院。
16、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位置。
16、关于推广普通话(方针、方法)。
二、语音1、语音的定义。
2、语言的性质:①物理属性②生理属性③社会属性(本质属性)3、语音的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4、造成不同音色的三种条件:(发音体、发音方法、发音时共鸣器形状。
)5、发音器官的分类:①呼吸器官②喉头和声带③咽腔、鼻腔和口腔6、语音单位:①音素一一辅音、元音(辅音和元音的主要区别★)②音节③声母、韵母、声调④音位(社会属性是决定音位的重要依据)7、四类记音符号:①用汉字记音②用“注音符号”记音③用拼音字母记音④用国际音标记音8、关于《汉语拼音方案》:①1956年2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拟订并公布了《汉语拼音方案》。
现代汉语(复习重点)

现代汉语(复习重点)现代汉语(20XX年复习重点)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二、现代汉语:1、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2、汉语方言(基础)。
3、域外汉语(国外的汉语)。
三、汉语七大方言:1、北方方言(北京话为代表)。
2、吴方言(苏州话为代表)。
3、湘方言(长沙话为代表)。
4、赣方言(长沙话为代表)。
5客家方言(梅县话为方言)。
6、粤方言(广州话为代表)。
7、闽方言(1、闽东方言:福州话为代表。
2、闽北方言。
3、闽南方言:厦门话为代表。
4、闽中方言。
5、莆仙方言)四、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一)语音的物理属性。
(二)语音的生理属性。
(三)语音的社会属性。
语音的四要素:音高、音长、音强、音色。
造成不同音色的主要条件有三种:(简答题)第17页第一,发音体不同。
第二,发音方法不同。
第三,发音时共鸣器形态不同。
五、为什么说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10-12分论述题,5分简答题)1、语言和意义的结合是由社会决定的,约定俗称的。
2、语音的选择是社会决定的。
(汉语用zh\ch\sh\英zcs)3、语音的组合模式和组合规则也是由社会决定的。
4、语音系统的形成也是由社会决定的。
六、辅音是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
(b\m\f\d\k\zh\s)到某个部位的阻碍;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a\o\e\i\u)辅音和元音的发音区别:1、受阻: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的时候受到某个部位的阻碍;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的时候不受阻碍。
2、紧张度: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3、气流强弱:发辅音时,气流较强;发元音时,气流较弱。
4、响亮度:发辅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声音比辅音响亮。
七、(一)辅音的发音部位七类:1、双唇音(b\p\m).2唇齿音(f)3、舌尖前音(z\c\s)4、舌尖中音(d\t\n\l)5舌尖后音(zh\ch\sh\r)6舌面前音(j\q\x).7、舌面后音(g\k\ng\h)PS:为便于记忆用根据儿时背书的顺序,做微调。
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知识点复习----专升本

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
2.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北方(北京话)、吴(苏州话)、湘(长沙话)、赣(南昌话)、客家(广东梅县话)、闽(福州话)、粤(广州话)。
3.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具体表现如下:(1)没有复辅音;(2)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3)有区别意义的声调;(4)音节总数有限,简短而明确。
(二)词汇方面:(1)汉语词形较短,单音节语素多;(2)广泛运用复合法构成新词;(3)双音节词占优势。
(三)语法方面:汉语是分析性的语言,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类标志和词形变化,这就使现代汉语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
(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2)语法(词法、句法)结构具有一致性;(3)词具有多功能性:某一类词往往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4)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5)量词、语气词十分丰富: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往往不同,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
语言文字的三大任务: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大力推广,积极普及,逐步提高第二章语音1.人的发音器官:肺和气管、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
2.语音的物理性质: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四要素)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
声调主要由音高构成,声调的高低能区别意义。
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声波的振幅。
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
(轻声与音强有关)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
音量与音高、音强、音长有关。
(汉语中)音强和音长在语调和轻声里也起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
2.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北方(北京话)、吴(苏州话)、湘(长沙话)、赣(南昌话)、客家(广东梅县话)、闽(福州话)、粤(广州话)。
3.现代汉语的特点:
(一)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具体表现如下:
(1)没有复辅音;(2)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
(3)有区别意义的声调;(4)音节总数有限,简短而明确。
(二)词汇方面:(1)汉语词形较短,单音节语素多;(2)广泛运用复合法构成新词;(3)双音节词占优势。
(三)语法方面:汉语是分析性的语言,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类标志和词形变化,这就使现代汉语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
(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2)语法(词法、句法)结构具有一致性;
(3)词具有多功能性:某一类词往往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
(4)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
(5)量词、语气词十分丰富: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往往不同,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
语言文字的三大任务: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
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大力推广,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第二章语音
1.人的发音器官:肺和气管、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
2.语音的物理性质: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四要素)
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
声调主要由音高构成,声调的高低能区别意义。
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声波的振幅。
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
(轻声与音强有关)
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
音量与音高、音强、音长有关。
(汉语中)音强和音长在语调和轻声里也起重要作用。
音色又叫音质,是声音的特色,是不同的声音能够互相区别的最基本的特征,决定于声波振动的形式。
音色的差别由三种因素造成:第一,发音体不同。
第二,发音方式不同。
第三,共鸣器的形状不同。
3.语音的社会属性:A它首先体现在音义结合的社会性上,语言的各种意义靠语音表达出来,语音和意义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只要得到社会公认即可。
B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同一个意义又可以有多种语音形式。
C语音有系统性,各种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的语音系统。
D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4.语音单位:音素、音节、生母韵母声调、音位。
(一)音素:
1.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Ø普通话的一个音节,最少的由一个音素构成,如“啊ɑ”;最多的由四个音素构成,如“状zhuɑnɡ”
2.音素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
(1)辅音:发音时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又叫子音。
普通话中有22个辅音: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ng.
(2)元音: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或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又叫母音。
普通话中有10个元音:ɑ o e ê i u ü er –i(前) -i(后)。
(3)元音与辅音的区别:P20
①有无阻碍(元音和辅音的最主要区别)②紧张状态③气流强弱④响度大小
(二)音节
1.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
(一般来说,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儿化了的两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
(三)声母、韵母、声调(一个音节分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
Ø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一个音节如果不以辅音开头,称为“零声母”。
Ø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Ø声调,指的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普通话四种基本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四)音位
音位是一个语言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根据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
5.记音符号:
(一)汉语拼音方案是记录现代汉语语音系统的法定拼音方案。
1958.2.11
汉语拼音方案主要用来给汉字注意和作为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汉语拼音的五大块: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二)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制订的一套语音符号,是用来记录各民族语言的语音的,符合“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的原则,共有一百多个符号,记音有严式、宽式之分。
6.声母(21个):声母的不同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同决定的。
(一)声母的发音部位
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
按此,分为七类:
(1)双唇音:b,p,m;(2)唇齿音: f ;(3)舌尖前::z,c,s;(4)舌尖中音:d,t,n,l;(5)舌尖后音:zh,ch,sh,r;(6)舌面(前)音:j,q,x;(7)舌根音(舌面后音):g,k,h (二)声母的发音方法
Ø发音方法:气流破除发音阻碍的方法。
1、阻碍的方式:根据成阻或除阻的方式不同,可以五类
1)塞音(暴破音):b、p、d、t、g、k; 2)擦音:f、h、x、sh、r、s;
3)塞擦音:j、q 、zh、ch、 z、c; 4)边音:l ; 5)鼻音:m、n
2、根据声带是否振动:分清、浊两类。
1)清音:b、p、d、t、g、k、z、c、zh、ch、j、q、f、s、sh、x、h发音时声带不颤动。
2)浊音:m、n、l、r发音时声带颤动。
3、根据气流的强弱:分送气音、不送气音两类。
1)送气音:p、t、k、q、 c、ch
2)不送气音:b、d、g、j、 z、zh
Ø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全面描写
b [ ]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p [ ] 双唇送气清塞音
m[ ] 双唇浊鼻音
f [ ] 唇齿清擦音
z [ ] 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c [ ] 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s [ ] 舌尖前清擦音
d [ ] 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
t [ ] 舌尖中送气清塞音
n [ ] 舌尖中浊鼻音
l [ ] 舌尖中浊边音
zh[ ]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
ch[ ]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
sh[ ]舌尖后清擦音
r [ ] 舌尖后浊擦音
j [ ] 舌面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q [ ] 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
x [ ] 舌面前清擦音
ɡ [ ] 舌面后不送气清塞音
k [ ] 舌面后送气清塞音
h [ ] 舌面后清擦音
7.韵母(39个)
普通话韵母的主要成分是元音。
韵母的结构可以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
Ø韵头——是主要元音前面的元音,又叫介音。
由i、u、ü充当。
Ø韵腹——是韵母中的主要元音。
韵腹是韵母的主要构成部分,由a、o、e、ê、i、u、ü、-i、er充当。
Ø韵尾——是韵腹后面的音素,又叫尾音。
由i、u或鼻辅音n、ng充当。
一个韵母可以没有韵头或韵尾,但是不可以没有韵腹。
Ø根据韵母的组成成分,分为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鼻音韵母三类。
(一)单元音韵母发音时舌位,唇形及开口度适中不变得元音叫单元音。
单元音韵母共有10个,即:舌面元音(a、o、e、ê、i、u、ü)
舌尖元音(-i、-i)
卷舌元音(er)
(二)复元音韵母复元音指的是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
复元音韵母共有13个。
前响复合韵母:ai、ei、ao、ou;后响复合韵母:ia、ie、ua、uo、üe;
中响复合韵母:iao、iou、uai、uei
(三)鼻音韵母:普通话里有16个鼻音韵母。
A舌尖中鼻音韵母8个:an、ian、uan、üan、en、in、uen、ün
B舌根鼻音韵母8个:an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
Ø所谓四呼就是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口形分的类: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ong[ug]放在合口呼,iong[yg]放在撮口呼,是按它的实际读音排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