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年产100万吨电炉炼钢车间设计83页

合集下载

钢铁冶金专业毕业研发设计(产万吨电弧炉)

钢铁冶金专业毕业研发设计(产万吨电弧炉)

目录绪言第一章设计方案 (1)1.1 设计概述 (1)1.2 产品方案 (2)1.3 产量计算 (4)1.4 新技术、新设备的选择说明 (14)1.5 工艺流程及车间的组成………………………………………….………15第二章电弧炉设计 (17)2.1 电弧炉炉型及其尺寸计算 (17)2.2 炉子变压器功率和电参数的确定 (22)第三章连铸设计 (26)3.1 车间设备及参数的选定 (26)3.2 连铸机基本参数的确定 (27)3.3 连铸车间的工艺布置 (31)第四章车间布置及主要设备的选择 (33)4.1 炉子跨 (35)4.2 原料跨 (42)4.3 浇铸跨 (45)4.4 精炼跨间布置 (48)第五章电炉炼钢的经济技术指标 (53)5.1 产量方面 (53)5.2 质量方面 (53)5.3 品种方面 (53)5.4 成本方面 (54)第六章专题研究 (55)6.1 开发背景 (55)6.2成形耐火涂料的特性和性能 (56)6.3耐火涂料层的涂敷作业 (58)6.4结束语 (58)参考文献 (59)绪言本次设计是根据娄底地区条件设计年产量为70万吨电弧炉炼钢车间,该地区矿藏丰富,水源充沛,交通发达,设计炼钢车间条件比较合理。

同时在该地区建厂不仅是本地区工业发展的需要,也为本地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拉可靠保证在本次设计中。

考虑到我国的钢铁工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钢铁行业发展的方向,更加为能够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在行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同时根据市场需求,重点发展优质钢,合金钢等特钢品种,本次设计中采用现在比较先进的炼钢技术。

尽量做到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建设一流的现代炼钢车间。

如:在本次设计中。

电炉中采用二次燃烧技术,吹氧自动系统。

连铸车间中,采用全程保护浇注,电磁搅拌系统,结晶器液面控制仪,汽水喷雾冷却等先进技术,为企业的高产量,高质量发展创造拉条件,将为企业本身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创造丰富的经济效益。

年产100万吨合格不锈钢铸坯的电炉炼钢厂工艺设计

年产100万吨合格不锈钢铸坯的电炉炼钢厂工艺设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年产100万吨合格不锈钢铸坯的电炉炼钢厂工艺设计院(系):冶金工程学院专业:冶金工程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签名):主管院长(主任)(签名):时间:2012年 2 月28 日设计总说明本文设计了一个年产100万吨合格不锈钢的电弧炉炼钢车间,通过产品大纲的确定、电弧炉炼钢的物料平衡与热平衡计算、超高功率电弧炉的炉型设计、连铸设备选择、车间工艺设计及车间总体布置,确定了一座150吨超高功率电弧炉、一台AOD精练炉、一台连铸机为主要生产设备。

并根据国内外炼钢技术的发展趋势、钢铁产品的发展方向,选择了先进且有较大发展余地的短流程工艺:废钢→超高功率电弧炉→AOD炉精炼→连铸。

设计方案以技术新、效益高为原则,充分体现了先进、灵活、多功能的特点,具备可持续发展性。

关键词:超高功率电弧炉,AOD精炼炉,炼钢Design DescriptionIn this paper, we have designed a electric arc furnace workshop which can produce 1000,000 tons of qualified stainless steel a year.Through the ascertained of the products outline, eaf material balance, thermal equilibrium calculation, ultra-high power electric arc furnace’s type design ,the workshop process design and workshop layout, we finaly identified a 1000,000 tons of qualified stainless steel smelting plant with which a 150 tons of ultra-high power electric arc furnace, a chastening AOD furnace and a caster is as the main production equipment.And according to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teelmaking technology trend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steel product,we finally selected the short flow process,scrap steel →ultra-high power e lectric arc furnace→AOD furnace refineing→continuous casting, which is advanced and has a bigger development room.The Design scheme based new technology and high efficienc as the principle, fully embodies the advanced, flexible, multi-function characteristic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ultra-high power electric arc furnace,AOD refineing furnace, Steelmaking目录绪论 (1)1电弧炉炼钢车间的设计方案[1][2] (4)1.1电炉车间生产能力计算 (4)1.1.1 电炉容量和台数的确定 (4)1.1.2 电炉车间生产技术指标 (4)1.2电炉车间设计方案 (5)1.2.1主要冶炼钢种及产品方案 (5)1.2.2电炉炼钢车间设计与建设的基础材料 (5)1.2.3电炉炼钢车间的组成 (6)1.2.4 电炉各车间的布置情况 (6)2 电弧炉炉型设计[3] (7)2.1电弧炉炉型设计 (7)2.1.1 电弧炉炉型 (7)2.1.2 熔池的形状和尺寸 (7)2.1.3 熔化室的尺寸 (8)2.1.4 炉衬厚度δ的确定 (9)2.1.5 炉壳及厚度δz的确定 (9)2.1.6 工作门和出钢口 (10)2.2偏心底出钢箱的设计 (10)2.3电弧炉变压器功率和电参数的确定 (11)2.3.1确定变压器的功率 (11)2.3.2电极直径的确定 (12)2.3.3电极心圆的尺寸 (12)2.4水冷挂渣炉壁设计 (12)3电弧炉炼钢物料平衡和热平衡 (16)3.1物料平衡计算 (16)3.1.1 熔化期的物料平衡 (16)3.1.2 氧化期的物料平衡 (22)3.2热平衡计算 (25) (25)3.2.1 计算热收入QS (26)3.2.2 计算热支出QZ4 电弧炉炼钢车间工艺布置 (29)4.1原料跨 (29)4.1.1 原料跨的跨度 (30)4.1.2 原料跨总长度确定 (30)4.1.3 原料跨高度确定 (30)4.2炉子跨整体布置 (30)4.2.1 炉子跨工作平台高度 (30)4.2.2 炉子的变压器室和控制室 (31)4.2.3 电弧炉出渣和炉渣处理 (31)4.2.4 炉子跨的长度、跨度、高度 (31)4.3精炼跨 (31)4.3.1 整体布置 (31)4.3.2 AOD精炼炉的工艺布置 (32)4.4连铸跨 (32)4.4.1 总体布置 (32)4.4.2 连铸机操作平台的高度、长度、宽度 (32)4.4.3 连铸机总高和本跨吊车轨面标高 (33)4.4.4 连铸机总长度 (33)4.4.5 连铸跨跨度 (34)4.5出坯跨 (34)4.6备注 (34)5 电弧炉炼钢车间工艺设计 (36)5.1废钢 (36)5.2辅助料 (36)5.2.1 对辅助料的要求 (36)5.2.2 供应方案 (37)5.2.3 配料 (37)5.2.4 装料和补料 (38)5.2.5 电弧炉冶金工艺[3] (39)5.2.6 精炼工艺[4] (40)5.2.7 连铸操作工艺 (41)6 车间主要设备的选择 (43)6.1电弧炉主要设备选择 (43)6.1.1 校核年产量 (43)6.1.2 电极 (43)6.2精炼炉设备选择 (44)6.3连铸设备选型[5] (45)6.3.1 钢包允许的最大浇注时间 (45)6.3.2 拉坯速度 (45)6.3.3 连铸机的流数 (46)6.3.4 弧型半径 (46)6.4连铸机的生产能力的确定 (47)6.4.1 连铸浇注周期的计算 (47)6.4.2 连铸机作业率 (47)6.4.3 连铸坯收得率 (48)6.4.4 连铸机生产能力的计算 (48)6.5中间包及其运载设备 (49)6.5.1 中间包的形状和构造 (49)6.5.2 中间包的主要工艺参数 (49)6.5.3 中间包运载装置 (49)6.6结晶器及其振动装置 (49)6.6.1 结晶器的性能要求及其结构要求 (49)6.6.2 结晶器主要参数选择 (50)6.6.3 结晶器的振动装置 (50)6.7二次冷却装置 (51)6.7.1 二次冷却装置的基本结构 (51)6.7.2 二次冷却水冷喷嘴的布置 (51)6.7.3 二次冷却水量的计算 (51)6.8拉矫装置及引锭装置 (51)6.8.1 拉矫装置 (51)6.8.2 引锭装置 (51)6.9铸坯切割装置 (51)6.10盛钢桶的选择 (51)6.11渣罐及渣罐车的选择 (53)6.11.1 车间所需的渣罐数量 (53)6.11.2 车间所需渣罐车数量 (53)6.12起重机的选择 (53)6.13其它辅助设备的选择 (54)7 车间人员编制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5)7.1技术经济指标 (55)7.1.1 产量指标 (55)7.1.2 质量指标 (55)7.1.3 作业效率指标 (55)7.1.4 连铸生产技术指标 (55)7.2车间人员编制 (55)参考文献 (58)致谢 (59)专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东北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模板

东北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模板
This manual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the blast furnace workshop design; the second part, translation.
The first part is divided into 10 chapters, the content including comprehensive calculation, design of blast furnace, raw material system, top charging equipment, air supply system (blast system), blast furnace gas system, slag-iron management system, injection fuel system, blast furnace layou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本设计主要的任务是:设计一座年产480万吨制钢生铁和40万吨铸造生铁的炼铁厂。根据国内外大型高炉先进生产技术指标,确定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利用系数2.3,焦比315kg,煤比180kg,热风温度1200℃,富氧3%。炼铁厂设计主体包括两座33003的高炉,以及每座高炉对应的四座新日铁外燃式热风炉,一座重力除尘器及其它附属设备。在设计上,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如高风温,喷吹煤粉,干法除尘,环形出铁场等。另外,在炉前设置了除烟罩和其他除尘设备,在噪音大的地方安装消音器,以改善炼铁厂的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本设计预计可实现高产、优质、低耗、长寿和环保的综合目标。
3.孙志礼,冷兴聚,魏延刚等.机械设计[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32-33.

年产100万吨连铸坯的电弧炉 炼钢车间工艺设计

年产100万吨连铸坯的电弧炉 炼钢车间工艺设计

目录1 电弧炉炼钢技术现状及发展 (1)1.1电弧炉炼钢发展概况 (1)1.2国内外电炉炼钢技术的发展趋势 (1)2 电弧炉炼钢车间的设计方案 (3)2.1电炉车间生产能力计算 (3)2.1.1电炉容量和台数的确定 (3)2.1.2 电炉车间生产技术指标 (3)2.2电炉车间设计方案 (4)2.2.1 电炉炼钢车间设计与建设的基础材料 (4)2.2.2 产品大纲 (4)2.2.3 电炉炼钢车间的组成 (4)2.2.4 电炉车间各跨的布置情况 (5)3 电弧炉炉型设计 (6)3.1电弧炉炉型 (6)3.1.1 炉缸 (6)3.1.2 熔化室 (7)3.1.3 电极分布 (8)3.1.4 工作门和出钢口 (8)3.1.5 炉衬厚度 (8)3.2电弧炉变压器容量选择 (9)3.3水冷炉壁与水冷炉盖 (9)3.3.1 水冷炉盖的设计 (9)3.3.2 水冷炉盖的安装 (10)3.4偏心底出钢的设计 (11)3.4.1 EBT电炉的炉壳 (11)3.4.2 EBT电炉的炉底 (12)3.4.3 出钢口 (12)3.4.4 机械装置 (13)3.4.5 偏心底出钢箱的设计 (13)3.5水冷挂渣炉壁的设计 (14)3.5.1 电弧炉炉壁的热流 (14)3.5.2 冷却水流量 (14)3.5.3 水冷炉壁水速的确定 (15)3.5.4 管径的确定 (15)3.5.5 平衡挂渣厚度 (15)3.5.6 综合传热系数 (16)3.5.7 临界热流量与最大热流量 (16)4 电弧炉炼钢过程中的物料平衡与热平衡计算 (17)4.1物料平衡计算 (17)4.1.1熔化期计算 (19)4.1.2 氧化期计算 (23)4.2热平衡的计算 (27)4.2.1 计算热收入Qs 。

(27)4.2.2 计算热支出Qz 。

(29)5 电弧炉炼钢车间工艺设计 (33)5.1.1 废钢 (33)5.1.2 辅助料 (33)5.2电弧炉冶炼工艺 (34)5.3精整工艺 (35)5.4连铸操作工艺 (36)6 电弧炉炼钢车间工艺布置 (38)6.1原料跨 (38)6.1.1 原料跨的宽度 (39)6.1.2 原料跨的烘烤间 (39)6.1.3 原料跨总长度确定 (40)6.2炉子跨整体布置 (40)6.2.1 炉子跨工作平台高度 (40)6.2.3 炉子的变压器室和控制室 (40)6.2.4 电弧炉出渣和炉渣处理 (40)6.2.5 精炼炉的工艺布置 (40)6.2.6 炉子跨的长度、跨度、高度 (40)6.3连铸跨 (41)6.3.1 总体布置 (41)6.3.2 钢包回转台的布置 (41)6.3.3 连铸机操作平台的高度、长度、宽度 (41)6.3.4 连铸机总高和本跨吊车轨面标高 (42)6.3.5 连铸机总长度 (42)6.3.6 其它布置 (43)6.4精整跨 (43)7 车间主要设备的选择和配置 (45)7.1电弧炉主体设备选择 (45)7.1.1 校核年产量 (45)7.1.2 电极 (45)7.2精炼炉设备选择 (45)7.2.1 LF钢包炉的参数确定 (45)7.2.2 LF钢包炉的工艺确定 (46)7.3连铸设备选择 (46)7.3.1 钢包允许的最大浇注时间 (46)7.3.2 铸坯断面 (47)7.3.3 拉坯速度 (47)7.3.4 连铸机的流数 (48)7.3.5 铸坯的液相深度和冶金长度 (48)7.3.6 弧型半径 (49)7.4连铸机的生产能力的确定 (49)7.4.1 连铸浇注周期的计算 (49)7.4.2 连铸机作业率 (50)7.4.3 连铸坯收得率 (50)7.4.4 连铸机生产能力的计算 (51)7.4.5 最高日浇注炉数 (51)7.4.6 最高日产量 (52)7.5中间包及其运载设备 (52)7.5.1 中间包的形状和构造 (52)7.5.2 中间包的主要工艺参数 (52)7.6结晶器及其振动装置 (53)7.6.1 结晶器的性能要求及其结构要求 (53)7.6.2 结晶器主要参数选择 (53)7.6.3 结晶器的振动装置 (55)7.7二次冷却装置 (55)7.7.1 二冷装置的基本结构 (55)7.7.2 二次冷却水冷喷嘴的布置 (55)7.7.3 二次冷却水量的计算 (55)7.8拉矫装置及引锭装置 (56)7.9铸坯切割装置 (56)7.10盛钢桶的选择 (56)7.10.1 型号选择 (56)7.10.2 容纳钢水量 (56)7.10.3 盛钢桶内渣量 (57)7.10.4 盛钢桶容积 (57)7.10.5 盛钢桶壁砖衬厚度 (57)7.10.6 盛钢桶外壳 (57)7.10.7 盛钢桶的质量 (58)7.10.8 钢包需用量 (58)7.11渣罐及渣罐车的选择 (59)7.11.1 车间所需的渣罐数量 (59)7.11.2 车间所需渣罐车数量 (59)7.12起重机和电动平车的选择 (59)7.13其它辅助设备的选择 (60)8.1技术经济指标 (61)8.2车间人员编制 (61)9参考文献 (64)10 专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毕业论文--年产100万吨连铸坯的全连铸转炉炼钢车间工艺设计

毕业论文--年产100万吨连铸坯的全连铸转炉炼钢车间工艺设计

毕业论文--年产100万吨连铸坯的全连铸转炉炼钢车间工艺设计年产1000万吨连铸坯的全连铸转炉炼钢车间工艺设计摘要本说明书在实习和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利用。

讲述了设计一转炉车间的方法和步骤,说明书中对车间主要系统例如铁水供应系统,废钢供应系统,散装料供应系统,铁合金供应系统,除尘系统等进行了充分论证和比较确定出一套最佳设计方案。

并确定了车间的工艺布置,对跨数及相对位置进行设计,简述了其工艺流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设备计算,包括转炉炉型计算,转炉炉衬计算及金属构件计算,氧枪设计,净化系统设备计算,然后进行车间计算和所用设备的规格和数量的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车间尺寸计算,确定各层平台标高。

最后对转炉车间设计得环境和安全要求进行说明为了更加详细说明转炉车间设计中的一些工艺及设备结构,本设计穿插了图形,为能够明确、直观的介绍了转炉炼钢车间的工艺布置。

Abstract In practice this manual and reference,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the knowledge. Design a workshop about the methods and procedures converter, manual systems such as hot metal on the workshop mainly supply system, scrap supply system, bulk material supply system, ferroalloy supply system, dust removal system was fully demonstrated and compared to determine a set of best good design. And determine the layout of the workshop process, the number and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crossdesign, outlines the process and devices based on this calculation, including the calculation of the converter furnace, converter lining calculation and calculation of metal components, oxygen lance design , purification system equipment, calculation, and then workshop equipment used in the calculation and the number of design specifications and, in this workshop based on the size of calculations to determine the elevation of each floor platform. Finally, the converter workshop designed to explain environmental and safety requirements.For a more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some of the converter process plant design and equipment in the structure, the design interspersed with graphics, to be able to clear, intuitive introduction to the process of converter steelmaking plant layout.Key Words: Steel, blowing converter, continuous casting, billet, slab, material balance, heat balance, furnace design目录1 文献综述 11.1国外炼钢技术的发展 11.2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1.3现代转炉炼钢工艺流程21.4 我国氧气转炉炼钢技术展望 20>. 转炉大型化和流程优化 2. 转炉高效化 3. 钢水洁净化 3. 控制模型化 3. 资源综合利用化 31.5 现代转炉炼钢技术存在的问题 42 转炉炼钢厂设计方案52.1 转炉车间组成 52.2 转炉座数、容量和车间生产能力的确定 5 . 转炉座数 5. 车间生产能力的确定52.3 主要钢种的选择 62.4 工艺流程 62.5 原料方案7. 铁水的供应7. 废钢的供应7. 散装料的供应7. 铁合金的供应82.6 主厂房工艺布置8. 原料跨的布置8. 炉子跨的布置9. 精炼跨的布置93 物料平衡与热平衡计算103.1 物料平衡10.需原始数据10.衡基本项目11.骤113.2 热平衡计算18.需原始数据18.骤194 顶底复吹转炉炉型设计234.1 炉型选择234.2 原始条件234.3 主要参数的确定234.4 炉衬各层填充材料选择275 生产工艺设计285.1炼钢原料28. 28. 28. 28. 28. 28.石29. 295.2装料制度295.3供氧制度29.膛内氧气射流的特性29.流对转炉熔池的作用30.气转炉的氧枪操作305.4造渣制度30.度的控制与石灰加入量的确定30 .灰熔解速度的因素31.度的控制 31.化性的控制31.及其控制 32.留渣操作 325.5温度制度33.度的确定 33.及其加入量的确定335.6终点控制和出钢345.7脱氧制度和合金化 35.气转炉炼钢的脱氧方法35.的一般原理356 转炉炉体金属构件设计376.1炉壳设计376.2支撑装置设计376.3倾动机构的设计387 氧气转炉供氧系统设计397.1氧气的供应39.钢车间需氧量计算39.能力的选择397.2氧枪设计39.型与选择 40.计407.3氧枪枪身设计41.层尺寸的确定41.度的确定 427.4转炉底部供气构件设计42.类42.量43.件43.件布置438 转炉车间烟气净化与回收44 8.1转炉烟气与烟尘44.特征44.特征448.2烟气净化方案选择 44.近烟气处理方法44.气净化方法458.3烟气净化系统458.4烟气净化回收系统主要设备45 . 45.尘器46. 46车间主要设备的选择479.1原料跨47.的设计47.斗的计算 489.2转炉跨48. 48.量的确定 499.3精炼跨499.4连铸跨50.生产:尺寸为170mm×1500mm 50 .生产:尺寸为150mm×150mm 53 .艺参数的确定54.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54.的有关参数54.重机的选择5510 主厂房工艺布置5610.1 原料跨间的布置5610.2 转炉跨间的布置58.的布置58.各平台的确定5910.3 连铸设备的布置6211 总劳动定员表651 炼钢工序652 连铸工序663 燃气674 给排水675 热力686 通风687 电气688 精炼工序689 机修6910 检化室 69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70致谢711 文献综述10-6。

万吨炼钢毕业设计方案

万吨炼钢毕业设计方案

内蒙古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年产300万吨钢转炉炼钢<2×150)工程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冶金工程班级:导师:冀中年<教授)目录摘要1第一章文献综述21.1 转炉的发展历程21.2 我国转炉炼钢发展现状31.2.1 转炉钢产量31.2.2转炉钢的比例组成31.2.3 转炉原材料消耗及能耗41.2.4 转炉炉龄51.3 我国转炉炼钢发展趋势51.3.1转炉条件和机遇51.3.2钢产量的增长方式61.3.3 冶金自动化技术61.3.4小结81.4 转炉炼钢存在的问题81.4.1 强化冶炼水平81.4.2 产业结构分布8第二章炼钢工程设计92.1 主要设计决定和特点92.1.1 概述92.1.2 基本工艺路线102.1.3 炼钢车间系统102.2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122.2.1 生产规模122.2.2 产品大纲122.3 转炉车间产量计算和钢铁料平衡142.3.1 车间转炉作业率及钢产量计算142.3.2 钢铁料平衡计算152.4 生产工艺流程以及生产操作说明272.4.1 工艺流程272.4.2 炼钢车间生产操作282.5 炼钢车间的组成302.6 车间工艺布置说明与计算312.6.2 加料跨312.6.3 转炉跨332.6.4 钢水接受跨372.6.5 其它跨372.6.6 废气处理及回收系统372.7 主要工艺设备选择及其性能参数392.7.1 转炉本体392.7.2 转炉托圈392.7.3 转炉倾动装置392.7.4 氧枪及传动装置402.7.5 废钢料槽主要设备性能及参数432.7.6 脱硫站的喷枪系统432.7.7 钢包性能参数442.8 主要经济指标及原材料动力消耗442.8.1 主原料442.8.2 散状原料452.9 120吨氧气顶底复吹转炉炉型设计462.9.1 炉型设计462.9.2 炉衬材料厚度的选择48第三章专题论述503.1 转炉溅渣护炉技术503.1.1 转炉的溅渣护炉操作原理503.1.2 氧、氮气流量和压力503.1.3 溅渣护炉工艺特点及设备503.1.4 操作顺序513.1.5 溅渣护炉工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讨论523.1.6 展望543.2 转炉冶炼纯净钢工艺543.2.1 纯净钢概述543.2.2冶炼时夹杂物产生的过程及去除途径563.2.3 纯净钢生产技术的进步573.2.4小结59参考文献60附录:外文及翻译62致谢81摘要本次设计的是年产300万吨的转炉炼钢车间,主要对转炉炼钢生产的工艺流程、车间组成和工艺布置进行设计,并对转炉炼钢过程的物料平衡和热平衡、氧枪的选择设计、转炉跨、加料跨的厂房高度和跨度以及120吨顶底复吹转炉炉型进行了设计计算。

一座年产100万吨炼钢生铁的高炉炉型设计

一座年产100万吨炼钢生铁的高炉炉型设计

一座年产100万吨炼钢生铁的高炉炉型设计1. 摘要高炉炉型是指高炉内部耐火材料构成的几何空间,近代高炉炉型由炉缸、炉腹、炉腰、炉身和炉喉五部分组成。

炉型的设计要适应原燃料条件,保证冶炼过程的顺行。

高炉炉型设计的依据是单座高炉的生铁产量,由产量确定高炉有效容积,以高炉有效容积为基础,计算其它尺寸。

本设计主要从高炉炉型设计、炉衬设计、高炉冷却设备的选择、风口及出铁口的设计。

高炉本体自上而下分为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五部分。

高炉的横断面为圆形的炼铁竖炉,用钢板作炉壳,高炉的壳内砌耐火砖内衬。

同时为了实现优质、低耗、高产、长寿炉龄和对环境污染小的方针设计高炉,高炉本体结构和辅助系统必须满足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密封性好,工作可靠,寿命长,产品优质,产量高,消耗低等要求。

在设计高炉炉体时,根据技术经济指标对高炉炉体尺寸进行计算确定炉型。

对耐火砖进行合理的配置,对高炉冷却设备进行合理的选择、对风口及出铁口进行合理的设计。

2. 高炉高炉炉型设计与计算(一)、确定容积1、确定年工作日高炉的工作日是指高炉一代寿命中,扣除大、中、小修时间后,平均每年的实际生产时间。

根据国内经验,不分炉容大小,年工作日均可定为355天。

利用系数ηv =2.0t/(m 3·d)。

2、确定高炉日出铁量 年工作日年产量高炉日出铁量= = 1000000/355=2816 t/d 3、确定高炉的有效容积V uU u P V η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高炉日出铁量== 2816/2=1408(二)、高炉缸尺寸1、炉缸直径d炉缸直径的计算可参考下述经验公式:大型高炉 45.032.0u V d = =0.32×1408^0.45≈8 m2、炉缸高度'hA 渣口高度h 渣= (1.27×1.2×2816)/(9×0.55×7.1×8^2) ≈1.91m 式中:b ——生铁产量波动函数,一般取值1.2N ——昼夜出铁次数,取9227.1d c N bp h 铁渣γ⋅=铁γ——铁水密度,取值7.1t/m3C ——渣口以下炉缸容积利用系数,取值055一般小高炉设一个渣口,大中型高炉设两个渣口,高低渣口标高差一般为100~200mm ,2000m 3以上高炉渣口数目应和铁口数目一起考虑,如有两个铁口,可以设二个渣口。

毕业设计电弧炉炼钢车间设计

毕业设计电弧炉炼钢车间设计

摘要本文涉及内容为年产70万吨良锭电弧炉炼钢车间设计。

依照高等院校冶金工程专业《钢铁厂设计原理》,通过普遍参考有关文献资料,简要介绍了我国炼钢技术的进展历程、电弧炉炼钢的特点、以后的进展趋势。

本文的重点是,通过物料平稳和热平稳的计算、炉型设计与计算,确信了合理的生产工艺,完成了要紧设备的选择与计算、烟气净化系统的选择与设计,绘制了电弧炉和炼钢车间等剖面图纸,最后成功完成年产70万吨良锭电弧炉炼钢车间设计。

关键词:物料平稳,热平稳,炉型,车间设计,电弧炉,连铸第一章绪论电弧炉进展史电炉是在电发明以后的1899年,由法国的海劳尔特在玻利维亚发明的。

它被建在阿尔卑斯山的峡谷中,缘故是在距它不远处有一个火力发电厂。

电能具有清洁、高效、方便等优势,是工业进展的优选能源。

19世纪中叶以后,大规模实现电——热转换的冶炼装置陆续显现:1879年,William Siemens第一次进行了利用电能融化钢铁炉料的实验,1889年显现了一般感应炼钢炉,1900年法国人设计的第一台炼钢电弧炉突入生产。

从此电弧炉炼钢在一百年中取得了充分的进展,目前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炼钢方式之一。

电弧炉的显现,开发了煤的替代能源使废钢开始能回收再利用,为可持续进展做出了庞大奉献。

[1]在国际上,电弧炉装备技术的进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20世纪70年代,常规交流超高功率电炉及其配套技术的开发应用,使电炉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技术经济指标大大改善。

20世纪80年代,直流电弧炉取得大规模的工业应用。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利用高温废气对废钢和CO进行预热后再燃烧的技术,和用化学能代替部份电能的各类节能电炉技术被成功开发并应用。

我国电炉炼钢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处于掉队的状态,那时全国有3000多座容量为3吨--30吨的小电炉,功率水平普遍不大于350kVAt。

这些小电炉多采纳掉队的“老三段”冶炼工艺(即在电炉内完成熔化、氧化、还原三步冶炼任务),电炉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能源消耗高、生产进程污染严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