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实验复习题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实验考核复习题

有机化学实验考核复习题

有机化学实验技能考核复习题二、回答问题1、格氏反应对金属镁有什么要求?反应操作中如何隔绝水汽?答;镁条擦光亮并剪成小段。

所用仪器,在烘箱中烘干后,取出稍冷即放入干燥器中冷却。

或将仪器取出后,在开口处用塞子塞紧,以防止在冷却过程中玻璃壁吸附空气中的水分。

反应体系中与大气相通处用装有无水氯化钙干燥管相连。

2、重结晶的作用是什么?何种操作可检测重结晶后产品的纯度?答:利用物质中各组分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能不同而将杂质除去得到纯净的有机物。

(分离提纯的效果)测定重结晶后的熔程。

一般纯物质熔程在1-2℃。

3、为什么蒸馏前要把无水氯化钙干燥剂过滤掉?答:氯化钙干燥脱水时形成氯化钙六水络合物,此络合物遇热时分解放出水,因此蒸馏前么要先过滤除去氯化钙。

4、常压蒸馏中,圆底烧瓶中为什么要加入沸石?如果加热后才知道未加入,应该怎样处理才安全?怎样才能保证冷凝管套管中充满水?答:⑴止暴剂的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使沸腾保持平衡。

当液体加热到沸腾时,止暴剂能产生细小的气泡,成为沸腾中心。

⑵如果事前忘记加入沸石,则应在冷却后再加入,绝不可在液体较热时加入,因为这样会引起剧烈的暴沸。

⑶冷凝管要保持竖直,水要从下口进,上口出来。

5、酯化反应的特点是什么?答: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酯化平衡常数只是温度的数。

6、为什么在制备正溴丁烷时,溴化钠不能事先与硫酸混合,然后再加正丁醇与水?答:因为溴化钠与硫酸一混合即发生反应生成溴化氢气体,还未等加入正丁醇,溴化氢气体就会逸出,导致反应物减少了,产量也就会减少。

7、重结晶实验时,抽气过滤中布氏漏斗中的晶体应使用下列哪种物质进行洗涤?(B )A、母液B 、新鲜的冷溶剂C、冷水D、热水8、什么冷凝管用于冷凝回流?什么冷凝管用于蒸馏沸点高于130°C的液体?什么冷凝管用于蒸馏沸点低于130°C的液体?本学期的有机实验中分别在哪个实验中用过?(各举一例)答:⑴球形冷凝管制备2-甲基-2-已醇⑵空气冷凝管制备2-甲基2-已醇直形冷凝管;(3)直形冷凝管环已烯的制备(乙酸乙酯(提纯蒸馏部分))9、在正溴丁烷的制备中,将粗产物移至分液漏斗中,依次用(1)10ml 水(2)8ml 浓硫酸(3)10ml 水(4)10ml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5)10ml 水洗涤,请说说每步洗涤的作用并判断产物是上层还是下层?答:(1)10ml 水—洗去HBr、正丁醇—下层;(2)8ml 浓硫酸—少量正丁醚、正丁醇、烯—上层;(3)10ml 水—洗去硫酸—下层;(4)10ml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去硫酸—下层;(5)10ml 水洗涤—洗去碳酸氢钠—下层10、分馏的原理是什么?在制备环己烯的过程中为什么要控制分馏柱顶部的温度不超过90 C?本学期哪个有机实验用到了分馏柱?请写出该实验的原理。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
—NH2 + H2SO4 NH2— —SO3H + H2O
二、实验步骤:(75分)
在250ml三颈中,放入10毫升苯胺,加入18毫升浓硫酸,装上回流冷凝管,安上温度计(温度计要插入反应物中),加热至170~180?,维持半小时,反应完毕。
注:蓖麻油,主要为蓖麻酸的甘油酯,能与乙醇混溶,但难溶于水;
d204=0.95~0.97; b.p=200?左右
蓖麻酸:d204=0.94; b.p=226?;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
三、简述实验步骤:(10分)
四、画出装置图:(10分)
有机化学实验考题三
姓名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粗乙酰苯胺的制备
一、原理:
—NH2 + CH3COOH —NHCOCH3 + H2O
苯甲酸乙酯: d204=1.0909; m.p=34.6? ; b.p=212.6?
乙醇: d204=0.7893; m.p=117.3? ; b.p=78.5?
三、简述实验步骤: (10分)
四、画出蒸馏装置图:(10分)
二、实验步骤:(70分)
在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苯甲酸12g和无水乙醇35mL,浓H2SO44mL,用电热套加热。回流半小时后将回流装置改为蒸馏装置(提示:用750玻璃弯管连接圆底烧瓶和直形冷凝管);加热回收乙醇,残余物倒入80mL水中即得粗产品。
注:苯甲酸: d204=1.2650; m.p=122? ; b.p=249?
蓖麻油+KOH 蓖麻酸
二、实验步骤:(70分)
在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5gKOH和50mL95%乙醇所配成的溶液,然后将25mL蓖麻油加入到此溶液中,回流20分钟;将反应液倒入水中,用1:3 H2SO4酸化,分出有机层,用50mL水洗涤一次,分出上层,用无水MgSO4 干燥。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复习题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复习题

有机化学实验考试复习题一、简答部分1.测定熔点时,遇到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1) 熔点管壁太厚;(2) 熔点管不洁净;(3) 试料研的不细或装得不实;(4)加热太快;(5) 第一次熔点测定后,热浴液不冷却立即做第二次;(6)温度计歪斜或熔点管与温度计不附贴。

答:(1) 熔点管壁太厚,影响传热,其结果是测得的初熔温度偏高。

(2) 熔点管不洁净,相当于在试料中掺入杂质,其结果将导致测得的熔点偏低。

(3) 试料研得不细或装得不实,这样试料颗粒之间空隙较大,其空隙之间为空气所占据,而空气导热系数较小,结果导致熔距加大,测得的熔点数值偏高。

(4)加热太快,则热浴体温度大于热量转移到待测样品中的转移能力,而导致测得的熔点偏高,熔距加大。

(5) 若连续测几次时,当第一次完成后需将溶液冷却至原熔点温度的二分之一以下,才可测第二次,不冷却马上做第二次测量,测得的熔点偏高。

(6) 齐列熔点测定的缺点就是温度分布不均匀,若温度计歪斜或熔点管与温度计不附贴,这样所测数值会有不同程度的偏差。

2.是否可以使用第一次测定熔点时已经熔化了的试料使其固化后做第二次测定?答:不可以。

因为有时某些物质会发生部分分解,有些物质则可能转变为具有不同熔点的其它结晶体。

3.测得A、B两种样品的熔点相同,将它们研细,并以等量混合(1) 测得混合物的熔点有下降现象且熔程增宽;(2)测得混合物的熔点与纯A、纯B的熔点均相同。

试分析以上情况各说明什么?答:(1)说明A、B两个样品不是同一种物质,一种物质在此充当了另一种物质的杂质,故混合物的熔点降低,熔程增宽。

(2)除少数情况(如形成固熔体)外,一般可认为这两个样品为同一化合物。

4.沸石(即止暴剂或助沸剂)为什么能止暴?如果加热后才发现没加沸石怎么办?由于某种原因中途停止加热,再重新开始蒸馏时,是否需要补加沸石?为什么?答:(1)沸石为多孔性物质,它在溶液中受热时会产生一股稳定而细小的空气泡流,这一泡流以及随之而产生的湍动,能使液体中的大气泡破裂,成为液体分子的气化中心,从而使液体平稳地沸腾,防止了液体因过热而产生的暴沸。

有机化学复习题(含选择题答案)

有机化学复习题(含选择题答案)

有 机 化 学 习 题 课第二章烷烃一、1、+ Cl 2CH 4CCl 4是(A )。

A . 自由基取代反应;B .亲电取代反应;C .亲核取代反应;D .消除反应2.化合物CH 3CH 2CH 2CH 3有( A )个一氯代产物。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3. 按次序规则,下列基团中最优先的是( A )。

A .—CH 2Cl B. —C(CH 3)3 C. —CH 2NH 2 D. —CH 2OCH 34、下列化合物沸点最高的是( A )。

A .正己烷;B .2-甲基戊烷;C .2,3-二甲基丁烷;D .2-甲基丁烷5.根据次序规则,下列基团最优先的是( B )。

A. 丙基B. 异丙基C. 甲基D. H6、根据“顺序规则”,下列原子或基团中,优先的是( C )。

(A ) –NO 2;(B ) –CHO ;(C ) -Br ;(D ) –CH=CH 27、烷烃中的氢原子发生溴代反应时活性最大的是( C )。

(A )伯氢; (B )仲氢; (C )叔氢; (D )甲基氢8、下列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是( C )。

(A )2-甲基己烷;(B )2,3-二甲基己烷; (C )癸烷; (D )3-甲基辛烷9、3,3-二甲基戊烷进行氯代反应可能得到的一氯化物的构造式有( C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10、根据“顺序规则”,下列基团优先的是( B )。

(A )丙基 (B ) 异丙基 (C ) 甲基 (D )H11、根据“顺序规则”,下列基团优先的是( D )。

(A )丙基 (B ) 异丙基 (C ) 硝基 (D )羟基12、下列化合物沸点最高的是( C )。

A .3,3-二甲基戊烷;B .正庚烷;C .2-甲基庚烷;D .2-甲基己烷二、写出符合以下条件的分子式为C 6H 14的烷烃的结构式,并按系统命名法命名。

1. 含有两个三级碳原子的烷烃;2.仅含一个异丙基的烷烃; 3. 含有一个四级碳原子以及一个二级碳原子的烷烃三、 写出符合以下条件的分子式为C 5H 12的烷烃的结构式,并按系统命名法命名。

有机化学复习题自己做的答案有解释

有机化学复习题自己做的答案有解释

有机化学复习题一、选择题: 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

1. CH 3-CH-CH 2-C-CH 2CH 3CH 3CH 3CH 3分子中伯、仲、叔、季碳原子的比例是 AA. 5:2:1;1B. 2:4:2:1C. 5:1:2:1D. 4:3:1:1 2.烷烃系统命名中的2-甲基丁烷在普通命名法中又称为: A A. 异戊烷 B. 异丁烷 C. 新戊烷 D. 叔丁烷 3.下列化合物不属于脂环烃的是 AA. 甲苯B. 2-甲基环己烯C. 环己炔D. 1.2-二甲基环己烷 4 烯烃中碳原子的杂化状态是BA. SP 3B. SP 2C. SPD. SP 3和SP 2 5. 炔烃中碳原子的杂化状态是 AA. SP 3和SPB. SPC. SP 2 D SP 3 6.在下列脂环烃中,最不稳定的是DA. 环戊烷B. 环丁烷C. 环己烷D. 环丙烷 7.马尔科夫尼科夫规律适用于A??A. 烯烃与溴的加成反应B. 烷烃的卤代反应C. 不对称烯烃与不对称试剂的加成D. 烯烃的氧化反应8.下列化合物用KMnO 4/H +氧化只得到一种产物的是 D 形成酮和酸对称都是酮 A. (CH 3)2C=CHCH 3 B. CH 3CH=CHCH 2CH 2CH 3 C. CH 3CH=CH 2 D. (CH 3)2C=C(CH 3)2 9.经催化加氢可得2-甲基丁烷的化合物是 CA. B.3CH 3-C=CH 2CH 3-CH=CH-CH 3C.3CH 3-CH-C CHD.3CH 3-CH C=CH 2310. 化合物C=CH 3C CH 3H 5C 2COOH属于 C A. E 型或顺式 B. E 型或反式 C. Z 型或顺式 D. Z 型或反式 11. 1-戊炔和2-戊炔属于 AA. 碳链异构B. 顺反异构C. 位置异构D. 构象异构 12. 可鉴别2-丁炔与1-丁炔的试剂为 D 鉴别末端炔烃 A. 溴水 B. Cu(OH)2 C. HIO 4 D. Ag(NH 3)2NO 3 13. 下列基团中,属于间位定位基的是 C-NR3+, -NO2, -CN, -SO3H, -CHO, -COOHA. –OHB. –CH 2CH 3C. –NO 2D. –Cl 14. 下列基团中,属于邻、对位定位基的是 B-NR2, -NH2, -OH, -OR,-NHCOR, -O-COR,-CH3(-R), -Ar,-X(Cl,Br,I)A. –COOHB. –NH 2C. –CND. –CHO 15. 下列化合物氧化后可生成苯甲酸的是 DA. C(CH 3)3B.CH(CH 3)2C.CH 3CH 3D.CH 316.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叔卤代烷结构的是 BA.ClB.ClCH3 C.Cl D. CH2Cl17. 下列化合物不能发生消除反应的是 AA.氯化苄B. 氯乙烷C.2-氯丁烷D. 叔丁基溴18. 下列化合物与无水氯化锌+浓盐酸反应速度最快的是A活性叔》仲》伯》甲醇A.CH3H3C CCH3OH B. CH3CH2OH C.CH3OH D.CH3CHCH3OH19. 扎依采夫规律适用于CA. 烯烃加HBr的反应B. 卤代烃的取代反应C. 醇或卤代烃的消除反应D. 芳香烃的取代反应20. 下列化合物能与Cu(OH)2反应生成兰色溶液的是 BA.OHB. CH2CH2CH2OHOHC. CH3CH2OHD.HOOC-CH CH-COOHOHOH21. 下列化合物能与FeCl3显色的是CA. OHB.OHC.OHOH D.CHO22.下列化合物与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C 三溴苯酚A.-CHOB.-OHC.-OHD.-CH2OH23. 下列化合物属于芳香醇的是 CA.-OHB.-OHC. -CH2OHD.-CHO24. 能区别OH和OCH 3的试剂是A. NaOHB. NaHCO 3C. HBrD. 稀HCl 25. 下列醇中可氧化成酮的是 B伯醇氧化变醛,酸 仲醇氧化成酮 叔醇不易氧化 可以作为区别A.CH 3OH CH 3-C-CH 3 B.OHCH 3-CH-CH 2-CH 3 C. CH 3CH 2OH D.CH 3CH 2CH 2OH26. 可用来鉴别CH 3CHO 和 CH 3COCH 3的试剂是 B 酮不能被斐林试剂,托伦试剂氧化A. 羰基试剂B. 托伦试剂(银氨试剂)C. NaHSO 3D. I 2+NaOH 27. 下列化合物中,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是 C I 2+NaOH 为碘仿反应生成特殊臭味的黄色固体只有乙醛和含有甲基酮的能发生该反应 (甲基醇可以氧化成甲基酮)A.-C-CH 2-CH 3OB. CH 3-CH 2-C-CH 2-CH 3OC. CH 3CH 2OHD. CH 3CH 2CHO 28. 下列化合物中不能与NaHSO 3反应的是 DA CH 3-C-CH 3OB.CH 3CH 2CHOC.-C-OD.O29. 下列化合物中能被斐林试剂氧化的是 D 酮不能被斐林试剂,托伦试剂氧化斐林试剂只能氧化脂肪醛,不能氧化芳香醛。

有机化学实验考试复习题

有机化学实验考试复习题

有机化学实验考试复习题有机化学实验考试复习题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通过实验操作来加深学生对有机化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而在考试前,复习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有机化学实验考试的复习题,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一、化合物鉴定1. 你在实验室中得到了一个无色液体,它的分子式为C4H10O,你需要确定它的结构。

请列出你将采取的实验步骤和理论依据。

2. 你在实验室中得到了一个白色晶体,它在酸性条件下溶解,但在碱性条件下不溶解。

请确定该化合物的性质,并给出理论依据。

二、有机合成1. 请设计一个合成方案,将苯甲酸转化为苯乙醇。

描述你的实验步骤和反应机理。

2. 你需要合成一个具有药物活性的化合物,它的分子式为C10H12O2。

请设计一个合成方案,并描述你的实验步骤和反应机理。

三、反应机理1. 请解释以下反应的机理:苯乙烯与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2. 请解释以下反应的机理:苯与氯化亚铜反应生成苯基氯。

四、实验操作1. 你需要从一个混合物中分离苯酚和对硝基苯酚。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描述你的实验步骤。

2. 你需要从苯酚合成对硝基苯酚。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描述你的实验步骤。

五、实验安全1. 你在实验室中进行苯烷酸与溴的反应时,突然发现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请列出你的应急处理步骤和理论依据。

2. 你在实验室中操作苯胺时,不小心溅到了手上。

请列出你的应急处理步骤和理论依据。

这些题目涵盖了有机化学实验的各个方面,包括化合物鉴定、有机合成、反应机理、实验操作和实验安全等。

通过对这些题目的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对有机化学实验的理论知识,并提高实验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建议学生不仅要掌握实验操作的步骤,还要理解实验背后的原理和机理。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中的实验设计和问题解答。

总之,有机化学实验考试的复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对复习题的仔细研究和理解,可以提高学生的备考效果。

有机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有机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填空题答案
1. 比较下列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A B + + (CH3)2CC=CH2 (CH3)3C ( C )>( A )>(
C D + + (CH3)2CH (CH3)2CCH=CHCH3 B )>( D )
D (CH3)3CCOC(CH3)3
2. 2. 羰基亲核加成反应活性大小排列
A HCHO B CH3CHO C CH3COCH3
22. 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有机产物,如有立体化学问题请注明
CH3 D HO
1) Hg(OAc)2/H2O 2)
CH3 H D
NaBH4/H2O
23. 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有机产物,如有立体化学问题请注明
CH3 Br C2H5 Ph
H2O HO SN1
CH3 C2H5 Ph
CH3
+
Ph
24. 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有机产物,如有立体化学问题请注明
43. ① 吡咯 ( ④
② 环己醇 ③
③ 苯酚
)>(
) >( ②
将下列化合物按照沸点从高到低的次序排列(44-45) 44. ① 3-己醇 ( ③ )>( ② 正己醇 ② ) >( ③ 正辛醇 ① ) >( ④ 2,2-二甲基丁醇 ④ ) >( ⑤ ) ④ 正庚烷 ⑤ 正己烷
45. ① 2,2-二甲基丁烷
加成,羰基的加成反应为亲 、 、 SP2 链增长 、 、
SP3 三类。 链终止 三个阶段。
8. 按次序规则,-OH和Cl 比较 Cl 比较 -CH=CH2 为较优基团。 C=C
为较优基团, -CH2-CH3 和-CH=CH2
9. 烯烃的官能团是 性比键要 弱

有机化学复习题

有机化学复习题

有机化学复习题有机化学练习题1⼀、选择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1、反应(CH3)3CBr A gN O3(CH3)3CO Et 1CH3ClNaI33CH3I + NaCl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1,2都是S N1历程B. 反应1,2都是S N2历程C. 反应1是S N1历程,反应2是S N2历程D. 反应1是S N2历程,反应2是S N1历程2、从电负性考虑,下⾯⼀组化合物中,1HNMR的值由⼤到⼩顺序应该是:A.CH3F,CH3Cl,(CH3)4SiB. (CH3)4Si,CH3Cl,CH3FC. CH3F,(CH3)4Si,CH3ClD.CH3Cl,CH3F,(CH3)4Si3、下列有机物哪⼀个能发⽣碘仿反应?A. 丙酮B. ⼄酸C. ⼄烷D. 丙醛4、丁醇的同分异构体是哪⼀个?A.2-丁酮B. ⼄酸⼄酯C. 丁酸D. ⼄醚5、1848年,⾸次研究酒⽯酸盐的晶体,从⽽分离出旋光异构体的是谁?A. 巴斯德(Paster L)B. ⽐奥(Biot)C.勒贝尔(Label J A)D. 拜⽿(Baeyer A)6、2-甲基-2-丁烯与HI加成的主要产物是:A. (CH3)2CICH2CH3B. (CH3)2CHCHICH3C. (CH3)2CHCH2CH2ID. (CH3)2CHCH=CH27、不与C2H5MgBr反应的是:A. CH3CH2OCH2CH3B. CH3OHC. HClD. H2O8、下列三种化合物对BrCCl3的加成反应活性⽐较(1)1,3-丁⼆烯(2) 1,4-戊⼆烯(3) 2-甲基-1,3-丁⼆烯A. 1>2>3B. 3>2>1C. 2>1>3D. 3>1>29、黄鸣龙还原是指:(A) Na或Li还原苯环成为⾮共轭⼆烯(B) Na + ROH 使羧酸酯还原成醇(C) Na使酮双分⼦还原(D) NH2NH2/KOH/⾼沸点溶剂,还原羰基成亚甲基10、CH3CH=CH2 + Cl2 + H2O主要产物为:A. CH3CHClCH2Cl + CH3CHClCH2OHB. CH3CHOHCH2Cl + CH3CHClCH2ClC. CH3CHClCH3 + CH3CHClCH2OHD. CH3CHClCH2Cl11、2,3-丁⼆醇跟什么试剂反应得到CH3CHO?A. CrO3 + H+B. PhCOOOHC. SeO2D. HIO412、ClCH2CH2Cl的NMR谱图中A只有⼀个单峰B ⼆组⾯积相同的三重峰C ⼆组单峰D ⼀个单峰,⼀个三重峰,⾯积⽐为1:213、(R)-2-氯丁烷与(S)-2-氯丁烷的哪种性质不同?A熔点 B 沸点C 折射率D ⽐旋光度14、Clemmensen还原是⽤Zn(Hg)/HCl进⾏还原,其作⽤是使:A羰基成醇 B 羰基成亚甲基 C 酯成醇D酯成烃15、ClCH2CH2CH2OH + PBr3──> 主要产物为:A BrCH2CH2CH2OHB CH2=CHCH2OHC ClCH2CH=CH2D ClCH2CH2CH2Br⼆、填空题(共28分)1、化合物(CH3)2CHCHO的CCS(中国化学会系统命名)名称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学实验复习题一、填空题:1、蒸馏时,如果馏出液易受潮分解,可以在接受器上连接一个(干燥管)防止(空气中的水分)侵入。

2、(重结晶)只适宜杂质含量在(5%)以下的固体有机混合物的提纯。

从反应粗产物直接重结晶是不适宜的,必须先采取其他方法初步提纯。

3、液体有机物干燥前,应将被干燥液体中的( 水份 )尽可能( 分离净 ),不应见到有(水珠或水层)。

4、水蒸气蒸馏是用来分离和提纯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常用于下列情况:(1)混合物中含有大量的( 固体 ); (2)混合物中含有( 焦油状物质 )物质;(3)在常压下蒸馏会发生(氧化分解)的(高沸点)有机物质。

5、萃取是从混合物中抽取(有用的物质);洗涤是将混合物中所不需要的物质(除去)。

6、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不行。

因为这样冷凝管不能充满水,由此可能带来两个后果:其一:气体的(冷凝效果)不好。

其二,冷凝管的内管可能(破裂)。

7、羧酸和醇在少量酸催化作用下生成酯的反应,称为(酯化)反应。

常用的酸催化剂是(浓硫酸)等。

8、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的量既不应超过其容积的( 2/3 ),也不应少于(1/3)。

9、测定熔点使用的熔点管(装试样的毛细管)一般外径为1-1.2mm,长约70-80mm;装试样的高度约为(2~3 mm),要装得(均匀)和(结实)。

10、减压过滤结束时,应该先(通大气),再(关真空泵),以防止倒吸。

11、用羧酸和醇制备酯的合成实验中,为了提高酯的收率和缩短反应时间,可采取(提高反应物的用量)、(减少生成物的量)、(选择合适的催化剂)等措施。

13、减压过滤的优点有:(过滤和洗涤速度快);(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比较完全);(滤出的固体容易干燥)。

15、熔点为固-液两态在大气压下达到平衡状态的温度。

对于纯粹的有机化合物,一般其熔点是(固定的)。

即在一定压力下,固-液两相之间的变化都是非常敏锐的,初熔至全熔的温度不超过(0.5~1℃ ),该温度范围称之为(熔程)。

如混有杂质则其熔点(下降),熔程也(变长)。

17、如果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口之上,蒸汽还未达到(温度计水银球)就已从支管口流出,此时,测定的沸点数值将(偏低)。

18、利用分馏柱使几种(沸点相近的混合物)得到分离和纯化,这种方法称为分馏。

利用分馏柱进行分馏,实际上就是在分馏柱内使混合物进行多次(气化)和(冷凝)。

19、萃取是提取和纯化有机化合物的常用手段。

它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不互溶(或微溶))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同来达到分离、提取或纯化目的。

20、一般(固体)有机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反之则溶解度(降低)。

热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溶解度下降,溶液变成(过饱和)而析出结晶。

利用溶剂对被提纯化合物及杂质的溶解度的不同,以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21、学生实验中经常使用的冷凝管有:(直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及(空气冷凝管);其中,(球形冷凝管)一般用于合成实验的回流操作,(直形冷凝管)一般用于沸点低于140 ℃的液体有机化合物的蒸馏操作中;高于140℃ 的有机化合物的蒸馏可用(空气冷凝管)。

22、在水蒸气蒸馏开始时,应将T 形管的(螺旋夹夹子)打开。

在蒸馏过程中,应调整加热速度,以馏出速度(2—3 滴/秒)为宜。

二、判断下面说法的准确性,正确画√,不正确画×。

1、用蒸馏法测沸点,烧瓶内装被测化合物的过多或过少会影响测定结果。

(√ )2、进行化合物的蒸馏时,可以用温度计测定纯化合物的沸点,温度计的位置不会对所测定的化合物产生影响。

(× )3、在合成液体化合物操作中,最后一步蒸馏仅仅是为了纯化产品。

(× )4、用蒸馏法、分馏法测定液体化合物的沸点,馏出物的沸点恒定,此化合物一定是纯化合物。

(× )5、没有加沸石,易引起暴沸。

(√ )6、在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实验中,分水器中应事先加入一定量的水,以保证未反应的乙酸顺利返回烧瓶中。

(× )7、在加热过程中,如果忘了加沸石。

可以直接从瓶口加入。

(× )8、在正溴丁烷的合成实验中,蒸馏出的馏出液中正溴丁烷应在下层。

(× )9、熔点管不干净,测定熔点时不易观察,但不影响测定结果。

(× )10、样品未完全干燥,测得的熔点偏低。

(√ )11、用蒸馏法测沸点,烧瓶内装被测化合物的多少影响测定结果。

(√ )12、测定纯化合物的沸点,用分馏法比蒸馏法准确。

(× )13、在低于被测物质熔点10-20℃时,加热速度控制在每分钟升高5℃为宜。

(× )14、样品管中的样品熔融后再冷却固化仍可用于第二次测熔点。

(× )15、用MgSO4干燥粗乙酸乙酯,干燥剂的用量根据实际样品的量来决定。

(√ )16、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上层液体经漏斗的下口放出。

(× )17、精制乙酸乙酯的最后一步蒸馏中,所用仪器均需干燥。

(√ )18、在肉桂酸制备实验中,在水蒸汽蒸馏前用氢氧化钠代替碳酸钠来中和水溶液。

(× )19、会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可用水蒸气蒸馏来提纯。

(× )20、在水蒸汽蒸馏实验中,当馏出液澄清透明时,一般可停止蒸馏。

(√ )21、样品中含有杂质,测得的熔点偏低。

(√ )22、在进行常压蒸馏、回流和反应时,可以在密闭的条件下进行操作。

(× )23、在进行蒸馏操作时,液体样品的体积通常为蒸馏烧瓶体积的1/3~2/3。

(√ )24、球型冷凝管一般使用在蒸馏操作中。

(× )25、在蒸馏实验中,为了提高产率,可把样品蒸干。

⨯26、在正溴丁烷的制备中,气体吸收装置中的漏斗须置于吸收液面之下。

(⨯)27、在反应体系中,沸石可以重复使用。

⨯28、利用活性炭进行脱色时,其量的使用一般需控制在1%-3%。

√29、“相似相溶”是重结晶过程中溶剂选择的一个基本原则。

(√)30、样品中含有杂质,测得的熔点偏高。

(×)31、A、B 两种晶体的等量混合物的熔点是两种晶体的熔点的算术平均值。

(× )32、重结晶过程中,可用玻璃棒摩擦容器内壁来诱发结晶。

(√)33、在合成液体化合物操作中,蒸馏仅仅是为了纯化产品。

(⨯)34、用蒸馏法、分馏法测定液体化合物的沸点,馏出物的沸点恒定,此化合物一定是纯化合物。

(⨯)35、熔点管壁太厚,测得的熔点偏高。

(√ )三、选择题1、在苯甲酸的碱性溶液中,含有( C )杂质,可用水蒸气蒸馏方法除去。

A、MgSO4;B、CH3COONa;C、C6H5CHO;D、 NaCl2、正溴丁烷的制备中,第一次水洗的目的是( A )A、除去硫酸B、除去氢氧化钠C、增加溶解度D、进行萃取3、久置的苯胺呈红棕色,用( C )方法精制。

A、过滤;B、活性炭脱色 ;C、蒸馏;D、水蒸气蒸馏.4、测定熔点时,使熔点偏高的因素是( C )。

A、试样有杂质;B、试样不干燥;C、熔点管太厚;D、温度上升太慢。

5、重结晶时,活性炭所起的作用是( A )A、脱色B、脱水C、促进结晶D、脱脂6、蒸馏过程中,如果发现没有加入沸石,应该(C )。

A、立刻加入沸石;B、停止加热加入沸石;C、停止加热冷却后加入沸石7、进行脱色操作时,活性炭的用量一般为(A )。

A、1%-3%;B、5%-10%;C、10%-20%四、实验操作:1、在正溴丁烷的合成实验中,蒸馏出的馏出液中正溴丁烷通常应在下层,但有时可能出现在上层,为什么?若遇此现象如何处理?答:若未反应的正丁醇较多,或因蒸馏过久而蒸出一些氢溴酸恒沸液,则液层的相对密度发生变化,正溴丁烷就可能悬浮或变为上层。

遇此现象可加清水稀释,使油层(正溴丁烷)下沉。

2、当加热后已有馏分出来时才发现冷凝管没有通水,怎么处理?答:立即停止加热,待冷凝管冷却后,通入冷凝水,同时补加沸石,再重新加热蒸馏。

如果不将冷凝管冷却就通冷水,易使冷凝管爆裂。

3、遇到磨口粘住时,怎样才能安全地打开连接处?答:(1)用热水浸泡磨口粘接处。

(2)用软木(胶)塞轻轻敲打磨口粘接处。

(3)将甘油等物质滴到磨口缝隙中,使渗透松开。

4、在制备乙酰苯胺的饱和溶液进行重结晶时,在烧杯中有油珠出现,试解释原因。

怎样处理才算合理?答:这一油珠是熔融的乙酰苯胺,因其比重大于水而沉于烧杯底部,可补加少量热水,使其完全溶解,不可认为是杂质而将其舍去。

5、重结晶时,如果溶液冷却后不析出晶体怎么办?答:可采用下列方法诱发结晶:(1) 用玻璃棒摩擦容器内壁。

(2) 用冰水冷却。

(3) 投入“晶种”。

6、怎样判断水蒸汽蒸馏是否完成?蒸馏完成后,如何结束实验操作?答:当流出液澄清透明不再含有有机物质的油滴时,即可断定水蒸汽蒸馏结束(也可用盛有少量清水的锥形瓶或烧杯来检查是否有油珠存在)。

实验结束后,先打开螺旋夹,连通大气,再移去热源。

待体系冷却后,关闭冷凝水,按顺序拆卸装置。

7、冷凝管通水方向是由下而上,反过来行吗?为什么?答:冷凝管通水是由下口进,上口出,反过来不行。

因为这样冷凝管不能充满水,由此可能带来两个后果:其一,气体的冷凝效果不好。

其二,冷凝管的内管可能炸裂。

8、合成乙酰苯胺时,柱顶温度为什么要控制在105ºC左右?答:为了提高乙酰苯胺的产率,反应过程中不断分出水,以打破平衡,使反应向着生成乙酰苯胺的方向进行。

因水的沸点为100ºC,反应物醋酸的沸点为118ºC,且醋酸是易挥发性物质,因此,为了达到要将水份除去,又不使醋酸损失太多的目的,必需控制柱顶温度在105ºC左右。

9、选择重结晶用的溶剂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答:(1)溶剂不应与重结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2)重结晶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应随温度变化,即高温时溶解度大,而低温时溶解度小;(3)杂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或者很大,或者很小;(4)溶剂应容易与重结晶物质分离;10、在正溴丁烷的制备过程中,如何判断正溴丁烷是否蒸完?答:正溴丁烷是否蒸完,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判断:①蒸出液是否由混浊变为澄清;②蒸馏瓶中的上层油状物是否消失;③取一试管收集几滴馏出液;加水摇动观察无油珠出现。

如无,表示馏出液中已无有机物、蒸馏完成。

11、什么情况下需要采用水蒸汽蒸馏?答:下列情况需要采用水蒸气蒸馏:(1)混合物中含有大量的固体,通常的蒸馏、过滤、萃取等方法都不适用。

(2)混合物中含有焦油状物质,采用通常的蒸馏、萃取等方法都不适用。

(3)在常压下蒸馏会发生分解的高沸点有机物质。

12、什么时候用气体吸收装置?如何选择吸收剂?答:反应中生成的有毒和刺激性气体(如卤化氢、二氧化硫)或反应时通入反应体系而没有完全转化的有毒气体(如氯气),进入空气中会污染环境,此时要用气体吸收装置吸收有害气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