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迎茬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重迎茬大豆综合栽培技术-精品文档资料

重迎茬大豆综合栽培技术-精品文档资料

重迎茬大豆综合栽培技术1 选用优良品种,搞好种子处理各地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品种生态类型,选用生育期适宜、丰产性高、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我省中南部地区可选用黑农37、黑农39、合丰25等品种;东部地区可选用合丰25、合丰39、垦农4号等品种;北部地区可选用黑河7、黑河9、北丰11、丰收22等品种;西部盐碱地区可选用抗线1号、抗线2号、垦丰1号等品种。

在有条件的地方尽量更新品种,无条件的地方要进行异地更换种子,避免同一种子在同一地块连年使用。

在选用优良品种的基础上,搞好种子精选:去除病斑粒、虫食粒、杂质等,使种子质量达到无病粒、无霉粒,种粒大小均匀,破、半粒不超过1%,杂脐、扁小粒不超过1%,纯度98%,发芽率95%,净度99%。

播前用生根粉、生物钾肥等拌种。

生根粉拌种:把ABT 生根粉4号用酒精溶解后,配成25~25ppm溶液,按药液豆种1:50的比例进行拌种,拌匀后堆在一起闷12~24小时,摊开阴干到各子复原后播种;生物钾肥拌种:按亩用量100毫升均匀拌种,阴干到种子复原后播种。

2 选择地块,搞好耕翻整地(1)选地。

要选择有机质含量3%以上、基础肥力比较高的平川或二洼地种植重迎茬大豆,并要坚持宁迎勿重的原则。

地力较差的盐碱地、风沙地以及坡岗地和孢囊线虫病、菌核病、根蛆等严重的地块不得种植重迎茬大豆。

(2)精细整地。

伏秋整地,深翻18~22厘米,要翻耙结合,并及时起垄,起垄后填压好,以待来春播种;也可采用搅麦茬深松或耙茬深松起垄,达到待播状态。

需要春整地的地块,一定要顶浆整地,做到翻、耙、耢、起垄、镇压连续作业。

凡是种植重迎茬大豆,没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必须深翻深松整地;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也必须进行倒垄,杜绝原垄种。

3 适期播种,合理密植3.1播种时期气温稳定通过8摄氏度时开始播种,北部和东部地区5月1日~5月15日播种,中南部地区4月25日~5月10日播种。

3.2播种方法机械精量播种:采用机械在垄上进行双行等距精量播种,双行间小行距10~12厘米。

大豆的轮作和重迎茬保产技术

大豆的轮作和重迎茬保产技术

Z i x u n t a i一、大豆的轮作方式及应用大豆适宜的前作因各地作物种植比例而异。

黑龙江省一般选择玉米、小麦和杂粮作为大豆的前作。

大豆的后作可安排谷类作物,也可安排甜菜、马铃薯等作物。

生产实践证明,豆茬小麦比重茬小麦增产20%以上,豆茬玉米比谷茬玉米增产13%,豆茬谷子比玉米茬谷子增产9%,因此,大豆茬也被称为“肥茬”。

为了实现大豆高产、稳产,种植大应该做到不重茬、不迎茬,实现3年以上轮作。

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及作物构成不同,故以大豆为中心的轮作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

黑龙江各地大豆主要轮作方式如下:小麦—大豆—小麦小麦—大豆—玉米大豆—杂粮—玉米小麦—大豆—杂粮—玉米马铃薯—小麦—大豆—杂粮大豆—甜菜—小麦—玉米二、提高重、迎茬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技术在大豆种植面积大,重迎茬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必须采取综合技术措施降低重、迎茬的危害。

生产中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包括:(一)合理轮作,尽量减少重茬,维持适当的迎茬比例解决大豆重迎茬危害的根本途径是制定合理的轮作制度并严格执行。

在当前大豆重、迎茬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应区别重迎茬的危害性,尽量减少重茬,适当迎茬。

重茬年限越长,危害越重。

土质肥沃、微酸性土壤减产幅度小于土质瘠薄、偏碱性土壤。

同一重茬年限,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减产幅度小;而岗地和坡地减产幅度大。

因此,风沙盐碱土地区及土壤瘠薄的岗坡地和孢囊线虫、菌核病、根潜蝇严重的地块不能重、迎茬种植大豆。

可选择有机质含量高的平川地和二洼地种植重迎茬大豆,且重茬年限越短越好。

对于开垦时间短,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虽可适当重茬,但也不可重茬年限过多。

(二)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表明,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是减轻重、迎茬对大豆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经济有效的措施。

黑龙江省中西部孢囊线虫发病较重的地区,应该选择孢囊线虫的品种,如抗线1、抗线的、庆丰1等。

南部地区可选用黑农37、黑农39等品种。

东部三江平原地区可选用合丰25、合丰35、合丰34等品种。

【大豆重迎茬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大豆迎茬

【大豆重迎茬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大豆迎茬

【大豆重迎茬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大豆迎茬我国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是全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常年种植面积在400多万公顷,致使大豆重迎茬现象十分严重,如黑龙江北部地区大豆重迎茬面积达80%以上。

重迎茬大豆减产严重,一般减产10%~20%,严重地块减产30%以上,是妨碍大豆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1 大豆重迎茬减产原因大豆重迎茬使大豆大幅度减产,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导致地下害虫、根腐病、孢囊线虫、大豆食心虫等多种病虫害明显加重;二是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紫青霉分泌毒素能使大豆自身生理中毒,阻碍大豆种子萌发吸水,抑制根系发育,三是导致大豆养分偏耗,造成养分匮乏,微量元素钼、硼、锰、锌减少,满足不了大豆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四是导致大豆品质下降,由于虫食率增加5~10%、大豆灰斑病的病粒率增加3~10%、紫斑粒的病粒率增加3~5%,使大豆品质下降1~2个等级,严重影响了大豆的质量。

五是减产减收。

重迎茬地块大豆缺苗断条、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分枝少、百粒重下降、荚稀粒小、粒少、根系不发达、根瘤少,使大豆产量大幅度下降。

2 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根据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和机理,可以知道,凡是能有效防治根部病虫害危害,改善土壤环境,健身调控的技术,都可以有效地控制大豆重迎茬减产。

因此,控制大豆重迎茬减产的措施是一个综合的措施。

2.1 以提高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水平为基础,挖掘整体增产潜力,减缓大豆重迎茬危害2.1.1 要严格选地,搞好秋翻整地选地首先要宏观调空,要坚持“种迎不种重、种肥不种瘦、种洼不种岗”的原则,要选择有机质含量在Wo以上的平川地或二洼地种植大豆,切记在地力较差的岗坡地和孢囊线虫病、菌核病、根腐病、大豆灰斑病及其他病虫害发生较重的地块种植大豆。

同时要搞好秋整地,深翻18~22厘米为宜。

2.1.2 合理轮作防止大豆重迎茬最根本的有效防治方法是实行合理的轮作制度。

在胞囊线虫较重地区,可与小麦或其他禾本科作物实行5年以上的轮作制度。

大豆重迎茬高产栽培技术.doc

大豆重迎茬高产栽培技术.doc

大豆重迎茬高产栽培技术大豆是我市的主栽作物,重迎茬是大豆生产的一大难题,为了缓解大豆重迎茬的危害,我把最新的重迎茬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介绍给大家,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

重迎茬大豆植株生长发育不良、矮小,根系不发达,吸收肥料能力弱,茎叶早枯,病粒、虫食粒增多,品质下降,产量降低。

减产原因主要有:1、重迎茬造成土壤中养分的单一消耗,进一步刺激根系分泌物的产生,从而引起土壤物理、化学性状、生物活性改变,使营养缺乏、或营养平衡失调,影响大豆正常发育。

营养平衡失调,就导致大豆某种大、中、微量元素的缺乏,使植株生长受阻。

比如大豆缺钮,根瘤少;缺硫心叶发黄,植株矮小等。

2、重迎茬使大豆根系及根际微生物分泌的毒素积累逐渐增多,抑制大豆生长发育。

3、重迎茬大豆病虫草害发生严重。

(1)大豆根部病虫害加重,大豆重迎茬使土壤中蛋白质、氨基酸、多糖增加,为根腐病、胞囊线虫等病虫害的发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根部病虫害严重发生。

(2)大豆生育期间病虫害加重,如大豆霜霉病、灰斑病、病毒病、大豆食心虫等。

经过调查得知,重迎茬大豆地块灰斑病率比轮作增加50%-86%,大豆食心虫虫食率增加,大豆病毒病有时发生特别重,霜霉病发生也较多。

(3)重迎茬使恶性杂草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

稗草、鸭跖草(三角菜、兰花菜)、刺儿菜、苣荚菜等杂草数量比正茬高2-3倍。

刺儿菜、鸭跖草、苣荚菜已成为咱们豆田中最难防的杂草。

大豆重迎茬栽培技术是以深松、均衡施肥和精量播种三项技术为核心,以解决重迎茬为重点的一项高科技技术。

主要增产技术如下:一、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选择高产、优质,成熟期适宜,杆强、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并做到合理搭配,种子要做到至少3年更新一次。

抗胞曩线虫的品种为抗线4号;耐重迎茬的大豆品种宝丰7号,其次是绥农14号、绥农20号;合丰47号、合丰50号、垦农19号、黑农35号等也是很好的优良品种。

二、种子处理1、种子精选种子必须精选,剔除病粒、虫食粒、杂质,使种子质量达到纯度高于98%,净度高于97%,发芽率高于95%,含水量低于13%的标准, 使种子大小均匀一至,以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

大豆重茬高产栽培方法

大豆重茬高产栽培方法

大豆重茬高产栽培方法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大豆的栽培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其中重茬高产栽培方法越来越受到农业生产者的青睐。

重茬高产栽培方法可以使得大豆的产量得到明显提升,下面本文将会对重茬高产栽培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种子选用选择优良品种是提高大豆产量的重要保证。

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大豆“华豆2号”、“合豆5号”、“黑龙江609”等品种进行种植。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种子的质量也是产量关键因素之一。

种子应选择健壮、完整、无虫害的种子,并且要进行严格的储存,以确保发芽率和存活率。

二、土壤准备大豆的生长需要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物质,因此前茬土地要进行彻底的整理和施肥工作。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应擦净地面残留物,进行深翻整地,以达到彻底松土、改善土壤通气性和饱和度的目的。

同时,应在整地过程中适量施入有机肥料,可以选择鸡、鸟、鸟粪、牛粪、羊粪等作物秸秆,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胡敏酸含量,提高肥力。

三、合理密植密植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植株数量,从而让每株大豆的生长空间变小,代表着更细密的大豆根系和更强劲的茎叶,更多的养分将会输入大豆的生长过程中,进而提高了大豆的产量。

在大豆的密植过程中,应考虑到不同种类和不同品种的生长特性和生长期,以及地理和环境等因素,从而确定适合的密度范围。

在生长期中如果发现了大豆凋萎或者大量倒伏,就需要适当调整密植度,确保更好的生长效果。

四、科学浇水大豆的生长需要适宜干湿度,缺水或者水分过量都会对大豆的生长带来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大豆的产量。

为了保证大豆的生长需要,一般情况下需对大豆进行充足的、适度的浇水,特别是在生长期中的花期、开花期和整形期,应多加护理。

在生长发展初期可以考虑采用早晨、晚上的浇水方式,逐渐转变为每隔1~2天的浇水方法,在水分状况合适的情况下每次浇水量大约为1~2次。

五、适时施肥大豆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去支持其发育生长,因此适时施肥也是提高大豆产量的关键步骤。

大豆重迎茬栽培的减产原因及保产技术

大豆重迎茬栽培的减产原因及保产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大豆生长需求,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平衡施肥
注重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平衡施用,避免过量施肥。
叶面施肥
在关键生育期,通过叶面喷施的方式补充营养元素,提高大豆产量 和品质。
04
大豆重迎茬栽培的实践应用与 效果评估
实践应用案例介绍
地区选择
选择土壤肥沃、气候适 宜、灌溉便利的地区进
特点
由于大豆重迎茬栽培会导致土壤 中某些营养元素的缺乏,以及病 虫害的加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 的技术措施来提高产量和品质。
大豆重迎茬栽培的重要性
增加土地利用率
通过重迎茬栽培,可以在同一块土地 上连续种植大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
提高产量和品质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大豆重迎茬栽培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 的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同 时也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 可持续发展。
病虫害严重
根部病害
重迎茬栽培使土壤中病原 菌数量增加,导致大豆根 部病害发生严重,如根腐 病、胞囊线虫病等。
叶部病害
重迎茬栽培使大豆叶部病 害如灰斑病、霜霉病等发 生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 产量。
虫害
重迎茬栽培使地下害虫和 地上害虫数量增加,如蛴 螬、蚜虫等,危害大豆生 长。
品种单一化
抗逆性差
重迎茬栽培过程中,由于品种单一, 大豆抗逆性差,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 影响,如干旱、高温等。
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可以克服 重迎茬栽培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大 豆的产量和品质。
大豆重迎茬栽培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大豆重迎茬栽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古代就有关于大豆重迎茬栽培的 记载。
发展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大豆重迎茬栽培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 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大豆重迎茬栽培技术体系,为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 做出了重要贡献。

重茬大豆获高产有技法

重茬大豆获高产有技法

刘 松 涛
生 长 ,严 重 者 可 造 成 大 豆 籽 粒 留有 残 毒, 降低质量 , 响出口。 影 六、 调控技法 重迎茬大豆植株较正茬矮小 , 系 根 发育不 良, 吸收能力弱 。应用生根粉 可 以促进根系发育 ,减缓根部病虫危害 ; 施用药 肥兼用 型种衣剂 可 以兼 有防病 虫、 健植 株的作用 ; 施用有机 微复肥 和 叶面追肥可 以补充养分的不足 , 促进 植 株健康生长发育剂 、 叶喷剂 、 解剂 、 缓 专用 肥 , 有 的效果很好 , 可以通 过试验后选用 。 七、 防病治虫 大豆的主要病虫害有胞囊线虫 、 根 腐病和疫霉病等 。 这几种土传病虫害主 要在大豆生 育前期危害。 根部受害的植
养元素的要求 , 为大豆生长发育创造 良 复使 用普施 特等残效 期长 的豆 田除草 重 ,重迎茬种植还加重 了大豆 紫斑病 、 好的环境条件 ,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 尤 剂 , 杂草增强 了抗药性 , 使 又增加 了土 黑斑病 、 蚜虫 、 食心虫 的危害 。 其是在 中下等肥力 条件下增 产效果 日 壤残毒 , 致使化 学除草对 恶性 杂草 的效 ( 者单位 :5 10 黑龙江省肇 东 作 1 10

有 机 质 含 量要 达 到 8 以上 ,一 般 6 7 % 6 平方米施 10 ~ 5 0千克 , 00 1 0 结合伏秋 整 地一次施入 。有些地块硼 、 钼等微量元 素不足 , 必要 补充 。施用化肥宜通过 有 土壤或作物营养诊断 ,实行专用肥 、 配 方施肥 、 平衡施肥。 四、 当密植 适 大豆重迎茬种植 , 由于病虫危 害以 及营养不 良容易 出现死苗 、 病株 、 弱苗 , 减少 田间绿色面积 。改进种植方式 、 适 当加 大播量 , 理分布群 体 , 以提 高 合 可 大豆产量 。一般情况下 , 重迎茬大 豆可 比正茬大豆增加播量 8 1 %。目前较 %~ 0 好 的种 植方 式有 垄 上双 行精 量 点播 , “ 三垄 ” 栽培方式 , 窄行密植等技术 。适 时早播 、 浅播 , 充分利用积温创高产 。 五、 科学除草

大豆重迎茬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重迎茬高产栽培技术

深度 为镇 压后 3 5e 播 在 湿土 上 。 ~ m.
4 田间管理 大豆 拱 土时 , 前 耥 1犁 , 没有 深 松 的地 块 进行 苗 期 铲 对
1 注 意拌 种 过程 中不 可 用铁 器 。 %。 另外 拌种 后 不 要晒 种 , 以 免 种 皮破 裂 , 响 种子 发 芽 。 种 子 需 要 药 剂处 理 , 拌 钼 影 如 待
温 多 雨 条件 下 , 行 土壤 封 闭处 理 易产 生 药 害 。 外 , 田 进 另 豆
整 地 不 平整 及 刚 开 垦 的豆 田不 宜 采 用土 壤 封 闭 处理 。 茎叶 处 理是 在 大 豆出苗 后 1 3片 复叶 、 — 杂草 2 4叶 时 进行 除草 。 -
防 除禾 本科 杂草 用 1%精喹 禾灵 ( O 红火 )0 —5 l m , 5 07 0 _ 2 m / 或 h
月 1—2 0 0日播 种 。 法 可 采 用 机 械 垄 上 双 行 等 距 精 量 点 播 播, 双行 间小 行 距 1~ 2e 株距 8 1 m; 采 用穴播 机 垄 0 1 m, — 0e 或
上 等距 穴 播 , 距 1 ~ 0e 每 穴 3 4株 ; 采 用 4 m 小 穴 8 2 m, ~ 或 5e 垄 条 播 或 穴 播 , 行 平 播 垄 管 , 种 播 法 抗 旱 性 好 却 不 耐 实 这 涝 。 上双 条精 量播 种的 密度 为 2 垄 7万 ~ 1万株 /m , 量 约 3 h 播 为 6 g m2精 量 等距 穴播 密度 为 2 5k / ; h 2万~ 4万株/m2一 般 2 } 。 l 应掌 握 以下原 则 : 紧凑 型 以及 早 熟品 种宜 密 , 散 型 以及 中 松 晚 熟品 种宜 稀 ; 地 早播 宜稀 , 播 宜 密 , 肥 晚 瘦地 宜 密 。 好 是 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迎茬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重迎茬大豆有很多负面影响,通过选择高产抗病优良品种、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秸秆还田、进行种子包衣、改垄三栽培为45cm 窄行栽培、科学施肥、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可以解决重迎茬大豆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重迎茬大豆;高产栽培;黑龙江逊克
中图分类号 s565.1.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9)07-0178-01
重迎茬对大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株高降低,茎粗变细,节间加长,分枝减少,结荚数和单株粒数减少。

开花期以后,光合效率降低,根系活力降低,使得吸收能力减弱,不利于干物质积累。

二是对产量的影响,大豆重茬平均减产6.1%~31.5%,迎茬平均减产10.7%。

重迎茬1年减产15.9%,重茬2年减产21.4%,重茬3年减产31.1%。

三是对品质的影响,重茬1年脂肪降低0.29个百分点,重茬3年降低1.29个百分点,百粒重迎茬降低2.7%,重茬降低3.7%,病粒率、虫食率迎茬和重茬分别增加39.7%、41.6%,导致逊克县大豆单产低,总产上不去。

因此,要从以下几方面下大力气提高大豆单产,增加总产,促进农民增收。

1选择高产、抗病的优良品种
农业生产中种子的贡献率为23.8%,根据试验及在逊克县范围内对大豆品种的筛选,逊克县第4积温带应以黑河43号、黑河8号、
黑03-3559为主栽品种。

第5积温带应以黑河31号、垦鉴豆27
号为主栽品种。

第6积温带应选择黑河35号、黑河33号为主栽品种。

在同一积温带,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块轮流更换使用增产
10%~15%,发挥品种增产优
势。

2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
改春整地为秋整地,秋整地能将秋季雨水贮存在土壤中,保墒保苗,且能延长土壤熟化时间,提高土壤肥力,既解决了春整地大豆缺苗断垄问题,又提高了产量。

经调查,在相同条件下,秋整地大豆保苗率达98%以上,而春整地保苗率只在70%左右。

由于整地时间不同,产量也不一样,秋整地比春整地增产12.5%左右。

改年年耕、深翻为浅翻、深松(据有关专家测定,深松的深度每增加1cm,可增加蓄水量600 t/hm2),可增加作物产量
15%~20%,是一项很好的增产措施。

3秸秆还田
将农作物秸秆还田利用,不仅避免了因腐烂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了以地养地;而且为大面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夯实了地力基础。

逊克县目前有耕地面积10.56万公顷,有90%以上耕地种植大豆,从1998年开始就进行秸秆还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

截至2008年全县应用小型混轮脱粒机和大型联合收割机收获还田,面积已达5.33万公顷,有机质连续提高1.0%~1.5%,通
过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水分无效蒸发,提高农田保水蓄水能力,从而达到了保墒节水目的,减少了黑土层流失。

经调查,利用秸秆还田技术,可增收450元/hm2。

4进行种子包衣
大豆重迎茬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病虫害加重,逊克县大豆种植区90%以上发生根腐病,不少乡镇大豆孢囊线虫病危害严重,并且发生面积呈上升趋势,要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就要杜绝白籽下地,用适乐时、生物表面活化剂进行种子包衣。

经调查,使用种衣剂加适乐时进行拌种,防治大豆根腐病,增产112.50kg/hm2,增加收入310元/hm2,提高产量10%~15%。

5改垄三栽培为45cm窄行密植
大豆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是近几年推广的一项新技术,是在垄三栽培的基础上增加密度实现增产的一项新技术,行距由
65~70cm缩小至45cm,采用双条密植的栽培方法,比常规的垄三栽培技术增产幅度达13.2%。

45cm双条密植增产原因:一是增加了保苗株数,扩大了绿色面积;二是植株分布均匀合理,在加大密度的条件下,由于行距缩小,加大株距,缩垄增行,增加绿色面积,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协调比较好,从而达到增产。

经调查车陆乡10户农民应用大豆45cm双条密植技术,在2009年历史罕见的大旱之年,平均产量1 271.93kg/hm2,比逊克县大豆平均产量增产15%,比常规大豆栽培增效益564.00元/hm2。

6施用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
为改善微生物环境,可施用有机肥15t/hm2以上,改善土壤养分状况。

为解决大豆重迎茬养分消耗单一问题,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广泛应用喷浆造粒工艺生产的复合肥,增施土壤磷素活化剂,既能分解土壤中的磷、钾,又能起到固氮作用。

根据土壤养分的丰缺来确定氮、磷、钾的比例和用量,既能节本,又能增效,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目的。

经过3年的测土配方工程实施,大豆平均增产幅度为8%,逊克县节省化肥投入800万元,节本增效达1 800万元。

7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进行田间管理,苗期浅趟深松,中耕除草。

一定要使用既不抑制大豆生长,又能杀灭田间杂草的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

生育调控,进行追肥,使用既能促进大豆生长,又能防止前茬农药残留的生长调节剂——奈安叶面肥,防治病虫害,保障大豆植株健壮,以获得高产。

8参考文献
[1] 张凤泉,李成财.重迎茬大豆减产原因及控制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4):159,161.
[2] 张友,王炜,陈中宽.大豆重迎茬减产机理与技术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9(1):29-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