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萘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安全技术说明书(萘)

安全技术说明书(萘)

有害物成分:萘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志化学品中文名称:萘化学品英文名称:Naphthale ne分子式:C o Hb分子量:128.16企业名称:地址:邮编:电子邮件地址: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国家应急咨询电话:技术说明书编号:005第2部分成分/组成信息CAS No. : 91-20-3第3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4.1类易燃固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

健康危害:具有刺激作用,高浓度致溶血性贫血及肝、肾损害。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萘蒸气或粉尘时,出现眼及呼吸道刺激、角膜混浊、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腰痛、尿频,尿中出现蛋白及红、白细胞。

亦可发生视神经炎和视网膜炎。

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脑病和肝损害。

口服中毒主要引起溶血和肝、肾损害,甚至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肝坏死。

慢性中毒:反复接触萘蒸气,可引起头痛、乏力、恶心、呕吐和血液系统损害。

可引起白内障、视神经炎和视网膜病变。

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4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5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易燃。

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

与强氧化剂如铬酸酐、氯酸盐和高锰酸钾等接触,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

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采用二氧化碳、雾状水、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第6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工业萘工艺操作规程

工业萘工艺操作规程

工业萘工艺操作规程工业萘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合成染料、医药、橡胶、塑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工业萘的生产过程需要注意操作规程,以确保工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工业萘工艺操作规程的详细内容。

一、工艺步骤:1.原料准备:准备工业萘的原料,包括木质纤维、酸、碱和醇类溶剂。

2.酸解:将木质纤维与酸反应,产生萘醚。

3.碱解:将酸解得到的萘醚与碱进行反应,生成萘醇。

4.萘醇脱水:将萘醇经过蒸馏和脱水处理,得到工业萘。

二、操作规程:1.安全要求: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设备,如防护服、防护眼镜、口罩和手套等。

操作中应注意避免直接接触原料和产物,防止对皮肤和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2.操作环境:操作时要保持通风良好的作业环境,以排除有害气体和蒸汽。

特别是在操作有毒酸和有害溶剂时要格外注意。

3.环境监测:操作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操作环境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

4.仪器设备:操作中应使用合适的仪器和设备,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

如酸碱反应采用反应釜,需要定期检查反应釜的密封性和搅拌效果。

5.原料搅拌:酸解和碱解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搅拌,以加速反应速度,并保证反应均匀。

6.温度控制:操作过程中应控制好反应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反应效果。

特别是在脱水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蒸馏压力,以保证产品的纯度。

7.产物分离:工业萘需要通过蒸馏和过滤等手段进行分离。

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避免产物的污染和损失。

8.废弃物处理:操作结束后,废弃物的处理要符合相关的环保法规。

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并交由专业的单位进行处理。

三、事故应急预案:1.火灾事故:如发生火灾,应立即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并迅速疏散人员。

同时报警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2.溶剂泄漏事故:如发现溶剂泄漏,应迅速切断泄漏源,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泄漏物的收集和处理。

操作人员应尽可能远离泄漏点,并避免直接接触泄漏物。

3.中毒事故:如发生中毒事故,应立即将中毒人员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17种危化品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7种危化品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十七种危化品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烧碱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①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②车辆装烧碱前,先检查车况,保证车况良好。

③装车人员必须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④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严禁与酸类混装。

⑤装车后,必须对车辆密封,防止运输过程中受潮。

⑥卸车后,及时清理车上残余的烧碱,避免飞扬。

⑦身上沾上烧碱,先清扫,再用大量清水冲洗。

二、硫酸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①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②车辆装硫酸前,先检查车况和酸罐阀门,保证车况和阀门良好,并将阀门关好。

③装酸过程中,密切注意装酸情况,防止溢酸。

④装车后,必须对车辆密封,防止运输过程中抛洒。

⑤卸车时,将酸管捆绑牢固,防止酸管脱落,酸液溅出伤人。

⑥卸车后,将阀门关好。

⑦身上沾上硫酸,用大量清水冲洗。

三、汽柴油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①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②车辆装汽柴油前,先检查车况、排气管的阻火装置和静电接地装置,保证车况、排气管的阻火装置和静电接地装置良好。

③装车人员必须穿油手套,穿防静电鞋。

④装车前,必须将静电接地装置连好。

⑤装车过程中,严禁吸烟等明火,密切注意装油情况,防止溢油。

⑥装车后,必须对车辆密封,防止运输过程中抛洒。

⑦卸车时,必须将静电接地装置连好,严禁吸烟等明火,将油管捆绑牢固,防止油管脱落,造成油品外泄。

⑧身上沾上汽柴油,用大量清水冲洗。

四、二硫化碳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①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②车辆装汽柴油前,先检查车况、排气管的阻火装置和静电接地装置,保证车况、排气管的阻火装置和静电接地装置良好。

③装车人员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乳胶手套。

④装车前,必须将静电接地装置连好。

危化品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危化品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危化品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烧碱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必须通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车辆装烧碱前,先检查车况,保证车况良好。

3、装车人员必须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4、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幸免产生粉尘,幸免与酸类接触;车内严禁与酸类混装。

5、装车后,必须对车辆密封,防止运输过程中受潮。

6、卸车后,及时清理车内残余的烧碱,幸免飞扬。

7、身上沾上烧碱,先清扫,再用大量清水冲洗。

二、硫酸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必须通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车辆装硫酸前,先检查车况和酸罐阀门,保证车况和阀门良好,并将阀门关好。

3、装车人员必须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4、装酸过程中,紧密注意装酸情形,防止溢酸。

5、装车后,必须对车辆密封,防止运输过程中抛洒。

6、卸车时,将酸管捆绑牢固,防止酸管脱落,酸液溅出伤人。

7、卸车后,将阀门关好。

8、身上沾上硫酸,用大量清水冲洗。

三、汽柴油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必须通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2、车辆装汽柴油前,先检查车况、排气管的阻火装置和静电接地装置,保证车况、排气管的阻火装置和静电接地装置良好。

3、装车人员必须穿油手套,穿防静电鞋。

4、装车前,必须将静电接地装置连好。

5、装车过程中,严禁吸烟等明火,紧密注意装油情形,防止溢油。

6、装车后,必须对车辆密封,防止运输过程中抛洒。

6、卸车时,必须将静电接地装置连好,严禁吸烟等明火,将油管捆绑牢固,防止油管脱落,造成油品外泄。

7、身上沾上汽柴油,用大量清水冲洗。

四、二硫化碳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必须通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车辆装汽柴油前,先检查车况、排气管的阻火装置和静电接地装置,保证车况、排气管的阻火装置和静电接地装置良好。

3、装车人员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乳胶手套。

工业萘操作指导书

工业萘操作指导书

工业萘操作指导书(SJ——005)一、范围本指导书规定了公司工业萘生产装置操作方法。

适用于工业萘蒸馏作业。

二、引用标准,质量要求1、工业萘(GB/T——6699——1998)指标名称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外观白色允许带微红或微黄粉状片状结晶结晶点,℃不小于78.3 78.0 77.5不挥发物,%不大于0.04 0.06 0.08灰份,%不大于0.01 0.01 0.02注: a、不挥发物接生产出厂检验数据为准。

b、工业萘接液体供货时,不挥发物指标由供需双方规定。

2、脱酚油:含萘≤10%3、洗油:含萘≤5%吸苯专用洗油,含萘量≤5.0%(m/m);230~270℃馏出量≥65%(V/V),水分≤1%注:水份指标不作质量考核依据,超过部分作计价因素。

4、原料要求:已洗三混油:含酚≤0.5%含萘45~60%三、工艺过程概述经洗涤脱酚后的已洗三混油于原料槽中加热到70---90℃,由原料泵送入预热器与工业萘蒸汽换热到190±5℃进入处馏塔,初馏塔顶酚油蒸汽经酚油冷却器冷却到50--60℃,再经酚油油水分离器,进入酚油回流槽,一部分打回流控制出馏塔顶温度,另一部分满流到酚油槽。

初馏塔底部的萘洗油由初塔热油泵抽出,一部分经管式炉加热250--265℃回到初馏塔底,以热油循环的方式供给初馏塔热量,另一部分进入精馏塔。

工业萘由精馏塔塔顶采出,塔顶萘蒸汽与三混原料油换热后经汽化冷却器冷却到100--120℃,自流到工业萘回流槽,一部分作精塔顶回流,满流部分进入工业萘接受槽,经转鼓结晶切片打包。

精塔底洗油由热油泵抽出,一部分经加热炉加热到270--300℃回到精馏塔底,以热油循环的方式供给精塔热量,另一部分经洗油冷却器冷却到50--70℃入洗油槽四、工业萘蒸馏操作规程(法)1、工艺控制指标和操作指标1)工业萘蒸馏工艺控制指标:已洗三混油含萘:45--60%;含酚:≤0.8%萘酚油含酚: ≤5%;含萘:≤10%洗油含萘:≤5%工业萘结晶点:≥77.5℃2)工业萘蒸馏操作指标项目指标初馏塔塔顶温度 170~190℃初塔热油温度242±5℃初塔进料温度190±5℃初馏塔回流液温度 50~70℃初馏塔底气相温度≤0.07Mpa(表压)初塔进料量 0.5~1.8m3/h精馏塔顶温度215±5℃精塔热油温度260~290℃精馏塔进料温度 220±5℃精馏塔底气相压力≤0.01Mpa(表压)精馏塔进量料0.5~1.5m3/h工业萘冷却后温度 100~120℃洗油冷却后温度 50~70℃脱酚油冷却后温度 50~70℃2)中控流样分析检验顶目分析内容分析次已洗三混油含酚、含萘蒸馏试验1次/班工业萘流样含萘 4次/班工业萘槽样含萘一槽一次洗油流样含萘、蒸馏试验 2次/班洗油槽样含酚、含萘、蒸馏试验 1次/班脱酚油流样含酚、含萘2次/班脱酚油槽样含酚、含萘、蒸馏试验 1次/班2、开车前准备。

工业萘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工业萘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66042工业萘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工业萘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装车前,先检查车况和排气管的阻火装置,保证车况和排气管的阻火装置良好。

3、装车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

4、装车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防止引起火灾。

5、工业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车上严禁与氧化剂混装。

6、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7、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

工业萘操作指导书

工业萘操作指导书

工业萘操作指导书(SJ——005)一、范围本指导书规定了公司工业萘生产装置操作方法。

适用于工业萘蒸馏作业。

二、引用标准,质量要求1、工业萘(GB/T——6699——1998)指标名称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外观白色允许带微红或微黄粉状片状结晶结晶点,℃不小于78.3 78.0 77.5不挥发物,%不大于0.04 0.06 0.08灰份,%不大于0.01 0.01 0.02注: a、不挥发物接生产出厂检验数据为准。

b、工业萘接液体供货时,不挥发物指标由供需双方规定。

2、脱酚油:含萘≤10%3、洗油:含萘≤5%吸苯专用洗油,含萘量≤5.0%(m/m);230~270℃馏出量≥65%(V/V),水分≤1%注:水份指标不作质量考核依据,超过部分作计价因素。

4、原料要求:已洗三混油:含酚≤0.5%含萘45~60%三、工艺过程概述经洗涤脱酚后的已洗三混油于原料槽中加热到70---90℃,由原料泵送入预热器与工业萘蒸汽换热到190±5℃进入处馏塔,初馏塔顶酚油蒸汽经酚油冷却器冷却到50--60℃,再经酚油油水分离器,进入酚油回流槽,一部分打回流控制出馏塔顶温度,另一部分满流到酚油槽。

初馏塔底部的萘洗油由初塔热油泵抽出,一部分经管式炉加热250--265℃回到初馏塔底,以热油循环的方式供给初馏塔热量,另一部分进入精馏塔。

工业萘由精馏塔塔顶采出,塔顶萘蒸汽与三混原料油换热后经汽化冷却器冷却到100--120℃,自流到工业萘回流槽,一部分作精塔顶回流,满流部分进入工业萘接受槽,经转鼓结晶切片打包。

精塔底洗油由热油泵抽出,一部分经加热炉加热到270--300℃回到精馏塔底,以热油循环的方式供给精塔热量,另一部分经洗油冷却器冷却到50--70℃入洗油槽四、工业萘蒸馏操作规程(法)1、工艺控制指标和操作指标1)工业萘蒸馏工艺控制指标:已洗三混油含萘:45--60%;含酚:≤0.8%萘酚油含酚: ≤5%;含萘:≤10%洗油含萘:≤5%工业萘结晶点:≥77.5℃2)工业萘蒸馏操作指标项目指标初馏塔塔顶温度 170~190℃初塔热油温度242±5℃初塔进料温度190±5℃初馏塔回流液温度 50~70℃初馏塔底气相温度≤0.07Mpa(表压)初塔进料量 0.5~1.8m3/h精馏塔顶温度215±5℃精塔热油温度260~290℃精馏塔进料温度 220±5℃精馏塔底气相压力≤0.01Mpa(表压)精馏塔进量料0.5~1.5m3/h工业萘冷却后温度 100~120℃洗油冷却后温度 50~70℃脱酚油冷却后温度 50~70℃2)中控流样分析检验顶目分析内容分析次已洗三混油含酚、含萘蒸馏试验1次/班工业萘流样含萘 4次/班工业萘槽样含萘一槽一次洗油流样含萘、蒸馏试验 2次/班洗油槽样含酚、含萘、蒸馏试验 1次/班脱酚油流样含酚、含萘2次/班脱酚油槽样含酚、含萘、蒸馏试验 1次/班2、开车前准备。

工业萘工艺操作规程完整

工业萘工艺操作规程完整

参加编写人员:王建平贺攀科郑志国审核:薛勤照张建平审定:李元狮工业萘工艺规程1、产品概述1.1 产品名称、化学结构、理化性质:1.1.1 产品名称:工业萘1.1.2 化学结构:分子式:C10H 81.1.3 理化性质:白色或微黄色晶体,不溶于水,溶于醚,氯仿等有机溶剂,分子量128,密度ρ20=1.145g/cm3,沸点218℃,溶剂(冰点)80.2℃。

1.2产品技术要求、包装运输、贮存期限1.2.1 产品技术要求:工业萘:GB/T6699-1998萘酚油:含萘≤10%洗油:含萘≤5%吸苯专用洗油,含萘量≤5.0%(M/M);230-270o C,馏出量:≥65%(V/V),水分≤1%(注水分指标不作质量考核依据,超过部分作计价因素)。

1.2.2 包装运输固体工业萘用包装袋包装,属危险品,运输须按规定办理手续。

1.3主要用途:萘用作生产苯酐、表面活性剂、分散剂、高效增塑剂、减水剂、α、β萘酚、合成鞣革制剂等,产品广泛用于颜料、塑料、制药等行业。

2、原辅材料已洗三混油:含酚:≤0.8%含萘:40-50%3、化学反应过程和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3.1化学反应过程,无化学反应。

3.2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见附图4、工艺路线及其基本原理蒸馏部分经洗涤脱酚后的已洗三混油于原料槽中加热后,由原料泵送入预热器与工业萘蒸汽换热到150-200o C进入初馏塔,初馏塔顶酚油蒸汽经酚油冷凝冷却器冷却至40±10o C,再经酚油油水分离器分离后,进入酚油回流槽,一部分酚油打回流控制初馏塔顶温度,另一部分满流至酚油槽。

初馏塔底部萘洗油由初馏塔热油泵抽出,一部分经初馏加热炉加热至270-290o C左右回到初馏塔底,以热油循环方式供给初馏塔热量,另一部分进入精馏塔。

工业萘由精馏塔顶采出,塔顶混合油汽经与三混油原料换热后入工业萘汽化冷凝冷却器,冷却至110±10o C自流进工业萘回流槽,一部分作精馏塔顶回流,满流部分入工业萘接受槽,精馏塔底洗油由精馏塔热油泵抽出,一部分经精馏加热炉加热至295—320 o C回到精馏塔底,以热油循环方式供给精馏塔热量,另一部分经洗油冷却器冷却至50—70 o C入洗油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萘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装车前,先检查车况和排气管的阻火装置,保证车况和排气管的阻火装置良好。

3、装车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

4、装车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防止引起火灾。

5、工业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车上严禁与氧化剂混装。

6、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7、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