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程序流程图设计
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

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项目在设计、施工和交付过程中达到预期质量标准的关键步骤。
为了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工程质量,一个清晰的流程图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是一个标准格式的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详细描述了质量控制流程的各个环节。
1. 项目启动阶段:- 确定项目目标和质量要求。
- 制定项目质量计划,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
- 分配质量控制责任和权限。
2. 设计阶段:- 进行设计评审,确保设计符合质量要求。
- 制定设计变更控制程序,确保设计变更符合质量标准。
- 编制设计文件,并进行质量审查。
3. 采购阶段:- 评估供应商的质量能力,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 签订合同并明确质量要求。
- 对供应商进行质量管理和监督。
4. 施工阶段:- 进行施工前的质量准备工作,包括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的审查。
- 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查和测试,确保施工符合质量要求。
- 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纠正。
- 进行施工现场质量巡检和验收。
5. 竣工阶段:- 进行工程竣工验收,确保工程符合质量标准和合同要求。
- 编制竣工资料和质量报告。
6. 运维阶段:- 建立工程设施的运维管理制度。
- 定期进行设施巡检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 处理设施故障和质量问题,确保设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7. 质量改进阶段:- 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内部审核,发现和改进质量问题。
-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以上是一个标准格式的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它涵盖了工程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从项目启动到质量改进阶段。
通过严格按照流程图执行,可以确保工程项目按照预期质量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交付。
这个流程图可以根据具体的工程项目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满足不同项目的质量控制需求。
自动控制流程图(参考模板)

1工业污水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1.1控制系统总体框图PLC为核心控制器,通过检测操作面板按钮的输入、各类传感器的输入,以及相关模拟量的输入,完成相关设备的运行、停止和调速控制。
3-2电气控制系统框图1.2工作过程控制过程可以分为单设备手动控制功能和自动运行功能。
在手动控制模式下,单设备可以单独运行,不影响其他设备运行。
如图4-1所示。
图4-1模式选择流程图1.3手动模式在就地箱手动模式下,可单独调试每个设备的运行,如图4-2所示。
在此模式下,可以通过按钮对加氯系统、电动阀门、曝气机、刮泥机,以及各类泵进行控制。
图4-2手动操作模式流程图1.4自动模式处于自动方式时,系统上电后,按下自动启动确认后系统运行,系统开始工作,其工作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PLC检测到传感器状态进行启动如图4-3所示。
图4-3 自动操作模式流程图2自动控制流程在自动控制模式流程图中,调用了各个控制系统的程序,主要包括提升泵、潜水泵程序、加药系统程序、曝气沉砂系统程序、污泥回流泵系统程序。
以及污泥脱水系统程序,以下将分别介绍各个子程序的工作过程。
1提升泵控制流程图2潜水泵程序主要控制潜水泵的运行和停止,其工作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动过程开始启动潜水泵。
(2)检测液面高度,低于最低位传感器时,开始定时防止误判。
(3)定时到后,若仍低于最低位传感器,则停止潜水泵运行,否则潜水泵继续运行。
(4)检测液面处于中位和高位传感器之间时,开始定时防止误判。
(5)定时到后,若液面仍持续处于高位传感器,则输出报警信号。
潜水泵工作流程图如图4-5所示。
图4-5潜水泵工作流程图3曝气沉砂系统工作流程图如图4-7所示。
4-7曝气沉砂系统工作流程图4污泥回流系统程序主要控制污泥回流泵的运行和停止,其工作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动过程开始首先检测液面高低,若低于最低位传感器,启动定时。
(2)定时到,若液面仍低于最低位传感器则停止回流泵运行。
程序控制流程图

程序控制流程图
推荐文章
理论和实践证明,无论多复杂的算法均可通过顺序、选择、循环3种基本控制结构构造出来。
每种结构仅有一个入口和出口。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程序控制流程图,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程序控制流程图
程序控制指令的转移指令
中的无条件转移指令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局部无条件,采用相对寻址方式,转移范围一般在+127到-128之间;另一种是全局无条件转移,可以在整个寻址空间内转移。
条件转移指令条件转移指令所依据的转移条件主要有:全零(Z)、正负号(N)、进位(C)、溢出(V)及它们的组合等。
主要条件转移指令有:BEQ 等于零转移
BNEQ 不等于零转移
BLS 小于转移
BGT 大于转移
BLEQ 小于等于转移,或不大于转移
BGEQ 大于等于转移,或不小于转移
BLSU 不带符号小于转移
BGTU 不带符号大于转移
BLEQU 不带符号小于等于转移,或不带符号不大于转移
BGEQU 不带符号大于等于转移,或不带符号不小于转移
BCC 没有进位转移
BCS 有进位转移
BVC 没有溢出转移
BVS 有溢出转移。
ISO9001设计开发控制程序(含流程图)

设计开发控制程序(ISO9001-2015)1.0目的规范产品设计和开发各阶段作业流程,保证各环节的协调性、衔接性;确保各阶段的工作质量,并对其实施有效的科学管理;使其最终结果满足顾客和市场需求与要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2.0范围适用本公司根据市场调研、顾客订单、产品开发历程表等形式提出的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及产品设计和开发及其更改。
3.0定义与术语3.1产品设计输入:指所要设计的产品在计划和确定项目阶段所确定的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且应尽可能将所有要求定量化,并在产品设计和开发任务表等文件中明确规定;3.2产品设计输出:指相关部门根据设计输入要求在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为实现过程的后续活动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规范和各种活动的结果,这种规范和结果最终应形成文件,并在其文件发放前必须进行和通过评审;3.3设计评审:指由具有资格的人员组成的评审小组对设计和/或开发所作的正式的、全面的、系统的、严格的审查,并将评审结果形成文件;3.4设计验证:指通过检查和提供证据,确保所有的设计输出满足设计输入要求的试验,以表明设计结果已经符合设计要求的活动;3.5产品设计确认:指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对已经成功的设计和/或开发验证之后的最终产品进行的一种认可,确保所设计开发的产品符合规定的使用者的需要的试验。
3.6特殊特性:指由顾客指定的产品和过程特性,包括显著影响法规和安全特性及显著影响顾客满意的产品和过程特性,或由公司通过产品和过程了解选出的特性。
3.7关健特性:影响国家、行业法规要求或产品功能安全性等,包括需要特殊生产、装配、发运产品要求或参数。
3.8项目组:指从设计开发中,通常将某项项目单独立项,指定几个处理同样的问题,形成一个项目组。
4.0职责4.1副总经理负责批准设计开发项目、报价、开发任务的批准;4.2项目组负责提供新产品设计开发的要求、样本交顾客后确认、沟通,信息反馈;以及召开新产品发布会。
4.3项目组负责主导设计开发任务的布置及跟踪实施,其中研发部负责光源件非量产件样品,非量产电源件的采购及其所有(含手板样)样品的采购与制作。
plc程序功能流程图设计 (2)

PLC程序功能流程图设计概述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一种用于控制工业自动化过程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LC程序的设计对于实现自动化控制非常重要。
在本文档中,将介绍PLC程序功能流程图的设计过程。
设计目标PLC程序功能流程图的设计旨在清晰地表示PLC所需执行的任务和逻辑关系。
通过功能流程图,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控制过程,并为编写PLC程序提供指导。
设计步骤1. 确定程序的功能和需求在设计PLC程序功能流程图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程序的功能和需求。
这包括确定需要控制的各个设备、传感器和执行器,以及所需的输入和输出信号。
2. 绘制主要的功能块图根据程序功能的需求,可以将PLC程序划分为多个功能模块。
每个功能模块代表一个特定的功能,如传感器采集、逻辑判断、执行器控制等。
绘制功能块图时,可以使用适当的符号和连线表示不同的功能和信号传输。
3. 确定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功能块图中,每个功能模块代表一个子程序或函数块。
在设计PLC程序的逻辑关系时,需要确定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数据传输方式以及条件判断等。
4. 完善流程图细节在主要的功能块图确定后,可以进一步完善流程图的细节。
可以添加条件判断、循环控制和异常处理等,以使PLC程序更加健壮和可靠。
5. 检查和验证设计在完成流程图设计后,需要对设计进行检查和验证。
可以使用软件仿真工具对流程图进行模拟运行,以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和效果。
同时,也可以与实际的设备和系统进行对比,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可用性。
示例流程图graph LRA[传感器采集]-->B[逻辑判断]B-->|条件满足|C[执行器控制]B-->|条件不满足|D[报警处理]C-->E[数据记录]C-->BD-->B结论PLC程序功能流程图的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控制过程,并为编写PLC程序提供指导。
实验室质量控制程序(含流程图)

1/14文件制修订记录NO 制/修订日期1 2022-03-012 2022-10-16核准 实验室质量控制程序页数- 2022/10/16 新版全面升级版本 页次A0 C02022-10-16文件名称:文件编号:生效日期:生效版本: 制/修订内容新制订修订编号制订审核1.0 目的规范实验室管理, 确保在组织质量控制、 质量改进工作中所进行的检验、 测量、 试验等工作的顺利进行,快速准确的完成各项质量检验、测量和试验工作。
2.0 合用范围本规定合用于公司范围内所实用于检测、测量和试验活动所涉及到的实验室的 全过程管理控制。
3.0 术语及定义3.1 实验室进行包括但不限于包括化学、冶金、尺寸、物理、电性能或者可靠性试验在内的 检验、测量、试验和校准的机构,包括人员、设施和环境。
4.0 职责4.1 过程质量管理部4.1.1 负责实验室测量设备的检定/测量归口管理, 对外部实验室能力及进货检 验的性能试验进行监控;4.1.2 负责整车检测线委外检测、整车路试、三坐标测试及日常管理。
4.2 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对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和资格确认。
4.3 试制试验部4.3.1 负责编制实验室管理制度、制定实验室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 4.3.2 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4.3.3 负责对生产创造过程和新产品研制开辟过程中的零部件、发动机、白车 身和整车等依据技术文件标准进行检验、测量和试验工作。
5.0 工作程序5.1 工作流程:见附件。
5.2 试验范围C045.2.1 实验室有资格进行的特定试验、评价和校准。
本公司实验室试验项目: 检测线整车检测试验、整车性能与排放性能试验、整车安全性能试验、发动机 性能试验、传动系统性能试验、电驱系统性能试验、混合动力系统性能试验、 电池性能试验、环境与材料性能试验。
实验室 试验设备 试验项目等速行驶燃油消耗量试验、多工况燃油消耗量试验、 加速行驶油耗、 最高车速试验、 起步, 连续换挡加速 试验、 最低稳定车速、直接挡加速、 滑行试验、摹拟 爬坡试验、 常温下冷起动后排气污染物排放试验、 双怠速的 CO 、HC 和高怠速的λ值(过量空气系数)、曲 整车性能与排放轴箱污染物排放试验、蒸发污染物排放试验、、污染实验室控制装置耐久性试验、 低温下冷起动后排气中 CO 和 THC 排放试验、 OBD 系统试验、 0—100km/h 百公里加 速、 60—100km/h 超越加速、整车空调降温试验、整 车空调除雾试验、整车热平衡试验、整车温度场试验、汽车驱动轮输出功率试验、其他研发类试验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防护性能试验、汽车车顶抗压强度试验、汽车侧门静强度试验、汽车门锁/门铰链开闭耐久试验变速器传动效率试验、 变速器噪声测量、 变速器动态 密封试验、 变速器静态扭强度试验、 变速器疲劳寿命 试验、 换挡齿轮齿端冲击磨损试验、 变速器同步器性 能和寿命试验、变速器温升试验、变速器高速试验、测功机、数据采集系统、数控差速器可靠性试验、 变速器换挡性能试验、 定力矩牵系统、变速器安装支架等引试验、 定道路负载试验、 定力矩反拖试验、 寄生损 失试验、 全油门试验、 行驶道路负载试验、 发动机摩 擦力矩反拖试验、 静态跳动量试验、 剩余不平衡量试 验、临界转速试验、扭转间隙试验、静扭转刚性试验、 C04底盘测攻击、排放分析系统、 环境舱 (-10℃到+60℃)、称重 室等先后端防护摆锤碰撞试验台、 车顶静压试验机、车门侵入试 验机、四门两盖试验机传动系统测试实 验室整车安全实验室静扭转强度试验、 冲击强度试验、 扭转疲劳试验、 万向节磨损试验、滑动花键磨损试验电池组循环寿命试验、 电池组容量试验、 直流内阻试验、 电池组充电特性试验、 电池组放电特性试验、 电池组荷电保持能力试验、 电池组充放电效率试验、 电池组过充、 过放速率承受能力试验、 电池组温度特性试验、电池组单体电池电压测试机电及相应控制器的动/静态性能测试、机电机械特性测试、效率特性测试、再生制动测试、堵转测试、 温升测试、 驱动机电系统可靠性试验、 机电控制器测试、 直流机电测试、 三相异步电动机测试、 动态工况测试普通性起动试验、 发动机怠速试验、 功率试验、 负荷 特性试验、 万有特性试验、 柴油机调速特性试验、 机 械损失功率试验、 各缸工作均匀性试验、 机油消耗量试验、 活塞漏气量试验、 压气机性能试验、 涡轮性能试验、 200h 热循环试验、止推轴承评定试验、密封性评定试验、最高转速/最高温度试验、壳体包容性 评定试验、 燃油喷射系统 (电喷) 试验及 ECU 标定试 验、发动机摹拟装载整车道路行驶试验、 发动机排气污染物评价试验发动机外特性试验、 发动机部份符合特性试验、 万有 特性试验、 发动机排放特性试验、 发动机转矩输出特 性试验、机电外特性试验、机电部份符合特性试验、机电效率特性试验、 机电转矩输出特性试验、 机电再生制动特性试验、 电池组容量特性试验、 电池组效率特性试验、 电池状态 SOC 试验、 零部件(变速器、 离合器) 特性试验、 整车控制器性能试验、 整车控制策 略与控制算法验证与优化试验、混合动力各总成控制 器性能试验、 混合动力总成系统性能匹配试验、 整车测功机、油门执行单元、通用 测量设备、发动机进气流量计、 油耗仪、自动化主控系统等电池性能测试台、震动试验台、 冲击试验台、高低温试验台、 信号采集装置等测功机、高精度电流钳、功率分析设备、变频系统测功机、功率分析仪、电池组摹拟装置等混合动力系统性能测试实验室发动机系统性能 测试实验室电驱动性能测试实验室电池性能实验室的动力性试验、 整车的经济性试验、 整车的排放性试验对零部件及整车尺寸的测量安全碰撞仿真分析、 NVH 相关仿真分析、结构强度仿各种仿真分析软件真分析、流体 CFD 仿真分析汽车相关零部件及总成的耐高温冲击试验、试件的温度湿度振动三综合试验、 共振点检测试验、 振动性能试验、振动耐久试验、扫描振动耐久试验5.2.2 试验过程采用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当无尚述标准时, 应建立相应的方法并经试验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执行,并在试验记录中 说明。
生产设备控制程序(含流程图)

6.4.3整个生产车间的生产设备布局要体现精益生产的原则,尽量减少物料的搬运,确保各工序间物料的同步流动。
6.4.4设备投入使用后,由设备管理人员制作设备状态标识牌(关键设备、使用中、待料中、维修中等),由使用单位负责状态标识的悬挂和保管。
2.设备报废申请单
1.各项记录依《记录控制程序》执行,产品部负责记录的保存。
模治具管理流程图:
权责
单位
资材部
产品部
生产部
总经理
相关作业说明
相关表单
销售部
生管
产品部
生产部
1.当客户有新产品需要新开模治具时,销售部通知产品部,产品部依据客户提供资料开具《模治具申请单》申请模具
当客户需要变更产品时,由销售部通知产品部,产品部依据业务提供的资料开立《变更单》经总经理确认后,变更维修模具。
6.2.2各设备保养,由产品部按各《设备保养记录》中的保养项实施。
6.3关键设备和易损件管理
6.3.1 公司设备分为关键设备和一般设备。关键设备是重点管理和维护保养的对象。
6.3.2 关键设备应在现场标识“关键设备”字样,并在《设备一览表》中注明,关键设备的选定依据为:“是在生产中担当重要角色的,或单一性的设备”。
3.参考文件:
3.1备品备件管理办法
3.2应急计划管理办法
3.3标识与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4.定义:无。
5.责任:
5.1产品部:负责生产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5.2各使用单位:负责生产设备的日常保养。
6.程序重点:
6.1生产设备管理流程图和编码:
序号
类别
代码(编号)
说明
工程变更控制程序(含流程图)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ABC 科技有限公司
工程变更控制程序
II-QP-14
页数
3/5
生效日期 2022-03-29
生效版本
02
控中心发放至各部门,销售部将变更后的相关信息及时反馈客户。
6.2 制程变更作业:制造过程的 5M1E(人、机、料、法、环、测)变更时(包括重要特性部 品或构成品发生计划性∕突发性的变化),由变更部门填写《变更评审单》, 经各部门主管 评审后,由总经理或总经理授权人审批后,进行变更。
会审
技术
采购
品管
人力资源
仓库
核准 总经理 管理代表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ABC 科技有限公司
工程变更控制程序
II-QP-14
页数
2/5
生效日期 2022-03-29
生效版本
02
1.目的: 提供满足顾客变更要求的产品;使整个变更过程处于受控。
2.范围: 2.1 本程序适用本公司产品部变更管理(含顾客、内部、供方提出 的更改要求)。 2.2 变更分为产品部变更和制程变更两类,产品部变更包括:顾客要求的变更、公司内部申
销售部 资材部 品管部 制造部 财务部
经理级以
NG
上人员 产品部 品管 生管
文控
品管部
NG
评审
OK
各种文件修改 OK
资料发行 变更效果追踪
NG
批准 OK
变更意见会签:
制造部:验证新的设备及工艺的可行性
品管部:更新检验标准,在会签时查对相关
资料,如不齐全可判变更无效。
生管:确定在产品 成品 原辅材料 在途材
6.3 变更单号统一由产品部填写编制,规范如下:
单号编码规则:E XXXX VV XX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