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现状及应对措施
社区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及应对措施分析

社区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及应对措施分析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深,社区里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得到关注和照顾。
与之相应的,社区护理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本文将着重分析社区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及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促进社区养老服务的不断完善。
社区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分析1.生活照顾方面生活照顾方面是老年人最重要的关注点之一。
在社区生活中,老年人可能会面临做饭、购物、家务等各种问题。
不少老年人因为健康状况的原因无法自理,甚至需要全天侯照顾。
因此,社区既需要提供饮食、住宿服务,也需要提供相关的生活照顾服务。
2.医疗护理方面老年人健康状况一般较为脆弱,需要定期进行体检等医疗服务。
同时,老年人常常伴随着各种慢性病和疾病,因此,社区也需要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
例如,社区护理人员需要给老年人采集血样、测量血压、注射胰岛素等,以保证老年人的健康。
3.心理关怀方面老年人往往伴随着孤独、失落等情绪,需要社区成员的关心与陪伴。
对于社区老年人而言,社区护理人员不仅需要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照顾,也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
例如,护理人员要适时地与老年人沟通,发掘他们的兴趣爱好,并进行相关的活动。
社区老年人的护理应对措施分析1.建设老年日间照料中心针对社区老年人的照顾需求,建设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是一种不错的护理方式。
老年日间照料中心需要提供三餐配送、生活照顾、医疗护理等服务。
同时,为了打破老年人的孤独感,我们还可以引入各类文化活动,例如亲子游戏、兴趣爱好小组等,帮助老年人拓宽社交圈。
2.引入护理机器人现在许多高科技企业正在研发护理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语音交互等方式与老年人进行交流,提供生活、医疗护理等服务。
护理机器人的引入不但可以解决护工资源短缺问题,还可以简化护理流程,提高社区护理的效率。
3.建设老年公寓在老年公寓,老年人可以享受到完备的医疗、生活、娱乐设施等,可极大地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
与日间照料中心相比,老年公寓的居住环境更加舒适,空间更宽敞。
老年人的社区护理(五篇模版)

老年人的社区护理(五篇模版)第一篇:老年人的社区护理老年人的社区护理在为老年人提供护理时,社区护士应当通过健康评估,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治疗、护理、康复、转诊服务,以及培训照顾者等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保健及护理措施,以满足老年人的各种生理、心理需求,使老年人实现健康老龄化。
(一)指导老年人自我保健社区中有些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或虽然有慢性病但无明显的残障,对这些老人,社区护士的工作重点应当是指导老年人自我保健,增强其自我照顾能力,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疾病和损伤。
1.提高预防自理缺陷的意识社区老年人保健的宗旨是协助和维持其自理能力,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防止废用加速老化导致生活上的依赖或残障。
社区护士应通过健康教育使老年人认识到自我照顾与帮助他人同样是有价值的社会活动,从而使其自觉自愿地在生活上克服和预防自理缺陷。
2.培养自我观察与判断能力通过健康教育,社区护士要教会老年人通过视、听、嗅、触的方法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或疾病的早期症状,掌握自身健康的薄弱环节,指导他们一旦发现异常症状或体征时要及时咨询,主动寻求帮助,以免延误诊断治疗。
3.指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老年人要起居有规律和保持充足睡眠;合理的营养膳食与充足饮水;戒烟,控制饮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进行心理调适,保持心理平衡。
(二)创造良好的居家环境指导老年人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居室采光要充分,每日定时通风2~3次,每次20~30min,室温夏季保持在26~28℃,冬季20~22℃,湿度50%左右;同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要保障居室地面平坦,防滑,室内按需要设保护设备等。
(三)合理膳食社区护士推荐给老年人的膳食原则应当是:①食物要粗细搭配,易于消化。
②积极参加适度体力活动,保持能量平衡。
另外,由于老年人渴觉不敏感,常常是感到口渴时已处于轻度脱水状态,因此,一般状况下应督促老年人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ml.(四)良好的睡眠老年人由于新陈代谢减慢及体力活动减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因此睡眠时间减少,每天6h左右。
养老机构老年护理管理现状及建议

养老机构老年护理管理现状及建议摘要:近几年,不断提高的国民经济水平,大大加剧老龄化人口严峻形势,与此同时,给养老机构行业带来发展机遇,但是,老年人在入住养老机构方面存在的问题,仍然对社会稳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养老机构老年护理管理现状,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建议,希望给有关机构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养老机构;老年护理管理;现状;建议引言:众所周知,我国是人口大国之一,具有较大人口基数,较快人口增长速度,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下,大大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从而增加某一年龄段人群赡养老人的压力和负担。
但是,近几年,日益完善的养老机构,不断提高的养老护理管理水平,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养老问题,减轻部分人员压力,使其拥有更多时间工作和生活,促进生活满意度和幸福度的提高。
因此,有必要通过分析养老机构护理管理现状,提出一些建议。
一、养老机构老年护理管理现状现阶段,我国养老机构老年护理管理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行业管理不统一较大人口基数、较快人口增长速度是我国在人口方面的突出问题。
近几年,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更加凸显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由于当代子女缺少赡养父母条件,因此,往往会为其选择养老机构。
在缺少经验和基础的情况下,国家很难制定出适合养老行业发展的制度,同时不能对快速发展的需求进行满足。
养老机构的申请与管理等流程都存在混乱情况[1]。
(二)护理人员专业素质能力偏低对于养老机构而言,其中一些老年人身体状况比较差,离不开专业医护人员的照顾。
但是,我国养老机构中的医护人员通常未经过专业护理培训,一些经过培训的人员也不能达到标准要求,无法充分掌握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
与此同时,医护人员没有获取相关资质证明,不具有护理工作理念,依靠经验和直觉开展相应工作,通常向前辈或同事学习经验和技巧,缺少完善的知识体系。
(三)缺少专业化管理团队优秀的管理团队对养老机构的护理管理同样重要,然而,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养老结构缺少管理部门,通常由医护人员兼职做一些管理工作,医护人员缺少管理专业知识和相应技巧,无法将管理工作做好,对于护理机构的正常运转十分不利[2]。
我国老年护理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老年护理现状分析及发展构想2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
1999年10月,我国大陆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10.09%,成为第50个跨入老年型社会的国家。
由于经济不发达,老年福利体系和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给我国的老年护理事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借鉴发达国家老年护理的成功经验,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老年护理体系,提高老年人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已经成为我国老年护理的首要任务。
1我国老年护理的现状1.1我国老年护理起步晚、发展滞后,老年护理组织严重缺乏。
英国1895年开始地段访问护理,19世纪末创建教区护理和家庭护理,1967年创办世界第一所临终关怀医院;日本1963年成立了老人养老院。
而我国1985年天津才成立第一所临终关怀医院;1996年5月,中华护理学会才倡导要发展和湖南完善我国的社区老年护理,1997年上海成立老人护理院,随后深圳、天津等地成立了社区护理服务机构。
我国老年护理尚处于萌芽阶段,起步晚、发展滞后,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
我国老年人医院、老年病房、老年门诊在医疗服务机构中所占比重极低,尤其在农村。
传统的老年福利机构:敬老院、养老院、社会福利院等数量有限、形式单一;社区护理刚刚起步,组织和功能仍不健全,而且尚未在全国普及。
目前全国仅有家庭病床500万张,临终关怀医院、病房40余个(1)。
我国现有的老年医疗服务设施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1.2 老年护理教育滞后,专业人才严重短缺我国1994年才增设社区护理学课程;1998年后,老年护理学课程才在华西医科大学等几所高等护理学院开设,尚未在全国普及。
《老年护理学》的本科教材于2000年12月才正式出版。
目前我国尚无一所护理院校开设老年护理专业(2)。
我国护理教育的最高学历是硕士,但至今尚无一人获得老年护理方面的硕士学位。
老年护理教育严重滞后。
从事社区护理和老年护理的护士学历低、人数少,且没有接受过社区护理和老年护理的系统教育,知识结构老化,他们不能称为老年护理专业人才。
养老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养老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一、养老现状存在的问题1.1 人口老龄化加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5亿,老年人口占比逐年上升。
这种人口结构的转变给养老事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养老服务设施不足、护理人员紧缺等问题突出,导致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受到限制。
1.2 养老设施不完善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养老机构、医疗保健设施以及相关服务项目不足。
尤其是农村地区,由于资源配置不均衡和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化服务还有待加强。
这导致许多老年人无法获得优质、便捷的养老服务,并且仍然面临医疗保障和基本生活需求无法满足的问题。
1.3 养老金发放不稳定当前我国养老金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发放不稳定。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异较大以及社会层级结构的变化,导致养老金发放规模和时机存在不确定性。
这使得很多老年人无法保证其基本生活支出,造成他们的财务困境。
1.4 护理人员短缺养老服务业护理人员紧缺是一个普遍性问题。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对高质量护理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
然而,当前我国护理人员数量相对不足,加之护理工作劳动强度大、待遇低等因素制约了养老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对策分析2.1 加强养老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养老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通过针对性政策措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设施建设,并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和补贴措施。
同时,在供给侧改革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确保各类养老设施覆盖全面。
2.2 完善养老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创新养老金发放机制,确保养老金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针对特定群体,比如农村老年人、低收入居民等,可以考虑采取差别化政策措施,提高其养老金发放标准。
同时,提高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率和参保率,并鼓励个人自愿参与商业养老保险。
2.3 培养护理人才队伍通过加大对护理人员培训力度,提高护理服务行业的吸引力,吸引更多有志于从事护理工作的人才。
老年护理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老年护理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摘要】老年护理教学在目前存在着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滞后等问题。
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资源匮乏,无法满足现代护理教学需求。
教学内容缺乏更新和多样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专业水平。
教学方式滞后,无法与时俱进,导致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加大教学资源投入,更新教学设备和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引入前沿知识和技术,提升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式,引入互动教学和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结合以上对策,可以有效提升老年护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专业能力提高。
展望未来,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改进,打造更加完善的老年护理教学体系,为我国的养老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老年护理教学、现状分析、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对策、结论、展望、建议、改进措施。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老年护理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人口数量逐渐增加,老年护理工作也日益显得重要。
目前我国老年护理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滞后成为制约老年护理教学发展的主要问题。
为了提高老年护理教学质量,深入探讨老年护理教育的现状以及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变得迫在眉睫。
当前,老年护理教学面临着严峻挑战,缺乏足够的教学资源严重制约了老年护理教学的发展。
教学设备陈旧、教学人员配备不足、实习基地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
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和前沿性,使得学生在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的培养不足。
教学方式滞后,仍然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缺乏互动性和灵活性,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老年护理教学现状的分析迫在眉睫,为了提高老年护理教学的质量,必须探讨有效的对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为未来老年护理教学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1.2 研究目的老年护理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护理人员对老年人的护理水平和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和疾病情况。
养老护理员工作压力研究现状与进展

二、养老护理员工作压力的影响
养老护理员的工作压力对其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产生深远影响。具体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1、身体健康受损: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的养老护理员容易出现疲劳、头痛、 失眠等身体不适症状,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2、心理健康问题:高压状态可能导致养老护理员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健 康问题,影响其工作状态和生活质量。
9、强化社会支持和家庭支持:社会和家庭对养老护理员的支持也是缓解工 作压力的重要因素。家人和朋友的理解与鼓励、社会的认可与尊重都可以为养老 护理员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
10、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可以使养老护理员能够及时 反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有助于改进服务质量和工作环境。同时,定期对 养老护理员进行满意度调查可以帮助了解其需求和点,从而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工 作压力。
3、培训和管理不足
尽管浙江省对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和管理力度不断加强,但仍存在一些培训和 管理不足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培训资源不足、管理不规范等原因导致的。
四、机遇与前景
1、政策支持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政府对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浙江省 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养老护理员行业的发展。
一、行业背景
浙江省作为中国的人口大省和老龄化大省,养老问题一直备受。近年来,随 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老服务需求也日益增加。养老护理 员作为养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 平。
二、发展现状
1、数量不断增加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浙江省养老护理员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浙 江省的养老护理员数量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基本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
3、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和培训:养老机构和相关组织应为养老护理员提供专 业的心理健康支持和培训,帮助其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同时,应鼓 励养老护理员自身心理健康,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老年人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一)

老年人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一)老年人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在当今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护理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
营养护理•提供均衡的饮食:老年人需要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加强鱼类、瘦肉、蔬菜、水果等的摄入。
•控制饮食量:老年人的代谢率下降,饮食量也需要相应调整。
根据个体需要,确保摄入适量的热量。
•饮食多样化:提供丰富的食物选择,避免单一的重复饮食。
•喝足够的水:老年人的水分摄取量可能有所减少,需要鼓励他们喝足够的水。
定期体检•进行常规健康检查:包括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的监测。
•定期眼科检查:老年人容易患上眼部疾病,如白内障、青光眼等,定期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和治疗。
•耳鼻喉检查:老年人的听力和嗅觉功能常常衰退,定期检查可以掌握他们的听力和嗅觉状况。
康复护理•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制定适合他们的运动计划,帮助他们改善肌肉力量,保持关节灵活性。
•心理康复: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老年人应对生活的压力和情绪波动。
•社交康复: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促进他们与他人的交流与互动。
生活环境改善•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老年人的住所需要有良好的照明和通风条件,地面要平坦、无障碍,设有扶手和护栏等辅助设施。
•安全防护措施:安装护栏、防滑垫等,避免老年人发生意外摔倒。
•设立便利设施:提供无障碍厕所、浴室等,方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药物管理•建立详细的药物管理方案: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用法和用量等信息,以确保老年人正确按时服用药物。
•定期检查药物:定期检查老年人的药物情况,包括过期药物的处理和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评估。
•进行药物教育:向老年人提供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药物误用和滥用。
通过以上护理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帮助他们度过健康幸福的晚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护理现状及应对措施
发表时间:2011-09-06T16:43:32.840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7期供稿作者:王燕红张洪英陈碧云[导读] 随着老年人口及所占比例的不断增加,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
王燕红张洪英陈碧云
【中图分类号】R4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062-01 随着老年人口及所占比例的不断增加,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
人口老龄化既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使老年护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老年群体患者具有慢性疾病多,同时伴有心理疾病等特点。
而随着“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医学模式的逐渐深入,人性化的服务模式在护理工作中日渐凸现,老年护理尤为突出,现代护理管理理论认为,服务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人的需要,逻辑终点是为人服务[1]。
因此,探讨老年护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对如何做好老年护理,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是势在必行。
1我国老年护理现状
1.1我国逐步进入老年化社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科技进步、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越来越高。
1990年以来,我国老龄人口以平均每年3.32%的速度增长, 200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1.3亿人,占我国总人口的10.09% ,全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
据推测,到2025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20.00% ,而到2050年将达到25.50%[1]。
老龄人口的增加将给健康护理带来巨大的压力。
1.2 老龄化社会对护理需求增加:老龄人口患慢性疾病的可能性较高[2],从而使其住院率增加,对医疗护理的需求和费用的支出也随之增加。
我院老年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老年患者162例,男129例,女33例,年龄58-96岁,平均77岁。
其中冠心病61例,糖尿病33例,脑腔梗35例。
在老年患者中,因为多种疾病的互相作用以及同时伴有心理问题使对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评价,护理计划和实施显得更为复杂。
而近几年,注册护士,非注册护士,护工数量减少成为突出问题注册护士的减少与老年患者护理的复杂性增加,护士入学率下降,护士对职业的满意度下降,女性有更多的职业选择,护理范围扩大到社区、急救,个体诊所不断增设也增加了对护士的需求量。
1.3 关于老年知识的缺乏制约老年护理的发展:造成老年知识的缺乏主要原因是合格的老年教育机构太少,受过专业训练,能够给老年人提供专业护理或掌握临床训练进展,具备职业水平的护士非常少。
老年知识的缺乏可以导致护士与老年人在沟通上的误区,从而影响护理质量。
目前,我国的许多高等院校虽然都已适当调整了课程设置,增设了老年护理学以及相关的人文学科,但专科护士的培养仍是一项空白,几乎没有专门的老年护理人才。
1.4 老年护理控制评估体系不明确目前,老年人需要接受何种医疗或护理服务,没有严格明确的标准。
造成不能根据老年人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级分流,以至综合医院、康复院、护理院、敬老院、社区护理界限不清、职责不明,造成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中资源的浪费。
2 应对措施
2.1加速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提高护理人员素质: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当前一项重要的工作,在护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护理需求的变化,培养具有较高水平和老年护理专长、能独立解决老年专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的老年专科护士[3]。
同时,改善工作环境,通过提高工作满意度而对护理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稳定并发展护理队伍,构建职业阶梯,根据岗位不同,向护士提出要求,建立引导护士发展的机制,让护士踏实在临床工作。
2.2 重视心理疏导:随着老龄人口增多,护理工作不仅要提供疾病护理,同时必须提供心理护理。
全面了解病人身心状况,针对老年病人的共性与个性,做好心理护理[4]。
对老年人和老年病人单独强调药物治疗往往不够,而要把这些与心理援助有机结合起来。
从某种意义上讲,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比身体护理更为重要,尤其在现代医学模式下,护理工作日益重要,护理功能日益扩大,护理工作不仅要提供疾病护理还应重视心理护理,才能取得最佳效果[5]。
依据老年护理的目标,以人为本,促使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达到最佳水平;促进、保持或者恢复健康,包括精神健康;防止和尽量减少急慢性疾病造成的失能;在临终过程中帮助维持老年人的生命,维持其尊严、减轻其痛苦。
2.3 增加老年护理的器材与设施:老年护理的主要需求是对其日常生活能力的帮助,老年人常需要先进的护理器材和设施。
如各种助行器、可推、坐、洗澡、排便的多功能轮椅,。
特别是对一些老年多发病,如脑血管病、高血压、痴呆以及老年人特有的症状如骨折、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等护理理论和技术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4 建立健全老年护理系统:建立合理的老年保健评估制度,目前可以建立一个各级综合医院、康复医院、护理医院的老年患者的出入院的相应的标准,界定老年保健、医疗、康复、护理各项服务之间的界限,以提供更为全面、系统、规范的护理服务。
同时注意合理利用社区资源,通过社区资源的优化机制,加上政府的专项资助和扶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又可解决医疗服务人员配备不全的问题[6]。
总之,维护老年人的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为老年人提供更为全面、系统、规范的护理服务是需要护理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及努力方向。
广大老年护理工作者应不断努力,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为老年病人提供体贴入微、技术娴熟、体现人间关爱的护理服务,以最终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信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老年护理将有更快速的发展和完善,健康老龄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殷磊.老年护理学[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9):644-645
[2] Wolff JL, Starfield B, Anderson G. Prevalence, expenditures, andcomp lications of multip le chronic conditions in the elderly[ J ]. JA2MA, 2002, 162 (20) : 226922276
[3] 刘忆普,张建平,黄敏. 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对老年护理之启示[ J ].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 20 (2) : 95
[4] 李占江,马辛.老年心身疾病防治应注意的心理问题.实用老年医,2003,17(2):73
[5] 张多来.人口老龄化及老年护理伦理思考.衡阳医学院报,2000,4(1):47
[6]陈洪海,陈忠,黄垂. 城市新型老年护理模式的探讨[J]. 护理管理杂志, 2006, 6 (2) : 55256作者单位:363000福建省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