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山东省高考化学试题(附详解)
2014年高考(山东卷)化学试题评析

2014年高考(山东卷)化学试题评析2014年高考山东卷化学试题充分体现了有利于为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试题立足于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注重对化学学科能力的考查,特别是突出了对信息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整体来看,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保持整体稳定力求有所创新今年的化学试题注重于对核心主干知识的考查,整卷没有偏题、怪题。
试题在形式上与考试说明样题保持一致,与以往的试题也保持相对稳定。
必做题中的选择题侧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知识覆盖面大,难易搭配合理。
第7、8、11题相对简单,第9、10、12题属中等难度,13题将弱酸、弱碱和水的电离以及盐类的水解融为一体,既考查考生对过程的理解,又考查考生对最终结果的判断,思维容量较大,相对较难。
必做题中的填空简答题侧重于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难度梯度设置合理。
第29题(1)(2)、30题(2)、31题(1)(3)等较易,29题(3)、31题(2)等属于中等难度,30题(1)、32题(2)(3)等难度较大,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
三个选做模块试题特点鲜明,重点突出,难度均衡等值。
第8题为试卷的经典题目,试题突出元素周期律在化学学科的重要地位,既有原子结构、元素性质,更体现物质性质的递变规律,题目覆盖面广,强调规律性的总结。
第7题表格的引入和第10题装置图的呈现,使信息呈现方式简洁明了,节约考生阅读时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命题思想。
11题的命题形式不再是就必修要求范围内有机化学的某些观点进行叙述,而是力求在考查中体现“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这一重要化学思想。
题目通过借助合适的载体,对考点进行情境化的包装和叠加,提高了试题宽度和深度。
12题是山东卷首次出现离子共存这一经典题型,题目的情境设置既有各种离子的显性呈现方式,又有“无色溶液、酸性溶液、弱碱性溶液、中性溶液”等隐性条件的描述。
高考化学复习高考山东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试题解析(精编版)(原卷版).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试卷总评】2014年高考山东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注重于对核心主干知识的考查,整卷没有偏题、怪题,试题立足于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注重对化学学科能力的考查,特别是突出了对信息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必做题中的选择题侧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知识覆盖面大,难易搭配合理。
第7、8、11题相对简单,第9、10、12题属中等难度,13题将弱酸、弱碱和水的电离以及盐类的水解融为一体,既考查考生对过程的理解,又考查考生对最终结果的判断,思维容量较大,相对较难。
必做题中的填空简答题侧重于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难度梯度设置合理。
第29题(1)(2)、30题(2)、31题(1)(3)等较易,29题(3)、31题(2)等属于中等难度,30题(1)、32题(2)(3)等难度较大,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
三个选做模块试题特点鲜明,重点突出,难度均衡等值。
作为实验题的31题,改变了往年以化学工艺流程为载体的呈现方式,而是把工业上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的过程搬到实验室来,以中学化学实验中各种常见仪器的科学组装、合理搭配为载体,把生产流程以实验室模拟的方式呈现给考生。
今后高考备考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同时把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融合,提高能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题型上注重以新材料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加强“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问题的能力”和“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第I卷7.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CH3CH3+Cl2CH3CH2Cl+HClCH 2=CH2+HCl CH3CH2Cl均为取代反应B 由油脂得到甘油均发生了水解反应由淀粉得到葡萄糖CCl2+2Br‾=2Cl‾+Br2Zn+Cu2+=Zn2++Cu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D2Na2O2+2H2O+4NaOH+O2↑Cl2+H2O=HCl+HClO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8.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D.3517Cl与3717Cl得电子能力相同9.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FeO B. Fe2O3 C. FeSO4 D、Fe3O410.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正确的是11.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HOOC CH CH2—C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B.1mol苹果酸可与3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生成1mol H2D.HOOC—CH2—CH(OH)—COOH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12.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S2‾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42‾、I‾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3‾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42‾13.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 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B.c(NH4+)/c(NH3•H2O)先增大再减小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NH4+)=c(CH3COO‾)29.(17分)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2NO2(g)+NaCl(s)NaNO3(s)+ClNO(g) K1∆H < 0 (I)2NO(g)+Cl2(g)2ClNO(g) K2∆H < 0 (II)(1)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 (用K1、K2表示)。
2014年高考山东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试题解析(精编版)(原卷版)

【试卷总评】2014年高考山东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注重于对核心主干知识的考查,整卷没有偏题、怪题,试题立足于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注重对化学学科能力的考查,特别是突出了对信息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必做题中的选择题侧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知识覆盖面大,难易搭配合理。
第7、8、11题相对简单,第9、10、12题属中等难度,13题将弱酸、弱碱和水的电离以及盐类的水解融为一体,既考查考生对过程的理解,又考查考生对最终结果的判断,思维容量较大,相对较难。
必做题中的填空简答题侧重于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难度梯度设置合理。
第29题(1)(2)、30题(2)、31题(1)(3)等较易,29题(3)、31题(2)等属于中等难度,30题(1)、32题(2)(3)等难度较大,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
三个选做模块试题特点鲜明,重点突出,难度均衡等值。
作为实验题的31题,改变了往年以化学工艺流程为载体的呈现方式,而是把工业上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的过程搬到实验室来,以中学化学实验中各种常见仪器的科学组装、合理搭配为载体,把生产流程以实验室模拟的方式呈现给考生。
今后高考备考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同时把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融合,提高能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题型上注重以新材料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加强“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问题的能力”和“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第I卷7.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CH3CH3+Cl2CH3CH2Cl+HCl均为取代反应ACH2=CH2+HCl CH3CH2Cl由油脂得到甘油B均发生了水解反应由淀粉得到葡萄糖Cl2+2Br‾=2Cl‾+Br2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CZn+Cu2+=Zn2++CuD 2Na2O2+2H2O+4NaOH+O2↑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Cl2+H 2O=HCl+HClO8.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D.3517Cl与3717Cl得电子能力相同9.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 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FeO B. Fe2O3 C. FeSO4D、Fe3O410.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正确的是11.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HOOC CH CH2—C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B.1mol苹果酸可与3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生成1mol H2D.HOOC—CH2—CH(OH)—COOH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12.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S2‾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42‾、I‾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3‾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42‾13.已知某温度下CH3CO OH和NH3•H2O 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B.c(NH4+)/c(NH3•H2O)先增大再减小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NH4+)=c(CH3COO‾)29.(17分)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2NO2(g)+NaCl(s)N aNO3(s)+ClNO(g)K1∆H < 0 (I)2NO(g)+Cl2(g)2ClNO(g)K2∆H < 0 (II)(1)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 (用K1、K2表示)。
2014年高考真题(化学)山东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7A CH3CH3+Cl2CH3CH2Cl+HClCH 2=CH2+HCl CH3CH2Cl均为取代反应B 由油脂得到甘油由淀粉得到葡萄糖均发生了水解反应C Cl2+2Br‾=2Cl‾+Br2 Zn+Cu2+=Zn2++Cu 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D 2Na2O2+2H2O+4NaOH+O2↑ Cl2+H2O=HCl+HClO 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8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 D.3517Cl与3717Cl得电子能力相同9.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FeO B. Fe2O3 C. FeSO4 D、Fe3O410.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正确的是A.配制溶液 B.中和滴定 C.制备乙酸乙酯 D.制取收集干燥氨气11.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 B.1mol苹果酸可与3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生成1mol H2D.HOOC—CH2—CH(OH)—COOH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12.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S2‾ 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42‾、I‾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3‾ 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42‾13.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B.c(NH4+)/ c(NH3•H2O)先增大再减小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 (NH4+)= c (CH3COO‾)29.(17分)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2NO2(g)+NaCl(s)NaNO3(s)+ClNO(g) K1∆H < 0 (I)2NO(g)+Cl2(g)2ClNO(g) K2∆H < 0 (II)(1)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 (用K1、K2表示)。
(山东省)2014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试题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第I 卷7.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2CH +HCl8A .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B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C .Cl‾、S 2‾、Ca 2+、K +半径逐渐减小D .与得电子能力相同 与9.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 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 .FeO B. Fe 2O 3 C. FeSO 4 D 、Fe 3O 410.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正确的是11.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HOOC CH CH 2—CO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B .1mol 苹果酸可与3mol NaOH 发生中和反应C .1mol 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 反应生成生成1mol H 2D .HOOC —CH 2—CH(OH)—COOH 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12.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A .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 3+、NH 4+、Cl‾、S 2‾B .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 +、ClO‾、SO 42‾、I‾OH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3‾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42‾13.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 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1mol•L‾1的CH3COOH 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B.c(NH4+)/c(NH3•H2O)先增大再减小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NH4+)=c(CH3COO‾)29.(17分)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2NO 2(g)+NaCl(s)NaNO3(s)+ClNO(g)K1∆H < 0 (I)2NO(g)+Cl 2(g)2ClNO(g)K2∆H < 0 (II)(1)4NO 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 (用K1、K2表示)。
2014年山东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4·山东卷(课标化学)7.[2014·山东卷] 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CH2===CH2与HCl的反应为加成反应,A项错误;油脂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B项正确;Zn+Cu2+===Zn2++Cu的反应中被还原的是Cu2+,C项错误;Na2O2与H2O的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均为Na2O2,Cl2与H2O的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均为Cl2,D项错误。
8.[2014·山东卷] 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D. 3517Cl与3717Cl得电子能力相同【答案】D【解析】同主族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A项错误;如Na+、Mg2+是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二者性质不同,B项错误;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简单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S2-、Cl-、K+、Ca2+半径逐渐减小,C项错误;3517Cl与3717Cl互为同位素,二者化学性质(得电子能力、化合价等)相同,D项正确。
9.[2014·山东卷] 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FeO B.Fe2O3 C. FeSO4D.Fe3O4【答案】A【解析】Fe2O3与稀硝酸反应不能放出NO,B项错误;1 mol Fe3O4中含有1 mol Fe2+,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可知生成1 mol NO需消耗FeO、FeSO4、Fe3O4的物质的量均为3 mol,FeO、FeSO4、Fe3O4的摩尔质量(g/mol)分别为:72、152、232,所以等质量的FeO、FeSO4、Fe3O4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FeO。
10.[2014·山东卷]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正确的是()A.配制溶液B.中和滴定C.制备乙酸乙酯D.制备收集干燥的氨气【答案】C【解析】配制溶液定容时使用胶头滴管,A项错误;中和NaOH待测液需要标准酸溶液,图中盛酸溶液使用的是碱式滴定管,B项错误;C项正确;收集氨气的导气管应插入试管底部,D项错误。
2014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和答案(全国卷1)(完全WORD版)

2014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和答案(全国卷1)(完全WORD版)2014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新课程卷Ⅰ)使用地区: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Al 27 P 31 S 32Ca 40 Fe 56 Cu 64 Br 80Ag 108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 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A. 戊烷B. 戊醇C. 戊烯D. 乙酸乙酯8.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9. 已知分解1 mol H2O2 放出热量98 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为:H2O2 + I−→H2O + IO−慢H2O2 + IO−→H2O + O2 + I−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的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B. IO −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反应活化能等于98 kJ·mol−1D.1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 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C. 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少实验误差D. 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定管吸出多余液体。
13. 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①②③实验结论A 稀硫Na2AgNO3与K sp(AgCl)>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6题~第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6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3分)26、(13分)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
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水中溶解性异戊醇88 0.8123 131 微溶乙酸60 1.0492 118 溶乙酸异戊酯130 0.8670 142 难溶实验步骤:在A中加入4.4 g的异戊醇,6.0 g的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min,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MgSO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 ℃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 g。
2014高考真题——(山东卷)试题及答案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山东卷7.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CH3CH3+Cl2CH3CH2Cl+HClCH2=CH2+HCl CH3CH2Cl均为取代反应B 由油脂得到甘油由淀粉得到葡萄糖均发生了水解反应C Cl2+2Br‾=2Cl‾+Br2Zn+Cu2+=Zn2++Cu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D 2Na2O2+2H2O+4NaOH+O2↑Cl2+H2O=HCl+HClO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8.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D.3517Cl与3717Cl得电子能力相同9.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FeO B. Fe2O3 C. FeSO4D、Fe3O410.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正确的是A.配制溶液B.中和滴定C.制备乙酸乙酯D.制取收集干燥氨气11.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B.1mol苹果酸可与3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生成1mol H2D.HOOC—CH2—CH(OH)—COOH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12.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S2‾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42‾、I‾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3‾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42‾13.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B.c(NH4+)/ c(NH3•H2O)先增大再减小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 (NH4+)= c (CH3COO‾)29.(17分)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2NO(g)+NaCl(s)NaNO3(s)+ClNO(g)K1∆H < 0 (I)2NO(g)+Cl 2(g)2ClNO(g)K2∆H < 0 (II)(1)4NO 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 (用K1、K2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山东省高考化学试题(附详解)
2014年山东省高考化学试题(附详解) 7.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
是 A CH3CH3+Cl2 CH3CH2Cl+HCl CH2=CH2+HCl CH3CH2Cl 均为取代反应 B 由油脂得到甘油由淀粉得到葡萄糖均发生了水解反应 C
Cl2+2Br‾=2Cl‾+Br2 Zn+Cu2+=Zn2++Cu 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
D 2Na2O2+2H2O+4NaOH+O2↑ Cl2+H2O=HCl+HClO 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8.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 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 D.与得电子能力相同考点: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结构与
性质。
9.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
最多的是 A.FeO B. Fe2O3 C. FeSO4 D、Fe3O4 10.下列实验操作
或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正确的是 11.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HOOC CH2―C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
团有2种 B.1mol苹果酸可与3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C.1mol苹
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生成1mol H2
D.HOOC―CH2―CH(OH)―COOH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考点: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2.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S2‾ 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42‾、I‾ 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
在Na+、K +、Cl‾、HCO3‾ 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42‾ 13.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 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 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B.c(NH4+)/c(NH3•H2O)先增大再减小 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 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NH4+)=c(CH3COO‾) 29.(17分)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2NO2(g)+NaCl(s) NaNO3(s)+ClNO(g) K1 ∆H < 0 (I) 2NO (g)+Cl2(g) 2ClNO(g) K2 ∆H < 0 (II)(1)4NO2(g)+2NaCl (s) 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 (用K1、K2
表示)。
(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II)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
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 NO和0.1mol Cl2,10min时反应(II)达到平衡。
测得10min内v(ClNO)=7.5×10-3mol•L -1•min-1,则平衡后n(Cl2)= mol,NO的转化率а1= 。
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反应(I I)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а2 а1(填“>”“<”或“=”),平衡常数K2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若要使K2减小,可采用的措施是。
(3)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吸
收NO2,反应为2NO2+2NaOH=NaNO3+NaNO2+H2O。
含0.2mol NaOH的水溶液与0.2mol NO2恰好完全反应得1L溶液A,溶液B为0.1mol•L‾
1的CH3COONa溶液,则两溶液中c(NO3‾)、c(NO2-)和c (CH3COO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已知HNO2的电离常数Ka=7.1×10-4mol•L ‾1,CH3COOH的电离常数K a=1.7×10-5mol•L‾1,可使溶液A和溶液B的pH相等的方法是。
a.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 b.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 c.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 d.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 【答案】(1)K12/ K2 (2)2.5×10-2;75%;>;不变;升高温度(3)c(NO3‾) > c(NO2-) > c(CH3COO‾);b、c 【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反应速率、转化率和平衡常数的计算,化学平衡移动,离子浓度比较。
30.(16分)离子液体是一种室温熔融盐,为非水体系,由有机阳
离子、Al2Cl7―和AlCl4―组成的离子液体作电解液时,可在钢制品上电镀铝。
(1)钢制品应接电源的极,已知电镀过程中不产生其
他离子且有机阳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若改用AlCl3水溶液作电解液,则阴极产物为。
(2)为测定镀层厚度,
用NaOH溶液溶解钢制品表面的铝镀层,当反应转移6 mol电子时,所得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为 mol。
(3)用铝粉和Fe2O3做铝热反应实验,需要的试剂还有。
a.KCl b. KClO3 c. MnO2 d. Mg 取少量铝热反应所得到的固体混合物,将其溶于足量稀H2SO4,滴加KSCN
溶液无明显现象,(填“能”或“不能”)说明固体混合物中无Fe2O3,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31.(20分)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
水生产Na2S2O3•5H2O,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
模拟生成过程。
烧瓶C中发生反应如下: 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I) 2H2S(aq)+SO2(g)=3S(s)+2H2O(l)(II) S(s)+Na2SO3(aq) Na2S2O3(aq)(III)(1)
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注,若,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
装置D的作用是。
装置E中为溶液。
(2)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C中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
(3)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
a.蒸馏水 b.饱和Na2SO3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实验中,为使SO2缓慢进入烧瓶C,采用的操作是。
已知反应(III)相对较慢,则烧瓶C中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反应后期可用酒精灯适当加热烧瓶A,实验室用酒精灯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的仪器含有。
a.烧杯 b.蒸发皿 c.试管 d.锥形瓶(4)反应终止后,烧瓶C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即可析出Na2S2O3•5H2O,其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等杂质。
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已知Na2S2O3•5H2O遇酸易分解:S2O32‾+2H+=S↓+SO2↑+H2O 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BaCl2溶液、AgNO3溶液【答案】(1)液注高度保持不变;防止倒吸;NaOH(合理即得分)(2)2:1 (3)c;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合理即得分);溶液变澄清(或浑浊消失);a、d (4)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静置,取上层清液(或过滤,取滤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沉淀则说明含有Na2SO4杂质。
(合理即得分)【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分析。
【选做部分】 32.(12分)【化学―化学与技术】【答案】(1)Na2Cr2O7+2KCl=K2Cr2O7+2NaCl;低温下K2Cr2O7溶解度远小于其它组分,随温度的降低,K2Cr2O7溶解度明显减小。
(合理即得分)(2)除去Fe2+ (3)NaCl;K2Cr2O7 (4)II 【解析】 33. (12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图甲1号C与相邻C 的键角是120℃。
(3)氧化石墨烯中O原子与H2O中的H原子,氧化石墨烯中H原子与H2O中O原子都可以形成氢键。
(4)根据切割法,晶胞含M原子的个数为:12×1/4+9=12;C60位于顶点和面心,所以晶胞含C60个数为:8×1/8+6×1/2=4,所以化学式为M3C60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键的判断、杂化方式和键角的判断、氢键、晶胞的计算。
34.(12分)【化学―有机化学基础】(2)B中含有的醛
基与C反应转化为羧基,所以试剂C可以为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