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土挤密桩质量验收标准
灰土挤密桩控制标准

灰土挤密桩施工质量控制标准灰土挤密桩设计要求:桩孔直径为:400mm,桩长为: 12000mm,桩位按等边三角形部署,桩排距为:866mm,中心距为: 1000mm,成孔采纳沉管法,孔内填料采纳3:7 灰土,分层回填、分层夯实,桩间土的均匀挤密系数不该小于,最小挤密系数不该小于,桩体内均匀压实系数不该小于,最小压实系数不该小于。
设计承载力=220Kpa。
一、施工工艺工法:1、设施选型:履带式 KU1207 型柴油成孔机,柴油锤重为:3000kg,沉管大头直径≧ 400mm,控制成桩孔径≧ 400mm。
2、审定最大干密度,依据灰土动向控制灰土干密度,桩填料土源;对桩间土挤密系数的素土干密度,在施工前在本栋施工楼号取原状土获取素土干密度指标。
3、桩基定位:依照设计图纸,挨次施放灰线点,并逐桩进行编号,按次序进行桩孔成孔。
4、桩长控制:设计桩长12000mm(赞同误差 +500mm),施工时应在桩机沉管上用红线做出显然标记。
5、对控制灰土土料质量及配合比(1)灰土的土料,宜采纳地基槽中挖出的土,不得含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 15mm。
(2)用作灰土的熟石灰应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 5mm,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含水率适合。
(3)灰土的配合比(体积比)一般为 3:7。
灰土施工时,应适合控制其含水量(一般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用手轻捏即碎为宜)。
如灰土过干或过湿,应先洒水润湿或晾晒。
灰土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
拌好后应及时使用,并做到随成孔、随回填夯实的原则,决不得隔日夯打使用。
6、桩孔回填用 3:7 灰土,土料采纳有机质含量 <5℅黄土,其土料粒径≤15mm,消石灰粒径≤5mm,机械筛土按 3:7 灰土比率进行控制,并在筛土机旁拌存试样,供参照。
7、桩孔回填,应随成孔随回填,并分层加灰回填夯实,回填系数随时动向测定,每层用量斗向孔内下料(每次下灰土厚度折合方量约:0.1m33)。
要求当日所成孔一定当日回填达成。
桩基检测技术要求

桩基检测技术规定
桩基检测技术规定?如下带来有关桩基检测技术规定旳灰土挤密桩,有关内容供以参照。
1.设计规定:
灰土挤密桩桩径为φ400mm。
灰土挤密桩旳桩身平均长度为9000mm。
桩体灰土配合比按三比七进行施工。
灰土压实系数不不不小于0.96。
规定地基承载力特性值不不不小于180Kpa。
2.检测措施:
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及《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中有关条款。
检测措施可采用: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来检测灰土挤密桩旳复合地基承载力特性值。
3.检查数量:
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执行。
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来检测灰土挤密桩旳复合地基承载力特性值。
检查桩总数旳0.5%。
本工程约33083根,检查166根。
设计灰土桩按正三角形布置,桩距为1米,地基承载力特性值不不不小于180Kpa。
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来检测灰土挤密桩旳复合地基承载力特性值,承压板为圆形,直径1.05米。
采用压重平台施加荷载,单桩静载试验预估计最大加荷总量为312KN,每组压重反力不得不不小于估计最大加荷总量旳1.2倍。
,。
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 检验批

填写说明
一、填写依据 1 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二、检验批划分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地基子分部可以按照基础类型划分为一个检验批,如果工程量很大或者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 施工方案中要求分段施工的,可以按照施工段划分为若干个检验批。 三、GB50202-2002规范摘要 表4.12.4 土和灰土挤密桩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项目 序号 检查项目 单位 1 2 3 4 1 2 一般 项目 3 4 5 桩体及桩间土干密度 桩长 地基承载力 桩径 土料有机质含量 石灰粒径 桩位偏差 垂直度 桩径 % mm mm % mm mm 数值 设计要求 +500 设计要求 -20 ≤5 ≤5 满堂布桩≤0.40D 条基布桩≤0.25D ≤1.5 -20 现场取样检查 测桩管长度或垂球测孔 深 按规定的方法 用钢尺量 试验室焙烧法 筛分法 用钢尺量,D为桩径 用经纬仪测桩管 用钢尺量 检查方法
灰土挤密桩质量验收标准

允许偏差+5,-2 (mm)、C≤25mm允许偏差+3,-l (mm);
1.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性试验(不少于2根)
2.灌注孔桩钢筋骨架的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钢筋骨பைடு நூலகம்在承台底以下长度
±100mm
尺量
2
1
桩位
(纵横向)
50mm
按成桩总数
的10%抽样
检验,且每
检验批不少
于5根
经纬仪或钢尺丈量
2
桩体
垂直度
1%
经纬仪或吊线测钻杆倾斜度
3
桩体有
效直径
不小于
设计值
开挖50~100cm深后,钢尺丈量
混凝土灌注桩质量验收标准
分部
工程
分项
工程
检验批
检验批检验项目
主控项目
一般项目
地
基
处
理
混
凝
土
灌
注
桩
沿线路纵向连续路基长度每100m或≤100m的单个工点
箍筋内净尺±3寸(mm);
3.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
受力钢筋排距允许偏差±5(mm);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基础、板、墙允许偏差±20 (mm)、柱、梁允许偏差±10(mm);
分布钢筋间距允许偏差±20 (mm)
箍筋间距绑扎骨架允许偏差±20 (mm)、焊接骨架允许偏差±10 (mm);
弯起点位置(加工偏差±20mm包括在内)允许偏差30 (mm);
钢筋骨架直径
±20mm
灰土挤密桩试验检测项目

试验项目
材料名称
石灰
氧化镁+氧化钙含量,粒径不大于5毫米,夹石量不大于5%;200吨一批,监理见证20%或平检10%
土
施工前有机质含量检测,不大于5%,每1000立方米检测一次,其他项目符合设计要求;监理见证20%或平检10%
桩体
压实度,总桩数的3%且每班不少于1根,,每一米检测干密度、监理见证20%或平检10%
重夯试验检测项目
试验项目
材料名称
施工前
检测原地面压实度
施工后
检测压实度
软基处理试验检测项目
试验项目
材料名称
பைடு நூலகம்施工后
压实度,含水率
桩间土
沿线路纵向连续每50米抽检3个点,每米检测干密度、湿陷性和压缩试验,计算最小挤密系数和湿陷系数、压缩模量。
复合地基承载力
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3根,监理见证,平板荷载试验
强夯试验检测项目
试验项目
材料名称
地基加固质量
施工单位每一工点每3000`M^2`抽样检验12点,其中:标准贯入试验6点,静力触探试验3点,载荷试验3点。
灰土挤密桩控制标准

灰土挤密桩施工质量控制标准灰土挤密桩设计要求:桩孔直径为:400mm,桩长为:12000mm,桩位按等边三角形布置,桩排距为:866mm,中心距为:1000mm,成孔采用沉管法,孔内填料采用3:7灰土,分层回填、分层夯实,桩间土的平均挤密系数不应小于0.93,最小挤密系数不应小于0.88,桩体内平均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7,最小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0。
设计承载力=220Kpa。
一、施工工艺工法:1、设备选型:履带式KU1207型柴油成孔机,柴油锤重为:3000kg,沉管大头直径≧400mm,控制成桩孔径≧400mm。
2、核定最大干密度,根据灰土动态控制灰土干密度,桩填料土源;对桩间土挤密系数的素土干密度,在施工前在本栋施工楼号取原状土获得素土干密度指标。
3、桩基定位:按照设计图纸,依次施放灰线点,并逐桩进行编号,按顺序进行桩孔成孔。
4、桩长控制:设计桩长12000mm(允许偏差+500mm),施工时应在桩机沉管上用红线做出明显标志。
5、对控制灰土土料质量及配合比(1)灰土的土料,宜采用地基槽中挖出的土,不得含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15mm。
(2)用作灰土的熟石灰应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5mm,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含水率适宜。
(3)灰土的配合比(体积比)一般为3:7。
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其含水量(一般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用手轻捏即碎为宜)。
如灰土过干或过湿,应先洒水湿润或晾晒。
灰土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
拌好后应及时使用,并做到随成孔、随回填夯实的原则,决不得隔日夯打使用。
6、桩孔回填用3:7灰土,土料选用有机质含量<5℅黄土,其土料粒径≤15mm,消石灰粒径≤5mm,机械筛土按3:7灰土比例进行控制,并在筛土机旁拌存试样,供参照。
7、桩孔回填,应随成孔随回填,并分层加灰回填夯实,回填系数随时动态测定,每层用量斗向孔内下料(每次下灰土厚度折合方量约:0.1m3³)。
01灰土挤密桩技术交底

产生原因分析:①地下水位太高;②没有做好排水设施。
(2)缩颈或堵塞、挤密成孔困难、孔壁塌陷、孔底有虚土。
产生原因分析:①含水量过大或过小;②夯打顺序不正确;③桩位不正。
八、质量验收文件
(1)地基验槽记录。
(2)配合比试验记录。
(3)环刀法下贯入度法检测报告。
(4)最优级含水量检测记录和施工含水量实测记录。
(4)人工填料应指定专人按规定数量均匀填料,不得盲目乱填,更不允许用送料车直接倒料入孔。
(5)填料、夯击交替进行,均匀夯击至设计标高以上20-30cm时为止。桩顶至地面间的空当可采用素土夯填轻击处理,待做桩上垫层时,将超出设计桩顶的桩头及土层挖掉。
(6)为保证夯填质量,规定填入孔内的填料最、填入次数、填料的拌合质量、含水量、夯击次数、夯击时间均应有专人操作、记录和管理,并对上述项目按总桩数的2%进行抽样随机检查,每班抽样检查的数量不少于1-2次。对于施工完毕的桩号、排号、桩数逐个与施工图对照检查,如发现问题应立即返工或补填、补打。
二、施工准备
1、材料质量要求
(1)灰土所用的土,一般采用素土,但不得含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20mm。
(2)灰土桩所用的熟石灰应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5mm,熟石灰中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3)桩孔内的填料。桩孔内的填料应根据工程要求确定,土料、石灰质量要求和工艺要求、含水量控制等同灰土垫层,夯实质量应用压实系数λc控制,λc应不小于0.96。
需要严格控制成孔、制桩质量,必要时应采取加密桩或设短桩的措施,并做好记录,控制每一根桩的总锤击数、总填料量和最后一米的锤击数和最后2m10击的贯入度。其值可按设计要求和施工经验确定。沉管的贯入度应在桩尖未破坏、锤击无偏心、锤的落距符合规定、桩帽和弹性垫层正常等条件下测定。
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施工技术标准

项序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单位
数值
检查方法
桩体及桩间土干 1
密度 主控项目
2 桩长
设计要求
现场取样检查
测桩管长度或垂球测
mm
+500
孔深
3 地基承载力Βιβλιοθήκη 设计要求按规定方法
4 桩径
mm
—20 用钢尺量
It 土料有机质含量
%
≤5 试验室焙烧法
2 石灰粒径
mm
≤5 筛分法
满堂布桩
一般项目 3 桩位偏差
≤0. 40D 用钢尺量,D为桩径
2 适用于加固地下水位以上、天然含泥量 12%~25%、厚度 5~15m 的新填 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以及含水率较大的软弱地基。
3 灰土强度高,桩身强度大于周围地基土,可以分担较大部分荷载,使桩间 土承受的应力减小,而在深度 2~4m 以下时则与土桩地基相似。因此,在干燥地 区地下水位较低、土的天然含泥量较小的情况下可采用土桩地基;一般情况下, 为了消除地基湿陷性或提高地基的水稳性、降低压缩性,宜优先选用灰土桩。 4.12.2 施工准备 4.12.2.1 技术准备
1 学习施工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理解设计意图和土层的特性。 2 施工前在现场进行成孔、夯填工艺和挤密效果试验,以确定分层填料厚度、
夯击次数和夯实后干密度。 3 按设计和现场试验情况制定施工方案,编写施工技术交底。
4.12.2.2 材料准备 按设计要求准备土料和石灰。
4.12.2.3 主要机具 1 成孔设备:一般采用柴油打桩机(0.6t 或 1.2t)或自制锤击式打桩机,
1 熟化石灰和石灰过筛、灰土拌合,操作人员应戴口罩、风镜、手套、 套袖等劳动保护用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
检验
项目
允许
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范围
不小于设计值
沿线路纵向每100m
抽样检验5处
尺量
2
横坡
±0.5%
沿线路纵向每100m
抽样检验5个断面
坡度尺量
粉体喷射搅拌桩质量验收标准
分部
工程
分项
工程
检验批
检验批检验项目
主控项目
一般项目
地
基
处
理
粉
体
喷
射
搅
拌
桩
沿线路纵向连续路基长度每100m或≤100m的单个工点
四.钻孔或挖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必须核实地质情况,地质情况应与勘察设计文件相符。
五.孔底应平整,无松渣、淤泥、沉淀或扰动过的软层。孔径、孔深和孔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六.混凝土浇筑必须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
七.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混凝土标准条件养护试件评定的强度等级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15倍。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根桩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混凝土试件不得少于2组。
一、钢筋原材料、加工、连接和安装的检验必须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1.检验数量:以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每60t为一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钢筋保护层垫块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受力钢筋全长允许偏差±10 (mm);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 (mm);
5.桩间土处理效果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沿线路纵向连续每50 m施工单位抽样检验3点。检验方法:在孔之间形心点附近、成孔挤密深度内,每lm取土样测定干密度、进行湿陷性试验和压缩试验,计算干密度与其最大干密度的比值(最小挤密系数)、湿陷系数和压缩模量。
6.灰土挤密桩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总桩数的2‰,且每检验批不少于3根。监理单位见证检验,勘察设计单位现场确认。 检验方法:平板载荷试验。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验。检验方法:观察、现场清点。
5.每根桩的投料量不得少于设计灌注量;。
6.CFG桩顶端浮浆应清除干净,直至露出新鲜混凝土面。清除浮浆后桩的有效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7.CFG桩的桩身质量、完整性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检验总桩数的lO%。监理单位按检验桩数的20%见证检验。
2.灰土挤密桩所用土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有机质含量不应大于5%。检验数量:同一取土地点、相同土性的土,每1000m3为一批,不足:1000m3也按一批计。
3.填料的配合比、最优含水率应符合设计。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根桩检验。检验方法:孔底夯实后尺量。
4.孔内填料应分层回填夯实,其压实系数不应小于O.97(轻型击实)。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抽样检验总桩数的3%,且每台班不少于1根。检验方法:在全部孔深内,每:l m取土样测定干密度,检测点的位置应在距孔心2/3孔半径处,轻型击实试验应符合《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 10102)的规定。
灰土挤密桩质量验收标准
分部
工程
分项
工程
检验批
检验批检验项目
主控项目
一般项目
地
基
处
理
灰
土
挤
密
桩
沿线路纵向连续路基长度每100m或≤100m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个工点
1.灰土挤密桩所用石灰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石灰中活性CaO、MgO含量不应低于50%(按干重计),粒径应小于5 mm,夹石量不大于5%。检验数量:同一厂家、同一产地的石灰,每200t为一批,不足200t也按一批计。
八.桩身顶端浮浆应清理,直至露出新鲜混凝土面。桩顶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
九.桩身混凝土应均质、完整。其检验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对钻孔桩桩身混凝土应全部进行无损检测。
2对桩身混凝土质量有疑问和设计有要求的桩,应采用钻芯取样进行检测。
十.单桩承载力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桩孔的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分部
工程
分项
工程
检验批
检验批检验项目
主控项目
一般项目
地
基
处
理
水泥
粉煤
灰碎
石桩
(CFG桩)
沿线路纵向连续路基长度每100m或≤100m的单个工点
1.所用的水泥和粗细骨料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水泥200t为一批、散装水泥.500t为一批,当袋装水泥不足200t或散装水泥不足500t时也按一批计。同一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粗、细骨料,分别每400m3为一批,当不足400m3时也按一批计。各种原材料施工单位每批抽样检验1组。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在水泥库抽样检验水泥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在料场抽样检验粗细骨料含泥量、筛分试验检验其颗粒级配。
灰土挤密桩施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
偏差
施工单位
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桩位
(纵横向)
50mm
按成桩总数的10%抽样检验,且每检验批不少于5根
经纬仪或钢尺丈量
2
桩垂直度
1.5%
成孔夯实孔底后
吊垂球测量垂直度
3
桩体有效直径
不小于设计值
开挖50~100cm
深后,钢尺丈量
水泥 粉煤灰碎石桩(CFG)桩质量验收标准
二、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的检验必须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条的规定。
1.冬期施工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夏期施工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高于气温且不宜超过30℃。新浇筑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问的温差不得大于l5℃。
三.钻、挖孔桩工艺和防护措施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
1
桩位
(纵横向)
50mm
按成桩总数
的10%抽样
检验,且每
检验批不少
于5根
经纬仪或钢尺丈量
2
桩体
垂直度
1%
经纬仪或吊线测钻杆倾斜度
3
桩体有
效直径
不小于
设计值
开挖50~100cm深后,钢尺丈量
混凝土灌注桩质量验收标准
分部
工程
分项
工程
检验批
检验批检验项目
主控项目
一般项目
地
基
处
理
混
凝
土
灌
注
桩
沿线路纵向连续路基长度每100m或≤100m的单个工点
1
孔位中心
钻孔桩
100mm
挖孔桩
50mm
2
倾斜度
钻孔桩
1%
挖孔桩
0.5%
强夯质量验收标准
分部
工程
分项
工程
检验批
检验批检验项目
主控项目
一般项目
地
基
处
理
强
夯
沿线路纵向连续路基长
度每100m或≤100m的
单个工点
1.强夯加固地基的承载力和有效加固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一工点每30OOm2抽样检验12点,其中:标准贯入试验6点,静力触探试验3点,载荷试验3点。
1.粉体喷射搅拌桩加固用的水泥种类、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严禁使用受潮、结块、变质的加固料
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水泥200t为一批、散装水泥500t为一批,当袋装水泥不足200t或散装水泥不足500t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样检验1组材料的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等。
检验方法:低应变检测。
8.CFG桩按复合地基设计时,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变形模量应满足设计要求;按柱桩设计时,处理后的单桩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总桩数的2‰,且每检验批不少于3根。检验方法:平板载荷试验。
CFG桩施工的允许偏差、
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
检验
项目
允许
偏差
施工单位
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箍筋内净尺±3寸(mm);
3.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
受力钢筋排距允许偏差±5(mm);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基础、板、墙允许偏差±20 (mm)、柱、梁允许偏差±10(mm);
分布钢筋间距允许偏差±20 (mm)
箍筋间距绑扎骨架允许偏差±20 (mm)、焊接骨架允许偏差±10 (mm);
弯起点位置(加工偏差±20mm包括在内)允许偏差30 (mm);
钢筋保护层厚度c,c≥35mm允许偏差+10,-5 (mm)、25mm<c<35mm
允许偏差+5,-2 (mm)、C≤25mm允许偏差+3,-l (mm);
1.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性试验(不少于2根)
2.灌注孔桩钢筋骨架的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钢筋骨架在承台底以下长度
±100mm
尺量
2
钢筋骨架直径
±20mm
3
主钢筋间距
±0.5d
尺量检查
不少于5处
4
加强筋间距
±20mm
5
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
±20mm
6
钢筋保护层厚度
不小于设计值
吊线尺量
7
钢筋骨架垂直度
1%
注:d为钢筋直径,单位为mm。
混凝土灌注桩质量验收标准
分部
工程
分项
工程
检验批
检验批检验项目
主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