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隔水厚度”和“突水系数”计算公式
矿井防治水文常用计算公式

矿井防治水文常用计算公式目录一、突水系数公式: (1)二、底板安全隔水层厚度(斯列沙辽夫公式): (2)三、防水煤柱经验公式: (2)四、老空积水量估算公式: (3)五、明渠稳定均匀流计算公式: (4)六、矿井排水能力计算公式: (4)㈠矿井正常排水能力计算: (4)㈡抢险排水能力计算: (5)㈢排水扬程的计算: (5)㈣排水管径计算: (5)㈤排水时间计算: (6)㈥水仓容量: (6)七、矿井涌水量计算: (6)八、矿井水文点流量测定计算方法: (7)㈠容积法: (7)㈡淹没法: (7)㈢浮标法: (7)㈣堰测法: (7)九、浆液注入量预算公式: (8)十、常用注浆材料计算公式及参数: (9)㈠普通水泥主要性质: (9)㈡水泥浆配制公式: (9)㈢水玻璃浓度 (10)㈣粘土浆主要参数: (10)十一、钻探常用计算公式: (10)十二、单孔出水量估算公式: (11)十三、注浆压力计算公式: (11)十三、冒落带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经验公式表 (12)十四、煤层底板破坏深度计算公式 (12)十五、巷道洞室围岩塑性破坏圈厚度计算 (14)一、突水系数公式:㈠定义:每米有效隔水层厚度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值。
㈡公式:Ts=P/(M-Cp-Dg)式中:Ts—突水系数(MPa/m);P—隔水层承受的水压(MPa);M—底板隔水层厚度(m);Cp—采矿对底板隔水层的扰动破坏深度(m);Dg—隔水层中危险导高(m)。
㈢公式主要用途:1.确定安全疏降水头;2.反映工作面受水威胁程度。
富水区或底板受构造破坏块段Ts大于0.06MPa/m;正常块段大于0.1MPa/m为受水威胁。
㈣参数取值依据:Ts—常用工作面最大突水系数。
一般按工作面最高水压,最薄有效隔水层厚度计算,或者对工作面分块段计算最大突水系数,取最大一个值作为工作面的最大突水系数。
P—最大水压的取值,一般根据工作面内或附近井下或地面钻孔观测水位与工作面最低标高计算而得,水压值计算至含水层顶面。
隔水层安全厚度计算参考公式及导水断裂带发育高度计算参考公式

隔水层安全厚度计算参考公式及导水断裂带发育高度计算
参考公式
隔水层安全厚度计算公式为
t=
式中 t——底板安全隔水层厚度,m;
l——掘进工作面底板最大宽度,m;
r——隔水层岩石的容重,kN/m³;
K——隔水层岩石的抗张强度,MPa;
P——隔水层底板承受的水头压力。
Mpa。
导水断裂带发育高度计算参考公式
对于缓倾斜煤层,倾斜煤层导水断裂带发育攻读计算参考公式如下。
当覆岩为坚硬型时
H=+8.9或h=±11.2当覆岩为坚中硬型时
H=±5.6或H=±5.1当覆岩为软弱型时
H=±4.0或M=±3.5当覆岩为极软弱型时
M=±3.0或M=±4.0式中H ——导水断裂带高度;
M——煤层累计采度;
n——开采分层数。
对于急倾斜煤层,导水断裂带发育高度计算参考公式如下。
当覆岩为坚硬型
H=
±8.4
当覆岩为中硬、软弱时为
H
=±8.4
式中 h——回采阶段垂高,m;
M——煤层法线厚度。
除应用上述公式计算外,还应当用有限元法和试验法相互加以验证。
除非采用疏干法将上覆含水层疏干,严格规定不允许采动导水断裂带顶点波及到上覆含水层中。
附录四 安全隔水层厚度和突水系数计算公式

附录四安全隔水层厚度和突水系数计算公式附录四安全隔水层厚度和突水系数计算公式
一、安全隔水层厚度计算公式
22L(L8KpL),,,,p t,4Kp(4-1)
式中 t--安全隔水层厚度~m,
L--巷道底板宽度~m,
3,--底板隔水层的平均重度~ MN/m,
K--底板隔水层的平均抗拉强度~MPa, p
p--底板隔水层承受的水头压力~MPa。
二、突水系数计算公式
p T,M
(4-2)
式中 ,--突水系数~MPa/m,
p--底板隔水层承受的水压~MPa,
M--底板隔水层厚度~m。
式,4-1,主要适用于掘进工作面~式,4-2,适用于回采和掘进工作面。
按式,4-1,计算~如底板隔水层实际厚度小于计算值时~就是不安全的。
按式,4-2,计算~就全国实际资料看~底板受构造破坏块段突水系数一般不大于0.06 MPa/m~正常块
段不大于0.1 MPa/m。
最全的煤矿防治水计算公式汇总,工作学习起来soeasy!

最全的煤矿防治水计算公式汇总,工作学习起来soeasy!含水层富水性的等级标准计算:按钻孔单位涌水量(q),含水层富水性[注]分为以下4级:1.弱富水性:q≤0.1 L/(s·m);2.中等富水性:0.1 L/(s·m)<q≤1.0 L/(s·m);3.强富水性:1.0 L/(s·m)<q≤5.0 L/(s·m);4.极强富水性:q>5.0 L/(s·m)。
注:评价含水层的富水性,钻孔单位涌水量以口径91 mm、抽水水位降深10 m为准;若口径、降深与上述不符时,应当进行换算后再比较富水性。
换算方法:先根据抽水时涌水量Q和降深S的数据,用最小二乘法或图解法确定曲线,根据Q-S曲线确定降深10 m时抽水孔的涌水量,再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孔径为91 mm时的涌水量,最后除以10 m便是单位涌水量。
防隔水煤(岩)柱的尺寸要求:一、煤层露头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煤层露头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按下列公式计算:1.煤层露头无覆盖或被黏土类微透水松散层覆盖时:H f= H k H b2.煤层露头被松散富水性强的含水层覆盖时(图3-1):H f=H L H b式中 Hf--防隔水煤(岩)柱高度,m;Hk--采后垮落带高度,m;HL--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m;Hb--保护层厚度,m;α--煤层倾角,(°)。
根据式(3-1)、式(3-2)计算的值,不得小于20 m。
式中Hk、HL的计算,参照《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的相关规定。
二、含水或导水断层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含水或导水断层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图3-2)可参照下列经验公式计算:三、煤层与强含水层或导水断层接触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煤层与强含水层或导水断层接触,并局部被覆盖时(图3-3),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要求如下:本矿区如无实际突水系数,可参考其他矿区资料,但选用时应当综合考虑隔水层的岩性、物理力学性质、巷道跨度或工作面的空顶距、采煤方法和顶板控制方法等一系列因素。
煤矿常用计算公式及其应用范围(地质)

煤矿常⽤计算公式及其应⽤范围(地质)矿井⽔⽂地质常⽤计算公式⽬录⼀、突⽔系数公式: (1)⼆、底板安全隔⽔层厚度(斯列沙辽夫公式): (2)三、防⽔煤柱经验公式: (2)四、⽼空积⽔量估算公式: (3)五、明渠稳定均匀流计算公式: (4)六、矿井排⽔能⼒计算公式: (4)㈠矿井正常排⽔能⼒计算: (4)㈡抢险排⽔能⼒计算: (5)㈢排⽔扬程的计算: (5)㈣排⽔管径计算: (5)㈤排⽔时间计算: (6)㈥⽔仓容量: (6)七、矿井涌⽔量计算: (6)⼋、矿井⽔⽂点流量测定计算⽅法: (7)㈠容积法: (7)㈡淹没法: (7)㈢浮标法: (7)㈣堰测法: (7)九、浆液注⼊量预算公式: (8)⼗、常⽤注浆材料计算公式及参数: (9)㈠普通⽔泥主要性质: (9)㈡⽔泥浆配制公式: (9)㈢⽔玻璃浓度 (10)㈣粘⼟浆主要参数: (10)⼗⼀、钻探常⽤计算公式: (10)⼗⼆、单孔出⽔量估算公式: (11)⼗三、注浆压⼒计算公式: (11)⼗三、冒落带导⽔裂隙带最⼤⾼度经验公式表 (12)⼗四、煤层底板破坏深度计算公式 (12)⼗五、巷道洞室围岩塑性破坏圈厚度计算 (14)⼀、突⽔系数公式:㈠定义:每⽶有效隔⽔层厚度所能承受的最⼤⽔压值。
㈡公式:Ts=P/(M-Cp-Dg)式中:Ts—突⽔系数(MPa/m);P—隔⽔层承受的⽔压(MPa);M—底板隔⽔层厚度(m);Cp—采矿对底板隔⽔层的扰动破坏深度(m);Dg—隔⽔层中危险导⾼(m)。
㈢公式主要⽤途:1.确定安全疏降⽔头;2.反映⼯作⾯受⽔威胁程度。
富⽔区或底板受构造破坏块段Ts⼤于0.06MPa/m;正常块段⼤于0.1MPa/m为受⽔威胁。
㈣参数取值依据:Ts—常⽤⼯作⾯最⼤突⽔系数。
⼀般按⼯作⾯最⾼⽔压,最薄有效隔⽔层厚度计算,或者对⼯作⾯分块段计算最⼤突⽔系数,取最⼤⼀个值作为⼯作⾯的最⼤突⽔系数。
P—最⼤⽔压的取值,⼀般根据⼯作⾯内或附近井下或地⾯钻孔观测⽔位与⼯作⾯最低标⾼计算⽽得,⽔压值计算⾄含⽔层顶⾯。
矿井防治水文常用计算公式

矿井防治水文常用计算公式目录一、突水系数公式: (1)二、底板安全隔水层厚度(斯列沙辽夫公式): (2)三、防水煤柱经验公式: (2)四、老空积水量估算公式: (3)五、明渠稳定均匀流计算公式: (4)六、矿井排水能力计算公式: (4)㈠矿井正常排水能力计算: (4)㈡抢险排水能力计算: (5)㈢排水扬程的计算: (5)㈣排水管径计算: (5)㈤排水时间计算: (6)㈥水仓容量: (6)七、矿井涌水量计算: (6)八、矿井水文点流量测定计算方法: (7)㈠容积法: (7)㈡淹没法: (7)㈢浮标法: (7)㈣堰测法: (7)九、浆液注入量预算公式: (8)十、常用注浆材料计算公式及参数: (9)㈠普通水泥主要性质: (9)㈡水泥浆配制公式: (9)㈢水玻璃浓度 (10)㈣粘土浆主要参数: (10)十一、钻探常用计算公式: (10)十二、单孔出水量估算公式: (11)十三、注浆压力计算公式: (11)十三、冒落带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经验公式表 (12)十四、煤层底板破坏深度计算公式 (12)十五、巷道洞室围岩塑性破坏圈厚度计算 (14)一、突水系数公式:㈠定义:每米有效隔水层厚度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值。
㈡公式:Ts=P/(M-Cp-Dg)式中:Ts—突水系数(MPa/m);P—隔水层承受的水压(MPa);M—底板隔水层厚度(m);Cp—采矿对底板隔水层的扰动破坏深度(m);Dg—隔水层中危险导高(m)。
㈢公式主要用途:1.确定安全疏降水头;2.反映工作面受水威胁程度。
富水区或底板受构造破坏块段Ts大于0.06MPa/m;正常块段大于0.1MPa/m为受水威胁。
㈣参数取值依据:Ts—常用工作面最大突水系数。
一般按工作面最高水压,最薄有效隔水层厚度计算,或者对工作面分块段计算最大突水系数,取最大一个值作为工作面的最大突水系数。
P—最大水压的取值,一般根据工作面内或附近井下或地面钻孔观测水位与工作面最低标高计算而得,水压值计算至含水层顶面。
矿井防治水文常用计算公式

矿井防治水文常用计算公式目录一、突水系数公式: (1)二、底板安全隔水层厚度(斯列沙辽夫公式): (2)三、防水煤柱经验公式: (2)四、老空积水量估算公式: (3)五、明渠稳定均匀流计算公式: (4)六、矿井排水能力计算公式: (4)㈠矿井正常排水能力计算: (4)㈡抢险排水能力计算: (5)㈢排水扬程的计算: (5)㈣排水管径计算: (5)㈤排水时间计算: (6)㈥水仓容量: (6)七、矿井涌水量计算: (6)八、矿井水文点流量测定计算方法: (7)㈠容积法: (7)㈡淹没法: (7)㈢浮标法: (7)㈣堰测法: (7)九、浆液注入量预算公式: (8)十、常用注浆材料计算公式及参数: (9)㈠普通水泥主要性质: (9)㈡水泥浆配制公式: (9)㈢水玻璃浓度 (10)㈣粘土浆主要参数: (10)十一、钻探常用计算公式: (10)十二、单孔出水量估算公式: (11)十三、注浆压力计算公式: (11)十三、冒落带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经验公式表 (12)十四、煤层底板破坏深度计算公式 (12)十五、巷道洞室围岩塑性破坏圈厚度计算 (14)一、突水系数公式:㈠定义:每米有效隔水层厚度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值。
㈡公式:Ts=P/(M-Cp-Dg)式中:Ts—突水系数(MPa/m);P—隔水层承受的水压(MPa);M—底板隔水层厚度(m);Cp—采矿对底板隔水层的扰动破坏深度(m);Dg—隔水层中危险导高(m)。
㈢公式主要用途:1.确定安全疏降水头;2.反映工作面受水威胁程度。
富水区或底板受构造破坏块段Ts大于0.06MPa/m;正常块段大于0.1MPa/m为受水威胁。
㈣参数取值依据:Ts—常用工作面最大突水系数。
一般按工作面最高水压,最薄有效隔水层厚度计算,或者对工作面分块段计算最大突水系数,取最大一个值作为工作面的最大突水系数。
P—最大水压的取值,一般根据工作面内或附近井下或地面钻孔观测水位与工作面最低标高计算而得,水压值计算至含水层顶面。
断层防护煤柱留设

附录五 “安全隔水厚度”和“突水系数”计算公式:4L t KP =式中:t----安全隔水厚度(m );L----采掘工作面底板最大宽度(m );r----隔水层岩石的容重(t/m3);KP---隔水层岩石的抗张强度(t/m3);H----隔水层底板承受的水头压力(tf/cm2)。
附图4—1(略)s P p T M C=- 式中 Ts-----突水系数〔kgf/(cm 2.m)〕;P-------隔水层承受的水压(kgf/cm2);M-------底板隔水厚度(m );CP------采矿对底板隔以的扰动破坏厚度(m )。
按式(1)计算,如底板隔水层实际厚度小于计算值时,就是不安全的。
按式(2)计算,就全国实际资料看,底板受构造破坏块段突水系数一般不大于0.6,正常块段不大于1.5。
附录入 各类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一、煤层露头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按以下公式计算:1、煤层露头无覆盖或被粘微透水松散层覆盖时:H 防=H 冒+H 保2、煤层露头被松散富含水层覆盖时(见附图8-1);H 防=H 裂+H 保根据上两式计算的值,不得小于20米。
式中(H 冒)、裂高(H 裂)的计算参照附录七。
式中 H 防-----防水煤(岩)柱高度(m )H 冒-----采报冒落带高度(m );H 裂-----垂直煤层的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m );H 保-----保护层厚度(m );a------煤层倾角(°)。
二、含水或导水断层防隔水煤柱的留设(附图8—2)可参照以下经验公式计算:0.5L = ≮20m式中: L----煤柱留设的宽度(m )K----安全系 (一般取2—5);M-----煤层厚度或采高(m );P-----水头压力(kgf/cm2);KP----煤的抗张强度(kgf/cm2)。
三、煤层与强含水层或导水断层接触,并局部被覆盖时(附图8—3),防水煤柱的留设:(图)1、当含水层顶面高于最高导水裂隙带上限时,防水煤柱可按附图8—3a 、b 留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