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国地理比较

合集下载

世界主要国家及其地理位置

世界主要国家及其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位 于东半球,赤 道横贯中部, 北至地中海,
南至南极洲
面积:约3037 万平方千米, 是世界第二大

人口:约12亿, 是世界第二人
口大洲
国家数量:54 个国家,其中 撒哈拉以南非 洲国家有48个
美洲国家
北美洲:包括美国、加拿 大、墨西哥等国家,位于 北半球,东临大西洋,西 濒太平洋,南接南美洲。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国家名称
美国
德国
英国
中国
法国
日本
地理位置
欧洲国家:英国、法国、德 国、意大利等
美洲国家:美国、加拿大、 墨西哥等
亚洲国家:中国、日本、韩 国、印度等
非洲国家:埃及、南非、尼 日利亚等
中国:14亿
人口数量
印度:13亿
美国:3.3亿
巴西:2.1亿Βιβλιοθήκη 都城市美国的首都是华盛 顿
英国的首都是伦敦
法国的首都是巴黎
德国的首都是柏林
亚洲国家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 平洋,西邻印度,北接俄罗斯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 平洋,西隔东海、黄海与中国 相望
韩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日 本海,南接朝鲜半岛
印度:位于亚洲南部,南临印 度洋,北接中国、巴基斯坦
欧洲国家
欧洲位于东半球西北部,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滨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 欧洲大陆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及海湾,岛屿面积约占岛屿总面积的2/3
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次为海拔较高、起伏较小的山脉,平均海拔低
欧洲有44个国家和地区,在地理上习惯分为南欧、西欧、中欧、北欧和东欧五个地区

初中地理中考复习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读图填图训练:西半球的国家

初中地理中考复习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读图填图训练:西半球的国家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读图填图训练:西半球的国家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图1是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图2是美国沿40°N地形剖面图。

,图1),图2)(1)图1中的A河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干流流量大、流速__ __,航运价值高。

(2)读图2,试分析美国的降水水汽主要来自东部大西洋的原因。

(3)图1反映美国农业的特征之一是__ __,图2中的甲所处的农业带是__ __。

(4)图1中①②小麦区位于五带中的__ __,小麦按季节可以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我国华北地区为冬小麦,东北地区为春小麦,据此判断美国两片小麦区①和②中,____区为冬小麦。

答案:(1) 慢(2)美国西部高大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水汽,东部山脉低矮(东部是低矮的阿巴拉契亚山脉),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可深入内陆。

(3) 地区生产专业化畜牧和灌溉农业区(4) 北温带②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国的国名是__ __。

(2)从巴西利亚到玛瑙斯,地势变化的整体趋势是__ __。

(3)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__ __(填植被名)。

(4)该国柑橘产区主要分布于__ __(填地形类型)。

(5)据图分析,里约热内卢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有__ __、__ __。

答案:(1) 巴西(2) 逐渐降低(3) 热带雨林(4) 巴西高原(5) 临近矿产地交通便利3.根据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地吸收二氧化碳,向大气中补充氧气。

据估计,亚马孙热带雨林所产生的氧气,至少占到全球氧气总量的20%。

因此,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

然而,由于人们乱砍滥伐,这里的热带雨林面积不断缩小,以致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1)巴西两大地形区:A是_______,B是_______。

(2)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主要原因是什么?(3)巴西地域辽阔,气候湿热,经济作物的产量很大,试列举其中的两种。

(4)巴西钢铁工业发达,其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答案】(1)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2)亚马孙热带雨林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至少占到全球氧气总量的20%。

试比较中国和美国在地理位置上的异同点

试比较中国和美国在地理位置上的异同点

提交作业:试比较中国和美国在地理位置上的异同点?答:中国和美国同属世界上面积前六位的国家。

两个在地理位置上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1、两国都位于北半球,中国的纬度范围为北纬4度附近——北纬53度多;美国本土的纬度范围为北纬20度——47度。

两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区。

2、两国都是太平洋沿岸国家,海岸线漫长,沿海都有许多优良港湾。

3、两国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不同之处:1、从东西半球来看,中国位于东半球,经度范围大致为东经73度——135度。

2、从所在的大洲来看,中国属于亚洲,位于亚洲的东部;美国属于北美洲,位于该洲的南部。

3、两国虽然同属太平洋沿岸的国家,但是分别居于大洋的两岸,中国在太平洋的东海岸,美国在太平洋的西海岸,同时在大西洋东海岸。

4、中国跨纬度范围更广,有近50度,而美国本土所跨纬度则不到30度。

5、从海陆位置来看,中国一面沿海,即东面濒临南海、东海、黄海、渤海,大陆海岸线是一条完整的、相连的。

而美国三面临海,而且是大洋,大陆海岸线分成三段不相连的部分6、从邻国来看,中国陆上邻国众多,东面太平洋与朝鲜接壤,北邻俄罗斯、蒙古,西临哈萨克斯坦诸中亚国家,南接印度等南亚国家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美国东西面分别是大西洋和太平洋,北邻加拿大,南靠墨西哥和墨西哥湾。

中国和美国的山地、平原的差异?山地:1、山脉走向不同:我国的山脉走向多种多样,除南北走向的横断山等山外,我国还有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以及弧形山脉。

美国多为纵贯北美洲西部的南北走向的山脉。

2、山地海拔高度不同:我国最高一级的阶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其上的山脉超过8000米的山脉有10多条,珠穆朗玛峰更是高达8844.43米。

而美国内华达山脉的最高峰为惠特尼山,海拔4418米,为美国本土最高点。

3、山地格局不同:我国的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自西向东地势逐级降低,呈阶梯状分布。

内华达山脉东侧的“死谷”,低于海平面的面积达1408平方公里,其最低处低于海平面85米,为美国大陆最低点。

美国地理

美国地理

美国地理自然地理环境一、地理位置与国土美国国土面积936.3*104KM2,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居世界第四位。

美国人口2.84*108人,仅次于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三位。

全国分为50个州和一个哥伦比亚生特区。

美国本土有50个州,此外还有2个海外州,一是北美大陆西北部的阿拉斯加,二是位于太平洋的夏威夷。

哥伦比亚特区是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所在地。

美国北与加拿大相邻,两国大致以北纬49º纬线和五大湖为界。

西南与墨西哥交界。

东南临墨西哥湾,与西印度群岛隔海相望。

美国东、西两侧滨临大洋,东为大西洋,西为太平洋。

美国本土的纬度位置在北纬25º至北纬49º之间,属于温带与亚热带。

东西滨临大洋、南北与弱国相邻、地处温带与亚热带的地理位置,有利于产业的发展,同时又可避免旧大陆战争的干扰与破坏。

二、美国地形美国地形分为三个纵列地带:西部山地高原、东部阿巴拉契亚山地、中部平原。

西部山地高原位于落基山以西,是科迪勒拉山系的组成部分。

科迪勒拉山系在地质构造上属于中生代与新生代的褶皱带,是在北美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向运动的过程中,受板块挤压、附冲、抬升作用而形成的。

据地形特点与地质构造运动的差异,西部山地高原可进一步分为三个次一级的纵列带,即东部落基山脉、西部太平洋沿岸山脉与中部山间高原。

东部落基山脉由中生代末、新生代的褶皱造山运动形成,山体高大、宽广,南、北分别墨西哥境内的东马德雷山脉、加拿大境内的马更些山脉未完成一体,构成北美洲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分界线之一。

中部山间高原由哥伦比亚高原、大盆地、科罗拉多高原所组成,高原与盆地相间分布。

新生代以来高原抬升,同时河流切割作用强烈,形成一系列峡谷,其中以科罗拉多峡谷最为著名。

科罗拉多大峡谷全长350KM,是世界最长的峡谷。

西部太平洋沿岸山脉由喀斯喀特山脉、内华达山脉、海岸山脉所组成,是北美最年轻的褶皱山脉,地壳至今处于不稳定状态,多火山地震活动。

中国和美国地貌差别

中国和美国地貌差别

植被
荒漠为主
高山上有森林
沿海及高山有森林
资源
能源丰富
缺少稀土、铁矿
铁矿和稀土丰富
美国本土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临墨西哥湾,北与加拿大相邻,西南与墨西哥相邻; 阿拉斯加临北冰洋和太平洋;夏威夷位于太平洋北回归线附近。
西部为落基山脉,东部为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为广阔的平原,平原占全国面积的一 半以上,耕地面积占全世界的 10%。
水热格局:水热格局是气候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 和 功能
美。
.

比较中国和美国的地貌格局、水热格局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差异 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美国农业发达的原因: 1.地理位置:美国幅员辽阔,本土大部分处在温带和亚热带,夏威夷州位于热带,热量充 足,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美国本土三面临海,受海洋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对农业生产 十分有利;
2.地形:中国是西高东低,美国是东西高,中间低。美国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占全国 总面积的 1/2 以上,耕地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 10%,土壤肥沃,对农业发展有利; 中 国山地占地面积较大,可用耕地面积少于美国。 3.气候:美国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又有多样性的特点。大部分处于北温带,气候温 暖湿润,中部为温带大陆气候降水自东向西减少,东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西部为温带海洋 气候,南部为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美国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
中美地形对比:
相同点
不同点 中国西部
美国西部
地 纬 纬度接近,位于温带和亚 约 20°-50°N,跨纬 约 30°-50°N,跨纬度
理 度 热带
度更大
较小
位海 置高原、山地为主
山脉东西走向为主

中国地理复习思考题

中国地理复习思考题

中国地理复习思考题第一章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1.为什么美国东部的亚热带较中国的亚热带位置偏北?答:1)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缘,背靠大陆范围大,而美国大陆周围都是海洋2)青藏高原的隆起影响大气的环流。

3)美国东南沿海由于受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使其偏北纬度稍高的地区的热量条件较好(暖流有增温作用),所以美国亚热带可以达到纬度更高更偏北的位置。

而中国沿海受洋流的影响比较弱。

所以美国亚热带的范围比中国亚热带更偏北一些,主要是由于沿岸的暖流作用造成的。

2.为什么中国和美国的荒漠区位置都在西部,而且中国的荒漠区位置偏北,美国的荒漠区位置偏南?答:1)、中国的西部沙漠成因是由于青藏高原的抬升作用和山脉的阻隔作用,青藏高原将同纬度的西风分为南北两支,从周边绕了过去,而我国的原生沙漠都在盆地里面,蒸发大,降水少2)、美国西部沙漠有两个成因,一个是低纬度沿海地区的温带沙漠气候,一个是内陆的背风坡现象,温带沙漠气候就是常年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加上附近的加州寒流,降温减湿,更加减少了降水。

美国西海岸有纵贯南北的落基山脉,主脉平均海拔5000米,太平洋水汽在西面的迎风破抬升的过程中,已经有过一次降雨,因此在翻过山后,水汽含量大大减少,而且随着海拔的降低,温度增加,变成焚风,所经之处,又干又热。

另外美国西部地区海拔较高也是原因之一,因为地表水都流到低处去了3)、中国沙漠偏北的原因之前已经提到,是地形原因,青藏高原的抬升,阻隔了干燥的西风,向南的一支吹到印度,向北的一支吹到蒙古,形成戈壁。

在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的合围下,新疆内陆形成盆地,由于远离海洋,季风难以到达,所以降水少,加上蒸发大,形成荒漠。

藏北高原的荒漠是由于低温和少雨共同形成的,类似于苔原。

美国偏南的原因也和地形有关。

美国的总体地形是中间低两边高,南方的副高很容易向北延伸,在中西部地区形成荒漠。

3.如何从人地关系角度认识中国地理特征?1)季风影响显著,范围广阔。

从同一节课比较中国与美国高中地理教科书

从同一节课比较中国与美国高中地理教科书

为载体 引导学 生主动 建构 , 帮 助其实 现有 意义 的学 习 。 ( 3 ) 真 实世 界 阅读链 接 。其 内容 相 当于每节 课 的 引入 ,
“ 天气系统” 一节的阅读链接: 夏季的某一天 , 你可能享受凉 爽的微风。 然而, 在冬季的某一天 , 你可能会避免寒风。 风向
是 维持世 界各 地 热量平衡 的全 球 空气流通 系统 一部 分 。这
二、 两版教材 比较
1 . 美 国教材 栏 目设置更 多样 人 教版教 材设 置 的栏 目有 活动和 案例 。 “ 常见 的天气 系 统” 包括两 个活 动和一 个案例 。 两个活 动分别 编排 在锋 面与
同在于, 阅读检查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地理现象或地理事实 ,
并明确 提 出问题 , 为学 生分析 地理现 象指 明方 向 。
( 5 ) 评估。 其作为每节课最后一个栏 目, 有总结 、 评价的
功能 , 包括 小结 、 理解 大意 、 批 判性 思维 、 地球科 学 写作 四部 分 内容 。小结 是对本 节课 知识 性 内容进 行归 纳 ,主要解 决 “ 学 生要 知道 的知识 ” ; 理解 大意是 对原 理性 知识 的总结 , 主 要解 决 “ 学 生要 理解 的知识 ” , 两者 结 合能 够 帮助 学 生 梳理 知识 脉络 。批判性 思维 和地球 科学 写作 可 以作为 课堂 终结 性评价 方式 , 考 查学 生综合 能力 。
天气 、 高压低压与天气两大主体内容之后 , 起到巩固练习的
作用 ,可 以让 教师在 课堂 上及 时 了解 学生 对所 学知 识 的掌 握情 况 , 体 现新 课程 注重学 生学 习的过程 性评 价理念 。 案 例 被安 排在 最后 部 分 , 其 主要 目的是 将理 论 知识 与 实 际生 活 相联 系 , 让 学 生学 会 运 用 地理 思 维 分 析 实 际 问题 , 培 养 学 生地理 素 养 。 与 我 国教材 相 比 , 美 国教 材栏 目设 置更 多样 , 包括 学 习 目标 、 概 念 术语 、 真实 世 界 阅读 链 接 、 阅读 检 查 、 评估等。 ( 1 ) 学 习 目标 。 其 设置 有助于 学生进行 自主学 习。 《 地球 科学 》教材 直接将 学 习 目标呈 现在 每一 节 内容 中 , “ 天气 系 统” 目标如 下 : 比较 和对 比三 大风 力 系统 ; 识 别 四种 类 型 的 锋面; 区分 高低 压 系统 。 这样 以条 目形式把 重要 知识点 一一

中美地理环境差异及对于文化的影响

中美地理环境差异及对于文化的影响

中美地理环境差异及对于文化的影响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中美地理特征差异及其影响的研究摘要: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同处于北半球的中国和美国,分别居于亚欧大陆东端与北美大陆中部,在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和人文地理特征(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地理环境是中、美两国文化形成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两地的地理特征差异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两国历史文化和发展道路的差异,中国形成了典型的农耕文明,呈现出明显的大陆性文明特点;而美国文化则是以工商文明为主,呈现出海洋文明的特征。

本文着眼于对中美两国地理环境特征的差异进行对比和分析,从而进一步探讨地理环境对于民族和文化形成的影响,从而为增进对美国地理条件的了解和促进中美文化交流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差异,文化一、前言地理特征即一个区域内对于地理条件整体状况的描述,可分为自然地理特征与人文地理特征。

对于自然地理特征的讨论主要从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进行,而人文地理特征主要包括一个区域内的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等条件。

地理特征是一个区域内文化形成的重要影响条件,一个地域的文化往往带有与地理特征相对应的特性,例如:草原地区地形平坦,植被大多为温带草原或温带草原,气候大多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草原上的人们大多数从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业,没有固定的交通线;而草原文化同时带给人的正是像草原本身一样粗犷豪放的感觉:蒙古长调悠扬宽广,蒙古族舞蹈热情奔放,草原生生活的民族民风也是追求自山,不受拘束。

可见,地理特征影响着地域文化的形成,地域文化也体现着养育它的这方水土。

二、地理特征比较(一)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中国的地形总体描述为: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西部、西南部为第一级阶梯,主要地形区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笫二级阶梯包含内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以及准喝尔盆地,平均海拔2000-3000米;东部沿海地区为第三级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美国地理比较
中国和美国在世界上都是综合实力很强的两个国家,经济总量占据了前两位。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仅从地理的角度来比较两个国家,会有怎样的结果。

你想了解吗?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国土面积及组成
中国的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领土由大陆、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和各领海岛屿组成。

领海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公里,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岸线18000千米。

美国的领土面积约为937.26万平方千米,领土主要有美国本土,阿拉斯加,夏威夷,太平洋和大西洋部分岛屿也被美国控制。

领海面积超大,海岸线22000千米。

海陆位置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太平洋西岸。

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和最大的大洲之间,西部深居亚洲大陆中部。

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的中部,西临太平洋,东连大西洋,北临加拿大,南接墨西哥,阿拉斯加北部为北冰洋。

经纬度位置
中国超过95%的国土位于北纬20-50之间,经度跨越了四个时区。

温带和亚热带面积广阔,光热条件较好,东部和南部降水较多。

美国本土的纬度介于北纬25-50之间的范围内,经度也跨越的
四个时区。

温带面积很广阔,光热条件较好。

地形地貌
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分为三个阶梯。

青藏高原为第一阶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属于第二阶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第三阶梯。

各地形分布交错,山地和高原面积广阔,平原面积较少。

美国本土的地势特点为,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地形区,东部为海拔较低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和大西洋沿岸平原,西部为落基山脉和高原地区,且山间分布着较多盆地,中部为地平的中央大平原。

平原面积飞涨广阔,大约占了美国全境的1/2。

中国地理大区
一、什么是中国地理大区?
我国的地理大区按照方位对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进行分区,共分为六个大区: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

这六个大区在历史上曾经正式存在,现在已经没有正式建制,但影响依然深远。

二、这个划分是如何来的呢?
解放时期,中共中央下属设立了六个地方局,分别是华北局、东北局、华东局、中南局、西南局、西北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此基础上设立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大行政区,简称大区。

各个大区设人民政府或军政委员会,是一级地方政府,分别管辖若干省级行政单位。

1952年,六大行政区改设行政委员会,仅作为
中央的派出机构监督地方政府,本身不再是一级地方政权。

为了加强集中统一领导,1954年,撤销六大行政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地区改由中央直辖。

1953年时期省级区划跟今天区别较大,当时华北地区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东北则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华东地区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台湾;中南地区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包括海南),后来加入了回归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西南地区为四川(包括重庆)、贵州、云南、西藏;西北地区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新中国六大区和解放区六大局诞生前中华民国时期也有大区划分,也分为六块:华北、东北、华中、华南、塞北、西部。

三、六大区有什么影响意义?
这个大区划分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最明显的是身份证号和电话区号。

(一)身份证号码
我国身份证号码的开头数字,分别为1、2、3、4、5、6,代表的就是这6个大区,分别代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

第二个数字则对应大区下的某个省级行政区,比如北京身份证开头两位11,即华北大区编号为1的省份;上海的31,代表的是华东大区编号为1的省份,以此类推。

华北:北京11、天津12、河北13、山西14、内蒙15;
东北:辽宁21、吉林22、黑龙江23;
华东:上海31、江苏32、浙江33、安徽34、福建35、江西36、山东37;
中南:河南41、湖北42、湖南43、广东44、广西45、海南46;
西南:重庆50、四川51、贵州52、云南53、西藏54
西北:陕西61、甘肃62、青海63、宁夏64、新疆65
(二)电话区号
六大区原来各自的机关局分别设在北京、沈阳、上海、武汉、成都、西安,担任各个区域的交换中心,如华北区北京交换中心为23(注,后来给了新成立的直辖市重庆),省会分中心分别以3开头,如石家庄311、太原351、郑州371(注,电话局分区与行政大区略有区别,这里河南属华北区)。

东北大区交换中心沈阳对应24、华东大区交换中心南京对应25、中南大区交换中心武汉对应27、西南大区交换中心成都对应28、西北大区交换中心西安对应29。

区号的形成跟解放战争时期通讯系统有关:各地的野战军要作战必须要有统一指挥,中央只能靠电报和各野战军联系,为指挥方便,这些中央局设立的地方局应运而生,它们就是后来六大区的雏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