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平坝区土壤普查报告单

平坝区土壤普查报告单

平坝区土壤普查报告单根据平坝区土壤普查的调查结果,我们对土壤质量进行了全面评估和分析。

以下是对各项指标的详细描述和评价。

一、土壤质地:经过实地采样和实验室测试,我们得出的结果显示平坝区的土壤质地主要以砂壤、壤土和粘壤为主,其中砂壤占比最大,壤土次之,粘壤占比较小。

这种土壤质地较为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有利于农田的耕种和水分渗透,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土壤酸碱性:通过测试得知,平坝区土壤呈酸性至中性,pH值集中在5.5-7之间。

这种酸碱度对大多数作物生长较为适宜,但在一些酸性土壤区域,可能需要进行石灰调节以提升土壤酸碱平衡。

同时,应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并加强土壤养分管理,以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三、土壤养分含量:平坝区土壤养分含量较为丰富,主要包括氮、磷、钾等必需元素。

我们发现,在部分地区,土壤中的磷含量较低,这可能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建议适时进行磷肥补充,并结合土壤类型和作物需求,科学施肥,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四、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实验室分析,我们发现平坝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较高,具有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

然而,在一些地区,由于人工固碳不足或管理不善,土壤有机质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农草共作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注意合理利用有机肥料和农作物秸秆。

综上所述,根据平坝区土壤普查的结果,我们发现土壤质地适宜、酸碱度适度、养分含量丰富、有机质含量较高。

然而,仍需要加强磷肥的补充和有机质的保护与增加。

我们建议农民们根据调查结果,合理施肥并加强土壤管理,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土壤环境调查工作报告

土壤环境调查工作报告

土壤环境调查工作报告一、前言土壤是地球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和环境状况直接关系到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

本报告旨在介绍对某地区土壤环境的调查工作,以便为环境保护、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提供依据。

二、调查范围和目的本次调查范围为某省农业区域,目的是了解该地区土壤污染状况、化学性质、肥力和适宜农作物种植情况,为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三、调查内容及方法1.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应用采样分析法,选取不同地点的土壤进行取样分析,检测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物质,评估土壤污染状况。

2.土壤化学性质调查通过采取剖面取样法,分析土壤的 pH 值、有机质含量、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并评估土壤肥力情况。

3.农作物适宜性调查调查当地主要农作物生长状况,记录土壤环境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评估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宜性。

四、调查结果和分析1.土壤污染状况结果显示,部分地区土壤受到轻度重金属污染,主要为铅、镉等,尚未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严重影响。

有机污染物浓度较低,未见明显污染迹象。

2.土壤化学性质土壤 pH 值整体呈酸性,部分地区存在土壤酸化现象;有机质含量较低,氮、磷、钾等养分含量略有不足。

3.农作物适宜性大部分地区适宜农作物种植,但在部分土壤肥力较差的地区,农作物产量较低,需要加强施肥管理。

五、建议1.加强土壤污染监测,及时发现和治理土壤污染点,防止污染蔓延。

2.通过调整施肥方案、改善农田排水及其它土壤管理措施,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增产。

3.加强科普宣传,提倡绿色农业模式,减少农药、化肥使用,保护土壤环境。

六、总结通过本次土壤环境调查工作,了解了某地区土壤环境状况,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未来将继续跟踪监测土壤环境变化,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

七、致谢在本次调查工作中,获得了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支持与配合,特此致以诚挚的感谢。

也感谢调查团队成员的辛勤工作和合作。

以上是本次土壤环境调查工作报告,希望能对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土壤环境调查工作报告

土壤环境调查工作报告

土壤环境调查工作报告一、调查目的本次土壤环境调查工作主要目的在于了解所调查地区的土壤质量情况,为环境保护和土壤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土壤中污染物质的调查和监测,了解土壤的污染程度及分布状况,为土地利用规划和农作物种植提供科学参考。

也可以通过调查的结果为土壤修复和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支持和指导。

二、调查范围本次土壤环境调查的范围包括XXX地区的农田、工业用地、居民区及自然生态区,总计约XXX平方公里。

其中主要包括栽培土壤、耕地土壤和林地土壤等不同类型的土壤。

三、调查内容及方法1. 土壤样品采集根据调查要求,采用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采集土壤样品并建立样品数据库,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每个采样点的位置和坐标将记录在案,确保后续的分析工作能够对应到具体的采样点。

2.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采集的土壤样品将送往实验室进行理化性质的分析,包括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含量、颗粒度分布等方面的测试。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初步判断土壤的肥力状况以及是否受到了污染。

3. 土壤污染物检测针对疑似污染地区的土壤样品,将进行污染物检测,包括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质的测定。

通过这些检测,可以了解土壤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及分布情况,为土壤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4. 数据分析和评价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和对比,结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可以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进一步确定土壤污染的程度及范围,为后续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修复和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四、调查结果1. 土壤质量总体评价据调查结果分析,本地区的土壤总体上保持较好的品质,其中农田土壤和林地土壤质量较好,适宜农作物生长和森林植被生长。

但工业用地和部分居民区的土壤出现了一些污染现象,主要表现为重金属污染和有机物污染。

2. 污染源分析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了一些地段存在的土壤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废弃物排放、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废水渗滤等。

这些都是导致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需要加强管理和治理。

土壤环境调查报告

土壤环境调查报告

土壤环境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和背景土壤作为自然界重要的资源之一,其质量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为了全面了解本地土壤的环境状况,进行一次综合性的土壤环境调查是十分必要的。

本次调查旨在评估土壤质量、检测重金属污染、分析土壤微生物活动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二、调查区域和样本采集本次调查选择了某县城周边的农田和工业区作为调查区域。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我们共采集了三百个土壤样本,其中一百个来自农田,二百个来自工业区。

采样过程中,我们注重选择代表性样本,并避免人为干扰。

每个样本的采集深度为0-30厘米。

三、土壤质量评估结果根据土壤质量评价方法,我们对采集的样本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农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普遍较高,土壤质地松散,保水性好;而工业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较低,土壤质地较为紧实,通气性较差。

农田土壤的矿质肥料含量也较高,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在pH值方面,农田土壤呈酸性,pH值普遍偏低;而工业区土壤则呈碱性,pH值普遍偏高。

四、土壤重金属污染检测结果采集的土壤样本经过实验室分析后,我们检测到了一些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情况。

农田土壤中铅、镉和铬的污染程度较低,且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而工业区土壤中铅和镉的污染程度较高,部分样本超过了标准限值。

这一结果表明,工业区土壤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可能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风险。

五、土壤微生物活动情况分析土壤微生物是土壤活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分析样本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我们可以初步评估土壤质量和生态功能。

实验结果显示,农田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较为丰富,微生物数量较多,表明农田土壤具有较好的生态功能,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养分循环。

而工业区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相对较少,种类相对单一,反映出其生态功能受到了一定的抑制。

六、治理建议综合调查结果,为了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治理建议:1.农田土壤:加强有机肥料的施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注意调节土壤酸碱度,以保持适宜的pH值;定期进行土壤饮用和氮、磷、钾元素的检测与调整。

土壤三调总结报告范文(3篇)

土壤三调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土壤三调是指全国第三次土壤调查与评价工作,是我国土壤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本次土壤三调工作于2020年开始,历时三年,于2023年圆满完成。

本次报告对土壤三调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成果,提出建议,为我国土壤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二、工作概述1. 组织领导土壤三调工作得到了国家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国务院领导为组长的土壤三调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国土壤三调工作。

各级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2. 技术路线本次土壤三调工作采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地面调查等技术手段,对全国土壤资源进行详细调查与评价。

3. 数据收集与处理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地面调查、实验室分析等方法,收集土壤类型、土壤肥力、土壤环境质量等数据。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清洗、统计分析等处理,确保数据质量。

4. 成果应用本次土壤三调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土地整治等领域。

三、主要成果1. 土壤资源概况本次土壤三调结果显示,我国土壤资源总量丰富,但分布不均。

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土地利用类型比例合理,但耕地质量有待提高。

2. 土壤肥力状况全国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4%,较第二次土壤调查有所提高。

但仍有部分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需加强有机肥施用和土壤改良。

3. 土壤环境质量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但部分地区存在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污染问题。

本次土壤三调成果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4. 土壤资源管理本次土壤三调成果为我国土壤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有助于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壤资源利用效率。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1. 存在问题(1)土壤调查技术有待提高,部分地区调查数据质量不高。

(2)土壤资源管理机制尚不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有待健全。

(3)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力度不足,部分地区土壤污染问题依然突出。

2. 建议(1)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土壤调查技术手段。

(2)完善土壤资源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加强政策执行力度。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目录
1. 背景介绍
1.1 土壤污染的定义
1.2 形成原因
2. 污染影响
2.1 农作物生长
2.2 土壤生态系统
3. 污染治理
3.1 生物修复方法
3.2 土壤修复技术
4. 污染防治
4.1 农业生产管理
4.2 工业污染排放管控
5. 结语
1. 背景介绍
1.1 土壤污染的定义
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存在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造成潜在或实际危害的化学物质、微生物或其他各类污染物质的过程。

1.2 形成原因
土壤污染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工业排放、农业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生活废弃物排放等。

2. 污染影响
2.1 农作物生长
土壤污染会导致农作物吸收有害物质,影响农作物生长和质量,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2.2 土壤生态系统
土壤污染会扰乱土壤中微生物和生物物种的生态平衡,对土壤生态系
统造成损害。

3. 污染治理
3.1 生物修复方法
通过引入适当的微生物和植物,利用它们的代谢能力将污染物降解成
对生态环境无害的物质。

3.2 土壤修复技术
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如土壤热解、化学溶解等技术手段进行土壤修复。

4. 污染防治
4.1 农业生产管理
科学使用化肥和农药,合理安排农作物轮作,减少对土壤的农业污染。

4.2 工业污染排放管控
严格监管工业企业的废水、废气排放,采取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防
止土壤污染的发生和扩散。

5. 结语
土壤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
采取有效的治理和防控措施,保护土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和可
持续发展。

土壤第二阶段调查报告

土壤第二阶段调查报告

土壤第二阶段调查报告一、引言土壤是地球表面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态安全。

因此,进行土壤第二阶段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对于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查目的本次土壤第二阶段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和掌握调查区域内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包括土壤污染物的种类、分布、浓度及变化趋势等,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壤污染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三、调查范围本次调查范围覆盖了XX市XX区、XX区和XX区三个行政区域,共涉及XX个乡镇(街道)和XX个村(社区)。

调查区域总面积约为XX平方公里。

四、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网格法进行布点,共设置了XX个采样点。

每个采样点按照统一的标准采集表层土壤(0-20cm)和深层土壤(20-40cm)。

采集的土壤样品经过处理后,采用相关标准方法进行检测分析。

检测指标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石油烃等XX项指标。

五、调查结果1. 土壤污染状况本次调查共检测了XX项指标,其中重金属指标包括镉、汞、铅等XX项,农药残留指标包括六六六、滴滴涕等XX项,石油烃指标包括苯、甲苯等XX项。

根据检测结果,发现调查区域内部分区域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污染。

其中,重金属污染较为普遍,主要集中在城市工业区、交通干道两侧及部分矿产资源开发区域。

农药残留污染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部分农业种植区域。

石油烃污染主要集中在城市建成区和交通干道两侧。

2. 土壤污染物分布特征根据调查结果,土壤污染物分布呈现一定的区域性特征。

重金属污染物主要分布在老工业区和交通干道两侧,可能与历史上的工业生产和交通排放有关。

农药残留污染物主要分布在农业种植区域,可能与农业施肥和农药使用有关。

石油烃污染物主要分布在城市建成区和交通干道两侧,可能与汽车尾气排放和油品运输泄漏有关。

3. 土壤污染物浓度水平根据检测数据,调查区域内土壤污染物浓度水平存在一定差异。

土壤环境调查报告

土壤环境调查报告

土壤环境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土壤环境的现状,掌握土壤的基本情况,为土壤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范围包括城市、乡村、农田、工业区、森林等不同类型的土壤环境,覆盖面广,具有代表性。

三、调查方法。

1. 实地调查,采用实地走访、观察、取样等方法,全面了解土壤环境的实际情况。

2. 实验室分析,对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化学分析、物理性质测试等,获取更加准确的数据。

四、调查结果。

1. 城市土壤环境,城市土壤普遍受到工业排放、城市垃圾填埋等影响,部分区域土壤污染严重,对城市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2. 乡村土壤环境,乡村土壤整体状况良好,但部分地区存在农药、化肥过度使用的问题,需要加强农业生产方式的调整和改进。

3. 农田土壤环境,农田土壤养分丰富,但部分地区存在土壤侵蚀、土壤酸化等问题,需要加强土壤保护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4. 工业区土壤环境,工业区土壤受到工业废水、废气排放的影响,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

5. 森林土壤环境,森林土壤整体状况良好,但部分地区存在森林火灾、人为破坏等问题,需要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

五、调查建议。

1. 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壤污染问题。

2. 推行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药、化肥使用,保护农田土壤。

3.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减少工业废水、废气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4.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促进森林土壤的健康发展。

六、结语。

本次土壤环境调查全面深入,为土壤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我们的土壤环境,共建美丽家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珠晖区土壤资源调查调查报告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安全工程组长:马晔组员:李梓榆马小林宋旭仇乐王月日期:2016年5月3---5月17日前言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更好的学习理论,我们进行了为期9天的土地资源调查实习.这段时间中我们组6个同学在衡阳市珠晖区的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土壤样点,并在对此进行探究。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质,是多种自然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并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土壤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包括机械支撑作用,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供应与协调。

土壤容重、孔隙度、质地等物理性状是影响土壤水分、通气状况和肥力的重要因素,同时对林木根系、土壤稳定性和抗蚀能力有重要影响。

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它们的含量水平及其植物有效性受气候、地形、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等因素影响。

土壤中(尤其是表层土壤)的养分在地表径流和渗流的作用下,会部分地进入附近水体,对水质造成一定影响。

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有助于了解土壤的现实肥力水平和生产潜力,进一步认识植被与土壤的相互作用规律,为调查区的林分改造和植被恢复提供背景资料,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土壤质量对附近水体的潜在影响。

学习野外认识岩石特征、地貌类型、观察和描述土壤的方法及五大成土因素和人为因素与土壤形成关系,熟悉土地资源调查的工作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外业调绘、土壤图件和调查报告的编写。

据了解,污染土壤的重金属主要包括汞(Hg)、镉Cd、铅Pb、铬Cr和类金属砷As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以及有一定毒性的锌Zn、铜Cu、镍Ni等元素。

主要来自农药、废水、污泥和大气沉降等,如汞主要来自含汞废水,镉、铅污染主要来自冶炼排放和汽车废气沉降,砷则被大量用作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和除草剂。

过量重金属可引起植物生理功能紊乱、营养失调,镉、汞等元素在作物籽实中富集系数较高,即使超过食品卫生标准,也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此外汞、砷能减弱和抑制土壤中硝化、氨化细菌活动,影响氮素供应。

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不易随水淋滤,不为微生物降解,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潜在危害极大,应特别注意防止重金属对土壤污染。

一些矿山在开采中尚未建立石排场和尾矿库,废石和尾矿随意堆放,致使尾矿中富含难解的重金属进入土壤,加之矿石加工后余下的金属废渣随雨水进入地下水系统,造成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

主体土壤是在岩石风化的基础上受五大成土因素即气候、地形、母质、植被、时间以及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只有认清这些土壤形成因素对土壤发育和土壤性质作用,才能够在生产实践中通过控制土壤形成因素并发挥有力的因素的作用,是土壤的的生产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因此,了解岩石特性、土壤发生发展规律及土壤性质与外界条件之间的内在关系,摸清土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是我们人士土壤本质,促进合理开发土地资源和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基础。

通过地质学、土壤学和土地资源调查与制图综合教学实习,能很好的把理论与实践问题结合,并对自然景观、开阔视野、拓展知识,同时锻炼学生们的独立工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不怕吃苦、艰苦奋斗的精神。

衡阳市珠晖区土壤资源基本概况湖南省中南部,湘江中游。

衡阳市处于湖南省凹形面的轴带部分,四周山、丘围绕,为古老宕层形成断续环带的岭脊山地降水年平均降水为1470.93毫米,历年平均为1339.1毫米,较历年偏多9.79% 一是全年降水量比历年偏多9.49%,而降水日数平均减少5.9天。

这一现象在春季反映的更突出,春季降水较历年偏多2.27%而降水日数却减少8.77%,这表明降水集中度较历年有所增加。

二是降水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不均程度加剧,所带来的影响更加明显。

珠晖区总面积227平方公里。

按地形分类:耕地 375864.31公顷,占总面积的24.561%,其中水田229133.06公顷,旱地62191.63公顷。

园地 29624.85公顷,占总面积的1.936%,其中桑地47.22公顷,茶地4916.34公顷,果园18599.13公顷,其它园地6062.16公顷。

土地资源地带性土壤和非地带性土壤。

共9个土类,20个亚类,85个土属,261个土种,111个变种,地带性土壤主要有山地草甸土、黄棕壤、红壤、非地带性土壤主要有黑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紫色土、水稻土、河潮土。

雨母山乡以山地为主,珠晖区图现有林地面积27000亩,全乡森林覆盖率达39%,其中以雨母山、七里山为核心的4平方公里区域森林郁蔽、山峦叠翠、空气清新怡人,有衡阳市“天然氧吧”和“生态公园’之称。

区内有植物53科246种,有国家重点保护的天然香樟林群落。

国家一级保护珍惜树种有银杏、金钱树、摇钱树、水松伯乐树(钟萼本)、绒毛皂荚、香果树等。

国家二级珍贵树种有蓖子三尖衫、杜仲、榉木、闽楠、红豆杉、厚朴等。

国家三级保护树种有黄枝油衫、柔毛油衫、凹叶厚朴、桢楠青檀、银鹊树、青钱柳、香榧、金叶、白兰花、湖南石槠、瑶山梭罗。

速生优良乡土树种有杉树、马尾松、槠、栲、栎类、青冈、枫香橡木、木荷、刺楸等20科120种。

引进树种主要有湿地松、火炬松、油松、黄山杉、华山松、水杉、池杉、落地杉、光皮桦、桤木、意大利杨等。

经济林名特优自选、自繁、自育树种有楠竹、油茶、檀桥板栗、祁东无核香柚、衡山九龙李、苹果李、光皮枣、白果等。

调查安排1.工作底图、调查工具、交通、经费的筹备。

2.实习动员会:安排各项工作。

3.资料及业务准备。

四、实习路线与观察内容:1.苗圃公园:位于珠晖区西部的一个代表性地点,主要观察成土条件,土壤类型和土壤的利用状况的变化。

测区土壤类型为潮土,主要的土壤亚类有湿潮土,沼泽土等。

2.酃湖大学城:位于珠晖区中部,是人口活动较多的区域,也是衡阳市重要组成部分之一3. 珠晖区工业园:位于珠晖区东部,是衡阳市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带动了经济发展,在土壤研究方面有巨大意义,是我们重点探究部分之一。

五、工作步骤:1.概查:概查前,根据地形图及有关资料设置土壤剖面及工作路线,明确概查需要完成的任务。

2.详查:主剖面定点上图,地表描述,剖面观察描述,检查剖面及洛阳铲的使用,定界剖面及土壤边界的绘制。

3.总结分析土壤及植被的情况。

苗圃公园调查情况:苗圃公园的土壤及植被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但还有少部分垃圾污染。

公园的土壤大部分水分充足,污染情况轻微,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稀少,所以附着在其上面的植被也发育的很好,在这5月之初,其花争相开放,花香弥漫,从各个方面来看都是很好的。

根据本小组对公园的调查及网上数据分析。

不同土壤的pH 值相对比较一致,弱碱性是苗圃公园土壤的主要特征。

EC值反映了土壤水分溶解盐的浓度,苗圃公园的EC范围为0.3-3.3。

根据学者Richards的分类系统,敏感作物(例如豆类)智能生长在EC < 2 mS/cm的土壤中,收成才没有损失。

苗圃公园20.1%的土壤样本中,EC值处于对盐水适度敏感植物有不利影响的范围内,辰山植物园的土壤样本中,40.5%超过了盐水敏感植物的生长标准,但符合对盐水适度敏感的植物标准。

植物种类应根据土壤的性质作出选择,尤其是(公园这样的)大片绿地区域。

而关于城市公园土壤性质的垂直分布,一般而言,影响土壤养分垂直分布的机制,可以分为至少四个主要过程:风化、大气沉降物、侵出和生物循环。

因为植物根系对土壤养分的生物循环影响很大,所以应根据植物根系的分布定位采酃湖大学城调查情况:这里重点介绍大学城样品的采集方法1.根据內梅罗综合指数土壤污染分级标准,采样点1和采样点3属于警戒线,采样点2为轻污染,采样点4为安全。

2.根据对大学城附近的重金属污染物测定可大致判别各种重金属含量:Pb>Zn>Cr>Cu。

3.根据所测的重金属数据可得,其平均值均小于其背景值。

4.根据内梅罗综合指数,比较样点样点1和样点3可得,其两点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基本相同。

是大学生,身处大学城,在这里生活学习,根据我们的调查情况而言我们有些失落,大学时美好的可是我们的校园环境竟然如此不堪,归其原因是由于人们的不文明行为,随手丢下一个塑料袋,当它深埋于土系下,随着时间的流逝,被土壤所吸收导致土壤的变质,一个小小的行为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珠晖区工业园:土壤情况相对来说就有些复杂,工业污染是我国的一大弊病,由于很多企业为了节流成本,就会在污染处理这方面做手脚,不按规章制度采取措施。

我们类比了几个地方进行比较。

工业垃圾不及时处理其废水,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据报道,由于采矿对水体的污染,使美国长达20 } 600 km的水域和449个天然和人工湖泊不再适于养鱼;在国内也不乏其例,如攀枝花选矿厂[}z}有部分尾矿废水排入金沙江,对其造成长期的严重污染。

又如东鞍山矿由于外排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细粒级悬浮物,使杨柳河的河水呈红色,不仅妨碍水生生物的生长,还影响农业灌溉,成为鞍山地区的一大公害。

此外开采硫化矿床时,由于伴生的低品位黄铁矿,在自然堆放过程中,经风化、雨水浸蚀可产生有害酸性水。

在我国冶金矿山中因酸性水污染造成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污染源有以下几个方面:工业污染源,尤其是基础工业,特别是采矿和冶炼业是向环境中释放重金属的主要污染源。

如20世纪60年代,在日本的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由于铅锌冶炼厂排放的含福废水污染水稻田,居民长期食用含福稻米和饮用含福水而造成福中毒,福进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骨骼系统,使骨质变脆易折,也就是所谓的“骨痛病’}y o} 生活污染源,主要是生活垃圾,其中含有的重金属能渗到土壤中,影响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质量,生活废水中的有机物可以吸收重金属,用这些水灌溉也可导致土壤污染。

农业污染源,主要来自厩肥、污泥、化肥、农药等,有害成分为其释放的重金属,污染物质主要集中于表层或耕层,它的分布比较广泛。

污染物的种类和污染的轻重程度与土地的利用方式和耕作制度有关。

交通污染源,主要为含铅汽油的使用,使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污染大气。

自然污染源,土壤母质中的重金属本身含量高,还有火山喷发造成的土壤污染。

就矿区来说,以工业污染源为主,其它次之。

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土壤最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影响土壤的水、肥、气、热等各个肥力因子及土壤的耕性。

土壤质地状况决定于成土母质(岩)、气候、地形、地表植被、人为活动等因素。

万绿湖自然保护区土壤多为中壤土和重壤土(表1),少数为砂壤土或轻粘土。

土壤中3mm-3cm的石砾含量一般较低,多数土壤为非砾质土。

这样的质地状况对土壤物质循环和植物生长均比较有利。

由表1还可以看出,同一剖面中上层土壤<0.01mm的颗粒含量大多低于下层土壤,这主要是受地表径流水的淋溶作用影响。

表1 土壤质地剖面号地点与群落类型土层深度(cm)样号石砾含量g.kg-1<0.01mm 土粒含量g.kg-1土壤质地1 白公塘黄樟-马尾松群落0-20 1-1 95.6 368.03 非砾质中壤土20-40 1-2 229.0 323.37 少砾质中壤土40-60 1-3 59.8 216.41 非砾质轻壤土60-80 1-4 0.0 238.11 非砾质轻壤土80-100 1-5 10.8 190.65 非砾质砂壤土100-120 1-6 173.1 197.05 少砾质砂壤土2 茅坑枫香-油桐-杉木群落0-20 2-1 65.1 359.48 非砾质中壤土20-40 2-2 85.6 404.81 非砾质中壤土40-60 2-3 167.8 418.77 少砾质中壤土60-80 2-4 88.6 467.17 非砾质重壤土80-100 2-5 71.3 457.25 非砾质重壤土100-120 2-6 3.5 484.41 非砾质重壤土3 渔潭电站后山罗浮柿-杉木群落0-20 3-1 133.5 607.57 少砾质轻粘土20-40 3-2 308.1 601.33 中砾质轻粘土40-60 3-3 213.5 642.81 少砾质轻粘土60-80 3-4 138.5 634.81 少砾质轻粘土80-100 3-5 153.0 677.03 少砾质轻粘土4 渔潭电站东粉单竹-杉木群落0-20 4-1 61.7 354.59 非砾质中壤土20-40 4-2 45.2 388.89 非砾质中壤土40-60 4-3 114.1 364.64 少砾质中壤土60-80 4-4 48.3 409.24 非砾质中壤土80-100 4-5 149.1 404.32 少砾质中壤土100-120 4-6 122.5 363.06 少砾质中壤土5 水稻田0-20 5-1 0.0 421.42 非砾质中壤土20-40 5-2 1.0 442.22 非砾质中壤土40-60 5-3 0.0 424.84 非砾质中壤土土壤水分土壤水分状况与植物生长密切相关,同时影响土壤温度、通气状况和养分转化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