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师生之间第一框 走近老师 教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走近老师教案

第六课师生之间第1课时走近老师【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道德情感。
2、能力目标:能够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学会与老师友好相处。
3、知识目标:了解老师职业特点,尊重老师的“不同〞。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教师职业特点。
难点: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1.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靠来传承。
2.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之一。
3.教师是履行职责的专业人员,承当的使命。
4.《中华人民共和国》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资格、任用、培养和培训等要求。
5.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有、有、有的好老师。
6.尊重老师的“〞,可以让我们走近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
7.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
我们要学会接纳的老师。
(二)合作探究知识模块一了解教师职业探究一:教材P60运用你的经验(1)如果让你形容遇到过的老师,你会怎样描述?(2)在不同年龄段,你眼中老师的形象有变化吗?为什么?(3)与同学交流:大家眼中的老师形象一样吗?为什么?(4)老师在我们的人生中所起的作用有什么共同之处?探究二:教材P61相关链接从孔子、陶行知的言论中,你认识到了什么?探究三:教材P62探究与分享(1)上图从不同角度解读了教师职业。
关于教师职业,你还了解哪些?(2)你如何看待身边的老师?(3)你认为什么样的老师才是你心目中的好老师?知识模块二风格不同的老师探究四:教材P63探究与分享(1)比拟各自喜欢的老师在风格上的差异。
(2)你如何看待这些差异?探究五:教材P64探究与分享及方法与技能(1)有的同学认可过去的老师而不接受现在的老师,有的只认可某一位老师而排斥其他老师。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试给出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2)在完成第(1)问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分享教材“面对风格不同的老师〞。
【课后练习】1.每年的教师节,晓君同学都要给教过自己的老师发送祝福短信。
她这样做是因为,老师( )①传授我们文化知识②教我们做人的道理③是我们的良师益友④是最完美无缺的人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2.“一腔热血育桃李,三尺讲坛写春秋。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1师生之间走近老师教学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1师生之间走近老师教学案6.1 走近老师奇台二中杨向华【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初中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的内容。
《课程标准》对本节教学内容规定为:“了解教师的工作,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
本节课框题设两目:一是了解教师职业,二是风格不同的老师。
【教学设计总体思想】本人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遵循《课程标准》从情景导入到情景分析又到情景回归的教材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创设情景教学,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合作探究等,自主归纳和总结承认、接纳、尊重老师的观点;联系实际,运用典型事例来分析老师职业特点;运用课堂活动等方式,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不同风格产生的原因。
(2)理解:教师工作的特殊性。
(3)运用:运用相关事例,承认、接纳、尊重不同风格的教师。
◇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够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情感;(2)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3)掌握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同教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培养尊敬老师的道德品质;(2)主动增进与老师的感情,尊敬老师、理解老师、体谅老师;【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全面认识老师。
难点:为老师着想,认老师心理。
【教学方法】情景设置法、合作探究法、分析讲授法相结合。
【学习方法】1.运用经典典故和生活实际了解教师职业特点。
2.体验生活中的实例,认识不同风格的老师。
3.与同学讨论并分享感受,让学生从了解教师职业到学会接纳、尊重教师,继而能够主动走近教师。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提问:同学们知道刚才放的那首歌歌名是什么吗?(学生回答)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学生回答)嗯对,表达了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其中有一句歌词这样写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1走近老师教学设计及反思新人教版

第一框《走近老师》教学设计五、课堂小结(一)了解教师职业❶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❷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❸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风格不同的老师❶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风格❷我们要承认并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❸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走近老师》一课教学反思儋州思源实验学校王玲玲《走近老师》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第一框的内容。
本框题内容从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责任使命等角度,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老师,培养尊敬老师的情感,学会积极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因此,本框在教学上运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基本知识点,小组合作讨论完成相应任务并进行展示,以三个微视频向学生展示了教师职业产生的过程和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承认并接纳、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
现将本课的亮点与不足反思如下:(一)本框教学有三大亮点1.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较好,教师课堂知识点各环节过渡衔接自然流畅,问题设置层层递进。
2.播放的两个微视频“班主任的一天”和“思源老师的工作”从学生身边的老师出发,非常有针对性,对学生有感染力,做到了以情感人。
3.最后的拓展活动“爱的建议”——老师我想对您说,教师对学生循循善诱,引导到位,把课堂推向高潮。
(二)存在的不足1.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不足,忽略了个别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要有教学机智面对可能突发的课堂情况。
2.“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你该怎么做?”这个问题在学生展示回答时,教师引导的还不够深入,对难点的突破不够。
3.课堂时间分配不太合理,在“了解教师职业”这一目中耗费时间太多,导致在“风格不同的老师”这一目的教学上时间不足,并且还犯了一个低级失误:把“走近老师”写成了“走进老师”。
(三)今后教学改进的措施1.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避免“头重脚轻”,对重难点的讲授应预留出足够的时间。
2.课堂上,要关注好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培养锻炼自己的课堂应变能力。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六课师生之间第1框走近老师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反思与总结
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自己在教学方法上还是有所欠缺。我试图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但感觉学生的参与程度并不高。这可能是因为我对学生的兴趣点和需求了解不够,或者是我对教学方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并尝试更多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 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表扬和批评的含义,认识到它们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学会从中吸取教训,提升自我。
- 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情感:重点是培养学生与老师有效沟通的能力,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教师需要通过互动活动和情景模拟,引导学生主动与老师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 目的明确:板书设计应紧扣教学内容,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示例:板书设计包括“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尊重老师”、“有效沟通”等关键概念。
2. 结构清晰:板书应具有清晰的结构,条理分明,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示例:采用流程图、思维导图等形式,展示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3. 简洁明了: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准确精炼,概括性强。
2. 理解老师的表扬和批评的意义,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3. 学会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情感。
4. 培养学生的尊重老师和热爱老师的情感。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 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老师的辛勤付出,培养学生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2.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学生明白法律对于师生关系的规定和保护,以及自己在师生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六课《师生之间——走近老师》说课稿3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六课《师生之间——走近老师》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师生之间——走近老师》这一课,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册的重要内容。
本课旨在让学生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尊重老师,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师生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尊重老师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期,开始进入初中生活,面对新的环境和师生关系,他们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老师的理解不够,容易产生误解和矛盾。
因此,在进行这一课的教学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师生关系,理解尊重老师的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知道尊重老师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老师,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培养感恩之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知道尊重老师的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和理解老师,培养尊重老师的态度。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情景剧表演等教学方法,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案例,引发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尊重老师的意义。
3.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讨论在师生关系中遇到的问题,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悟。
4.情景剧表演:让学生分组表演情景剧,通过角色扮演,深入体验师生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尊重老师的意义。
5.总结提升: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强调尊重老师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师生之间的关系,强调尊重老师的意义。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六课《师生之间——走进老师》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六课《师生之间——走进老师》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六课《师生之间——走进老师》,主要让学生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学会与老师沟通,理解老师的辛苦与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师生关系的意义、理解老师、与老师沟通。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初中,对于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还在适应中,他们对师生关系有一定的了解,但还不够深入。
学生对老师的看法各异,有的学生喜欢老师,有的学生对老师有抵触情绪。
学生在与老师沟通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不知道如何与老师交流,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师生关系的意义,认识到师生关系对学习的影响。
2.帮助学生理解老师,理解老师的辛苦和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3.引导学生学会与老师沟通,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师生关系的意义,学会与老师沟通。
2.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老师,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体验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老师的辛苦和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与老师沟通的经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六课《师生之间——走进老师》2.课件:教学课件3.案例:挑选一些与老师沟通成功的案例,供学生分析和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与师生关系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提问:你们觉得师生关系对学习有什么影响?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师生关系的意义。
讲解教材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师生关系对学习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与老师沟通的经验。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总结与老师沟通的技巧。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六课师生之间第1框走近老师教案新人教版(1)

中小学教育教课资料6.1 走近老师【教课目的】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育敬爱老师、热爱老师的道德感情。
能力目标:能够采取不同风格的老师,学会与老师友善相处。
知识目标:认识老师职业特色,尊敬老师的“不同”。
【教课重难点】要点:认识教师职业特色。
难点:学会采取不同风格的老师。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夏天,龙卷风突袭盐城市阜宁县新沟镇,计桥少儿园 3 层教课楼被掀掉房顶,围墙被刮倒,二三十厘米粗的杨树被折断,多间教室的门窗被吹掉。
在此次龙卷风中, 6 名教师用身体死死堵住支离破裂的教室门,护住了班上的孩子。
120 名小孩中仅有7 人受伤,这 6 名老师均不同程度受伤。
看了这段新闻,你有何感想?学生谈感悟。
师:在紧急关头,这 6 名老师用血肉之躯护住学生,听凭冰雹、砖石、玻璃砸在自己身上,多么值得敬爱的老师呀!同学们,你们认识自己的老师吗?今日就让我们一同走近自己的老师——走近老师。
二、展现预习成就1.人类数千年文明的持续,在很大程度上靠教育来传承。
2.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3.教师是执行教育教课职责的专业人员,肩负教书育人的使命。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资格、任用、培育和培训等要求。
5.今日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问、有博爱之心的好老师。
6.尊敬老师的“不同”,能够让我们走近老师,更深入地认识老师。
7.不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当遇到尊敬。
我们要学会采取不同风格的老师。
三、新课讲解第一目认识教师职业研究一:教材P60 运用你的经验(1)假如让你形容碰到过的老师,你会如何描绘?(2)在不同年纪段,你眼中老师的形象有变化吗?为何?(3)与同学沟通:大家眼中的老师形象同样吗?为何?(4)老师在我们的人生中所起的作用有什么共同之处?答案提示: (1) 略。
(2) 有变化,因为跟着我们年纪的增加,认知水平的提高,不同年纪段老师的形象也会有变化。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1-走进老师-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1-走进老师-教案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第三单元师生情谊第六课师生之间-------走近老师教者:【张九台中学】郭亚妮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老师的职业特点。
2、了解老师的不同风格。
3、认识老师在我们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1、学会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
2、发现老师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亲近老师、尊重老师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学习老师身上的优点。
难点了解老师的不同教学风格和性格特点。
教材与学情分析本单元属于课程标准中“我与他人”关系的范畴。
对于青少年来说,老师是对其成长有重要影响的人之一。
第六课“师生之间”第一目“走近老师”的主题是认识老师的职业特点,学会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
培养学生亲近老师、尊重老师的情感。
而我们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无论在自我意识还是能力性格方面较小学生都有了新的变化,而且在与老师相处的过程中还会存在某种逆反心理。
本节课属于思维意识形态恶培养课,古人云“安其学而亲其师”。
这节课更需要入情入理第引导学生认识老师,走近老师,从而信其言,从其行。
教学准备“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的课堂活动课件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新课,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在上一个单元我们知道了朋友是我们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陪伴,还有一群人,他们引领我们前行,他们的关爱伴随我们长大。
他们是-----老师,今天我们就走近老师,去了解他们。
播放歌曲《老师,我想你》,此时此刻你是否也想起了你的某位老师?请同学们描述一下你幼儿园是的老师,小学时的老师,现在的老师,【学生自由谈论话题,请个别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学生观点见ppt.二、课堂活动活动(一)了解教师的职业1、古老的职业(1)、研读教材第61页正文第一段。
问题引导:①你知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
第六课师生之间
第一框《走近老师》教学设计
景玉霞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理解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作用,学会接纳和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
2、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了解教师的重要作用;
②结合身边的老师,体会老师所具有的崇高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
③懂得尊重和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教师作为人类文明传播者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认识、接纳和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
难点:理解教师应具有的素质;老师不同风格产生的原因,怎样对待不同风格的老师。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最美教师的视频、著名教育家孔子和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图片及故事,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教育名人的典型事例,回忆老师对自己的关爱故事,访谈了解老师的不同风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活动一:观看图片与视频,导入新课
播放《最美教师张丽莉》的视频。
教师: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何感想?学生谈感想。
教师根据学生的感想导入新课:看了视频,你也一定想起了自己的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和保护,老师有什么重要作用?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老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六课第一框走近老师。
二、自主读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请同学们带着学习目标中的问题及要求,自主读文,探究问题,勾画知识点,做好标注,完成教材中的任务。
三、情感体验,汇报交流
活动一:描述自己的老师
教师:请对三个不同时期的老师进行描述。
并想想在三个不同时期,老师在你心目中的形象有变化吗?
学生描述自己的老师。
活动二:看视频,谈感想
教师:播放《“化缘校长”莫振高37年奉献路》的视频,质疑:看了这段视频,你被“莫爸爸”的什么感动了?从“莫爸爸”的事迹中你
体会到老师的工作有哪些特点?
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出示结论:教师工作的特点:
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甘为人梯、不辞辛劳、无私奉献……
活动三:回忆诉说老师对自己的关爱与帮助
教师:看了“莫爸爸”的视频,你一定也想起了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和同学们说说吧?
学生回忆诉说老师对自己的关爱与帮助。
教师引导:回忆起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你体会到老师具有什么重要作用呢?
学生交流。
教师出示结论:
教师的重要作用: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并进一步解释,老师既教给我们知识与技能,也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还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用自己的情感感化学生。
活动四:讲故事
教师引导:你知道哪些教育名家教书育人的故事?
学生讲教育名家的故事。
若学生讲不出,教师则出示课件上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和陶行知先生四颗糖的故事,让学生思考:体现了教师的什么作用?
活动五:我思我悟
教师课件出示:孔子教育思想的图片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图片,引导:孔子和陶行知的教育教学思想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他们的思想对现在的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体现了教师的什么作用?
学生交流。
教师出示结论: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活动六:说说现代对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
教师:阅读教材第62页图片内容,说说你还知道对于教师职业有什么特定的要求?学生交流。
教师出示结论:
当今,教师要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
活动七:认识老师的不同风格
教师运用课件出示莱布尼茨的头像及他的名句,莱布尼茨说:“凡物莫不相异”,“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
教师引导:同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老师。
每个老师都有他自己的风格。
你喜欢的老师有什么风格?说说你喜欢的老师具有什么风格?对现在的任课教师,你发现他们在风格上具有哪些明显的特点与不同?
学生讲述自己喜欢的老师具有的风格以及对比现在的任课教师
风格上的不同。
活动八:解疑释惑
教师出示一位学生的疑惑:语文老师和蔼可亲,数学老师却严厉苛刻。
为什么我们的老师会风格不一样呢?
学生交流疑惑。
教师出示结论: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风格。
活动九:议一议,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不同风格的老师?
学生交流如何对待不同风格的老师。
教师出示结论:
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并学习不同风格的老师具有的长处与优势。
活动十:明辨是非
教师:关于不同风格的老师,下列同学各有看法,他们的看法正确吗?教师质疑:你赞成小陈的做法吗?为什么?
四、谈收获,提升认识
学生谈收获。
五、课后拓展
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学习的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
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大,知识获取的渠道越来越多,甚至在某些方面,我们比老师知道的还多。
那么,我们还需要老师吗?搜集资料,写一篇小论文。
六、板书设计 老师的重要作用 现代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风格不同的老师 走
近老师
接纳和尊重自己喜欢的老师,不喜欢的老师就不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发现不同风格的老师具有的人类文明的传播者之一
教书育人 有理想信念 有道德情操
有扎实学识 有仁爱之心
老师的不同风格产生的原因
怎样对待不同风格的老师 由于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