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宗罪》赏析
[精]电影赏析《七宗罪》
![[精]电影赏析《七宗罪》](https://img.taocdn.com/s3/m/60bc6ea5ddccda38366baf61.png)
影片精彩之处
这是两个典型的警察形象:年轻的警察血气方刚,冲 动易怒,老警察沉着稳重,机智耐心,而且孜孜以求, 心地善良。他们之间从抵触,到理解,再到互相关爱, 属于一条温馨的线索。年轻的布拉德皮特就像一个冲 动小野兽一样,他自尊自信,不容许别人怀疑他。他 有着美好的愿望,于是他和他的美丽妻子来到了这个 危险的地区。老警察摩根弗里曼是一个经验老到的长 者,他关爱年轻人就像自己的孩子。我很高兴的看着 这两个人一起研究案情的样子,更像是父亲带着儿子 一起走向成功的终点。他们本身的正义感驱使他们发 挥出所有的能力,于是他们可以在第一次合作就这样 默契。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是在这种关键的时刻, 越是可以完美地发挥出来。
影片高潮部分
当密尔斯得知自己 妻子已有身孕,但 却已被杀死。威 廉·沙摩塞对他说: “如果你杀死他, 他就赢了。”密尔 斯依然一脸痛苦地 开枪了。
我的感受
这是我看过最经典的心理影片,片中的凶手的 作案动机,作案手法都让我大为惊叹。影片中 本来与案件毫无关系的密尔斯的妻子,竟然成 为了第六宗罪的源头,剧情的发展也让我叹为 观止。而密尔斯和沙摩塞之间或友或父的感情 也让我深为感动。
暴吃、淫荡、贪婪、懒惰、高傲、嫉妒、愤 怒——这就是七宗原罪。影片中的罪犯在前半 段一直没有露面,但是他作案的手法确实已经 让所有的人感到震惊。他可以强迫一个人吃到 胃涨裂和内出血;他可以花一年的时间精心养 育他的受害人;为了完美的犯罪过程,他把自 己手指头的皮肤剥去,以免日后留下指纹。全 部的过程都在在这个罪犯的掌握之下,一步一 步,我们随着罪犯的带领下,欣赏这他引以为 豪的犯罪过程。
布拉德皮特饰密尔斯是一位从外地转调而来的警官但是对于他所看到的社会乱象心中仍然保留一丝义感希望能一尽己力来改善人们的罪恶以及黑暗面但是他火爆耐不住性子的急躁个性却是他的致命伤威廉沙摩塞williamsomerset
《七宗罪》贪婪与救赎的惊悚七维空间,律师与心魔的较量

《七宗罪》贪婪与救赎的惊悚七维空间,律师与心魔的较量电影一开场,我就被《七宗罪》的黑暗氛围所吸引。
导演大卫·芬奇以其独特的视角,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扭曲而令人窒息的世界。
影片通过对贪婪与救赎的探索,展现了人性的黑暗面和道德的边界。
这是一部令人深思的电影,让我在观影过程中不禁思考人类的贪婪和对罪恶的救赎。
影片的主要情节围绕着两位主角展开,一位是充满智慧与洞察力的退休警探索米尔斯,另一位则是他的新搭档米尔斯。
他们联手追捕一名恶魔般的连环杀手,这个杀手以七宗罪为主题,将其作为杀人手法。
影片以一种缓慢而紧张的节奏展开,通过一系列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和令人窒息的氛围,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黑暗和恐惧的世界。
影片的七个章节分别以七宗罪为主题,包括傲慢、贪婪、嫉妒、愤怒、淫欲、暴食和懒惰。
每个章节都展现了一个令人震撼的场景,将观众带入了杀手扭曲的心理世界。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贪婪一章,杀手将一名贪婪的律师活活吃死。
这一幕不仅令人恶心,更是对贪婪的深度揭示。
贪婪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它能够让人背离正道,甚至走向毁灭。
律师作为社会中的精英,代表着正义和公正。
然而,在《七宗罪》中,律师这个角色被描绘得并不光彩。
他们中的一位律师因为贪婪而走向了毁灭,成为了杀手的目标。
这让我不禁思考,贪婪是否真的是人性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律师这个角色的形象给了我一个启示,贪婪并非一定会带来成功和幸福,相反,它可能会导致毁灭和悲剧。
在影片的结尾,主角索米尔斯迎来了他的救赎。
他意识到自己的贪婪和自私,决定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价。
这一刻,观众可以感受到主角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他选择了自我牺牲,为了救赎自己而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这种救赎的主题让我感到震撼和感动。
它提醒了我,无论我们犯下了多大的错误,都有机会重新开始,重新找到自己的道德底线。
《七宗罪》的视觉效果和音乐也值得一提。
导演运用了阴暗的色调和恐怖的音效,增强了影片的紧张氛围。
每个章节的场景都充满了细节和惊悚感,让观众无法自拔地投入其中。
《七宗罪》

从《七宗罪》看犯罪心理跟大家在选修课上一起看的《七宗罪》是一部关于心理,关于人性,关于社会的影片,很多场景很血腥,很暴力。
在这部影片中,主人公是一个变态杀手,杀了7个人,他对于世界有很多的不满,他坚信自己是被上帝选中的要惩罚世人,用自己的行动警醒世人。
凶手他用极其残忍、血腥的手法杀了7个人是一个高智商的变态、疯子。
从犯罪心理学知识对凶手的人格、教育、环境、智力来分析犯罪原因:人格:影片中凶手无名氏是一个人格不完善的人。
他自我和超我发展的缺陷导致了他对整个社会的仇恨感,而且这种仇恨感越来越深重,最终演变为犯罪心理。
宗教教育:非常深刻的宗教熏陶,宗教甚至使得他人格发生了扭曲,不能正视现实的生活和社会状况,于是他们走上了极端的犯罪道路。
环境:注意到犯罪时候基本都是阴雨天气,自然环境因素会对犯罪心理的形成造成一定的影响。
虽然无名氏的杀人计划都是很早就做出的,但是他选择在阴雨天气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自然对犯罪心理的影响。
智力:无名氏没有智能不足原因。
相反,他受到过高等教育而且有着稳定高额的收入,并且有着及其严密的作案计划,作案手段也十分高明。
罪犯很睿智、拥有很强大的智慧。
他对于阅读很执着,有着很深的研究,在读了无数的著作后,他写了好几百万字的日记来记录。
从始至终,他对自己的做法有着清醒的认识和令人惊讶的规划与实施,甚至到最后的时间十分精确。
在车上,和两位警察坦白自己的犯罪动机和经过时,他的条理非常清晰。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犯罪过程中,为了不留下自己的指纹,他竟然将自身的纹路全数削去。
然而,我感觉他的这种行为虽然我可以理解,但是不能接受。
暴食、贪婪、懒惰、淫欲、傲慢、嫉妒或愤怒,相信我们大部分人都至少犯过一次上述“罪行”,包括自己在内。
只是区别在于,程度的不同以及认识的不同而已。
虽然生活中存在各种不好的现象,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存并追求幸福的权力,我们不能在行使自身权利的时候伤害他人的权利。
在我看来,生命是宝贵的,我们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更加不能随意更改别人的。
关于七宗罪影评3篇

关于七宗罪影评3篇《七宗罪》利用观众对玄学的神秘感和不理解,剑出偏锋的讲一个连环谋杀的故事。
下面是有七宗罪影评,欢迎参阅。
七宗罪影评篇一:这是一部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片子,看到片名,就想起与之相似的《第七封印》。
如果说伯格曼在《第七封印》中对信仰的根源和上帝的存在进行了追问和探讨,那么《七宗罪》展示的就是如果丢掉信仰,世界将会怎样。
影片中的纽约,灰暗、潮湿、肮脏、混乱,接连不断的命案,简直就是人间地狱。
开头是老少两代警官追查杀人凶手,感觉好像一部侦探片。
被杀者的惨象和阴森的作案现场在影片开头就让人心理紧张。
在案子进行到第三个时,他们突然领悟到凶手是以杀戮的方式进行传道,在以上帝之名惩罚被天主教认为遭永劫的七种大罪:暴食、贪婪、懒惰、愤怒、骄傲、淫欲、嫉妒。
片子的宗教意义也就从这里开始显现,并在剧情行进中愈加强调,特别是将近影片最后,凶手极力控诉的一段话,他说自己是被上帝选中的,来惩罚那些有罪的人。
影片似乎只是在向世人展示:人性堕落,有罪之人会遭惩罚。
这样片子就有种道德劝诫的警世意味,让人看后可能反省自身是否有罪。
然而,什么原因让这些人产生罪恶,让凶手不可忍受而以上帝之名以杀戮的方式来进行惩戒,影片好像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
是因为信仰的缺失吗?在西方,启蒙运动发现了理性,自此,理性被逐渐推上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的自我意识不断膨胀,充分肯定了人类的理智,开始蔑视上帝。
到了近代,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理性摧毁了宗教信仰精神,认为科学技术万能的人类觉得理性可以实现一切。
不错,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的确推动了西方社会的飞速进步,促其完成了现代化的过程。
可是,理性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束缚自身的枷锁。
依照齐美尔的看法,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诸如效率、计算、守时这些“理性化”的东西,这样的理性化其实就是一种“物化”,金钱和商业价值成为衡量一切价值的唯一尺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于金钱的厉害变得日益冷漠。
影片中,对现代城市的冷漠现实不断被展示。
七宗罪影评(精选6篇)

七宗罪影评精选(一):这世界是个好地方,值得为它奋斗,我同意后半句《七宗罪》暴食、贪婪、懒惰、淫欲、骄傲、嫉妒、愤怒;天主教义列出这七项损害个人灵性的恶行,能够说是人性弱点的终极概括。
但斗胆问一句,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试问有哪个未曾犯过这七宗里面的任意一宗呢?但问题是,是否犯了这般人性上的罪行就务必以死亡来惩罚?当然,如果对社会或人民群众造成巨大的利益伤害,中国大陆也有种刑罚叫死刑。
但若仅仅只是像影片中那种对社会伤害不是个性严重的,也有一个自称替天行道的人来执行刽子手的职务,那时候慰问死伤者家属数量之多恐怕连我们的温总理也吃不消...我们是人,人总会有弱点,总会犯错。
保守估计,我不多不少至少也犯了七宗罪中的四宗。
看来当只猫是最划算的,因为就算七宗罪全犯齐,最多也只是死七次,猫有九条命,还剩两条呢...如果我们真能克服这些弱点,恐怕我们都在天上长居了。
但就连在天上长居的天神也不能避免犯这些罪行,最著名的一件便是耳熟能详的金苹果事件:三个女神为争夺天下第一美,互相嫉妒,勾心斗角。
最后金苹果给了爱神阿芙洛狄忒,使另外两位女神:天后赫拉和智慧女神雅典娜嫉妒至极,也使随后的特洛伊战争一波三折。
既然连天神,还要是智慧女神,也会犯这类人性的罪行,何况是我们这些凡人呢?我们只能尽量把我们的欲望所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减至最少了...影片最后以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完成了这场惊世骇俗的完美犯罪,为人类犯罪史又带给了一个经典的案例:愿意把自己性命也赔进去的杀人狂,才是真正够资格的杀人狂...就像黄子华在栋笃笑《色情家庭》里面说道: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正是这种鸦片使john逐渐上瘾最后导致变态。
对于天主教会来说,john也确实是个好教徒,为了完成传教之路不惜使自己也成为这场死亡游戏的一部分,但如果每个教徒最后都会沦为这般极端的罪犯,那么还会有谁敢去信教呢?信教,也只但是是图个信仰而已,信仰自己,信仰梦想,信仰未来,开心快活地过好每一天,也就不枉此生了....七宗罪影评精选(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罪恶的心,罪恶之于人类就像是恶之花以前盛开一样,即使这花无数次凋零但是仍旧能够留下那罪恶的种子,而这种子深植与人类的那些腐朽的灵魂之中。
七宗罪 影评

七宗罪影评
电影《七宗罪》是一部让人印象深刻的心理惊悚片,它不仅令人毛骨悚然,更让人深思人性的黑暗面。
导演大卫·芬奇以其独特的镜头语言和剧情设置,成功地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扭曲的世界,让人不寒而栗。
首先,影片的氛围营造非常成功。
从一开始,观众就被带入了一个阴暗、扭曲的世界,充满了令人不安的气氛。
导演运用了大量的阴影和冷色调,让整个影片都笼罩在一种压抑和恐惧之中。
这种氛围营造让观众不禁产生了一种无法摆脱的紧张感,让人难以忘怀。
其次,影片的剧情设置非常巧妙。
通过七宗罪的主题,导演成功地揭示了人性的黑暗面。
每一个罪行都让观众感到震惊和恐惧,而且每一个罪犯都有着自己的扭曲的心理。
这种剧情设置让人深思人性的复杂和扭曲,让人不禁反思自己内心的黑暗面。
最后,影片的表演也非常出色。
布拉德·皮特和摩根·弗里曼的出色表演,成功地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让人印象深刻。
他们的表演让整个影片更加真实和触动人心,让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
总的来说,电影《七宗罪》是一部让人印象深刻的心理惊悚片,它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扭曲的氛围,揭示了人性的黑暗面,而且表演也非常出色。
这部电影让人不仅感到恐惧,更让人深思人性的复杂和扭曲。
非常值得一看。
七宗罪赏析

《七宗罪》,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部值得细细咀嚼的影片,最值得体会的就是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大卫芬奇无疑是一个天才,这样的一部电影拍在我们面前,除了为他鼓掌,为他流泪,真的没有什么别的可作。
这个题材的成功和演员的到位不必过多评论,值得注意的是它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把握的那样完美。
我原以为拍电影很容易,现在才知道这和做饭一样,泡方便面也叫做饭,满汉全席也叫做饭,究竟你是什么样的厨师,看看你作的饭就知道了。
首先,我认为要仔细体会影片,就必须对于天主教义中的七宗罪有所了解,六世纪后期,教宗额我略一世将那8种罪行减至7项,将自负并归入骄傲,伤悲并归入懒惰,并加入妒忌。
他的排序准则在于对爱的遗背程度。
其顺次序为: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饕餮(暴食)及色欲。
各种罪行其实环环相扣,所以各种各样的动机也被假设成是与各种罪行相连。
回归到电影,影片描述一个连环杀手和两个警探的故事,经验丰富的老探员萨默塞特再过七天就要退休了,年轻的警察米尔斯是他最后一个搭档。
凶案发生了,罪犯在现场分别留下了“贪婪”、“暴吃”等字样,这正是《圣经》中所讲的“七宗罪”。
一切罪行都出自一个名叫多伊的男子之手,此君精通古典文学,他精心设计了一套向邪恶世界挑战的方法:根据西方古典文学的说法,人有七宗罪,他为每一宗罪找到一个代表人物,然后用以毒攻毒的方式置该人于死地。
他将米尔斯诱至荒野,但米尔斯没想到在邮包中竟找到了自己爱妻的头颅,狂怒的他开枪射杀了多伊,并最终完成了“七重罪”凶杀。
《七宗罪》恰好利用观众对玄学的神秘感和不理解,剑出偏锋的讲一个连环谋杀的故事。
“Seven”在宗教上是个神秘的数字,这一点在旧约中有最充分的表现。
上帝用七天造亚当,取出亚当的第七根肋骨造了夏娃。
撒旦的原身是有七个头的火龙(《启示录》第十二章第三节写道:“有一条大红龙,七头,也戴着冠冕……在电影里,七罪、七罚、七次下雨、故事发生在七天,甚至结局也由罪犯定在第七天的下午七时,无处不在的“7”暗示观众:它是宿命的罪与罚。
七宗罪 影评

七宗罪影评电影《七宗罪》是一部令人震撼的心理惊悚片,它以其深沉的主题和引人入胜的剧情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导演大卫·芬奇成功地将七宗罪这个古老的概念与现代社会的黑暗面相结合,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关于人性堕落和道德边界的深入思考。
首先,电影的氛围和视觉效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一开始,观众就被带入了一个阴暗、肮脏的城市,充斥着腐败和犯罪。
导演运用了阴郁的色调和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来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使观众无法摆脱电影的吸引力。
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细节,让人感受到导演对细节的精心雕琢。
其次,影片的剧情扣人心弦,令人难以预测。
故事讲述了两名警察追踪一个连环杀手的故事,而这个杀手以七宗罪为主题选择了他的受害者。
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会逐渐揭开杀手的真正目的和身份,而这个过程充满了悬念和紧张感。
导演在剧情的铺陈上做得非常出色,使观众始终保持着对故事发展的兴趣。
影片中的角色塑造也非常出色。
布拉德·皮特饰演的警探米尔斯是一个正直而又矛盾的角色,他试图理解杀手的动机并解决这个案件,但同时也陷入了自己的道德困境。
而摩根·弗里曼饰演的老警察索默则是一个睿智而又经验丰富的角色,他在整个故事中起到了引导观众思考的作用。
两位演员的精湛表演使角色更加真实可信,让观众更加投入到故事中。
最重要的是,电影《七宗罪》给观众带来了对人性的深度思考。
影片通过描绘杀手的行为和受害者的罪恶,引发了观众对善恶、道德和罪恶的思考。
观众不禁会思考,当一个人的内心被黑暗所侵蚀时,他们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影片通过七宗罪的象征,向观众展示了人性的脆弱和堕落。
它让观众深思自己内心的黑暗面,并引发对社会中的道德边界的思考。
总的来说,电影《七宗罪》是一部引人入胜、令人深思的心理惊悚片。
它通过扣人心弦的剧情、出色的角色塑造和深度的主题,成功地引起观众的共鸣。
这部电影将让观众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边界,同时也让观众对自己内心的黑暗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宗罪》赏析
《七宗罪》无论是从背景、主题、风格,还是从故事结构、镜头设计、画面构图、灯光色彩上来说,都有很多值得赏析的东西。
下面我从故事结构、镜头设计、灯光色彩上来谈一谈我的浅见。
一、故事结构。
电影的开头是一个下着雨的早晨,年轻警官米尔斯起床,穿衣,准备去上班。
这里的片段全部是用近景拍摄,突出人物和人物动作。
在米尔斯和他妻子吻别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有点不太好的预感。
也许是因为在看电影之前听人说这部片子的每个场景都有深刻寓意,值得好好推敲。
所以会下意识地想导演刻画这么温馨的一幕有什么别的涵义。
果不其然,这一开场的场面调度为结局做了很好的感情铺垫,让人觉得头尾贯连,事出有因。
接着音乐响起,迎来了这个连环杀人案件中第一个案件。
在故事情节上,作者浓彩重墨的的给我们展现了这个部分。
接下来的几个案子相对来说就省略一些。
这种张弛有度的情节设计使影片更加有节奏感。
在结局部分,导演把场景安排在一个荒芜人烟的原野里。
和之前狭隘拥挤的室内犯罪现场想比,这样的场景虽然不会给人带来窒息感,却产生另一种由神秘未知带来的紧张感。
让观众希望的美好结局出现反转,这是很多电影为了被人们记住而使用的有效手段之一。
于是,年轻警察米尔斯的妻子翠西死了。
于是,性感迷人的他因为爱妻犯了罪,成为了杀人凶手完美计划的执行者,让很多人深感遗憾。
在这个部分,年轻警官妻子的人头镜头特写只是很短暂的一瞬。
看见警官愤怒痛苦的表情镜头时,我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之前他和爱妻吻别的第一个场景。
正是因为有了之前那样温馨一幕的铺垫,此时对他不可抑制的痛苦,我们更能直观地感同身受,理解他对凶手开枪的冲动。
如果没有之前的镜头,我们可能觉得这个情节有点儿突兀抽象,只是在理性上理解,感观上的理解并不那么强烈充分。
这个结局虽然不太符合喜欢大团圆结局的人的口味,但比较一下各种可能的结局之后,就会忍不住再次为编剧的情节设计拍手叫好。
二、镜头设计。
在第一个案件中,镜头先是用近景在外面跟着两位警察走,等到两位警察走
到门口的时侯,就切换到房子里面,拍摄两位警察走进来的场景。
两位警察走进屋子里,老探员用手电筒照照四周,米尔斯走进屋子。
镜头继续往屋子的深处切,然后往回拍摄两位警察。
两人来到了屋子里的一个房间,戴上手套开始工作。
镜头先是给老探员,他先蹲在地上,然后起身,镜头也随之移动。
最后镜头给被害者的背影。
镜头多使用推移镜头。
使观众的眼睛跟随着剧中角色的运动而运动。
在犯罪惊悚片中使用这种镜头,很容易抓住观众的心理,使观众有一种化身为主人公身临犯罪现场的真实错觉。
这段戏大多采用中景和中近景,只有两个特写镜头,一个是尸体局部的细节,一个是警官的特写。
这样的景深安排使整个画面处于一种拥挤的状态,在视觉上形成了凶案现场狭窄压抑的效果。
不得不佩服导演对镜头应用的娴熟大胆,为了充分表现犯罪题材的心理空间,这一段落使用了大量的切镜头。
当处于不同镜头的两个角色互相说话沟通时,没有镜头运动或者是人物的运动来使两个人物之间有直接的互动和交流,两个人都是其中一个在对处于画外的另一个作出反应,这使同一场景里的两个人似乎都各自处在独自的空间里。
这样的镜头使观众感到一种疏离和冷漠,和整个影片的主题色彩相呼应。
最后年轻警官在夕阳下越走越远的镜头让人印象深刻,镜头缓慢的拉深给人留下回味反思的空间。
还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部片子里,导演给了反面角色很多的镜头。
一般来说,我们都喜欢站在正面角色的角度去看整个电影。
对反面角色的镜头都是不太在意地甚至是厌恶地随便一瞥。
而在这部电影里,看着看着就会觉得凶手不仅是以一个简单的反面角色存在,我们会认真地跟随镜头的引导,以看一个社会形态的人的眼光去思考这个所谓的凶手代表的真正意义。
三、灯光色彩。
为了制造杀人现场压抑恐怖的气氛,在影片开始,导演就使用了昏暗窒闷的光线,屋内主要光源是墙上壁灯微弱的光,两个角色的手电筒发出的光,虽然强烈,但作用范围不大,并不影响整体氛围。
看到这种昏暗的环境,观众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变地压抑紧张起来。
而且在整体弱化的光线里,手电筒跳跃的光为
平缓的影片增添了一些节奏感。
这种跳跃同样也起到吸引观众眼球的作用。
手电筒的光所到之处,观众会更加认真地想要看清楚有些什么东西。
接下的几个凶杀案的发生和第一个案件一样,影片一直延续灰暗,低沉,压抑的风格。
视线里一直是灰蒙蒙的一片,感觉憋屈得慌。
直到影片最后,阳光终于出现了。
我不知道别人看到这阳光的感觉是什么,我看到的时候觉得阳光诡异得不真实。
就像《吸血鬼日记》里的阳光,总是让人心有余悸,时刻担心着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
但不管怎么样,这样的光线安排让作为观众的我小小地松了一口气。
这一抹阳光的镜头在我看来是这个片子很有必要的一部分。
首先,从情节上来看,这样一个缓冲点,对接下的故事发生起了铺垫作用,设置了悬念。
观众会猜测这样的阳光出现会不会预示着接下来会有个拨开云雾见太阳的好结局。
从整个影片的节奏上来看,这样的阳光出现让平稳的影片节奏有了小小的心理起伏。
从影片基调上来看,温暖的色调打破了灰暗的冷色调,不仅没有影响整个影片的基调,反而增加了另一种情感色彩,小小地缓解了一下单调的灰色调造成的审美疲劳。
纵观整个电影,和很多警匪侦探片、犯罪惊悚片相比,《七宗罪》没有太多血淋淋的惊悚镜头,没有太多炫技的打斗场景,没有公式化的侦探路线。
但是影片的每个细节处理都恰到好处,无论是场景灯光还是音乐,导演没有浪费任何一个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