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透水)试验原始记录表

合集下载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记录表.doc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记录表.doc

陕蒙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记录表------------------------------------------------------------------------------------------装订线------------------------------------------------------------------------美文欣赏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

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

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

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

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

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3、春天来了,我要把心灵放回萦绕柔肠的远方。

让心灵长出北归大雁的翅膀,乘着吹动彩云的熏风,捧着湿润江南的霡霂,唱着荡漾晨舟的渔歌,沾着充盈夜窗的芬芳,回到久别的家乡。

我翻开解冻的泥土,挖出埋藏在这里的梦,让她沐浴灿烂的阳光,期待她慢慢长出枝蔓,结下向往已久的真爱的果实。

4、好好享受生活吧,每个人都是幸福的。

人生山一程,水一程,轻握一份懂得,将牵挂折叠,将幸福尽收,带着明媚,温暖前行,只要心是温润的,再遥远的路也会走的安然,回眸处,愿阳光时时明媚,愿生活处处晴好。

5、漂然月色,时光随风远逝,悄然又到雨季,花,依旧美;心,依旧静。

月的柔情,夜懂;心的清澈,雨懂;你的深情,我懂。

人生没有绝美,曾经习惯漂浮的你我,曾几何时,向往一种平实的安定,风雨共度,淡然在心,凡尘远路,彼此守护着心的旅程。

沧桑不是自然,而是经历;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

沥青混合料渗水试验检测方案

沥青混合料渗水试验检测方案

沥青混合料渗水试验检测方案一、试验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路面渗水仪测定沥青路面的渗水系数。

二、标准依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沥青混合料渗水试验 T0730-201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三、仪器设备HDSS-Ⅲ型沥青路面渗水试验仪、JTCX-1型电液式轮辗成型机水桶及大漏斗、秒表密封材料、水、红墨水、粉笔、扫帚等。

四、方法与步骤1、试验准备4.1.1组合安装路面渗水仪4.1.2按本规程T 0703沥青混合料试件成型方法(轮碾法)制作沥青混合料试件,冷却到规定的时间后脱模,并揭去成型试件时垫在表面的纸。

2、实验步骤4.2.1将试件放置稳定的平面上,将塑料圈置于试件中央的测点上,用粉笔分别沿塑料圈的内侧和外侧画上圈,在外环和内环之间的部分就是需要用密封材料进行密封的区域。

4.2.2用密封材料对环状密封区域进行密封处理,注意不要使密封材料进入内圈。

如果密封材料不小心进入内圈,必须用刮刀将其刮走。

然后再将搓成拇指粗细的条状密封材料摞在环状密封区域的中央,并且摞成一圈。

4.2.3用适当的垫块或木块架起试件,在试件下放置一个接水容器。

将渗水仪放在试件测点上,注意使渗水仪的中心尽量和圆环中心重合,然后略微使劲将渗水仪压在条状密封材料表面,再将配重加上,以防压力水从底座与路面间流出4.2.4将开关关闭,向量筒中注满水,然后打开开关,使量筒中的水下流排出渗水仪底部内的空气,当量筒中水面下降速度变慢时用双手轻压渗水仪使渗水仪底部的气泡全部排出。

关闭开关并再次向量筒中注满水。

4.2.5将开关打开,待水面下降至l00mL 刻度时,立即开动秒表开始计时,每间隔60s ,读记仪器管的刻度一次,至水面下降500mL 时为止。

测试过程中,如水从底座与密封材料间渗出,说明底座与路面密封不好,应移至附近干燥路面处重新操作。

如水面下降速度较慢,则测定3min 的渗水量即可停止;如果水面下降速度较快,在不到3min 的时间内到达了500mL 刻度线,则记录到达了500mL 刻度线时的时间;若水面下降至一定程度后基本保持不动,说明基本不透水或根本不透水,在报告中注明。

JJ0902a沥青混合料(浸水)马歇尔试验记录表

JJ0902a沥青混合料(浸水)马歇尔试验记录表

矿料名称
沥青相对密度
比例(%)
毛体积相对密度 表观相对密度
水的密度(g/cm3)
合成表观相对密度
合成毛体积表观相对密度
有效相对密度
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计算法)
试油 件石 编比 号%
1
试件高度(mm) 234
平均
直径(mm) 1 2 平均
试件 空气 中质
量 (g)
试件 水中 质量 (g)
试件 表干 质量 (g)
第 页,共 页
沥青混合料(浸水)马歇尔试验检测记录表
JJ0902a
试验室名称:
记录编号:
工程部位/用途 试验依据 试验条件 样品描述
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试验日期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沥青混合料类型
试验层位
沥青种类 编号
密度检测方法
拌合温度(℃)
击实次数
击实温度(℃)
重物的空中质量(g) 重物的水中质量(g) 蜡封后重物的空中质量 蜡封后重物的水中质量(g) 常温条件下石蜡对水的相对密 石蜡对水的相对密度测定Biblioteka 封蜡 后试 件空 气中 质量
封蜡 后试 件水 中质

吸水率 (%)
试件毛 体积相 对密度
沥青体 积百分
率 (%)
空隙率 (%)
矿料间 隙率 (%)
饱和度 (%)
稳定度 (kN)
残留稳 定度 (%)
流值 (mm)
马氏 模数 (kN/mm)
(g) (g)
1
2
3
4
5
6
平均值
混合料实测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
技术指标
备 注:
试验:
复核:

沥青混合料(透水)检验报告

沥青混合料(透水)检验报告
沥青混合料(透水)检验报告
检验编 号:
工程名称
委托编 号:
委托单位
见证单位
使用部位
样品来源 样品名称 透水沥青混合料 规格型号 样品描述 符合检测要求 生产厂家 出厂编号
代表批量
检验设备 检验依据 CJJ/T 190-2012
检验项目
计量单位
标准要求
连通空隙率VV’
%
析漏损失△m
%
渗透系数Cw
ml/15s
飞散损失△S
%
第1页/共1页
收样日期
检测日期
报告日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检验性质
委托 人
见证 人
姓名 编号 姓名 编号
环境温度(℃)
实测值
单项判定
检验结论 经检验,该样品所检项目符合CJJ/T 190-2012标准的要求
备注
检验 ---
单位
(盖章)
批准:
审核:
检测:

交通检测沥青原始记录

交通检测沥青原始记录

沥青密度及相对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委托编号:第页共页检测:审核:沥青三大指标试验检测记录表委托编号:第页共页检测:审核:沥青针入度指数试验检测记录表委托编号:第页共页工程部位/用任务编号途试验依据样品编号样品描述样品名称试验条件温度℃湿度%RH试验日期年月日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针杆总质量(g) 入针时间(s)试验温度(℃)试验次数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针入度值(0.1mm)平均针入度(0.1mm)针入度温度指数A lgpen针入度指数PI备注:将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同温度条件下测试的针入度值取对数,令y=lgP,x=T,按公式的针入度对数与温度的直线关系,进行y=a+bx一元一次方程的直线回归,求取针入度温度指数AlgpenlgP=K+Algpen*TlgP 一不同温度条件下测试的针入度值取对数;T 一试验温度(℃);K 一回归方程的常数项a;Algpen 一回归方程的系数b。

按式回归时必须进行相关性检测,直线回归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7(置信度95%),否则,试验无效。

按公式确定沥青的针入度指数,并记为PIPI=检测:审核:沥青闪燃点及溶解度试验检测记录表委托编号:第页共页检测:审核:沥青薄膜加热试验检测记录表委托编号:第页共页检测:审核:沥青与粗集料的黏附性试验检测记录表(水煮法)委托编号:第页共页检测:审核:沥青动力粘度试验检测记录表委托编号:第页共页检测:审核:沥青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委托编号:第页共页检测:审核:乳化(煤油)沥青试验检测记录表委托编号:第页共页检测:审核:乳化(煤油)沥青试验检测记录表第页共页检测:审核:乳化沥青与粗集料的黏附性试验检测记录表委托编号:第页共页检测:审核:聚合物改性沥青离析、弹性恢复试验检测记录表委托编号:第页共页检测:审核:。

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

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

1、绪论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L arge S tone P orous asphalt M ixes,以下简称LSPM)是指混合料最大公称粒径大于26.5mm,具有一定空隙率能够将水分自由排出路面结构的沥青混合料,LSPM通常用作路面结构中的基层。

这种混合料的提出是来自美国一些州的经验,美国中西部的一些州对应用了三十多年以上而运营状况相对良好的一些典型路面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发现许多成功的路面其基层采用的是较大粒径的单粒径嵌挤型沥青混合料如灌入式沥青基层。

因此提出以单粒径形成嵌挤为条件进行混合料的设计,从而形成开级配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LSPM)。

美国NCHRP联合攻关项目对大粒径沥青混合料也进行了相关研究,最终得到了研究报告NCHRP Report 386,但是研究报告主要是针对于大量实体工程的调查而且偏重于密级配大粒径沥青混合料,而且NCHRP Report 386对LSPM材料与结构设计并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

我们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从2001年开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应用,并对其级配与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研究,使其更符合我国具体实际情况,根据研究结果与使用状况提出了本设计与施工指南,更好地指导工程实践。

LSPM的设计采用了新的理念,从级配设计角度考虑,LSPM应当是一种新型的沥青混合料,通常由较大粒径(25mm-62mm)的单粒径集料形成骨架由一定量的细集料形成填充而组成的骨架型沥青混合料。

LSPM设计为半开级配或者开级配。

由于LSPM有着良好的排水效果,通常为半开级配(空隙率为13-18%)。

它不同于一般的沥青处治碎石混合料(ATPB)基层,也不同于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ATB)。

沥青处治碎石(ATPB) 粗集料形成了骨架嵌挤,其基本上没有细集料填充,因此空隙率很大,一般大于18%,具有非常好的透水效果,但由于没有细集料填充空隙率过大其模量较低而且耐久性较差。

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ATB)也具有良好的骨架结构,空隙率一般在3-6%,因此其不具有排水性能。

透水沥青混合料连通孔隙率测试方法

透水沥青混合料连通孔隙率测试方法

附录C透水沥青混合料连通孔隙率测试方法C.0.1测定透水沥青混合料的连通空隙率的主要试验器具宜包括:1天平:量程5kg以上,精度小于0.5g;2金属网篮:网孔5mm,笼径与高度各20cm;3溢流装置容器:能保持一定的水位,可将金属网篮完全浸入所盛水中;4挂件:用于测取水中重量的金属挂篮悬挂于称计量盘中心位置的装置;5游标卡尺。

C.0.2测试方法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一组试验应至少3个试件。

试件宜为直径10cm的圆柱状物,可采用马歇尔标准击实试验在试验室内成型,或从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中钻取芯样进行试验。

2用卡尺测取试件的直径与厚度(精确至0.1mm),测直径时选取2个位置,测厚度时取4个(交互90º),用各自的平均值计算试件的体积(V)。

3将试件在室温下空气中静置至少1h后,测定常温、干燥状态下的试件质量(A)。

当试件在制作或切取时与水接触,则应在通风良好的场所使之干燥,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后方可进行重量测定。

4将试件置于常温下的水中约1min后,测定其水中重量(C)。

测定时,用木槌轻轻敲打试件,将空隙中残存的空气排出。

C.0.3连通空隙率应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VV'%=V−V'V×100%(A.0.3-1)V'=(A−C)ρw(A.0.3-2)式中:VV'——通空隙率(%);V'——混合料和封闭空隙的体积(mm3);V——试件的体积(mm3);A——试件常温、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C——试件在水中的质量(g);ρw——常温水的密度(1.0g/cm3)。

C.0.4试验结果应以3个以上试件的连通空隙率平均值表示。

~41~。

透水沥青混合料PAC-16_级配优化

透水沥青混合料PAC-16_级配优化

引用格式:陆幸, 陈太福, 陈宗碧, 等. 透水沥青混合料PAC-16级配优化[J]. 中国测试,2024, 50(4): 60-67. LU Xing, CHEN Taifu,CHEN Zongbi, et al. Optimization gradation of permeable asphalt mixture PAC-16[J]. China Measurement & Test, 2024, 50(4): 60-67. DOI: 10.11857/j.issn.1674-5124.2023050024透水沥青混合料PAC-16级配优化陆 幸1, 陈太福2, 陈宗碧3, 刘文昶4, 林宏伟4(1.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000; 2. 广州市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1466; 3. 文山州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云南 文山 663000; 4.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上海 201804)摘 要: 为改善透水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剪切性能,对透水混合料PAC-16三轴剪切试验进行模拟,构建虚拟三轴剪切试验数值模型,并对其模拟准确性进行验证。

基于此,结合数值仿真和室内试验对PAC-16级配进行优化。

结果表明:虚拟试验方法所测的不同围压水平峰值应力、内摩擦角及黏聚力均与室内试验实测结果的误差不超过5%,且试验规律与实际相符;推荐粗集料最佳用量为4.75~9.5 mm: 9.5~13.2 mm: 13.2~16 mm: 16~19 mm= 10: 15: 12: 3、细集料最佳级配取i = 0.75对应的级配、粗细集料用量比为80: 20,并确定0.075 mm ,4.75 mm 及16 mm 关键筛孔通过率,提出PAC-16优化级配。

优化级配的高温性能至少提升10%,整体路用性能更加出色。

关键词: 透水路面; 透水沥青混合料; 三轴试验; 级配优化; 高温性能中图分类号: TB9; U41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674–5124(2024)04–0060–08Optimization gradation of permeable asphalt mixture PAC-16LU Xing 1, CHEN Taifu 2, CHEN Zongbi 3, LIU Wenchang 4, LIN Hongwei 4(1. Ningbo Rail Transit Group Co., Ltd., Ningbo 315000, China; 2. Guangzhou Expressway Co., Ltd.,Guangzhou 511466, China; 3. Wenshan Prefecture Highway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Station, Wenshan 663000, China;4.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1804, China)Abstract :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high-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the permeable asphalt mixture, this study simulated three-axis shear test of PAC-16 mixes, built a numeric model of the virtual shear test, and verify its simulation accuracy. Based on this, the mineral gradation of PAC-16 was optimized in combination with simulation and interior trial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ak stress,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and adhesion of different enclosure levels measured by the virtual test method were not more than 5% of the error of the actual test results, and the test rules are in line with the actuality. The recommended optimal dosage of coarse aggregate of 4.75-9.5 mm: 9.5-13.2 mm: 13.2-16 mm: 16-19 mm is 10:15:12:3, the optimal grading of fine aggregate was taken as the gradation corresponding to i =0.75, and the ratio of coarse aggregates to fine aggregates was 80:20. The key sieve pass rates of 0.075 mm, 4.75 mm, and 16 mm are determined and the optimized gradation of PAC-16 was proposed. 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high-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the收稿日期: 2023-05-06;收到修改稿日期: 2023-09-06基金项目: 宁波市公益类科技计划(2019C50019);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创新示范项目(云交科教[2019]14号)作者简介: 陆 幸(1986-),男,浙江宁波市人,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交通运输工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混合料(透水)试验原始记录表
检验编号:第 页 共 页
样品名称
规格型号
委托日期
检测设备
环境条件
检测日期
20
检测依据
JTG E20-2011
连通空隙率
直径
(0.1mm)
厚度
(0.1mm)
体积V
(1mm3)
常温、干燥状态空气中质量A
(0.1g)
水中重量C
(0.1g)
混合料和封闭空隙的体积V’(mm3)
连通空隙率VV’(%)
1
2
平均值
1
2
3
4
平均值
V’ = (A-C) /pw
VV’(%) = (V-V’)/V×100%
析漏损失
渗透系数
飞散损失
干燥烧杯质量m0
(0.1g)
烧杯及混合料总质量m1
(0.1g)
烧杯及黏附在烧杯上物总质量m2
(0.1g)
沥青析漏损失△m(%)
沥青析漏损失△m平均值(%)
渗水情况读数
(ml)
至500ml耗时
(s)
渗水系数(ml/15s)
平均渗水系数Cw
(ml/15s)
试验前试件质量m0
(0.1g)
试验后试件残留质量m1
(0.1g)
沥青混合料的飞散损失△S
(%)
△m=(m2-m0)/(m1-m0)×100%
60s时
120s时
180s时
△S=(m0-m1)/m0×100%
备注
审核: 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