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组织学论文
最新行政组织学论文:合作治理情境下政府、社会组织的角色定位探究

最新行政组织学论文:合作治理情境下政府、社会组织的角色定位探究摘要:研究讨论了政府与社会组织在合作治理中的关系问题。
既有认识相对碎片化, 缺少在整体性视角下对合作治理发展状况的认知。
以国内外最新研究为基础, 基于国家-社会二元论视角, 从角色定位、主体间关系及治理成效三个维度, 梳理合作治理的发展特征、逻辑;并基于合作治理中存在的偏离社会、依赖政府两类合作失灵的现象, 揭示了影响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关系的关键机制。
由此提出, 对于合作治理的研究应该着眼于治理绩效, 探讨不同主体特定作用的发生机制, 从整体性的互动关系入手, 探究和推进合作治理的发展。
关键词:合作治理; 政府和社会组织; 国家-社会关系;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cooperative governance. There is a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operative governance from a holistic perspective. Based on the dualism of state and society, we sort out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logic of cooperative governance from three dimensions: role positioning,inter-subject relationship and governance effectiveness. Through two kinds of cooperation failure in cooperative governance, the key mechanism influencing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is revealed. Therefore, we propose that the research on cooperative governance should concentrate on the performance of governance, review the mechanismof specific roles of different subjects, explor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operative govern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overall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Keyword:cooperative governance; government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state-society relationship;随着现代社会主体、需求的多元化, 以合作形式开展社会治理已成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1]。
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及其管理-行政组织学论文-政治论文

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及其管理-行政组织学论文-政治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对于行政组织而言,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都是不可或缺的,其对实现组织的目标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领导者不仅要关注正式组织,还应重视非正式组织,一个单位内部是否和谐,不仅体现在领导者对正式组织的正确管理上,还体现在领导者能否处理好单位内部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能否使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目标趋于统一,使之发挥积极作用。
因此,领导者应认真分析非正式组织的成因,正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引导其发挥积极作用,实现组织目标,创建和谐单位。
一、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及其特点非正式组织是由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在美国的霍桑工厂进行有名的霍桑实验中提出的,在实验中,他发现除了一般的正式组织,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的人际关系,并且这种关系对工作起着非常大的作用,甚至比正式组织起到更大的作用。
梅奥发现的非正式组织开创了历史的先河。
在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存在于方方面面,其存在具有以下两个原因:首先,满足行政组织成员的需要是非正式组织存在的根本原因。
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个体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由高到低分别为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实惠交往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
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参加行政组织,而在组织中正式组织无法满足自身更高层次的需要,这种高层次的需要又能在非正式组织中获得,因此成员加入非正式组织,在这种组织中,人们可以在工作中寻找愉悦和尊重,而以这种态度从事行政组织中的工作更能提高效率。
其次,人际关系、客观环境及成员相似性是非正式组织存在的重要原因。
在行政组织中,有些关系可能是同学,朋友,老乡等,有些关系可能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戚等,由于这些关系,使得非正式组织很容易出现。
另外,某些成员客观环境很接近,非正式组织就会在这相似的客观环境中形成。
其次,有些成员的文化背景,兴趣爱好,性格品行相似时,形成非正式组织的可能性很大。
行政组织论文

行政组织论文引言行政组织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组织的作用是对政府的职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执行。
本文将以行政组织的角度探讨其功能、结构和重要性,并通过案例研究分析行政组织在实践中的应用。
功能1. 制定和执行政策行政组织对于制定并执行政府政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行政组织,政府能够将政策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并监督政策实施的进展。
例如,卫生行政组织负责制定和执行卫生政策,并确保公众的健康和福利。
2. 提供公共服务行政组织是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机构。
教育、医疗、交通、环保等行政组织负责提供这些公共服务,为社会提供基本的生活和发展支持。
通过行政组织,政府能够将资源有效地分配给各种公共服务项目,并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3. 维持社会秩序行政组织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警察、消防、司法等行政组织负责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和法律秩序。
他们通过实施法律、监督社区、应对紧急情况等手段确保社会的正常运转。
结构行政组织的结构包括层级和分工。
具体而言,行政组织通常由多个层级组成,每个层级负责特定的职能和任务。
例如,政府部门通常被组织成不同的部门,不同的部门分别负责教育、卫生、交通、环保等领域。
每个部门内部也会进行分工,不同的员工负责不同的职务。
例如,在一个医院行政组织中,有专门负责行政管理、财务、技术支持、患者服务等不同职能的部门。
此外,行政组织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协调和沟通机制,以确保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
高效的内部沟通和协作是行政组织成功运转的关键。
案例研究北京市教育局北京市教育局是一个典型的行政组织。
它的主要功能是制定和实施教育政策,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该组织根据不同的职能划分成多个部门,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部门。
北京市教育局的结构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层级。
中央层级负责制定全市范围的教育政策和规划,地方层级则负责具体实施和监督。
不同的部门之间有一定的协调机制,在政策制定和资源分配上保持一定的协同。
行政组织学论文2篇

行政组织学论文行政组织学论文第一篇: 行政组织学概述摘要:行政组织学是研究行政组织结构、功能、行为与运作的学科。
本文从行政组织学的历史发展、研究方法和主要理论等方面进行探讨。
行政组织学对于行政管理和行政改革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研究行政组织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可以提高行政组织的效能和效率,推动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行政组织学、行政组织结构、行政组织功能、行政组织行为、行政组织运作1. 引言行政组织学是研究行政组织结构、功能、行为与运作的学科,它对于行政管理和行政改革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了解行政组织学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理论为目的,探讨行政组织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行政组织学的历史发展行政组织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和现代两个阶段。
古代行政组织学以古希腊政治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公共事务的组织和管理。
现代行政组织学则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兴起,得益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研究了组织结构和行为的科学管理理论。
3. 行政组织学的研究方法行政组织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等。
理论研究主要是对行政组织学的基本理论进行归纳和总结,并进行理论模型的构建。
实证研究则以实际行政组织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验证理论的适用性。
案例研究是以特定的行政组织为案例,深入分析其组织结构、功能、行为与运作等特点。
4. 行政组织学的主要理论行政组织学的主要理论包括权力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制度理论等。
权力理论研究了行政组织内外部权力的分布和运作机制,强调行政组织的权力结构对其行为和运作产生的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强调了行政组织中公共选择的重要性,认为行政组织的性质和目标由公众通过选举和政治过程决定。
制度理论关注行政组织的制度安排和规则,通过对制度变革和机构变迁的研究,可为行政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5. 行政组织学的应用价值行政组织学的研究对于行政管理和行政改革具有重要价值。
行政组织学论文

行政组织学论文篇一:行政组织学论文《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目录摘要---------------------------------------------------------第3页关键词-------------------------------------------------------第3页一、行政组织学主要内容---------------------------------------第3页二、以人为本人性管理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 --------------------- 第4页三、《行政组织学》学习体会 --------------------------- 第6页结束语-------------------------------------------------------第7页致谢---------------------------------------------------------第8页参考文献-----------------------------------------------------第9页《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摘要:《行政组织学》主要是对行政组织及理论的内涵和运作进行概括介绍。
他介绍了行政组织的发展历史,并对行政组织的类型,结构和体制等进行讲解。
她还从各个角度探讨行政组织与内外条件的相互依赖关系和行政组织的建立、管理及其发展的一般趋势。
并根据现实情况,讲解我国行政学的发展和行政组织的特点。
我国行政组织的设置于运行,本着精简,统一,较能的原则并具有充分的人民性的特点。
行政组织学是讲解国内外行政组织新理论和行政组织改革新经验的一门学科。
它以马列主义为思想指导,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讲究中国行政组织的背景下进行的;其系统地介绍了行政组织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知识,还介绍了组织的建立,构成,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行政组织学,主要内容,原则应用,学习体会。
行政组织学论文

行政组织学论文行政组织学论文摘要:本论文深入研究了行政组织学的理论与实践。
行政组织学是一门关于公共行政组织的研究学科,旨在探讨公共行政组织的形成、发展和运作方式,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本文首先介绍了行政组织学的起源和重要性,随后对行政组织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梳理。
接着,本文分析了行政组织学的几个重要理论,包括组织结构理论、组织行为理论和组织决策理论。
最后,本文探讨了行政组织学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行政组织学、公共行政组织、组织结构、组织行为、组织决策1. 引言行政组织学是一门研究公共行政组织的学科,旨在探讨公共行政组织的形成、发展和运作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行政组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行政组织学的研究对于提高行政效率、优化组织结构和加强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将深入探讨行政组织学的理论与实践。
2. 行政组织学的起源和重要性行政组织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行政学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行政组织的构建、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文化以及组织的学习能力等。
行政组织学的研究对于提高公共行政组织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 行政组织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内容行政组织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组织结构、组织设计、组织文化以及组织运作方式等。
行政组织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组织结构的类型、组织文化的塑造、组织绩效评估以及组织变革等。
这些研究内容对于提高行政组织的管理能力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4. 行政组织学的重要理论(1)组织结构理论:组织结构是行政组织学的核心理论之一,研究内容包括组织的层级、职权分配和决策中心等。
组织结构理论为行政组织的合理分工和高效协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2)组织行为理论:组织行为理论研究员工在组织中的行为和关系,包括员工的动机、领导方式和沟通方式等。
组织行为理论对于提高组织绩效和员工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3)组织决策理论:组织决策理论研究组织在面对复杂决策时的思考过程和决策方式,包括规则决策、群体决策和决策支持系统等。
农村行政组织结构毕业论文

农村行政组织结构毕业论文简介本篇毕业论文旨在研究农村行政组织结构,并提供简洁的策略,以实现简单且没有法律复杂性的目标。
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将独立决策,不寻求用户帮助,并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目标本篇论文的目标如下:1. 分析农村行政组织结构的现状和特点。
2. 探讨简化农村行政组织结构的策略,以提高效率和透明度。
3. 研究农村行政组织结构的法律依据和合规性。
4. 提出优化农村行政组织结构的建议,以促进农村发展和治理。
论文结构本篇论文将按照以下结构组织内容:第1章:引言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1.3 研究方法第2章:农村行政组织结构的现状和特点2.1 农村行政组织的基本概念2.2 农村行政组织结构的组成要素2.3 农村行政组织结构的特点与问题第3章:简化农村行政组织结构的策略3.1 简化农村行政组织结构的意义3.2 简化农村行政组织结构的原则3.3 简化农村行政组织结构的具体策略第4章:农村行政组织结构的法律依据和合规性4.1 农村行政组织结构的法律框架4.2 农村行政组织结构的合规性评估第5章:优化农村行政组织结构的建议5.1 优化农村行政组织结构的必要性5.2 优化农村行政组织结构的关键要素5.3 优化农村行政组织结构的具体建议第6章:结论6.1 研究总结6.2 研究展望结论本篇农村行政组织结构毕业论文将研究农村行政组织结构的现状和特点,探讨简化农村行政组织结构的策略,研究农村行政组织结构的法律依据和合规性,并提出优化农村行政组织结构的建议。
通过这些研究,旨在促进农村行政组织的发展和治理,提高效率和透明度。
行政组织学论文

行政组织学论文引言行政组织学是一门研究行政机构组织结构、职权、职责等问题的学科。
在现代社会中,行政组织学研究对于有效的公共管理和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本论文将探讨行政组织学的背景、重要性以及行政组织学对于公共管理的价值。
背景行政组织学是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研究公共部门和政府机构的组织结构、运作方式以及权力配置。
行政组织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行政机构、部门、决策流程等。
通过研究行政组织学,可以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实现政府机构的科学运行。
行政组织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在这个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政府机构和公共管理面临了诸多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学者们开始研究行政组织,并提出了许多重要理论和模型。
重要性行政组织学对于公共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研究行政组织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政府机构的运作方式,优化权力配置,提高管理效率。
行政组织学不仅可以帮助政府机构更好地履行职责,还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公众的需求。
此外,行政组织学还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行政组织学,我们可以确定合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合理规划和实施公共政策。
行政组织学可以帮助政府机构既注重政策目标的达成,又注重过程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行政组织学对公共管理的价值行政组织学对公共管理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管理效率行政组织学通过研究行政机构的组织结构和职权划分,可以识别和消除管理中的冗余和重复。
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和职责,提高管理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行政组织学还可以帮助政府机构寻求更优化的管理方式,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 优化公共服务行政组织学研究可以帮助政府机构更好地理解公众需求,并根据需求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公共服务资源,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3. 加强政府合作行政组织学研究可以帮助政府机构更好地协调和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目录摘要---------------------------------------------------------第3页关键词-------------------------------------------------------第3页一、行政组织学主要内容---------------------------------------第3页二、以人为本人性管理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 第4页三、《行政组织学》学习体会--------------------------- 第6页结束语-------------------------------------------------------第7页致谢---------------------------------------------------------第8页参考文献-----------------------------------------------------第9页《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摘要:《行政组织学》主要是对行政组织及理论的内涵和运作进行概括介绍。
他介绍了行政组织的发展历史,并对行政组织的类型,结构和体制等进行讲解。
她还从各个角度探讨行政组织与内外条件的相互依赖关系和行政组织的建立、管理及其发展的一般趋势。
并根据现实情况,讲解我国行政学的发展和行政组织的特点。
我国行政组织的设置于运行,本着精简,统一,较能的原则并具有充分的人民性的特点。
行政组织学是讲解国内外行政组织新理论和行政组织改革新经验的一门学科。
它以马列主义为思想指导,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讲究中国行政组织的背景下进行的;其系统地介绍了行政组织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知识,还介绍了组织的建立,构成,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行政组织学,主要内容,原则应用,学习体会。
行政组织学是行政管理学专业中极其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
本课程共十五章,根据个人理解,将对此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原理进行综述,并将它运用到我的实际工作中。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使我受益匪浅,并谈谈我学习这门学科的体会。
一、行政组织学的主要内容《行政组织学》第一章、第二章在导论和环境与管理章节中,阐明了组织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现代文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掌握科学组织管理的方法,改进和提高组织管理绩效,实现组织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组织理论的发展中,传统和古典的组织理论包括科学管理学派的组织观,行政管理学派的组织观和韦伯的理想型官僚组织理论。
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包括人际关系学派的组织观,激励理论学派的组织理论,动态平衡组织理论和决策过程组织理论。
第三、四章,在行政组织的环境与管理、结构与设计的章节中,重点讲组织关键的分析与管理是现代组织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
现代组织环境的动态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使组织管理的难度增加,风险性增大,因此,如何帮助组织适应和应对更加动荡复杂的组织环境,提升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就成为当代组织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组织结构式实现组织目标的桥梁和工具,行政组织的结构决定和影响着行政组织的效率与行政职能的实现。
行政组织结构的设计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应从政府行政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合理划分和科学设置行政部门与机构,以发挥行政组织的功能与效用。
在第五、第六章节中,就中国行政组织的结构和行政组织的社会心理与管理进行了阐述。
国务院是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在国家机关中的法律地位,在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上,国务院处于从属和被监督的地位,在与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关系上,国务院处于国家行政系统的最高地位。
对行政组织的社会心理与管理研究,要重视对刑侦组织中人的研究,重视对人的潜能的挖掘和运用。
组织管理心理的研究内容,就是指在组织管理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心理现象,激励是一个从组织成员内在心理状态到组织成员外部行为,从组织成员个人的工作绩效到整个组织目标实现程度的非常复杂的过程。
在《行政组织学》后部分主要是关于行政组织中的领导及行政组织的学习、决策、沟通及行政组织冲突、文化、绩效管理。
行政领导要通过提高自己的领导力,提高领导工作的适应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行政组织必须不断克服各种障碍,加强组织学习,夯实组织的基础知识,改进组织绩效,完善组织体系,提高其环境适应性和创新能力。
行政组织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基本任务和目标。
行政组织沟通是实现组织协调的重要手段,组织沟通是一门艺术,它不仅包含那些特定的沟通技术与方法,也蕴涵许多的沟通技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与提高组织沟通的能力。
组织变革与发展是组织管理的永恒主题,是组织维持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效能与生命力的源泉所在。
面对复杂、多变、动荡的组织管理环境,预测、分析和掌握行政组织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向,对于我们从战略管理的高度去建构行政组织、提高行政组织的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以人为本人性管理”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人是组织系统中最主要、最基本的要素,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决定性力量。
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的利益出发,重视人的存在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美国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人是我们最大的资产,要是员工有成就,管理人员就要把劳动力看作是一种核心资源,管理人员承担的就是使人发挥效用的责任。
”拿一个企业为例,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尊重员工的发展,不以控制和约束员工为主要管理手段,而是以鼓励和培训员工的方法来实现员工与企业的统一发展,摒弃将员工视为纯粹的生产资料的观念,树立员工主人翁的思想,使员工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同时为企业创造一种学习的环境,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是员工个人发展的目标以及需求与企业的发展相协调统一。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以人为中心,将人的因素放在核心地位,将调动人的积极性放在主导地位。
开发人的潜力、提高人的素质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败的关键环节。
在企业中,每一步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员工来完成,进行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是验证企业决策正确性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重要保障。
每一位员工都有自身的社会需求,这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话的目标是和谐统一的,因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本质是激励,在合理满足员工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基础上达到企业正常快速发展的理想效果。
所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可以总结为:尊重人、依靠人、服务人与发展人。
组织本身是为发挥人的作用而创造有利条件,提供良好的场所。
组织的活力在于组织成员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所以,组织的设计和管理必须以人为本。
适合人性。
人性管理是企业在已有先进生产技术和规范管理的基础上,经过系统思考,改变心智模型,提高学习能力,实现自我超越、主动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来实现经营管理状态的变化,为用户提供质优、价格适中的产品和服务,打破原有的分工边界,充分利用各方面信息,采用人性的生产技术和动态的组织结构,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创新积极性,注意人性要素,充分开掘人的潜能。
对人平等、尊重,利用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获取企业与个人的双赢。
我是一名省级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收费员,近几年,我在工作中,见证了我们安徽省高速公路收费“微笑服务”为全国树立的一面旗帜的过程,使全国高速公路收费都在学我省的“微笑服务”。
“微笑服务”的内驱动力来自哪里?我认为主要来自我们省高速公路管理处的以人为本,人性管理。
实行人性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的必然要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必须拥有一大批优秀的创造性人才,才能发展经济。
人才是知识经济最重要的资源,只有善于管理人才,才能获得较大的效益。
通过学习行政组织学,使我懂得了组织设计和管理必须讲求以人为本,适合人性。
使我理解了组织设计工作分配要符合组织成员的主动性与兴趣,把实现目标和发挥个人长处结合起来。
管理者要积极创造条件满足组织成员合理和正常和需要。
要积极关心组织成员的进步和成长,使其不断产生新的希望和报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忱。
要加强思想交流,让其产生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团体”意识。
由纪律制裁走向人性激励等原理、方法。
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活学活用这些原理、方法,搞好我的工作。
我们高速管理收费“微笑服务”为全国树立榜样,这与我们处“以人为本,人性管理”是分不开的。
我认为我们管理处在以人为本,人性管理上突出做到了:一、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创设良好的环境,是企业人性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是能体现了企业的整体形象和个人魅力,二是对员工自由和自主的充分尊重。
三是体现平等精神,四是优美清新的环境能增强员工的自豪和舒适感。
在省所有高速管理收费站,不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是最好的,不论是员工的经济收入还是精神疗养也是最好的,不论是员工的工作条件还是居住生活条件也是最好的。
我们到所上班如同在家里一样方便。
二、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增强员工的责任感。
实行人性管理,就是要加强企业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和需求沟通,形成企业内融合的人际关系和整体合力,使员工意识到在企业中的作用和义务、权利、从而增强工作责任感。
总之为实现有效沟通,企业要坚持双向、自愿、平等、诚信等原则,排除影响沟通的各种障碍,注意沟通的技巧和方式。
我们高速公路管理处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为我们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除了规定的学习、开民主会之外,所领导每月都找我们谈心,交流思想、帮助我们反思工作中的不足。
就连婚姻这事我们领导都能经常“干涉”,他们几乎半年为我们处与航空、银行等大型企业开展联谊活动,在他们的“干涉”下,每年都有几名员工成了家,真的很感谢他们!在网上,我们所还开通了领导和员工交流的网页,要求我们每月至少一次对领导有意见或对工作有建议提出来,每次我们提出意见领导都能在网上及时回复。
我们还经常有计划的请进来、走出去交流我们的“微笑服务”,不断改善我们的服务质量。
三、要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增强员工的成就感。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员工的高级需要,主要表现为谋求事业上有较大的发展来实现自我价值。
为此,不少企业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一是放松控制,让有创新潜能的员工自由发挥。
二是容许犯错误、失败,鼓励冒险,以此保护他们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改善、强化激励机制。
通过个性化培训,支持员工学历教育,提供完备的学习支持,鼓励员工进行外部交流方式,形成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的氛围,让所有的职工都能获得持续学习和实践机会,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以求得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