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钧《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其详解(开放经济的短期均衡)【圣才出品】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三章 生产者选择【圣才出品】

(8)边际技术替代率
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
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其英文缩写为 RTS 。用 K 和 L 分别表示资本
投入量的变化量和劳动投入量的变化量,则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公式为:
RTSLK
K L
或 RTSLK
dK dL
4 / 2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会计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工资、利息、租金、原材料和燃
料的开支、固定资本的折旧等。
(13)经济成本
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成本,它不仅包括厂商在生产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会计成本),
而且还包括厂商所获得的正常利润,即厂商使用资金的机会成本。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第三章 生产者选择
1.请解释下列概念 生产函数 长期 短期 边际产量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 等成本线 边 际技术替代率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生产扩张线规模报酬 会计成本 经济成本 经济 利润 正常利润 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边际成本 短期成本 长期成本 答:(1)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是指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各种可行的生产要素组合和可能达到的最大 产量之间的技术联系。 (2)长期 长期是指时间长到可以改变所有的要素投入。在长期内,厂商可以通过调整生产规模 来调整产量,不存在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的区别。 (3)短期 短期是指至少无法改变某些要素投入的那段时间。在短期内,厂商不可能通过调整生 产规模来调整产量,存在着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的区别。 (4)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量;或者是使用最后一个 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量。 (5)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 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 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IS 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即 I S 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关 系的曲线。 LM 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 L M 时,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存在着同 向变动关系的曲线。把 IS 曲线和 LM 曲线放在同一个图上,就可以得出说明两个市场同时 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决定的 IS LM 模型。
4.自然失业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答:自然失业率又称“有保证的失业率”、“正常失业率”、“充分就业失业率”等,是指 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 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是指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率的高 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 自然失业率取决于经济中的结构性和摩擦性因素,如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人口组成、 失业者寻找工作的能力愿望、现有工作的类型、经济结构的变动、新加入劳动者队伍的人数 等。它是衡量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仍然存在的失业水平。经济在长期中将处于自然失业率水 平。 短期内,一旦失业率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通货膨胀就会加速。任何时候都存在着与 实际工资率结构相适应的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是弗里德曼对菲利普斯曲线发展的一种观 点,他将长期的均衡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它可以和任何通货膨胀水平相对应,且不 受其影响。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开放经济的短期均衡)【圣才出品】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第十章开放经济的短期均衡1.在浮动汇率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里,税收上升和货币供给减少分别会对国民收入、汇率和贸易余额有何影响?如果是固定汇率制,情况又会怎样?答:(1)小国:浮动汇率制,假设是税收上升,相当于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导致汇率下降,国民收入没有变化,贸易余额增加。
货币供给减少也相当于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导致汇率上升,国民收入下降,贸易余额减少。
固定汇率制,假设是税收上升,相当于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导致汇率不变,国民收入减少,贸易余额不变。
货币供给减少也相当于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但是对经济调整没有效果。
(2)大国:浮动汇率制,假设是税收上升,相当于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也会导致汇率下降,国民收入没有变化,贸易余额增加。
货币供给减少也相当于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导致国民收入减少,汇率上升,贸易余额下降。
固定汇率制,假设是税收上升,相当于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也会导致汇率不变,国民收入减少,贸易余额不变。
货币供给减少也相当于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但与小国的货币政策情形一样,货币政策无效。
2.运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进行预测,当下列情况之一发生时,国民收入、汇率和贸易余额在浮动汇率下和固定汇率下会怎样变化?(1)消费者减少当前消费而增加储蓄;(2)为保护该国不多的森林资源,该国决定关闭本国的一些造纸厂而进口更多的纸张;(3)自动取款机的普及降低了人们对货币的交易性需求。
答:(1)消费者减少当前消费而增加储蓄,对于浮动汇率制来说,相当于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导致汇率下降,国民收入没有变化,贸易余额增加;对于固定汇率制来说,相当于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导致汇率不变,国民收入减少,贸易余额不变。
(2)对于浮动汇率制来说,相当于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导致汇率下降,国民收入没有变化,贸易余额增加;对于固定汇率制来说,相当于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导致汇率不变,国民收入减少,贸易余额不变。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4版)模拟试题及详解 【圣才出品】

第四部分模拟试题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4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奥肯定理答:奥肯定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奥肯于1962年提出的一种说明经济周期中产出变化与失业变化之间数量关系的理论。
奥肯定律可用公式写为:()y y a u u**-=--式中,y代表现时的实际GDP的增长率,y*代表潜在GDP的增长率,u代表现时的实际失业率,u*代表自然失业率,a代表由现时的实际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的变动而引起的实际产出增长率对潜在产出增长率的变化系数。
该式的含义为:当实际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上升时,实际产出增长率相对于潜在产出增长率下降,这时为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当实际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下降时,实际产出增长率相对于潜在产出增长率上升,这时为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
奥肯定律说明产出变动与失业变动之间存在着反向替代关系。
奥肯定律提供了一种在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进行选择的“菜单”。
它对于政府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时把握潜在产出水平和实际产出水平以及把握实际失业率,具有重要意义。
2.IS LM-模型答:IS LM-模型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和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在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基础上概括出的一个经济分析模式,即“希克斯—汉森模型”,也称“希克斯—汉森综合”或“希克斯—汉森图形”。
-模型是宏观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IS LM系的理论结构。
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取决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
可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
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即I S=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圣才出品】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1.为什么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被动性政策反而有助于经济的稳定?答:被动性政策有助于经济稳定的原因在于:(1)政策效果滞后。
政府在试图稳定宏观经济运行时,其采取行动的时机以及这些政策行动的最终生效,往往会滞后于实际经济的运行,因而常常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2)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
由于时滞的存在,宏观经济政策要到实施后很久才会起效,这就要求政策制定者能精确地预测将来的经济情况。
但是,经济的发展趋势往往是难以预计的。
(3)卢卡斯批判。
卢卡斯认为,人们的预期会对经济政策的变动作出反应,并对经济政策形成反作用,从而抵消经济政策的效果。
2.卢卡斯批判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对宏观经济政策之争产生了什么影响?答:从凯恩斯学派看来,总供给曲线是僵化的,没有生命力;而在卢卡斯眼中,总供给曲线是可变的,富有生命力的,它会对政府的宏观政策做出反应,政策制定者要了解和重视这种反应。
这就是“卢卡斯批判”的重点所在。
凭借对凯恩斯主义稳定性经济政策的批判,卢卡斯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3.什么是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你能举出中国经济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这一点吗?答:政策制定者在特定时点上做出的相机抉择尽管在当时可能是理性选择,但从长期来看却不能取得良好的政策效果,这就是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
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过程实质上是政府与公众的博弈过程,政府开始时宣布一个规则,公众根据这一规则形成自己的预期;但一旦公众预期形成,政府就可能在这一预期下重新决策,从而违背自己开始时宣布的规则。
举例:中国在2009年大规模的信贷投放对经济率先走出金融危机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此引发了未来发生通货膨胀的隐患,而收缩信贷却又担心经济是否会二次探底。
上述货币政策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货币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问题。
4.为什么经济学家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应该是管理预期而不是调控经济?答:如果政策制定者采取的政策是时间不一致的,尽管有可能减少短期的社会损失,但由于政策制定者没有兑现承诺,从长期来看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学习辅导书-第六章至第八章【圣才出品】

第6章开放经济6.1复习笔记考点一:贸易与资本流动★★1.开放条件下的总支出用X表示本国的出口;用C f表示私人消费中用于购买外国产品和服务的支出;用I f表示私人投资中用于购买外国产品和服务的支出;用G f表示政府部门用于购买外国产品和服务的支出,那么开放经济中,一国的总支出Y表示为:Y=C+I+G+X-(C f+I f+G f)将一国净出口表示为NX,NX=X-(C f+I f+G f),则上式改写为:Y=C+I+G+NX此即为开放经济的国民收入恒等式。
等式左边是一国的总产出,右边是本国加上外国对一国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
2.对外净投资与净出口一国的对外净投资总是等于净出口,推导过程如下:将Y=C+I+G+NX改写成:Y-C-G=I+NX。
等式左边即为国民储蓄。
用S表示储蓄:S=I+NX在上式两边同时减去I:S-I=NX上式反映了用于资本积累的资金在国际间的流动与产品和服务在国际间的流动之间的关系。
等式左边是本国对外净投资(NFI),是国民储蓄超出国内私人部门投资的部分。
对外净投资等于本国出借给外国的资金数量减去外国出借给本国的资金数量。
等式右边的净出口也被称作贸易余额,等于本国出口总额减去进口总额后的余额。
考点二:小国开放经济模型★★★1.基本模型小国是国际市场上既定利率水平的接受者。
用r表示这个小国的利率水平,用r*代表世界市场上的均衡利率,那么:r=r*。
(1)模型假设①假定产出Y为一个固定值,由投入要素的数量和生产函数所反映的技术关系决定。
在长期中,投入要素的数量是固定的,有:Y=_Y=F(_K,_L)。
②假定私人消费与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正相关,其间的函数关系用C表示。
于是消费的函数表示为:C=C(Y-T)。
其中T表示税收,Y-T表示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
③私人部门的意愿投资与实际利率成反比,公式表示:I=I(r)。
(2)模型内容在开放经济中,国民收入账户体系中存在如下的恒等式:NX=Y-C-G-I由于储蓄等于私人储蓄加上公共储蓄,即S=Y-C-G,因此:NX=S-I将上面的三个假设代入式NX=Y-C-G-I,同时令实际利率等于世界资金市场均衡利率,并令产出Y为固定值_Y,则有:NX=[_Y-C(_Y-T)-G]-I(r*)可得:NX=_S-I(r*)这样就可得到如图6-1所示的储蓄和投资图。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 第十五章~第十六章【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公共产品1.假如一个社会由两个人A 和B 组成。
A 对蚊子防治的需求为100A q P =-,B 对蚊子防治的需求为200B q P =-。
(1)如果蚊子防治是一种纯粹公共产品,在每一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为120元时社会最优水平是多少?(2)如果蚊子防治由私人厂商来进行,那么会有多少单位产出?(3)如果由政府来实现蚊子防治的最优水平,成本为多大?A 和B 各应为这种公共产品的消费缴纳多少税收?解:(1)由于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是由个人曲线垂直相加得,根据已知条件,则有:()()()100200300A B A B A B P P P q q q q =+=-+-=-+由于MC MR P ==,则有:300120180A B q q +=-=。
得到均衡时最优产出为90A B q q ==,社会总产出为180。
(2)如果是私人厂商生产,社会边际收益曲线是由个人边际曲线的水平相加总而得。
则根据条件有:3002A B q q q P =+=-。
由于MC MR P ==,则有利润为:()3002P P π=-。
收益最大化条件:d 30040d P Pπ=-=。
得到产出75P =,那么总产出为()()2007510075150-+-=。
(3)根据题意有:(100)(200)3002A B P P P q q q =+=-+-=-。
收益为:()3002q q π=-由均衡条件:d 30040d q qπ=-=。
得到75q =,那么A 和B 各缴税为25A P =,125B P =。
2.下式给出了一个经济社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该社会只生产一种公共产品(P )和一种私人产品(G ),221005000G P +=。
该经济社会由100个相同的个人组成,个人的效用函数为()1/2i i U G P =,其中/100i G G =,为个人消费的私人产品份额。
(1)如果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两种产品的产出水平各为多少?每个人的效用为多少?(2)两种产品的最优产出水平为多少?个人的效用为多少?解:(1)市场达到竞争性均衡时,每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同,即,,i P G P G MRSRPT =,1i = ,2,,100,从而得到:100i G P P G =因为每个人的效用函数都相同,所以利用对称性可知,达到竞争性均衡时,每个人消费的私人品的数量相同,即12100100G G G G ==== ,从而得到:100100G P P G=再联合生产可能性边界方程221005000G P +=,解得0.704P =,70.4G =,从而0.704i G =,此时每个的效用为0.704i u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开放经济的短期均衡
1.在浮动汇率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里,税收上升和货币供给减少分别会对国民收入、汇率和贸易余额有何影响?如果是固定汇率制,情况又会怎样?
答:(1)小国:
①浮动汇率制。
假设是税收上升,相当于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导致汇率下降,国民收入没有变化,贸易余额增加。
货币供给减少也相当于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导致汇率上升,国民收入下降,贸易余额减少。
②固定汇率制。
假设是税收上升,相当于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导致汇率不变,国民收入减少,贸易余额不变。
货币供给减少也相当于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但是对经济调整没有效果。
(2)大国:
①浮动汇率制。
假设是税收上升,相当于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也会导致汇率下降,国民收入没有变化,贸易余额增加。
货币供给减少也相当于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导致国民收入减少,汇率上升,贸易余额下降。
②固定汇率制。
假设是税收上升,相当于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也会导致汇率不变,国民收入减少,贸易余额不变。
货币供给减少也相当于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但与小国的货币政策情形一样,货币政策无效。
2.运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进行预测,当下列情况之一发生时,国民收入、汇率和贸易余额在浮动汇率下和固定汇率下会怎样变化?
(1)消费者减少当前消费而增加储蓄。
(2)为保护该国不多的森林资源,该国决定关闭本国的一些造纸厂而进口更多的纸张。
(3)自动取款机的普及降低了人们对货币的交易性需求。
答:(1)消费者减少当前消费而增加储蓄:
①浮动汇率制下,汇率下降,国民收入没有变化,贸易余额增加。
因为资本的流动,消费者减少消费增加储蓄,并不使本国利率下降,而是导致本国货币汇率下降,贸易余额会向顺差方向发展,即净出口增加;因净出口增加与国内减少的消费相抵消,所以国民收入不变。
②固定汇率制下,汇率不变,国民收入减少,贸易余额不变。
因为消费者减少当前消费增加储蓄时,资本外流,本国货币汇率有下降的压力,货币当局通过外汇市场上的公开市场操作维护固定汇率不变,但其外汇储蓄下降,国内基础货币供应量也相应下降,国民收入因此也下降,汇率和净出口保持不变。
(2)关闭本国的一些造纸厂而进口更多的纸张:
①浮动汇率制下,汇率下降,国民收入没有变化,贸易余额不变。
因为关闭本国造纸企业而进口更多的纸张,使本国贸易余额向逆差方向发展,即净出口下降,本国货币汇率会下降,本国货币汇率的下降反过来使其他商品的进口减少,净出口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所以,这一政策不会使国民收入和贸易余额变化,只是导致本国货币汇率的下降。
②固定汇率制下,汇率不变,国民收入减少,贸易余额减少。
因为关闭本国造纸企业而进口更多的纸张,使本国贸易余额向逆差方向发展,即净出口下降,本国货币汇率有下降的压力,中央银行为维护固定汇率则减持外汇储备,国内货币供给量也相应下降,使国民收入下降。
(3)自动取款机的普及降低了人们对货币的交易性需求:
①浮动汇率制下,汇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贸易余额增加。
因为交易性货币需求降低
使得货币市场的货币供给超过了货币需求,货币资本外流,使本国货币汇率下降,净出口和
国民收入都会相应增加。
②固定汇率制下,对经济调整没有效果。
因为交易性货币需求降低使得货币市场的货币供给超过了货币需求,货币资本外流,使本国货币汇率有下降压力,中央银行为维护固定汇率制使外汇储备下降,国内货币供给量也相应下降,货币市场恢复均衡,国民收入不变,贸易余额也保持不变。
3.为了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保持总收入不变,在浮动汇率制下,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应该选择怎样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组合?
答:应选择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1)由于本国货币贬值有助于提高本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在浮动汇率制下,依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选择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使本币汇率下降,本国出口商品的国际价格下降,国际价格竞争力提高,从而净出口增加。
(2)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导致本币汇率下降、净出口增加的同时,也会导致国内的国民收入水平上升。
过快的国民收入上升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为保持国民收入水平的稳定。
在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同时,可配合以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使国内的需求水平下降,可以抵消出口竞争力提高而增大的外来需求,使总收入保持不变。
4.设想经济中的货币需求取决于可支配收入(Y -T )而不是总收入Y ,于是货币市场均衡方程为:
(),M L r Y T P
=-
试分析在浮动汇率下,减税对一个小国开放经济中的汇率和收入有何影响?在固定汇率
下情况又如何? 答:(1)在浮动汇率制下,在小国开放经济中,减税相当于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曲线右移;同时,减税增加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税收减少的同时又会使得维持货币市场均衡的产出水平下降,这意味着曲线的左移,导致本国货币汇率的上升,本国净出口的下降,不仅抵消了财政扩张所创造的需求,还要求收入进一步减少,因此,收入会减少。
(2)在固定汇率制下,在小国开放经济中,减税相当于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曲线右移,引起总需求扩张;同时,减税增加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税收减少的同时又会使得维持货币市场均衡的产出水平下降,这意味着曲线的左移,汇率更高,但是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将会在外汇市场上抛出本币,购入外币,从而使货币供给增加,曲线右移,一直到汇率与原始状态一致为止,从而使收入增加。
5.假如你是一个大国开放经济的中央银行行长,你的目标是保持收入的稳定。
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你该采取怎样的政策?你的政策会对货币供给、利率、汇率和贸易余额产生怎样的影响?
(1)财政部决定提高税率以弥补财政赤字。
(2)商务部决定限制进口日本彩电。
答:(1)提高税率相当于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①在固定汇率制下,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使曲线左移,净出口下降,名义汇率下降,从而使货币供给减少,曲线左移,使得产出上升,利率上升。
为了保持收入稳定,此时应该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刺激需求,从而抵消税收提高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使社会货币供给量增大,在货币需求不变的情况
IS LM IS LM LM IS LM
下,利率水平下降,资本大量外流,本国货币汇率也会下降,即贬值,净出口增加。
但由于本国是一个开放经济大国,本国资本大量外流会使世界利率水平下降,这样,又会反过来减缓本国的资本流出,所以,本国货币汇率的下降幅度和净出口的增加量都会较小国开放经济要小些。
②在浮动汇率制下,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使曲线左移,国际收支逆差使本国名义汇率下降,净出口增加,右移,逐步回到原来的位置,产出和利率无变化。
(2)限制进口相当于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
①在固定汇率制下,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曲线右移,净出口上升,名义汇率上升,从而使货币供给增加,曲线右移,产出下降,利率下降。
为了保持收入稳定,此时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无效。
②在浮动汇率制下,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曲线右移,国际收支顺差使本国名义汇率上升,净出口下降,左移,逐步回到原来的位置,产出和利率无变化。
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无效。
6.构造一个中国经济利率差异的小国开放经济模型。
在人民币存在升值的预期下,讨论这个模型的汇率和产出的变化。
答: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考虑风险因素,可以将国际间的利率差异用下式表达:
其中,是本国利率,是世界资金市场利率,是风险贴水系数。
的值取决于世
界市场上的投资风险和汇率风险。
如果世界市场上的风险较大,则为负,本国利率小于世界市场上的利率。
如果本国市场上的风险较大,则为正,本国市场上的利率大于世界市场利率。
由于与本国市场风险的变化方向一致,因此,可以被看作是代表本国市场风险的量。
IS IS IS LM IS IS r r θ
*=+r *r θθθθθ
将上式代入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描述产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的方程中,可以得到以下带有风险系数的和方程:
方程为
方程为
给定该国的风险水平、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贸易政策,可以计算出使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产出水平和名义汇率。
在人民币存在升值的预期下,汇率风险会降低,风险贴水将下降,本国利率将下降。
利率的下降将使投资增加,于是使产品市场均衡的产出增加,利率下降同时又会使得维持货币市场均衡的产出水平下降,这意味着曲线的左移。
这样,本国风险的下降,将会导致产出的减少(由降到)和名义汇率的上升(由升至)。
这是因为,尽管利率下降使投资增加,但名义汇率大幅度上升使出口大大减少。
图10-1 风险增加
IS LM IS ()()()*Y C Y T G I r NX e θ=-++
++LM ()*,M L r Y P
θ=+Y LM 2Y 1Y
2e 1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