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产业现状暨技术路线图
柑橘产业现状暨技术路线图

柑橘产业现状暨技术路线图一、发展现状与前景(一)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栽培总面积1.2 亿亩,年总产1.16 亿吨,约占世界水果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生产柑橘的国家和地区多达140 余个,最主要的有中国、巴西、美国、墨西哥、印度、西班牙、伊朗、意大利、尼日利亚和土耳其等国家。
中国柑橘面积、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柑橘是我国南方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
2014 年全国柑橘栽培面积3782.03 万亩,总产量3492.66 万吨。
在国内果树产业中总面积居第一位、总产仅次于苹果居第二位。
近年国家实施柑橘优势区域发展规划,我国柑橘生产已逐渐向湖南、江西、广东、四川、湖北、广西、福建、浙江、重庆等9 省(市、区)优势产业带集中。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目前该优势区域柑橘面积已占全国的94.67%,产量占全国的94.96%。
柑橘品种结构方面,全球甜橙总量比例占53% ,宽皮柑橘占21%(2013 年),早中晚熟及鲜食加工配套。
中国品种结构以宽皮橘为主占65%,甜橙占20%,柚类约占10% ,柠檬及金柑等5%。
中国优质甜橙和柠檬比例偏小,加之柑橘早熟品种约占10%(主要为蜜橘),晚熟品种不足5% ,中熟品种比例过大,上市期集中,加上品种结构问题,导致国内柑橘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过剩和价低等现象时有发生,而国际柑橘鲜果针对我国缺口缺陷,进口则稳步上升。
国内柑橘产后商品化处理水平近年大幅提高,尤其江西赣南,新建现代化分级包装线达100 余条。
在赣州寻乌县,杨氏果业公司建立了亚洲最大的果实分级包装厂,处理效率非常高,可以按24个指标分级,每小时完成120 吨果品分级,自动化程度很高,许多工序由机器人完成。
世界柑橘总量的40%用于加工,中国加工仅占5%左右。
全球橙汁原汁年产量约1300至1600万吨。
巴西和美国是世界橙汁生产和贸易大国,两国柑橘汁年均出口量占世界的87%,对国际市场的影响举足重轻。
中国橙汁生产发展滞后,目前国内年产浓缩橙汁3万多吨(约相当于20 万吨原汁)。
柑橘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世界水果发展趋势
生产格局不断变化
--生产区域发生变化 --出口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进口以发达国家为主
生产格局不断变化
--全世界75%的水果由发展中国家生产。柑 橘、香蕉、鲜食葡萄、苹果、梨第一生产大国都 是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比重由35%下降到25%。 --世界浓缩柑橘汁80%由巴西生产;浓缩苹果 汁,橘瓣罐头50%以上由中国生产。
疡病在佛罗里达州的出现与传播
溃疡病
杂色花叶病CVC
主要病虫害
麻疯病
突然死亡病
柑橘蛀心虫
黑斑病
柑橘溃疡病
溃疡病防治
突然死亡病
二、我国果树产业情况
• 我国果树栽培面积达到1.5亿亩,产量达 到9599.2万吨 (2006年),分别是1980年 的5.6倍和14.1倍。
• 果树年产值达2500亿元,出口果品470多 万吨,出口额37多亿美元(2007)。
–第二的果树:柑橘、芒果 –第三的果树:菠萝、香蕉 –第四的果树:葡萄
果树产业的情况
果品种类多样化,市场日益丰富
苹果、柑橘、梨三大果品的面积和产量份额由 1996年的2/3 下降到2006年的58.32%和47.8%
桃作为第四大果品,面积和产量分别占6.7%、8.6 %,其后是香蕉和葡萄;
荔枝、芒果和番木瓜等发展较快,荔枝面积居全 国第5位 ;
一、世界水果发展趋势
全球水果市场一体化
---EUREP—GAP是针对果品生产者制订的基础性标准,只有达到 此标准,果品才有资格进入超市。 ---BRC标准是针对果品贮藏包装企业制订的标准,主要包含果品 贮藏、果实包装标准,对包装箱的硬度、水分、透气性、异物等作 了详尽规定。 ---QC标准也称作质量控制系统,包括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如 大小、颜色、内涵物的控制,也包括贮藏、分级过程的质量控制。 其他国家大都制定了类似的质量控制体系。
我国柑橘生产现状及未来发展预测

我国柑橘生产现状及未来发展预测作者:沈兆敏来源:《果农之友》 2019年第2期1 全国及省市区柑橘生产现状1.1 全国柑橘生产现状2017 年与2016 年相比,全国的柑橘面积、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面积达258.72 万公顷,产量3816.78万吨。
2017 年较2016 年柑橘面积增长1.03 %,产量增长6.27%。
全国生产柑橘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以下简称省市区),面积增加的有广西、四川、湖北、重庆、贵州、云南6 省市区;面积减少的有湖南、江西、广东、福建、浙江、海南和上海7 省市,其他的省市区柑橘面积保持稳定或未统计。
产量增加的有湖南、广西、江西、广东、四川、重庆、福建、浙江、贵州、云南、陕西、海南12 省市区;产量减少的有湖北、上海2 省市,其他的省市区持平或未统计。
湖南、广西和江西柑橘面积居省市区的前3 位;广西、湖南和湖北柑橘产量居省市区的前3 位。
1.2 省市区柑橘生产现状2017 年2016 年各省市区柑橘面积及增减见表1,2017 年、2016 年各省市区柑橘产量及增减见表2。
2 全国及省市区柑橘发展预测2.1 全国柑橘发展预测根据全国柑橘生产历年发展及现状,国内外市场对各类柑橘的需求、国内柑橘相对供大于求,全国种植柑橘的效益有所下降的情况和全国经济从快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等主要因素进行预测。
我国柑橘生产的面积、产量,自2001 年以来一直呈增长态势。
2000 年因1999 年的柑橘冻害,柑橘面积和产量分别由1999 年的128.28 万公顷和1078.7 万吨减少至127.18 万公顷和878.3 万吨。
从2001 年至2017年的17 年间柑橘面积、产量连续增加,分别由132.37 万公顷、1 160.70 万吨增加至258.72 万公顷、3 816.78 万吨,17 年间全国柑橘面积和产量分别增加153.35 万公顷和2656.08 万吨,每年平均分别增加9.02 万公顷和156.24 万吨。
全国及四川省柑橘生产现状及未来发展预测

全国及四川省柑橘生产现状及未来发展预测近年来,我国柑橘种植业持续升温,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柑橘产业作为水果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改善。
1 全国柑橘生产现状经数据统计,柑橘种植面积已经超过苹果种植面积,成为全国种植面积第一的水果产业;柑橘产量约占水果产量的15%,人均柑橘占有量约30.5 kg。
从2005-2017年,全国柑橘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柑橘种植面积从2005年的1 717.01千hm 2 ,增加到2017年2 587.20千hm 2 ;柑橘产量从2005年1 591.91万t 增加到2017年3 816.78万t。
2017年较2005年面积增长50.68%,产量增长142.58%,仅在2015年面积较2014 年减少了0.33%,但产量依然增加了4.79%。
2005-2017年,全国柑橘面积及增减见表1,柑橘产量及增减见表2。
表1 2005-2017年全国柑橘面积及增减注:2005-2017年面积来自国家统计局表2 2005-2017年全国柑橘产量及增减注:2005-2017年产量来自国家统计局表3 2005-2017年四川柑橘面积及增减注:2005-2016年面积来自国家统计局,2017面积来自报道的相关资料。
表4 2005-2017年四川柑橘产量及增减注:2005-2017年产量来自四川统计局2 四川省柑橘种植现状2.1 四川省柑橘生产整体现状2005-2017年,四川省全省的柑橘种植面积、产量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面积和产量分别由2005年的 206.93 千 hm 2 增加到 2017 年 402.6 千 hm 2 ,由213.74万t增加到415.68万t,成为中国柑橘种植面积第二大的区域,仅次于广西。
从表3 可明显看出,自2015 年起四川柑橘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大幅增长,平均每年扩种面积超过33.33千hm 2 ,增幅达14%左右,并且这种增长趋势保持到了2017年。
2024年柑橘类种植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柑橘类种植市场发展现状概述柑橘类水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果之一,在许多国家都有广泛的种植。
柑橘类水果种植市场在过去几十年中有着显著的增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分析柑橘类种植市场的发展现状,并探讨未来趋势。
市场规模柑橘类水果在全球的市场规模非常庞大。
据统计,全球柑橘类水果的产量在近几年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趋势。
柑橘类水果主要种植于亚洲、南美洲和北美洲等地,其中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柑橘类水果生产国家。
全球各地消费者对于柑橘类水果的需求仍然很高,市场潜力巨大。
市场驱动因素柑橘类水果的种植市场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驱动。
首先,柑橘类水果的营养价值和口感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因此市场需求一直保持着较高水平。
其次,柑橘类水果的种植技术不断创新,提高了产量和品质,这也促进了市场的发展。
此外,农业政策的支持和市场推广活动的实施也为柑橘类种植市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行业挑战柑橘类种植市场虽然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柑橘类水果价格波动较大,可能会对种植者的收益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柑橘类水果的种植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天气灾害等因素可能导致产量减少。
此外,传染病和害虫的风险也是种植者需要关注的问题。
市场发展趋势柑橘类种植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重视,柑橘类水果的市场需求将继续增长。
其次,种植技术的不断创新将提高柑橘类水果的品质和产量。
此外,有机柑橘类水果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这将给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市场前景展望综合以上分析,柑橘类种植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市场需求的增长和技术进步将推动市场的发展。
种植者应该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并不断创新和提高种植技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以上就是2024年柑橘类种植市场发展现状的简要分析和展望。
希望本文对于了解柑橘类种植市场的读者有所帮助。
我国柑橘产业发展趋势

我国柑橘产业发展趋势一、产业概述柑橘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和丰富的品种资源。
目前,我国柑橘种植面积超过2000万亩,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约占全球柑橘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柑橘产业在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出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产业现状(一)柑橘种植结构调整目前,我国柑橘种植结构正在发生调整,传统品种逐渐减少,高品质、高附加值品种得到推广。
例如,橙子、蜜柚、脐橙等高品质品种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而柚子、小柑橘等低品质品种的种植面积逐渐减少。
这种调整有助于提高柑橘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二)种植技术创新柑橘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科技创新。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进步,种植者广泛应用农业信息化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提高柑橘的品质和产量。
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适应性强的新品种得到了推广,从而提高了整个产业的效益。
(三)农业龙头企业崛起随着柑橘产业规模的扩大,一批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企业崛起。
这些企业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引进先进的种植、加工、销售等技术,提高了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同时,利用品牌效应和广告宣传,推动了柑橘产品的销售和品牌知名度。
三、产业发展趋势(一)品质导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柑橘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柑橘产业将更加注重品质导向,以提供优质、绿色、健康的柑橘产品为目标。
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合理的施肥方法、无公害的农药使用等手段,提高柑橘的口感和风味,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二)多元化发展柑橘产业将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未来,除了传统的新鲜水果市场,柑橘产品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包括柑橘加工、果汁、罐头、果脯等深加工产品,以及柑橘园观光、农家乐等农业旅游产业。
多元化的发展将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三)精准扶贫柑橘是我国贫困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在精准扶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未来,国家将加大对贫困地区柑橘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提供技术支持、改进品种、建设冷链物流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提高柑橘产业的产值和农民收入,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柑橘的新思路栽培精品PPT课件

策划多样化的品牌推广活动,如展会、品鉴会、文化节等,提升品 牌影响力。
线上线下营销渠道拓展
线上营销渠道
利用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线上渠道,开展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 等活动,扩大品牌曝光度。
线下营销渠道
拓展超市、水果店等线下销售渠道,与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 作关系,提高产品销售量。
线上线下融合
将柑橘果皮加工成蜜饯或果脯,提高附加值 和资源利用率。
柑橘果汁饮料
开发不同口味和功能的柑橘果汁饮料,满足 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功能性食品
研究柑橘中生物活性成分,开发具有保健功 能的功能性食品。
06 市场营销策略与 品牌建设
市场调研和定位分析
确定目标市场
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购买习惯和偏好,明确目标市 场定位。
节水灌溉
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精准施肥
根据柑橘生长需求和土壤状况,制 定精准施肥方案,实化 控制系统,实现水肥精准配比和自 动化管理。
病虫害防治新技术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等生物 资源,控制病虫害的发
生和危害。
物理防治
根据柑橘的生长习性和栽培目标, 制定合理的整形修剪方案。
常用修剪方法
短截、疏剪、缩剪等,以及不同 修剪方法的应用场景和效果。
案例分析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整形修剪对 柑橘树形、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科学施肥方法及注意事项
施肥原则
01
根据柑橘的需肥规律和土壤肥力状况,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常用肥料种类
02
有机肥、无机肥、生物肥等,以及各种肥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脐橙
果大、色艳、肉质脆嫩、风味 浓郁,耐贮藏运输。
2024版柑橘的新思路栽培

植物源农药等,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有机肥料
02
增施有机肥料,如腐熟动物粪便、植物残渣等,提高土壤肥力
和改求,制定合理的施肥配方,避
免过量施肥造成环境污染。
05
修剪整形与花果管理技术要点
修剪整形原则和方法介绍
修剪整形原则
根据柑橘的生长习性和树体结构,修剪整形应遵循“因树修剪,随枝作形,轻重结 合,平衡树势”的原则。
中国柑橘种植面积和产量 均居世界前列,主要分布 在浙江、福建、广东、四 川等省份。
品种结构
中国柑橘品种以宽皮柑橘 为主,甜橙、柚类、柠檬 等品种也有较大面积种植。
产业链发展
中国柑橘产业已形成完整 的产业链,包括苗木繁育、 果园建设、果品加工、市 场营销等环节。
发展趋势与挑战
发展趋势
随着消费者对水果品质和口感的要求不断提高,优质、特色、品牌化将成为柑橘产业的发展趋势。同时,随着科 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机械化等新技术将在柑橘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施肥方案
根据柑橘生长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制 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注重有机肥与 化肥的结合使用,以满足柑橘生长所需 的各种营养元素。
排水和灌溉系统优化措施
排水系统
设计合理的排水沟或地下排水管道,确保果园在雨季能够及时排水,防止积水 对柑橘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灌溉系统
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根据柑橘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调整灌溉量, 保证水分供应充足且合理。同时,优化灌溉系统布局,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柑橘的新思路栽培
目录
• 柑橘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 新思路栽培理念及技术特点 • 品种选择与土壤管理策略 • 病虫害防治及生态环保措施 • 修剪整形与花果管理技术要点 • 采收、贮藏与加工利用方案 • 总结:推广新思路,助力柑橘产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柑橘产业现状暨技术路线图一、发展现状与前景(一)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栽培总面积1.2亿亩,年总产1.16亿吨,约占世界水果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生产柑橘的国家和地区多达140余个,最主要的有中国、巴西、美国、墨西哥、印度、西班牙、伊朗、意大利、尼日利亚和土耳其等国家。
中国柑橘面积、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柑橘是我国南方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
2014年全国柑橘栽培面积3782.03万亩,总产量3492.66万吨。
在国内果树产业中总面积居第一位、总产仅次于苹果居第二位。
近年国家实施柑橘优势区域发展规划,我国柑橘生产已逐渐向湖南、江西、广东、四川、湖北、广西、福建、浙江、重庆等9省(市、区)优势产业带集中。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目前该优势区域柑橘面积已占全国的94.67%,产量占全国的94.96%。
柑橘品种结构方面,全球甜橙总量比例占53%,宽皮柑橘占21%(2013年),早中晚熟及鲜食加工配套。
中国品种结构以宽皮橘为主占65%,甜橙占20%,柚类约占10%,柠檬及金柑等5%。
中国优质甜橙和柠檬比例偏小,加之柑橘早熟品种约占10%(主要为蜜橘),晚熟品种不足5%,中熟品种比例过大,上市期集中,加上品种结构问题,导致国内柑橘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过剩和价低等现象时有发生,而国际柑橘鲜果针对我国缺口缺陷,进口则稳步上升。
国内柑橘产后商品化处理水平近年大幅提高,尤其江西赣南,新建现代化分级包装线达100余条。
在赣州寻乌县,杨氏果业公司建立了亚洲最大的果实分级包装厂,处理效率非常高,可以按24个指标分级,每小时完成120吨果品分级,自动化程度很高,许多工序由机器人完成。
世界柑橘总量的40%用于加工,中国加工仅占5%左右。
全球橙汁原汁年产量约1300至1600万吨。
巴西和美国是世界橙汁生产和贸易大国,两国柑橘汁年均出口量占世界的87%,对国际市场的影响举足重轻。
中国橙汁生产发展滞后,目前国内年产浓缩橙汁3万多吨(约相当于20万吨原汁)。
(二)国内外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分析柑橘作为世界第一大宗水果种植、加工、贸易、消费的地位没有改变,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推出和升级。
但近10年国际柑橘产业和中国柑橘产业已经并正在发生巨变。
一是毁灭性病害柑橘黄龙病肆虐,对美国、巴西等柑橘大国带来沉重打击,我国南方和东部产区也受到黄龙病、溃疡病重创,原有产区格局和供求关系受到严重影响。
二是在全球一体化的竞争中,柑橘产业已逐步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总体产量稳中有升,比例大幅增加。
部分主产国柑橘产业也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我国也正在由东部沿海一带向中西部转移。
国内外柑橘产业的变化也为我省发展、转型、调整和提升带来新的机遇。
全球柑橘市场消费保持稳中有增。
2014年全球柑橘出口总量为1561万吨,出口总金额128亿美元。
主要出口国家是西班牙、南非、土耳其、埃及、中国和美国,这六个国家的出口量占全球65.31%。
2014年全球柑橘进口总量为1316万吨,进口总金额132亿美元。
主要进口国家是俄罗斯联邦、德国、法国、荷兰、英国、美国和加拿大,这七个国家的进口量占全球51.07%。
中国柑橘以鲜食为主,是世界上最大的鲜食柑橘消费国之一,生产的柑橘主要供国内鲜食,出口量较少。
2014年中国出口柑橘鲜果97.99万吨(其中宽皮柑橘74.9万吨),仅占世界出口总量的6.28%,出口金额11.7亿美元。
进口柑橘鲜果16.18万吨,其中甜橙9.03万吨、宽皮柑橘1.73万吨、柠檬2.98万吨,近年柠檬进口量增加明显。
国内柑橘消费特点变化,深刻影响、预示和决定市场前景。
一是在温饱基础上柑橘消费量不断增加,逐步成为人们日常消费必需品。
二是橙汁消费出现快速增长态势,国内产能严重不足,95%的冷冻浓缩橙汁依赖进口。
三是从传统品种消费转向青睐特色品种、高品质品种、剥皮方便的品种(后者如部分宽皮橘类和杂交柑橘类)。
四是从鲜果+贮藏保鲜果的持续消费转向全程消费鲜果(早、中、晚熟鲜果+留树保鲜采收的鲜果)。
五是从营养型、享受型消费转向保健型和辅助治疗型消费(功能成分含量丰富的品种如血橙、柠檬成为新的大众消费和生产发展热点)。
二、四川发展基础(一)产业基础分析四川是柑橘大省,省政府将柑橘列为优势产业和十大特色效益农业之一。
四川长江上中游柑橘带属于国家柑橘优势区。
2015年四川省柑橘种植面积412万亩,产量374万吨,产值150余亿元,居全国第四位。
四川柑橘产业代表性产品是晚熟杂交柑橘、晚熟甜橙(血橙)和柠檬,在国内最具优势,晚熟柑橘面积产量和中熟柑橘留树保鲜晚季上市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四川晚熟杂交柑橘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国88%,晚熟无核血橙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国90%,柠檬面积产量占全国85%,年加工浓缩橙汁总量占全国60%以上,柠檬加工企业和系列加工产品数量高居全国第一位。
四川晚熟柑橘在全国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
全省果树产值仅次于粮食、蔬菜和油料,在各类果树中柑橘种植区域最广、面积最大、涉农人口最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四川农业的重要产业项目。
四川柑橘产业链上主要种植企业有杨氏果业(阆中)公司;四川可士可果业公司、海升果业发展(四川)公司、四川本味农业有限公司、四川华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加工企业主要有四川佳美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属下2个加工厂,分别位于内江市东兴区和南充市蓬安县,主要生产橙汁;安岳安德利柠檬产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安岳县,主要生产柠檬果胶、柠檬精油和浓缩汁等;成都圆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成都市蒲江县,主要提取柑橘果实生物黄酮/多酚系列等高附加值生物功能成分产品,包括飞燕草素、圣草次苷、柑橘川陈皮素等,出口欧洲。
目前四川柑橘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1)现代良繁体系不健全,危险性病虫害威胁堪忧我省柑橘良繁体系和引种监管机制尚不健全,乱调乱运苗木和接穗品种时有发生,黄龙病、溃疡病等检疫性病害侵入的威胁日趋严重,目前黄龙病、溃疡病等已对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巴西和我国的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省柑橘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失。
另外,省内近年新发现的黄脉病(病毒病),在安岳等产区迅速蔓延传播,已导致数万亩柠檬果园濒于衰毁,对柑橘产业带来严重威胁。
此外柑橘衰退病、裂皮病、碎叶病和温州蜜柑萎缩病等,可通过嫁接等方式传播,导致柑橘植株早衰、低产或无产、品质低下。
食蝇类虫害卷土重来,木虱等传毒虫媒随疫区苗穗入川。
国际上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无病毒苗木, 而我国目前柑橘无病毒良种苗木生产能力只能满足生产需要的5%。
落后的育苗方法和繁育体系,严重制约我国我省柑橘产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削弱柑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主导品种和区域特色品种推广应用不足,品种结构和熟期结构调整不力我省柑橘分布面积广、栽培品种多,土壤与气候呈现多样性差异。
但生产现实中,种植者和地方部门对品种选择未充分结合区域实际,不同产区间品种雷同,同一产区内品种混杂,优新主导品种和区域特色新品种应用规模和占比扩展缓慢,导致品种优势和区域优势均不突出。
严重影响了柑橘品种结构调整和效益发挥。
四川晚熟柑橘在国内最具优势,占国内晚熟甜橙和橘橙鲜果市场的90%以上,竞争力强,效益突出。
目前四川柑橘熟期结构和品种结构优于全国,但中熟品种比例仍然偏大,需继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使晚熟柑橘品种比例从现有25%增加到40%以上。
(3)产业化优质丰产关键技术集成度和转化度不高生产上较普遍存在重栽轻管、重量轻质、种药轻肥等倾向。
大面积平均单产低,果实品质偏酸,果品安全质量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目前国际柑橘平均单产为14.50t/hm2,美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大面积平均单产达到30~37.5 t/hm2。
而四川柑橘2014年平均单产仅12.63 t/hm2(亩产842kg),与国际水平相比差距甚大。
单产和品质的双重制约,导致柑橘种植效益尚低。
(4)采后商品化处理和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滞后国际柑橘商品化处理率达90%以上,我省仅为15%,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严重滞后。
国际柑橘加工比例达45%,我省目前柑橘加工比例仅4%。
我省是国家规划的柑橘加工生产区,省内已建成多条柑橘加工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30万吨,但严重缺乏加工原料,加工周期极短。
除此外,柑橘果胶、精油、高附加值功能成分提取制备等新产品研发与产业化转化技术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此外,与国内其他柑橘产区一样,四川柑橘产业发展还存在农村劳动力短缺、生产者科技素质与职业技能低、小农户生产与规模化、商品化、标准化之间的矛盾凸显、食品安全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创新基础分析主要包括重点科研机构、创新团队、创新平台和重大成果等。
重点科研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院。
创新团队: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中晚熟柑橘综合试验站;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水果(柑橘)创新团队;四川省“十三五”果树育种攻关“柑橘新材料创制、突破性新品种选育及安全生产技术研究”专题组。
创新平台:柑橘育种与栽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农业部西南区域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基地(柑橘新品种与栽培新技术示范基地)、农业副产物循环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土肥资源持续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三、四川发展目标与创新需求(一)产业发展目标分析预计到十三五末,全省柑橘总面积将达到500万亩,柑橘年总产量500万吨,果实商品化处理率达到30%,年加工能力实现50万吨,柑橘产业综合产值达200亿元。
四川柑橘产业发展路径:通过优化布局、改良品种、调整结构、完善良繁体系、标准化建园、科技创新与推广、打造区域品牌、发展物流营销、开拓产品市场等措施,在全省建设晚熟甜橙和杂交柑橘优势区、普通甜橙和血橙生产加工区、柠檬生产加工区和宽皮柑橘生产区四大优势区域和新建高标准生产基地。
实现我省柑橘产业做强做大,由布局分散向优势区域集中规模发展转变,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鲜销为主向鲜销与加工并重转变,稳步提高农民收入和产业效益。
通过构建四川现代柑橘产业体系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增强我省柑橘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努力提高我省柑橘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
重点在雷波、宁南、金阳发展优质脐橙;在泸州、宜宾发展晚熟血橙、优质椪柑、优质脐橙;在资中、富顺、高坪和营山发展晚熟血橙和晚熟杂交柑橘;在眉山、成都发展晚熟杂交柑橘;在安岳稳定和巩固柠檬基地。
(二)产业发展创新需求分析制约我省柑橘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优新品种推广和结构调整不力;育繁推一体化技术的构建和基地建设缺失;针对不同产区土壤类型的配方施肥技术不完善;缺乏应对黄脉病、黄龙病、溃疡病等危险性病虫害的防治技术;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与无害化贮藏技术发展滞后;果园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发严重缺位;精深加工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尚不能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