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柑橘产业现状困境及对策
宜昌柑桔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墨域 布 局 特 点 鲜 明 受
j 理 气 候 、生 态 自然 条 件 地 以及 市 场竞 争 的选 择 。 昌 宜 已形 成两 大 产 业 带 :一是
达 到 6万 t , 化 柑 桔 鲜 果 ( 余 消 残
维普资讯
可 持 续 发 展 基 础 扎 实
秭归县“ 桔颂 ” 脐 橙 、 山县 “ 牌 兴 昭 君 村 ” 脐 橙 、 陵 区“ 牌 夷 晓曦 红 ” 牌 桠 柑 、 都 市 “ 碛 ” 温 州 蜜 柑 宜 横 牌
被评为“ 湖北 省 十 大 名 果 ” 。上 述
产 后 加 工 业 已初 具 规 模
20 0 5年 ,全 市 已拥有 柑 桔选 果 打 蜡 生产 线 2 2条 。设 备 加 工 能 力 1 达 到 9 0tJ时余 。2 0 0 /, t 0 5年 , 市 全 打 蜡柑 桔 果 品 5 0万 t 。柑 桔 采 后 商 品 化 处理 在 全 国领 先 。 湖北 清 江 绿 色 产业 发 展 有 限 公 司 和宜 昌 市 大 丰农 产 品开 发 有 限 公 司分 别 在 红 花 套 、 小 溪 塔 建 成 库 容 20 0 t l 0 的 果 蔬 气 调 保 0 和 ot 5 鲜 库 , 陵 、 归 、 山 等 地 已建 夷 秭 兴
维普资讯
三 峡 库 区优 质 甜 橙 产 区 ,包 括 秭
次果 ) 8万 t ,较 好 地 解 决 了次 余
剖析夷陵柑橘供给现状,破解产业发展难题

橘园1×104hm2,其中农业部标准示范园2000hm2, 诞生在夷陵区,其辐射范围包括宜昌、松滋、丹
探索了“三级网络抓培训、四项规程定标准、五 江口等柑橘主产区,辐射面积3.4×104hm2。还
大配套进果园”的“夷陵模式”在全国得到推广。 有山下红、洋红柑橘合作社,全区现注册有以柑
在华中农业大学技术团队的指导下,示范推广 橘种植、加工、销售、采摘观光为主的家庭农场
橘加工企业先后落户夷陵区,组建了农产品加 “晓曦红”牌宜昌蜜橘获中国驰名商标、湖北省
工园区,园区已建成柑橘打蜡厂 76 家,产后处 名牌产品和“湖北省三大名果”荣誉称号。近
理生产线80 条,处理能力达到800t·h-1,商品化 年来,通过举办中国宜昌(夷陵)柑橘节、柑橘
处理占年产量的 90%;与之配套的柑橘包装企 推介会等活动,采取“直销、客商联销、出口、农
夷陵区通过上世纪“山地开发”和本世纪“整 村推进”项目,柑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2018 年, 夷陵区柑橘总面积2.14×104hm2,产量75×104t, 分别位居全国第六位和第五位,位居湖北省第 一位,综合收入 21.7 亿元。全区有 11 个乡镇(街 道、试验区)114 个村近6 万农户以柑橘为主业, 其中种植柑橘6667hm2以上的乡镇3 个、667 hm2 以上的乡镇3 个。涌现出鸦鹊岭、龙泉、晓溪塔 3 个柑橘专业镇和 66 个柑橘专业村,目前形成 了“一村一品、一路一峡”的夷陵柑橘模式,即以
温州蜜柑为主的晓(晓溪塔)鸦(鸦鹊岭)路百里 柑橘走廊和以橙类、杂柑为特色的三峡河谷生 产区。全区通过柑橘绿色食品原料基地认定 1.13×104hm2,出口果园注册登记面积 0.15× 104hm2。2009 年夷陵区被省政府评为“湖北省 水果大县”,2016 年荣获全国出口柑橘茶叶质 量安全示范区。
宜昌市夷陵区柑桔销售历史与现状、问题及对策

检 疫证 抽 样分 析 表 明 :0 8年 夷 20 陵区柑 桔包 装 销售 占 6 .5 , 68 % 散
4 6 6.7% 。
显 ,采 后 商品 化处理 及 相关服 务
近年 来 增 值 收入一 般要 占柑 桔 总产值 的 另外 ,随着 采后 产 品化处 理
采后处 理效 益 明显
0 2 %( ) 装 销售 占 3 . %。 31 5 销售 市场 除西 夷 陵 区柑桔 采后 商 品化处 理能 力 1 %一 0 见表 2 。
01 藏、 云南 和贵州 3省 ( ) 区 以外 , 内 显著提 高 。2 0 年 以前 柑桔采 后
地其他 省( 、 ) 有销售 , 市 区 均 其 打蜡处 理为零 。 0 1 开始 引进 水 平 的不断 提 高 ,夷 陵 区柑桔 外 20 年 d 时 / 中, 销量 比例 较 大的有 北京 ( 占总 两条 处 理 能力 达 2t , 的柑 桔 观档次 逐年 提高 ,良好 的外 观 形 销 量 的 1.6 ) 辽 宁 84 % 、 (占 打 蜡分 级生 产线 。0 4年 增 至 3 象 吸 引 着 越来 越 多 的 国际 买 家 , 20 1 l.8 、 78 %) 河北 ( l . %) 山东 条 ,使 得全 区柑 桔打 蜡分 级处 理 从 而促 进 了夷 陵区柑 桔 的外 贸出 占 08 8 、
多年来 夷 陵区柑桔 生产情 况见 表 年 夷 陵 区柑 桔 销 往 全 国 2 5个 省 总销量 的 5 % 1 l 2 0 年 撤县 建区 。 。 01 因区划 问题 当 年 全 区 柑 桔 面 积 减 少 近 O2 . 万 h 2 0 —2 o m ;0 1 0 4年 因 三 峡 大 坝 蓄水 , 地淹 没 , 耕 柑桔 面 积有增 有减 , 总体 平稳 。 2 0 从 0 4年 开始 .
乡村振兴背景下宜昌柑橘品改情况及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收稿日期:2023-04-18作者简介:王娇(1988-),女,黑龙江鸡西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产品加工及采后处理工作,(电话)158****1220(电子信箱)*****************。
王娇,廖文月,卢梦玲,等.乡村振兴背景下宜昌柑橘品改情况及产业发展对策分析[J ].中南农业科技,2024,45(2):102-104.柑橘是宜昌市农业第一大主导产业,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市柑橘产业得到了快速健康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湖北“三峡蜜橘”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湖北省柑橘产业链、宜昌市柑橘产业链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龙头企业标准化精品果园建设、柑橘品种改良的示范带动,产业基础持续改善,果园园相大为改观,产品品质明显提升,产业链条延伸拉长。
但面对品种老化、品种结构不合理、品种与市场对接相容度下降等诸多不利因素,柑橘产业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大。
如何实现柑橘产业的转型升级、促使宜昌柑橘由“小特产”转变为“大产业”,成为宜昌柑橘产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紧迫课题。
1产业情况1.1宜昌柑橘产业整体情况2019—2021年宜昌市柑橘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14万hm 2左右,2021年宜昌市柑橘种植面积达14.18万hm 2[1],产量404.69万t ,占全国柑橘总产量的7.2%[2];2020年宜昌柑橘种植面积13.98万hm 2[3],产量386.39万t ,占全国柑橘总产量的7.5%[4];2019年宜昌柑橘种植面积13.81万hm 2[5],产量365.45万t ,占全国柑橘总产量的7.9%[6]。
宜昌柑橘面积、产量在全省均排第1位。
宜昌是全国市州最大的柑橘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橘瓣罐头加工基地。
夷陵区是全国早熟温州蜜柑之乡,秭归县是中国脐橙之乡,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椪柑之乡,各类鲜果应市期从9月到次年8月,是全国实现柑橘鲜果周年供应、四季应市的市州。
宜昌已累计建成柑橘标准化果园6.67万hm 2,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将近3万hm 2,先后制订发布了《绿色食品宜昌蜜桔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食品秭归脐橙生产技术规程》《晚熟椪柑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等多个地方标准。
柑橘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柑橘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柑橘是我国重要的水果之一,柑橘产业在我国具有较长的历史,近年来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本文将从柑橘产业化现状入手,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首先,我们来看柑橘产业化现状。
目前,我国柑橘产业已经步入产业化发展的阶段,生产技术、种植规模、品种选择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我国柑橘种植面积、总产量和产值都在逐年增加,柑橘已经成为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品种之一、在柑橘种植技术方面,我们也取得了一些突破。
例如,利用大棚、电脑控制技术等手段,能够实现对柑橘的生长环境进行精细调控,提高产量和品质。
在品种选择方面,我们发展了多种适应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新品种,使得柑橘的种植区域更加广泛。
然而,在柑橘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柑橘产业存在着在产品市场销售方面缺乏整合和统一的问题。
由于柑橘种植区域分散、规模小,农户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市场信息传递不畅,导致柑橘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不稳定。
其次,柑橘产业还存在着资源利用不合理的问题。
柑橘种植对土壤、水源和化肥等资源的需求较大,但存在着一些农民盲目投入并不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的现象,导致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问题。
此外,柑橘产业还存在着科技创新不足的问题,科研机构、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合作不够密切,导致一些新型的农业科技无法推广应用。
针对柑橘产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首先,要加强柑橘产业链的整合和统一、通过建立柑橘产业联盟或协会,加强农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柑橘产品的质量和价格稳定性。
其次,要推进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提高柑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另外,要加强科技创新与应用。
建立科研机构、企业和农民之间的紧密合作机制,加大对柑橘科研的投入力度,研发出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和新技术。
总之,柑橘产业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强柑橘产业链的整合和统一、推进可持续发展和加强科技创新与应用等对策,可以进一步促进柑橘产业的发展,提高柑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推动我国柑橘产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宜昌柑橘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收稿 日期 】20l8103—29 [作者 简介 】聂春 (1975一 ),女 ,湖:It,-峡职院讲师 ,研究方 向 :区域农业发展 。
建立 产业 园区 ,通过产业 园区助推企业发展 。 2.4 “以工 带城 .反哺农 业” ,促进 “三化”协调发展
工业化在 “三化”协调发展 中起 着领头羊 的作 用 ,城镇化 起着 桥梁作用 ,农 业现代化则是其’中的难点 。而川东 北经济 区 工业 化水平落后 ,所 以 ,必须首先 以技术创新推动地 方工业发 展 ,然后带 动城镇化 ,并且 反哺农 业 ,走 “以工 带城 ,反哺农业” 的模 式 ,这样才能实现 “三化 ”的同步协调发 展。
建设 标准化 ,服务体 系网络化 ,合作社 管理精 细化等措施 来推 动宜 昌柑 橘产业快速发展 。
【关键 词 】宜 昌柑橘产业发展 ;问题 ;对 策
【中图分类 号 】¥509.9
【文献标识码 lA
1 宜 昌柑橘产 业发展现状及主要 问题 一
近年来 ,宜 昌坚持 以提升 品质 、改 良品种 、创建品牌为 抓 手 ,走 特色化 、标准 化 、产业化 的绿 色发展之路 ,柑橘产业 在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日益突出,柑橘已成为宜昌农业产 业 的特色产业 ,农村 经济的支柱产业 ,农 民增收 的富民产业 。 虽然宜 昌柑橘产业 紧随供 给侧结构性 改革的步伐 ,在 转型发展 过程 中取 得 了较好 的成绩 ,但 与 国外产业 发展趋势 和周边省 、 市产业发展态势相 比 ,还面临着一些 亟待解决 的困难 和问题。 1.1 基础 设施不足
区域 经济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29卷第o9期(总第437期)
的工作 机制和措施 。
传力 度。支持宜 昌市 内外企业 、组织和个 人 ,依法利 用宜 昌品
宜昌柑橘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宜昌柑橘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作者:聂春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09期[摘要]宜昌柑橘产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与国外产业发展趋势和周边省、市产业发展态势相比,还面临着基础设施不足,果品质量不优,主体实力不强,产业链条不长等困难和问题,应通过组织过程制度化,“三品”建设标准化,服务体系网络化,合作社管理精细化等措施来推动宜昌柑橘产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宜昌柑橘产业发展;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S509.9 [文献标识码]A1 宜昌柑橘产业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近年来,宜昌坚持以提升品质、改良品种、创建品牌为抓手,走特色化、标准化、产业化的绿色发展之路,柑橘产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柑橘已成为宜昌农业产业的特色产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
虽然宜昌柑橘产业紧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国外产业发展趋势和周边省、市产业发展态势相比,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1.1 基础设施不足主要是柑橘产业板块基地的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较为滞后,现有设施处于初级水平,提档升级建设明显乏力。
特别是抗旱设施不配套,抵御灾害的能力低下。
如当阳半月凤凰山、王店百合、淯溪春新三大“龙头”板块基地,水肥一体化、采后储藏、新品种优质栽培等配套设施尚处于示范阶段,全面推广普及任务繁重。
虽然通过整合涉农项目大力推进了标准果园建设,但项目及资金依然偏少,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1.2 果品质量不优近年来,宜昌柑橘产业坚持发展理念,依靠科技驱动,苦练内功抓管理,更新技术攻品质,柑橘外观和内质得到了一定改善。
打造了“土老憨”、夷陵“晓曦红”、“秭归脐橙”和长阳“清江椪柑”、半月“凤凰王”等有影响的知名柑橘品牌,但由于部分果园老化,果园失管现象突出,果农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三新”技术示范推广力度不够,病虫害统防统治不到位等原因,导致部分果园的果实大小不一,果面着色不匀,果肉不易化渣,酸味较重,风味变淡且不耐储藏,容易腐烂。
柑橘行业行业痛点与解决措施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降 低生产成本,提高柑橘产 品的竞争力。
提高品牌知名度
01
加强品牌宣传
利用广告、公关、社交媒体等多 种渠道,提高柑橘品牌的知名度 和曝光率。
02
参与行业展览和活 动
通过参加国内外柑橘行业的展览 和活动,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知 名度。
03
建立良好的企业形 象
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 ,提高品牌的社会声誉和知名度 。
出口市场开拓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扩大柑橘出口。
社区团购合作
与社区团购平台合作,将柑橘销售给更多消费者。
品牌推广策略
品牌形象塑造
设计独特的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 誉度。
广告宣传投放
在各大媒体,吸引消费者关注和购买 。
价格风险管理计划
成本管控
稳定收益
控制成本
通过精细化管理、技术创新等手段,降低生产成 本,提高盈利能力。
多元化销售渠道
通过线上和线下多渠道销售,扩大销售规模,提 高销售额和利润率。
建立稳定的供应链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稳定 供应和价格稳定,降低经营风险。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柑橘行业行业痛点与解决措 施
汇报人: 2023-12-28
目录
• 行业痛点 • 解决措施 • 实施方案 • 预期效果
01
行业痛点
品质问题
总结词
品质问题是柑橘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主要包括果实大小不一、色泽不均 、口感不佳等问题。
详细描述
由于柑橘种植受到气候、土壤、水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一地区不同年份的 果实品质也可能存在差异。此外,采摘和加工环节的不规范操作也会导致品质 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昌市柑橘产业现状困境及对策作者:曹聪来源:《财讯》2016年第28期宜昌市是湖北省优质的柑橘生产基地,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湖北省第一位。
但是随着柑橘产业竞争的不断增强,宜昌市柑橘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目前宜昌的柑橘产业需要有效的措施来改善目前的困境和进一步提高其产业化基地的地位,该文从对宜昌柑橘产业的简介、产业现状的生产情况、再加工情况、销售情况、市场需求情况以及国家和政府政策支持情况来进行说明,并从状柑橘产业生产标准不高、冷链物流贮藏保鲜能力差、冷链物流贮藏保鲜能力差、销售力量薄弱,市场网络不够完善方面来阐述现阶段的困境。
针对困境提出了推广高效栽培技术、改变销售模式、引进高科技人才等对策。
宜昌柑橘销售产业宜昌市柑橘的简介柑橘产业是宜昌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重要的优势产业,宜昌被农业部定位柑橘优势产业区域。
宜昌出产柑桔,历史悠久,屈原的《桔颂》,证明至少两千多年前,宜昌就已栽培柑桔。
由于宜昌地理气候环境优越,宜昌适宜栽桔,远非“千树”,而是居全省之冠,2011年产量达211.78万吨,居全省之首,且有着众多的优良品种,其中,秭归县的脐橙和桃叶橙、夷陵区蜜橘、宜都市甜柚、当阳市金水柑、兴山县锦橙、窑湾乡蜜橘、清江椪柑等一批特色产品荣获国家和省优质果品称号。
精品名牌有秭归长红脐橙、秭归桃叶橙、秭归橘橙、秭归纽荷尔脐橙、秭归夏橙、秭归锦橙、秭归罗伯逊脐橙、秭归血橙、秭归朋娜脐橙、宜都甜柚、宜都光明柑、宜昌柑、宜昌蜜柑、窑湾蜜桔、南丰蜜桔。
宜昌市柑橘产业现状(1)柑橘生产情况宜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有四季分明,水热同季,寒旱同季的气候特征。
多年平均降水量1215.6毫米。
平均气温16.9摄氏度。
年平均大于10度的活动积温5200摄氏度以上,持续天数达250天。
无霜期250~30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538~1883小时,日照率40%。
宜昌位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地处鄂西山区与江汉平原交汇过渡地带。
宜昌地形复杂,山区、丘陵、平原兼有①。
由于气候条件和地形特征的优势,宜昌十分适合柑橘的生长。
且生长在宜昌地区的柑橘的品质优良,一直受到社会人士的一致好评且形成了一些列的柑橘产业。
目前柑橘相关技术人员有3000人左右,其中高级农艺师15人,农艺师500多人。
还有多家柑橘企业和合作机构,保证了柑橘从生产到销售的一体化操作流程。
初步形成了科研,示范,推广的相关产业链。
湖北省宜昌市是全国市州最大的宽皮柑橘生产基地,是农业部长江流域优质柑橘产业带,湖北省长江上中游优质柑橘板块基地。
2013年全市柑橘种植面积达到188.6万亩,产量达到276万t,农业产值达到71.4亿元,综合产值达到80亿元。
其核心产区主要分布在夷陵、宜都、当阳、长阳、枝江等5个主产县(市区)。
(2)宜昌市柑橘的再加工情况目前,宜昌市拥有上百家柑橘加工企业。
其中以湖北土老憨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秭归县屈姑食品有限公司为代表。
成立了晓曦红果业有限公司,红花套镇柑橘专业合作社等农村专业的合作组织。
2011年,全市有柑橘商品化处理生产线327条,柑橘商品化处理数量达725573t,橘瓣罐头加工生产线18条,其中生产量达176000t,是亚洲第一大橘瓣罐头生产基地。
宜昌柑橘加工数量上不断快速增长,加工技术不断创新。
例如:晓曦红柑橘专业合作社建立了柑橘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宜都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引进国际先进水果上平滑处理机。
柑橘经过加工制成了橘瓣罐头,浓缩果汁,果醋,脐橙干红,精油,药材等。
(3)宜昌市柑橘的销售情况近年来,宜昌市的柑橘总产量一直保持着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销售压力再不断的增加。
销售进度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并且出现了有些滞销的情况。
截止2015年10月21日,宜昌市累计销售柑橘65.7万吨,占预计总产量295.28万吨的22.2%。
本期销售11.4万吨,其中当阳市5.5万吨,枝江市2.1万吨,宜都市1.75万吨。
本期销售全部为早熟宜昌蜜桔。
本期果园销售最高价3.6元/公斤,最低价1.2元/公斤,大宗价1.91元/公斤。
去年同期大宗价1.16元/公斤,同比上涨0.75元/公斤,增幅65%②。
有此表不难看出,2015年宜昌市的柑橘产量处于上升阶段,说明宜昌市的柑橘产业发展还是处于蓬勃发展时期。
也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朝阳行业,值得大力的去发展和不断开拓。
应该将宜昌市的柑橘产业进一步的打造成宜昌市的支柱性产业,不断的完善柑橘的品质,通过科学技术和优秀的推广手段提升柑橘的产量,并且使柑橘达到一个较高的销售价格,提高果农的年收入,进一步激发果农的积极性。
但是后期柑橘大部分成熟上市之后,也将带来较大的销售压力。
产量的增加固然是值得庆贺的,但是我们面临的是需要及时且有效的将产量转化为收入,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销售量,不出现滞销情况将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4)宜昌市柑橘产业市场需求情况据国际柑橘专家预测,未来5~10年世界柑橘的年人均消费量将达20公斤以上,年均增速约6%,国际柑橘贸易将稳步攀升。
据农业部分析: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柑橘鲜果都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10年,国际市场柑橘罐头、柑橘汁需求将稳中有升,国内柑橘罐头消费将保持年均15%增速,橙汁消费也将保持20%以上年均增速,柑橘加工品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农业部分析,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市场的不断开拓,到2015年预计全国柑橘总需求达到3024万吨,而2009年全国柑橘产量还只有2058万吨,尚有966万吨的缺口。
我国柑橘鲜果消费主要集中在国内。
目前国内年人均消费量12.7公斤,低于世界年人均消费量17.2公斤水平,鲜果消费仍有较大潜力。
柑橘消费地区间差异较大,我国有21个省(区)不产或产少量柑橘,消费量远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尤其像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等省人均消费不足1公斤,这些消费市场增长空间较大。
国内柑桔市场为典型的季节性消费,国产柑桔主要消费季节为10月至翌年2月,其他月份主要为高价的进口柑桔,消费量不大。
如果能将国产柑桔的主要上市期延长至7月,短期内就能增加50%以上的消费量。
根据农业部预测,2020年我国柑桔需求量分别为2500万t,而届时我国柑桔生产能力仅2100万t,存在较大的市场缺口。
(5)国家、政府对于宜昌市柑橘产业的相关政策支持情况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二次聚焦“三农”,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
在目前的经济大环境的飞速发展下,国家对于“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
“三农”问题将是国家未来急需解决的,农业问题是未来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必备条件。
作为农业方面特色的柑橘产业也将借此迎来新的飞速发展时期。
柑橘在我市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将以柑橘为主的水果业列为我市农业特色产业重点发展,目前,柑橘产业已成为宜昌农民增收、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成为全国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产业。
农业部在《柑橘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3-2007年)》和《柑橘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中将我市柑橘产区划入长江上中游柑橘带和鄂西—湘西柑橘带,纳入我国优势农产品总体规划,定位为“中国最具潜力的宽皮柑橘鲜食和加工基地”,予以重点支持发展。
随着沿海柑橘种植、加工基地的不断内移,我市柑橘产业必将在发展项目、资金投入、科技支撑等诸多方面获得更多的政策倾斜。
宜昌市柑橘产业现阶段困境我市柑橘产业已有较好基础,是国家和省重点支持的优势区域,但从总体上看,其整体素质还不高,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新形势。
“卖柑难”和“柑橘加工链条短”是当前乃至今后一定时间内柑橘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柑橘产业生产标准不高基础设施差。
由于老果园面积大,加上农民近年来自发开发种植缺乏统一规划,基地道路水电配套工程不够完善,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抗灾能力弱,短期内仍难以摆脱“望天收”。
老品种多、品种杂。
早期对引进和繁育品种缺乏统一管理,乱引滥繁而带来的一场多种、一家多种现象普遍存在,品种良莠不齐,果品质量难提高。
合作经营程度低。
目前多数果农都还是分散经营,并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化生产,单位面积的产量效益也不高,平均单产只有一吨,与美国平均2.5吨和本地精品果园平均3吨相比相差太远。
(2)冷链物流贮藏保鲜能力差目前宜昌柑橘销售企业贮藏保鲜能力严重不足,尚未形成冷链物流体系,主要还是依靠果农原始贮藏。
大量柑橘集中上市,导致卖柑难和价格不稳。
并且集中上市后的柑橘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销售,导致柑橘腐烂和损坏,加大了果农的损失。
(3)销售力量薄弱,市场网络不够完善目前柑橘销售队伍以果农自助销售为主,既无相对稳定的基地,也无相对稳定的市场。
相当一部分企业仍停留在贩买贩卖的基础上。
市场以内销低端市场为主,出口外销和国内高端市场开发不够。
线下的传统销售也并没有向线上互联网销售转化。
(4)产业链发展不完善宜昌柑橘产业的产业链仍不完善,柑橘加工产品与原料的发展不协调。
宜昌柑橘绝大部分是以鲜果形式销售,但是鲜果销售会增强柑橘稳定销售的风险,不利于稳定的柑橘销售市场形成。
宜昌柑橘加工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规模较小,行业集中度也较低,综合竞争力不强。
对策为了全面增强宜昌柑橘产业的竞争力,就要集成推广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加快建设标准果园并完善配套果园基础设施,建立公共生产平台。
还要加强柑橘的科学研究,培养和引进一些优良的高产高质量的品种,调整产业结构以便达到提高质量和产量的目的。
同时我们还需要发展柑橘冷链物流,做到柑橘能够保质保鲜,延长销售周期,保证柑橘产品质量不受时间的影响,提高现代加工水平。
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鼓励和培育柑橘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龙头企业,以带动柑橘产业的发展。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之下还要加强品牌建设,在保证柑橘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我们需要塑造出柑橘的品牌,打造知名产品,通过提高知名度来提高销量和拓宽销路。
在互联网+的时代还要改变传统销售模式,可以通过线上销售和推广来打开知名度。
并且要加大政府对柑橘产业的支持力度,政府可以招商引资,吸纳优秀柑橘相关加工企业。
不断地引进高素质科技人才,培养具有科学种植技术的新型农民。
总结文章通过对宜昌市柑橘产业的简介、柑橘生产情况、再加工情况、销售情况、市场需求情况、政策支持情况做出了描述,对宜昌市柑橘产业的困境现状做出了说明,并且对于宜昌柑橘产业现阶段存在的困境现提出了对策。
总之,宜昌柑橘产业是一个极具发展的朝阳行业,在面对好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所以求变,求新是该产业解决困境的方法之一。
在充分了解了宜昌柑橘产业各阶段的最新情况和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就可对症下药,通过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再加上国家和丰富的扶持政策,宜昌市柑橘产业必将得到全新的发展,其柑橘产业也必将成为宜昌市经济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